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我們小組一起到曇華林去參觀歷史建筑,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匯,風雨不變百年古街,令人嘆為觀止。我們流連其中,體味革命,感受頗深。
古代的曇華林就是因為佛教、道教的興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國宗教滲入曇華林, 開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園山為主的意大利教區(qū),以戈甲營為主的英國教區(qū), 以螃蟹岬為主的瑞典教區(qū)和以曇華林正街為主的美國教區(qū)。眾多的教會(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 傳至曇華林,留下了具有明顯“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當時中國社會進程的歷史見證。
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曇華,因古時花、華2字相通,故名。明清時期,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縣秀才下榻與此、苦心研讀備考的地方,是清廷負責地方軍事衙門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營盤。1861年漢口開埠后,曇華林一代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國、美國和瑞士的傳教士在此傳教、辦學、施醫(yī)。受西方文化及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中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學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戰(zhàn)士在此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團體。吳祿貞領導的“花園山聚會”,劉靜庵領導的“日知會”,熊十力領導的“黃岡軍學會”,梁耀漢領導的“群學社”相繼在這里誕生。這些團體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義的仁人志士。
中國近代教育發(fā)端于此,中國的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和圖書館學科誕生于此; 武昌首義的火種在這里孕育; 武漢人第一次在這里聽到傳播****思想的演講; 南昌起義前發(fā)生在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義的會談;抗戰(zhàn)時期這里曾是全國的“文化首都”;還有林立的教堂,早期的醫(yī)院,異域風情的西洋小樓,獨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閱盡滄桑的武昌老城墻…… 難得的是這些建筑雖經百年風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基本風貌未有大的改變,有些還顯示出相當優(yōu)良的建筑品質。
它們以實物的、活生生的歷史標本形式佇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著中國近代革命史、教育衛(wèi)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內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資源如此豐富又集中,這不僅為武漢其它城區(qū)所沒有,在全國也屬罕見。歷史就在我們眼前,而革命早已深入心中。
匯報人:***
201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