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今年是沖刺“十一五”,謀劃“十二五”的承接之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工作。高度評價“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生等方面的發展勾畫出藍圖。發展目標令人鼓舞,措施催人奮進。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在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同時明確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堅持發展,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注重統籌兼顧,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全會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全會提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求,順應黨心民意,符合時代潮流。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在轉變中謀發展,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斷前進。學好全會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實際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落實好全會精神,加深理解,要學以致用,在實際工作中,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圓滿完成各項工作。
展望未來五年,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為標志,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整裝待發,啟程遠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將掀開嶄新一頁。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這是剛剛勝利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要判斷。這個判斷符合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表達了億萬中國人共同的生活感受。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十一五期間我們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所積累的彌足珍貴的經驗,所創造的影響深遠的精神財富,對于我們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滿懷信心地邁向“十二五”,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十一五”期間,國家面貌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我國經濟跨上了一個新臺階,“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長達11.4%、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5.6%,今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能夠勝利完成的。更為重要的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重要進展,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實踐證明,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國家面貌,還將贏得更長時間和更高水平的發展。
讓人們尤為感慨的是,十一五期間國內外環境的復雜性和重大風險挑戰的嚴峻性歷史罕見。從隆重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到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從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到遭受汶川、玉樹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我們共同經歷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難事。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保證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取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重大進展,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篇章,是極為不易的。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事關“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
發展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潮流,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能夠發生歷史性變化,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歸根結底得益于我們黨牢牢抓住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領導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當前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掌握后金融危機時期國家發展的主動權,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同樣需要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明顯增加,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沒有變。全面客觀地評價我國發展現狀,既要看到發展速度快、成績大的一面,也要看到發展水平還不夠高、任務還很重的一面。僅從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邁進,縱向比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而橫向比在世界210個國家和地區中仍處于百位之后,與高收入國家實際人均國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趕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基本國情看,我國發展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首先是保障就業。我國目前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有近千萬,每年新增勞動力有上千萬,還有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都需要就業崗位。只有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速度,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其次是消除貧困。按照新的貧困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597萬,城市還有2347萬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消除貧困最根本的是發展。再次是縮小發展差距。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特別是一些農村和邊遠地區經濟社會面貌還很落后,縮小差距的根本辦法還是加快發展特別是農村和落后地區的發展。如此繁重的任務,更加凸顯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我國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發展條件看,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少,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低,經濟增長過多依靠物質資源消耗的模式使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矛盾日趨尖銳,生態環境日趨脆弱,未來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還有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不協調,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各類社會矛盾增多,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許多核心和關鍵技術仍然依賴進口等問題。始于兩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沖擊。所有這些,都凸顯了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發展不同于增長,絕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規模大小、一時得失。發展如果不科學,路就會越走越窄。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指明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方向。
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謀劃“十二五”發展,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部分內容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總之,要使我國經濟發展更加符合經濟規律、科學規律、自然規律,把我國建設成政治文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園。
宏偉藍圖在展開,崇高使命在召喚。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更加堅定地推進科學發展,更加主動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把我國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