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一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
2、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
4、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5、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二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x)班數學科教學工作,全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三年級是新分的班,但班里有許多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已經教過的,對于他們的一些情況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插轉來的和以前是其他班的,對這些學生我還不太熟悉,因此,本學期重點工作除了繼續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新來的學生的了解和教育,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和總復習等。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文檔為doc格式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經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上畫平移圖形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探索簡單圖形平移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在方格紙上移動圖形(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
1、指導學生邊操作、邊交流。
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結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讓學生自己平移,再說一說平移的距離。
二、試一試:
做課本第5頁的試一試。
1、出示問題,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再交流。
2、鼓勵學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一練:
課本第6頁的練一練。
第1題:師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2題: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
第3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4題: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
教學隨筆:
二、除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購書問題,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驗算。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兩位數的除法,并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課本第8頁的題。
(1)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 師提問:能買多少本《趣味數學》?
(3) 學生列出算式后嘗試解答。
(4) 交流學生的解決方法。重點使學生學習口算方法。如,把15個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即150÷5=30;也可以這樣想,因為5×30=150,所以150÷5=30。
(5)師提出:150元能買多少本《科普讀物》?
(6) 師生先討論:150÷6能直接用口訣計算嗎?然后共同完成豎式計算。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2”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議一議:怎樣檢驗算得對不對呢?
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學過的“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式,想到檢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用商乘除數的方法可以檢驗除法算得對不對。
四、練一練:
第1題: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計算。教師注意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方法。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豎式的書寫情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驗算的情況。
第3題:在進行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的教育。
教學隨筆: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1、經過多練多想,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練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重點難點:
注意發現學生錯多,難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題給學生講解。
教學過程:
一、聽算
二、估算比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三、筆算比賽
四、再現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估算?板書估算列式。
3、教師小結。
五、總結。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總結了那些經驗?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
1、復習用方格數來表示面積,用面積公式來算面積。
2、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學會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與比較等方法去掌握通過圖形割補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通過讓學生計算生活中實際房屋的面積,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具體運用,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運用計算面積的兩種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通過圖形割補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教學關鍵:
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會計算生活中實際房屋的面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小結
你們真聰明,不需要一個一個的數格子,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利用面積公式來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利用平移,半個格子湊整及軸對稱圖形特點求圖形面積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圖形平移成為長方形,2個半格湊成一格。軸對稱圖形只要數一半,乘以2就能算出整個圖形面積。
小結:我們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為長方形,把三角形轉變成
為正方形來計算出面積。把2個半格合并成一格,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快速計算出面積。
二、新授
1.激發學習興趣
滬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它們有多大》教案
這2個不規則圖形,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
究竟是哪個圖形面積大呢?
今天這節課就具體來研究它們的面積有多大。
(出示課題)不規則圖形面積
2.圖形a我們先觀察圖形a,你有辦法計算它的面積嗎?
a、小組討論
b、匯報各種計算的方法
5×4-4
2×5+3+3
4×3+2+2
4×4……
c、電腦演示并且總結出割、補、移三種方法。
同學們:你們認為哪種方法?為什么?
割的方法:4×4=16補的方法:5×4-4,這兩個方法!
師總結:無論是割還是補,分割的塊數,或者是補上的塊數越少,這種方法就越顯得簡單,也就越好。
3.圖形b
圖形b也是個不規則圖形,你能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來求出它的面積嗎?
獨立思考,然后把結果寫在紙上面。
交流:(利用補的方法將它轉變成一個規則的圖形)
4×4=16
電腦演示生介紹的方法,并板書算式。
師:現在可以知道圖形b和圖形a誰大誰小嗎?
要準確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就必須進行正確的計算,在計算時方法越簡單越好。
三、鞏固練習
這里有一些不規則的圖形,請你們仔細觀察,畫一畫,說一說,怎樣求它們的面積。
(在練習紙上獨立完成后交流)
說說:求凸出來的圖形面積用什么方法好?
求凹進去的圖形面積用什么方法好?
小結:無論是割還是補,分割的塊數,或者是補上的塊數越少,這種方法就越顯得簡單,也就越好。
總結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求圖形面積的方法,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六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以及對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本節課主要通過“電影院”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讓學生在經歷具體的活動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體驗算法策略的多樣化,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算法。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已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處理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的經驗,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更進一步的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
(3)能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豎式計算方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最喜歡看的電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師揭題:今天我們就去電影院發現新的知識。
板書:電影院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1)課件播放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揭題。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讓學生計算24×28
1)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在班內反饋,重點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班內其他學生進行判斷。
2)學生匯報后,讓班內所有學生同位間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計算15×3635×43
1)讓學生同位間進行比賽做題,同位的兩位學生每人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計算。
2)學生同位交換,相互檢查,并讓對方講出計算過程,自己進行判斷。
3)班內反饋,對做正確的學生給以鼓勵和表揚。
3、解決課本29頁第3題
1)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出題目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班內反饋
32×23=736(名)
答:共有736名運動員參加。
重點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過程。
對做對的學生給以鼓勵。
四、班內匯報總結
1、談談自己今天的收獲,可以是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學習方法。
2、評價自己所在小組和自己今天的表現如何?
五、作業布置
做課本29頁第2、4、題。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七
本單元教學一位小數。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能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法、減法計算。全單元編寫了四道例題、兩次“試一試”、三次“想想做做”和一個練習,還安排了一道思考題和一篇“你知道嗎”。
通過第100頁的兩道例題教學一位小數的意義。這兩道例題先引起學生的回憶: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2角是2/10元,然后告訴學生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4/10米還可以寫成0.4米、2/10元還可以寫成0.2元。上面的一道例題寫成零點幾這樣的小數,下面的一道例題寫成幾點幾這樣的小數。通過把十分之幾寫成小數,讓學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數的意義。教學時要突出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這樣的分數改寫出來的,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兩道例題之后,列舉了以前學過的數1、2、3……以及0,指出它們都是整數。又列舉了0.5、0.4……指出它們都是小數。引導學生在數的外部形態上認識小數,但這不是小數的本質意義,教學小數的意義不能局限在數中間有個小數點上。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想想做做”第1題把1分米、3分米、7分米、9分米先分別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分數,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第3題的圖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先用分數表示其中的涂色部分,再寫出相應的小數。這兩題都讓學生從十分之幾寫出一位小數,學生能再次體會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想想做做”第5題在數軸上寫相應的小數,有序地整理一位小數。雖然沒有要求學生寫出分數,但學生在看數軸上的點寫數時,都需要先想到相應的分數,又一次體會了零點幾表示十分之幾,幾點幾是幾和十分之幾合起來的數。
例題從比較兩種冷飲的價錢的實際問題引出比較0.8和0.5這兩個小數大小的數學問題。教材讓學生應用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自己想辦法進行。無論是轉化成8角與5角再比較,還是轉化成十分之八和十分之五比較,都沒有離開小數的意義。教材統籌安排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試一試”里比較零點幾和幾點幾的大小,“想想做做”里還有比較兩個幾點幾這樣的小數的大小。教材不用文字語言總結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的方法,意圖是通過大小比較加強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只要學生能聯系小數意義進行思考,怎樣想都可以。
“想想做做”第1題要把9厘米、6厘米分別寫成以分米為單位的數,最好能既寫成分數,又寫成小數,可以又一次體會一位小數的意義。第4題的.教學可以分三步進行。
第一,聯系數軸上的點理解0.7、1.3、1.9和2.4這四個小數的意義。
第二,比較數軸下面的三組小數的大小。
第三,看一看這四個數在數軸上的排列順序。
計算小數加、減法應該把小數點對齊了算。教材沒有把法則作為“規定”告訴學生,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這是“需要”,就“應該”這樣算。例題計算0.5加0.7的和,先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5元和0.7元分別化成5角和7角相加,由此推理得到0.5加0.7的和是1.2。然后思考,如果列豎式計算,應該便于5角和7角相加,即把0.5和0.7中的“5”與“7”上下對齊,這樣就把這兩個小數的小數點對齊了。由于5角加7角的和超過1元,所以0.5加0.7要向表示“元”的那位上進1,也就是向小數點左邊那一位上進1。學生理解了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向小數減法遷移是很容易的。教材通過“試一試”,讓學生基本掌握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想想做做”第5題估計小數加、減法計算的結果比1大還是比1小,是在能進行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估計又促進對筆算的掌握。
練習十是對全單元內容的回憶、整理與實際應用。第1~4題再現小數的意義,其中第4題要求略有提高。第5題練習計算,四組題里都含有加法與減法的比較。第6、7題解決實際問題,其中第7題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空間。第8、9題中含有找規律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八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我們已經學習了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是前面口算教學的延續,又是以后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的計算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設計理念: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學有用的數學。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構建方法”,運用觀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初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目標:
1、掌握口算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學法:
講解法、引導法、自主探索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復習兩位數的分成
2、看誰算得又快又正確。
35+30=64+5=
48+30=79+4=
53+40=66+8=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生: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師:那么右邊這一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我想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二、新知講授。
課件出示“海寶”介紹上海世博會的資料。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找到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回答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如果你是每個年級的領隊老師,首先要考慮什么?
預設:應該考慮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指名提問題。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匯報交流。
(2)教學例2
選擇學生提出的“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針對學生列出的算式39+44=?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口算。
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觀察對比
師: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今天學習的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師引導:這兩個算式的兩個加數的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之和相比較,有什么發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也就是35+34是不進位加法,39+44是進位加法。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個位相加滿十,一定要向十位進1。
三、知識應用。
1、填一填(判斷十位上的數)
師: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數嗎?
2、先說一說,再計算。
23+46=63+17=
3、請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題目,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四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4、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四、小結。
師: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九
1、在合作學習中,討論加法的驗算方法,從已有的認識出發,去探索加法的驗算方法。
2、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3、掌握兩種驗算方法: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們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
1.在回顧和整理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3.在復習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是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法,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難點是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根據《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第一學段只學習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而第二學段沒有安排筆算加減法的內容;也就是說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因此,本單元的內容要讓學生切實學好,并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1、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
(1)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4個,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2)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要擺2個3,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3)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1、借助實物、圖形、直觀認識幾分之幾,認識分數各部分組成的名稱。
2、知道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發展分數的概念。
通過動手操作、與人合作交流,初步感知整體的守恒性,對分數的含義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3、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