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一
近年來,我局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堅持實施“科技興縣”、“人才興縣”戰略,使我縣擁有了一大批有知識、有實力、有作為的科技人才,為____的經濟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一、我縣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主要成績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打破傳統人才觀念,重視人才價值,創新人才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壯大人才實力、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素質,使我縣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機關事業單位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一是強化素質培訓,積極開展任職和初任職培訓,對經政府黨組批準任命的股級以上干部及新錄用的公務員、新安置的軍隊轉業干部、招聘的各類學校畢業生,根據不同單位、不同職務、不同需要,分別進行為期不等的業務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協調、拒腐防變和辦事能力。“十五”期間累計培訓縣處級、科級和股級干部528人次,培訓新錄用公務員67人次;定期開展更新知識培訓,以縣電大為基地,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每年都對全縣公務員進行新知識、新理論的培訓,參訓率達100。“十五”期間累計開展計算機、英語、電子政務、依法行政、《公務員法》等8個項目5598人次;指導各行政機關自行開展靈活多樣的業務培訓,根據各單位公務員的意愿和工作特點,采取實地參觀、接受教育、考察學習等方式,使全縣廣大公務員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學到了知識,而且進一步推進了縣直單位創建“學習型”機關進程。“十五”期間,全縣累計開展專門業務培訓3498人次。二是開展正規化學歷教育,按照省、市統一安排,履行單位申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核推薦的程序,有重點、有步驟的組織有素質、有潛力、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機關公務員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規、脫產的學習深造。十五期間,我縣組織了3名專科學歷的在崗人員到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脫職進修法律本科學歷,1名本科學歷人員到燕山大學參加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班進修。三是嚴把選人用人關口。選人用人實行“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方法,通過公開報名、層層把關,嚴格篩選,公開選拔,為我縣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社會環境。近幾年來,我局先后為財政、縣委縣政府“兩辦”、縣紀檢會、街道辦、縣公安局、縣畜牧局等部門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員;依據《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規范選拔程序,堅持用人標準,嚴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單位股級干部。目前,全縣568名股級干部全部是群眾威信高、工作能力強的骨干力量。正是經過我們一手抓選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學習培訓,我縣廣大公務員素質得到了不斷提高,成為一支的群眾信賴、為民辦事的黨政人才隊伍。截止到目前,我縣共有1304名黨政機關公務員,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1人,大學本科學歷562人,大專學歷554人,中專及高中以下學歷177人。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打破傳統人才觀念,重視人才價值,創新人才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壯大人才實力、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素質,使我縣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機關事業單位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一是強化素質培訓,積極開展任職和初任職培訓,對經政府黨組批準任命的股級以上干部及新錄用的公務員、新安置的軍隊轉業干部、招聘的各類學校畢業生,根據不同單位、不同職務、不同需要,分別進行為期不等的業務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協調、拒腐防變和辦事能力。“十五”期間累計培訓縣處級、科級和股級干部528人次,培訓新錄用公務員67人次;定期開展更新知識培訓,以縣電大為基地,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每年都對全縣公務員進行新知識、新理論的培訓,參訓率達100。“十五”期間累計開展計算機、英語、電子政務、依法行政、《公務員法》等8個項目5598人次;指導各行政機關自行開展靈活多樣的業務培訓,根據各單位公務員的意愿和工作特點,采取實地參觀、接受教育、考察學習等方式,使全縣廣大公務員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學到了知識,而且進一步推進了縣直單位創建“學習型”機關進程。“十五”期間,全縣累計開展專門業務培訓3498人次。二是開展正規化學歷教育,按照省、市統一安排,履行單位申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核推薦的程序,有重點、有步驟的組織有素質、有潛力、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機關公務員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規、脫產的學習深造。十五期間,我縣組織了3名專科學歷的在崗人員到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脫職進修法律本科學歷,1名本科學歷人員到燕山大學參加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班進修。三是嚴把選人用人關口。選人用人實行“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方法,通過公開報名、層層把關,嚴格篩選,公開選拔,為我縣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社會環境。近幾年來,我局先后為財政、縣委縣政府“兩辦”、縣紀檢會、街道辦、縣公安局、縣畜牧局等部門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員;依據《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規范選拔程序,堅持用人標準,嚴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單位股級干部。目前,全縣568名股級干部全部是群眾威信高、工作能力強的骨干力量。正是經過我們一手抓選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學習培訓,我縣廣大公務員素質得到了不斷提高,成為一支的群眾信賴、為民辦事的黨政人才隊伍。截止到目前,我縣共有1304名黨政機關公務員,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1人,大學本科學歷562人,大專學歷554人,中專及高中以下學歷177人。
(二)職稱評聘的激勵約束作用成為經濟建設的助推器。專業技術人才是科技人才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事業單位的中堅力量,在我縣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嚴格標準、規范運作,做好職稱改革工作。一是嚴格推薦申報。細化、量化申報評審條件,實行申報單位、主管部門、縣職改辦逐級審報制度,盡可能的把那些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高、貢獻突出的專業技術骨干推薦為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二是嚴格聘任管理。結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堅持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優勝劣汰的職稱改革原則,實行聘任政策、數額、結果三公開,真正把優秀專業技術人員選拔上來。對受聘人員實行聘任合同管理,明確具體崗位職責、權限,同時采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措施,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專業技術職務續聘、解聘、晉升的重要依據,督促專業技術人才在崗位上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穩定基層人才隊伍,對聘任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要求必須有基層工作經歷,進一步保證了專業技術人員有良好的實踐工作能力。三是嚴格開展繼續教育。將繼續教育作為加強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和知識更新的一個重要手段來抓。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學習《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發展述略》等新政策、新理論,指導農業、教育、衛生等部門圍繞本行業特點,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并嚴格落實繼續教育證書驗證制度,使每名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都在80學時以上,每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都在96學時以上。截止到目前,我縣共有專業技術人員6845人,其中:按級別分正高職5人,副高職344人,中職3362人,初職3134人;按專業分,農、林、水、畜牧技術類196人,衛生技術類1003人,工程技術類450人,教育教學類4817人,其它類379人;按學歷分,研究生以上1人,大學本科2282人,大學專科3379人,中專及高中以下1183人。通過充分發揮職稱評聘的激勵約束作用,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全縣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圍 繞全縣經濟建設積極開發科技成果,應用到農業生產、企業生產經營領域,有力的幫助了農民增收、企業增產增效,推動了___的經濟發展。“十五”期間,共研究開發了《___》、《____》等___項科技成果,獲得了___省創業三等獎和___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諸多獎勵。
(三)企業科技人才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堅持人才跟著項目走,人才為項目服務的原則,實行“引、聘、培”三措并舉,為促進企業發展和全縣經濟建設提供人才保證。一是積極引進急需人才。為解決重點單位重點項目對人才的需求,每年都由一名局班子成員帶隊,組織___等企業勞資人員深入到__、___等地的各大中專院校開展招聘活動。同時積極參加臨近省、市組織的人才交流會,擴大人才引進范圍。近三年來,經我局引進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每年都在100人以上,高層次、高學歷人員都在10人以上,有效的緩解了企業人才緊缺的矛盾;二是大力推行聘才興業。借助毗鄰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優勢,通過短期借調、業務服務等方式聘用一批具有醫療衛生、經濟、政治等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來__奉獻聰明才智,促進___經濟發展。截止到目前,累計為科學實驗站等單位引進的近十余名假日博士,為我縣帶來了多項技術成果,有效的推動了__的經濟發展。三是注重人才的培養。結合各單位需求,制訂人才培訓計劃,實行院企聯姻,每年都陸續選送一批應屆高中畢業生到天津農學院、湖北水利水電學院等大專院校進行脫產學習,以解企業燃眉之急。我局在20__年為___集培養的105名冶金專業大學生已開始為__的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技術力量。四是跟蹤管理搞服務。一方面,加強人事代理工作,增加代理項目,簡化代理手續,將單一的人事檔案代理發展到轉正定級、考評職稱、調整檔案工資、戶糧關系接收等全方位代理,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他們全身心的干好工作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我們從關心他們生活入手,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實現以情留人。20__年以來,我們相繼舉辦了兩次“__之約”大型聯誼聯姻活動,并指導__、___等集團籌建了人才住宅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好引進人才的婚姻和住房問題,許多在__、___的工作的外地大學生紛紛表示將落戶__、根扎___干事業,努力為___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截目到目前,我縣企業人才累計達1932人,其中國有企業252人,非公有制企業1680人,全部在____等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鄉土拔尖人才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一是完善優秀鄉土人才選拔辦法。采取個人申報、鄉鎮推薦、縣直單位聯合評審等方法,真正把我縣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殖能手、農民企業家等鄉土人才選拔了出來。近兩年,我們先后向省人事廳申報了_______等一批先進拔尖人才,有效地鼓勵其發揮了致富帶頭人作用。二是著力提高鄉土人才技能水平。今年我們將會同縣委組織部、縣農辦、縣科協等單位,邀請中國農業大學9名專家教授來我縣開展食用菌及設施果菜栽培、奶牛奶羊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淡水魚養殖等實用農業技術培訓,提高全縣種養大戶的科學種植、養殖水平。三是引導涉農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發揮專長,面向農業生產第一線擇業。今年我們出臺了《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意見》,對他們農業種植、養殖等方面制訂了優惠政策,即幫助他們實現了就業,又彌補了農村實用人才不足的缺陷。截止到目前,我縣共有農村鄉土拔尖人才65人,其中種植類8人,養殖類19人,加工類38人。
雖然我局在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感覺到離領導的要求和社會各界的希望還有很大的差距,與我縣的發展形勢都有不相適應的地方,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一是企業人才總量明顯不足,各類企業人才只占人才總量的19,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力度還不夠;二是本地人才外流現象急需遏制,相對于發達地區,我縣引才沒有優勢,本縣籍的人才,受外地良好條件和用人條件的吸引,不愿回鄉就業。1999年到至今,本地人才外流320人,引進人才流失41人;三是鄉土人才開發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不僅數量上不能滿足需求,而且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四是涉農類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只占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2.9,與全縣416個行政村相比,只能兩個行政村共用一個涉農類專業技術人員,遠遠不能滿足我縣農業建設一線的需要;五是鄉鎮機關公務員隊伍年齡老化,目前,我縣鄉鎮機關公務員平均年齡43歲,不完全不利于工作開展等,都需要我們今后認真加以解決。
二、改善我縣人才隊伍發展的對策及與措施
(一)制訂科技人才發展長遠規劃與專項基金。根據___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科技人才的需求狀況,分別確定人才發展的短、中、長期目標,制訂十年遠景規劃。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通過政府拔款、用人單位自籌等渠道,建立專門的人才發展專項基金,用于人才培訓、突出貢獻獎勵、攻讀深造補貼、支持貧困大學生等,為人才成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加強各類人才培養。一方面要“走出去”,用人單位與高等院校取得聯系,建立人才培養協作關系,選送一批初、中級人才去學習深造,培養___急需的學科技術帶頭人;近期應著重培養冶金、機電、高效農業和農林牧產品深加工方面的急需人才。同時還要組織企業家赴高校、科研機構各知名公司考察,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另一方面要“請進來”,繼續聘請兩院院士、省內外專家教授來講座授課,為___服務,聘請博士、碩士開展經濟技術交流,提高我縣現有人才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
(三)著力在引進人才上做文章。在積極組織用人單位外出參加人才交流會,引進急需人才的同時,制定并實施行之有效地吸引人才的的政策措施,在編制、工資、職稱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在住房、配偶等方面給予妥善解決,特別是農、林、水、畜牧等涉農專業的雙學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回___就業,盡最大能力滿足他們的要求,切實增強___對各類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通過“假日博士”、“雙休日研究生”等靈活方式柔性引進一批“候鳥型”人才,為___的經濟開新路,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四)優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做好高中級資格推薦申報和初級資格評審認定工作,堅持重業績,看成果的原則,通過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方式,不唯學歷資歷,綜合審查其工作經歷、工作能力、業績成果材料,確實把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高、貢獻突出的專業技術骨干選拔出來,樹立一批專業技術領域領軍人物。
(五)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根據省市安排部署,重點抓好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培訓考核工作,采取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形式,在前三年將全縣專業技術人員輪培一遍,使他們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活躍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工作創新業績,為我縣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六)大力開發鄉土人才。制定有關鄉土人才興辦科技實體和開發技術項目的優惠政策,多方面促進鄉土人才脫穎而出。同時,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組建面向市場、靈敏度高的信息網絡,幫助和引導鄉土人才接軌市場,提高市場反應能力。
(七)充實鄉鎮機關公務員隊伍。合理安排公務員流動,鼓勵縣直單位35周歲以下公務員到基層工作。扎實做好鄉鎮機關公務員招錄工作,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從應往屆大中專畢業生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公開選拔一批有能力、有素質的人員補充到鄉鎮機關公務員隊伍中去,緩解人員年齡老化問題,提高鄉鎮機關公務員的生機和活力。
(八)加強人才的后續管理。每半年召開一次人才座談會,選出優秀人才代表出席會議,面對面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配合組織部門做好人才組織發展工作,特別是對人才較為集中且人數較多的的大型私營企業建立人才黨支部,最大限度的激發和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二
根據宣區人才[2013]1號文件要求,我委對全區農業從業人員進行了綜合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轄26個鎮鄉辦事處,177個村,42個社區。總人口86.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9.2萬人,農業勞動力45萬人。現有各類實用人才1.55萬人。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多種培訓,努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
1、組織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根據我區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需求安排新型農民培訓內容,授課方式多樣,內容通俗易懂。簡單、實用,操作性強,讓農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近幾年來,我們不斷拓寬培訓面、增大培訓力度,2012年共組織農民培訓910場次,培訓農民達8萬多人次。
2、開展對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系統的專業培訓。每年市區農委都舉辦農技人員培訓班,請農業院校、農業科研機構的教授為農技人員集中培訓。分析講解當前最新的農業生產形勢、種養殖技術。通過培訓,讓農技人員學習了解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增強為農服務的本領。
3、組織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廣大農技人員按照包村聯戶制度要求,每人聯系10個大戶和一個村,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與大戶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培養他們成為種、養殖能手。今年參加包村聯戶的農技人員219人,聯系服務2184戶。
4、組建農業科技人才咨詢服務團。根據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送科技下鄉”等各類咨詢服務活動。通過專家答疑、播放光盤、散發科技資料等現場培訓形式,為農民解疑答惑,每年發放技術資料20余萬份。
(二)樹立典型,帶動發展農村實用人才。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原則,注意發掘先進典型人物,樹立一批科技素質高、“雙帶”能力強、社會影響力大的農村實用人才典型。及時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專業網站等媒體,大力宣傳優秀實用人才科技致富、艱苦奮斗的事跡,表彰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熱情。通過“土專家”、“田秀才”現身說法,介紹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取得的經濟效益,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實現“樹立一批典型,帶動一方群眾,發展一片經濟”的人才效應。
(三)依托協會,發展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積極引導實用人才創辦各種協會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將同行業實用人才組織起來,引導他們搞好聯合經營,改變實用人才分散狀態,發揮群體優勢,實現農村科技資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通過建立專業合作社、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等形式,為人才發揮用武之地搭建舞臺。目前,我區建立糧油、植保、畜牧、蔬菜、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370個,集聚各類農村實用人才,擴大了技術輻射半徑。另外,區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已達16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在品種更新、產銷對接、優質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科技示范戶和致富帶頭人。如我區朱橋鄉種植大戶吳本生,成立了建成糧油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科學種田,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種植,建立自己的稻米加工企業--本生米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已成為我區糧油生產龍頭企業。
(四)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創業活力
為充分調動實用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建立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多元化激勵機制。中國共產黨**區委《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專業農戶、農村經紀人領辦和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凡被評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當年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5萬元、2萬元;對當年被評為全區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一次性獎勵1萬元。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每年統籌安排15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以項目的形式扶持2-3家規范化程度高、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用于核心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區級優秀實用人才、種養大戶、農村科技經營示范戶等評選活動,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心,激發實用人才創業的熱情。利用專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重點宣傳一批優秀實用人才帶動周圍農民致富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擴大實用人才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強實用人才榮譽感。
三、經驗與存在問題
(一)取得經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必須注重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才培養,從外界強化各種措施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典型引導使培養對象從主觀上形成一種強烈愿望,進而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成才的氛圍。抓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不論采取何種模式,典型示范的作用不能忽視。
(二)存在問題
隨著我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深入推進,一些困難和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我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進一步發展:
一是農業從業人員年齡老化。我區農業從業人員年齡相對老化,生產操作是傳統技術,老法老樣偏多,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強繼續教育。同時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領頭人才的數量很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基本上外出打工或就地從事其他非農行業,在家從事農業的實用人才年齡大部分都在四十歲以上,缺乏創新精神。
二是農業從業人員水平較低。農村分布面很散,普通農民多,水平較低,多為分散型作業,且生產品種多樣。需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但目前培訓經費不足,工作開展難度大。
三是農業從業人員文化層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員比例較高,而大中專、高中級職稱人員少之又少,沒有扎實的文化知識,加之視野狹窄,小農意識強,很難適應新形勢下新農村環保型、效益型、集約型、外向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激活存量,擴大總量,完善機制為重點,進一步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完善教育培訓網絡,著力培養一大批高學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
2、以繁榮農村經濟為重點,擴大規模,優化結構,使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大幅度增加,結構日趨合理,素質不斷增強,基本建立與全區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和培養體系。
3、更新創業理念、增強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能,提高創業能力,促進農村創業人才提高經營水平、擴大經營規模、領辦合作經濟組織、創辦農業企業,帶動更多人就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建議
1、完善扶助機制,創建良好環境。一是服務上支持。建立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開放式農技推廣服務協作新機制。二是技術上支持。加強與高等院校的聯系,打造“技術+基地”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院校農業專家、科技人才的技術優勢。三是資金上支持。對進行特色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項目,積極爭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的支持,使農業小額貸款向實用人才傾斜,給予資金扶持。
2、完善聚才機制,擴張人才總量。以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導向,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的工作力度,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務和智力支撐。
3、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重才用才氛圍。通過各種形式,認真組織人才工作宣傳報道,及時報道我區人才培養、吸引、使用和流動等環節以及在人才環境營造、人才激勵和保障等方面采取的新舉措、新成效,大力營造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圍。
**區農業委員會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三
一、當前我市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的基本情況1、市委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市委統戰部機關現有工作人員11名,其中女同志2名,少數民族1名,中共黨員10名。
(1)職務構成情況:主持工作的副部長(正縣)1名,副部長兼僑聯主席1名,助理調研員1名,科室負責人3名,主任科員2名,科員1名,司機2名。
(2)年齡構成情況為:35歲及以下的2名,36歲至40歲的2名,41歲至45歲的1名,46歲至50歲的2名,51歲至54歲的3名,55歲以上的1名。
(3)學歷構成情況:大學本科8名,大學專科3名。
2、縣級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我市13個縣(市、區)共有機關工作人員75人,其中女同志12名,少數民族1名,中共黨員69名。
(1)職務構成情況:13位統戰部長中,有6位是由縣(市、區)委擔任。正科級的副部長19人,大部分兼任民宗辦(局)負責人。其他副部長14名,主任科員5名,副主任科員3名,科員和辦事員8名,司機13名。
(2)年齡構成情況:35歲及以下的18名,36歲至40歲的11名,41歲至45歲的21名,46歲至50歲的14名,51歲至54歲的8名,55歲以上的3名。
(3)學歷構成情況:研究生1名,大學本科24名,大學專科33名,中專7名,高中及以下10名。
二、對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的基本估計
總體來講,我市各級統戰部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是好的,用“思想好、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來概括是較為恰當的。具體體現在:
1、敬業精神較強。統戰部門多年來被不少人看作是清閑、休閑、休身養性之處,似乎都是些軟任務,干好或不干都影響不大。但從我市統戰干部的精神狀態看是振奮的,特別是不少從外單位進入統戰部門的領導干部,能夠很好地平衡心態,進入角色,干一行,愛一行,甘于清貧,打破寂寞,干出新思路,增強統戰工作的影響,打開工作新局面。
2、大局意識較強。統戰干部能夠跳出部門意識小框框,從整體發展的大局出發定位統戰工作思路,圍繞發展想招、出招,出成效。如增強服務經濟建設意識,緊扣大力促進光彩事業發展重點,走出去、請進來,開展牽線搭橋活動,以實實在在的統戰方式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為贏得黨委、政府重視。如吉安縣開辟的金華招商平臺、永豐縣開辟的香港招商平臺都在縣里影響很大,大大提升了統戰部門和統戰干部的影響力。
3、操作能力較強。統戰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不少工作很敏感,難度較大。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大部分統戰干部能夠認真學習和領悟統戰工作的有關政策,在實際工作中既堅持原則性又把握靈活性,雖然工作協調難度大,但敢于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現狀創新工作方式,及時解決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在宗教領域專項治理工作中,就有不少縣創新了許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服務意識較強。統戰工作的性質決定了統戰部門的權力影響因素很弱,而非權力因素的影響力則成了推動工作的主動力。我市絕大多數統戰干部能夠加強自我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將平等協商、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精神貫穿于具體工作中,以為人就是為己的態度對待和做好感情聯絡和溝通工作,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可以說,一些較大的有影響的活動都是爭取各方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統戰部門主動服務結出的碩果。
三、加強統戰干部隊伍建設的措施
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以來,我們對統戰干部隊伍建設是比較重視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1、爭取黨委重視,加強統戰部門領導班子建設。一是20xx年縣級換屆或屆中調整中,我部領導主動向市委領導匯報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關于統戰部長由擔任的精神,并提出了具體的安排建議,經市委會研究,一次安排了6個縣的統戰部長進。二是爭取分管領導支持,在召開全市性統戰工作會議上,由分管領導向出席會議的縣(市、區)分管書記提出加強統戰部干部安排力度,加強班子建設。截止到20xx年底,由統戰部門科以上干部交流到外單位的有14人,外單位科以上干部交流到統戰部門的有31人,雖然進多出少,但對盤活干部資源,增強統戰部門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三是通過協調機制的建立,加大干部使用力度。到目前止,我市除吉州區外,其他縣(市、區)都形成了統戰部與民宗辦(局)合署辦公的格局,13個縣(市、區)都成立了光彩事業促進會辦公室,大部分與統戰部合署辦公,部分縣成立了僑聯,歸口統戰部管理。這些機構的成立,為統戰干部的培養使用建立了新平臺,一批統戰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大大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2、健全制度,在規范干部管理中增強統戰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是部機關建立健全了考勤、學習、考核等制度,注重平時的培養和管理,在平凡的工作中培養干部的組織紀律性、勤奮好學的精神。二是領導干部談心制度。部領導經常性地與干部談心,在非正式的氛圍中溝通思想,解除思想疙瘩,去除工作包袱,振奮精神,形成合力開展工作。三是建立統戰干部與黨外人士交友聯誼制度,要求統戰干部在與黨外朋友的交往中,自覺注重加強經常性的自我修養,不斷提升各方面的品味,努力成為人緣好、人格好、形象好,深受黨外朋友歡迎的統戰干部。四是建立調研制度,每年通過承擔一定的理論研究或調研課題,要求統戰干部深入一線掌握情況,踏實工作作風,不斷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增強組織協調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決策的能力,積累一定的組織領導工作經驗。
3、加大培訓教育的力度,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統戰干部的綜合素質。一是舉辦基層統戰干部培訓班,較為系統地學習統戰理論和各領域統戰方針政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業務工作能力。二是及時推薦統戰干部參加組織部門舉辦的中青班學習,全面提高干部的整體素質。三是通過協調,參與干部年度考核或干部考察工作,了解其他部門和單位領導同志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通過間接學習,既擴大了知識面,又能夠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通過組織比較大的活動,給統戰干部壓擔子,在活動中培養干部,鍛煉干部,發現干部,對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優秀統戰干部及時向黨委推薦予以提拔使用。五是將統戰干部納入全市“大教育、大培訓”的自我教育和專題培訓教育體系,努力打造學習型機關,通過自學或參加短期培訓,學習法律知識、計算機知識、市場經濟知識、領導科學等,并以學分制予以考評。六是通過參與中心工作或掛鉤扶貧工作使統戰干部了解基層,通曉相關知識,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夯實培養基礎。七是通過外出考察擴大視野,拓寬工作思路,提高統戰干部應對新形勢、新情況變化的能力,及時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本地問題之“玉”,開創工作新局面。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四
力量。
國土資源管理是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就嚴格土地管理、加強土地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秩序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調整,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行政隊伍和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解放、能力強、技術硬、作風扎實的隊伍就成為應對挑戰最重要的、具有決定性的取勝因素。近期,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安排,按照國土資源廳開展“四個一”活動(建設一個好班子,帶出一支好隊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創造一流好業績)要求,我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隊伍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國土資源隊伍建設總體情況
(一)國土資源隊伍基本情況
**市國土資源局共有在職職工118人(在崗職工114人,退二線3人,關系未轉1人),中共黨員83人,女職工21人,少數民族職工56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有73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15人;年齡在35歲以下職工36人,在51歲以上的8人。
局黨組由6名同志組成,有調研員1名,副調研員2名。局機關行政編制25名(實際27人),機關后勤服務編制3名,內設辦公室、地質礦產科、土地利用規劃科、耕地保護科、地籍管理科、監察室、鄉鎮國土資源管理科7個科室,黨群機構有局機關黨委、工會、團支部;下設**市地籍管理站(編制27人,全額撥款)、**市土地勘測規劃整理中心(編制21人,全額撥款)、**市礦產資源管理所(編制21人,自收自支)3個事業單位;局派出古城、上橋、東塔、板橋、金積、高閘、扁擔溝、金銀灘、馬蓮渠、郭橋、孫家灘11個國土資源管理所(編委批復為10個鄉鎮所,編制22人,全額撥款)和太陽山國土資源分局;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直屬**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編制10人)。
(二)國土資源隊伍建設工作情況
近年來,在國土資源廳黨組的領導下,市國土資源局大力加強班子和隊伍建設,強力推進基層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扎實構建反腐倡廉體系,努力探索構建國土資源特色文化,使國土資源隊伍綜合素質有了新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躍上新的臺階,行風政風出現新的氣象,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業績。
一是以班子建設為重點,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建設一個好的班子,是加強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市國土資源局十分重視和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科學合理地調整了領導分工,充分發揮每位領導統攬全局、駕馭工作、處理問題、貫徹執行的能力,使領導班子切實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抓學習、抓業務培訓、抓作風建設得到有效推進,帶動全局人員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顯著改善。
二是以效能建設為抓手,夯實國土資源工作基礎。通過認真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制定了《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市國土資源局工作規則》、《考勤考核獎懲制度》、《績效考核獎懲制度》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激發干部職工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切實糾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等不良現象,強化了職責意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國土資源各項基礎工作得到有效加強。
三是以基層建設為起點,樹立國土資源窗口形象。基層國土資源所是國土資源管理的前沿,是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的基礎。體制調整前,市區國土資源所為鄉鎮辦事機構,業務上受上級國土資源局領導。體制調整后,改為市國土資源局派出機構,人員全部依照公務員管理,通過加強國土資源所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和考核機制,在國土資源依法行政、服務群眾中發揮出窗口作用。
四是以廉政建設為要務,打造廉潔高效干部隊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精神,將廉政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推進全局廉政建設。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行為制定了《**市國土資源系統廉潔從政若干規定》;以推進陽光政務為重點,堅持做到政務公開,并積極拓展公開的范圍與渠道,全面公開辦事內容、辦事程序、辦事權限、辦事時限、辦事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認真開展“三服務一推進”主題實踐活動和 “廉政文化進機關”活動,對各部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督察,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嚴格考評,并作為領導干部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使廣大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有效提高了自我約束能力。
二、當前國土資源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也相對短缺,現有研究生學歷2人,但屬非國土資源管理專業技術專業;本科學歷23人,占全局人數的20%,大專學歷50人,僅占全局人數的40%,從當前發展形勢看,國土資源主要技術業務方面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伴隨著事業發展帶來的專業技術人才年齡梯次比例不當、青黃不接等問題比較突出。
2、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是為了激發和調動優秀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人才的激勵機制包括人才的分配激勵機制、獎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從近幾年國土資源工作內容來看,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還很多,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分配機制不完善。高度統一具有剛性的工資制度使得工作人員的利益分配與工作成果沒有多大的關系,造成干好干壞都一樣的思想認識比較普遍;二是獎勵機制落實難。由于缺乏財力支持,各種獎勵的經濟利益不高,對干部職工缺乏吸引力,難以有效落實獎勵機制對各項工作的推動作用。
3、隊伍培訓不規范、培訓效果不明顯。首先是培訓不規范,缺乏科學有效的培訓計劃,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一旦遇到其他活動或重要工作,學習培訓就要讓路,培訓課程缺乏系統性和長遠計劃,培訓效率低下;其次是培訓效果不明顯,現行的培訓教育政策關注領導層人才多,關注普通工作人員少,培訓方式單一,存在趕形勢、走過場問題,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4、隊伍精神狀態不佳,事業心不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工作不思進取,責任心不強。有的干部缺乏愛崗敬業精神,不主動考慮和履行崗位職責,辦事拖拉無效率,安排的工作敷衍了事,甚至誤事;只講報酬、不講工作,只講索取、不講奉獻,造成局長推著科長干,科長推著一般干部干的局面。二是不鉆業務。有的干部不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學習缺乏釘子精神,沒有帶著問題去學,沒有深入進去學習,沒有及時掌握近幾年出臺的國土資源法規、政策,學習效果不明顯,業務不精通,不懂裝懂。不能與時俱進地逐步提高業務水平,工作能力不能適應本職崗位需要。三是大局意識不強。部分干部本位思想嚴重,缺乏大局意識,科室、同事之間溝通、配合不足,容易出現推諉扯皮現象,影響了機關重大工作進展;還有個別同志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愛當評論員,不琢磨事,愛琢磨人,影響了團結,影響了國土資源局的形象。
5、隊伍思想觀念不新,開拓精神不夠。有的干部思想因循守舊,缺乏銳氣,不推不動,滿足于一般常規性工作任務的完成;有的干部得過且過,應付了事,不研究新政策,不分析新形勢,不適應新變化,不善于根據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無法完成局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6、隊伍工作作風不實,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干部工作紀律散漫,上班遲到早退,脫崗串崗,無所事事,習慣于傳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有的上班時間上網玩游戲、聊天,工作沒有目標追求,對自己要求不嚴;現在需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工作多,這就要求我們體現出超前服務意識。如果仍然習慣于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墨守陳規,工作不積極、不主動,標準低、效率差,就會影響工作的運轉效率。
7、隊伍建設制度落實不到位。目前,機關各項制度都比較完善,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但有的制度執行得不到位,沒有完全按制度辦事,還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難以確保各項任務的有效落實。
三、國土資源隊伍建設對策
面對新形勢,國土資源部門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正確處理好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關系,按照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國土的原則,按照國土資源廳“四個一”活動的具體要求,堅定不移地繼續重視和加強國土資源隊伍建設,以隊伍建設推動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構建保障土地管理科學發展的新機制,為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完善一套好制度,規范隊伍行為。依據“以人為本、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對現有各項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和完善,建立督促檢查和考核獎懲機制,堅持按制度辦事,按制度考核,按制度獎懲,保證各項制度得到有效落實。目前,我局工作規劃、黨建工作制度、效能建設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政務事務工作制度、人事管理工作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制度、業務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規定、績效考核獎懲制度、督查督辦問責制度等各項制度在原有的基礎上,正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修改完善。制度再好,不嚴格落實,就是一張廢紙,下一步關鍵抓制度落實,通過對違反制度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警示整個隊伍,才能在全局形成“行為規范、動作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工作機制。才能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行為規范的隊伍。同時,要充分發揮科室目標責任考核的獎懲作用,以調動科室的工作積極性來推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二)建設一個好班子,增強隊伍凝聚力。要緊緊圍繞廳黨組決定和精神,不斷推進班子建設。對國土資源廳和市委、政府已出臺的有關班子、干部人事管理辦法和規定認真梳理,建立科級干部輪崗交流機制,建立科級后備干部庫,實行動態管理,鼓勵科室負責人競爭上崗,以點帶面,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科學合理地調整領導分工,充分發揮每位領導統攬全局、駕馭工作、處理問題、貫徹執行的能力;堅持每月中心組學習制度,用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科學謀劃全年的工作,大膽探索國土資源管理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增強系統隊伍的向心力,推進各項工作進展。
(三)注重素質培養,提高隊伍戰斗力。要重點加強隊伍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訓提高工作,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將隊伍各項培訓工作納入分管領導考核內容,保障必要的培訓經費,采取扎實有效的培訓方式,堅持長期培訓與短期集訓結合,切實增強隊伍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服務發展的本領、依法行政的本領,切實解決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高和事業心不強”的問題。要教育隊伍始終保持對工作的激情,奮發有為,敢為人先,把工作人員的激情引導到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上,形成嚴謹細致、求真務實、廉潔高效的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官氣、暮氣、惰氣和俗氣,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打造出一支“出能戰、戰能勝、不出事”的具有堅強戰斗力的隊伍。
(四)注重基層建設,改變隊伍形象。國土資源所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陣地,在耕地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按照國土資源廳關于基層國土資源所“六個一”建設的要求,加強基層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隊伍的軟件建設,注重體制創新,要理順好與鄉鎮黨委、政府的關系,達到互相支持、協調配合。要繼續開展“標準化國土資源所”創建活動,抓典型,樹標兵,使創建活動和基層建設再上新臺階。
(五)注重文明建設,增強隊伍活力。發展國土資源事業必須注重文明建設和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扎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要以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提高人的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構建和諧國土為核心,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保持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同心協力朝同一個目標努力,創造一流業績,促進國土資源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六)注重廉政建設,改善隊伍作風。面對新形勢,要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嚴格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進行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追究。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定期調整機制,加大科級干部輪崗及重點崗位工作人員的交流力度,落實干部輪崗、競爭上崗任前公示制度。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注重預防為主和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對一定期限內發生的主要行政對象及服務對象進行階段性回訪并將回訪反饋的情況公布,針對反饋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監督落實,切實改善國土資源行風評議落后的面貌。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五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堅持“五個過硬”要求、突出“四項任務”、聚焦“三個環節”,既是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推進政法隊伍自我革命的務實舉措,對于純潔隊伍、優化生態、打造過硬政法鐵軍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通過聆聽線上教育視頻、平臺推送信息,在休假中參與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開展教育整頓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深化了對忠誠純潔可靠這一根本要求的理解。通過學習必讀篇目,對照黨章有關規定要求,認真反思了自己在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我深刻認識到,自己與新時期合格黨員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1、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責任意識和政治敏銳性。
2、在宗旨觀念方面,存在著考慮個人利益多,自覺履行黨員義務不夠的問題。在近幾年工作中,很少思考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為集體都做了什么。在從事工作中,態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細的問題。
3、在黨的觀念方面,片面地認為,工作應該獨立。
4、在業務學習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適應的問題。近年來,工作滿足于過得去,缺乏開拓創新意識,對新形勢下司法工作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缺少對策,審破解難題的能力不強。
5、在紀律作風方面,參加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夠積極。尤其是近幾年,對機關黨委組織的活動缺乏興趣,對黨組織的政治學習在態度上不認真,得過且過;紀律觀念比較淡薄,工作作風比較松懈,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失誤,造成了不良影響。
1、放松了理論學習。對政治理論水平不高。
2、放松了對世界觀的改造。在司法實踐中,宗旨觀念淡薄,群眾利益觀念不強。
3、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比較淡薄。不能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單位的改革發展穩定聯系起來,做好自己工作。
4、進取精神不強,滿足于維持現狀,缺乏鉆研精神。對新形勢下實際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影響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5、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組織紀律方面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風上,不夠嚴謹細致,工作責任心不強,總認為不會出大問題。
隨著開展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通過對照檢查,分析評議,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更加增強了我改正錯誤、提高自己思想素質的信心和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增強責任意識和政治敏銳性。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2、增強宗旨意識。個人利益永遠服從于黨和人民的利益。在具體工作中,堅決克服對當事人態度生冷的現象,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從提高司法公信度和樹立法官良好形象出發。
3、增強大局觀念。堅決克服過去在工作中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淡薄的問題,在工作中自覺地服從、服務于大局,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聯系起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4、培養良好的作風。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強工作責任心,逐漸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自覺遵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
5、努力學習業務。努力提高法學理論水平,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司法工作中去。
總之,通過這次開展的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使我進一步提高了對隊伍教育整頓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了嚴守黨紀黨規和警紀警規的自覺性,增強了法紀意識、自紀意識,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嚴于律己、嚴于修身,杜絕違法違紀行為發生。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六
近期,我局組織力量采取統計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對全市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文化人才隊伍基本情況
統計調查顯示,截至20xx年5月,xx市共有文化從業人員738人,其中男性402人、女性336人。人員結構如下:
(一)行業分布情況
從業人員中,從事藝術(含學校)類75人,占10.2%;群眾文化類326人,占44.2%;圖書類122人,占16.5%;文博類14人,占1.9%;非遺類2人,占0.3%;文化經營類2人,占0.3%;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類39人,占5.3%;其他管理人員9人,占1.2%;公務員75人,占10.2%;其他參公人員35人,占4.7%;工勤人員39人,占5.3%。
(二)區域分布情況
從業人員中,分布在市本級73人,占9.9%;縣(市、區)級358人,占48.5%;鄉鎮(街道)級307人,占41.6%。
(三)年齡結構情況
從業人員中,年齡在35歲及以下253人,占34.3%;36歲至45歲282人,占38.2%;46歲至60歲201人,占27.2%;61歲及以上2人,占0.3%。
(四)學歷結構情況
從業人員中,獲得研究生學歷8人,占1.1%;大學本科學歷239人,占32.4%;大學專科學歷359人,占48.6%;中專及以下學歷132人,占17.9%。
(五)專業結構情況
從業人員中,有專業技術人員47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3.8%。其中,藝術(含學校)類59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2.5%;群眾文化類281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60.0%;圖書類115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24.4%;文博類12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2.5%;非遺類2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0.4%;文化經營類2人,占技術人員總數的0.4%。
(六)職稱結構情況
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0人;副高級職稱3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0.7%;中級職稱162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4.3%;初級及以下職稱296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62.8%。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創新引進機制,人才隊伍結構不斷改善。我市文化系統各單位十分注重建立、創新和落實人才引進機制,努力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來,通過優選、公選一批年齡輕、學歷高、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文化系統中來,為提升文化工作隊伍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創新培養機制,人才能力素質不斷提升。一是抓好學習培訓。每年全市文化系統各單位都要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并開辟進修學習的綠色通道,不斷提高文化人才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堅持“走出去” 拓展視野,強化素質,增強技能。利用外出學習、參觀、考察等機會,學習其他地區先進工作經驗,為提升我市文化工作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創新選用機制,用人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一是用活用好專業人才。一些單位大膽使用專業技術突出而又具有管理才能的高級人才,使其走上領導崗位,有力地推動了文化工作的開展。一些單位還通過實施內部的改革改組,運用競爭上崗等激勵機制提拔使用年輕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有力地提高了人才隊伍建設的整體水平。二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在文化事業單位市圖書館、市文化館積極推行“內三制改革”,堅持競爭上崗,推行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努力營造想干事、會干事、干好事、干大事的濃厚氛圍;堅持聘用合同制,實行用人制度改革;嘗試進行績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將本單位干部職工工作業績與績效工資中的活工資部分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大力激發了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有效增強了文化發展活力。
(四)創新激勵機制,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一是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探索性改革。近年來,我市文化系統一些事業單位推行了崗位工資和效益工資。如一些單位實行了分類管理、績效掛鉤的崗位責任目標績效考核機制;一些單位根據各自經費來源情況,實行不同管理辦法,合理拉開分配檔次,這些措施都有效激發了文化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廣泛開展主題活動鍛煉文化人才。近年來,全市文化系統各單位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先后開展了“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群眾路線”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效地提高了文化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是部分干部群眾文化意識不強。少數基層領導對文化建設和文化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重設施建設、輕活動開展,重短期效應、輕長遠利益”的現象,一些群眾則認為文化就是“唱唱跳跳,打打鬧鬧”,對城市生活不可少,農村可搞可不搞。這種模糊觀念直接導致文化工作擺不上位置,影響了文化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是文化人才結構不盡合理。從行業分布看,文化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藝術(含學校)類、群眾文化類、圖書類,文博類、非遺類、文化經營類人員比例偏小,僅占從業人員總數的2.5%,行業分布極不平衡;從地域分布看,大多數文化從業人員分布在縣(市、區)本級,僅307人分布在鄉鎮(街道),全市175個鄉鎮(街道)平均不足2名從業人員;從學歷結構看,本科及以上學歷僅占32.4%;中專及以下學歷就占17.9%,文化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從職稱結構看,正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匱乏,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及以下職稱人員梯次呈現出金字塔形狀,且中高級技術人員呈現老齡化趨勢,青黃不接現象較為突出。
三是部分專業人才相當匱乏。缺乏優秀的文藝策劃、編導、創作、演出人才,文藝創作的主要力量來自于業余文藝隊伍,各類文藝創作演出角逐省級以上大獎,名次往往靠后;懂業務、會管理的基層文化工作者較少;文博類、非遺類、文化經營類專業人才緊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文化的繁榮發展。
四是鄉鎮文化人才發展薄弱。由于文化工作短時期內難見成效和文化發展不及經濟發展顯政績等原因,鄉鎮文化工作和文化人才未得到足夠重視,“文化專干”編內人員多數身兼它職甚至以它職為主,在編不在崗的現象極為普遍,文化專干不“專”;有些鄉鎮文化陣地被挪作他用,加之不少文化專干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落實,很多地方沒有人去做這方面工作,造成鄉鎮文化人才發展受限。
五是人才培育機制還不健全。由于體制和機制方面的缺陷,一些較優秀的人才通過不同渠道相繼流失,文化人才總的趨勢是流出大于流入。市、縣兩級文化部門對鄉鎮文化干部的去留無從調控。文化行政干部的配備往往讓位于經濟部門,其后續成長提拔常被忽略,絕大多數中層正職任職五年以上乃至更長的時間而無交流、提拔的機會,干部工作激情和積極性減退。無長效、系統的培訓機制及培訓渠通狹窄、培養經費不足等因素,導致多數文化人才難以得到進一步培養和深造。
四、幾點對策建議
按照“引得進,育得出,留得住,用得上”的思路,強化人才重要性認識,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創新人才發展機制,著力打破人才發展瓶頸,努力開創文化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人才的重視程度。較長時間形成的“重經濟輕文化”、“重產業輕事業”,致使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邊緣化”。要真正建立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文化人才隊伍,還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儲備是第一儲備、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不斷強化“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意識,打牢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思想基礎,使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及文化人才在國家“五位一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做好文化工作、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要進一步優化文化人才成長的環境。大力實施“構筑人才資源洼地”戰略,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投入環境、待遇環境、平臺環境,努力破解文化人才發展瓶頸,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一是加強政策扶持。根據文化專業人才的特性,進一步制定和完善與文化發展和具體實際相匹配的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選拔人才、評價人才的優惠政策,對專業人才、特殊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扶持、激勵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努力營造穩定人才、吸引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政策環境。二是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強城鄉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經費投入,設立文化人才培養教育、人才開發發展專項資金,并隨財政收入同步增加,解決文化人才培養投入不足和發展經費受限等問題,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三是強化待遇保障。深入實施“人才關愛工程”,堅持“用待遇吸引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對引進的優秀專業人才,配套落實社會保障、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待遇;落實優秀人才定期休養、定期健康體檢制度;實行領導干部聯系、關護優秀人才和定期走訪慰問制度,真正讓文化人才受到重視、得到關心。四是搭建發展平臺。努力做到政府營造好“大環境”,文化單位改善好“小氣候”,根據文化人才不同的能力和特點,將其配置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和崗位上,因人使用、才盡其用。
(三)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深入實施文化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大力開發人才資源,挖掘人才潛力,加強人才培養,有效盤活人才存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一是實施文化藝術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建立文藝人員集中培訓基地,或委托資陽師范校、藝術培訓學校等增設藝術培訓班級,定期將文藝人員輸送到藝術學校進行文藝策劃、編導、創作、演出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輔導。各級文化館定期深入各鄉(鎮)、村(社)進行免費藝術輔導。二是實施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程。著眼于提高文化產業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與黨校、各類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借助學校豐富的師資力量和邀請外地優秀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講師授課,一方面選拔極具發展潛力的經營管理人才保送相關高校培訓,通過“借腦育人”,培養和造就一批優秀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三是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人才培養工程。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教學基地,對專業考古人才及國、省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傳承人、保護人開展定期培訓。四是實施鄉土文化能人培養工程。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涌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中,重視發現和培養鄉土文化能人,建設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
(四)要進一步創新激發文化人才活力的制度機制。用好用活人才,關鍵在于機制創新,激發人才生機活力。要積極探索和創新出一套“引用激”相結合、相促進的人才發展機制。一是健全人才引進流動機制。實施“重點人才典型引進”工程,健全人才“柔性流動”機制,著力打造吸引各類優秀人才集聚的“綠色通道”,通過用優惠政策引才、用事業引才、用感情引才、走出去借才等方式,柔性引進各類優秀文化人才,特別是急需緊缺和能起核心作用的文化人才。二是健全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建立健全以競爭擇優、公開平等為導向,有利于優秀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華的選人用人機制,優先選擇和提拔任用能夠適應文化工作需要的專業型人才,大力營造“重業績、重能力,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選人用人氛圍,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三是健全人才發展激勵機制。將激發人才活力、發揮人才作用作為重中之重,堅持精神激勵、物質激勵、事業激勵相結合,探索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對有突出貢獻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藝術創作人員予以嘉獎、表彰和重用,以充分調動文化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七
在當地可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其知識或技術得到群眾認可的專業型、帶動型的勞動者。包括農村衛生員、科技推廣員、生產能手、經營能人、能工巧匠等。農業人才興,則農業農村興。人才興農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工作,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與農業生產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有著必然的、密切的聯系,是建設社會主義重要力量,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農村實用人才服務于三農,根植在三農工作的第一線,是學習、應用、傳播先進實用技術的重要力量。近期,我們對我縣的農村實用人才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進行分析與研究。
xxxx縣轄23個鄉(鎮)、499個村(居),總人口65萬,其中農業人口52.7萬,全縣總面積582550公頃,其中林地400萬畝、草場300萬畝、水面30萬畝。近年來,xxxx縣大力實施科技興農、人才興農戰略,緊緊圍繞產業抓工人,大力開發農村實用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縣農村實用人才已達8956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4%,且以此為紐帶組成的專業協會、合作組織等為主體的農村經濟組織的帶動力量越來越大,成為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1、農村實用人才的總量。全縣共有農村實用人才8956人,其中種植業3150人,養殖業2330人,加工業450人,機械業424人,能工巧匠20xx人,農村經紀人542人。
2、行業分布情況。農村實用人才主要集中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約占75%,第三產業約占24%,第二產業占1%。第一產業主要在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是能工巧匠、農機服務、商品流通3個行業。第二產業主要是有資金有技術的返鄉農民工。種植業實用人才主要分布在水稻種植、茶葉生產、柑橘生產、油茶種植、中藥材種植、蔬菜種植、小水果等行業;養殖業實用人才主要分布在水產養殖、生豬養殖、肉牛養殖、蛋雞養殖、山羊養殖、桑蠶養殖、特種養殖等行業。第三產業實用人才主要分布在農村建筑、農機服務、農村商品流通等行業。
3、技術結構及特點。在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中,生產能手的比例最大,生產型人才占實用人才總人數的57%;其次為經營型人才分別占實用人才總人數的16%;技能帶動型人才(能工巧匠),占實用人才總人數的17%;社會服務型人才占實用人才總人數的10%。
4、農村實用人才的年齡年齡結構及特點。從年齡結構看,農村實用人才36~50歲年齡段人最多,35歲以下的具有一技之長的實用人才比較少分別為17.4%、13.8%、10%,呈現出中年化的特點。
(一)加強領導,部門配合形成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大合力。首先,建立和健全了工作機構和領導機構。20xx年3月,我縣就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20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農民素質教育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由農民素質教育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23個鄉鎮也都成立了相應機構,配備專人負責。村里還設立了聯絡員,負責學員的組織聯絡工作。其次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先后印發了《關于提高農民素質推動全縣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的行動計劃》(沅政辦發[20xx]5號)和《xxxx縣九大農業產業農民科技培訓實施意見》(沅素辦發[20xx]2號),明確提出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綜合運用各種教育培訓手段,全面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民主法制三個方面的素質。逐步增強農民科技致富、市場競爭、自主發展三種能力。畜牧、林業、農機、庫管局、茶葉辦等部門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同時,認真組織農民學習農業生產新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科技、科協、文化、司法、團委、婦聯等部門認真引導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法律、科技教育,加大了科普宣傳和法律知識普及力度。組織、人事、宣傳、計劃、財政等部門給予政策支持。全縣上下形成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社會合力。
(二)依托基地,搞好示范建立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主場地。近年來,縣直各部門和各鄉鎮,以建立培訓示范基地為切入點,通過依托基地,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效果明顯。20xx年以來,在全縣23個鄉鎮共同建立了超級稻、水產、茶葉、桑蠶、生豬、水果、蔬菜、油茶等產業的實用技術培訓示范基地,通過基地共舉辦了各類培訓162期,培訓人員5000余人,培育各類農村實用人才385人。縣農業局20xx年在全縣建立優質稻基地35萬畝。縣茶葉辦在官莊、北溶、太常等鄉鎮建立了萬畝的茶葉示范基地。各鄉鎮以基地為依托開展產業培訓。如涼水井鎮近年來建立了蛋雞養殖、蔬菜、禮品西瓜基地,通過這種基地培訓的農民教育培訓模式,農民歡迎,效果好。今年來,全縣通過依托示范基地,舉辦各類培訓班200余期,培訓農民11000余人次。培育了農村實用人才600多人。示范基地已成為我縣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主場地。
(三)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相關行業間人員的交流學習。在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積極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引進優質品種,保證質量,擴大生產規模。通過協會形式,增加相關行業人員間的學習機會,促進技術進步。社員有專門的管理組織,經常組織各種學習交流活動,邀請省農科院及農業高校的專家教授來傳授種植和防病知識,并與科研單位組織合作了科研生產基地。通過合作社,使農民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學到了實用農技知識。截止20xx年12月底,xxxx縣經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27家,入社農戶4800戶,注冊資金552萬元,聯接基地29500畝。20xx年,縣輝煌林木開發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為省級示范性合作社,陳家灘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肖家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博亞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確定為市級示范合作社。
(四)創新手段,拓寬渠道開辟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新途徑。通過把課堂搬到了鄉鎮、村,既為農村解決了辦學缺師資無教材的狀況,也為農民學習提供了方便,廣大農民可以不離崗,不離鄉,就地就近參加學習,較好地解決了工學矛盾。一是建立了農村信息服務平臺,內容包括農業種養加實用新技術、農業致富信息和技能、農村政策和法規等。通過現代媒體來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二是開展培訓進村,科技入戶。為了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力度,縣農民素質教育辦在村設立了教學站,采取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合、推廣新技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專題講座與排憂解難相結合、專家走下去與把農民請上來相結合等形式,積極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農口其他部門也根據農時廣泛開展了送科技等下鄉活動。如縣農民素質教育辦每年要編印5萬份的《農業科技》資料,送到各鄉鎮各農戶手中。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縣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達210場次,送技術資料25萬份,接待農民咨詢2萬人次。
(五)健全機制,加大投入確保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開展。為確保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的開展。我們建立健全了培訓激勵機制,將農民教育和培訓工作實行了目標管理,納入了各鄉鎮單位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近年來,雖然我縣的財政狀況相當緊張,但農民素質教育專項經費給予了一定的保障,設立了農民素質教育專項資金,用于農民素質教育的音像教材、師資培訓、多媒體教育宣傳辦點。同時,23個鄉鎮也都納入財政預算,增加了投入。同時,千方百計積極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農民素質教育,開辟籌資渠道。
1、人才總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我縣是貧困的農業大縣,又是移民大縣,廣大農村處在山區,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較差,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較低,人才素質不高,總量不大。據有關部門抽樣調查發現,目前我縣大約有農村實用人才8956萬人,只占全縣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4%。就拿xxxx茶葉方面的人才來講,研究員僅1人,高級農藝師4人,農藝師3人,有經驗的茶農近80多人,對于我們一個有著7萬畝茶園的茶葉大縣來講,是非常少的。人才嚴重不足,大多數農村實用人才沒有受過系統全面的教育,知識面比較窄,視野不夠開闊,技術水平較低,與現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農村實用人才的要求還有不少的差距。
2、農村實用人才結構不優。在我縣農村中,越是發展較快村或地處城郊、鄉郊,人才較多,素質也相對較高,示范帶動作用越強;反之,人才資源越是不足,發揮作用越少。一是專業結構不優。大部分實用人才仍停留在種植、養殖這種生產周期較長、獲益較慢、風險較大的行業上發展,而對于市場經濟日益需求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營銷、物流等方面涉及較少。尤其開拓型的經營管理人才極其短缺,面向流通、服務的人才較少。還有就是從事文化工作的`實用人才更少,急需培育。二是農村人才浪費現象也比較突出。不少農村實用人才,因為資金、思路等原有,還找不到施展才華的舞臺,有的甚至技術、能力處在半閑置狀態或干脆外出打工。三是年齡結構不優,青年農村實用人才比例少。女性人才嚴重缺乏。四是學歷結構不優。農村實用人才中96%以上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沒有受過系統的農業專業教育。
3、農村實用人才開發經費不足。
一是投入資金不足。就我縣而言,盡管縣財政在運轉艱難的情況下,將農村實用人才開發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作,但仍不能完全滿足工作需要。特別是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方面,所需教材資料、實踐操作現場、教師授課補助、參觀學習資金均難以落實,直接影響農村實用人才開發的順利進展,影響實用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二是農村實用人才自身發展資金不足。由于大部分人員生長在農村,經濟基礎薄弱,再加上沒有相應的資金扶助,許多有理想、有技術、有文化的實用人才,往往因缺少創業資金而不能依靠專業特長發家致富,從而使一部分實用人才英雄無用武之地,想率先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資金利用不合理。由于多頭培訓、為了完成量的培訓、培訓針對性差、忽視受訓對象的特點和意愿等原因,致使培訓資金用了,效果不佳。
4、農村實用人才的后續管理未跟上。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村實用人才作用的發揮。當前,鄉鎮技術人才的缺乏,致使農機、農技、水利、農廣校、文化站等從事農村使用人才培養和管理的機構逐漸退化,甚至名存實亡。相關人員從事其他工作,且年齡偏大,鄉鎮技術人員面臨青黃不接。致使對農村使用人才的后續管理工作難以跟上,也致使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發揮不全面。
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業收益的辛苦,效益低下,是問題產生的根本。農業生產效益低下,導致實用人才流失。針對三農的優惠和扶持政策隨時年年提高增加,卻遠遠跟不上農資價格上漲迅猛,農業生產成本過重,加之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造成農業效益低下,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不高,不少農民寧愿出租或丟荒棄耕,也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風險較大,致使不少農村實用人才轉移從事其他行業,造成人才流失。
二是政府職責不清,體制不順。農村實用人才服務管理部門多,卻沒有一個部門是真正的責任主體,造成多頭管理或者管理不順。各部門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缺乏規范、可續、系統的規劃。培訓資源多主體,招生混亂,資源利用率低。缺乏系統的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難以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帶動作用的積極性。人員資金不足,在鄉鎮一級沒有設置相對應的下屬部門,使權力難以下放,對農村的實用人才管理難度大。而且相關的技術推廣站或者機關單位缺乏相對應的專業人才,甚至有些技術站都沒專業對口的專業人才,外行管理內行,人浮于事,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及管理工作難以開展。
三是農村青年流失嚴重,實用人才后繼乏人。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不少農村青年不滿足于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離開農村到城市謀求發展,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上是年齡較大、文化素質較低、能力較弱的人,這些人受自身條件的局限,難于成長為實用人才,而那些靠經驗積累成長起來的農村實用人才年齡逐漸老化,造成農村實用人才后繼乏人。
四是受意識及能力的局限,制約了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一方面,農村實用人才的技術技能是主要靠自己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由于受小農意識的影響,一般不愿輕易把過硬的技術傳授別人。另一方面,農村實用人才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技術教育,都是些經驗型的人才,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總結提升,理論指導性不強,限制了他們技術的交流傳授。
農村的發展要緊緊依靠農民,發揮農民在農村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尤為重要,他們在農村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更是意義重大。農村實用人才是農業產業化與科技融合的直接實踐者,是實施科技興農的帶頭人。因此,加強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就必須在管理、培養、激勵等各個方面下功夫。
1、認真制定有關優惠政策,加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發展步伐。一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建設資料庫,對現有農村實用人才進行詳細登記、造冊,進一步強化教育培訓,尤其是要突出抓好農村教育改革,大力開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二是對從事農業生產年滿30年的土專家、田秀才和養殖行家里手應適當給于照顧,比如:通過采取發放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養老保險等方式,適當給于照顧,從而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為農村經濟繁榮貢獻力量;三是引導農村待業青年學習農業生產知識,要不斷通過保送培訓、出資培訓等方式,盡快解決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的現象。
2、加大資金投入,為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加大農村科普示范園建設,充分發揮科普示范園輻射、帶動作用,真正把科普示范園打造成為農村實用人才學習科技、掌握本領、交流技術、提高水平的理想之園;二是為充分調動實用人才的積極性,應積極鼓勵農村實用人才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生產,從土地使用、資金信貸、農用新產品設施、設備、項目引進等方面給予幫扶,增強信心,認真解決好發展后顧之憂,并更好地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共同致富;三是通過大戶輻射的方式推廣技術成果。就是選用部分輻射面廣、經濟效益高、政治素質過硬的大戶作為專業示范戶,適當給予經費投入,并把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交給專業戶、示范戶,由他們先搞起來。當地農民看到用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帶來的利益,就會自發地跟著用起來,一項新的技術或新的品種就得以推廣,一項新的產業就可以形成;四是不斷創新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考核辦法,實行年終綜合評比,對現代農業貢獻大、技術過硬、影響較大、科技成果突出的農村人才進行獎勵,要通過采取綜合評比的措施,不斷加大獎勵金額投入,從而激勵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為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每年還選送一批技術員到高校科研單位學習培訓,以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使其更好的為農村基層服務。加大政策上的引導和扶持,各項政策盡量向農村傾斜。建立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示范基地,培養雙帶農村黨員,樹立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典型。大力引導農民發展企業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如山地開發大戶劉輝牽頭成立的全縣首個林木開發專業合作社xxxx縣輝煌林木開發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張國輝領頭創辦的xxxx縣幸福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這些能人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環節,為入會農戶提供良種、技術、信息或產品銷售服務,將分散經營的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降低了農民獨闖市場的風險。
3、抓好示范點的建設,突出典型示范帶頭作用。致力于抓好示范點的建設,堅持樹典型、抓示范。通過建立一大批黨員典型示范戶,引導帶動群眾參加實用技術培訓,切實發揮黨員示范戶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農村實用人才在發展生產、帶動群眾致富方面發揮的作用。
4、加強與學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強培訓力度,推廣農民教育。一是農業、科技、勞動保障、團委、婦聯等相關部門積極推動科技下鄉工程,加強農村培訓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村人才的培訓工程。充分利用職業技術學校及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資源優勢,通過集中開班教學、網絡教學、農技人員現場面授指導和送科技下鄉、科技影視進村等形式,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工作,提高了農村人才的素質,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的種植能手、養殖能手、經營能人等農村實用人才。二是進一步加強了與農業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合作,邀請專家教授來現場授課,指導農業生產。
5、充分發揮農村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職能,積極利用信息平臺,不斷創新技術服務手段。一是可以每年分層次評選農村致富帶頭人,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以及樹立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宣傳,著力打造適宜實用人才成長和創業的氛圍。二是我縣大力實施農村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積極發展農村遠程網絡教育,打造綜合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宣傳優良品種和先進農業技術,邀請專家學者解疑釋難,指導生產。我縣農村信息網、新聞網等網絡,提供各種新產品、新技術等農業信息,對農民進行遠程教育。三是舉辦農業產品會或博覽會。通過展示優質產品、舉辦農業論壇、展示先進企業、技術產品等形式,進行招商引資,帶動農民知識和技能的更新。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八
普洱市轄9縣1區,其中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近幾年來,市委始終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嚴格遵守《黨政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市、區、旗)黨政正職隊伍建設的意見》(中組發[2006]3號文件),高度重視縣(區)委書記隊伍建設。一是在培養選拔上重視。注重在艱苦地方、復雜環境、綜合部門多崗鍛煉和培養干部,注重選拔那些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經受住艱苦環境鍛煉、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能駕馭復雜局面,經得起風浪考驗,作風扎實、能密切聯系群眾,善于做群眾工作、群眾公認、清正廉潔的干部擔任縣委書記。全市縣(區)委書記隊伍中,大多數經過市、縣、鄉多崗鍛煉,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絕大部分一把手都具有比較豐富的基層領導工作經歷,具有較強統攬全局的能力、解決矛盾問題的能力和推動工作的能力。二是在教育培訓上重視。制定培訓規劃和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派縣(區)委書記到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參加專題培訓、短期培訓和理論培訓,到省外、市外考察學習,到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市委有針對性地組織縣(區)委書記開展理想信念、權力觀、群眾觀學習教育,不斷提高縣(區)委書記把方向、管全局、議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增強駕馭全局、服務群眾的本領。三是在監督管理上重視。不斷加大對縣(區)委書記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用人行為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力度,注重監督縣(區)委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加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特別通過縣級黨委換屆,選準配強縣(區)委書記,較好地發揮了縣(區)委書記隊伍在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聚民心、促發展、保穩定工作中,在推進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的核心領導作用。目前,全市10個縣(區)委書記,除1個縣委書記因提拔到省直部門,接任人選正在按程序考察外,其余9個縣(區)委書記平均年齡42.4歲,年齡在35歲至39歲的2人,占22.2%;40歲至45歲5人,占55.6%;46歲至50歲2人,占22.2%。大學本科學歷5人,占55.6%;在職研究生4人,占44.4%。其中,經濟管理專業5人,占55.6%;漢語言專業1人,占11.1%;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人,占11.1%;行政管理專業1人,占11.1%;社會學專業1人,占11.1%。無女性和少數民族縣(區)委書記。
二、縣(市、區)委書記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縣(市、區)委書記隊伍的精神狀態、思想作風和工作狀況總體是好的,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努力,縣(市、區)領導班子結構得到優化,素質明顯提高,領導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這支隊伍是靠得住,能干事的隊伍。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隊伍建設還存在著一些與新的形勢和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一是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極少數縣(市、區)委書記作風漂浮、脫離群眾,工作方式方法簡單,不善于做群眾工作,忽視群眾的合理訴求。雖然發生在極少數干部身上,但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影響黨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如孟連“7.19”事件發生后,普洱市委及時對孟連縣委書記進行了調整。二是任期制執行力度不夠。對任期制的管理要素缺乏相應的規定,比如,任期目標責任制、任期目標考核等,一些地方縣(市、區)委書記變動頻繁。三是選拔標準難把握。《干部任用條例》中規定的6條基本條件和7條應當具備的資格相對概念化,在考察時不好把握。比如:在考察中難做到全面了解人選的熟悉領域、主要專長和發展潛力,難判斷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態度和業績以及人選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干部考核評價難,部分干部群眾認識上有差距,認為考察干部是一個程序和環節,有的認為是走過場,不愿意反映真實情況。
三、加強縣(市、區)委書記隊伍建設的建議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九
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回想過去的一年,城東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在以校長梁積林、書記姜春華為首的行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共同努力、團結奮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城東學校今后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就我校在20xx-20xx學年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工作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我校有著深厚的辦學底蘊,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確立了團結、民主、創新的辦學理念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目標;樹立了團結、勤奮、嚴謹、創新的校訓;形成了熱愛學生、言傳身教、教學嚴謹、勇于探索的教風;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學風。在這一系列理念的指導下來管理和建設教師隊伍。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管理,我校成立了以校長梁積林為組長,姜春華、謝放文、王志其、李紅輝為組員的教師隊伍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領導小組人員的分工:梁積林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姜春華書記負責人事工作;謝放文、王志其、李紅輝負責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實施。
制作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橫幅標語,加大了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宣傳力度。學校非常重視對教師的激勵機制,制定了《教育教學成果獎勵辦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項競賽,積極撰寫教育教學經驗論文,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
同時,學校制定了《教職工培訓學習制度》,從財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師進修和培訓,滿足老師們學習上的需要,組織各種工會活動,滿足教師娛樂的需要,積極支持和吸收優秀教師加入黨組織,滿足他們政治上的需要等等。
我校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教師們的積極擁護和肯定,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成為了我校的主旋律。教師們可以暢所欲言,談學校的辦學理念、談學校的發展方向,談學校的工作得失等等,有了意見敢于直接向學校行政反映,有了新的想法敢于直接向學校行政提出。
我校師資力量雄厚,共有在職教職員工51名,其中有中學高級教師13人,大學本科學歷的17人。全部專業技術人員都具有教師資格,50歲以下教師全部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學校在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具體表現在:
(一)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
學校發展離不開文化建設,學校本學年中,組織教師學習的主題是貫徹落實教風的認識和班風班訓的確立與闡釋。通過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們統一了思想,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工作充滿了激情。從我校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了活動方案,精心打造了文化墻;各班都有各具特色的班訓、班級格言,并繪制成照片與經典國學、名言警句一起懸掛在走廊墻壁上。并且邀請退休教師和在職教師一起,開展了教育精神大家談的座談會。
會上,老教師們談得最多的是他們教書時的奉獻精神,使我校在職教師深受感動。在職教師根據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學校發展的需要,采用筆談的方式,暢談了我們應該具有的教育精神。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教師隊伍積極向上,凝聚力更強,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學校將根據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要求和教師們的認識理解,繼續展開討論,最后要形成我們城東學校的教育精神,進一步豐富學校的文化建設內容。
(二)教師培訓有計劃,效果好
1、各項培訓制度健全
為保證教師健康向上的成長,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師培訓的各項制度。《新教師培訓制度》、《骨干教師培訓制度》、《骨干教師職責》、《教師外出學習制度》等。這些制度都是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經學校行政研究,教代會審議后通過的。這些制度都是從激勵教師參加各項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制定的,保證我校教師能夠健康快速的成長。
2、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師專業化的主要內容。教師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終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的需要,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推進培養和培訓的進程。
同時,教師專業化基本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發展為本,既要強調教師為社會發展所應承擔的義務,同時也要努力滿足教師個性發展、自我完善的價值需要。教師專業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師專業發展。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把握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在較高層次上實現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切實提高教師實施教育素質的能力和水平。本學年的校本培訓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計算機全員培訓。學校安排計算機專業教師利用每周四下午第第七節課的時間進行專題培訓、技術指導。同時,老師們自覺利用課余時間自學、自練,從而使每個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都有所提高。學校還強化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意義、目的,學校投入資金,給所有班級都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要求所有的教師平時上課能運用課件的內容要盡量在課堂上使用課件。課后,進行教學反饋時,把課件的制作和運用當作重要的一項內容進行評議。
2、以各項競賽活動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本學年中,我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活動。每一次組織教師參加競賽,都要組織相應的教師成立支持小組,大家共同學習課標,新課程理念,共同策劃、設計,解決有關問題等,活動結束后,還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進一步提高對有關問題的認識。所以,我校教師在參加的各種競賽活動中,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有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提高了這些參賽教師的專業水平,也帶動了全校教師積極參加學習,提高專業知識。
3、走出去,開闊眼界,了解新信息,吸取新經驗,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上學期我們組織了數學教師到漣源伏口中學參加數學教研活動,語文教師到雙峰蛇形山中學參加教研活動,下學期還選派了多名教師到婁底、常德、益陽等地聽課、學習與培訓。教師學完歸來之后,要寫學習心得,在教師會上匯報學習的收獲,把了解到的新信息及時傳達給所有教師,同時,他們將所學到教學新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三)教學管理方面
教學常規是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準則,良好的管理體制是我們順利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學校統一要求,齊心協力,重點做好了如下工作:
1、落實各項制度。嚴格按調整的《新課程設置方案》開齊、上足,教好每一門課程,不隨意增減。教導處根據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加強了對教師的常規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要求教師加強教學反思,不斷增強教師的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
2、進一步規范和強化教學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這已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因此,我校教師都能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向課堂40分要質量。組織教師學習《課標》,鉆研教材,探究教法,根據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實際精心擬定教學計劃,寫出教案。
課前又再次鉆研教材教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復備,從備課上可以看出老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由于課前準備得充分,課堂40分鐘的教學得到了保障。在教學中,新的教學理念得到較好的體現。
學校行政領導深入教師課堂聽課,課后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反饋,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優化上提出整改意見,要求教師切實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新的課程標準,讓學生樂學、會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還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良好。特別是備課,教師每一堂可都認真做好了課后小結、作業的批改老師們也很認真,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單元檢測都做到了及時、認真、仔細批改,及時分析評講,幫助學生找出失誤原因,進行查漏補缺。
3、著力抓好學生的規范教育。從學生的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的訓練抓起,抓紀律,抓常規,抓行為。全體教師都能以新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指針,從文明禮儀、課堂紀律、學習習慣入手進行養成教育,并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在本學年中還更改了鈴聲,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教師根據鈴聲,提前來到教室等候上課,保證課堂時間的充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研活動方面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為此我們在更新教師觀念,適應新的課程標準上下大功夫,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們意識到,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做好教育教學的關鍵。為此,本學期教導處以教研組為單位,各學科要根據本學科的實際,組織好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研討。
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做到及時研究解決,為課改工作積累經驗。同時我們根據學期初的教學計劃,切實抓好知識培訓、學科培訓、業務培訓,以提高教師領悟新課標以及駕馭教材的能力。圍繞新理念,新標準,新行為這一研究專題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新課程培訓和各種教學觀摩、學習、參觀活動。
各位教師都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根據上課情況認真寫好教后感,真正實現理念的刷新,行為的改變。學校規模小,教師人數少,為便于研討,共設語文、數學、英語、政史、綜合等五個教研組,定時、定地點、定主題的開展教研活動。力求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有實效,教師有收獲。
在本學年中,我們的教研活動還以公開課為契機,組織教師開展有針對性地教研活動。在教研活動中,大家推心置腹,毫不保留,暢所欲言,既增進了教師間的團結,又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五)課題研究方面
由于體制的原因,我校在20xx年以前,教師參加各項競賽活動的機會不多,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意識不強。從20xx年起,隨著體制的改革,學校意識到教研教改的重要性,學校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學校課題評比評審小組,加強對學校教研課題的領導和指導。短短幾年時間,成績斐然。
我校的市級課題經典國學快樂學課題在課題組教師和全體師生的配合下,歷經近三年時間的實施,經市教科所領導評定,予以順利結題;此外,還有創建學習型家庭共創孩子美好未來被評為省級優質課題;學校配合培養中小學生遇有侵害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自護自救的研究課題被確立為省級申報課題。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工作重點,是學校的生命線。本學年,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顯著提高:在20xx年下學期的全市抽考中,我校七年級歷史獲得全市第二名、七年級數學第五名、小學四年級科學第五名的好成績;本學期,我校與桃園、沙辦進行三聯校考,我校八年級所有科目均超出三校平均分、七年級除英語、語文外,均超出三校平均分。
學校在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我校在演講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穆楠同學獲得全國演講比賽第一名(這是我市中學生在全國演講比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彭丹、龔鈺婕等同學均在市級演講比賽中勇奪第一。
一學年來,盡管我校行政對教師隊伍建設特別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整體看來,仍然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視:
1、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不完全合理。學校在20xx年體制改革后,初中部停止招生,只剩小學部,到20xx年才恢復初中,所以在教師師資、學生生源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點加強。
2、由于體制等原因,學校的教師情況比較復雜,學校在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師管理方面,遇到一些問題、矛盾,行政在對待教師隊伍的管理上較其他兄弟學校有一定難度。
一年的工作結束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根據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不斷改善教師隊伍專業結構,進一步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和措施,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教師工作熱情,進一步推動學校向前發展。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十
黨的xxxx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社會和諧關鍵是人的和諧,人才是維護和諧的有力支撐。貫徹落實好黨的xxxx大精神,就是要盡快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一、城關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基本狀況
1、社會工作簡要概況。城關區社會工作主要是政府與社會組織用專業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個人、家庭、特定群體等服務對象解決困難和問題,從而起到協調社會關系、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促進城關社會和諧進步的作用。是由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事、民政、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司法、衛生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社會福利服務活動為主的活動。在城關區,社會工作的范圍很廣,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殘障康復、優撫保障、社區建設、心理疏導、司法矯正等都是社會工作的重要領域。
2、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分類。社會工作人才所服務的范圍和領域相當寬泛,涉及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就城關區來看,社會工作人才廣泛分布在社會管理和服務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具有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點。正在發揮著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就目前城關區社會工作人才分布和發揮作用的領域看,主要應劃分為五種類型。一是救助救濟型社會工作人才。主要在社會救助、減災救災、司法矯正等方面發揮作用;二是傳播先進文化型社會工作人才。主要在教育輔導、文化傳播、信息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三是權益保護型社會工作人才。主要在維護婦女、兒童、企業職工權益,關心下一代等方面發揮作用;四是公共服務型社會工作人才。主要在教育、衛生、社區建設、計劃生育等方面發揮作用;五是社會管理型社會工作人才。主要是指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部門的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按照劃分的五種類型,我們對全區社會工作人才進行了一次調查摸底,重新進行了登記造冊,分別建立了檔案和人才庫,實現了分類管理。
3、社會工作人才的分布狀況。西北是全國開展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較晚的地區之一。我區目前還沒有成立區社會工作者協會,也還沒有對社會工作者進行規范的職業資格考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職業化、專業化水平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城關區社會工作人員主要分布在以下幾類部門中:一是各級各類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如民政部、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主要業務部門;二是公益服務類的事業單位,如各類社會福利服務、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等提供社會服務的機構。
4、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現狀。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城關區社會工作者隊伍數量有了很大發展,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工作領域的相關從業人員。約有1050人,這些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構成了城關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基礎。第二類是初步具有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正在向職業化和專業化方向邁進的社會工作人員,約有13500人。其中,民政系統的社區建設、社會福利、社區救助等領域約260余人,政法系統的司法矯治等領域約1xxxx余人,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的就業服務等領域約360余人,人口計生系統7260余人,殘聯180余人,婦聯系統240余人,在教育、衛生領域也出現4000余人的社會工作人員。三是志愿者隊伍,這部分人最多,初步統計約在10萬人左右。可以看出,城關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初步形成了以社會工作領域相關從業人員為依托,以社會工作人員為基礎,以專業社會工作者為主體的結構。
二、城關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
由于受自然、經濟、教育等因素制約,作為西北地區的城區,城關區社會工作人才觀念還比較落后,社會工作人才干事創業環境還不夠寬松,社會工作人才結構還不盡合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還不強,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還不夠高,整個社會工作人才建設在總體上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1、總量不足。截至xxxx7年上半年,城關區各類社會工作人才約13500人,不到全區常住人口的2%。到xxxx0年,城關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人員需求量預計將達到3萬名左右,其中社會工作師(者)要達到1萬名。目前,城關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規模與社會需求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2、結構不太均衡。從學歷專業結構看,真正具有社會工作相關專業背景的從業人員比例偏低,學歷層次從整體上看不高;從年齡結構看,很多社會工作人員年齡偏大;從區域結構看,城區多,郊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少,城鄉差異大;從功能結構看,社會工作人才多分布在體制內的“條”、“塊”當中,社會工作人才所依托的社會組織數量過少。
3、管理機構不健全。目前,社會工作分散在社會管理的各個部門和領域,例如民政、勞動、司法、工青婦等,還缺少牽頭抓總的部門。還沒有成立負責全區社會工作的行政管理職能部門——職業社會工作處,缺乏在全區范圍內統一推進社會工作的權威,力量也十分薄弱。
4、規范化程度不高。在城關現有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中,有98%沒有經歷系統的專業教育,“職業不專業,專業不職業”、“行政半專業,志愿不專業”的現狀還非常嚴重,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實踐的社區工作者,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缺乏價值理念、工作手段和方法有限。而目前參與社會志愿服務的群眾日益增多,但由于很多志愿者缺乏專業培訓和機制激勵,難以形成持續化、常態化、專業化的社會服務。
5、社會認同度較低。社會認同度不高也是制約社會工作隊伍建設的一個嚴重問題。由于人們對社會工作還比較陌生,社會工作的社會知曉度、認同度普遍較低,加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獎懲激勵,民間對社會工作的參與熱情不高。造成社會工作者的工作熱情被挫傷,社會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發揮。
三、社會工作人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
一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社會工作人才從事的是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社會工作人才是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從人才強國的戰略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把社會工作人才列入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抓緊抓好。在黨委領導下,建立組織部門綜合協調,人事、民政、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司法、衛生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堅持全社會共享為目標,完善社會工作管理體制。要以堅持全社會共享為目標,健全和完善社會工作行政管理機構,在市級層面,目前可以進一步擴大市民政局職業社會工作處的職能和管理權限,充實相關人員力量,統籌協調全市整個社會工作管理事務。在區縣、街道層面,有條件的可以成立相應的機構,配備專門人員;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可以先擴充現有相關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增設崗位和專門負責人員,從而形成市、縣區、街道三級社會工作管理體系。
三是堅持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社會工作人才素質。要抓緊制定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培養規劃,從現狀出發,著眼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明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規模結構、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驟,增強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計劃性。有計劃、分層次地對現有社會工作人員進行大規模專業培訓,鼓勵他們參加進修、實習、短訓、函授等,加強交流與合作,推進社會工作人才的資職認定和評價評定工作,今年,我們要重點做好社會工作人才從業規則和相關制度的制定工作,依托城關就業培訓中心和城關職業鑒定所開展社會工作人才的資格認定、證書發放和注冊工作,并會同人事部門做好社會工作人才的職稱管理工作。對重點社會工作部門要推行社會工作人才持證上崗制度,規范社會工作者的從業管理。
四是規范崗位設置,切實配備好專業社會工作人員。社會工作崗位開發與設置,是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要深入調查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明確社會工作崗位的設置領域和配備要求,推進崗位設置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以及其他負有權益保障、社會救助職責的人民團體,各類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區服務等機構,醫院、學校、司法矯治機構等單位,可以通過崗位調整、增設專門的社會工作崗位等方式,配備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加大財政資金向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力度,為社會工作人才發揮作用提供財政保障。
隊伍建設的調研報告篇十一
按照泰山區教育局的安排,我校也進行了“三亮”活動的實施, 我嚴格按照這次教師作風整頓的要求,認真學習,深刻反思,對照要求深入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積極整改,努力提高,現將結果匯報于下:
首先,對整改認識不夠。主要表現在:
三是學習重點不清。自己沒有認真把握學習重點,但求面面俱到,忽視了與教學直接相關的重點學習。
其次、責任意識不夠強
由于大局意識不夠,往往只管自己職責以內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過問。有時,自己明明看到班上存在問題,有時自己認為無足輕重、無礙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無動于衷;有時本該今天干完的事,也隨便拖到明天干。
再次 、在教學工作中創新不夠。因為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教學工作中仍有些默守陳規,拘泥于傳統教學思維和模式,不能放開思維,開拓創新。在處理問題時老喜歡“看別人的”或是用一貫的老套路、老辦法。對于各種教學規章制度不加辯證分析地貫徹執行。 最后、對工作的熱情度不夠。
教學工作是一項既單調而又枯燥乏味的重復性工作,日復一日地重復,思想上也就有所動搖,工作熱情有所減退,對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初,滋生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工作態度。
其一、由于平時疏于學習在知識結構日新月異的今天,不學習,就要落伍。以往我總認為,只要能把自己的本質工作干好就行,其他學習都無關緊要,殊不知,學習與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統地、全面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在我自己的教學工作崗位上,我認為只要能把美術課上好就行了,而放松了對其他課的知識學習,加之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對于學習制度堅持不夠,老愛犯“三分鐘”熱情的毛病,這一不良習慣致使學習收效不大。
其二、一心為學生服務的觀念變弱。
我們的一切出發點應著眼于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由于自己性情較急,學生稍有不聽話就缺乏耐心,缺少笑臉和熱情,總認為他們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想要怎么樣就隨他們,對他們也不嚴格管教,放任自流,與同學們的交流不夠,沒有與經常與他們打成一片結下濃厚的情誼。
其三、思維不夠超前,認識落后。思維局限,認識落后,進取意識不夠強,認為工作上過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穩而不亂,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按部就班,認為只要規規矩矩地按教學條款和規章制度的要求辦事,工作上不出錯,不給學校添亂子,也就問心無愧。沒給自己樹立起跨越的高標桿,讓自己朝著目標堅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標追求和奮斗的激情與勇氣。
首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認真學習書本知識,做到全面學習和重點學習相結合,不斷給自己“加油”和“充電”,經常和同事們相互交流、相互競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認真學習各種規章制度,樹立愛崗敬業和安全教學的責任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的思想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
其次、嚴于律已,增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我們工作的最終目標要體現在為學生服務上。所以在教學工作中,自己始終要圍繞為學生服務這先決條件,嚴于律已,一絲不茍地干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多抽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強為學生服務的責任意識。
再次、開拓創新,樹立大局意識。在教學工作中,要開拓創新,敢于突破常規思維,想別人之所沒想、所不想,樹立敢闖、敢冒的精神,只要所思、所識、所想、所為符合教學工作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就大膽地干。自己要勇于剖析自己。經常對照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積極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虛心向其他同志請教,請別人幫助查找問題,對于別人的批評和指正,自己決不敷衍,堅決摒棄面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