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掌握報告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對于個人和組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一
20xx年1月17日、18日,本人在自己所在村莊進行實踐調查,隨機對村中十戶有農地的戶主進行入戶問卷調查,給村名們講解問卷上的問題,并且和他們談論一些關于對農地改革方法的看法和建議。
本次調查均以書面問卷為載體,口頭交談為輔助,通過一對一訪談方式開展,十戶均為入戶問卷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給戶主詳細講解問卷上面的問題,讓戶主更加了解卷面上的內容,并積極的倡導村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更有明確性地做出選擇和回答。填完之后還跟戶主閑談些家常,了解戶主家庭的收入情況和更多關于農地利用這方面的信息。
戶主家中農地利用狀況及遷移意愿情況,了解到戶主們的家庭人員信息、受教育情況、家庭經濟情況和家庭收入來源,談論繼續從事農業生產還是外出從業,以及其中的主要因素。本次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十份,回收十份,回收率100%。
1、農戶樣本特征
女,80%的戶主家中的子女中有的在學校受教育,另外20%的的戶主的子女已完成學業,且都是出去打工或外出工作,均沒有從事家中農作,只是放假時偶爾幫忙一下。而且從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的子女大部分都寧愿打工也不從事農業活動,原因是農業活動過于辛苦且效益低。
(2)農戶樣本的耕地普遍離家比較近(1公里以內)而林地相對比較遠(2公里以上)。農戶樣本中,有60%都是以非農業為主兼業,戶主家中成員在家縫紉衣服或在縣城以內打工,每月僅花幾天時間地在農業粗糙耕作上,農作物效益低,農業對于他們只是為了不用買米和增加一點額外收入,打工的收入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所以離家比較遠的耕地或林地有的被拋荒有的被別人承包;30%以農業為主兼業,大部分時間花在農業上精心耕作,偶爾外出幾天打臨時工,例如摘茶葉,載茶葉,做茶葉,摘蘆柑,包裝蘆柑,在家做手工藝品等,農業收入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10%以農業為主沒有兼業,這類戶主基本上是家里從事的耕地和林地比較多,也有承包一些別人的耕地和林地,精心耕作,農作物效益相對較高,收入來源靠農業。
2、農地利用狀況調查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3、農戶遷移的意愿
在本次調查中,關系到農民是否遷移到城鎮,農民是否退讓出土地等的主要因素有子女是否有穩定收入、政府的補償是否合理、所遷移的城鎮位置環境是否良好、農民在城鎮沒有了土地政府是否給予一定照顧或者提供合理的就業崗位等。本次調差的農戶樣本中90%都愿意遷移到城鎮生活,但前提是生活基礎必須得到保障。對于退出土地這個方式,樣本中80%的戶主認為只要政府給予的補償標準高于經營那些土地所得平均收入加上國家對農民的補貼,并且農民遷移到城鎮后前幾年期間政府能給予一定的照顧;20%的戶主想就在農村,自己種點菜或者留著建筑房子。還有10%戶主認為已經年老,農村環境比較好,也比較安靜,適合晚年生活。
1、農地拋荒的原因
(1)從事農業耕作效益低,遠不如出去打工所得收入。現在一畝耕地如果種植水
稻一年的凈收入也才幾百塊錢,遇上豐收的年份也就上千塊。跟打工的收入比起來還是少。
(2)從事農業耕作辛苦,風吹雨淋太陽曬,加上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上輩不一
樣,導致現在很多年輕人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從事家中耕作。
(3)農業耕作事務繁多,家庭人員在打工或者讀書,家里忍受不足,沒時間打理
耕地。
(4)農業耕作受天氣影響較大,而且近幾年氣候變化比較反常,農作物受災影響
也比較大,農作物價格也受市場波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風險,未來收入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2、農戶遷移意愿的原因分析
(1)在農村,靠耕作農業效益低下,而在城鎮,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年收入
比農作物收入高很多。
(2)現在很多農村的戶主子女大部分在城鎮打工或者工作,遷移到城鎮,可以經
常和子女們在一起。
(3)在城鎮子女們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拓寬知識面和見識,學到的更多。
(4)城鎮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生活娛樂方式比農村的多,生活更多姿多彩。
3、農戶不愿意退出農地的原因分析
(1)傳統觀念沒改變過來,覺得有土地就有保障,內心就會覺得很踏實。
(2)有的戶主年紀比較大,覺得城鎮生活不適合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喜歡呆在農
村生活,留下土地可以種點菜和一些農作物打發生活。
(3)有的戶主想留下土地在老家建房子,以后就回老家養老。
1、首先必須先解決農民遷移到城鎮的城鎮戶口問答題,保證遷移到城鎮的農民的
低位跟城里人一樣。
2、農民遷移的城鎮必須要有住的地方,在農民購買城鎮房子的過程中,政府需給
以一定的補助和優惠政策。
3、農民遷移到城鎮之后就沒有了土地可以耕作,政府能給農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
位,以保證農民在城鎮的正常生活。
4、政府也需解決農民子女在城鎮上學的問題,保證孩子們受到良好的的教育環境,享受到先進的教育設備。
1、用土地來置換城里的房子,以解決農民遷移到城鎮的住房問題。
2、用土地來置換農民在城鎮里的養老金和醫保費用。
3、農民剛遷移到城鎮之后的前幾年,政府應多加照顧,讓農民早日適應城鎮生活,融入到城鎮之中。
1、個人承包方法,獨自報下大面積耕地,統一大力,引進先進農業機械和科學的
耕作方式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勞動力效率,降低經營耕作成本,解決小戶分散型個人耕作方式,打打提高了農業耕作的效益。
2、個人承包大面積林地種植果樹,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正確地經營果園,由于大
面積作業可以避免以前人力的多次分散勞作而導致的勞動力效率低下的不科學打理方式。采用承包的機制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請專家來指導,運用先進的方法打理果園,提高水果的產量,增加果園帶來的效益。
3、采用多元化道路,把雞鴨放養在果園中,又減少了給果園施化肥的成本,也可
以建立池塘,采用資源重復利用的方式進行可持續化生產,走可持續化的道路。
4、當農民出讓土地使用權是就不用進行土地耕作還可以拿到一些土地承包的租金,農民還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出去打工,增加收入。
經過此次的實踐問卷調查,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記得剛開始著手調查的時候心里很緊張,雖然是和村里的人們經常打交道,但落實到具體的調查過程中的時候是一種特別的感覺,像是一種對自己的新的挑戰。
現在的農村中所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的原因來自于多個方面,靠目前的農業收入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正常生活開銷,而且小戶分散型的耕作這種效率極低的耕作方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的步伐了,現代化的科學耕作方法應該普及到農村當中,集中管理經營,減少勞動力的投入,提高耕作效率,增加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村土地的效益。
通過此次的調查讓我跟農民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雖然自己也是出生在農民家庭,但是平時都在讀書也沒跟父母談論這些方面的問題,覺得這次的調查讓我見識到了很多以前沒涉及的問題和觀念。對于絕大部分農民來說,政府能給予一定的生活保障,遷移有何方。
在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政府的最終目的是吸引農民自愿遷移進城,這就要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站在農民的角度上思考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從農民的最根本利益出發,通過一些優惠政策來幫助農民。
調查結果表明,只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還是有很多農民愿意遷移城鎮的。對于不愿意遷移的少數農民,鄉土情結和小農心里的農民,政府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意愿。可以把他們集中安頓在農村的同一個地點,這樣也有利于他們的基本生活。
經過這次的實踐調查,我了解到了很多農民的心聲,也了解到現在農村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推進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還需不懈努力。對于這次的調查收獲比較滿意,不僅在能力上得到鍛煉,也在知識和認知面上拓寬了自己。不過在調查過程中還有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在調查之前準備不充分,導致在調查過程中有點混亂,并且在調查結束后沒有及時進行分析。經歷過了這次調查,我會吸取教訓,三思而后行,對于問題和遇到的困難進行多角度分析解決,我相信以后再類似事件中我一定更可以做得更好!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二
本次社會實踐(調查)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以教材第一章第五節《科學發展觀》和第十一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內容為中心,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加強和完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概論”)課的實踐教學。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三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號—x月x號
地點:xx鎮內中小學校
對象:部分中小學校部分老師,學生,部分村民。
調查目的:xx鎮是北方有名的工業城鎮,自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開始大力發展鋼鐵工業,并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而xx更是成為了曾經名揚天下的“華夏第一村”。在經歷了九十年代的“文革派”動亂,以及亞洲金融危機后,如今的xx早已沒有了當年的豪壯的風采。
教育是一個國家和地方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而xx作為中國鄉鎮企業的先行者,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弄潮兒,以及作為研究中國鄉鎮企業發展的重要模板。它能否保持強勁發展動力,能否擁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未來一代: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調查過程:
如今,xx所轄26村街,有中小學校,幼兒園幾十個。但此次調查由于時間有限,人員有限,調查范圍只在xx鎮內的幾所學校:xx鎮中學,津美小學,津海小學。 xx鎮中學曾經是全縣有名的中學,在九十年代早期的時候曾經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升學率(考入我縣最好的中學——靜海一中),保送到天津一中,南開中學等名校,要知道那時候,學校的條件很苦,任課老師的水平更是實在不敢恭維。但是那時候的學生真是“苦”學啊!據很多老師回憶,對那些學生用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來形容他們,最合適不過。當時各個小學都是和鎮中學在同一校區。直到九五年的時候各個小學才紛紛搬走,離開那擁擠簡陋的鎮中大院。
而如今,我回到我的母校(我的小學是在津美小學讀的,中學是在鎮中學)。這兩個地方我都是很多年沒有回去了,而現在,許多我當年的熟悉的東西早已不復存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教學樓,粉刷的雪白的墻壁,隨著生源的不斷增加,伴隨著大量資金的涌入。如今在xx無論是什么學校,早已沒有了當年“寒磣”的景象,都是清一色的氣派,豪華。
此次,我更是走訪了我們鎮曾經最特別的小學——津海小學。之所以特別,因為這里曾經農民工子弟最多的學校。自從xx的經濟騰飛以來,大量的農民工涌入,而xx的原住民不過只有幾千人,而農民工的數量高達四萬人(不完全統計,因為xx有不少民工沒有戶口。這個數量僅僅指的是在xx鎮內工廠的工作的工人)。有了大量的工人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農民工的子女。幾年前,曾今一度因為高額的借讀費用,以及各種入學門檻而使大量的農民工子女輟學,十多歲就去工廠上班,童工現象非常普遍。而當時的靜海小學卻獨自降低了入學門檻和解讀費用,所以當年很多農民工家長可謂是蜂擁而至。
同時,我也走訪了當地的一些村民,還有一些外來人員。為的使我的調查更加客觀。 調查結果及分析:
曾經的xx,是靠禹作敏等人靠血靠命才把這個江山打下來的,我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如今很多老人如果一回想起當年艱苦創業的景象,都會不由的感慨,今不如昔啊!!!
今不如昔:
今不如昔?我們該如何去理解?禹作敏等那些老一輩的創業者們他們沒一個有高中以上學歷的,確切的說那些人們當中有好多人連書都沒念過。他們就是一群土的不能再土的窮農民,對他們而言,談什么文化,談什么市場規律,談什么市場營銷!但是就是這群土農民創造了曾經的xx神話!我也是xx人,我每當想起這,我都非常的自豪。對于xx的輝煌歷史,我在此不再贅述。
今天的xx如果從整體的經濟規模,以及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上都已經超過了當年禹作敏“在位”的時候(此人曾以土皇帝自居)。甚至可以說遠遠超過了。但是因為什么,很多人會這么說“今不如昔”。這是因為如今的xx早已不是當年的共同富裕,而是早已變的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如今的人們早已不是像十多年前的那樣,整天拼命干活,為的是集體而非個人,而如今卻變得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如今的xx早已不是富甲全國,傲視天下而是變的普通,真的是很普通,某種程度來說就是甘于了平庸,就是因為xx自身的弱點,“華夏第一村”在天津這片鹽堿地上早已不復存在,而是輸給名震世界的“華西村”。
說到華西村,每一個有著榮辱感的xx人都應該多多少少有一些羞恥感,因為當年華西村默默無聞的時候,xx是何等的輝煌。如今華西村無論是在經濟總量,人民收入,基礎設施,民眾文化素質,都遠遠超過了xx;最重要的是:在華西村,根本就沒有貧富懸殊的分化!我完全可以用“根本”這兩個字,是因為如果在xx你放眼望去,貧民窟和豪華別墅不過幾街之隔,這相差的可不是幾百米的距離,而是隔開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從來不是歌頌派,這只不過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在此我更是不想提xx某些地方“官僚”的作為,他們根本不值一提。
有人肯定會問我:你上面所說的和你所要探究的當地教育問題有什么關系? 這個很簡單,上面所說就是一個大背景,就是我所要探究的xx教育問題的一個大背景。所以下面就是xx如今天的教育狀況。 學校已經豪華中帶有浮華。
答案肯定是不一定,雖然每次全縣召開教育大會,xx的鎮教委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受到縣里的表彰,因為有升學率做保障。可是,我卻從中看出水分!因為;從這些學生的結構來看,70%以上的學生都是外來人員。這個“外來人員”其實是我個人定義的,我認為:這個外來人員分這么幾種:
1.外來民工子女,他們都是隨打工的父母遷移到這里。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措施,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時代的呼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愿望和心聲。以往貧窮落后的山區,經過幾年的新農村建設,如今以是另一番景象。這次,借相關課程要求的機會,我組人員利用雙休日對周至縣聶村以及楊凌區茂陵、上灣、下灣村就目前新農村建設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的內容包括: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了解程度,對目前生活狀況的滿意程度,收入的主要來源及提高收入的主要困難,村風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民主建設,以及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在調查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認識以及自我實踐能力,同時也漂亮的完成課業任務,并且也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有關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
隨機抽取的調查樣本,其基本情況比例分配符合正態分布原理,抽樣方法科學。
1. 被調查人信息
從性別看,被調查者中,男性所占比重為61%,女性為39%。 從年齡分布看,被調查者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占20%,26-50歲的占40%,51-60歲的占24%,60歲以上的占16%。從學歷狀況看,被調查者中,文化程度是小學及以下的占2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中專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大專文化程度及以上的占12%。
2.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了解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村民中有3%對新農村建設很了解;有19%比較了解;53%不太了解,只是聽說過;還有25%的不了解新農村建設這一說法。
3.村民收入主要來源
4 .新農村建設突出解決的首要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6%的認為是環境衛生;39%的認為是醫療保健;29%的認為是文化教育,還有6%的認為都很重要。
5 .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有3%的認為是思想觀念;有3%認為是缺少資金;有10%的認為是技術問題;還有74%的認為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等。
6. 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
調查結果顯示,有22%的認為很好;68%的認為一般;還有10%的認為不好。
7. 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
在新農村建設中,有6%的認為應該發展農村集體經濟;48%的認為是要依靠農民自身努力;靠農民和政府集體努力、國家政策正確引導的各占6%;還有34%的認為應該是以上多點之和。
8. 農民對教育的看法
對子女的上學態度都非常支持,能考上大學最好。他們認為,農村要擺脫貧窮,就必須要有文化的人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9.村里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公路、電、電話等基礎設施建設較好。村鄉之間一般都連通了水泥公路,但村與村之間很多地方尚沒有連通水泥公路。農村個人交通工具主要為自行車與摩托車,其中摩托車越來越普及。鄉縣之間全部有公交系統,但鄉與鄉之間尚無公交系統直接相連。
10. 村民對城市化的理解
村民認為城鄉一體化就是農村城市化。有些人認為城鄉一體化就是取消農村和農民,將農村變為城市,可以看出村民的心態是積極的,都想生活得更加美好,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跟美好。
11. 農民對征地看法
農民對政府強征地看法頗大,調查中發現農民存在兩憂。一憂失地后喪失生活來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征地現象比較普遍,受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大多數農民的“戀土”情結較濃,不愿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雖然部分年青人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過程中,開始離開土地外出務工,逐漸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但是他們更相信祖輩傳統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倘如徹底改變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他們仍覺得故土難離,特別是對于沒有一技之長的“4050”人員,更擔憂失去土地而喪失了生活的依靠。二憂拆遷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部分農民雖然對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十分向往,但是由于自身素質較低,收入不穩,對搬遷建設新居缺乏足夠的信心。一方面,他們盼望自己現在的居住條件能夠盡快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把僅有的一點積蓄都投入到建房上去之后,往后的生產和生活無所依靠,因此,他們對搬遷到農民新村既贊同又擔憂。同時,部分農民擔心進入農民新村集中居住后,家庭費用支出增多,特別是水、電、氣等費用的支出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1. 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不夠。雖然中央、省級媒體對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較大,部分黨員群眾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位。同時,由于對不同類型的村隊、不同的經濟實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應的建設標準,目標不明確,具體操作中難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積極性。
2. 村民對于征用土地沒有很好的認識,他們擔憂失地后喪失生活來源。這使得農民對政府工作的開展不夠理解和支持,從而給政府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3. 農村的文化建設有待加強。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很重要。許多農民反映文化水平低是限制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時的文娛活動也很少,除看電視、打撲克、打麻將外,基本沒有什么活動。
4. 環境污染問題。環境問題是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企業不斷涌現,污水的處理不當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另外,還有蓋房產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商為了降低成本,直接就把垃圾就地掩埋或者倒掉,以至于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5. 為初中,女性則為小學。義務教育流失率高,達標率低。原因在于: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源依靠打工,許多初中未畢業的農村學生紛紛外出沿海打工。以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教育為主題的新農民培育缺乏,大部分外出農民工未經過專門培訓,留在農村的農民更缺乏社會教育。
6. 產業化建設深度不夠,農業產業效益不明顯。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都沒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也很單一。都是小農個體,沒有農村合作社之類的合營經濟。這樣勢必會造成農產品的價格不一,直接影響農民收入;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食品儲藏、保鮮、運輸、分割、精深加工、批發零售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重。如周至縣聶村獼猴桃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家對獼猴桃進行深加工的企業,產品全部都是直銷;三是產業品牌不夠響。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去的品牌更少,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制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沒有專業的技術指導和領導人才,這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農民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轉變。
7. 各自所關心的利益也不近相同,并且對新農村的建設具有一些差異,從村民們家庭生活情況看出,大多數家庭條件都不錯,有些都已經達到小康水平,但一些偏僻的地方出行還不太方便,生活環境不是那么理想,一些村民的思想有些落后,這些東西是不能完全避免,改革開放帶來的迅速發展必然會帶來地域發展的差異與不平衡。
1.要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新形勢。
要利用村喇叭、明白紙、標語橫幅、宣傳車等將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標準、要求進行全方位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圍繞中央“20字”方針,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
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群眾了解國家政策,增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認識,讓他們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要采取舉辦培訓班、走出去學、請進來教和農業科技下鄉等形式,提高農民素質,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掌握致富實用技術,用現代農業科技、法律知識武裝農民;要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和諧村組”創建活動,堅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讓群眾自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3. 提高環保意識
減少環境污染。大力宣傳和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特別是企業。有污染的企業要加大力度做好污水處理工作,減少對環境造成污染。
4.經濟建設方面
要使農業向著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公司化、多樣化、科技化、生態化、綠色化、服務化、自主合作化的方向邁進。大力發展節水節能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業技術創新。
5.社會建設方面
要使農村社會向著安全保障化、社會和諧化、全面小康化的方向邁進。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推進老齡、孤兒、貧困與意外方面的保障制度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農村社會。對農民工要普遍推行綜合保險,包括勞動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等,有條件的城市,要有序地不斷地使長期在該城市服務的農民工轉為城市市民。使農村文化向著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著規范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
6.文化教育與道德建設方面
要使農村文化向著多元化、多樣化、多彩化、現代化,農村道德向著規范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邁進。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文化教育娛樂健康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確保義務教育的完成與達標,大力發展多種形式與內容的社會教育。在核心價值觀與道德建設方面,要以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觀、八榮八恥觀、生態文明觀引領新農民培育,大力弘揚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積極推進傳統道德的科學化、規范化、合法化與現代化。從觀念變遷看,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自主性與自覺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面向市場、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新農民。因此,新農村建設應該成為對農民的一場思想、行為與文明的現代化啟蒙運動。政府及有關開發機構不僅要傳授農民各種實用的知識與技能,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知識及其技術,以提高農民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尤其要著力培育農民的市場與創業意識、生態與社會意識,使新農村建設普遍成為現代文明對農村的洗禮,真正使農村迸發出持續發展的內在活力。
7.生態文明建設方面
要使整個農村生態系統得到恢復與改良,切實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在農業生態經濟方面,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有機農業、觀光農業。科學使用農藥與化肥,加強食品生產的檢查與監督;在生態農村發展方面,要積極推進生態村落與綠色家園建設,全面推進農村保潔制度建設。
8.堅持以人為本
就是要落實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這體現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和諧社會的要求,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歷史大趨勢。
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在新時期的具體表現,是青年學生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重要環節。我們想要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知社會,認清自我,調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難和挫折中鍛煉自我,為適應以后的工作準備.這是我們參加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對于引導我們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統一起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于了解國情
單從書本上是很難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的現狀,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
2. 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于了解民情
走出象牙塔,融入農民大眾,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于自身成長。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實踐中 ,大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完善。
其實,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去建設,需要科技的支撐,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學生到這里來實踐。農村,并不僅僅代表著貧窮和落后,更代表著潛力和市場。農村是磨練和鍛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發人的潛力。
農村在召喚著我們當代大學生,農村也同樣期待我們為它的發展做貢獻,加入到農村的建設中來吧!新農村建設就像一顆花,需要不斷的滋養,只要付出, 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燦爛之花的開放。
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你我都在努力,我們一起加油!
這次調查,首先要感謝趙老師對我們的悉心指導,給了我們這次鍛煉的機會,并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親自帶領同學們去做調查。其次要感謝村民們對我們調查的支持與配合,雖然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在我們自己的努力下成功的解決了,使得我們這次調查圓滿成功,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使我們受益匪淺。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五
我省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由于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種植養殖業廢棄物逐年遞增,化肥農藥施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業污染逐漸向農村轉移等原因,導致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環境質量明顯下降,不僅影響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也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在2011年5月25日,福建省龍巖市人民政府頒布了《關于印發龍巖市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但農民們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薄弱,比如問卷中第6題所問的是否知道長期使用農藥等化學殺蟲劑的后果,只有7%的農民知道并且清楚,而且還有21%對此表示無所謂的態度,可見,農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環保意識卻沒有得到提高。發展固然重要,但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生活才是我們最希望的。我們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應該提前把環境保護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既是歷史的教訓,也是我們面臨的必然選擇,在環境危機日益深化的情況下一種被動選擇。
1、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發現,對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程度:有10%的人非常了解,有30%的人表示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知識,6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在看報紙和雜志時,如果遇到有關環保方面的報到時,有14%的人會很認真的看、聽,有65%的人只看標題和結果,還有17%的人選擇跳過去,甚至有3%的人沒有看過和聽過;對保護環境的認識程度:23%的人認為是每一個人的事,自己也有一份責任,48%的人表示是政府的事,19%認為是環保人員,還有10%的人不知道。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非常薄弱,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溫飽即足,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另一方面,農民的文化水平低,農民的環境意識和維權意識普遍不高,對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即使認識到環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擁有何種權利、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環保機構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加強鄉鎮環保機構建設意義重大,尤其是在履行環境保護的行政管理和執法、專攻整治、環境投訴調處、環境宣傳等工作中,鄉鎮環保機構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是健全環保監管組織體系,是環境保護工作重心下移、向農村延伸的有效途徑。二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將強化鄉鎮環境保護監控和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實施了面對面監管,增加了監管頻次,彌補了監管空白,有效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三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能有效地提升對基層環境事故和環保糾紛的調處能力。一些因環境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在基層得到了及時調解,群眾環境信訪處理滿意率增高,同時避免由于情況不掌握,與群眾溝通不及時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群體的性事件。四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會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環保部門為民服務的形象。很多基礎性工作由鄉鎮環保機構完成,為廣大群眾和企業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環保部門的服務和公眾形象。五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在擴大環保宣傳面,切實提高了全社會的環保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有積極作用。
3、農村污染防治資金匱乏、設施不到位
近年來,在連城縣廟前鎮,已經再也找不到幾條清澈的河流了,溪流江河成為消納生活垃圾的場所之一,農村散養畜禽、生活垃圾和人糞便污染,面廣量大,治理困難,縣鄉財力無法承擔垃圾處理的費用。據調查,建設一座無害化垃圾填埋場投資在數千萬元以上,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的費用更高,一般鄉鎮(甚至縣級)都難以承擔巨額建設資金。例如在呂坊村因為地理因素,建立污水處理廠耗資巨大,縣里不敢要省里撥給的建廠經費,因為縣財政無力配套經費。不少縣鄉財力有限,即使建了污水處理廠,由于運行成本過高,也難以正常運轉。大部分鄉鎮和村垃圾均為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一些鄉鎮環衛基礎設施相當薄弱,沒有專用的環衛車輛,缺少垃圾中轉站和固定的環衛人員隊伍。
從調查結果我們可知,萬丈高樓平地起,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是當前我市、我縣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環境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環境保護工作起著先導作用群眾環境意識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與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是環保工作的推進劑革命時期需要走群眾路線,今天的環保工作同樣需要走群眾路線。只有群眾先了解、認識環保,才能積極地投身于環抱,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依靠人民的力量、社會的力量,才能做好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而群眾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保護環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環境宣傳教育的過程。首先,加強對農村干部群眾和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開展農民環境保護技能培訓活動。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六
了解目前武漢市居民的幸福感
20xx年暑期
武漢市居民區
居民的幸福感
問卷
武漢市居民
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影響這種感受的主觀因素有很多種,例如:收入,職業,健康狀況,居住環境,政治環境,醫療環境,家庭環境,文明程度等等。
一切人類努力的偉大目標在于獲得幸福。因而,幸福、幸福生活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永恒目標和持久追求。因此,進行幸福感的調查是符合人類生存目標的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本人利用暑假時間,對武漢市的居民進行了幸福感調查。作為暑期社會實踐。本次調查發放問卷及采訪人數共200人。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武漢市居民的幸福感總體而言并不令人滿意。
由新華社等發起的20xx年中國(大陸)最具幸福感城市日前評出,杭州、成都、長沙、昆明、南京等10個城市榜上有名。其評價體系20項指標涉及人情味、交通狀況、醫療條件、教育質量、自然環境、房屋價格、物價水平等,且委托專業調查機構零點集團完成了30多萬次獨立入戶調查。
針對這次調查的結果,我認為現階段主要有以下原因導致武漢市居民的幸福感不夠高。
(一)住房價格居高不下
房價狀況:高房價已經成為中國普通百姓面臨的嚴峻問題,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試圖通過各種形式的住房限購令來嚴控房價。20xx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八條房地產調控措施,重點是限購,被業界稱為“新國八條”。緊接著,北京、上海和深圳等30多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省會城市也聞風而動,紛紛出臺住房限購令。在諸多版本的限購令中,北京的限購令最為嚴格。根據北京市的規定,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無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暫住證和連續5年以上在北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北京市戶籍居民家庭,均暫時不能購買新的住房。目前,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90%的城市都實行了限購令。
盡管限購令來勢洶涌,但是效果只能算差強人意。根據國家統計局的4月份數據,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56個城市的環比房價仍然在上漲,只有9個城市的房價在下降,而其余5個城市的房價持平。耐人尋味的是,盡管中央派出了房價督查組,但是多數地方政府對控制房價的表態仍然非常曖昧,它們用外交式的語言說要讓房價“穩中有降”。看來,地方政府對于調低房價并無信心,實際上我們認為它們也沒誠意。理論上,降低物價的通常做法應該是增加供給,但是這次中國政府居然采取了控制需求的方式,看上去這一招有點“釜底抽薪”的意圖。遺憾的是,在限購令與高房價的pk中,限購令首戰未捷。
(二)物價上漲 物價情況:
農產品價格變動的最新跡象是蔬菜價格出現反彈。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數據顯示,7月下旬以來,部分葉類菜價格漲勢明顯,與7月20日相比,8月28日全國菠菜、油菜、生菜分別上漲31.2%、20.8%、27.3%。進入8月份后,四季豆、黃瓜、茄子、豇豆、苦瓜、大蒜價格也出現漲勢。 另據商務部上周發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監測數據,8月15日至21日,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結束4月份以來的一路下跌,首次較前一周環比上漲,漲幅達到2.1%。其中生菜、大白菜和油菜等葉類蔬菜價格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5.1%、xx.1%和11%。
糧油產品方面,糧食價格穩中有漲,食用油價格則繼續走高。國家統計局24日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數據顯示,8月中旬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糧油類產品中漲幅最大,較上旬分析上漲了2.3%和1%。
(三)交通擁堵,出行不便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武漢市光谷地域已經成為文化、教育、經濟等發展的中心,因此,人流量、車流量不斷上升,給該區域內的交通造成較為嚴重的擁堵。盡管在魯廣建有較為龐大的環形交叉路口,但仍然緩解不了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究其主要因素在于周邊的支路沒有起到疏通交通的作用,我們仔細查看就不難發現,雖說駛出魯廣環形交叉路口的'道路南北向有民族大道,東西向有珞瑜路和卓豹路,看似交通狀況四通八達,但實質上還是承載不了巨大的車流量,仍然存在著交通擁堵的問題。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很容易發現,魯廣周邊的支路建設實在是不可恭維,根本沒有起到貫通整個交通網的作用。
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只是我們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社會問題之一。解決好我市市區城市交通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們的公共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能夠采取配套的措施,加強市區交通硬件和軟件建設,提高我市市區交通的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夠解決目前我市市區的交通擁堵問題。
(四)醫療保健讓人憂 實事連接:
8月5日晚,在武漢市首義園一家飯館打工的小曾在洗盤子時,右手不慎被摔破的盤子割傷,工友吳師傅立即將他送往離飯館一街之隔的武漢市第三醫院就診。經過大約50分鐘手術后,一名醫護人員走出手術室交給他一張單子,要求去交費,共計1830元,但他身上僅帶了1000元。交費處因金額不夠不予辦理,回到手術室外向那名醫護人員提出,希望能先墊付1000元,剩余的第二天補上,遭到對方拒絕。此時,手術已經完成,但現場有醫護人員說:“要么交錢,要么拆線!”最后,醫生把石膏和縫線拆除。武漢市第三醫院當班醫護人員的做法,實在令人發指。
醫院本來是救死扶傷的地方,醫生本來是妙手仁心的職業。時下,一些醫院和醫護人員所以醫德醫風嚴重滑坡,陷入了“向錢看”的怪圈,固然醫院和醫護人員難辭其咎,但深層次的原因是醫療體制的問題。本來具有公益性質的醫療機構被推向市場后,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式管理,醫院不千方百計創收,拿什么搞基礎設施建設、購臵醫療設備和給醫護人員發工資?因此,要讓醫護人員重塑白衣天使形象,讓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回歸,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五)城市綠化不夠好
在武漢市內幾乎沒有屋頂花園,顯然武漢的綠化程度是不令人滿意的。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七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現今社會,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來到了無錫市鴻運磚瓦機械廠,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其實,上次的社會實踐我也是在這一家廠中工作。上一次,我的工作是電腦資料輸入,這一次的工作也有資料輸入這一塊。
每天都要在電腦前坐滿6個小時,輸入一些廠里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很瑣碎,也有很多關于數字的部分,所以我需要十二萬分的小心,深怕少輸入一個零或者一個小數點,影響到其他。這份工作雖然簡單,但是需要耐心和耐力。我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比對著資料,神經緊張,致使每天結束工作后就腰酸背疼。一開始,我神經緊張,但后來一些同事阿姨告訴我說,不用這樣,只要小心一點就好了,廠里還有負責核對資料的人員,最后結果一定是對的。于是,我稍稍安心了一些,但是還是不愿我負責的資料出現太多的紕漏,所以依舊仔細地工作,而我也鍛煉出了非比尋常的坐功,擁有了比以前好的耐心與毅力。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八
(一) 調查對象
20xx年1月17日、18日,本人在自己所在村莊進行實踐調查,隨機對村中十戶有農地的戶主進行入戶問卷調查,給村名們講解問卷上的問題,并且和他們談論一些關于對農地改革方法的看法和建議。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均以書面問卷為載體,口頭交談為輔助,通過一對一訪談方式開展,十戶均為入戶問卷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給戶主詳細講解問卷上面的問題,讓戶主更加了解卷面上的內容,并積極的倡導村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更有明確性地做出選擇和回答。填完之后還跟戶主閑談些家常,了解戶主家庭的收入情況和更多關于農地利用這方面的信息。
(三)調查內容
戶主家中農地利用狀況及遷移意愿情況,了解到戶主們的家庭人員信息、受教育情況、家庭經濟情況和家庭收入來源,談論繼續從事農業生產還是外出從業,以及其中的主要因素。本次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十份,回收十份,回收率100%。
(一)農地利用率低現象(問題)的現狀
1、農戶樣本特征
女,80%的戶主家中的子女中有的在學校受教育,另外20%的的戶主的子女已完成學業,且都是出去打工或外出工作,均沒有從事家中農作,只是放假時偶爾幫忙一下。而且從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的子女大部分都寧愿打工也不從事農業活動,原因是農業活動過于辛苦且效益低。
(2)農戶樣本的耕地普遍離家比較近(1公里以內)而林地相對比較遠(2公里以上)。農戶樣本中,有60%都是以非農業為主兼業,戶主家中成員在家縫紉衣服或在縣城以內打工,每月僅花幾天時間地在農業粗糙耕作上,農作物效益低,農業對于他們只是為了不用買米和增加一點額外收入,打工的收入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所以離家比較遠的耕地或林地有的被拋荒有的被別人承包;30%以農業為主兼業,大部分時間花在農業上精心耕作,偶爾外出幾天打臨時工,例如摘茶葉,載茶葉,做茶葉,摘蘆柑,包裝蘆柑,在家做手工藝品等,農業收入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10%以農業為主沒有兼業,這類戶主基本上是家里從事的耕地和林地比較多,也有承包一些別人的耕地和林地,精心耕作,農作物效益相對較高,收入來源靠農業。
2、農戶遷移的意愿
在本次調查中,關系到農民是否遷移到城鎮,農民是否退讓出土地等的主要因素有子女是否有穩定收入、政府的補償是否合理、所遷移的城鎮位置環境是否良好、農民在城鎮沒有了土地政府是否給予一定照顧或者提供合理的就業崗位等。本次調差的農戶樣本中90%都愿意遷移到城鎮生活,但前提是生活基礎必須得到保障。對于退出土地這個方式,樣本中80%的戶主認為只要政府給予的補償標準高于經營那些土地所得平均收入加上國家對農民的補貼,并且農民遷移到城鎮后前幾年期間政府能給予一定的照顧;20%的戶主想就在農村,自己種點菜或者留著建筑房子。還有10%戶主認為已經年老,農村環境比較好,也比較安靜,適合晚年生活。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農地拋荒的原因
(1)從事農業耕作效益低,遠不如出去打工所得收入。現在一畝耕地如果種植水稻一年的凈收入也才幾百塊錢,遇上豐收的年份也就上千塊。跟打工的收入比起來還是少。
(2)從事農業耕作辛苦,風吹雨淋太陽曬,加上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上輩不一樣,導致現在很多年輕人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從事家中耕作。
(3)農業耕作事務繁多,家庭人員在打工或者讀書,家里忍受不足,沒時間打理耕地。
(4)農業耕作受天氣影響較大,而且近幾年氣候變化比較反常,農作物受災影響也比較大,農作物價格也受市場波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風險,未來收入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2、農戶遷移意愿的原因分析
(1)在農村,靠耕作農業效益低下,而在城鎮,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年收入比農作物收入高很多。
(2)現在很多農村的戶主子女大部分在城鎮打工或者工作,遷移到城鎮,可以經常和子女們在一起。
(3)在城鎮子女們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拓寬知識面和見識,學到的更多。
(4)城鎮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生活娛樂方式比農村的多,生活更多姿多彩。
3、農戶不愿意退出農地的原因分析
(1)傳統觀念沒改變過來,覺得有土地就有保障,內心就會覺得很踏實。
(2)有的戶主年紀比較大,覺得城鎮生活不適合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喜歡呆在農村生活,留下土地可以種點菜和一些農作物打發生活。
(3)有的戶主想留下土地在老家建房子,以后就回老家養老。
(一)在弄面遷移城鎮過程中政府必須給農民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和幫助
1、首先必須先解決農民遷移到城鎮的城鎮戶口問答題,保證遷移到城鎮的農民的低位跟城里人一樣。
2、農民遷移的城鎮必須要有住的地方,在農民購買城鎮房子的過程中,政府需給以一定的補助和優惠政策。
3、農民遷移到城鎮之后就沒有了土地可以耕作,政府能給農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以保證農民在城鎮的正常生活。
4、政府也需解決農民子女在城鎮上學的問題,保證孩子們受到良好的的教育環境,享受到先進的教育設備。
(二)農民退出土地政府應給予的合理補償
1、用土地來置換城里的房子,以解決農民遷移到城鎮的住房問題。
2、用土地來置換農民在城鎮里的養老金和醫保費用。
3、農民剛遷移到城鎮之后的前幾年,政府應多加照顧,讓農民早日適應城鎮生活,融入到城鎮之中。
(三)出臺一種承包機制
1、個人承包方法,獨自報下大面積耕地,統一大力,引進先進農業機械和科學的耕作方式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勞動力效率,降低經營耕作成本,解決小戶分散型個人耕作方式,打打提高了農業耕作的效益。
2、個人承包大面積林地種植果樹,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正確地經營果園,由于大面積作業可以避免以前人力的多次分散勞作而導致的勞動力效率低下的不科學打理方式。采用承包的機制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請專家來指導,運用先進的方法打理果園,提高水果的產量,增加果園帶來的效益。
3、采用多元化道路,把雞鴨放養在果園中,又減少了給果園施化肥的成本,也可以建立池塘,采用資源重復利用的方式進行可持續化生產,走可持續化的道路。
4、當農民出讓土地使用權是就不用進行土地耕作還可以拿到一些土地承包的租金,農民還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出去打工,增加收入。
經過此次的實踐問卷調查,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記得剛開始著手調查的時候心里很緊張,雖然是和村里的人們經常打交道,但落實到具體的調查過程中的時候是一種特別的感覺,像是一種對自己的新的挑戰。
現在的農村中所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的原因來自于多個方面,靠目前的農業收入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正常生活開銷,而且小戶分散型的耕作這種效率極低的耕作方式已經跟不上社會的步伐了,現代化的科學耕作方法應該普及到農村當中,集中管理經營,減少勞動力的投入,提高耕作效率,增加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村土地的效益。
通過此次的調查讓我跟農民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雖然自己也是出生在農民家庭,但是平時都在讀書也沒跟父母談論這些方面的問題,覺得這次的調查讓我見識到了很多以前沒涉及的問題和觀念。對于絕大部分農民來說,政府能給予一定的生活保障,遷移有何方。
在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政府的最終目的是吸引農民自愿遷移進城,這就要充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站在農民的角度上思考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從農民的最根本利益出發,通過一些優惠政策來幫助農民。
調查結果表明,只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還是有很多農民愿意遷移城鎮的。對于不愿意遷移的少數農民,鄉土情結和小農心里的農民,政府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意愿。可以把他們集中安頓在農村的同一個地點,這樣也有利于他們的基本生活。
經過這次的實踐調查,我了解到了很多農民的心聲,也了解到現在農村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推進城市化推進的過程中,還需不懈努力。對于這次的調查收獲比較滿意,不僅在能力上得到鍛煉,也在知識和認知面上拓寬了自己。不過在調查過程中還有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在調查之前準備不充分,導致在調查過程中有點混亂,并且在調查結束后沒有及時進行分析。經歷過了這次調查,我會吸取教訓,三思而后行,對于問題和遇到的困難進行多角度分析解決,我相信以后再類似事件中我一定更可以做得更好!
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題目篇九
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們小組成員對xx社區的居民人口狀況、人口性別構成、人口年齡構成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一些問題。在我們逐戶進行調查時,被調查人中有一些是不大愿合作的,尤其在問及收入問題的時候。故,在此份調查報告中沒有關于收入的問題。有此欠缺,還請見諒。
我們小組的調查方式為抽樣調查。deng、zhang、hong、ying、wei(后用第一個字母代替)五位小組成員分別在xx社區隨機調查10戶居民,一下結果為我們小組的調查結果:
1、調查xx社區居民共50戶,188人。
2、188人中,63人性別為男,125人性別為女。
3、根據年齡段,我們進行了以下分類:
(0 17歲)少年38人
(1836歲)青年84人
(3750歲)中年49人
(50 歲以上)老年22人
4、成人受教育狀況:
1)大學學歷56人
2)中學學歷74人
3)小學學歷15人
5、公共設施
1)教育設施:附近有兩所小學(廣場路小學、廣場路英才小學),30分鐘路程內有兩所初中(黃石八中、黃石十五中)和一所高中(黃石市實驗高中)
2)衛生設施:
a、垃圾桶(至少每個100米的距離可看見一個垃圾桶)
b、社區門診一所
c、公共廁所一座
3)體育設施:位于老體育館內設的各個體育活動場地外,還設有多種公用體育器材,操場定時在上午和下午免費開放)
4)娛樂、消費:幾乎所有的消費商品(常用的)都可以在社區內或附近買到,商家也是多種多樣。
5)交通設施:2、3、5、11、18路公共汽車車站,老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在附近。
xx社區位于黃石市市中心,所以社區的公共設施較為完備。同時,社區的小攤小販或專賣商店也比較多,交通又十分方便,故社區的人口是較為密集的,尤其是在白天。在如此熱鬧的社區里,是最能反映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展的,下面是ling同學針對五位同學的調查結果進行的分析:
一)關于人口問題
男女比例不協調的問題存在已久,但在計劃生育的政策下,這一情況已經有所緩解,調查中的女性多為中老年,故在此一筆帶過。
在前面已經提到過,社區商店比較多,教育設施比較好,所以有不少私營老板,拖家帶口地來到xx社區租房住。在位于市中心的xx租房住,也許租金會比一般的地方貴一些,但因離做生意的地方比較近,子女可以受到比較好的教育,所以他們大部分人覺得這是不錯的選擇。其中,有子女的會比較長期地住下來,而沒有子女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很難確定自己在此的居住時間的。另有一些私營老板在xx社區買房或租房,把自己店里打工的工作人員安排在準備好的房屋里居住。這些工作人員一般年紀比較小,一般的三口之家他們是五人甚至八人一起居住,流動性也比較大。調查中的50戶居民有3戶是這樣的情況。
至于社區的常住居民,多為中老年,住在社去里有十幾年了。退休后的老人少有與兒女同住的,多與老伴或貓狗為伴。中年有自己的工作,不過已經開始盼退休了,不然就是長期在附近做生意的老板,仍忙碌于自己的事業。可是,相對于長住居民來說,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關于如何安置老年人的問題,現在的情況雖不嚴峻,但已經需要多思考了。
二)關于教育問題
之前的調查結果已經告知大家xx社區附近有兩所小學,兩所初中和一所高中,而且這五所學校是黃石市教育水平高,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這些學校往往是家長的首選。同時,社區附近有多家各類補習班和托兒所。
補習班或學生所學科目:數學、物理、化學或各類藝術技能:鋼琴、小提琴、二胡、古箏、舞蹈這一情況獲益附近有兩所小學三所中學有關,但這是家長和孩子做出的選擇,也是大追社會潮流的結果,在此不予具體分析。
托兒所就必須講一講了。托兒所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專門照顧幼兒;一類是專門負責小學生的中晚飯和接送,也會安排老師輔導期功課。這些托兒所基本上都是私營,而且沒有營業執照,有較大隱患。
三)關于環境問題
其中不少小商販包圍在社區的唯一的公共廁所進行買賣,擋住了公廁的門不說,商販在買賣過程中產生的垃圾他們是隨手扔在地上的。
人行道上的垃圾桶情況也不太好。或與附近各色小吃的原因有關。常有人吃完小吃后隨手把垃圾扔入垃圾桶,當然也有不少的生活垃圾,從而造成大多垃圾桶是慢慢的。更嚴重的是市民對環境意識的缺乏。人行道上的垃圾桶是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類標記的,但很少有人去注意這些標記,只是隨手扔進去,有的甚至只是扔在垃圾桶旁邊。
其實,社區內也有綠化帶,但因居民的隨意踩踏和樹木被任意使用(比如曬床單),極大影響了綠化帶植物的生長,大大失去了本來應有的功能。
調查時間:xx年8月2日
整理分析時間:xx年8月5、6日
執筆者是xx社區長大的,對社區周圍的情況比較了解,同時也會因此在整理分析的過程中加入個人的情感和觀點,難免有所偏頗。其中表現之一,就是一直在指出社區的不足之處。但這并不代表ling同學不喜愛自己所居住的社區,而是希望指出社區在發展過程產生的不足,促使社區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真切地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