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一
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小數的讀寫法;
(4)體現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4、考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實施。教學設計
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小學三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小數,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二、探究新知
(一)讀小數
師:小數點在小數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師:這個小數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生:這個小數小數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師:觀察得真仔細,像這樣小數部分只有一個數字的叫一位小數,有兩個數字的叫兩位小數。
師:剛才我們念了一位小數,那么大家會念這些兩位小數么?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二)寫小數。
師:小數我們已經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三)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四)尋找生活中的小數。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鞏固練習
8.64元=8()6()4()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五、布置作業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二
課前思考:
本課通過綜合復習和練習鞏固本學期的知識。學生通過不同類型的題目,進一步深化基礎知識,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不足或薄弱的地方,從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解決問題技巧的培養,進一步學會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課后反思:
本次是對學生全面的一個檢測,檢查學生掌握書本基礎知識的情況,主要是對書本上十個單元的一個綜合的練習,因為是基礎的,而且比較粗淺。所以從學生對整張練習的作業情況來,掌握的比較好,沒有出現大問題的學生。但不排除有及個別學生的掌握不是十分的理想,對部分知識的靈活性是有所欠缺的。在今后的練習中應加大對這部分學生基礎知識的練習。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應適當給于延伸拓展的練習。
課后反思:
本次測試是一次綜合性練習,難度不大,學生完成的情況還可以。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正確口算,列豎式計算的情況也不錯。但從此次練習中也能看出學生的估算水平有限,判斷得數是三十多這一題,學生錯選或漏選的很多。學生讀題還是不夠仔細,填空題:從8、0、5、2、3這5張卡片中選出4張擺出一個四位數,其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錯誤率很高,部分學生沒有看清楚是選出4張卡片,所以填的數是五位數。看來,學生的考試習慣還得好好的培養。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三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計算兩位數加減法的技巧和能力。在整理與復習部分,發現學生的估算意識不強,估算能力也很薄弱,所以本課對學生的進一步進行估算訓練。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希望通過這些練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思考:
加和減要讓孩子數量掌握兩位數加減法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在利用加減及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讓孩子能畫出簡單的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同時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課后反思:
在第一輪復習時,我忽略了估算的復習,因此練習時學生的情況不是很好。所以在今天的復習中,我安排了9題估算,學生已經初步具有估算能力,但是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也有個別學生做到此類體型時干脆把精確答案計算出來,由此可見學生的估算意識還不是很強。看線段列豎式計算在平時的練習中錯誤率較高,因此今天又練習了4題,學生在思考與比較中,已經能夠讀懂線段圖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加減法中的解決問題不是很難,學生掌握得還可以。
課后反思:
本課第二次重點復習加減法的內容,記得再第一次時發現學生在計算以及看圖解題中出現的錯誤率是較高的,可以很明顯的反映出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從中也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通過今天一堂課的再復習、在鞏固發現學生已能掌握計算的方法和解決類似線段圖形的方法,并能從圖形中尋找條件及問題,發現其中的關系。可以說學生對于這一單元知識又更進一步了。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四
5個1厘米呢?8個1厘米呢?(師生分別用手1厘米1厘米地比劃)
師: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嗎?
生:能!(生嘗試畫)
師:畫得準不準呢?同學們再用尺子量量看。
生:(用尺量自己畫的線段)
師:同學們畫得怎么樣?你是怎么畫的?誰愿意向大家來匯報交流一下?
生1:我畫的比較準,比8厘米只長一點點,我的拇指寬差不多是1厘米,我是用自己的拇指一個一個比著畫的。
生2:我的方法和他差不多,但我不用手指,想1厘米大概有這么長(用手比劃)就看著畫1厘米,再接著畫1厘米,一直接著畫8個就行了!
師:你是把1厘米記在腦子里,1厘米1厘米畫的,真有辦法的!
生3:我也是先1厘米1厘米畫,畫了4厘米,看看是這么長(用手比劃線段),就再畫這么長,合起來就是8厘米了。
生4:我也畫得比較準,我是這樣畫的,先畫1分米也就是一柞長,再擦掉2厘米......
師:剛才都是畫的比較準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但老師更佩服畫得暫時還不夠準的同學也能勇敢地發表你們的想法。
生5:我只畫了5厘米長。
師:你真誠實!你是怎么畫的呢?
生5:隨便......畫一下......(吱吱唔唔)
生5:我想1厘米1厘米地畫。
生6:我也是1厘米1厘米畫的,但還是相差很大,我畫了11厘米多。(學生在實物投影上用尺子量給大家看)
師:這是怎么回事呢?
生:1厘米畫得太長了。
師:剛才有些同學很有辦法畫得比較準,也有一些同學畫得還不夠準。那你們想不想用剛才幾個同學介紹的辦法再來練練,使自己畫得更準呢?好,下面同學們就自己給自己定長度,先想好畫幾厘米再畫下來,然后用尺子量量比比,盡量多試幾次,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好嗎?開始!
生:(學生自由練習)
師:同學們練得怎么樣啦?誰愿意把你的進步和我們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5:我剛才畫得很不準,我練習時就先畫短點,先畫2厘米,一量,1厘米看得太長了,就改短點,第二次畫得比較準了。再畫了5厘米,一量很接近,再畫8厘米,現在已經很接近了。
生7:我剛才8厘米畫得已經很準了,我就畫了12厘米,結果太短了點,發現后面畫的1厘米短了點,又畫15厘米,一量只差3毫米。
生8:我剛開始畫3厘米,比較準。后來慢慢畫長起來,反而越來越不準了。
師:你能發現這是怎么回事?
生9:畫1厘米只相差一點點,畫長了,每1厘米都會相差,相差就會慢慢多起來。
生10:這是誤差!
......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通過自己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比較和調整,使自己畫得越來越準!老師真為你們的進步高興!當然,現在畫得還不夠準的同學也不要著急,只要你用心多嘗試,你也會進步的!
關于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我曾做過3次不同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上設計曾在20xx年杭州西博會和溫州市新課程教學展示會上作教學展示,從教學實踐看,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總體感覺比較成功。從學生實踐活動反饋看,大部分學生對提供的材料(長度或周長為幾厘米、幾分米的小棒、絲帶、橡皮、長方形等)或自主選擇的材料(教師、同學身高、書本封面周長)等估計得比較準,能真正借用腦里的尺子去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能較清晰建立幾厘米的長度觀念,達到預期目標。為達成此目標,本節課的成功之處體現在:
(1)從轉化中清晰概念。讓學生估計指定長度,先用手比劃,再把估計的長度畫出來,這樣就將腦里抽象的表象轉化成直觀的東西,可見可測,經歷一個從表象到物化的過程;再反過來,讓學生觀察實物、動腦想一想、估一估、動手量一量、比一比、調一調,經歷從具體物體到抽象長度表象的過程。如此相互轉化,使學生頭腦中的長度單位概念不斷清晰深刻,達到內化。
(2)在比較中明晰概念。對比是思維的基礎,是區分差異、糾正偏差的基本方法。在清晰概念、建立空間觀念的過程中,對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先讓每個學生不用尺畫出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再用尺量一量、比一比,調整糾偏,再次請學生自己定線段的長度,先畫再量、比,不斷調整、糾偏,接著結合身邊的實際例子如小棒、絲帶、學具盒、課本封面的周長等進行估量。這樣,讓學生在從估--量--比--糾偏的活動中,獲得一定長度線段的表象,并使表象從模糊到清晰,估計的結果從很不精確到不很精確,甚至精確,不斷鞏固清晰學生1厘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試圖達到把單位長度裝在腦子里的效果。在清晰長度單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長度單位的外延進行拓展,如由1厘米為一個長度單位拓展到把幾厘米看作一個單位,或根據已知物體的長度表象作標準,來對比估計,進一步清晰豐富長度空間觀念。
(3)在想象中發展空間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貫穿于整節課的始終,除了清晰長度單位概念外,本節課還有效地創設了由近及遠(如估手中的小棒--估臺上的隊伍長度)、由直到曲(線段--圈)、由橫看到豎看(橫放的絲帶--人的身高)、由靜到動(靜止的物體--學生站一排、圍成圈、拉成線)的情境,能見短想象長,見小圈想象大圈的長度等等,從而逐步發展長度空間觀念。
當然,學生估計意識的養成、估計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節課或幾節課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培養。對估計系統性教學我個人認為:從教學時間上考慮,至少應安排三個課時。從教學目標上劃分:第一課時,重點是:清晰概念,以厘米為重點,即人教版第五冊安排的內容。第二課時,重點是:明確參照,以方法策略選擇為重點,如借助身上一柞、一庹、一步等作為尺子,討論感悟估長用庹,估短用柞、估路長用步,估豎長用身高作參照等策略,即針對具體問題靈活選擇估計的方法。第三課時,重點是實踐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以上三節課,第一節清晰概念是估計的基礎,第二節選擇策略是估計的關鍵,第三節實踐應用,增強能力是估計的目的。當然,這三課時并非完全割裂開來、先后之分,更多的是相互相成,相互滲透,交互發展,只是課時教學的側重點不同。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膚淺看法,待于我今后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懇請同行、專家們指正。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五
本課總體來說自我感覺不是很好,因為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累,但由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已經有一定的整千數的經驗,因此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積極投入的,從課堂作業來看也還可以,不過顯然也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課中舉的例子不是很貼近生活,現在反思下來,如果在學生會讀會寫,通過一千一千地數到一萬,初步認識了一萬的含義之后在來通過這個例子來理解的話,學生一定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學生數感的發展都有賴于對數的認識過程,因此,參照教參的思想,在認識整千數時我注重讓學生通過一千一千地數來加深印象,并對整千數的組成進行一定的練習。
二、要讓學生自主探索整千數加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在教學時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功能,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說說自己的想法,在以后要注意提高學生們的交往能力。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數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體會分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敘述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帶了一個蛋糕來為他祝賀,他們倆會怎么分這個蛋糕?(對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討論)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認識
1、(交流,匯報)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呢?(半個)
2、半個蛋糕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
3、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指導的讀法和寫法。
4、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個蛋糕。
5、動手操作
(1)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紙片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顏色,并說一說。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圓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圓形紙片的,是(
)個圓形紙片。
b、把一個三角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紙片的,是(
)個三角形紙片。
c、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個正方形、圓……都是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認識
1、小胖和小丁丁正準備切蛋糕時,小巧和小亞也來祝賀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們決定四個人平分這個蛋糕,那又該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個圓形紙片替代蛋糕,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樣想的?
(3)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會寫嗎?一起來書空一下。
2、動手操作
(1)你能從另外一些圖形中找到嗎?(每人再選一個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這些圖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沒有它的?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正方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紙片的(
),是(
)個正方形紙片。
b、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的涂色部分同樣都是它們的,大小相同嗎?為什么?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七
教學一開始,我就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先播放一個動畫,創設了一個故事情節,引發學生的興趣。隨著畫面的靜止,馬上讓學生反饋收集到的數學信息,由于難度較低,我主要請學困生回答,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并獲得成功的喜悅。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然后引出問題:“誰跑得最快”,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比法,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比法。
第二部分學習、交流、探究的教學,我主要分成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通過比較誰跑得快引出速度概念。在學生討論后,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比的',不同學生可能比法也不相同,有的是算出每分鐘跑的路程進行間接比較的,有的是根據條件中的關聯先直接比較的,這些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并將學生的學法提煉出來,記錄在黑板上,便于學生在學習中有選擇地使用。在課件中我將學生直接比較的過程非常清楚地依次展現出來,能夠讓學生清楚明白地領會:在比較小牛和小象時,我并不是急于讓學生計算,而是引入了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上原本安排在火車練習時才引出線段圖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分析出速度與路程時間的數量關系,我認為不妨放在這里,讓學生一開始就來認識線段圖,有利于他們對速度與路程時間關系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后面完成火車練習并概括數量關系時就容易理解多了。
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人教版篇八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最好時節,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