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感悟,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感悟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酶形蚍段拇笕M軌驇椭酱蠹遥覀円黄饋砜匆豢窗伞?/p>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一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更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有南師大組織孔起英主編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系列叢書中的在這本書《美術教育》,這本書將給教師的建議:分成了基本理念、活動設計、實施操作、材料運用、領域滲透、家庭教育和發(fā)展評價七個篇來逐一向我們展現。這里面既有幼兒美術教育的理論知識還有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疑惑不解甚至還有如何幫助幼兒家長解決幼兒美術教育中的疑惑。從這本書中,我有三點認識:
1、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理論的高度;
2、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實踐的積淀;
3、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心靈的交融。
在基本理念篇中,我仿佛又一次回到大學,回到課堂,從新拿起我的理論課本,美術教育的的特點、美術活動的原則、繪畫的特點還有繪畫的目標原則等等。在日常的美術教育過程中,很多理論的知識時間一長就會有些模糊,而這次的讀書又讓我鞏固眼了這些寶貴的知識。有的老師可能會認為面向時間的讀物與理論關系不大,甚至與理論無關,但是實踐都是以理論作為指導的,只有理論結合實踐才能解決美術教育過程中的現實問題。
在這本書中,除了理論知道的再一次提高,對我影響頗深的是實踐地積淀。關于美術教育中的實踐問題,本書中也有很多地介紹比如不同年齡班的學生美術欣賞活動的設計要點,不但詳細地予以介紹還附上舉例分析,在看了書中的設計要點以后結合心中的那些不明白的地方,閱讀后面的案例,就很清楚明白了。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很多在比如: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怎樣讓學生大膽地畫畫?還有如何讓學生既習得技能有不影響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等等。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美術教育過程,常常會跳出來困擾我們年輕教師,而這本書就通過前人的經驗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如同一位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我們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找到捷徑,通過這些實踐的積淀,幫助我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師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與家長相處。教師要主動、積極地幫助家長不斷地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面對孩子美術活動中的問題,很多家長會有不同的疑惑,作為家長大部分的時,他們會向教師尋求幫助。面對家長的疑惑,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很多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樣,我們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就會有所折扣。在這本書中,就在美術活動中家長可能存在的問題也給我們比較詳細的建議。如何正確對待社會上組織的繪畫競賽活動或繪畫考級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一般家庭中都會存在的,也是我們教師應該了解的,我們可以在這本書的幫助下,更快地了解到這些知識,使我們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更加地自信。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為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省悟人生——起點上的終點思考。
醒悟自己——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
“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 是啊,人與人的區(qū)別就是脖子以上的區(qū)別,也就是想法決定活法,活法決定結果。如果我們和一般的人一樣生活,一樣工作,一樣的追求,一樣的思維方式,一樣的朝九晚五,一樣的'春種秋收,你憑什么可以成為不同一般的人!這就像是工廠流水線,同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會有什么樣的不同。合格的都是相同的,不合格的都是次品。我想可以和別人有些不同,不一定是標新立異,有一個點與別人不同,有自己的特點就可以。往往能給你意外的收獲。我的“自留地”是什么?如何耕種這塊地?很多問題隨著思緒的流動而明晰起來,那樣的我是什么樣子的?人生因為這樣的思索變得神圣而另人向往!
醒悟教學——一切的教育都應該從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入手。
醒悟教育——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
作者在楔子部分的第二句話用簡單客觀的事實和樸實明白的語言道明了教育的幾個利好原則:長者的身教;民主的成長氛圍,彌漫其間的真愛,寬容。他說“我的長輩親友沒人懂教育,但正是不懂教育的他們,卻以勤勞,善良,寬厚的品格無聲的熏陶了我,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礎,讓我能夠自由自在的生長。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盡管我們也曾喊過,教育要有愛心,但是我深深地被這個文本背景下教育是“一腔真愛”感動而且共鳴;我們也認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是讓學生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但我們可能會忽略為學生的體驗創(chuàng)造輕松安全自由的環(huán)境,并用寬容錯誤的博大的愛心允許和用言傳身教引導體驗中的失誤和偏差!短短的三句開篇語深深的打動我,也因為他讓我想起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經歷。“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是的,人性是一個人有別于其他人的根本,人性的善,就像太陽的熱,他會溶解人心中的冰點。而孩子們美好人性的塑造不需要任何的教育,他們只需要接收周圍成人們發(fā)射傳遞來的善良、寬容、仁愛等美好的信息。他們需要的是榜樣與模仿,榜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因此作為我們教師——孩子們心中最崇拜的人,孩子所生長“土壤”的創(chuàng)造者與耕耘者。我們的人性如何?我們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過嗎?相信我們曾經努力過,就是不知道堅持過多久?回想一下我們孩提時代,都是善良的,單純的,勇敢的,仁愛的,可是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時候變的世故、狹小,自私起來。其實孩子們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微笑,一息贊許,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擁抱。讓我們平時對孩子們多些贊美與鼓勵,少些批評與指責;多些尊重與理解,少些挖苦與抱怨。這些對于我們來說不算多,也不算難,就像李老師說的“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難的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快樂做。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二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每一條推薦都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它能夠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那些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
此刻我就蘇霍姆林斯基的推薦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后進學生就應怎樣做:
心存博愛,永不言棄
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當你應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說理不能觸及后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后進生之間的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堅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以前是個孩子。”他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個性的孩子正是透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好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盼,他們就會充滿期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能放下,絕不能放下。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期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就應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個性的愛給個性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
《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這本書還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適宜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后進生。他用畢生的精力在研究學生,研究教育教學工作。在他的眼里,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后進生,每位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因此他對后進生從來不放下,而是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研究學生特點,進而尋找到幫忙學生的方法,最終讓他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我想,蘇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這么做,是跟他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密不可分的。而我們呢,提高不了后進生,便抱怨他們,甚至是放下他們,在如今的應試教育下,一些老師失去了等待后進生轉變的耐心,再加上平時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無幾,研究學生更無從談起。這樣又怎能幫忙后進生提高呢?讀了此書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就必須要多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想要幫忙后進生就必須要結合所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經驗去研究學生。兩者相結合,就會在教育工作中尋找到工作的成功與樂趣。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三
本周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書中的主人公“上校”是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大人物。說他傳奇是他經歷了常人很少有機會經歷的事情,擁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本事。村里的人們都在口頭上貶低他,卻凡有大事、險事、要事出現都會去尋他商量,求助于他,他也總是義不容辭,善良正義。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陰暗,利己、損他。
書中的小瞎子作為所有不幸的起始者,從一個紅衛(wèi)兵小組長開始,抓了“上校”,鞭打審問,終于做到了最犯忌的一件事,“上校”挑斷其腳筋、手筋,斷了舌頭。為了報這個仇,小瞎子又開始從“上校”的好朋友——“我”的父親開始下手,利用傳謠,擊中了爺爺的“心結”,于是爺爺通過跟蹤父親將上校事發(fā)后藏匿的地方出賣給警方,在警方抓到“上校”后,作為交換,公安首先用公告的形式看似洗白了父親的名聲,但卻有更可怕的結果在時間里等著。在公安公開審判“上校”時,小瞎子的父親帶頭要扒掉“上校”的褲子,就是這一大忌,“上校”瘋了。
在公安抓住“上校”后,當村里人知道是爺爺出賣了他,于是平時看上去在笑話“上校”的人,都對我們全家表示出了敵意,并且出現了傷人事件,父親害怕出事,就將我交給龍頭偷渡到了國外。爺爺也因自責、人言可畏上吊自盡,家里人先后走的走,死的死,等我經歷萬難,二十二年后再次回到家里,只剩父親在老屋里,守著鬼,他不讓我進屋,不讓在家里住,他堅信是鬼在害著我們一家人,其實,活著的人比看不見的鬼更可怕。
從父親那里得知,瘋了的“上校”后來被一個一起在前線救死扶傷的女護士帶走,這個女人像“上校”一樣,在村里留下了非常大的影響力,一個好女人。我去他們新居住地看望了他們,“上校”在女人帶著四處求醫(yī)治療后,智力變得只有七八歲小孩子一樣,女人嫁給了上校,像母親一樣照顧個丈夫。回歸兒童心智的“上校”單純可愛快樂,不被外界所污。女人給我講了關于他們的故事,也是一片凄涼,這里沒有鬼,有的也是奸詐與謊言。“上校”在活了差幾年近一個世紀時去逝了,女人也跟隨而去,未同生而死。依靠村里眾人接濟活著的小瞎子,在qq的江湖世界里又興風作浪。
看完這書,心里有點沉重,想起一句話“世界很簡單,復雜的是人”。書中還有很多很有哲理的話:年齡和成功贈予我豁達和寬容之心,讓我與命運達成諒解協議。幸福是養(yǎng)心的,不是養(yǎng)人家眼的。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生活就是部壓榨機,把人榨成渣子,但人本身是壓榨機中的頭號零件。當一個人心懷悲憫時就不會去索取,悲憫是清空欲望的刪除鍵。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四
內容簡介:
本書有一百條給老師的建議,內容充實,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書中的一百條建議,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是本教育經典書。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讀書心得: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它不晦澀,通俗易懂,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進教育大師們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他用30多年的時間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他閃爍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靈!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
文章中有談如何教書育人的,有談如何關心后進生的,有談如何提升自身素質的。其中第八十七條“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給我的啟發(fā)最為深刻。“教育素養(yǎng)”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我所從事的工作是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那么我必須能夠在美術這一學科中學習足夠的知識,在美術的各個方面都要涉及到,了解學科的發(fā)展,清楚學科的動態(tài)。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的確是這樣,只有當我的知識視野無比寬廣時,在教育教學時,才能高瞻遠矚、才能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
文中還多次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歡讀書的精神。”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五
做老師難,做好教師難,做讓孩子喜歡的教師更難。為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讓孩子愛上課,愛我這個班主任。
讀師范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每一位走上教育工作的人必看的經典之作。但一直都沒看,因此利用這個假期細細的品讀了這本書,頗有感觸。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一拿到那本書猶如拿著一塊金磚。翻開書的第一頁,映入眼底是作者的簡介“鄭杰,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接著是目錄,看著著密密麻麻的目錄讓我對這個不曾了解的校長多了幾份尊敬。看著這本書的代序“大而言之,絕大多數書對讀者都是無害的。因為書僅僅是書,如果書對讀者有害,扳子是不能打在作者屁股上的……”更讓我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完這本書,在讀中感悟最深的是第88章里: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有一句俗話:“金杯銀杯不如口碑”。我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在學生的心理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我們常常忽略在教室的某個角落“某某老師很兇,某某老師經常寫錯字……”而要在別人心理樹起一道“豐碑”的道理有兩條,一是要有豐富的知識,二是要做個受歡迎的人。
我想多博覽群書是每個人獲取知識的第一道途徑,也是很重要的一道。而要做到人人喜歡的人卻很難,書中提到一個具備熱情、真誠、善良、寬容這四個伙伴的人一定是受歡迎的人,受學生歡迎,受同事歡迎,自然就受領導歡迎。
回想著在教師行列里真正有多少個老師是這樣保持熱情,對人真誠,心地無暇,學會寬容的呢?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畫面:當學生做錯事情,我們老師常常是黑著一張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狠批該學生,學生只能低著頭都不敢和我們老師解釋是事情的緣由,使得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平時溫柔,善解人意的我不知去哪了,而給了一個讓學生陌生的我。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六
1、每個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人都向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歡樂,以及由于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而帶來的生活上的充實。
2、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3、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4、對每一節(jié)課,都要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5、在你的科學知識大海中,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6、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
7、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
8、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
9、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
10、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成為讀寫無誤的人。
11、懂得還不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12、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jié)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
13、評分寧可少一點,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
14、如果學生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么也不行,這對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壓抑。
15、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16、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
17、復習是學習之母,不要讓它變成后娘。
18、復習時要放過細節(jié),抓住要點。
19、觀察是思考和記憶知識之母。
20、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1、書寫不好的人,總是那些閱讀也不好的人。
22、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該引以為榮的事。
23、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24、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時間。
25、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
26、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fā)源地。
27、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
28、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yǎng)出靈巧的雙手。
29、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30、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七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指點迷津,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
聯系教學中,一再地強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再聯系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八
一直以來,我都因為工作忙而疏于靜下心來讀書,總借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但是當我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后,讓我深有感觸。書中,這位長者那么執(zhí)著而真誠地對我們提出建議和勸告,這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則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積蓄”。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應具備的精神及技能有了許多新的認識。
一、書中說到:“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顯得令人厭惡。因此,學習還能拯救教師自己。”以前總是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可按現在的局面來看,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用的。一個教師如果不繼續(xù)學習,他將不能勝任教師這個工作。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很少有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學習,近來常有緊迫感,總覺得知識欠缺,“書到用時方恨少”。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學習這一塊有了提高,也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自信也增強了許多。所以教師必須要養(yǎng)成繼續(xù)學習的好習慣,繼續(xù)學習不僅能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還能給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好處,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二、書中提到一個問題讓我獲益良多: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的思想特別愛開小差,于是他們的評語中老師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要集中!”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那樣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一定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孩子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他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系,使他不感到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知識的欲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看過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對它已經有了了解,那么我們在看由它拍成的電影、電視劇或看書時,我們就會看得特別認真,想辦法將這個故事與這部名著里的其它情節(jié)聯系起來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腦子中這個故事的前后聯系就越緊密,你就越愛看,對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學生也是這樣,我們要想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就要將學的內容與他所掌握的有關知識發(fā)生聯系,他就會想方設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會越集中。
總之,通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應該把學習擺在第一位,只有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活出自己的精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九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珍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假設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珍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fā)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珍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缺乏也”。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習能力比擬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根底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確實,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確實發(fā)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十
"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語)"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著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知道的是那樣的少.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輕松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fā)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么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后.教科書的背景越發(fā)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信息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應該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可以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fā).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教師雖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面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十一
拿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其中《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給了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
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鐘。”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么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
記得有一次上《國歌》,我非常認真的準備了課,了解了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如果說歌曲的創(chuàng)作不能和背景結合的話,孩子怎么能理解國歌的意義,當時感觸特別深,如果我的歷史更好一點,可以把故事說的更生動一點,我想孩子對歌曲的把握也會更出色。
有句名言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十二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fā)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色彩斑斕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十三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根底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根底。
聯系教學中,一再地強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再聯系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對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藹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假設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十四
當我手捧這本專著細細品讀之時,就好像蘇霍姆林斯基站在我的面前和我輕聲交談;當我放下書細細回味時,就好像看見他風塵仆仆地奔走于師生中間。聽著他柔和的話語,看著他忙碌的背影,我不禁被他杰出的業(yè)績和高尚的人格所感動,更多的是收獲和對自己工作的反思。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一本看時“愛不釋手”,看后“百讀不厭”的好書。書中用大量的教育實踐闡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教育思想,主張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建議。通讀一遍后,最令我震驚和佩服的不是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那些有價值的教育原則和方法,而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事業(yè)持之以恒的追求,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熱情。這種“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熱情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堅韌品質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寶。所以我認為,要想教育出好學生,就必須先錘煉自己的素質。教育學生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一條建議——《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關于“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在這里談到了多個方面,其中談到每一位教師要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要深知所教學科的知識。那么如何獲得這些知識?蘇氏建議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書中還有另一條建議——《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他說年輕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讓書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他們請教。蘇氏建議我們每個月買三本書:
(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
(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
(3)關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作為一名教師,很可能會平庸一世,但是如果我們能努力追求,也照樣能夠成為名師和專家,創(chuàng)造自己的事業(yè)。很多優(yōu)秀教師或教育專家,他們成功的經驗就是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讀書人。這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成為真正的讀書愛好者。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功,正源于他廣泛地閱讀,淵博的知識,他說:“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論專著和幾百篇論文,才有了“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因此,只要我們對教育工作感興趣,只要我們堅持讀書學習,勤奮實踐,我們一定可以走出平庸,走向成功。
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危險的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缺乏精神財富的儲備。”因此,《給》這部書中曾多次寫到教師們?yōu)榱私o孩子更多的啟迪,自己做的大量繁雜的準備工作。如,為了讓孩子加強對詞的敏感性,開設“思維課”。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的時候,教師先自己多次去觀察感受,買相關的書籍研究,努力做到用準確生動豐富的語言更好的描述自然的細微變化。寫口頭作文千余篇。再如,為了給各種類型的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書籍,教師們自己大量閱讀、寫讀書筆記,編排習題集,設置讀書角,創(chuàng)辦各類“特長小組”。每個教師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群孩子。……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些看似簡單,說來容易的教育方法要實施非常困難,要長期堅持不懈的落實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他們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書中提到的每一個教師都是一把萬能的鑰匙,用自己豐富的精神寶庫,偉大的人格魅力,教育出一批批優(yōu)秀的有用的快樂的人!
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我對自己說: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孩子。我現在帶給他們的是什么呢?安常習故,抱殘守缺!我想給他們什么呢?健康快樂,聰明伶俐,寬容豁達,樂觀向上。那么,《給》這部書中已經有了這么多好的教育方法,就從現在開始去實踐吧!讓學生讀書,我多讀!讀教育名著,讀文藝作品,讀唐詩宋詞。讓學生寫作,我多寫!寫讀書筆記,寫已背詩詞和成語。讓學生行動,我多行!看中央十臺的節(jié)目,看新聞報紙。讓學生思考,我多思考!讓學生表達,我多表達!讓學生觀察,我多觀察!總之,讓學生做到的我先做到,對自己的要求永遠高于對學生的。
“行是知之始,行是知已成。”有了好方法就要堅持實施,有了目標就要不懈進取。今天的我將會以更激情飛揚的精神面貌去面對工作和生活,象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對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永遠力所能及,耕耘不息!
讀書與實踐緊密結合這才是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典范,我將以教育家為榜樣反思自己的言行,激勵自己今后的工作。將教育家的思想、精神與現行的新課程改革結合起來,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