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黨組織: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日子。清明前后許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托哀思,追懷革命歷史,撫今思昔,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幾千年來,清明節的儀式和內涵不斷演化、不斷整合和不斷豐富。隨著清明節成為我國的法定假日,我想跟黨組織談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當我們都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耳熟能詳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個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執政者把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正是對民意的充分尊重,也是對公權力的尊重。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范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象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
今天,我們過清明不只是為了緬懷先人,也不只是為了掃墓。我們過清明節假日,更多的是要通過掃墓祭祀等形式喚起后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全面體現感恩祖宗、傳承家族榮譽的文化傳統,從而不斷增強凝聚力,同時確保民族的優良文化和共同的記憶,得以代代相傳、萬載永續。以致更好地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
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清明節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清明節要寄托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范的緬懷和景仰。
優良的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對黨的歷史學習不夠系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缺乏親身感受,對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對黨史,對革命歷史不清楚,對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知之甚少;社會中一些人惡搞英雄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都說明傳統教育之重要。在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教育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我們克服各種障礙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總書記強調指出:“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我們紀念先烈,就是要緬懷英雄的業績,從烈士的事跡中得到啟發,在內心深處受到震撼,把英雄們的接力棒接過來,傳下去,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實現他們所追求的理想, 同學們讓我們深切緬懷先烈,牢記歷史,明晰黨史,雙肩擔使命,心頭記責任,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把握現在,為新世紀祖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