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白馬寺導游詞篇一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托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于彌勒像后,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里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歷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后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筑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里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后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并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符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愿”著稱。
白馬寺導游詞篇二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作為導游,要詳細的對游客介紹白馬寺的歷史典故。下面是本站帶來的白馬寺
導游詞
,希望大家喜歡。我門下車后首先去登山,一層一層的階梯,彎彎曲曲的山路,令人向往的林蔭小道……一切都是那樣誘人。
登山開始了,我一步一步地走,一節一節的爬樓梯。時而歡快,時而蹦跳;時而快步追姐姐,時而坐在亭子里欣賞著田園小憩,這兒真美,數不清的綠色森林,數不清的銀色湖泊,是那么的令人向往。
爬山時見到那一只只的螞蟻,我情不自禁的停下了腳步,生怕傷害了他們;遇到野兔時,我屏住了呼吸,生怕嚇跑他;遇到飛禽時我不去傷害她,因為我知道它只有自由時才會快樂。數不清我走了多少路,多少樓梯,多少步;數不清我見到了多少樹,多少湖,多少景物。
其中我影響最深刻的是“白馬拖韁”這個歷史典故,講述的是一個窮苦少年因家境貧窮,以給老財主砍柴為生,在一個冬季,少年砍完柴,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老人在一旁挨凍,他忘記了老財主的狠毒點火來為老人取暖,又在河里盛了些水,燒熱后給老人喝,老人很感激他,便送了他一匹紙馬告訴他如果這匹紙馬吃到千年谷草就會變成一匹神馬,少年回家后,突然狂風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風雪。第二天,財主不顧風雪,威逼著少年進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懷中的紙馬,但千年谷草又去哪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毀壞了,他清楚地記得佛像的骨架是用谷草扎成的于是他立刻來到寺院,從佛像里取出一支谷草。懷中的紙馬一下就張口吞了下去,搖頭擺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駿馬,進山為少年馱炭而歸。財主得知后,就想將神馬占為己有,于是同家丁合謀半夜前去盜馬,結果被白馬踢翻在地。少年從睡夢中驚醒,躍上馬背,與白馬一騰空而去,馬鈴被財主扯落,散了一地,變成了搖之即響的馬鈴石,白馬韁繩拖過的一條山梁至今寸草不生。這就是馬鈴石的來歷及晉城四大名勝之一“白馬拖韁”的故事。
這個故事我看了很多遍,又根據圖片理解出了大致意思我不敢說我背下來了,但我敢說大致意思我絕對理解的差不多,因為我知道這是令我受益終身的故事。
各們朋友們,我們今天參觀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的白馬寺。白馬寺位于洛陽城東約12千米處,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創辦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座提道聲,被佛教界尊稱是“祖庭”和“釋源”。“祖庭”即祖師之庭院,“釋源”即佛教的發源地。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提到白馬寺呢,我想大家的腦海里會更清晰的浮現出唐僧取經的那匹白馬吧,那告訴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呢!
說到“白馬寺”三個字,大家會問,既然不是白龍馬的馬,又為什么叫“白馬寺”呢。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于我國封建社會交外機構鴻臚寺的“寺”,后來成為我國的寺院的通稱。白馬寺呢,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白馬馱經的故事。在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個晚上,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博學的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經。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離開洛陽,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漢)遇到印度高僧攝摩滕和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的像,誠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揚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像,佛經返回國都洛陽。漢明帝見之非常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陽建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取名“白馬寺”。
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xx年6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景區。
會長趙赴初先生題寫的。山門這三個洞稱“三解脫門”即無作門,無相門和空門。現在清各位隨我進入白馬寺。在我的左手側有鼓樓,右手側有鐘樓。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分別是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墓。他們共同譯出了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去參觀了。請大家隨我直接進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左手握布帶,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品。要告訴大家的是啊,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后,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使人們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四周貢奉的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一,西方廣目,南方增長一龍,北方多聞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風調調雨順。四大天王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東西兩側,有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水“,而白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這尊面北泥像佛為韋馱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彌勒佛后,正對大佛殿的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摩侵擾的任務,為清代泥塑。第年農歷四月份,樹上開滿了晶瑩潔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隨我繼續向前走,參觀白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們,我們現在便進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現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內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供養天人共七尊。主佛釋迦牟尼佛,坐須彌座上,像高2.4米,據說這是他不語說法時的樣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無量”。釋迦牟尼左側為大弟子摩湯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在側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識,被稱“多聞第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手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陽行圓滿,功過天地,以“行愿”著稱。釋迦牟尼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釋迦三圣”。東西待立的兩位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由此而來。還告訴大家的是大佛殿東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鐘,殿西南角為大法鼓。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入下一個殿——大雄殿。
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便是第三重殿——大雄殿。本為元代
所建是明清重修的。佛龕內的三尊圣佛,皆盤雙膝于蓮花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尊稱大雄,即像大力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給人以莊嚴圣潔之感。釋迦牟尼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三尊佛左右相對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值得一提的是:大雄空殿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都是元代造像與天王殿的彌勒佛共24尊,是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的,采用夾干漆造像工藝,為傳世文物瑰寶。其中十八羅漢為國內僅存一套是白馬寺等之寶。殿內天相月上,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的兩側,還各有三條龍,大鵬鳥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祖告狀,如來從身上所披加沙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愛如來保護,不再擔心愛大鵬鳥的傷害了。如來又運用神通,讓貢品變化無限多,讓貢品代替龍,滿足了大鵬鳥的要求,實現雙贏,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也就勇于這個故事。現在請各位隨我進入接引殿。
據說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功課,可由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正中主佛為阿彌陀佛,右手向前作接引狀,左手指西方“極樂世界“兩側分別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他們三個合稱”西方三圣“,為清代泥塑。接引殿在日治年間毀于火災,光緒年間重建,是白馬寺最晚最小的建筑。
現在請各位隨我一起登上清涼臺,相傳漢明帝劉莊小時候曾在此避暑,后來二位印度高僧在此居住,并譯經傳教,《四十二章經》就在此譯出。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白馬寺最后一重殿眥盧閣。整個臺上以眥盧閣為中心,周圍配僧房和廊廡等,構成一個封閉式院落,為明代重修,殿內佛壇上中間為眥盧遮那佛,意為“大日佛“,象征的是光明普照,佛法廣大無邊,眥盧佛是佛教中一具重要教派密宗所信奉最高的神。兩側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他們三個合稱“華嚴三圣”,清涼臺兩側建有藏經閣和法空閣,分別供奉泰國送的中華吉佛和印度前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朋友,導游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現在給大家15分鐘自由活動進間,15分鐘后大門口集合,請大家抓緊時間。好了,自由活動吧!
朋友們: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白馬寺。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約12公里處,這里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續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正式創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國務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前不久,即20xx年6月2日,白馬寺又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 白馬寺自東漢創建起,到董卓火燒洛陽時第一次被毀,其后興衰毀建,到武則天時,由主持薛懷義大興土木,達到了鼎盛。隨后又毀建不斷,最近一次大規模重修是1972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經周批示而進行的。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方形的院落,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左右。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寺內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盧閣,東西兩側分別有鐘、鼓樓,齋堂、客堂,禪堂、祖堂,藏經閣、法寶閣等附屬建筑,左右對稱,布局規整。山門前的這兩匹石馬,通高1.8米,身長2.2米,形象溫馴,雕工圓潤。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匹馬是否和白馬寺的創建歷史有關呢? 關于白馬寺的創建,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說。
據在關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 “寺”字。
再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說到白馬寺,不少游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系在一起。
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于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征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體上看此種券石應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現存最早的文物。白馬寺山門內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于元代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 ”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并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后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體瀟灑工整,豐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體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筑,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云水堂”。“門頭堂”、“云水堂”現已辟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游接中心。
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托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于彌勒像后,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 “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里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歷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后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筑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2.4米。
稱“夜半鐘”,是白馬寺六景之一。殿西南角為大法鼓。這里的鐘、鼓都是僧人們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大佛殿內后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于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明、清時重修。殿門外東側壁間,嵌有宋代重立的《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畢無說它“字體絕類《圣教序》,北宋人書,猶有晉唐風格,良可愛也。”此刻石記載了漢明帝修建齊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內天棚上。
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 ,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于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 佛龕內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于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2.25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圣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均以此為藏經之所。清涼臺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譽為白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詩,書畫俱佳。他把白馬寺內的六項重要古跡,題為白馬寺六景,分別是清涼臺、焚經臺、齊云臺、以及前面已介紹過的夜半鐘、騰蘭墓和斷文碑。 整個臺上,以毗盧閣為中心,周圍環繞配殿、僧房和廊廡等,構成一個封閉式的院落。毗盧閣是寺內最后一重大殿,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頂,殿內佛壇上中間主尊為摩訶毗盧遮那佛,簡稱毗盧佛,意為“大日佛”,象征著光明普照,佛法廣大無邊。毗盧佛,是佛教中一個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盧佛的左側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這一佛二菩薩,合稱“華嚴三圣”均為清代泥塑像。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興盛,于是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佛教宗派。這些宗派之間互相聯系,互為影響,也互為斗爭。
自唐武宗滅佛之后,惟有禪宗弘而不衰,成為匯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凈土宗、密宗、律宗結合得最緊密。作為“釋源”和“祖庭”的白馬寺,對于中佛教的這種歷史現象有明顯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馬寺雖為禪宗寺院,但寺內的接引殿及阿彌陀佛主要是凈土宗的內容,而毗盧閣及毗盧佛,則又主要是密宗的內容。 在清涼臺東西兩側,分別新建有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世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和印度前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 現在我們來到齊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齊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磚塔,十三層,高約25米。齊云塔外形呈拋物線,造型別致,玲瓏嫵媚。據寺內現存宋代刻石記載。
齊云塔初建于東漢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創建白馬寺的第二年,應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現存的磚塔,則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洛陽一帶地面現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齊云塔被辟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場。 齊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約20米處,用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發出“哇哇”的聲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聲。所以當地人傳說,在齊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
其實這是一種回音現象,它比北京天壇的明代回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中國第一座古剎是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齊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經”始于洛陽;最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于白馬寺;最早傳入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于白馬寺;最早的譯經道場是白馬寺內的清涼臺;第一相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是在白馬寺譯出的;第一本漢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譯于白馬寺;第一場佛、道之爭發生于白馬寺;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馬寺。這十項第一,我們可以稱之為“祖庭十古”。正是這“祖庭十古”,使洛陽折馬寺能夠穩居中國伽藍之首座,而永遠彪炳于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 歡迎朋友們再度光臨洛陽白馬寺!
共
2
頁,當前第1
頁1
2
白馬寺導游詞篇三
朋友們: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白馬寺。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約12公里處,這里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續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正式創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前不久,即2001年6月2日,白馬寺又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
白馬寺自東漢創建起,到董卓火燒洛陽時第一次被毀,其后興衰毀建,到武則天時,由主持薛懷義大興土木,達到了鼎盛。隨后又毀建不斷,最近一次大規模重修是1972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經周總理批示而進行的。
關于白馬寺的創建,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說。據在關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 “寺”字。再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說到白馬寺,不少游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的故事聯系在一起。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于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征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體上看此種券石應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現存最早的文物。
白馬寺山門內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于元代至順四年(公元 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 ”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并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后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體瀟灑工整,豐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體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筑,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云水堂”。“門頭堂”、“云水堂”現已辟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游接中心。
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圍墻,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譯經傳教,在這里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最早的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他們先后圓寂于白馬寺,就葬于寺內,現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
大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托寶塔。按照中國個習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于彌勒像后,正對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 “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里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歷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后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筑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里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后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并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 字符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愿”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圣”,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說白馬寺內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久不絕,可遠聞數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鐘”,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為大法鼓。這里的鐘、鼓都是僧人們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
大佛殿內后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于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明、清時重修。殿門外東側壁間,嵌有宋代重立的《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畢無說它“字體絕類《圣教序》,北宋人書,猶有晉唐風格,良可愛也。”此刻石記載了漢明帝修建齊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內天棚上。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于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
佛龕內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于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2.25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圣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形制、風格大體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對而站的是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
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這一組十八羅漢,都是坐像,形態各異,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間。西側有一尊羅漢,頭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莊、嫻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則削發光頂。有些游人就把他們戲稱為十八羅漢一枝花。
大雄寶殿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都是元代造像,與天王殿的彌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的,為傳世極稀的文物瑰寶,國內已非常罕見。其中十八羅漢為國內僅存的一套,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
東西山墻上為木雕千佛壁龕,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韋力天將,為寺內現今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內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說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時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彌陀佛迎接、引導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正中主尊為阿彌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狀;左手指向西方“極樂世界”。右側為觀音菩薩,左側為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圣”,均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間毀于火災,光緒年間重建,是白馬寺內修建最晚,規模最小的殿。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登上清涼臺,相傳,清涼臺原是漢明帝劉莊小時候避暑、讀書之處;后來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譯經傳教,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就是大此譯出的。自東漢以后,歷來均以此為藏經之所。清涼臺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譽為白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詩,書畫俱佳。他把白馬寺內的六項重要古跡,題為白馬寺六景,分別是清涼臺、焚經臺、齊云臺、以及前面已介紹過的夜半鐘、騰蘭墓和斷文碑。
整個臺上,以毗盧閣為中心,周圍環繞配殿、僧房和廊廡等,構成一個封閉式的院落。毗盧閣是寺內最后一重大殿,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頂,殿內佛壇上中間主尊為摩訶毗盧遮那佛,簡稱毗盧佛,意為“大日佛”,象征著光明普照,佛法廣大無邊。毗盧佛,是佛教中一個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盧佛的左側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這一佛二菩薩,合稱“華嚴三圣”均為清代泥塑像。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興盛,于是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佛教宗派。這些宗派之間互相聯系,互為影響,也互為斗爭。自唐武宗滅佛之后,惟有禪宗弘而不衰,成為匯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凈土宗、密宗、律宗結合得最緊密。作為“釋源”和“祖庭”的白馬寺,對于中佛教的這種歷史現象有明顯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馬寺雖為禪宗寺院,但寺內的接引殿及阿彌陀佛主要是凈土宗的內容,而毗盧閣及毗盧佛,則又主要是密宗的內容。
在清涼臺東西兩側,分別新建有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世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和印度前總理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
現在我們來到齊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齊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磚塔,十三層,高約25米。齊云塔外形呈拋物線,造型別致,玲瓏嫵媚。據寺內現存宋代刻石記載。齊云塔初建于東漢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創建白馬寺的第二年,應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現存的磚塔,則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洛陽一帶地面現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齊云塔被辟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場。
齊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約20米處,用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發出“哇哇”的聲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聲。所以當地人傳說,在齊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實這是一種回音現象,它比北京天壇的明代回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中國第一座古剎是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齊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經”始于洛陽;最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于白馬寺;最早傳入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于白馬寺;最早的譯經道場是白馬寺內的清涼臺;第一相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是在白馬寺譯出的;第一本漢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譯于白馬寺;第一場佛、道之爭發生于白馬寺;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馬寺。這十項第一,我們可以稱之為“祖庭十古”。正是這“祖庭十古”,使洛陽折馬寺能夠穩居中國伽藍之首座,而永遠彪炳于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
白馬寺導游詞篇四
各們朋友們,我們今天參觀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的白馬寺。白馬寺位于洛陽城東約12千米處,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創辦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座提道聲,被佛教界尊稱是“祖庭”和“釋源”。“祖庭”即祖師之庭院,“釋源”即佛教的發源地。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提到白馬寺呢,我想大家的腦海里會更清晰的浮現出唐僧取經的那匹白馬吧,那告訴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呢!
說到“白馬寺”三個字,大家會問,既然不是白龍馬的馬,又為什么叫“白馬寺”呢。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于我國封建社會交外機構鴻臚寺的“寺”,后來成為我國的寺院的通稱。白馬寺呢,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白馬馱經的故事。在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個晚上,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博學的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經。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離開洛陽,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漢)遇到印度高僧攝摩滕和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的像,誠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揚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像,佛經返回國都洛陽。漢明帝見之非常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陽建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取名“白馬寺”。
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6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景區。
會長趙赴初先生題寫的。山門這三個洞稱“三解脫門”即無作門,無相門和空門。現在清各位隨我進入白馬寺。在我的左手側有鼓樓,右手側有鐘樓。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分別是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墓。他們共同譯出了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去參觀了。請大家隨我直接進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左手握布帶,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品。要告訴大家的是啊,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后,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使人們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四周貢奉的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一,西方廣目,南方增長一龍,北方多聞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風調調雨順。四大天王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東西兩側,有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水“,而白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這尊面北泥像佛為韋馱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彌勒佛后,正對大佛殿的釋迦牟尼佛,執行著維護講經道場,不許邪摩侵擾的任務,為清代泥塑。第年農歷四月份,樹上開滿了晶瑩潔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隨我繼續向前走,參觀白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們,我們現在便進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現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內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供養天人共七尊。主佛釋迦牟尼佛,坐須彌座上,像高2。4米,據說這是他不語說法時的樣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無量”。釋迦牟尼左側為大弟子摩湯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在側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識,被稱“多聞第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手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陽行圓滿,功過天地,以“行愿”著稱。釋迦牟尼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釋迦三圣”。東西待立的兩位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由此而來。還告訴大家的是大佛殿東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鐘,殿西南角為大法鼓。現在請大家隨我進入下一個殿——大雄殿。
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便是第三重殿——大雄殿。本為元代
所建是明清重修的。佛龕內的三尊圣佛,皆盤雙膝于蓮花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尊稱大雄,即像大力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給人以莊嚴圣潔之感。釋迦牟尼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三尊佛左右相對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值得一提的是:大雄空殿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都是元代造像與天王殿的彌勒佛共24尊,是1973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入的,采用夾干漆造像工藝,為傳世文物瑰寶。其中十八羅漢為國內僅存一套是白馬寺等之寶。殿內天相月上,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的兩側,還各有三條龍,大鵬鳥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祖告狀,如來從身上所披加沙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愛如來保護,不再擔心愛大鵬鳥的傷害了。如來又運用神通,讓貢品變化無限多,讓貢品代替龍,滿足了大鵬鳥的要求,實現雙贏,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也就勇于這個故事。現在請各位隨我進入接引殿。
據說佛教徒修行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功課,可由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正中主佛為阿彌陀佛,右手向前作接引狀,左手指西方“極樂世界“兩側分別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他們三個合稱”西方三圣“,為清代泥塑。接引殿在日治年間毀于火災,光緒年間重建,是白馬寺最晚最小的建筑。
現在請各位隨我一起登上清涼臺,相傳漢明帝劉莊小時候曾在此避暑,后來二位印度高僧在此居住,并譯經傳教,《四十二章經》就在此譯出。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白馬寺最后一重殿眥盧閣。整個臺上以眥盧閣為中心,周圍配僧房和廊廡等,構成一個封閉式院落,為明代重修,殿內佛壇上中間為眥盧遮那佛,意為“大日佛“,象征的是光明普照,佛法廣大無邊,眥盧佛是佛教中一具重要教派密宗所信奉最高的神。兩側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他們三個合稱“華嚴三圣”,清涼臺兩側建有藏經閣和法空閣,分別供奉泰國送的中華吉佛和印度前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朋友,導游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現在給大家15分鐘自由活動進間,15分鐘后大門口集合,請大家抓緊時間。好了,自由活動吧!
白馬寺導游詞篇五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于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征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體上看此種券石應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現存早的文物。
白馬寺山門內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于元代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并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后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體瀟灑工整,豐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體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筑,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云水堂”。“門頭堂”、“云水堂”現已辟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游接中心。
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圍墻,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譯經傳教,在這里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早的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他們先后圓寂于白馬寺,就葬于寺內,現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重大殿。此殿因殿內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白馬寺導游詞篇六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后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筑風格。
殿內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里的塑像,據說是他最后一次講經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他并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符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為文殊菩薩,右持經書,《般若經》,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愿”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圣”,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天人,手持鮮花,體態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時,供養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說白馬寺內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久不絕,可遠聞數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鐘”,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為大法鼓。這里的鐘、鼓都是僧人們進行佛事活動時所敲打的樂器。
大佛殿內后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于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明、清時重修。殿門外東側壁間,嵌有宋代重立的《摩騰入漢靈異記》刻石,畢無說它“字體絕類《圣教序》,北宋人書,猶有晉唐風格,良可愛也。”此刻石記載了漢明帝修建齊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內天棚上。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于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
佛龕內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于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2.25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圣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形制、風格大體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對而站的是韋馱、韋力二位“護法神”。
殿內兩側供置十八羅漢,這一組十八羅漢,都是坐像,形態各異,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間。西側有一尊羅漢,頭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莊、嫻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則削發光頂。有些游人就把他們戲稱為十八羅漢一枝花。
白馬寺導游詞篇七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xx年的歷史。
白馬寺原建筑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筑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并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筑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現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占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秀的石刻藝術品。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并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盤門。部分門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寺內現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后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白馬寺大門東走約300多米,有一座十三層的齊云塔,直插云霄。齊云塔始建于五代時期,原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毀。金朝大定年間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白馬寺建筑規模雄偉,現在的布局為明嘉靖時重修,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四座大殿。山門東西兩側有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后院毗盧閣內的斷文碑,刻有白馬寺的歷史,是寺內重要古跡,所傳唐經幢(讀床)、元碑刻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寺內原來還出土了玉石雕刻的彌勒佛像,已被盜往美國。各殿內的佛像大多是元代用干漆制成的,特別是大雄寶殿的佛像,是洛陽現存最好的塑像。據記載,三國魏時白馬寺前有大石榴,京師傳說:“白馬甜榴,一石如牛。”寺東還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齊云塔。
白馬寺導游詞篇八
青海白馬寺藏語原稱“扎西切浪濤”,意為“吉祥佛法州”(不同于中原佛教的河南白馬寺)。她位于青海省貴德縣,距省會城市西寧約74公里。由第一世尼隆活佛創建于1596年,初建于加毛山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二世關嘉智巴嘉措活佛將白馬寺重建后又遷址于此。從此歷任轉世的“關嘉活佛”在此傳經布施,惠澤四方百里。
青海白馬寺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在于她歷史悠久和重要的寺院地位,是周圍漢,藏,土等各民族群眾求吉祥保平安的圣地,同時還特別在于它精美奇特的建筑,令人觀嘆。
遠望該寺,依山而建,鑿孔架梁,似凌空而起。走進她的身邊,玲瓏精巧的門樓使你眼前一亮。門樓為三層橫木方斗拱歇山頂式閣樓,每層四周皆以斗拱托起屋頂,簡瓦鋪面,四角高挑,橫脊豎脊以鏤空雕花青磚砌成,上飾龍頭磚雕。最高層橫脊上塑有鎦金雙鹿靈芝,光彩奪目。門樓木結構以礦物顏料繪以金龍金鳳,浮云花卉,色彩艷麗,經久不褪。門樓整體巍峨險峻,雍容華貴。據說像這種建筑的門樓在青海再無第二。不僅如此,其門樓尚有玄妙之處,大風刮來,整個樓體顫顫悠悠,左右搖擺,但自建成已有200多年結構還完好如初。
經過門樓走進寺院,便是平整寬大的經堂院。東,西,南三面建有兩層回廊式樓房,中間是跳“官經”的場所。踏上正北十多層青磚臺階寺院建筑的第二層大經堂。大經堂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的歇山頂式二層空心樓。面闊九間,進深九間,屋頂重檐疊堆,雕花磚砌。大經堂正門兩側為彩色壁畫,上繪《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將。打開經堂正門,里面幽暗深造,朦朦朧朧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百根方形紅漆大柱,縱向望去,一排排走向深處,真不知經堂深有幾許。正中數根通天屋柱,真有頂天立地之勢。大經堂中,共有各種珍貴佛像及兩部《甘珠爾》,勝樂金剛佛像,班禪大法臺,吉祥天女,乃穹護法等,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大經堂后是大佛殿,為白馬寺的第三層,內塑大佛一座,高約10米。走進大殿須仰視才能見到佛面。大佛堂西側有一尊石雕大佛像,藏語稱“彌勒望河”。古樸渾厚,線條粗獷,佛像背依險峰,面臨潢水,左手托缽,右手前伸,似推擋潢水沖擊,以保山寺安然。石雕佛像背后有一石窟,窟內有宋代壁畫,約有8平方米,依稀可辨,為佛本身故事。
相傳九世班禪從西藏回青海塔爾寺傳經說法,白馬寺活佛曾派遣使者牽白馬去塔爾寺邀請班禪。白馬寺距塔爾寺約百十里路程,途中還要穿過亂石堆積的峽谷,翻越白雪皚皚海拔3400米的拉雞山,但這白馬往返只用了一天時間,因此被視為神馬,白馬寺也因此而得名。
白馬寺在藏傳給佛教格魯派的寺院中,由于一世至五世的“關嘉活佛”均任塔爾寺密宗學院的堪布,大發臺,并在塔爾寺建有自己的府邸,所以白馬寺很早就是塔爾寺的屬寺。現任七世關嘉洛桑協主彭措尖活佛是白馬寺管委會主任,為塔爾寺的四大排位活佛。目前寺里仍設有顯宗學院,僧侶經40余人。每年正月十五,端午節及佛教紀念日,方圓幾百里,甚至西藏,甘肅等地的各民族佛教徒都來此頂禮膜拜。該寺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影響卻遠及國內藏區,沐澤青藏高原。
白馬寺導游詞篇九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洛陽白馬寺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xx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后,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范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朋友們,我們今天參觀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的白馬寺。白馬寺位于洛陽城東約12千米處,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創辦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座提道聲,被佛教界尊稱是“祖庭”和“釋源”。“祖庭”即祖師之庭院,“釋源”即佛教的發源地。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提到白馬寺呢,我想大家的腦海里會更清晰的浮現出唐僧取經的那匹白馬吧,那告訴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經早560多年呢!
說到“白馬寺”三個字,大家會問,既然不是白龍馬的馬,又為什么叫“白馬寺”呢。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寺”字。那“寺”字是源于我國封建社會交外機構鴻臚寺的“寺”,后來成為我國的寺院的通稱。白馬寺呢,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白馬馱經的故事。在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個晚上,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博學的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經。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離開洛陽,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大月氏中(今阿富漢)遇到印度高僧攝摩滕和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的像,誠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揚佛法。公元67年,二位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像,佛經返回國都洛陽。漢明帝見之非常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陽建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取名“白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