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西陵導游詞篇一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清西陵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我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午參觀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河北省易縣境內。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范圍內,建有帝陵、后陵、妃園寢、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十四座,還有行宮、永福寺兩處附屬建筑及衙署營房遺址,品種齊全、布局合理。陵區(qū)內保存有古松一萬五千余株,這些樹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風沙的侵襲和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別的小氣候,使陵寢處于一個獨立完整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使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在2000年11月30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在2001年1月11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景區(qū)。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天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壯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權威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獨自徘徊時有友好的大自然來引導他拜謁上天和祖墳。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真正成為建筑藝術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穿南北,主體建筑安排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第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適宜的體量,斑斕的色彩,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量還是排列形式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結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富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有價值的建筑之一。
整個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具服殿獨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來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的場所,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圣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于1739年,花費白銀十三萬一千五百兩。大碑樓占地5.54畝,高26.05米,四面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wěn)中有變,富麗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廣場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云團,一條巨龍于云朵間盤繞柱身扶搖而上,帶有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起源于遠古時代,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誹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期就很流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盛行。華表裝飾著象征皇權的云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襯托出主體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碑樓內,矗立著兩統(tǒng)巨大的石碑,每統(tǒng)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橋梁中最長的,長107米,寬21米。(欄板上是二十四節(jié)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因為有河才有橋,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與田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一定的關系,耕種、澆灌都離不開二十四節(jié)氣。)像這樣巨大而完美的石橋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它對于建筑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連接作用,使組合群的層次明顯,過渡自然,緊湊而不松散,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清西陵導游詞篇二
西陵峽口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郊,控巴蜀之交帶,當水陸之要沖,素有“川鄂咽喉”、“三峽門戶”之美稱,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北西陵峽口
導游詞
范文,歡迎借鑒參考。“秭歸勝跡溯源長,峽到西陵氣混茫。屈子衣冠猶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三斗坪前今日過,他年水壩起高墻。唐僧師弟立山頭,燈影聯(lián)翩豬與猴。峽進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已歸東土清涼界,應懲西天火焰游。五十年來天地改,渾如一夢下荊州”。這是郭沫若在時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峽后寫下的《過西陵峽》這首詩,作于1961年。詩中描繪了西陵峽壯美的風光,囊括了峽中的著名景觀。西陵峽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巴東官渡口,東止宜昌南津關,全長120千米,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也是自然風光最為優(yōu)美的峽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西陵峽分為四段:香溪寬谷、西陵上段峽谷、廟南寬谷和西陵峽段峽谷。其中香溪寬谷長約45千米,谷中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名景,廟南寬谷長約33千米,谷中有燈影峽、黃牛峽等名景。峽內風光明麗,雄偉壯觀,兩岸峰巒高聳,夾江壁立,峻嶺懸崖橫空,奇石嶙峋,飛泉垂練,蒼藤古樹,翳天蔽日。
西陵峽中的宜昌段,西起秭歸香溪,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76千米,這里山奇水秀,峽中有峽,峽峽相連,尤其是號稱“西陵四峽”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更是風光奇異,聲明遠播。
燈影峽位于湖北宜昌縣西南部,長江三峽西陵峽石牌以西。因峽東南岸象鼻山頭屹立著兩塊奇石,形似《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師徒二人。每當晚霞透射峰頂時,由遠處望去,似燈影搖曳,故名燈影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扇子峽,是因峽內巖壁多呈銀白色,宛如明月,故名明月峽;因南岸扇子巖重山壁立如扇,故名扇子峽。
長江東流至此折向南流,峽谷呈南北向彎月形。上起南沱,下至石牌,長8公里,峽谷相對高度500-600米。峽內石灰?guī)r結構,形成陡崖峭壁,奇峰異石遍布林立。北岸峽壁石灰?guī)r頁巖平臺的接觸帶,清泉四溢,從陡壁跌落,形成許多飛流直下的瀑布,景象萬千,蔚為壯觀,素有“無峰非峭壁,有水盡飛泉”之說。沿江兩岸植物資源豐富,山麓緩坡處多柑桔林,山背后的金剛山,為名茶“金剛銀針”的產地。
兵書寶劍峽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西段,湖北省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河口,東止新灘。長約5千米,江面最窄處近100米,沿岸巖壁主要由石灰?guī)r構成。因峽北岸崖壁石縫中有古巖棺葬的匣狀遺物,形似書卷,相傳是諸葛亮藏的兵書,其下有一塊巨石直立似劍,插入江中,傳說是諸葛亮藏的寶劍,故名兵書寶峽。又因“書卷”其色似鐵,又名鐵棺峽。傳說諸葛亮曾經在此駐兵屯糧,亦稱米倉峽。
據(jù)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記載,因“兩岸壁立,白石隱現(xiàn),狀如白狗”,故又名白狗峽。過去江中礁石密布,險象環(huán)生,航行十分艱難。枯水期航道寬僅60余米,逆水船需絞拉過灘。沿岸奇峰綿延競拔,絕壁千尋。緩坡處多茂密的柑桔林。境內有屈原大夫祠、太公釣魚石、玉虛洞、月亮洞等著名景點。
牛肝馬肺峽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西段,湖北秭歸縣境內。為西陵峽中著名的險灘之一。因北岸巖壁有兩團四、五塊赫黃色巖石重疊下垂,一塊形如牛肝,一塊狀似馬肺,故名牛肝馬肺峽。此峽處于新灘和廟河之間,長9.5千米。江面最窄處約百米,主要由石灰?guī)r構成。峽中峭壁對峙,奇峰突兀,巖壁間飛瀑高懸,林木蔥郁。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馬肺”下半部被英國軍艦槍炮轟缺。因此郭沫若在《過西陵峽二首》詩中道:“兵書寶劍存形似,牛肝馬肺說寇狂”,飽含侵略者的憤慨之情。
崆嶺峽位于長江西陵峽西段偏中,湖北省秭歸、宜昌兩縣交界處。崆嶺,原名崆,是一種有窗戶的船。空聆就是空船。據(jù)《史記》記載,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難,此峽有俗語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之稱。比起水位急灘青灘和泄灘,崆嶺灘更為兇險,是江上的“瓶子口”。由于航道狹窄,水勢又急,因此每當有船至此,“必空其聆,方可上下”,故名空聆。峽名據(jù)此意傳為崆嶺峽。
此段長2.5千米,江面最窄處約200米。峽中峰巒迭秀,屹立在峽江南北,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從前灘多激流,礁石林立,有名的險灘即有“二十四珠”。清光緒二十六年,德國“瑞生號”輪船觸礁沉此。
崆嶺峽內有崆嶺灘,峽以灘名。峽內有一小段又叫黃牛峽。因為岸邊的一座山上有一塊巖石酷似人牽黃牛,所以又叫黃牛山。峽又因山得名。有一首民謠是這樣說的:“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說明這段江流水急,暗礁多,木船行駛,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謹慎,所以行駛速度很慢。于是,走了好幾天,黃牛山依然在視線之內。如今,峽內河道經過整治之后,再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了。
舊時西陵峽灘險水急,礁石林立。“白狗次黃牛,灘如竹節(jié)稠”,這是白居易形容西陵峽內險灘密布的名句。如今的西陵峽是壯麗的景色依舊,洶涌的惡浪不再了。江面風平浪穩(wěn),水流平緩,船只暢行無阻,如履平川。
西陵峽得名于南津關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從南津關到秭歸香溪口為狹谷段,長66公里。西陵峽以嚴峻聞名于世,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青灘、泄灘、崆嶺灘、蛤蟆碚等名峽險灘和黃陵廟、三游洞、陸游泉等古跡。
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位于香溪東15千米、長江北岸的陡壁峭巖上,也像石隙中有物疊置其間,狀若書卷,名曰"兵書",其右下方條形巖石凸起,宛如巨劍直插激流,名曰"寶劍"。"兵書"實為巴人巖棺葬之遺跡。
從兵書寶劍峽向東過新灘不遠,江北有巖壁,上有兩塊重疊下垂的褚黃色巖石,一塊形似牛肝,一塊形似馬肺,故名牛肝馬肺峽。牛肝和馬肺其實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鈣沉積形成的鐘乳石。如今牛肝還完整,而馬肺則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入侵的英國軍艦轟掉了下半部,使馬肺殘缺不全。后來郭沫若游經三峽時在《過西陵峽二首》中又以“兵書寶劍存形似,馬肺牛肝說寇狂。”來遣責英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大好河山的罪行。
蓮陀至南津關間有燈影峽及黃牛峽。燈影峽峽壁明凈,純無雜色。兩邊云鬢凝翠、飛泉漱玉。崖壁映入江水,靜影澄碧。若夜晚過峽,月懸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美景異常,所以又稱明月峽。燈影峽的一大絕景就是每當夕陽西照,晚霞透襯崖頂?shù)乃膲K象形石就象燈影戲(皮影戲)劇中《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燈影峽由此而得名。
過了燈影峽后行不多久,便可望見一排陡峭的石壁。它高聳于郁郁蔥蔥的群峰之上,俯瞰著波濤洶涌的激流。絕壁下九條蜿蜒下垂的山脊,宛如九龍下水,氣勢十分雄偉壯觀。那橫空的石壁就是黃牛巖,河谷便是“黃牛峽”。與燈影峽相比,黃牛峽兩岸山勢高聳,巖形粗獷多變。這里是有代表性的震旦紀地質斷層。至今在黃牛峽中仍可找到魚類化石、三葉蟲化石及其它海洋生物化石,它記錄了三峽數(shù)億年來的滄海桑田的變化。
過三峽工程后往西行10公里,就進入了兩岸峭壁聳立,如斧劈刀削一般的崆嶺峽,在其間夾有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里水流湍急,由“大珠”、“頭珠”、“三珠”等礁石組成,礁石犬牙交錯,亂流翻涌。因而流傳“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船過崆嶺灘,如遇洪水季節(jié),激浪如排山倒海之勢沖擊礁石,船行其中,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特別是“大珠”的巖石上刻有“對我來”三個大字。船行至此,必須朝著“對我來”直駛過去,方可順著水勢產生的回沖力而避開它,如果要避它而行,反而會觸礁沉船,這是三峽船工所積累的豐富經驗。1900年德國輪船“瑞生號”開進峽江,由于不知“對我來”的奧妙,又不聽峽江引水的忠告,不敢直沖“對我來”,結果被這塊礁石撞沉。解放后,峽江航道經過多次整治,炸掉明石暗礁,加之葛洲壩的建成,水位抬高,險灘已不復存在。
南津關為西陵峽出口,此間河道狹窄,兩岸陡壁高聳,緊緊扼住滔滔的江水,就像一個細領的瓶口,形勢十分險要,形成與夔門首尾相應的又一個天然門戶,有“雄當蜀道,威鎮(zhèn)荊門”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關內群峰竟秀,江巖壁立,河道曲折,江流洶涌,而關外卻豁然開朗,江面由300米聚然增加到2200米,放眼一望,大江浩蕩,綠野無垠,舟船有梭,令人有“極目楚天舒”之感。
西陵峽口風景區(qū)位于燈影峽與三峽大壩之間,橫跨西陵峽兩岸,交通便捷,從宜昌市或三峽大壩出發(fā),陸路經宜蓮公路,水路經長江黃金水道均可到達,同時,乘輪渡過江,還可到達南岸的石牌和三峽極頂風景區(qū)。西陵畫廊由“永遠的西陵峽”峽谷風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橋和地質公園、西陵峽沿江棧道組成。它以峽谷風光、地質公園為特色,是開展地質科考、書畫觀摩、觀光攬勝、徒步游三峽等旅游活動的絕佳之地,主要景觀有震旦紀、寒武紀世界標準地質剖面、世界華人三峽石刻、仙人橋、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畫廊是整個三峽中最為神奇壯麗的峽谷,因而北宋領袖歐陽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絕唱,陳毅元帥也寫有“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峽,忘返興猶稠”的豪邁詩篇。三峽大壩竣工后,從三峽大壩到葛洲壩之間長38公里的西陵峽段將是唯一不被淹沒的峽谷,將保持原汁原味的峽谷風光,是永恒的三峽風光,是尋夢三峽的樂園。西陵畫廊北岸蓮沱一帶的寒武紀、震旦紀地質剖面,是20世紀20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是全國三大典型地質剖面之一,揭示著地球遠古的奧秘。
仙人橋是西陵峽風光的最佳觀景點,其附近的峽谷段是三峽最窄處,兩岸峽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驚濤拍岸,是體味三峽雄奇風光的極佳地段。仙人橋原名天生橋,位于江北岸懸崖上,它三面絕壁,一面臨江,在兩山之間,凌空飛架,險峻奇特之至,傳說是天上的仙女與凡間樵哥一同升天時,仙女裙帶化成的彩橋。“仙人橋上白云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峰”,宋代詩人田鈞當年途徑橋下,因山水兇險和不見仙女倩影而深為遺憾。而今,這里開發(fā)成為旅游區(qū),一個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鶴立于升天臺上,似在飄然升天,栩栩如生。站立橋上,上下百里西陵畫廊盡收眼底,但見云卷細浪,霧散輕紗,偌大長江,飄忽如帶,千輪萬舟,形如柳葉,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險,人續(xù)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畫,東有石門天險,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勢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麗生輝的明月峽,令人目不暇接,心馳神往。
清西陵導游詞篇三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清西陵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我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午參觀崇陵。
清西陵中,雍正的泰陵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天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壯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權威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獨自徘徊時有友好的大自然來引導他拜謁上天和祖墳。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真正成為建筑藝術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穿南北,主體建筑安排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第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適宜的體量,斑斕的色彩,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量還是排列形式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結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富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有價值的建筑之一。
整個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具服殿獨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來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的場所,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碑樓內,矗立著兩統(tǒng)巨大的石碑,每統(tǒng)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清西陵導游詞篇四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送您來清西陵觀光旅行,我是向導員×××,旅途中你有什么看法和請求只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咱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支配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戰(zhàn)書參觀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河北省易縣境內。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范疇內,建有帝陵、后陵、妃園寢、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十四座,還有行宮、永福寺兩處從屬建筑及衙署營房遺跡,種類齊全、布局公道。陵區(qū)內保存有古松一萬五千余株,這些樹豈但丑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防止外界風沙的侵襲和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殊的小氣象,使陵寢處于一個獨破完全的天然環(huán)境之中,使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留。清西陵的歷史、文明藝術價值極高,在20xx年11月30日被結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在20xx年1月11日被國家游覽局評為首批4a景區(qū)。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范圍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計劃,布局都反應出當時國度的富強以及政局的穩(wěn)固,在建筑用料、工程技巧,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十分講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范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視四處,能夠看到,北面有綿延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統(tǒng)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自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狀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旁邊遼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絢麗,錯落有致的修建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賤過,構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式。“陵制與山水相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足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現(xiàn)出古代建筑學家鬼斧神工的高明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威望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本人預約的一條不能轉變的需要途徑上始終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單獨彷徨時有友愛的大做作來領導他拜見上天跟祖墳。所以不任何一個處所,景致會真正成為修筑藝術資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無比考究,完整按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須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串南北,主體建筑部署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序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正確的標準,合適的體量,斑斕的顏色,機動奇妙的伎倆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留念性、禮制性主題井井有條地開展并一直深入。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點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目仍是排列情勢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貨色,與北面的大紅門造成一個寬闊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聯(lián)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體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盛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活潑,雕工細膩,小巧剔透,活力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存在價值的建筑之一。
全部陵區(qū)重視對門的處置,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純樸、凝重、敦實、慎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派頭。
具服殿獨成一院,是供后輩天子、后妃來謁陵祭祖時調換衣服的場合,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相似于當初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便利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圣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重要建筑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于1739年,破費白銀十三萬一千五百兩。大碑樓占地5.54畝,高26.05米,四周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wěn)中有變,華麗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廣場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肅穆、肅穆、宏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云團,一條巨龍于云朵間環(huán)繞柱身扶搖而上,帶有躍然紙上的動態(tài)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于遠古時期,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毀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代就很風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風行。華表裝潢著象征皇權的云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筑的特別標記,烘托出主體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雄偉壯觀。
碑樓內,聳立著兩統(tǒng)偉大的石碑,每統(tǒng)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勞苦功高,大概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樹碑立傳的主要材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橋梁中最長的,長107米,寬21米。(欄板上是二十四節(jié)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由于有河才有橋,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與原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必定的關聯(lián),耕種、灌溉都離不開二十四節(jié)氣。)像這樣宏大而完善的石橋在中國事未幾見的。它對建造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銜接作用,使組合群的檔次顯明,過渡天然,緊湊而不疏松,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正穆的氛圍。
清西陵導游詞篇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要表達完整的歡迎詞)下面我把清西陵的綜合情況首先作一介紹。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到辛亥革命后宣統(tǒng)皇帝溥儀退位,其間295年(公元1616—1920xx年),歷經12帝。
歷史上,清朝皇帝的陵墓有3處:北陵、東陵和西陵。北陵在遼寧省沈陽市,為清朝入關以前的陵墓(埋葬有努爾哈赤、皇太極)。清朝從1644年入關,到1920xx年被推翻,統(tǒng)治全國267年,共有10個皇帝。除宣統(tǒng)溥儀未建陵外,9個皇帝分別葬清東陵(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和清西陵(葬有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
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清西陵,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地處易縣城西15公里永寧山下的丘陵地帶,周圍群巒疊嶂,樹茂林密。東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古城遺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北枕高聳挺拔的永寧山,南抵滔滔東流的易水河。
西陵周邊近200里,外圍原有紅、青、白三層界樁,每層之間相距10里,界樁20里為官山(系指西陵界外的皇家園林),不許老百姓涉足。清代為了加強陵區(qū)的管理,設立了一套機構,歷代皇帝均任命泰寧鎮(zhèn)總兵兼西陵大總管大臣統(tǒng)管西陵,委派輔國公、鎮(zhèn)國公兩個王公并設置東府、西府,作為皇室的代表,專門守陵。
清西陵陵區(qū)周界約100公里。陵區(qū)保護范圍8300公頃,重點保護面積1842公頃,陵區(qū)范圍800平方公里。建有4座皇帝陵:泰陵、昌陵、慕陵、崇陵;3座皇后陵: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3座妃陵: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14座陵墓。另有行宮、永福寺兩處附屬建筑及衙署營房遺址。這里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嬪妃,2位王爺,2位公主,6位阿哥等共計80人。
西陵建筑面積為40.7497萬平方米,陵區(qū)內矗立著1259間宮殿和單體建筑,122座石建筑,構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建筑群。其建筑形式和規(guī)制明顯體現(xiàn)著封建社會的典章制度。4座帝陵、3座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嬪妃、王爺為綠色琉璃瓦,公主、阿哥為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筑環(huán)抱于15000株蒼松翠柏之中。永寧山屏立于陵寢之后,易水河流淌在大紅門之前,使規(guī)模宏大的清西陵更顯乾坤聚秀。這些古樹避免和減少了外界風沙的侵襲,以及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別的小氣候,使陵寢處于一個獨立完整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使這里的建筑,尤其是石雕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20xx年11月30日,清西陵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xx年1月11日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景區(qū)。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清朝入關在建有清東陵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建清西陵。
清朝入關后,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了遵化縣的清東陵,他們的后妃也都葬在清東陵,開創(chuàng)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
雍正皇帝登基后,曾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選定了萬年吉地,且此地離順治、康熙陵墓不遠。當時也符合雍正帝的初衷,但經過堪輿大臣(風水大師)的再三相度,認為九鳳朝陽山“規(guī)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雍正經過再三思考,決定廢掉此陵,在清東陵另外選陵址,但均未找到理想的建陵之地。雍正命怡親王即他的十三弟胤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在京城西南一脈山麓往來采卜,到當時的易州境內天平峪(今易縣太平峪),發(fā)現(xiàn)這里西有云蒙山,北有永寧山,東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他們極力向雍正推薦,稱這里是“乾坤聚秀之區(qū),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雍正也認為這里“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于是自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八月十九日開工興建泰陵。由于雍正帝追求風水,首辟西陵從而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駕崩,次年乾隆登基,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3月將父親雍正葬入西陵。然后又為自己在泰陵附近的太平峪選好了萬年吉地,準備死后與父親葬在一起。后來乾隆考慮到清東陵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應有后代陪伴,又派大臣到清東陵相度,清東陵圣水峪“龍蟠虎踞,星拱云聯(lián),允協(xié)萬年之吉”,乾隆認為這里是絕好的“萬年吉地”,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興工營建陵寢。為兼顧東西兩陵區(qū)的關系,乾隆提出“嗣后吉地,各以昭穆次序(即輩分之分),在東西兩陵界內安葬。”此后乾隆將太平峪賜給兒子嘉慶,乾隆本人在東陵的圣水峪興建了裕陵,與祖父康熙皇帝相守,嘉慶在西陵興建了昌陵,與爺爺雍正為伴。
清朝皇帝在選定萬年吉地的時候,十分注重“山脈水法”和“形勢理氣”,他們把具備了這些自然條件的地域稱之為“乾坤聚秀之區(qū),陰陽合會之所”。為了把這些天造地設的風水寶地建設得更完美,他們在營建規(guī)模宏偉的皇家陵寢時,要在陵區(qū)大面積的栽植常青樹,彌補青山綠水不能替代的莊嚴、肅穆氣氛。清西陵自清朝入關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建泰陵開始,到民國四年光緒皇帝的崇陵完工,歷時185余年,共栽植松柏等常青樹20余萬株。這些樹木增添了陵寢氣氛,美化了西陵環(huán)境,同時也寓意了封建帝王渴望江山萬代、地久天長的心愿。時過境遷,清王朝已經成為了歷史,但保留下來的15000余株古松與清西陵一起成為祖先保留下來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清西陵樹木的栽植納入了陵寢規(guī)制當中,是與陵區(qū)建設同步進行的。清政府規(guī)定:“陵寢近旁儀行栽種松柏樹外,儀行外圍添種雜樹”。栽種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栽,神道兩旁成排成行生長的古松就屬于這一種。一種是海栽,陵寢外圍大面積范圍內栽種的各種樹木多以這種形式栽植。
清西陵的樹木栽植后,清政府派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對樹木的管理也有嚴格的要求。如有丟失和損壞,根據(jù)不同情節(jié)給予輕重不同的處罰,對失職的官員給予降職或革職處分。
清西陵樹木的來源有三種:一是來自淶源縣的上老荒。陵寢建成后,皇帝為了綠化陵區(qū),派人奔赴各地挑選樹種。使臣來到淶源縣上老荒,看到那里樹木繁盛,品種優(yōu)良,回京后啟奏皇帝,皇帝當即傳下旨意,命使臣們返回上老荒,征集役工和牲蓄,向陵區(qū)馱運松樹。因為樹木都已長大,每頭牲畜只能馱運兩棵,沿著拒馬河、過紫荊關、下十八盤,經過漫長的路程運至西陵陵區(qū)。按當時規(guī)定,任何百姓不得進入陵區(qū),違者“橫走罰,豎走殺”;,但是清政府為了皇家陵寢的“風水”,把這些樹木看做是珍貴文物,運樹人員和牲畜可以直接進入陵區(qū),人不下跪,馬不解鈴,并且不惜工本,栽種樹木時每個樹坑用一斗黃米做肥料,運樹人員賞給銀兩。為求吉祥,將上老荒改名為“上老芳”,把圣旨鐫刻在巨石上,將全體村民封為臣民。
二是陵區(qū)內自己培育樹苗。陵區(qū)自己培養(yǎng)的樹株,由于樹齡較小又是當?shù)赝寥溃院唾I來的樹木比較,即節(jié)省了馱運時間和費用,又容易成活。三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梁鼎芬集資購買樹種。光緒皇帝的崇陵建成后,梁鼎芬看到陵區(qū)沒有樹木,既影響風水又不美觀,建陵計劃中也沒有種樹的條文,于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在北京訂做了許多瓷瓶,運到西陵。冬季大雪之時,放在崇陵寶頂上面,裝滿雪水,封上口,寫上“崇陵雪水”的字樣,運回北京,送給清朝的遺老,讓他們收下雪水,拿出錢。他用集資得來的銀兩購買了樹種在西陵陵區(qū)栽種,并在崇陵三座門內栽植了18棵云杉,象征十八羅漢為光緒皇帝守陵。
西陵古松千姿百態(tài),巍為壯觀。林海深處,有樹干筆直,高聳如云的“巨人松”;丘壑溝谷之間,有扎根石縫,盤根錯節(jié),立于奇峰怪石之上的“菩薩松”;有層層疊疊、狀似寶塔的“羅漢松”。慕陵龍鳳門前有兩棵古松,一左一右地矗立在神道兩旁,一棵主干挺直、兩枝傾斜向上伸展,樹葉繁茂呈圓形,宛如亭亭玉立的侍女頭頂圓盤迎接客人。另一棵主干前傾,兩枝叉開向前伸展,恰似彬彬有禮的老者在迎接客人的到來。昌陵有“盤龍松”,崇妃園寢有“馬尾松”,主干粗壯,樹葉向下沿地面伸展,恰似馬尾,故此得名。泰陵寶頂后有一棵“臥龍松”,足蹬基石,頭枕寶城,眼望寶頂,樹干曲回似龍身,樹梢交錯生長似龍爪龍須,像一條臥龍沉睡在暮色陵寢當中。
經過200多年的風風雨雨,原來覆蓋西陵陵區(qū)800平方公里的古松林,由于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數(shù)量大為減少,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華北平原最大面積的古松林。清西陵是一片綠的世界、綠的海洋,清西陵的古松,綠化了西陵的山水、美化了西陵的環(huán)境,將西陵人工建筑的美與自然風光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交相輝映,將西陵點綴成一幅壯美的畫卷。
清西陵4座帝陵附屬陵寢的建筑無論在規(guī)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變過程。泰陵、昌陵完整宏偉的陵寢規(guī)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輝煌,慕陵建筑的裁減,崇陵陵寢規(guī)模的減小,真實地記錄了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亡,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軌跡。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妃園寢的光緒皇帝和珍妃的命運,更記錄了慈禧太后獨霸朝廷、喪權辱國的屈辱歷史。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陵寢工程由于清王朝被推翻而終止,更是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結束的實物例證。就保存狀況而言,清西陵是中國陵寢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寢之一。下面為大家介紹清西陵的首陵——泰陵。
泰陵
泰陵是清朝入關后第三代皇帝——雍正的陵墓,也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雍正,康熙皇帝第四子,愛新覺羅氏,名胤禎,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其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0xx年)即皇帝位,時年45歲,第二年改年號為雍正,雍正皇帝于公元1735年駕崩,在位20xx年,卒年58歲。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葬于泰陵。
縱觀雍正的一生,他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是社會爭議較多的一位封建帝王。在其20xx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以大刀闊斧的手腕懲治腐敗,推行新政,改革稅收制度,實行干部交流,扭轉了康熙末年政治頹廢、吏治腐敗的局面。在雍正王朝中期,國庫充盈,社會穩(wěn)定,農、林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清王朝成呈現(xiàn)出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在政治和經濟上為乾隆盛世的出現(xiàn)打下堅實基礎,起到舉足輕重的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泰陵從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開始營建,歷經8年后于1737年竣工,命名為泰山陵,簡稱泰陵。成本材料費白銀240多萬兩,用工233.6萬人次。在中國封建社會,對泰陵的美好解釋是:“循禮安舒曰泰,臨政無慢曰泰”。鑒于雍正皇帝對中國歷史做出的貢獻,所以他的陵寢用泰字命名。
泰陵是一處清朝盛世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亦非常考究。
泰陵陵址名曰太平峪,地處永寧山主峰下。根據(jù)“陵制與山水相稱”,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清代建筑學家與風水學家把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做為泰陵的朝山,永寧山做為泰陵的靠山。永寧山是太行山余脈,也屬于燕山山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由山西而來,如巨龍橫臥中原。主峰突起,聳入云端,屏立于陵寢之后。大紅門兩側有東、西華蓋山作為天然門戶。當我們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向四面觀望時,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作為靠山,也可以說是屏障,是太行山的余脈,九龍九鳳山作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前面還有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作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坐落著泰陵氣勢恢弘壯麗、錯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北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與精美華麗的陵寢建筑相映成趣。陵寢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古代帝王在選擇陵址時為什么對山如此重視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山是古人溝通天上和人間的橋梁,是最偉大的造化,所以對山的崇拜就變成中國封建社會國家最大的典禮,歷代帝王為了王朝統(tǒng)治的興旺,大都要到泰山去封禪。第二,山能夠永遠存在,皇帝對山的崇拜意味著他的統(tǒng)治就如同高山與日月一樣永遠同光。
泰陵不僅講究規(guī)劃布局,而且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布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以中軸線上(神道)貫穿南北,主體建筑設在中軸線上,一律坐北朝南,地宮坐落在中軸線的北端,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排列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置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泰陵是雍正的陵墓,埋葬著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憲、皇貴妃敦肅。其建筑序列從南向北,于2.5公里長的神路上以居中或對稱的形式依次修建了五孔石橋、石牌坊、石獬豸、大紅門、更衣殿、平橋、圣德神功碑樓、華表、望柱、七孔石橋、石像生、龍鳳門、三孔橋、神道碑亭、神廚庫、朝房、班房、隆恩門、焚帛爐、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頂?shù)冉ㄖ?/p>
進入陵區(qū)的第一座建筑是一座五孔石拱橋,獨具慧眼的《西游記》導演就是讓唐僧從這里踏上西天取經之路的,橋下清澈見底常年不息的易水,給陵區(qū)帶來了幾許靈氣,更增添了“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幾分秀色。
跨過五孔橋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巍峨壯觀的的三架石牌坊,清西陵共有7架石牌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這3架石牌坊,它既屬于泰陵,又是整個清西陵威嚴肅穆的象征。在中國明清兩代其他的帝王陵墓前,也建有石牌坊,如位于北京市昌平區(qū)的明十三陵、位于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位于沈陽市的福陵和昭陵,但都為1架,清西陵卻有3架,1架居中朝南,2架稍后分列東西,和北面的大紅門構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式的格局,這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堪稱國粹,是中華民族古代建筑的藝術瑰寶。3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每架由66塊石料組成,防木結構形式,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高12.75米,寬31.85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構筑而成,各個部位還雕有不同類型的圖雕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特色的建筑。
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為廡殿頂建筑,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進入大紅門,漫步古老的神路,映入眼簾的是凝重華麗的圣德神功碑樓,他穩(wěn)座于神路正中,與大紅門遙相呼應,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廣場四角分別矗立著一根華表,猶如高大精干的四名衛(wèi)士護衛(wèi)著主人的安全。圣德神功碑樓北面是一座長達105.2米的七孔橋,這是陵區(qū)最大的一座橋梁。橋北是一組(5對)小巧玲瓏的石像生。繞過影壁山——蜘蛛山,是龍鳳門,它將您引入富麗堂皇的宮殿區(qū),小碑樓、神廚庫、朝房、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等,座座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讓您欣賞到我國無比精湛的古代建筑藝術,感受著高品味的文化價值和深層次的文化底蘊。站在陵寢至高點——明樓前遠眺,泰陵景觀盡收眼底,端莊秀麗的元寶山屏立于大紅門前方,做為陵寢的朝山;蜿蜒逶迤的九龍、九鳳山位于大紅門前方左右兩側,近侍拱衛(wèi),天心十道;連綿起伏的永寧山,如巨龍橫臥中原成為陵寢的靠山。這些都是天造地設自然成趣的絕妙景觀。泰陵周圍彌山漫古皆盡松林,這里草木蔥郁,群松青翠欲滴,如詩如畫。
下面我們進入具服殿。具服殿獨成一院,是專供皇帝以及后妃等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之所,沿續(xù)明代建筑拂坐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了一座水沖廁所。
圣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于1739年,花費十三萬一千五百兩白銀,占地5.54畝。碑樓高26.05米,四面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wěn)中有變,富麗典雅,坐落在方形廣場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莊嚴、肅靜、雄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云團,一條巨龍于云朵間盤繞柱身扶搖而上,使之帶有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起源于遠古時代,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誹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期就很流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盛行。現(xiàn)在陵區(qū)華表已無原樣,上面卻裝飾著象征皇權的云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僅用于襯托主體建筑,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碑樓內,矗立著兩通巨大的石碑,每通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座橋梁中最大的橋,長107米,寬21米。(攔板上是二十四節(jié)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因為有河才有橋,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于田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一定的關系,耕種澆灌都離不開二十四節(jié)氣。)像這樣巨大而完美的石橋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它對于建筑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連接作用,使組合群的層次更鮮明,過渡自然,緊湊而不松散,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走下七孔橋,在神道的兩側對稱排列著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獅、石象、石馬、武將、文臣等五對石像生。
望柱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紋飾,底部為六角形的須彌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成為主要建筑。因為明、清陵墓石牌坊作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純屬裝飾性的標志。
石像生就是在陵墓前設立的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以此來顯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和權勢。考察泰陵石像生的檔案,泰陵原沒有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認為陵寢不設石像生,與典制不合,想在此增設石像生。而臣工們(風水大師:高其倬,洪文瀾)則堅持:泰陵甬道,系隨山川之形勢盤旋修理,如設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齊安供,而甬道轉旋之處,必有向背參差之所,則與風水地形,不宜安設,所以這并不是違背典制,而是與風水有關。乾隆建議將大紅門、龍鳳門向南展拓,于是臣工們遵旨赴現(xiàn)場審核了原有計劃并向乾隆奏議:大紅門正在龍蟠虎距之間,護北面隨龍升旺氣,納南面特朝環(huán)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時天造地設之門戶,不便展拓向外。況石像生之設,古制未詳,無大關典禮之處,似可毋庸添設。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對臣工的據(jù)理力爭,也無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
1748年,乾隆出于孝道和禮制的考慮,強行在泰陵前安設了五對石像生。這樣就失去了龍鳳門橫陳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衛(wèi)迎候于門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個敗筆。但由于臣工們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與一言九鼎的皇帝據(jù)理力爭,所以也未傷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據(jù)劉敦禎先生講,此山系人工所為,可這里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廢料。那么案山在陵區(qū)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因風水講,無朝案遮攔未免飄散生氣,所以案山會使陵區(qū)生氣發(fā)越。
通向寶頂?shù)囊龑Т蟮馈竦涝谶@里突然拐彎,是因為中國古建筑講:貴含蓄,忌直接。也就是說后面的建筑不能一下子盡收眼底。所以當我們漫步于彎彎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在意向深遠的空間環(huán)境氛圍之中。
龍鳳門是一座雍容華貴的建筑,火焰式石牌坊柱門,有黃色琉璃瓦的看面墻,墻下有寬厚敦實的潔白色須彌座。構成豐富細致、色彩斑斕、華麗富貴的形體。整座龍鳳門充滿了動勢。高低錯落的輪廓線,挺拔的石柱上雕刻云板,云墩和蹲龍,橫直如矢的大小額坊和頂部火焰寶珠,看面墻上云紋騰龍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葉,墻頂為藍綠色三彩斗拱所撐托的金色琉璃廡殿頂?shù)鹊龋冀o人以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感受。龍鳳門的近形風姿與遠視氣魄巧妙溶匯,相澄相生,出神入化,給人以豐富的視覺藝術感受,不愧是古代哲匠的精心杰作。
三孔橋雖沒有五孔橋那么宏大,但工匠師們都把它建造得小巧玲瓏,優(yōu)美動人,將兩側的攔板用幽雅的券形曲線組合。站在三孔橋上駐足觀看,陵寢宮殿群在紫色的永寧山襯托下,同時向東西兩翼橫向逶迤延展,把一種統(tǒng)一性的內涵,一種非同凡響的穩(wěn)重、寧靜、莊嚴肅穆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三路九孔橋并肩橫跨于最后一座馬槽溝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條河以外,后兩道是人工而成,體現(xiàn)了山陵環(huán)境質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對水的處理。水對于大地來說是血脈,能夠造就大自然的鐘靈毓秀、生氣發(fā)越;水還可以界分空間,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及協(xié)和的環(huán)境回合,而且山水可得如方圓中之規(guī)矩,山水相濟如堂室之有門戶,因此陵區(qū)所有隨橋泊岸,酌量地勢修理,不使浸濕地宮;修筑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彎環(huán),免其激設有聲,破壞寧靜的山陵氣氛。所以馬槽溝彎如飄帶,柔如輕紗,造成“來宜曲水向我,去宜盤旋顧戀”的水勢。充分體現(xiàn)出陵區(qū)對地穴的留戀之情。所以陵區(qū)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總關情。
神廚庫是一座坐東朝西的小院,內建神廚。神庫和省牲廳等建筑,是祭祀時制作和存放各種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稱小碑樓,是放置皇帝謚號碑的亭式建筑,重檐歇山,黃色琉璃瓦覆頂,四角翹飛,形式與大碑樓相仿,但規(guī)模縮減了二分之一左右。內豎一通石碑,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寫著雍正皇帝徽謚號。
東、西朝房是為祭祀準備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據(jù)關外奶房、果房的遺制而建制的。
東西班房均為布瓦卷棚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值班房,也叫守護房。清代皇帝即位之后,便大興土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之修陵筑墓,因而皇陵的保護便成為首要任務,這一任務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來擔負。他們采用換班的方法沿著陵院外的更道晝夜巡邏。如趕上陰天下雨等天氣便可在值班房內躲避休息。
隆恩門是進入宮殿區(qū)的門戶,是整個陵寢組合群引導建筑的結束與主體建筑的開始。兩側是寬厚高大的朱紅圍墻,把宮殿區(qū)的所有建筑包圍起來,使其成為結構嚴謹?shù)膬蓪釉郝洹?/p>
焚帛爐,又叫燎爐,是為皇帝祭祀時焚燒五色紙和金銀錁的地方。爐高4米,采用磚木建筑形式,單檐歇山頂,周身用黃琉璃瓦構件制成,爐基為須彌坐。爐內四壁及上下均為鐵板,下面是三個鐵槽,頂部兩角各有一出煙孔,底座下部兩側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適中,色調和諧,雍容華貴,精巧細致。
東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時又是臨時存放神牌的地方。每當大修隆恩殿時,帝、后的神牌就移到這里安放,在維修期間如遇上祭祀,也在此進行。西配殿則是喇嘛念經的地方,每當?shù)邸⒑蠹莱酱蠹乐眨捎栏K屡?3名喇嘛到此念經,為死去的皇帝超度亡靈。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寢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為祭祀的主要場所。整個建筑在巨大的漢白玉基座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式建筑,黃色琉璃瓦蓋頂,顯得莊嚴肅穆。其建筑結構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對接形式,梁、柱、檁、椽結合不死板禁錮,有靈活移動的余地,具有很強的防震性能。在發(fā)生強烈地震時,卯榫之間具有獲活動性能,將外部力量緩沖分解,震后仍可恢復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來的多次地震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未使清西陵的大木結構受到明顯破壞,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門也叫琉璃花門,中門比較高大,兩側墻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裝飾。這種門占地面積小,看上去顯得較厚,圖案豐富,雍容華貴,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堅硬,耐高溫,有一勞永逸之功效。兩側分別接卡墻,阻隔南北,使宮殿區(qū)形成兩層院落。清代建筑學家不僅注重陵區(qū)單體建筑的形象與外觀,而且更注重它們之間的關系,組群布局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種組群布局的實現(xiàn)依靠門戶和墻體,將各單體建筑有效的組合分割,形成一個個院落,并將院落形成復雜的整體,所以“庭院深深深幾許”就是這個道理。
二柱門橫跨神道,石柱上架額坊,建筑形式為斗拱夾山頂,作為方城明樓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寢都在三座門以后建二柱門,自道光以后則裁撤,因為建筑中縮短了三座門與方城明樓之間的距離。
石五供是一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3塊巨石雕成的須彌座,這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臺基樣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寶、八卦、琴棋書畫等圖案。所有這些都象征著吉祥如意,對研究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圖案造型及美學觀點很有參考價值。
明樓屬于紀念性的建筑物,高高聳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橋山的氛圍之中。它與朱紅色的墻體、金黃色的瓦頂與湛藍的天空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
當我們踏上明樓在南門外遠眺時,心中升起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正前方五里之外的東西華蓋山、九龍九鳳山形成的自然門戶,郁郁蔥蔥的古松樹彌漫于30里內外。座座殿宇、橋梁、門戶、樹木山川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比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承德的離宮,明十三陵大有過之無不及。像這種巨大的皇陵在中國的建筑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世界遺產的驕傲。所以英國著名科學家里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筑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
如果說雍正在選定易州境內天平峪時,說這里是“乾坤具秀之區(qū),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風水寶地,而歷經185年的14座陵寢完工以后,自然景觀又加人文景觀,就形成了如此景觀:“山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嶺崇崗,遠拱于外,靈巖翠岫,環(huán)衛(wèi)其間,迄下山崗無數(shù),如手之有指,每兩崗之平坦開闊處諸陵在焉,花之瓣,筍之籜,層層包護”,“龍蟠鳳翥,源遠流長,左右回環(huán),前后拱衛(wèi),實如金城玉筍”的秀美風光。
清西陵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清西陵,我是你們的導游。
位于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距北京125公里。是清朝四個皇帝陵、三個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園寢的陵墓群。西陵的陵園建筑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間,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國兩千年來陵寢建筑藝術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頃的保護范圍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共14座陵寢和兩座附屬建筑(永寺福、行宮)。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嬪、2位王爺、6位阿哥,共計78人。
陵區(qū)內矗立著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規(guī)制明顯地體現(xiàn)著封建社會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筑環(huán)抱于蒼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競相崢嶸。還有五色祥云縈繞的永寧山,綿綿屏立于陵寢之后。八功遙溯靈源的易水河緩緩流淌于大紅門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規(guī)模宏大,頗具氣勢。
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雍正泰陵,居于陵區(qū)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東西兩側。泰陵的神道,由三層巨磚鋪成,兩邊蒼松翠柏,從南往北分布著40多項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進入陵區(qū)的一座聯(lián)拱式五孔橋,橋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莊重、美觀,色彩調和。這三座石坊,都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獸等圖形,形態(tài)生動,被視為西陵建筑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嘉慶的陵稱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規(guī)模與泰陵不相上下。嘉慶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傳位給他時并為他在泰陵南一公里的地方,選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鋪的是很貴重的黃色花斑石 ,石板上還帶有紫色花紋,光滑耀眼,好像是滿堂寶石。大柱包金飾云龍,金碧輝煌。工藝精巧的道光陵稱慕陵。慕陵的特點是規(guī)模小,沒有方城、明樓、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堅固,則超過泰、昌二陵。整個圍墻,磨磚對縫,干擺灌漿,墻身平齊結實。隆恩殿的建筑工藝精巧,大殿全用金絲楠木,不飾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開殿門,楠木香氣撲鼻而來。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內有龍,而且檁枋、雀替,也雕上游龍和蟠龍。這些龍都張口鼓腮,噴云吐霧。崇陵是光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整個陵區(qū)樹木茂盛,景色宜人。皇帝居住過的行宮古建筑可接待游人食宿。 大自然把陵區(qū)周圍山川河流也都賦予了一種特殊的靈氣,清朝末年泰寧鎮(zhèn)總兵陳增榮在筆書余暇,雅愛山川秀麗,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荊關紫氣”、“拒馬奔濤”、“云蒙疊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鐘”、“福山捧日”、“華蓋煙嵐”、“易水寒流”。正是由于這些怡人的自然景色,襯托出了“萬年龍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才離開父祖,獨辟蹊徑,在易州境內首辟西陵,以圖大清江山萬代、歲遠天長。 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宮。
后來,為使東陵和西陵香火永續(xù),乾隆皇帝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東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東陵界內的勝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與祖父康熙為伴,其子嘉慶在泰陵旁邊建了昌陵與祖父雍正相守。遵照這一昭穆之制,道光的陵寢原建于東陵寶華峪,在歷經七年建陵大工完竣并葬入孝穆皇后以后,發(fā)現(xiàn)地宮內滲水不斷,道光只好又在西陵境內選擇了一塊高平之地,將寶華峪陵寢建筑拆除,到西陵營建陵墓。在隔咸豐、同治兩代皇帝后,光緒也將墳墓建在了西陵。
如果說西陵的輿地山川均為天造地設自然成趣,那么,從建泰陵到崇陵竣工歷時185年之后,又形成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巧妙結合,“使天人合一”宇宙觀在陵寢建筑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正如孫鼎烈在《永寧山扈從紀程》中所說的那樣:“山勢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嶺崇崗,遠拱于外,靈巖翠岫,環(huán)衛(wèi)其間,迄下山崗無數(shù),如手之有指,每兩崗間平坦開拓處,諸陵在焉,花之瓣.筍之籜,層層包護”,“龍蟠鳳翥,源遠流長,左右回環(huán),前后拱衛(wèi),實如金城玉筍”。
好,游客朋友們,清西陵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清西陵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接下來就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三峽風光,將三峽的神奇與奧密一探究竟。
兩岸的山峰高聳入云,七百里間連綿沒有中斷,像兩條盤虬的長龍,沉睡在長江兩岸。
夏天三峽的水,如同一支激情四射的舞蹈,不僅將夏天的暴躁舞了出來,也將夏天的炎熱搖擺的淋漓盡致。好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春天的水,嬌柔多情,如同少女翩翩起舞潺潺流淌在兩山之間,水清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邊岸上,樹榮草盛;秋天的水,凄寒瀟瀟,常有猿猴的聲音接連不斷,悲涼婉轉,使人心感憐憫。
三峽的美景,如果用言語來表達,是道不盡說不完的。在這兒,還請游客們自己用心去領略和感受吧。謝謝大家!
清西陵導游詞篇八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暮币卓h清西陵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里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后妃、王爺、公主、阿哥等80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附屬建筑行宮、永福寺,這里風景秀麗,環(huán)境幽雅,規(guī)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清西陵有規(guī)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處環(huán)境幽雅、風景秀麗的游覽勝地。在方圓200華里、面積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內,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古松林。從建陵開始,清王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shù)以萬計的松樹,現(xiàn)在這里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余萬株,陵區(qū)內松柏蔥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寢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隱若現(xiàn),儼然一幅絢麗的山水畫。
陵區(qū)內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氣勢磅礴。每座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爺陵均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和風格。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tài)雄偉。陵區(qū)內有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氣勢磅礴。每座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爺陵均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和風格。這里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古松林,數(shù)以萬計的古松、古柏把這一帶裝點得清秀蔥郁,古樸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tài)雄偉。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余緒延至民國年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guī)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qū),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雍正皇帝覽奏后十分高興,也認為這里“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于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20xx年光緒的崇陵建成,歷經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嬪園寢7座,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宣統(tǒng)皇帝溥儀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于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建筑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構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筑群。
清西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11月,清西陵與清東陵一起,被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西陵有規(guī)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處環(huán)境幽雅、 風景秀麗的游覽勝地。在方圓200華里、面積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內,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古松林。從建陵開始,清王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shù)以萬計的松樹,現(xiàn)在這里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余萬株,陵區(qū)內松柏蔥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寢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隱若現(xiàn),儼然一幅絢麗的山水畫。
陵區(qū)內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氣勢磅礴。每座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爺陵均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和風格。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寢,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慶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緒皇帝);后陵3座: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妃陵3座,其他陵寢4座(懷王陵、公主陵[1]、阿哥陵、王爺陵等)。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這里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tài)雄偉。
從建陵開始,清王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shù)以萬計的松樹,現(xiàn)在這里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余萬株,陵區(qū)內松柏蔥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寢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隱若現(xiàn),儼然一幅絢麗的山水畫。
孝圣皇后的泰東陵坐落在河北省易縣清西陵境內,位于雍正帝的泰陵東北約1公里處的東正峪。泰東陵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乾隆元年(1736)九月,主持泰陵工程事務的恒親王弘晊,內大臣、戶部尚書海望向乾隆帝請示:雍正帝入葬泰陵地宮后,是否給皇太后預留分位?乾隆帝不便作主,轉而請示皇太后。皇太后降懿旨:“世宗憲皇帝奉安地宮之后,以永遠肅靜為是。若將來復行開動,揆以尊卑之義,于心實有未安。況有我朝昭西陵、孝東陵成憲可遵,泰陵地宮不必預留分位。”乾隆帝遵照皇太后懿旨,于乾隆二年(1737)在東正峪為皇太后營建泰東陵,約于乾隆八年(1743)建成。其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為:三孔拱券橋一座、東西下馬牌、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值房各3間、隆恩門一座5間。東西燎爐、東西配殿各5間、重檐大殿一座5間。陵寢門3座、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陵前左側是神廚庫。庫外井亭一座。
清西陵導游詞篇九
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梁各莊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 離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精選5篇河北清西陵
導游詞
范文,歡迎借鑒參考。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清西陵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我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午參觀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河北省易縣境內。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范圍內,建有帝陵、后陵、妃園寢、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十四座,還有行宮、永福寺兩處附屬建筑及衙署營房遺址,品種齊全、布局合理。陵區(qū)內保存有古松一萬五千余株,這些樹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風沙的侵襲和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別的小氣候,使陵寢處于一個獨立完整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使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在20xx年11月30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在20xx年1月11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景區(qū)。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天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壯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權威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獨自徘徊時有友好的大自然來引導他拜謁上天和祖墳。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真正成為建筑藝術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穿南北,主體建筑安排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第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適宜的體量,斑斕的色彩,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量還是排列形式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結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富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有價值的建筑之一。
整個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具服殿獨成一院,施后代皇帝、后妃來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的場所,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圣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于1739年,花費白銀十三萬一千五百兩。大碑樓占地5.54畝,高26.05米,四面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wěn)中有變,富麗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廣場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云團,一條巨龍于云朵間盤繞柱身扶搖而上,帶有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起源于遠古時代,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誹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期就很流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盛行。華表裝飾著象征皇權的云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襯托出主體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碑樓內,矗立著兩統(tǒng)巨大的石碑,每統(tǒng)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橋梁中最長的,長107米,寬21米。(欄板上是二十四節(jié)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因為有河才有橋,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與田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一定的關系,耕種、澆灌都離不開二十四節(jié)氣。)像這樣巨大而完美的石橋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它對于建筑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連接作用,使組合群的層次明顯,過渡自然,緊湊而不松散,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走下七孔橋,可見在神路的兩側對稱排列著的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獅、石象、石馬、武將、文臣等五對石像生。
望柱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紋飾,底部為六角形的須彌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為主要建筑,因為明、清陵時石牌坊作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純屬裝飾。
石像生是設置在陵墓前的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來顯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泰陵原來并未安設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認為陵寢不設石像生,與典制不符,想在此泰陵增設石像生,而臣工們(風水大師:高其悼、洪文瀾)則堅持:“泰陵甬道,系隨山川之形勢盤旋修理,如設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齊安設,而甬路轉旋之處,必有向背參差之所,則于風水地形,不宜安設”。所以泰陵不設石像生并非違備典制,而是與風水有關。乾隆建議將大紅門,龍鳳門向南展拓,于是臣工們尊旨赴現(xiàn)場審核了原有計劃并向乾隆奏議:“大紅門正在龍蟠虎踞之間,護北面隨龍升這旺氣,納南面特朝環(huán)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時天造地設之門戶,不便展拓向外,況石像生之設,古制未詳,無大關典禮之處,似可毋庸添設”。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對臣工的據(jù)理力爭,也無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此事不了了之。事隔幾年,乾隆舊事重提,最終在1748年,大臣拗不過皇帝,在泰陵前安設了五對石像生,這樣就失去了龍鳳門橫陳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衛(wèi)迎候于門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個敗筆,但由于臣工們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與皇帝的據(jù)理力爭,所以也未傷及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據(jù)劉敦禎先生講,此山系人工所為,可這里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廢料。那么案山在陵區(qū)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因風水講,無朝案遮攔未免飄散生氣,所以案山會使陵區(qū)生氣發(fā)越。
通向寶頂?shù)囊龑Т蟮馈竦涝诶锿蝗还諒潱且驗橹袊沤ㄖv:貴含蓄,忌直接。
后面的建筑不能直接盡收眼底,應該慢慢展開,所以當我們漫步于彎彎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于意向深遠的空間環(huán)境氛圍之中。
龍鳳門是一座雍容華貴的建筑,為廡殿頂火焰式石牌坊柱門,黃色琉璃瓦的看面墻,墻下有寬厚敦實的潔白色須彌座,構成豐富細致,色彩斑瀾、華麗富貴的形體,整座龍鳳門充滿了動勢。高低錯落的輪廓線,挺拔的石柱上雕刻云板、云墩和蹲龍,橫直如矢的大小額坊和頂部火焰寶珠,看面墻上云紋騰龍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葉,墻頂藍綠色三彩斗拱所撐托的金色琉璃廡殿頂?shù)鹊龋冀o人以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感受。龍鳳門的近形風姿與遠視氣魄巧妙溶匯,相登相生,出神入化,給人以豐富的視覺藝術感受,不愧逝代哲匠的精心杰作。
三孔橋雖沒有七孔橋那么宏大,但工匠師們都把它建造的小巧玲瓏,優(yōu)美動人,將兩側的欄板用優(yōu)雅的券形曲線組合。站在三孔橋上駐足觀看,陵寢宮殿群在紫色的永寧山襯托下,同時向東西兩翼逶迤延展,把一種統(tǒng)一性的,一種非同凡響的穩(wěn)重、寧靜、莊嚴肅穆的氣氛,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三路九孔橋并肩橫跨于最后一座馬槽溝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條河以外,后兩道是人工開鑿而成,山陵環(huán)境質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對水的處理。水對于大地來說為血脈,能夠造就大自然的鐘靈毓秀,使生氣發(fā)越;水還可以界分空間,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及諧和的環(huán)境組合,而且山水相得如方圓中之規(guī)矩,山水相濟如堂室之門戶。因此陵區(qū)所有隨橋泊岸,酌量地勢修理,不使浸濕地宮;修筑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彎環(huán),免其激射有聲,破壞寧靜的山陵氣氛。所以馬槽溝彎如飄帶,柔如輕紗,造成“來宜曲水向我,去宜盤旋顧戀”的水勢。充分體現(xiàn)出水對帝穴的留戀之情。所以陵區(qū)一山一水皆有義,一草一木總關情。
神廚庫是座東朝西的小院,內建神廚。神庫和省牲亭等建筑,是祭祀時制作和存放各種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稱小碑樓,內矗立皇帝謚號碑,重檐歇山,黃色琉璃瓦覆頂,四角翹飛,形式與大碑樓相仿,但規(guī)模縮減了二分之一左右。內豎一統(tǒng)石碑,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寫著雍正皇帝謚號。
東、西朝房是為祭祀準備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據(jù)關外奶房,果房的遺制而制造的。
東、西班房均為布瓦卷棚頂,為值班房,也叫守護房。清代皇帝繼位之后,便大興土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之修陵筑墓。因而皇陵的保護便成為重要任務,這一任務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來擔負。他們采用換班的方法沿著陵院外的更道晝夜巡邏。如陰雨天氣可在值班房內躲避休息。
隆恩門是進入宮殿區(qū)的門戶,是整個陵寢組合群引導建筑的結束與主體建筑的開始。兩側是寬厚高大的朱紅圍墻,把宮殿區(qū)的所有建筑包圍起來,使其形成結構嚴謹?shù)膬蓪釉郝洹?/p>
焚帛爐,又叫燎爐,是為皇帝祭祀時焚燒五色紙和金銀錁的地方。爐高4米,單檐歇山頂,周身用黃琉璃瓦構件制成,爐基為須彌座。爐內四壁及上下均為鐵板,下面是三個鐵槽,頂部兩角各有一出煙孔,底座下部兩側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適中,色調合協(xié),雍容華貴,精巧秀致。
東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時又是臨時存放神牌的地方。每當大修隆恩殿時,帝、后的神牌就移到這里安放,在維修期間如遇上祭祀,也在此進行。西配殿則是喇嘛念經的地方,每當?shù)邸⒑蠹沙酱蠹乐眨捎栏K屡墒锏酱四罱洠瑸樗廊サ幕实鄢韧鲮`。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寢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為祭祀的主要場所。整座建筑建在巨大的漢白玉基座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式建筑,黃色琉璃瓦蓋頂,顯得莊嚴肅穆。其建筑結構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對接形式,梁、柱、檀、椽結合不死板禁錮,有靈活移動的余地,具有很強的防震功能。在發(fā)生強烈地震時,榫卯之間具有活動性能,將外部力量緩沖分解,震后仍可恢復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來的多次地震和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沒使清西陵的大木結構受到顯著破壞,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門也叫琉璃花門,中門比較高大,兩側墻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裝飾。這種門占地面積較小,看上去顯得較厚重,圖案豐富,雍容華貴,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堅硬,耐高濕,有一勞永逸之功效。兩側分別接卡墻。阻隔南北,使宮殿區(qū)形成兩層院落。清代建筑學家,不僅注重陵區(qū)單體建筑的形象與外觀,而且更注重了它們之間的關系,組群布局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種組群布局的實現(xiàn)依靠門戶和墻體,將各單體建筑有效地組合分割,形成一個個院落,并將院落形成復雜的整體給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境。
二柱門橫跨神道,石柱上架額坊,建筑形式為斗拱夾山頂。作為方城明樓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寢都在三座門以后建二柱門,自道光以后則裁撤,因為建筑中縮短了三座門與方城明樓之間的距離。
石五供是一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三塊巨石雕成的須彌座,這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臺基樣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寶、八卦、琴棋書畫等圖案,所有這些都象征著吉祥如意,對研究中國古代的雕刻藝術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明樓屬于紀念性的建筑物,高高地聳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橋山的氛圍之中,它與朱紅色的墻體、金黃色的瓦頂與湛藍的天空構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
當我們踏上明樓在向南方遠眺時,心中升起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正前方五里之外的東西華蓋山,九龍九鳳山形成的自然門戶,郁郁蔥蔥的古松樹彌漫于30里內外,座座殿宇、橋梁、門房、樹木山川疏密相間,錯落有致,氣勢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明十三陵大有過之無不及。清陵在中國建筑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世界人民的驕傲,所以英國著名科學家里約瑟說:“皇陵在中國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筑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雍正在選定易州境內天平峪時,說這里是:“乾坤聚秀之區(qū),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風水寶地。而歷經180年,十四座陵寢完工以后,自然景觀又加之人文景觀,就形成了:“山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嶺崇崗,遠拱于外,靈巖翠岫,環(huán)衛(wèi)其間,迄下山崗無數(shù),如手之有指,每兩崗之平坦開拓處諸陵在焉,花之瓣,筍之籜,層層包護”,的人間勝境,是“龍蟠風翥,源遠流長,左右回環(huán),前后拱衛(wèi),實如金城玉筍的秀美風光”。
朋友們,到次為止,西陵的參觀就告一段落,謝謝大家的合作,請您留下寶貴的意見,真誠的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祝大家歸途愉快,再見!
昌 陵
昌陵位于泰陵西側1公里處,葬有嘉慶皇帝和孝淑睿皇后,自1796年開始修建到1820xx年峻工,距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
昌陵是東、西陵中較有特色的一座,是研究清代陵寢制度不可多得的實物見證。在清代所有陵寢中昌陵是唯一一處由太上皇選定的陵址。1796年,乾隆在當滿了60年皇帝之后,履行自己繼位之初的諾言,讓位于嘉慶,自己當上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并根據(jù)自己曾有諭旨:“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西陵界內分建”。把自己在泰陵西側1公里處選定的陵址賜給了兒子嘉慶。這對嘉慶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殊榮,同時也體現(xiàn)出太上皇的威嚴。
嘉慶皇帝是清朝入關后第五代皇帝,為乾隆的第十五子,37歲繼承皇帝位,但仍由乾隆皇帝訓政。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此時40歲的嘉慶才有了實權,而大清帝國也已從鼎盛的巔峰跌落下來,開始走下坡路。當時清王朝已危機四伏,內創(chuàng)累累。嘉慶皇帝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勵精圖治,革除弊政,全力維持祖宗留下的基業(yè)。但卻墨守成規(guī),遵循守舊,所以一生中沒有什么特殊的政績,昌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造起來的。
盡管如此,昌陵的建筑規(guī)模與規(guī)制仍能與泰陵相媲美,除沒有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和七孔橋外,其它建筑的種類與式樣均等同。而寶頂比泰陵寶頂還要高出數(shù)尺,圣德神功碑樓與隆恩殿也比泰陵的更為壯觀。
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更獨具特色,全部采用珍貴的紫花石鋪墁。紫花石,產于河南,每塊62厘米見方,呈正方形,磨光燙蠟,不滑不澀,縫細如線,平亮如砥,石面呈黃色,綴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紋圖案。其狀如竹筍、似春蠶、若芙蓉、像絨球,千姿百態(tài),在陽光照耀下,似滿堂寶石,熠熠生輝,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昌陵有“滿堂寶石”之稱。
隆恩殿內東暖閣的佛樓仍保持著當初的模樣,其它各帝陵隆恩殿的佛樓,經過戰(zhàn)爭的毀壞,只剩下空間,唯獨這座佛樓至今整體完好。佛樓分下、下兩層,上層有木雕垂花,精湛優(yōu)美,涂金閃亮;下層有木制邊飾,朱紅底色,鮮麗耀眼。按清代建陵規(guī)制,東暖閣均為佛樓,佛龕里供奉著金、銀、玉、翠的佛像。
據(jù)現(xiàn)存的“雷氏圖紙”中考證,昌陵地宮結構比泰陵還要宏大,雕刻也十分精美,為“四門九券”,且有佛像經文雕刻。與現(xiàn)已開放的清東陵境內乾隆的裕陵地宮規(guī)模裝飾相近。而裕陵地宮為現(xiàn)已考證的清帝陵地宮中最為壯觀、珍貴的一座,既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又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同樣昌陵地宮也具有誘人的魅力,券頂外的寶頂封土內也有石雕,其結構造型與陵寢宮殿的瓦脊、勾滴等相同,先按地面建筑的要求營造好地宮,然后再覆土掩埋。形成清代皇帝陵寢地宮結構中獨具特色的風格。
慕 陵
慕陵位于陵區(qū)的最西端,始建于一八三一年,完工于一八三五年,內葬道光皇帝及孝穆、孝全、孝慎三個皇后。慕陵建筑面積雖沒有泰陵那樣廣闊,建筑也不如泰陵那樣宏偉,布局更不如泰陵那樣完善,但它那別出新裁的設計以及獨特的建筑手法,卻成為清代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藝術珍品。
按照乾隆開創(chuàng)的父、子分葬,選定東、西的“兆葬之制”,道光皇帝應該在清東陵境內選選址建陵,所以道光于1820xx年即位后,花費了七年的時間在東陵的寶華峪營建了陵墓,但后因施工質量問題,造成地宮浸水。于是道光皇帝便下令拆掉原陵,又于1831年來西陵祭祖之際親自選定了一塊高平之地—龍泉峪作為自己的萬年吉地,第二次營建了陵墓。
這次建陵,道光皇帝一改其它帝陵的建筑特點,裁撤了石像生、圣德神功碑樓、方城明樓等項建筑,而且主體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昂貴的金絲楠木制作,不施彩繪,保持了木本色。外面燙蠟。雖看起來不是那么富麗堂皇,但卻賦予人門樸,典雅的感覺。最令人驚嘆的是在三座殿的門窗膈扇、梁柱、雀替、天花、藻井上布滿了形態(tài)各異的木雕龍,尤其天花板上都以高浮雕的手法制成向下府視的龍頭,有的地方還采用高出平面半尺有余的透雕手法。走進殿內,舉目上望,但見龍頭濟口,張口鼓腮,栩栩如生。整個雕刻構思嚴謹,線條流暢,刀法嫻熟,制作精巧,形象生動,充滿著詳和氣氛,成為稀世珍品。使人仿佛來到了一座雕龍博物館,難怪有人說:“慕陵是座雕刻藝術的殿堂”。
隆恩殿后面的三座門由一架天然漢白玉石牌坊代替,牌坊正中刻有“慕陵”二字,背面刻有道光皇帝親筆誅諭:“敬瞻東北,永慕無窮,云山密爾。嗚呼!其慕與慕也”。依清朝規(guī)制,帝、后陵名一般由后繼皇帝欽定,但是慕陵名稱卻是道光皇帝生前親自默定。道光十五年,他來西陵謁陵,順便閱視了正在修建的陵寢工程,并赴隆恩殿至孝穆、孝慎梓宮前奠酒,而后立于月臺上,仰望東北方感慨地寫下了這道誅諭。道光駕崩后,咸豐即位,重讀誅諭,見“其慕與慕也”一句,便心領神會,于是立刻命雕工把“慕陵”二字雕于牌坊之上。
無論從規(guī)劃布局,還是建筑風格方面,慕陵處處體它的獨到之處,成為清朝入關后皇帝陵寢建筑中的珍品。
崇 陵
崇陵是中國封建皇帝最后一座陵墓,始建于1920xx年,完工于1920xx年,內葬光緒皇帝和孝定景皇后。
崇陵工程是在光緒皇帝死后第二年才開始修建的,這與清朝建陵典制完全不符,大清皇帝在承襲了明代陵墓制度的同時,又不斷完善陵寢制度,不僅活著的時候講究安逸奢侈,而且死后在建筑陵寢上也要表示出至高無尚的尊貴地位。所以生前就選好陵址,并建好陵墓。
據(jù)考證,崇陵陵址是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選定并定陵名,但由于當時的清王朝國庫空虛,外債累累,加之光緒和慈禧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和斗爭,陵寢的營建就不可能了。直到1920xx年,光緒死后第二年,崇陵工程才開始動工修建,其間又值1920xx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工程被迫停止。1920xx年,末代皇帝溥儀向民國宣布退位時,向民國政府提出了八項優(yōu)待皇室條件,其中第五條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付”。1920xx年春,民國政府根據(jù)這一條件,經協(xié)商之后立即撥款,并于1920xx年全部完工。
崇陵在建筑規(guī)模上比其它帝陵均小,沒有大碑樓、石像生、二柱門等項建筑,但基本上沿襲了明、清兩朝的陵寢制度,并集清代各陵的建筑經驗于一體,采用先進的建筑技術,用料考究,主要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質地堅硬的銅藻、鐵藻木料構成,素有“銅梁鐵柱”之稱。隆恩殿內的四根明柱采用瀝粉貼金盤龍裝飾,為皇帝陵中的獨到之處。檐下增設了通風孔,可使殿內空氣流通,以防木料腐朽。就其建筑群體而論,設有較完備的排水系統(tǒng),宮殿四角設有散水坡,便于雨水的排放。明樓與三座門前分別挖砌了御帶河,地宮內鑿有十四個漏水眼與之相通,為地宮排水之用。
崇陵雖建于清末民初,但建筑規(guī)制仍宏偉壯觀。在眾多的建筑物中,地宮工程最為浩大,崇陵地宮如同其它帝陵的地宮一樣,為拱券式石結構建筑,共有四門九券。墓道全長63.19米,面積349.95米,空間2170.65立方米。四道石門是地宮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扇石門上浮雕菩薩立像一尊,佛像大小與真人差不多,各個頭戴佛冠,身披伽裟,足蹬蓮花座,手持法器,分別代表力量、智慧、愿望、富貴等。過了四道門便是地宮九券中最大的一個券—金券,這里是地宮的主體建筑,高大寬敝,內有寶床,上面安放著皇帝、皇后的梓宮。
1938年,一伙不明身份的軍人盜掘了崇陵地宮,1980年由政府將其清理并對外開放。雖然崇陵地宮沒有乾隆的裕陵地宮那樣規(guī)模宏大,雕刻精美,但它卻成為研究晚清皇帝陵寢地宮規(guī)制的實物見證。
昌西陵
在清西陵境內共有三座皇后陵,分別為泰東陵、昌西陵和慕東陵,其中泰東陵,無論從規(guī)模、規(guī)制上都是清代后陵中的姣姣者,而昌西陵在這些方面卻無法與之媲美,但它卻形成了自己獨到的建筑風格。在中國古建筑中只有兩處回音壁,一處是天壇,而另一處以是昌西陵。
昌西陵始建于1851年,完工于1853年,內葬嘉慶的孝和睿皇后,清朝從康熙初期開始,皇后薨于皇帝之后,便另選陵址,不再合葬帝陵地宮,而且陵寢不再另立陵名,而按皇帝陵寢所處方位而定,因其陵寢在昌陵西側,所以定陵名為昌西陵。
與其它皇后陵寢比起來,昌西陵的規(guī)制大為縮減。主要裁撤了方城明樓,縮減了隆恩殿和配殿的規(guī)制,隆恩殿由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改為單檐歇山,面闊五間,并裁撤了大殿及月臺周圍的石欄桿,不設丹陛石,配殿由五間改為三間。隆恩門也由五間改為三間,陵寢門的兩個角門由帶門樓改為隨墻門,與妃園寢的園寢門一樣。
盡管昌西陵規(guī)制大為縮減,較前代皇后陵大為遜色,但也有其獨特和值得稱道的地方。
昌西陵有回音壁。和其它陵寢一樣,昌西陵后圍墻也是弧形墻在陵寢建筑中叫羅圈墻,就可聽到很大的回聲,其形式和原理與北京天壇的回音壁一樣,因此人們把昌西陵的羅圈墻也稱作回音壁。
除回音壁以外,這里還有一塊回音石,那就是寶頂前面倒數(shù)第七塊條石。站在這塊石頭上講話,就能聽到比原聲大十倍或數(shù)十倍的回聲,所以人們稱它為回音石,這種奇特的回音壁和回音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聲學原理和古代建筑形式的巧合。聲波的波長肯定小于圍墻半徑,聲波以束狀沿墻連續(xù)反射前進,使聲音像打電話般清晰地傳到對方耳中。
正是由于昌西陵的獨到的建筑風格,使它對游人產生了無可替代的魅力,同時也對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不難看出,清西陵是一部清朝歷史的寫照,體現(xiàn)了中國歷代帝王陵寢的最高水準,更是一部精美的藝術杰作,座座陵寢都反映出清朝的歷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態(tài)文化和風水文化。成為自然環(huán)境與陵寢建筑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
朋友們,我們今天的旅游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合作,請您留下寶貴的意見,真誠的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祝大家歸途愉快,再見!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清西陵,我是你們的導游。 位于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距北京125公里。是清朝四個皇帝陵、三個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園寢的陵墓群。西陵的陵園建筑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間,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國兩千年來陵寢建筑藝術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頃的保護范圍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共14座陵寢和兩座附屬建筑(永寺福、行宮)。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嬪、2位王爺、6位阿哥,共計78人。 陵區(qū)內矗立著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規(guī)制明顯地體現(xiàn)著封建社會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筑環(huán)抱于蒼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競相崢嶸。還有五色祥云縈繞的永寧山,綿綿屏立于陵寢之后。八功遙溯靈源的易水河緩緩流淌于大紅門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規(guī)模宏大,頗具氣勢。 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雍正泰陵,居于陵區(qū)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東西兩側。泰陵的神道,由三層巨磚鋪成,兩邊蒼松翠柏,從南往北分布著40多項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進入陵區(qū)的一座聯(lián)拱式五孔橋,橋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莊重、美觀,色彩調和。這三座石坊,都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獸等圖形,形態(tài)生動,被視為西陵建筑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嘉慶的陵稱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規(guī)模與泰陵不相上下。嘉慶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傳位給他時并為他在泰陵南一公里的地方,選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鋪的是很貴重的黃色花斑石 ,石板上還帶有紫色花紋,光滑耀眼,好像是滿堂寶石。大柱包金飾云龍,金碧輝煌。工藝精巧的道光陵稱慕陵。慕陵的特點舒模小,沒有方城、明樓、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堅固,則超過泰、昌二陵。整個圍墻,磨磚對縫,干擺灌漿,墻身平齊結實。隆恩殿的建筑工藝精巧,大殿全用金絲楠木,不飾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開殿門,楠木香氣撲鼻而來。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內有龍,而且檁枋、雀替,也雕上游龍和蟠龍。這些龍都張口鼓腮,噴云吐霧。崇陵殊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整個陵區(qū)樹木茂盛,景色宜人。皇帝居住過的行宮古建筑可接待游人食宿。 大自然把陵區(qū)周圍山川河流也都賦予了一種特殊的靈氣,清朝末年泰寧鎮(zhèn)總兵陳增榮在筆書余暇,雅愛山川秀麗,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荊關紫氣”、“拒馬奔濤”、“云蒙疊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鐘”、“福山捧日”、“華蓋煙嵐”、“易水寒流”。正是由于這些怡人的自然景色,襯托出了“萬年龍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才離開父祖,獨辟蹊徑,在易州境內首辟西陵,以圖大清江山萬代、歲遠天長。 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宮。后來,為使東陵和西陵香火永續(xù),乾隆皇帝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東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東陵界內的勝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與祖父康熙為伴,其子嘉慶在泰陵旁邊建了昌陵與祖父雍正相守。遵照這一昭穆之制,道光的陵寢原建于東陵寶華峪,在歷經七年建陵大工完竣并葬入孝穆皇后以后,發(fā)現(xiàn)地宮內滲水不斷,道光只好又在西陵境內選擇了一塊高平之地,將寶華峪陵寢建筑拆除,到西陵營建陵墓。在隔咸豐、同治兩代皇帝后,光緒也將墳墓建在了西陵。 如果說西陵的輿地山川均為天造地設自然成趣,那么,從建泰陵到崇陵竣工歷時185年之后,又形成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巧妙結合,“使天人合一”宇宙觀在陵寢建筑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正如孫鼎烈在《永寧山扈從紀程》中所說的那樣:“山勢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嶺崇崗,遠拱于外,靈巖翠岫,環(huán)衛(wèi)其間,迄下山崗無數(shù),如手之有指,每兩崗間平坦開拓處,諸陵在焉,花之瓣.筍之籜,層層包護”,“龍蟠鳳翥,源遠流長,左右回環(huán),前后拱衛(wèi),實如金城玉筍”。 好,游客朋友們,清西陵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清西陵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我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午參觀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處的河北省易縣境內。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范圍內,建有帝陵、后陵、妃園寢、王爺、公主、阿哥園寢等十四座,還有行宮、永福寺兩處附屬建筑及衙署營房遺址,品種齊全、布局合理。陵區(qū)內保存有古松一萬五千余株,這些樹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風沙的侵襲和熱氣、寒流的影響,為西陵營造了一個特別的小氣候,使陵寢處于一個獨立完整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使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在20xx年11月30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在20xx年1月11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景區(qū)。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天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壯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權威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獨自徘徊時有友好的大自然來引導他拜謁上天和祖墳。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真正成為建筑藝術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穿南北,主體建筑安排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第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適宜的體量,斑斕的色彩,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量還是排列形式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結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富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有價值的建筑之一。
整個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具服殿獨成一院,施后代皇帝、后妃來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的場所,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圣德神功碑樓是記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稱大碑樓,建成于1739年,花費白銀十三萬一千五百兩。大碑樓占地5.54畝,高26.05米,四面辟門,為重檐九脊歇山頂,穩(wěn)中有變,富麗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廣場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華表相襯,使碑樓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四根華表的柱身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呈圓柱形,直徑1.5米,周身浮雕著朵朵云團,一條巨龍于云朵間盤繞柱身扶搖而上,帶有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華表也叫擎天柱,又稱墓表。起源于遠古時代,初為木質,為納諫而設,又叫誹謗木。在陵墓神道上設華表,在西漢時期就很流行,是木質華表,石刻華表在東漢時盛行。華表裝飾著象征皇權的云龍圖紋,作為皇家建筑的特殊標志,襯托出主體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碑樓內,矗立著兩統(tǒng)巨大的石碑,每統(tǒng)碑重56.55噸,碑身陽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著雍正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大約五千字,這是一部給雍正歌功頌德的重要資料。
繞過碑樓,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橋梁中最長的,長107米,寬21米。(欄板上是二十四節(jié)氣望柱頭,又稱火焰望柱頭。柱頭上有二十四條陰刻線,代表二十四節(jié)氣。因為有河才有橋,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與田野不可分,與二十四節(jié)氣有一定的關系,耕種、澆灌都離不開二十四節(jié)氣。)像這樣巨大而完美的石橋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它對于建筑物的布局組合起著連接作用,使組合群的層次明顯,過渡自然,緊湊而不松散,同時也顯示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您來清西陵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見和要求盡管提出來,我愿竭誠為您服務,我們今天的日程是這樣為大家安排的:首先參觀泰陵,中午到行宮就餐,下午參觀崇陵。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規(guī)模最大,堪稱首陵。這是一處清朝盛世時期遺存下來的古建群體,從它的選址、規(guī)劃,布局都反映出當時國家的強盛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術,傳統(tǒng)工藝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當代建筑學家講,泰陵是一處典型的風水寶地的模式。站在大紅門前五孔橋上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連綿起伏的永寧山,為靠山,酷似屏障。永寧山是太行山的余脈,與東陵的昌瑞山屬于同一脈系,此山從山西過來,如巨龍橫臥中原;大紅門兩側的東、西華蓋山為天然門戶;九龍、九鳳山為環(huán)護左、右的低嶺;南面形態(tài)端莊的元寶山,為泰陵的朝山;在中間廣闊的平原上座落著泰陵輝宏壯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從五孔橋下流過,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與山水相稱,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在這里充分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學家巧奪天工的高超藝術。正如美國景觀建筑學權威西蒙德先生所說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預定的一條不能改變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國人在他的世界里獨自徘徊時有友好的大自然來引導他拜謁上天和祖墳。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風景會真正成為建筑藝術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宮廷格局,按禮制的需要而規(guī)劃設計。以神道為中軸線貫穿南北,主體建筑安排在中軸線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宮座落在中軸線的末端,居中當陽,其余建筑沿中軸線次第排開。這些建筑都以準確的尺度,適宜的體量,斑斕的色彩,靈活巧妙的手法進行配制和空間組合,使陵寢的紀念性、禮制性主題有條不紊地展開并不斷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設三架,無論是從數(shù)量還是排列形式上都獨具一格。一架面南、兩各東西,與北面的大紅門形成一個寬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規(guī)制完全一樣,均由66塊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結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寬31.85米,為五間六柱十一樓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個部位還雕有豐富的紋飾,畫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動,雕工細膩,玲瓏剔透,生機盎然。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尚屬孤品。成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最具有價值的建筑之一。
整個陵區(qū)注重對門的處理,門既可作為出入之用,也可截斷空間界面。大紅門是進入陵區(qū)的總門戶,單檐廡殿頂,看上去質樸、凝重、敦實、穩(wěn)重,視若騰龍偃臥,鎮(zhèn)守陵前。兩側有42華里的風水墻,逶迤延展,包護陵區(qū),愈發(fā)顯出大紅門的莊嚴氣派。
具服殿獨成一院,施后代皇帝、后妃來謁陵祭祖時更換衣服的場所,沿續(xù)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內有凈房,類似于現(xiàn)在的洗手間,內有繡花墩馬桶。而今為了方便游人,在凈房的旁邊建有一座水沖廁所。
清西陵有規(guī)模宏大、體系完整的古建筑群。在方圓200華里、面積800平方公里的陵區(qū)內,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人工古松林。從建陵開始,清朝就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陵寢內外栽植了數(shù)以萬計的松樹,這里有古松1.5萬株,青松幼柏20余萬株。
陵區(qū)內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每座陵寢嚴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爺陵均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公主、阿哥園寢均為綠色琉璃瓦蓋頂,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和風格。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寢,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慶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緒皇帝);后陵3座: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妃陵3座,其他陵寢4座(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
陵區(qū)布局
清西陵陵區(qū)內各陵園共用祖山、石牌坊、大紅門,周圍均用風水圍墻和火道、界樁圍繞。陵寢布局有主有從,皇后陵和妃園寢均以本朝帝陵為中心,分建左右,自成一區(qū),體現(xiàn)了附屬關系,表明陪葬之意。各帝陵神道均與主陵神道相接,后陵神道與本朝帝陵神道相接,形成枝狀的神道網(wǎng)絡。這些特點是清代以前的歷代皇陵所不具備的。整個清西陵陵區(qū)以清世宗雍正帝的泰陵為中心,西面分布著清仁宗昌陵和清宣宗慕陵,東面分布著清德宗崇陵、溥儀墓以及阿哥、公主園寢和永福寺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