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一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地關注孩子的成長,一些家長選擇成為陪讀家長。陪讀家長是指那些陪伴孩子來到異地學校學習的父母或其他親屬。這些家長肩負著重要的任務,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外,還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第二段:陪讀家長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陪讀家長需要具備很多素質和能力,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組織能力、良好的耐心和細心等等。同時,陪讀家長也需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習慣,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并指導孩子。
第三段:陪讀家長的優點和重要性
陪讀家長有很多優點,首先是更好地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并且在孩子成長發展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其次,陪讀家長也能夠更好地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和問題。第三,陪讀家長也可以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角色,教育孩子為人處世的能力和品德。
第四段:面對陪讀的挑戰和解決方法
陪讀家長在生活學習中會面臨很多挑戰,如與當地文化的差異、孩子性格的變化等。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陪讀家長需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溝通技巧,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了解當地生活習慣等等。
第五段:總結陪讀家長的優點和需求
總之,陪讀家長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中重要的伴侶,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不斷地學習、適應、改進以發揮最好的作用。因此,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陪讀家長能夠勇于承擔起陪伴、教育、指導孩子成長的任務,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孩子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我的寶寶在xx幼兒園已經和老師同學一起度過了x個月的時光了,這x個月來我很明顯看到他各方面的進步,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的辛苦,目睹了孩子的成長。x月是幼兒園“書香浸潤童年,閱讀點亮人生”讀書月的活動。
愛玩乃孩子天性,我們要適當控制,但不要壓制,讓孩子在游戲玩中學習,又快樂,又能學到東西,每次出去的時候身邊的人文事物都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著,要看大人怎么引導,我家寶寶很愛觀察善于發現,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我很樂意跟他一起探討,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也重新回歸到了童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幼兒時期需要我們父母去引導培養的。每晚臨睡前的親子閱讀是我和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寶寶總是依偎在我的懷里,我們一起品味書的芬香,我想只要愛心耐心,加上動人的故事,再加上堅持,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愛上閱讀。
現在的父母每天都很忙碌,甚少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玩,但不管有多忙,親子閱讀時間是一定要騰出來給孩子的,親子閱讀的好處數不勝數,但以下幾點對我感觸頗深:
一、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三、增強語言能力、想象力、注意力。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三
現如今, 隨著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往外地學習,陪讀家長也隨之增多。作為陪讀家長,我有幸經歷了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的整個求學旅程。這一路上,我親身體會到陪讀給親子關系和孩子發展帶來的積極意義,也面臨了很多挑戰和困難。通過與其他陪讀家長的交流和思考,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了解孩子的需求
作為陪讀家長,我們必須了解孩子在求學過程中的需求。首先,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和學習方法,為孩子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和資源,幫助他們在陌生的環境中適應和成長。其次,我們需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況。要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信任和理解的關系,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的困擾和問題。
第三段:保持與孩子的親密關系
陪讀家長要保持與孩子的親密關系。盡管我們身處陌生的城市,但我們的愛和關心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盡可能多地抽出時間與孩子相處,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參加孩子的學校活動,與他們的朋友和老師建立聯系,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關懷。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成長空間,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利,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段: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支持
陪讀家長應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在孩子初到新學校時,我們可以陪同他們熟悉校園環境,與老師和同學建立聯系。在孩子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確保他們有充足的休息和保證學習的效果。
第五段:與其他陪讀家長的交流互助
與其他陪讀家長的交流互助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參加學校或社區組織的陪讀家長分享會,與其他家長交流育兒心得和問題解決方案。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建立陪讀家長的社群,共同分享信息、資源和經驗,互相支持和鼓勵。在交流互助中,我們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巧,也能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結尾:
陪讀家長的角色既是父母,又是朋友和導師。在孩子求學的旅程中,陪讀家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了解孩子的需求,保持親密關系,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與其他陪讀家長的交流互助,我們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并共同享受陪讀的積極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斷成長和進步,為家庭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四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小學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復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盡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仿佛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游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里,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么回事,但對于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說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后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說:“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么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么?”,然后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里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抵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后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里,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初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么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里,然后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后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游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借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說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游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后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后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于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著一起聽樂理,看指法。
后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后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后回來就說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后告訴他:“媽媽以后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么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說:“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
從那以后,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周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于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么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么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說說的口號,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愿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愿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溫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說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愿不愿意,或者說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托,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后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溫暖。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五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陪伴和關愛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假期期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許多家長選擇進行陪讀。作為一位經歷過假期陪讀的家長,我深深感受到了陪讀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并從中汲取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陪讀讓我與孩子之間建立了更為親密的聯系。在陪讀的過程中,我能夠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學習中的困惑和疑惑,因為我能夠親眼目睹他們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解答和指導。此外,我還有機會與孩子一起探討課堂上的內容,共同學習和分享。這種互動讓我們的關系更加緊密,孩子也愿意和我分享他們的想法和疑問。通過陪讀,我感受到了師生之間更為親近的感覺,這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陪讀讓我更加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而當我親眼目睹他們的學習過程時,我才能夠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方式。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傾聽老師的講解,我便會與他們一同專注地傾聽,并在聽完后與他們一起總結和復習。而有些孩子則更喜歡通過參與互動來學習,對此我會幫助他們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使他們在學習中保持興趣和動力。通過觀察和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果,讓他們更加快樂地學習。
此外,陪讀還能夠讓我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進步。在平時的忙碌中,我很難與孩子的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不用說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了。而在陪讀的過程中,我有機會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了解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情況,并及時溝通并解決問題。同時,在陪讀的過程中,我可以親眼看到孩子在學習中的進步和努力,這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和滿足感。通過陪讀,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準確把握他們的學習需求,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另外,陪讀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陪讀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復雜性和困難性,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不足之處。通過陪讀,我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還存在一些盲點和不足,例如在引導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方面,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提高。因此,我積極與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交流,分享經驗和心得,并通過閱讀和學習來提高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能力。陪讀讓我認識到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孩子成長。
綜上所述,假期家長陪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陪讀,家長能夠與孩子建立更為親密的聯系,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全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進步,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陪讀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我相信,在家長的陪伴和關愛下,孩子一定能夠茁壯成長,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更高的人生追求。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六
你知道家長陪讀
心得體會
是怎樣的嗎?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家長陪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想給孩子找一個學習音樂的地方。因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的思維鍛煉。將來還可作為一項愛好或技能伴隨孩子的一生。但找了幾個地方都不太合適。有的學校教學方法不太適合孩子。對于初入門學習音樂的低齡兒童來說,沒有培養出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卻讓孩子去死記硬背生硬枯燥的音符,休止符等各種單調的樂理知識。這些對大人來說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情,何況小孩子呢?因此給孩子換了幾個地方都沒學成,有的不收,有的甚至報了名上了課,卻沒有辦法繼續下去而退了學。求學無門,我心里非常著急。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曉雯音樂學校。在老師熱情的介紹下,我被這個學校正規的教學方法和人性化的教學理念打動了.比如學生的錯誤在于老師,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只有堅持不住的家長,沒有教不會的學員等。于是給孩子報了名,參加了學習。
一開始,學習相對枯燥,孩子不愿意去,有抵觸情緒,上課時動個不停,一會頭疼一會肚子疼。但任課的鮑老師不氣餒,非常有耐心的對待孩子們。對孩子們從來沒有過教訓,體罰,瞧不起等,從來都是鼓勵,對于孩子們做的不好的地方,老師一邊指出錯誤的地方,同時也用持之以恒的鼓勵溫暖著孩子的心,增強著我們家長的信心。在教學方法方面,因為學生基本都是四到六歲的低齡兒童,老師在講解樂理知識時采用擬人化,把復雜的知識分解成簡單易懂的比喻,比如說二分音符是豆芽,四分休止符是彈簧,在打拍子里加入各種水果,讓孩子們充分開動腦筋去想去記去唱。
針對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問題,學校老師就采取游戲的方法,寓教于樂。比如剛開始學習音符時,孩子們分不清哪個音符在哪條線上,哪個線上是哪個音符。老師就讓孩子們排成一排,每個孩子代表一個音符,然后指著黑板上的音符唱,唱到哪個音符,代表這個音符的孩子就蹲一下,這樣一來,大家馬上就活躍開了,一邊唱一邊蹲,此起彼伏,笑聲連連。回答正確的孩子就指出回答錯誤的孩子的錯誤,回答錯誤的孩子為了回答好,就愈加努力的去記,小孩子之間的競爭激勵的孩子們更加認真了。這樣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把音符記牢了。有的時候學習節拍,老師就教孩子們用腳打拍子,孩子們跟著音樂一邊蹦一邊打拍子,歡聲笑語使整個教室溫暖如春,再也不冷了。再比如大家集體拉手唱歌啦,搖著手鈴鼓打拍子啦比比皆是。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讓孩子每天在家里都把上課學習的內容彈上幾遍,時間不長,但是持之以恒。所謂溫故而知新,同時經常在車里及家里放跟課程配套的vcd,做到耳熟能詳。經過練習,孩子彈的熟練了,手指也更加靈活了。到了課堂上回課時,老師就經常表揚他,這樣就讓孩子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來到了曉雯音樂學校,猶如來到了一個溫暖熱鬧的大家庭,在這里孩子們開心的學習,玩樂,成長,豐富的業余活動又增強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了孩子活潑大方的性格。
今年孩子在幼兒園班級聯歡會上,彈奏了兩首歌,歡樂頌和粉刷匠,一下子震驚四座,很多家長都問我孩子在哪學的,彈的那么好,在校園里也經常有家長指著我兒子說,這就是那個彈琴彈的好的孩子,經過了這些,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膽子也大了。
到了現在,孩子越來越喜歡上曉雯音樂學校了,經常是來了就不愿意走。有的時候早上剛起床就去彈琴。聽著他叮叮咚咚敲擊鍵盤的音樂聲,我感到無比欣慰,高興之余也感謝曉雯音樂學校,作為孩子音樂的啟蒙人,音樂路上的帶路人,也許你們所做出的努力,所付出的勞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小學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復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盡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仿佛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游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里,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么回事,但對于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說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后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說:“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么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么?”,然后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里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抵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后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里,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初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么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里,然后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后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游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借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說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游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后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后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于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著一起聽樂理,看指法。
后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后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后回來就說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后告訴他:“媽媽以后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么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說:“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
從那以后,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周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于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么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么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說說的
口號
,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愿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愿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溫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說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愿不愿意,或者說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托,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后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溫暖。新來的校長要求老師們輪流去陪讀。所謂陪讀,其實就是晚托班監督,幾個小朋友在那里寫作業。一個叫張娜的小女孩很活躍。觀察了她幾分鐘,我就判斷出她是多動癥。無法坐穩一分鐘,(老家俗語叫陀螺屁股)也無法做到持續一分鐘不講話。語言很生動,語氣呀,神態呀,都非常出色,東扯西拉,顧盼生情。不時地跟后座一個小男生飛個媚眼,撒個嬌,撅個嘴,發個狠,許個愿什么的。看她的家校聯系本上有她媽媽的簽名“劉慧”,愣了一下。記得前幾天被臨時叫去給某小女孩報聽寫,報完之后應邀簽其媽媽的名,就是劉慧。那天感覺小女孩還很聽話很乖呀。今天這是怎么了。
不過這疑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后來我問她:“今天要不要老師替你媽媽簽名?”她說不要,還好像有些驚訝的樣子。不多久,劉慧來接她了,很普通的中年勞動婦女,也沒有跟我打招呼。聽她們的對話,知道小女孩還有個弟弟,那么她應該是農民工子弟了。難怪在街道二小讀書,我的孩子當年在沒有轉戶口時,也無法就近入學,而只能進街道二小。
不久,又有一個文靜的小女孩進來寫作業。她的家校本上有她母親的簽名,”劉慧“。啊?原來這才是那天讓我報聽寫的小孩子,真是無巧不成書呀。這個小女孩上的是民辦小學,收費很高。問她為什么不讓她媽媽簽名,她的解釋是她媽媽有一天簽煩了,從此后就再不簽名了。這個小女孩看上去很文靜聽話,但是成績也不怎么好。
其實也沒有什么可以大驚小怪的。正常家庭、學業順利的小孩子,恐怕也不會到這個教室里來。下午還有一個高三藝考生,聽說鋼琴彈得很好,全市第二名,要報考上師大藝術系,擔心文化課過不了三百分,來這里補習一下。教語文的章老師后來對我說,真不知道她家長怎么想的。不到兩個月時間,語文也許可以對付著提點分,英語和數學補得起來嗎。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七
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是送給孩子一生的禮物。所以,作為家長,很有必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養成共同讀書的好習慣。一個好的看書習慣加上興趣,便是學習最佳的動力。
我在和兒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心得有以下幾點:
兒子在很小時,我就有意識的培養他喜歡聽書看書的習慣,那會因他小,主要是我讀給他聽,書中精彩的故事慢慢的吸引了兒子,便漸漸的由要他聽我讀書變成了他要聽我讀書。有時我因為太累,不想陪兒子讀書時,想到了堅持,便又開始了親子讀書。這樣的習慣養成后,兒子每到了讀書的時間,都會準時去,從未斷過。
孩子在閱讀適合他年紀的書后,會增強他的閱讀興趣。相反孩子讀不到適合自已的書,看書的熱情就有可能隨之下降。兒子在有一段時間里,表現出不怎喜歡看書,后來我向同事了解她孩子讀書的情況,才得知我那段日子選的書有點偏于成人化,選購時適合了我的胃口而忽略了主要的讀者是兒子。從這件事后,我每再購書時,一方面征求兒子的意見,另一方面我事先上網查詢一下符合兒子年齡的一些行家推薦的書,結果購了這樣的書后,兒子讀書的興致又濃了。所以家長不僅要讓孩子養成喜歡讀書,還要會幫孩子選書。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要想做個合格的家長,必須事前多多充實自已,多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你才能在孩子的世界里受到喜愛。
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解故事內容,更多的是想拓寬孩子的視野,能夠學其之長,將其好的一面變為孩子自已的,所以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在陪兒子讀書中,常會提些問題和兒子一起思考,比如在讀如何處理與同學矛盾的文章時,我會讓兒子思考下如果他遇到書中出現的情形時,他應當怎么處理?有時在現實中兒子表現出了自私一面,我會談起我們一起讀過的某篇文章,那里面的人是怎么遇事先想到別人的?每每一提及,有時不用多說道理,兒子便明白我和他聊故事的用意了,便不好意思的糾正了自已。所以有時聽到朋友夸兒子有禮貌講道理時,我知道那是他讀的書在對他產生了影響,是書里人物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在影響了他塑造了他。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八
家長陪讀孩子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教育話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許多父母選擇陪讀孩子,以期能更好地照看和引導他們的成長。在和孩子共同度過這段時光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深刻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擔當,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陪讀時間的重要性
家長陪讀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要重視時間的分配。這段時間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他們在學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與父母共處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家長陪讀要合理安排時間,保證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的時間,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只有花足夠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家長才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和問題,并能夠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第三段:陪讀內容的多樣性
家長應該關注陪讀內容的多樣性。陪讀不僅僅是陪著孩子做作業,還包括參與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在家長的陪同下,可以一起上圖書館、參觀博物館、參加親子活動等等,拓寬孩子的視野和知識面。此外,家長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活動,或者一起看看電影、玩一些益智游戲等。這樣的陪伴活動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興趣,還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第四段:陪讀的引導與啟發
家長陪讀孩子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與啟發。陪讀并不是家長替代孩子去完成學習任務,而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讓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家長可以通過提問和討論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并鼓勵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同時,家長還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態度。
第五段:一起成長的機會
家長陪讀孩子不僅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是為了家庭的成長。在與孩子的共同度過的時光中,家長們不僅了解到了孩子的思想和需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處。這種相互理解和體諒的親子關系,促使家庭成員之間建立了更加和諧的相處模式。家長們通過陪讀孩子,自己也得到了心靈的滿足和成長,更加明確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責任。
總結:
家長陪讀孩子是一種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也是一種家庭和諧的體現。通過注重時間的分配,關注內容的多樣性,注重引導與啟發,家長們可以在陪讀中獲得更多的心得體會。同時,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指導。讓我們一起陪讀孩子,見證他們的成長,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篇九
女兒今年進入小學一年級,與此同時我也就踏進了家長學校的大門。9月17日以來我在家長學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課,我深感受益匪淺。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現就自己聽課后的感受談一點體會。
一、自我素質的提高
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正如朱棣云老師所說的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知道如何給孩子部署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不開心等。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通過張琴老師的講座使我明白了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學校的習慣有老師教導,還可以向其他同學學習;可在家就靠家長督促和引導。因此在家里就要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開始。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使之培養出一個個優秀的學生。
三、創造好條件,好環境
外界條件是孩子讀好書的外因,父母的素質、住房條件、家庭生活習慣、住地環境的氛圍等諸多方面是影響孩子讀書的因素。父母應起帶頭作用,多讀書,多看報,不斷更新和增長知識,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習慣要注意,孩子看書應給她創造一片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讀書是一種享受。選擇學校也要考慮,要給孩子找一所文化與藝術都兼有的學校,在學習文化的同時不忘藝術的情操。
孩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家庭教育也是,家長學校可以說是拋磚引玉,引導家長如何更好的掌握教育方式來輔助學校一起教育幫助孩子學習成長。感謝家長學校,更感謝少兒藝校為我們創辦了這么好的學習平臺!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把孩子培養成為有用人才,為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