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一
三年級學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級所開設課程的知識,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環保意識較差,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一)雙基:
1、讓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
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二)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2、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一)教學內容:
1、大樹的功勞。
2、找尋珍稀動植物。
3、紙張的自述。
4、畫出秋的絢爛。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與動物交朋友。
7、大樹爺爺多少歲。
8、感受冬的寧靜。
9、過個環保的春節。
10、聆聽春的腳步。
11、室內花卉本領大。
12、鳥是人類的朋友。
13、爭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進昆蟲王國。
16、是誰阻擋了飛機的起飛。
17、擁抱夏的熱情。
18、節約是一種美德。
(二)重點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對動物與人的關系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理解愛護、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3、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4、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5、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二
為了貫徹教育部《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創建"綠色學校",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
一、指導思想
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于學校,滲透于課堂,服務于社區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們將抓住學校已經展開的綠化工程的契機,采取扎實的措施,在環境教育的實效性上做文章。
1.將環境教育滲透于課堂
首先,我們要求全校4個教研組繼續抓好各個學科老師在課堂上的環境滲透教育。各個學科的老師要繼續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環境教育的滲透點,并初步形成系列。對各個學科,尤其是地理、生物、化學、物理四門學科的環境教育內容,都要做好梳理,形成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序列。其次,各科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滲透的有機、有理,提高環境教育的實效。做到"三個注意",即注意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科學性,注意課內外結合。本年度將組織教師開展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征文和案例比賽活動,引導教師研究環境教育,鉆研環境教育。
2.將環境教育溶于活動之中
我們將立足于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特別是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每年的紀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題,校團委、學生會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模擬場景、征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3.將環境教育與習慣教育有機結合
我們一方面對已建成的綠化、盆景進行養護,一年四季綠意縈繞,花團錦簇。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大投入,加強校園的文化環境的建設,用不銹鋼制作了環保教育的標語。今年,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校園綠化景點的作用,來教育學生愛護環境,做護綠的模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環境教育中,我們的老師要注意以具體的行動來教育學生,以高尚的愛護環境的行為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而營造一個保護環境的氛圍,如春風化雨,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
我們要把環境教育與對學生的行為規范的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提出明確的目標,特別是在校的行為習慣,如愛護環境、衛生習慣等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等。在校園里設置廢電池回收箱,要求學生不亂扔電池。每班設飲料瓶回收箱,積少成多,變廢為錢,資助家境貧困的學生。政教處要組織學生會、班主任等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檢查,做到每天小檢查、一周大檢查、一月一評比。從而使我們學校一年四季地面常潔,門窗常凈。
總之,我們要在上級教育、環保等部門的指導下,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把學校的環境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努力把學校創辦成一流的"綠色學校"。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三
環境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憂慮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問題。保護環境,在有效地利用環境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制止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和人類行為準則。為此環境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而幫助當代中學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并通過他們宣傳、感染他人,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特制訂環境教育計劃。
1、引導師生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知識。
2、培養師生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樹立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
3、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關心校園環境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
4、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于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校園建設。
1、健全領導機構,加強科學管理。加強環境教育領導班子隊伍建設,是落實環境教育的保證。加強“綠色學校”領導小組管理力度,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到項項工作有落實,項項工作出成效。
2、加大資金投入,優化校園環境。加大綠化資金的投入,優化校園環境。充分發揮總務處的職能,整理校園苗圃,添置校園各類花草樹木,實行樹木名稱分類掛牌,使校園綠化布局更加合理,做到鮮花四季常開,樹木綠色成蔭。使校園環境這一隱性課程更具教育人、陶冶人的功能。
3、加強學科滲透內容,完善學科滲透管理。學科滲透是環境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教導處要在教師教學中滲透環保內容的基礎上,組織教研力量,完善環境教育學科滲透系列。使學科中的環境教育滲透更具系統性、操作性和檢測性。
4、開展勞動實踐,增強學生護綠意識。校園綠色基地,一方面是營造美好校園需要,同時是培養師生環保意識,提高勞動技能的重要場所。學校團隊要結合年級特點,把綠色園地合理分配落實到班,充分利用班會及空余時間,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5、加強環保節日教育,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團隊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植樹節”等節日,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
6、創新環境教育專題活動,深化學校環境教育。每學期以校為單位,結合區里環境教育活動主題,開展綠色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寓教于樂,融環境知識問卷調查、環境知識競賽、綠色家園繪畫、環境征文演講等于一體,使環境教育富有生命的活動。
7、各班強化垃圾收集處理,凈化校園。團隊把該工作納入平時的檢查中,使之能正常有效地運作。
8、加強校園衛生的管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校園衛生包干責任到班,打掃職責明確;衛生檢查拓寬時限;檢查的內容形式更具操作性;班級自主管理更加強、更到位。衛生檢查促重視,以檢查促重視,以重視促落實,使學生的衛生習慣更上一個臺階。
9、組織教師環境培訓,提高教師環境教育能力。由教導處負責,以級部為單位,就綠色學校的內涵,環境教育常規知識,環境教育實施途徑、方法、形式等開展校本培訓,一方面增強教師的環保意識,提高育人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師環境的育人水平。
1、本年度校園環境以凈化潔美為主,積極倡導以實際行動節約用水、用電。
2、宣傳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1)、組織環境教育講座,開展教師培訓,提高環境教育水平。
(2)、國旗下講話滲透環保知識,黑板報上辟出環保知識專欄。
(3)、組織開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護生態環境的.知識普及教育,各班級完成一期環境保護宣傳園地。
(4)、組織環保知識櫥窗宣傳,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5)、利用環境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3、開展環保實踐,培養能力。
(1)、組織社會調查,了解梳洗河的污染和整治情況,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寫好調查報告。
(2)、組織學生舉行“環保繪畫比賽”。
(3)、美化校園,包干到班,責任到人。
4、走進課堂,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1)、采用各學科教育滲透環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以達到讓學生學習一些環境知識,掌握一些環保技能,提高環境意識的目的。教師上課的過程中要注意教材編排體現的環境保護相關內容。對這部分內容不能擅自省略,要按課標要求認真上好課。
(2)、在課堂教學中,灌輸環境保護相關知識,要求教師必須備好課。在教案檢查中我們將重點檢查該項內容的落實情況。
(3)、各教研組的教研計劃中要體現出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
(4)、每班的黑板報必須有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版塊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四
一年級有學生70人,他們基本掌握的知識的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3、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1、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系。
2、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質的簡單分類,有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重點難點:
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通過傾聽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達到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親近、熱愛大自然的目的。
重點難點:
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目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各種自然事物是互相聯系的,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三月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四月節約用水
五月熱愛大自然。
六月保護生態環境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五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泰安十中把環境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并將其納入到學校德育教學計劃之中。貫徹“天人合一”、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使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開展環保教育活動,普及環保知識,不斷提高環保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開展環保綠色教育,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學生時時刻刻接受保護環境的教育,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參與環保。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使學生對環境有一個基本的整體的.認識。并通過他們對全社會形成保護環境的宣傳進而使全社會形成保護環境的共識。
泰安十中八年級七個班,400多個學生,對現實中的環境污染有所認識。可以利用身邊的環境現象作為環境教育的好教材。
預計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使環境教育深入開展,具體計劃如下:
1、每周一節環境教育知識課,以期把環境教育知識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2、定期舉辦環境教育宣傳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在校園內張貼宣傳畫與科普知識信息;在學校宣傳欄制作環境教育專題板報等。
3、學校將繼續利用班會課、思品課、校會、廣播等途徑,廣泛開展宣傳預防環境教育知識;廣泛征訂適合學生閱讀的環境教育系列叢書用各類宣傳教育報刊、雜志用各種宣傳資料,包括各種宣傳掛畫、教育掛圖和環境教育科普vcd等,并舉辦校內相關的圖片、詩歌、征文、環境教育知識競賽,以期增強學生環境教育的意識。
4、組織學生進行“讀一本環境教育書籍,看一場環境教育專題片,聽一場環境教育專題報告,寫一篇環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動,為提高廣大學生對環境教育的認識,增強自覺保護環境愛護環境改造環境的能力,使校園內形成一個人人講環境、人人愛環境、人人搞環境的良好氛圍。
5、為豐富學校環境教育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的了解預防艾滋病知識的平臺,學校將聯系并組織學生觀看展覽。
6、請環保專家講學。
7、注重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相協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教育教育。
1、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危害以及環境教育教育的必要性
2、我國環境問題—特別是環境與人口問題
3、調查:本地主要的環境污染與對策
4、環境保護法宣傳一
5、環境保護法宣傳二
6、青少年中學生應該怎么參與全人類的環境保護行動
7、觀看環境教育有關紀錄片或者教育片。
8、(考核))(班會主題)環境保護我行動。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六
環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引導學生全面看待環境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環境素養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具有陶冶身心,培養高尚氣質的功能,學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給予環境保護的意識觀念,愈能落實推廣環境保護教育。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課程設置計劃要求,環境教育課程在地方或學校校本課程中實施。依據教育部《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每學年安排6—8課時。結合我校實際,環境教育納入學科滲透、綜合活動、主題班會和校本課程中;并與學校學生活動、團隊活動、社區活動等有機結合,使學生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參與環境教育,樹立綠色環保意識。為確保將環境教育內容落到實處,特制定本校環境教育課程計劃和實施方案。
二、各年級環境教育的基本內容
高一年級:
1. 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態環境的各組成要素之間、全球生態環境與區域生態環境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相互依存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個人、家庭、社區以及國家相互之間,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之間,同樣也存在著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而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2. 引導學生珍視生物多樣性,關注不同文化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生態環境的活力和潛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保持生物多樣性與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進程中,尤其應該重視維護不同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權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類共同利益和環境的前提下,為適應和保護自身生存環境而采取的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
高二年級
引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取決于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潛能和地球資源的再生潛能。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受到自然、經濟、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應當了解自身行為對環境所產生的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減少乃至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正是在反思歷史發展進程的基礎上,人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協調發展,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資源利用和環境管理上加強交流、理解與合作,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保護好作為人類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發展基礎的資源與環境。
高三年級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
引導學生參與解決身邊的環境問題是培養學生環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一方面獲得對環境的敏感性和關于環境的知識,另一方面,認識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培養其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活動會對環境造成不同性質和程度的影響,增強憂患意識,對影響環境的行為采取審慎的態度。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七
20xx年xx區中小學教學教研工作,將圍繞落實業務常規、加強基礎建設、突出重點、全面提升質量四大板塊全面展開。
業務常規包括課程常規、教學常規、教研常規、管理常規四個方面,常規中所包含的內容都是策的規定、傳統的積淀和先進的經驗,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落實。
學校對課程常規的每一項內容,即課程、課表、教材、教師、活動等,都要按國家課程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省市區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真正做到開全開好學科課程、普及創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嚴格實施省市地方課程、積極開發學校校本課程,形成特色鮮明的學校課程體系。
學校對教學常規的每一個環節,即備課、講課、批改、輔導、評價、總結,都要在“榆次區教學常規質量要求”的指導下,面向全校教師提出明確具體的操作要求,并指導教師真正落實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
學校對教研常規的每一個平臺,即校本教研、聯合體教研、網絡教研,都要按市區教育局的相關要求,策劃、組織、指導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其中,校本教研必須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有組織、有計劃、有成效地搞好教學反思、集體備課和說教評活動。對于聯合體教研,牽頭校必須擔起重任,按區教研室的總體要求,具體策劃、設計、組織好每一次活動,同時各成員校都要積極參與到所屬聯合體教研活動當中,把榆次教研的品牌——“示范學校作示范行動計劃”,從小學延伸到初中,并在此基礎上把“展示基礎上的研討”這種活動模式做成榆次教研的又一個品牌。此外,高中學校要結合榆次區的實際情況,在市區教育局教研室的統籌下,進一步搞好以學校輪流舉辦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聯片教研活動。關于網絡教研,學校一定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現代學校辦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全體教師圍繞教學業務建設好自己的網絡空間,并通過網絡真正實現教師在教研教改中的資源共享、時空開放和時效真實。這里,學校和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個人網絡空間多樣化的現實,在榆次區中小學范圍內,新浪博客教師工作室、x網絡教研互動平臺、x省教師繼續教育研修平臺將正式納入學校和教師的業務考核。其中,新浪博客教師工作室以課題研究為主、x網絡教研互動平臺以集體備課為主、x省教師繼續教育研修平臺以繼續教育為主,在網絡教研活動中有著互補共進的積極效應。
學校對管理常規的每一項要求,即各項工作的組織、檢查、評價、反饋、總結,都要從及時、簡化、真實、有效的角度考慮,真正做到日日有檢查、周周有反饋、月月有分析。沒有組織就沒有秩序,沒有檢查就沒有落實,沒有評價就沒有甄別,沒有反饋就沒有改進,沒有總結就沒有提煉。
區教研室要堅持周二、三、四下鄉調研制度,對全區各校教學業務進行巡視調研,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并做好分析反饋和經驗推廣工作。
基礎建設包括教研室自身建設、學科中心組建設、課改實驗基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四個方面,對促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教研室是全區教學業務的策劃部、指揮部和服務部,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有利于學校和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加強教研室建設,要以提高教研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為主要內容,深入一線調研、參加高級研修、組織學科研討、完成科研項目、指導教學業務等為主要渠道,完善教研工作機制和各項教研制度為主要手段。
學科中心是全區學科教學的指導中心,學科中心的建設水平決定著學科教學的水平,支撐著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科中心由區教研室學科教研員負責,要選拔全區最好的教師成為學科中心的骨干力量,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實際,積極探索新思路、積累新經驗、研發新成果,不斷優化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的學習和研討,從而促進全區學科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提升和教學能力的大幅提高。
課改實驗基地是推進全區教育和發展的新型平臺,全區每一個學科中心和每一個大型項目,要選出有條件、有能力、有積極性的學校,建立相應的實驗基地。在基地校建設過程中,區教研室要給予學校和教師更多的指導、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發展,要認真總結基地校的先進經驗和成果,并做好面向全區進行成果展示和經驗推廣工作。
教師隊伍是教育和發展的主力,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可以在全區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此,區教研室要根據的實際需要和教師的實際表現,建立全區中小學領教師人才庫。領教師的培養和選拔,由區教研室具體負責,各學科中心組和大型項目組,要注重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要與教學能手的評選、優質課選手的評選、課改成果的展示等活動結合起來。同時,領教師在引領全區教學業務的同時,在促進個人專業發展的業務培訓、觀摩示范、成果鑒定等方面,將獲得更多的`實惠。
在基礎建設中,區教研室要根據實際,分階段提出各項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分批次推出各學段各學科的領教師和經驗成果。
深化重點在課程、課堂教學、學業評價和課題研究四個方面,對教育領域綜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課程要以落實國家課程方案為基礎,學習、借鑒、推廣各地課程的經驗成果,結合本地教育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整合、創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立特色鮮明的學校課程體系。其中,開全開足國家學科課程、有效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資源,已經或正在提升為課程的底線要求,各中小學必須予以貫徹落實。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課堂教學要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系統學習和研究我區主推“三步導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要領,依托“三步導學”建立“以問題設計為關鍵、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合作為核心、展示交流為特征”的學生課堂模式,有力推動班級授課制教學模式向小組探究學習模式的轉變,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學校要組織指導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師賽課、專題研討和成果展示活動,評選出各學科課堂教學的領頭教師,達到以比賽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發展的目的。
學業評價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對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變化具有直接的導向作用,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區教研室要對學業成績評價進行專項研究,進一步規范考試管理、提高試題質量、優化測試內容、轉變測評方式,充分發揮學業成績評價在教學中的正面導向作用。在區教研室的指導下,各小學要積極探索筆試、面試和考查的具體辦法,搞好學科知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和平時行為表現的科學測評,逐步適應學業評價的新常態,進而達到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初中和高中學校,要在中考、高考的引領下,按照課程的實際需要,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進行嘗試性的。另外,全區各小學、初中、高中,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用好學生成長檔案,進一步做好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工作。
課題研究是專業化要求比較高的一種研究方式,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學校對教師的課題研究,不僅要給予大力支持,而且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指導。其中,最有效的指導方式就使建學校校本化課題系統,把各級各類研究課題全部納入校本化統籌系列。教師參加課題研究,必須在與學校簽訂協議的基礎上,按要求進行研究項目的申報、課題內容的研討和經驗成果的鑒定等,并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注意利用各種公共媒體(報紙、雜志、網絡等)積累各種研究和實證資料。區教研室鼓勵和支持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但在課題管理上將實行嚴格的底線管理,要求所有教師進行的課題研究,過程必須舒范的,資料必須是真實的,成果必須是首創的。否則,申報的課題不予立項,提交的資料不予承認,申請的成果不予鑒定。
區教研室對重點領域,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要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和鑒定,并采取恰當措施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宣傳、交流和推廣。
提升質量是學校教學業務的核心目標,包括專業水平、學業成績和中高考質量,對學校教育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
學校的專業水平,突出地表現為課題研究成果多、教師作課優質多、學校辦學特色多,可通過各級各類成果匯報、教學觀摩和特色交流等活動,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
學生的學業成績,包括學科知識、操作實踐和行為表現,學校要通過學業成績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提升。同時,學校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學校中高考質量,反映了初高中學校的教學水平和課改成績,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學校要組織教師認真研究課程目標、學生教材和中高考試題,以達到進一步領會課改精神、抓住課改本質、提高課改質量的目的。
區教研室要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結合學校和教師實際,利用多種平臺抓好常規落實、教學評優、特色交流等工作,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各聯合體、學校和教師的典型經驗成果,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為提高學校辦學品味和教師專業素養創造各種便利的條件。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八
高中環境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近年來各國都加以重視,同時高中地理教學與環境教學有非常密切的關聯。下面是有校園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歡迎參閱。
一、指導思想
環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引導學生全面看待環境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環境素養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具有陶冶身心,培養高尚氣質的功能,學生的可塑性大,愈早給予環境保護的意識觀念,愈能落實推廣環境保護教育。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課程設置計劃要求,環境教育課程在地方或學校校本課程中實施。依據教育部《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每學年安排6—8課時。結合我校實際,環境教育納入學科滲透、綜合活動、主題班會和校本課程中;并與學校學生活動、團隊活動、社區活動等有機結合,使學生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參與環境教育,樹立綠色環保意識。為確保將環境教育內容落到實處,特制定本校環境教育課程計劃和實施方案。
二、各年級環境教育的基本內容
高一年級:
1. 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相互依存的
生態環境的各組成要素之間、全球生態環境與區域生態環境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作用,共同構成相互依存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個人、家庭、社區以及國家相互之間,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之間,同樣也存在著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而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2. 引導學生珍視生物多樣性,關注不同文化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生態環境的活力和潛能的重要表征;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保持生物多樣性與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進程中,尤其應該重視維護不同物種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權利,尊重各民族在不危害人類共同利益和環境的前提下,為適應和保護自身生存環境而采取的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
高二年級
引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取決于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潛能和地球資源的再生潛能。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受到自然、經濟、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應當了解自身行為對環境所產生的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減少乃至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正是在反思歷史發展進程的基礎上,人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協調發展,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資源利用和環境管理上加強交流、理解與合作,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保護好作為人類后代及其他生命生存和發展基礎的資源與環境。
高三年級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
引導學生參與解決身邊的環境問題是培養學生環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一方面獲得對環境的敏感性和關于環境的知識,另一方面,認識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培養其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活動會對環境造成不同性質和程度的影響,增強憂患意識,對影響環境的行為采取審慎的態度。
為了貫徹教育部《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創建“綠色學校”,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環保教育,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
一、指導思想
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于學校,滲透于課堂,服務于社區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主要措施
本年度,我們將抓住學校已經展開的綠化工程的契機,采取扎實的措施,在環境教育的實效性上做文章。
1.將環境教育滲透于課堂
首先,我們要求全校4個教研組繼續抓好各個學科老師在課堂上的環境滲透教育。各個學科的老師要繼續注意梳理各科教材中環境教育的滲透點,并初步形成系列。對各個學科,尤其是地理、生物、化學、物理四門學科的環境教育內容,都要做好梳理,形成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序列。其次,各科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滲透的有機、有理,提高環境教育的實效。做到“三個注意”,即注意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科學性,注意課內外結合。本年度將組織教師開展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征文和案例比賽活動,引導教師研究環境教育,鉆研環境教育。
2.將環境教育溶于活動之中
我們將立足于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特別是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每年的紀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題,校團委、學生會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模擬場景、征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3.將環境教育與習慣教育有機結合
我們一方面對已建成的綠化、盆景進行養護,一年四季綠意縈繞,花團錦簇。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大投入,加強校園的文化環境的建設,用不銹鋼制作了環保教育的標語。今年,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校園綠化景點的作用,來教育學生愛護環境,做護綠的模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環境教育中,我們的老師要注意以具體的行動來教育學生,以高尚的愛護環境的行為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而營造一個保護環境的氛圍,如春風化雨,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
我們要把環境教育與對學生的行為規范的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提出明確的目標,特別是在校的行為習慣,如愛護環境、衛生習慣等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如“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等。在校園里設置廢電池回收箱,要求學生不亂扔電池。每班設飲料瓶回收箱,積少成多,變廢為錢,資助家境貧困的學生。政教處要組織學生會、班主任等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檢查,做到每天小檢查、一周大檢查、一月一評比。從而使我們學校一年四季地面常潔,門窗常凈。
總之,我們要在上級教育、環保等部門的指導下,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把學校的環境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努力把學校創辦成一流的“綠色學校”。
一、指導思想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教育是21世紀的熱點問題,中學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和環境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中學還沒有開設專門的環境教育課程,也沒有專門的環境教育教材。平時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零散、雜亂、隨意性的學科滲透式教學,這種滲透方式首先在內容上缺乏整體、規劃與系統性;在實施途徑上缺乏合理、多樣與有效性;在評價體系上缺乏創新、條理與客觀性。根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在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滲透環境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實施環境教育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行為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性發展觀,推動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改革,在學科范圍內促進素質教育的向前發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太陽是萬物之源,了解太陽能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過衣食住行,了解人類對資源造成的破壞和污染,教育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3、通過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裝、一次性用品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
4、學生通過對水的理解達到對環境愛護的意識。
5、學生通過認識人類生活中污染環境的方面如吸煙、廢舊電池等,做到生活無污染。
6、教育學生胸懷天下,關注全球環境惡化和保護問題。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從實踐中發掘學生的感觸點。
3、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做到環境保護自主性。
4、努力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指導學生開展環境保護課題研究。
5、創設環環相扣的環境教育途徑,使學生初步樹立環境意識。
6、各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途徑,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7、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涉及環保教育的活動途徑,強化學生環保意識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育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作為強化學生環保意識與主體自覺參與環保活動教育的最佳途徑。
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環境調查,調查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理解、對垃圾分類的看法、用小眼睛觀察大社會。
四、引進評比、表彰機制
環境教育中也要引進評比表彰機制,這不僅僅是可以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主體意識,學生的潛能得以展示。為此每次開展環保活動前都要提出活動要求和評比條件,活動后進行總結、評比、表彰。
五、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本學年具體教學計劃如下:
年級 20xx-20xx學年度教學內容
高一 我們居住的地球
地球的圈層結構
多樣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功能
環保設計大賽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高二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豐富多彩的環境
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
轉基因食品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主題辯論賽
生態平衡
低碳環保攝影展
高三 全球氣候變化
生命之源--水
土壤
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控制
無形殺手--噪音
能源與社會
六、創模活動
1.積極參與重慶市 創模 活動
(1)認真閱讀 重慶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簡介 和 創模卡
(2)完成 重慶市創模知識調查問卷
(3)完成 創模見行動 活動及記錄工作(可計入社會實踐或社會服務學分2分)
(4)完成 創模 征文活動
征文主題:創模﹒變化﹒感動
征文要求:征文要注重真情實感,關注身邊人和事,圍繞 創模(環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創模?創模我們能做什么?創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創模中有哪些讓人感動的人和事? 等,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社會單位,調查研究、感知校園及身邊的那些變化和感動。
征文后面要寫清楚學校、年級、班級及姓名。并請家長在征文后面寫上對孩子參加創模活動的
寄語
并簽名。征文于開學時交班主任,學校將組織評獎并推薦優秀文章參加重慶市的評獎。七、組織保障
(一)成立校級領導小組
組長:王國華
副組長:張勇 唐良沐
成員:呂之生 舒義海 余贏 費春斌 吳國慧 鄧飛 汪紅霞
(二)成立活動工作組
以年級為單位,以領導小組為核心,加入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教師,成立環境教育工作小組,具體落實、實施各項教育工作。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九
寓環境教育于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一是結合學校原有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愛護潔凈環保教育;二是結合鄉土教材,專門開設環保課;三是利用周二班會和周三下午興趣小組進行環保小分隊活動。
(四)營造校園的環境教育氛圍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每一位老師應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園里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各班應采取多項措施美化、凈化學校環境。
安全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三
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地方,而現在的污染問題是一個嚴峻的話題,也是人人關注的問題.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工業的生產,人們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以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但也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因此,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是我們人類面臨的一個挑戰,所以,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起就有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美德.因而,對小學生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從小具備環保意識與環保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70人,他們基本掌握的知識的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后的原因。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
二、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3、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煉。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四、教學內容:
1、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系。
2、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質的簡單分類,有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重點難點:
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通過傾聽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達到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親近、熱愛大自然的目的。
重點難點:
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目標: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各種自然事物是互相聯系的,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五、具體的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問題研究與教學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七、教學進度安排
三月認識綠、保護綠、做綠色小衛士。
四月節約用水
五月熱愛大自然。
六月保護生態環境
一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篇十
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地方,而現在的污染問題是一個嚴峻的話題,也是人人關注的問題.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工業的生產,也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因此,學校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起就有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美德,使他們從小具備環保意識與環保習慣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中小學環境教育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貫徹可持續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提高我校學生的文明素養和環境意識,普及環境知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保護環境行為,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制訂此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指導,全面開展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積極推進我校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程。
二、創建目標
(一)、引導師生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和法律知識。
(二)、逐步培養師生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樹立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
(三)、教育師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心校園環境做起,積極參與環保。
(四)、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于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校園建設。
三、創建措施
(一)、成立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檢查,加強領導。
(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發展環境教育工作。
1、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環境保護科普知識的學習。
2、請環保部門的專家來校舉辦講座和培訓班。
3、組織骨干教師外出參觀學習。
(三)、投入必要的專項經費,建立完整的創建檔案。
(四)、規范建設,優化環境,創造良好育人條件。
1、校園建設立足長遠發展,實行整體規劃,規范建設。
2、校園環境建設以美化、綠化為目的,努力營造美麗清新又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的景觀。
3、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櫥窗、
黑板報
、校園墻面布置等形式,把整個校園建成環境教育的大課堂。(五)課內滲透,課外實踐,進行環境知識教育。
1、教師要積極參與“創建活動”,教師要以身作則,注意保持服裝整潔、保持辦公桌整齊、不在辦公室外吸煙、不隨地吐痰,主動拒絕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帶頭不浪費紙張粉筆等。
2、在學校德育工作和學科教育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環境教育。
3、加強環境教育管理,體現在學校
工作計劃
和教師的教學計劃。4、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活動、監測活動。
四、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
1、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對加強環境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2、建立學校環境教育的組織網絡和隊伍。
3、各部門、各學科研究制定相關的環境教育的計劃。
4、開展系列環境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知識講座、社會實踐、綠色系列)
5、通過宣傳櫥窗、黑板報、校園墻面布置等形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校特色。
6、利用常識、科學等學科進行環保知識滲透,制定相關課題。
第二階段:
1、結合3月12日等節日進行環境教育的宣傳活動。
2、開展系列環境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知識講座、社會實踐、綠色系列)
3、暑期組織學生進行關注我們身邊的環境和環境保護的調查實踐活動。
第三階段:
1、結合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紀念日舉辦宣傳活動及講座。
2、舉行一次“我與環境”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3、開展一次走進社區的綠色教育志愿者環境保護宣傳活動。
4、廢舊電池回收。
5、校園垃圾分類,開展清潔校園活動。
6、開展一次環境和環境保護的師生知識競賽。
7、有關學科進行滲透環境教育課堂教學的研討和實踐。
第四階段:
1、對相關活動進行效果分析和整合,繼續開展相關的環境教育活動,提煉形成學校環境教育的傳統活動。
2、進一步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教育,部分學科能初步提煉出完成本學科內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點、環境教育的知識點和技能,并對所進行的實施探索進行思考與總結。
3、舉辦學生環境保護的方案設計大賽。
4、舉行一次提高學生“關注環保 提高生活質量”演講比賽。
5、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相關的研究論文。
共
2
頁,當前第1
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