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通過一學期的校本培訓,和其他的培訓方式、繼續教育方式,本人談一下在校本培訓中的體會。
一、校本培訓的意義
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校本培訓在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是深化我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一)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教師實際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觀定》明確提出了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的性質與目標:“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為提高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而開展的培訓。”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要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
教師參與繼續教育“其學習的目的不只是提高自已的學術水平,更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直接為教學服務。”
“教師在職培訓的價值最終是通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來體現的。”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要為實施素質教育服務、直接為教學服務、要體現在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上,決定了繼續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靈活性,必須有助于中小學當前的問題解決。
(二)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教師參與積極性
成人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很強,當他沒有意識到參加培訓是一種需要時,效果不會很好。也就是說,缺乏主體的活動,就沒有主體的發展。
由于教師身心發展已經成熟,認知結構達到一定水平,在教師身上顯現出來的學習者應是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探究、自我解決、不斷進取的個體,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具備較強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師主體經驗、發揮主體作用是參學者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前提。事實上,教師在培訓機構和培訓中心參與繼續教育,參學者往往抱著“我是來接受教育的” 的被動心理,信息流向主要是“培訓者參學者”,基本沒有“參學者培訓者”、“參學者參學者” 的信息溝通與信息交流,這種信息流向一方面是培訓者信息的陳舊和日漸枯竭,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自身經驗不被重視、教師缺乏主體“外化” 實證主體的機會,他們中蘊藏的寶貴的信息資源得不到重視和利用,很容易失去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校本培訓有利于學校學習型組織建設
現學習的價值;同時,通過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加強教師間的協作與交流,增進團結與友誼,互幫互學,互教互學,互相激勵,比學趕幫,建設會學習的教師群體,促進學校由教師忙于授課、輔導、出題、判卷的事務性組織向學習型組織發展。
最后,小編希望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多諒解,更多相關的文章正在創作中,希望您定期關注。謝謝支持!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20xx年xx月25日上午,我們全體教師開啟了“校本培訓”的課程,在這次培訓中,有了以下的收獲和感悟。
學校領導提出了“五個一”的倡議,即學習一個教育名家,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學習一個教育教學網站和建立一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其實每一個倡議都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對自己成長的督促。
學習一個名家,能夠給自己的教育教學定一個理念,或者說是一個范本。先模仿,再創新。名家之所以成名,那是因為人家多年教育教學的潛心研究,是經驗的積累,是智慧的結晶,里面總有我們認同和贊賞的部分。有了學習才會有提高。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需要實踐的認證。二者相輔相成,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尤其是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知識飛速更新換代的時代背景下,學習應當成為常態。
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更能夠很好地為自己的教育教學供給理論基礎。既然是研讀,就應當細致入微。我最近讀的《傅雷家書》,感觸很多,作者點點滴滴的育兒經驗堪稱育兒寶典,大到夢想事業,小到生活的細枝末節。一本名著之所以流傳,之所以不朽,之所以稱為名著,它里面都蘊藏著耐人尋味的精華。大文豪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所以多讀書,讀好書,是一個人提高的最佳捷徑。讀書充實我們的頭腦,豐富我們的生活,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思維的深度。在閱讀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靈感。還能夠更好地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態度。
對于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我認為,這是我們接觸教育教學新理念的一個好窗口。教學改革創新,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發生。多閱讀別人的教育教學故事,對我們會是一個不斷的激勵和鞭策。同一個故事,同一個理念,視角不一樣,理解就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很多教育前沿的專家學者,對問題的剖析和見解都十分的獨到和一針見血。他們的觀點和看法確實有著指引和指導的作用。多讀讀,多學學,會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至于建立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我覺得這是一個人自己教育教學經驗積累的途徑和方法。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渠道。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應對的是孩子,孩子的父母。期間有很多感人的,正能量的故事,我們自己也可能有很多教育教學的看法和想法。而微信公眾號就像是筆記本一樣,能夠記錄我們記憶中所有“火花”。有些資料會在記憶深處永久的停留。多數想法都會轉瞬即逝,曇花一現,倘若記錄下來。也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再者,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家長傳播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育兒寶典”,也是一項善事啊。說不定某篇文章的某個觀點就能改變某個家長的教育理念呢。就能夠更好地培養一個孩子呢。
“不忘初心,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是對一名人師的基本要求。時代的不斷提高,物欲橫流的生活中,教師應當“不忘初心”“堅持真心”。守好教育這方凈土,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教書。善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嚴慈相濟,誨人不倦。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勤勉敬業,樂于奉獻。
午時的學習中,領導的學習標題是“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深刻地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新要求。教師的職業素養不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有了更深更廣更多的要求。畢竟時代在提高,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才不至于落伍。
愛心是教師開展一切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僅有真心實意地去關心愛護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去影響和感染學生。“親其師,”方能夠“信其道”。教師和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彼此尊敬和愛護,教學相長理應是生活的一種常態。作為教師,在學習上當嚴師,指引學生敬畏科學,敬畏制度,嚴謹治學,端正態度,踏實勤奮。在生活上當慈母,我校孩子多為留守兒童。關心學生的心靈健康成長和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同等重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學生就要遵循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教學規律,用愛心去喚醒和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魅力。開啟他們幸福的未來。點點滴滴都在細節中,教師要用愛的眼睛多發現,多指導。
有志,有識的教師會放眼未來,不斷給自己樹立目標,勤于耕耘,樂于學習。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在實踐中豐富自己。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能夠孜孜不倦的工作,勤奮不懈,有追求完美生活的堅持,有樂于服務學生的精神,有體桖關心貧困和弱者的愛心,也有理解挑戰的勇氣。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溫暖的愛,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被關注和指導,每一個學生都有可塑的一面。一個正襟危坐,滿臉嚴肅的教師總會讓學生望而生畏,一個滿臉微笑平易近人的教師常常會讓學生慢慢親近。一個有情趣,有品位的教師則會影響學生更好的成就自己。因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更巨大。教育教學除了課堂,還有課外,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無限制的放大和模仿。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是對新時代教師的新要求,也是一名教師完善自己的新目標。
“讀懂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這是本節培訓的智慧結晶。學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教師就要樹立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懷。對于每一個孩子,我們都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多去關注孩子的優點,多去強化孩子的優勢,對于孩子的成長多一點耐心和愛心,再多一點耐心和愛心。了解,理解,尊重和賞識他們,陪伴,激勵和鼓勵他們。成為孩子成長的真正引路人,成長孩子成長的真正良師益友。成為孩子成長和出彩的關注者和見證者。讓每一個孩子因為這份“不一樣”的愛而更加精彩。
后勤是所有工作的保障,當鄭主任把近幾年的后勤工作羅列出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龐大的數字背后是多少辛勤汗水的累積。人生沒有捷徑,每一份收獲的背后都是敬業精神的付出。生活不易,我們要且行且珍惜。所有生活的光鮮亮麗,所有的生活完美,都是因為有其他人正在替你忍辱負重。生活中,彼此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鼓勵。團結就是力量,為了更完美的明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光陰似箭,轉眼之間五天的培訓已經結束了,留下很多感悟總結如下: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聽了九位專家的講座,發現了他們之所以成為名師、專家都有一共同的規律:就是都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并且把教師這種職業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來做。他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給了我很大的啟迪,首先教會我要更加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才能可能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師;其次,讓我明白教授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對所學習科目產生興趣。
二、“三人行必有我師”
教體局請的每位名師、專家的課都很精彩,從中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但對我印象最深刻、影響最大的是薛躍娥老師的講座。你可以說她的學歷不高,可以說她的文筆不美,她的聲音不動聽,但她的每句話都是發自肺腑的,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真實的,這就是真情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無窮的,以至于在場的每位新教師都感動的流淚,一句話感動來自真實。
聽了薛老師的講座后,內心下定決心今后一定要做一個像薛老師一樣的好老師。我感覺現在我們新教師缺的不是知識更不是能力,而是一種持續的向著既定目標前進的動力和毅力。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想作為一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應該向每一位教師學習,那怕是職位比自己要低的人、知識不如自己豐富的人。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所進步,才可能成為一位出色的人民教師,才不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
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進入21世紀以來,知識的更新之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每隔20__年所有的知識就要重新更新一遍。正如一位培訓教師所講的那樣:“要想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不做“新時代的文盲”。
很多專家認為:“新時代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識,而是不學新的知識”。我想,作為新時代的新教師,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桶淵源流動的“活水”,這樣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用自己的“一桶水”引流給學生“一缸水”,乃至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一句話概括新時代的教師面臨的命運選擇,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與各位名師、專家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只有重新踏上新的起跑線,通過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立足這個教育飛速發展的時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社會的價值,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一、轉變培訓觀念。
由于絕大多數教師原先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培訓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培訓”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并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培訓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靠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培訓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培訓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校對教師進行了“校本意識,校本概念”的專業性講座,又透過網絡視頻教育,使教師盡快熟悉了校培訓新觀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們又多層面拓展課程資源支持校本培訓計劃,校本培訓在師資上堅持以校為本。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潛力等關系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敬業精神、負職責的態度和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證明,教師的知識不僅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能夠給教師帶給迅速有效的幫忙。
二、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發展的根據地在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教師專業發展的很多品質是在課堂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學校了解教師發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訓,才能真正適合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使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走上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校本培訓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教師之間、校長與普通教師之間,每人的長處、短處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輕教師課堂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的進度、學生學習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調動等,校長、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就可針對這些常規問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這些指導能夠在課堂中、也能夠在課堂外、辦公室里。所以,這樣的培訓模式針對性強,在某些方面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園地,離開了課堂,教師專業化成長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的發展就成了一句空話。學校要求既要把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課堂作為教科研的對象,以對課堂教學的研究來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這一思想為指導,學校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研究周,圍繞一個主題,如“三維目標的制定”和“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等,這種研究不僅僅促進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高,也促進了全組教師的共同提高。“不打招呼”聽課是我校的一種新聽課制度。目的是幫忙老師更好的改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老師更快地成長。主要程序是;沒有事先通知,校或主任直接走進課堂聽課,講什么聽什么,雖說對教師而言有些突然,但這既能證明一個教師的素質也能鍛煉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我們要聽的就是沒有經過預設的課堂,要的就是一種真實的效果。力爭做到當天聽當天評。評析主要資料有:一是這節課在實現課標要求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二是教師備課熟不熟。三是教師本人的教學技能或教學藝術還需要怎樣的改善和提高等等。透過這樣的誠懇地評析,老師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導,比自己獨自在教學中“悟”,要來得快,教師也就成長得快。學校還開展了教育教學反思評比活動,即要求教師提高問題意識,善于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歸因分析,思考改善的辦法和措施。
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至少寫16篇教學手記,而且務必是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實感受,成功的、失敗的都能夠寫,都能夠分析總結,每年收到老師的手記100多篇。學校舉行了課改研討會,透過這些立足于教育教學真實情景的研究,使老師們感受到教學研究不是抽象的,不是純理論的,離開了實踐的研究那只能是空談,對實踐毫無指導好處。建立在這樣平臺上的研究,更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作為學校管理者就應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教訓,都是教師教育難得的資源,成功的經驗是資源,失敗的教訓也是資源,因而教師的相互學習也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為了使老師們有更多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學校每月舉辦一次匯報課,透過聽課評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透過各種形式的研討交流和互相學習,老師們的教育思想得到升華,教育觀念發生轉變,師生關系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善,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長了才干,職業道德和教學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三、以豐富多樣的活動用心推進校本培訓向縱深發展。
如開展讀書計劃與讀書心得、撰寫論文和教師手記、聽課計劃與交流活動,學校圖書館每周向學生開放一次,學生能夠借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或是老師推薦的圖書,每讀完一本書都要寫出讀后感。并用心鼓勵教師撰寫論文,教學反思。在每個學年開展校本培訓的評選活動,根據開展狀況給予不同等第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我校還多次組織觀摩課和“教學開放周”活動,自我加壓,鍛煉教師,磨合隊伍。
四、將課題研究納入校本培訓。
開展以課題為依托的校本培訓。我校用心組織申報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并成立了課題小組,注意課題研究團隊與校本培訓的自然銜接,透過課題研究帶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群體專業素質提升五、在校本培訓中一批教師快速成長。得益于校本培訓活動的大力開展,學校領導重視和支持,借助這一校本培訓的平臺,一批教師的影響擴大,業務潛力進一步提高。老師們也更大程度地實現了教師職業理想和人生的自我價值。近年來,我校教學成績在全縣均列前茅,部分教師的論文發表在省市縣級刊物。教師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礎力量,課程改革的成敗、教育質量的高低都取決于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有了一支敬業愛生、精通教學、教風嚴謹、團結協作、勤于研究、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就有了高質量的教學,就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作為學校,只有發展老師,才能發展學生。作為校長,就應把老師的發展放在第一,教師隊伍是辦學的根本,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
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形勢的變革,如何透過一系列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構建一支既富有科學探索精神,又具有較強的業務水平的敬業樂教的師資隊伍,是各校管理層和全體教育工作者務必共同應對的一大主題。我們將在這一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二):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來激發學習動機,透過工作潛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學習的價值,20xx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區教育局的組織下在六枝影劇院進行校本教研專題培訓。個性是對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感觸頗深,現談談我的體會。
貴陽市南明區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校長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的講座很精彩,他讓我們認識到日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喜歡老師了,他才喜歡學習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和“做”,盡管你自己認為已經講得很清楚,但是學生挺費力的做還是出錯(她列舉了一個畫圖的事例),并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昏昏欲睡,而此刻的教學講究互動,講究以學生為中心,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上的資料。楊詠梅老師的教學方法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推行、實踐。首先,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學習的時空,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用心、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開展與整合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蹲下來”跟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距離,使教師成了學生可親、可信、可依的學習伙伴。整個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真心交流,彼此溝通,分享快樂,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如:在教學中采用與學生聊天、游戲、講故事、猜謎等活動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放松學生繃緊的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課堂上關愛學生是師生互動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留意翼翼的保護學生的心靈。”愛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教師只有把情感中的精華部分給了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以真誠的微笑和滿腔的熱情打動學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愉快地、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課后要能和學生一塊玩耍,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讓學生感覺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伙伴。在平時班級管理中要多說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少說他們的缺點和短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師要利用他們好的一面去激發他們進步,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注他們,關心他們,而不是拿他們的缺點在訓斥他們,讓更多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用心向上的心態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再次,教學策略的運用要關注個體差異,倡導主動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尋求自我發展,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情感上、行動上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人人活動,人人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教學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號召學生用心參與課堂。
透過本次校本培訓學習,我認識到關注學生個體,要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我在今后教學中著重解決的問題。
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三):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務必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個人體會到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和一般潛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首先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主角,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脫舊的束縛,走上創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生轉變,即使應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作為教師,必須要把握好新教材,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貫穿與課程教學之中。
首先,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之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及建立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做到讓學生自由的想、大膽的想、給予他們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新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用心參與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資料,透過教師的“引”和“導”使學生構成潛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課程標準是一個要求貫穿于教學中的“綱”;而教材是教學的具體資料,是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重建師生課堂生活是本次課程改革重要標志之一,而幫忙學生確立科學、正確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資料。那么,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我認為應當做以下幾點:
正確認識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已成為我們的共識。關鍵是課堂教學能像過去那樣,不顧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采用以灌輸為基本特征的理解式學習方式,而應帶之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
正確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于教師如何運用教材。
改變教師的主角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資料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尊重學生的質疑和創新。在教師這樣的主角意識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做知識的理解者、儲存者和知識的反復訓練者。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好處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構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開放以后,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思考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就應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齊探討與交流;調控潛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狀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于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暑假期間,我校根據教學工作實際,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集中進行了校本培訓活動。本次校本培訓采用了觀摩名師說課和集體備課的形式,分不同學科,同學科不同年級組進行。
高中語文組的培訓以集體備課形式為主組織教師研究教材,輔之以視頻觀摩,學習名師教學經驗。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我們學科組老師積極投入,認真準備,熱情參與,受益匪淺。我覺得,集體備課是一種分享智慧的過程。每位老師都充分研習教材,參閱資料,深入思考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主備人精心設計的教案,在大家的進一步研究探討中不斷完善。由于教學能力和經驗的局限,有的老師對于教材的理解有時不到位,教法選擇也欠妥。通過大家熱烈的探討,每個人的疑惑都得到了分析和解答,不合理的思路安排都得到了糾正,有時還同時研究出多種教學思路,由老師們結合本人所教班級的特點來進行選擇。共同的探討拓展了教師設計教案的固有思維,有利于教師設計教學思維的多向性發展,使教師的教學思維更趨于靈活。
集體備課尤其對于缺乏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益處多多。不但方法上可以受到啟發,還可以使自己的固有知識基礎更堅實,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老教師也可以在思維的交流碰撞中啟發創新思維,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集體備課為大家提供了充分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完善的機會,但更重要的還在于自己的深入研究。分享大家的智慧,加上自己的潛心鉆研,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一定會迅速提高。
觀摩名師教學案例是提高教學水平,促使教師自己反思的有效途徑。在這次校本培訓中,我們觀摩了名師說課錄像,包括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復習課教學等豐富的內容。名師清晰而合理的教學設計的解說,貫穿著其對科學的教學理念的精深理解,對我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促使大家進行自己反思、互相交流和改進。名師畢竟是名師,他們的課堂會產生我們一般教師所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我們所需要的是虛心的學習和不斷的反思總結,并付諸教學實踐。
校本培訓,立足于工作崗位,針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而進行,既能促進教師個人教育理念的改變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又能促進整個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交流探討形式,應該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困難,堅持深入,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教育教學質量是關乎學校生命力的根本,我們應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探求更多的有效學習途徑,以促進和帶動學校的全方位發展。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六
轉眼間本學期已到尾聲,回顧在本學期校本培訓期間,不斷琢磨先進的教育理論如何運用到實踐的課堂中去,經常與學校的優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收益頗豐、獲取匪淺。下面是在校本培訓研究中我的幾點心得:
首先充分認識校本培訓的重要意義。要在校本培訓中有較大的收獲,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教育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條布滿艱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項長期的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校本培訓是與學校、教師的實際緊密結合,以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為基本目標。與傳統的在職培訓方式相比,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教學所在的學校以及課堂,更加關注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通過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能有效地激發教師自覺研究的意識,提升教師自我培訓的責任感,激發教師發展的主動性,實現教師的自主發展,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在校領導的統一布署下繼續研究了師德師風建設,加強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與提高,進行了新課程標準的再解讀,并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困惑與經驗進行了交流。
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xxx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研究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經一直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前幾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后總結、批作業、輔導,幾乎每天都在重復這樣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課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斷搜集教育信息,研究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校本培訓期間我努利巴研究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本人的教學工作。經由進程校本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本人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竭反思、調解本人;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經由進程利用網絡這便利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接受校本培訓后,反思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存在許多不足。同時深刻體會到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基本理念,力求使學生在責任感、自主研究與生活能力、立異認識與創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努力追求創造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構建開放的基礎教育體系,倡導學生在選擇中研究選擇,在嘗試中學會負責,在介入中發展自我,強調教育教學與生活及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主動、更自覺、更活潑、更多樣地研究,把課堂與社會,把課堂與家庭結合起來,在更大更廣的天地中取得發展,全面嘗試新的研究方式。
在學生研究方式的研究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讓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表現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學的狀態投入研究。
我要以這次培訓為契機,找準本人前進的標桿,在此后工作中向伶俐型發展,在教學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個好研究、勤實踐、善總結的教育工作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準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研究是我們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研究,才能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七
在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中,我感觸良多。通過開展校本培訓,我逐漸樹立了現代教育的思想觀念,努力優化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努力使自己朝著成為師德高尚、素質精良、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實驗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師的方向而努力。我覺得當好老師需要具備三點:
在學生面前,最具有說服里的是過硬的專業知識。如果有良好的知識儲備,自然會受到學生的欽佩,這樣在學生面前會更有說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會發展迅猛,學生接觸到的新鮮事物也是不斷增多,因此教師的知識要跟上時代步伐時時更新。
教育要研究方法與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究,很多策略等著我們去挖掘。做為一名教師,教學技能的應用與教學活動時是一體的,并在教學活動中形成和發展,從表現形式上看,板書、多媒體課件、演示和實驗等都是教學技能:同時它又是借助于教師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智慧活動方式,如思考、判斷等。要讓學生愛上、上好自己的課,有很多東西需要準備,有很多東西要提前學習。只有這樣,課堂才會技術含量高,趣味性濃。
教師要以身作則。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礎。教育學生,必須先做好自己。一位有著良好品質的教師,能夠給學生起好榜樣的老師,在師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自身魅力來感染身邊的學生,這樣的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會時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通過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樹立了現代教育思想,優化了知識結構。我認識到關注學生個體,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我在今后著重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這種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到多種學習方法,學到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在本學期的校本培訓中,我聆聽了很多優秀教師的個人講座,觀摩了多節優質課例,并參加了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經過培訓、實踐、反思、總結,我覺得我不僅在知識上有所積累,我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最為重要的是我必以前更熱愛思考教學中的種種。校本培訓的過程,讓我收益頗豐、受益匪淺。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他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復。因此,現在的教學更注重反思的實效性。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要時時反思。通過校本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我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上完課后,我都認真地進行了反思,反思這節課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進,寫好課后小記,單元小結。我堅信只要我堅持這么做,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課堂上應該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確實,只有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錯的,都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課堂四十五分鐘,我們應該舍得放棄,多留點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學著思考,學著總結,留下印象。
總之,通過校本培訓的學習收獲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盡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會努力總結自己的教學,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課,努力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八
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研究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來激發研究動機,經由進程工作能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研究的價值,20xx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xxx的組織下在六枝影劇院舉行校本教研專題培訓。特別是對xxx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感觸頗深,現談談我的體會。
貴陽市南明區教師研究與資源中心校長xxx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的講座很精彩,他讓我們認識到日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喜歡老師了,他才喜歡研究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研究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和“做”,盡管你自己認為已經講得很清楚,但是學生挺費力的做還是出錯(她列舉了一個畫圖的事例),并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昏昏欲睡,而現在的教學講究互動,講究以學生為中心,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xxx老師的教學方法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推行、實踐。首先,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著力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研究的意識和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研究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式。為學生留出必要的自主研究的時空,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開展與整合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蹲下來”跟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距離,使教師成了學生可親、可信、可依的研究伙伴。整個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真心交流,彼此溝通,分享快樂,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如:在教學中采用與學生聊天、游戲、講故事、猜謎等活動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放松學生繃緊的神經,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
其次,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益友,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課堂上關愛學生是師生互動的基礎。xxx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學生的心靈。”愛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教師只有把情感中的精華部分給了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以真誠的微笑和滿腔的熱情感動學生,用本人的言行感化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愉快地、主動地、滿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活動中。在課后要能和學生一塊玩耍,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讓學生感覺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同伴。在平時班級管理中要多說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少說他們的缺點和短處。每個學生都有本人好的一方面,老師要利用他們好的一面去激發他們進步,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注他們,關心他們,而不是拿他們的缺點在訓斥他們,讓更多的孩子有一個安康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完成本人的研究義務。
再次,教學策略的運用要關注個體差異,倡導主動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研究活動,在活動中尋求自我發展,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成為研究的主人,從情感上、行動上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人人活動,人人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教學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號召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九
時間飛逝,歲月流轉。轉眼間,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的校本研修已經結束了。喜悅伴著汗水,成功伴著艱辛。在全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下,本學期我努力工作,為了使自我在校本培訓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我的業務本事,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我。本著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原則,為了更好地開展以后的工作,現就以下方面做如下總結:
1、在業務方面,我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鉆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在業余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她們的先進教學方法和經驗。
3、培養學生課堂上會靜下心來思考的本事。有些同學的特點是比較浮躁,在問題面前不知從哪兒下手回答,甚至沒有讀清問題的要求,就開始回答。這學期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總結自我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善自我的教育方式。
5、進取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我的教研本事。進取閱讀對教育教學有幫忙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6、在課改中,多和同組的教師一齊備課,一齊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的本事,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7、勤于動筆,善于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行為,對于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于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職責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十
20__年__月25日上午,我們全體教師開啟了“校本培訓”的課程,在這次培訓中,有了一下的收獲和感悟。
(一)“五個一”的倡議的啟迪。
學校領導提出了“五個一”的倡議,即學習一個教育名家,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學習一個教育教學網站和建立一個自我的微信公眾號。其實每一個倡議都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對自我成長的督促。
學習一個名家,能夠給自我的教育教學定一個理念,或者說是一個范本。先模仿,再創新。名家之所以成名,那是因為人家多年教育教學的潛心研究,是經驗的積累,是智慧的結晶,里面總有我們認同和贊賞的部分。有了學習才會有提高。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需要實踐的認證。二者相輔相成,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尤其是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知識飛速更新換代的時代背景下,學習應當成為常態。
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更能夠很好地為自我的教育教學供給理論基礎。既然是研讀,就應當細致入微。我最近讀的《傅雷家書》,感觸很多,作者點點滴滴的育兒經驗堪稱育兒寶典,大到夢想事業,小到生活的細枝末節。一本名著之所以流傳,之所以不朽,之所以稱為名著,它里面都蘊藏著耐人尋味的精華。大文豪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所以多讀書,讀好書,是一個人提高的最佳捷徑。讀書充實我們的頭腦,豐富我們的生活,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思維的深度。在閱讀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靈感。還能夠更好地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態度。
對于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我認為,這是我們接觸教育教學新理念的一個好窗口。教學改革創新,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發生。多閱讀別人的教育教學故事,對我們會是一個不斷的激勵和鞭策。同一個故事,同一個理念,視角不一樣,理解就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很多教育前沿的專家學者,對問題的剖析和見解都十分的獨到和一針見血。他們的觀點和看法確實有著指引和指導的作用。多讀讀,多學學,會對我們自我的教育教學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至于建立自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我覺得這是一個人自我教育教學經驗積累的途徑和方法。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渠道。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應對的是孩子,孩子的父母。期間有很多感人的,正能量的故事,我們自我也可能有很多教育教學的看法和想法。而微信公眾號就像是筆記本一樣,能夠記錄我們記憶中所有“火花”。有些資料會在記憶深處永久的停留。多數想法都會轉瞬即逝,曇花一現,倘若記錄下來。也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再者,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家長傳播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育兒寶典”,也是一項善事啊。說不定某篇文章的某個觀點就能改變某個家長的教育理念呢。就能夠更好地培養一個孩子呢。
(二)“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學習。
“不忘初心,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是對一名人師的基本要求。時代的不斷提高,物欲橫流的生活中,教師應當“不忘初心”“堅持真心”。守好教育這方凈土,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教書。善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嚴慈相濟,誨人不倦。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自我。堅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勤勉敬業,樂于奉獻。
(三)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
午時的學習中,領導的學習標題是“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深刻地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新要求。教師的職業素養不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有了更深更廣更多的要求。畢竟時代在提高,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才不至于落伍。
愛心是教師開展一切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僅有真心實意地去關心愛護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去影響和感染學生。“親其師,”方能夠“信其道”。教師和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彼此尊敬和愛護,教學相長理應是生活的一種常態。作為教師,在學習上當嚴師,指引學生敬畏科學,敬畏制度,嚴謹治學,端正態度,踏實勤奮。在生活上當慈母,我校孩子多為留守兒童。關心學生的心靈健康成長和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同等重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樂觀,進取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學生就要遵循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教學規律,用愛心去喚醒和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魅力。開啟他們幸福的未來。點點滴滴都在細節中,教師要用愛的眼睛多發現,多指導。
有志,有識的教師會放眼未來,不斷給自我樹立目標,勤于耕耘,樂于學習。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在實踐中豐富自我。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能夠孜孜不倦的工作,勤奮不懈,有追求完美生活的堅持,有樂于服務學生的精神,有體桖關心貧困和弱者的愛心,也有理解挑戰的勇氣。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溫暖的愛,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被關注和指導,每一個學生都有可塑的一面。一個正襟危坐,滿臉嚴肅的教師總會讓學生望而生畏,一個滿臉微笑平易近人的教師常常會讓學生慢慢親近。一個有情趣,有品位的教師則會影響學生更好的成就自我。因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更巨大。教育教學除了課堂,還有課外,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無限制的放大和模仿。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是對新時代教師的新要求,也是一名教師完善自我的新目標。
(四)學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讀懂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這是本節培訓的智慧結晶。學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教師就要樹立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懷。對于每一個孩子,我們都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多去關注孩子的優點,多去強化孩子的優勢,對于孩子的成長多一點耐心和愛心,再多一點耐心和愛心。了解,理解,尊重和賞識他們,陪伴,激勵和鼓勵他們。成為孩子成長的真正引路人,成長孩子成長的真正良師益友。成為孩子成長和出彩的關注者和見證者。讓每一個孩子因為這份“不一樣”的愛而更加精彩。
(五)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后勤是所有工作的保障,當鄭主任把近幾年的后勤工作羅列出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龐大的數字背后是多少辛勤汗水的累積。人生沒有捷徑,每一份收獲的背后都是敬業精神的付出。生活不易,我們要且行且珍惜。所有生活的光鮮亮麗,所有的生活完美,都是因為有其他人正在替你忍辱負重。生活中,彼此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鼓勵。團結就是力量,為了更完美的明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
校本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篇十一
20xx年我參加語文校本培訓學習,現在是培訓階段了,整個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短短六月的培訓學習,我受益良多,以下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讓語文走進生活
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來源于生活。語文與生活是永遠無法剝離的。正如《標準》中所說的,語文,它是一種過程、技術,是工具,更是語言、思想和方法。可見,語文已經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經成為一種具有多維結構的人類活動。因此,時,要努力讓語文走進生活。
1、從現實生活中創設引入語文情境。《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師要多創設教學情境,從現實生活中引入語文知識,使語文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入課堂,使他們覺得所學的內容是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是生活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如教學“負數的引入”時,我們可以通過溫度計來認識,比較一個地方夏天與冬天的溫度如何表示,把語文的學習與日常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像這樣創設教學情境,不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鐘愛語文,激發學習動機,以及學好語文的愿望,而且培養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教材中挖掘潛在的語文資源。《標準》中指出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現的具體素材,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的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學生身邊的語文資源,切實發揮教材的作用。通過融入了語文的含義,體現了語文的價值,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語文的理解,感受學習語文的意義,而且體驗到身邊處處有語文的存在,獲得用語文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悅,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讓生活融入語文
1、通過模擬活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標準》中指出:語文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如在教學中創設優美的生活情境:春天到了,班級想出去春游,現在有兩家旅行社分別給了各自的優惠方式,請比較一下,選哪家旅行比較劃算。通過把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進語文課堂,使生活常識語文化。由于這些語文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學生從中可以看到,現實生活和語文知識確實息息相關,兩者之間是一座相通的橋梁。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覺得語文沒有白學,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知識,從而體會到語文本身的強大魅力,感覺到語文課堂充滿著智慧和樂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在語文活動中獲得生活經驗。
《標準》中強調在特定的語文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改變教學方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獲得生活經驗。寓語文知識于學生的活動之中,使抽象的語文知識以直觀形象,豐富多彩的的客觀事物為載體,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的內在價值,感到語文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豐富的語文問題。
總之,我覺得這次培訓是最有效的,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