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一
第一段:引入教學的有效性的重要性(200字)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在教育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有效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綜合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好的成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本書,讓我對教學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第二段:教學設計的重要性(200字)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的核心環節。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對學習目標、內容、方法等進行詳細的規劃和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本書提到了很多有關教學設計的實例和方法,讓我了解到教學設計需要有針對性、有趣味性和啟發性,通過多種策略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識。
第三段:多元評價的方式與方法(200字)
多元評價是指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和方法來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僅僅用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是不全面和公平的。這本書介紹了一些多元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如平時測驗、小組討論、項目作業等。我認識到多元評價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他們更合理的評價和指導。這樣,不僅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還有助于發現學生的潛力和優勢,并給予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第四段:情感教育的重要性(200字)
情感教育是培養學生情感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情感教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學會處理情感問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本書提到了一些關于情感教育的案例和策略,如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持、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等。我認識到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情感問題,增強學習動力,更好地適應學習環境。
第五段:總結并展望教學的有效性(300字)
通過讀《教學的有效性》,我深刻認識到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的重要影響。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關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關乎他們的學業成就和全面發展。合理的教學設計、多元的評價方式、情感教育等都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注重教學設計的合理性,靈活運用多元評價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有意義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二
當教師也有幾年了,回顧短短的教學生涯,感慨良多。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注重協調好師生關系。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還應善待學生,懂得適時的鼓勵學生,實施賞識教育。再次,教師應學識淵博。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深入淺出,把課上得豐富、生動、有趣。要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任務,教師還要注意多種教法的運用。它可以促使學生多種感官的活動,對提高認識水平大有裨益??傊?,教學是一門藝術。由于條件的不同,需要教師從實際出發,進行創造性勞動。在今天世界課改浪潮的推動下,每一位教師,都應不停的鉆研、學習,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并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盡一己之力。
光陰荏苒,轉眼一年的教學生涯又過去了。在這短短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在這里,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與廣大歷史教師共饗。
1.融洽師生關系
1.1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具有一種“向師性”,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初中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展時期,自我意識的發展非常迅速,逐漸擺脫兒童的幼稚心理,喜歡以成年人自居,要求對各種事物發表見解,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與尊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主宰學生的一切,不能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的承載知識的容器。而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思考才能掌握,教師必須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把握“要我學”,使教學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2要善待學生,實施賞識教育。正因為學生是有情感的人而非容器。因此,他們有被尊重、被認可的需要?!秾W習的革命》一文中這樣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會學會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會學會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會學會自愛?!苯處煂W生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對學生一味批評挖苦,用一種冷漠的態度對待學生,只會剝奪學生的學習權利,挫傷其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會對教師甚至對這門學科也產生厭倦感。反之,如果教師能善待學生,懂得適時的鼓勵學生,實施一種賞識教育。則會縮短師生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和上進心,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我的教學實踐也可以證明這一點。我帶初一(7)(8)(9)三個平行班的歷史課。在剛接班時,每次上課八班課堂氣氛都畢比較沉悶,每次“周周考”的平均分都是三個平行班中最低的。后來我有意識做了一個實驗,在七、九二班仍如以前一樣地上課,而在八班,每當學生回答對了問題,我都給予“很聰明”“反應很敏捷”“回答得很好”“再進步”等諸如此類的肯定評價。這樣,一段時間下來,上課時八班的氣氛明顯優于其他兩個班,學生很積極地思考回答問題。而其歷史考試平均分也由原來倒數的班級變為每次都是第一,基本上消滅了低分率,而且,學生對老師態度由原來的冷漠轉為熱情,樂于親近教師?;ǖ臅r間還是那么多,但不論是師生關系,還是教學效果,和以前都有天壤之別。這就充分說明了善待學生與激勵的作用,同樣也證明了良好師生關系所產生的巨大的推動力。贊可夫說得好:“就教師工作的效果來說,很重要的要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
2.教師的知識必須博而專
2.1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精深的專業知識,俗話說的好:“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边@樣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注意到前后知識的聯系,融會貫通,上課時才能使知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夠上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只有居高才能臨下”。如果自己對歷史知識掌握的都不全面,卻企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要經常閱讀一些專業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能滿足于在大學時代所學的那點知識,不能一味地吃老本,認為有“一桶水”,就能源源不斷地使學生有“一杯水”,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教師只有不斷更替這桶水,使其成為活水,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朱熹曾日:“半畝方塘一鑒天,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煹闹R也象方塘,如果沒有源頭流入,也會很快干涸。
2.2教師的知識還應該博。歷史知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學科之間相互滲透而且由于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有的學生所見所聞遠遠超過老師的知識領域。這就要求教師知識不能局限于某一專業領域,必須對各種知識都要了解。比如說講《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文化》一課,里面涉及到醫學、農學、數學、詩歌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只有對這些知識都有所了解,同時了解這些方面的趣聞野史,才能做到有話可說,有觀點可談,才能把課上得生動、豐富、有趣。
要搞好歷史教學,還要注意一些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不同教法的運用,可以調動學生不同的感覺器官,避免因單調刺激帶來的厭煩感,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認識水平大有裨益。同時,隨著教學手段的改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法也在不斷豐富,但無論哪種教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必然存在不足的一面,因此,從教學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教法,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相輔相成的功效。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具體情況嘗試運用不同的教法。在實踐中,我注意到運用談話法的教學效果比較好,它的最大特點是不直接把知識呈現給學生,而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線索,引導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經驗,獨立思考,獲取新的知識。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三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是否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近日,我閱讀了一本名為《教學的有效性》的書籍,深受啟發和感動。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對于教學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從中汲取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智慧。以下是我對于這本書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教學的目標是有效性的前提
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地設定學習目標,確保學生在該學習領域取得實質性的成長。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該具備可測量性和可操作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此外,教師還應該了解學生的背景和需求,以便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個人成長。
第二段: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
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還需要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積極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設計豐富多樣、有趣生動的教學活動來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班級管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面發展。
第三段: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學中,個性化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種重要手段。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學習方式和需求。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風格,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個性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第四段:反思與改進的重要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反思和改進。教師應該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教學評估,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反饋信息。只有通過反思和改進,才能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第五段: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有效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增加學習動力,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有效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習能力和學術成績。因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至關重要。
通過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并從中獲得了許多關于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的啟示。我將會把這些智慧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致力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機會。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關注教學的有效性,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四
最近一直在看崔允漷主編的《有效教學》,很有感觸,讓我對怎樣進行有效教學有了深入的思考。所謂“有效”,只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在一些教師眼里存在著一些誤區:
1、“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師認為:只要多給學生“灌”一點,“喂”爛一點,就可以幫助其減輕學習負擔,就可提高其學習效果。這樣即使學生沒有學好,也自感問心無愧。這種教學,由于把學生當成了存儲知識的容器,盡管教師煞費苦心,但往往向學生:“灌”得越多,他們就越不愿意動腦筋,效果常常適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
在當前教學改革中,一些教師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驢非馬的“偽創新”比如,為追求師生互動,用“滿堂問”來代替“滿堂灌”。為追求課堂氣氛,用“牧牛式”教學取代“填鴨式”教學。這種作秀式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把學生當成了演戲的道具和觀眾,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3、“磨”的越多越有效
加班加點,是當前不少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成績的“法寶”。實踐證明:苦教苦學苦考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分。但考試分數并不能等全于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不僅包括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等“硬性指標”更包括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的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等“軟性指標”。教師為社會培養的不是“考生”而應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那種靠“磨”出來的學生,即使一時能獲得較高的考分,但往往學習無后勁,日后也很難有作為。
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強化教學必須追求有效的意識
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驗、憑苦干去搞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性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要深深懂得課堂上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課堂上的無效是最大的無效。要經常思考自己到底應該給學生一些什么東西,怎樣教學才是最有效,要時時提醒自己不當那種一心只顧加班加點、兩眼只盯著分數教學的教師。
2、 反復嘗試如何使教學更有效
要力使課堂教學有效,一是在課堂教學的理念上,應明確樹立為只能而教、圍繞問題而教,而不是單純為知識而教、為考試而教。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只有這樣,才不會上“糊涂課”。二是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于分別學會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其靈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護。三是要自覺加大課堂教學“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虛擬教學行為和“正確的廢話”,不亂搶占本該屬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有效,使師生的教與學能最佳的呈現互動、互助、互進的效果。
3、 注重總結進行有效教學的經驗
一個教師要想搞好有效教學,除了要加強自身的努力實踐總結外還要善于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借鑒好別人的成功經驗。比如,江蘇洋思中學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學經驗,斯霞老師總結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經驗。同時,還要學會反思自己和別人開展有效教學的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各種“教學定勢”和日常教學行為。
有人把教師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大師:第二個層次是好老師:第三個層次是“教書匠”:第四個層次是謀生者:第五個層次是誤人子弟者。這種觀點不一定很全面,但是確實比較客觀地刻畫出了一些教師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是一種“雙刃劍”,教的好可育人長進,教的不好可誤人害人。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在有一些教師確實不適應不了學生的需要,說重點是誤人子弟。強化有效教學,就會“逼”著我們去提高自身素質,盡快由傳授型教師轉變為科研型教師。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五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領域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基于我對此方面的閱讀和思考,總結了一些觀點和體會。通過閱讀相關的著作和研究報告,我意識到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更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的體現。在接下來的幾段中,我將分享我在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重要領悟。
第二部分:了解學生需要
教學的有效性的關鍵在于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利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在讀書過程中,我學到了一種叫做“不同教學”方法的理論。這個方法的核心是將學生視作不同的個體,并且根據他們的學習風格和興趣來設計教學活動。通過采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另一個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提供積極的反饋和獎勵可以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學習動機。一個充滿激情和積極動力的學生更容易投入到學習中,并且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教師應該致力于創造一個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和思考。
第四部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有效性。在讀書中,我學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師生關系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參與度。一個親近、關心和支持學生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從而更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教師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建立一種互相理解和信任的關系。
第五部分:評估和反饋
最后一個關鍵因素是教學的評估和反饋。閱讀過程中,我了解到一個有效的教學必須伴隨著恰當的評估和及時的反饋。通過評估,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術表現和掌握情況,進而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及時的反饋也能幫助學生知道自己的進步和改進的地方。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評估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第六部分:總結
在讀書過程中,我對教學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了解學生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評估和反饋都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和思考,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更多的教師和教育從業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六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推進,有效教學被重新提起,并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領域的一個熱點話題。美術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美術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進步與發展的必要因素,它對培養和強化人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意義十分重大。下面就談談實施有效教學后對美術教學有何幫助: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沉悶化,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可利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輔助教學。如可將掛圖、模仿、音樂、微機、講故事等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精心設計美術課堂教學的外在形式,充分達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的感受,創設情感教學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一節課都可能有新的驚喜、新的發現、新的思路、新的問題,要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勢利導地教會學生發現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學習。
中學階段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學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熱情大膽,敢做敢為。不同個性的學生,他們在觀察事物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繪畫表現也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并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
我們學校對于音美課實施了選課制,其中美術課主要開設素描、書畫、工藝美術、普通課四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愛好和特長自己來選課上,這樣就可以使我們學生在各自的特長和愛好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在做美術作業時,個性非常突出的學生,其作業經常地與眾不同,他們的想法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總是別出心裁,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對于存在的不足,教師應給予耐心的疏導和幫助。這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境,將有利于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生活是學生創造思維發展的源泉,新鮮有趣的事,時時激發著學生的創作靈感,引起繪畫的沖動,要想讓那些饒有意味的生動感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是需要學生仔細地觀察,并對所表現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沒有這一過程,繪畫形象就會是蒼白的、沒有生命力的,或根本就產生不了的,所以觀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由此產生的好奇心是創造思維發展的動力。
針對傳統教學過程中教材陳舊,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體系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嘗試。教學內容的更新,必須根據科學的最新發展對這門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篩選、補充、更新和重組,使其既能反映該學科領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識,又能反映該學科最新的進展和動態,同時又具有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邏輯結構。教學方法改革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一是在教學中對學生個性的充分尊重,即不是要求學生如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求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啟迪學生;二是對學生認知規律的尊重,即不只是從某種知識體系出發,還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去實施教學活動。只有更多的教師能在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徹底打破日前仍在學校中存在的沉悶、僵化的教學氣氛。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給了我們很大的表現個性和創造性的空間。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當然也首先有賴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學是師生共同探險的歷程。教學過程就是資源,學生是教師的資源,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的資源。在一定的情境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開發別人的同時也在開發著自己。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潛心研究,在探索中求創新、求發展,為美術教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七
最近一直在看崔允漷主編的《有效教學》,很有感觸,讓我對怎樣進行有效教學有了深入的思考。所謂“有效”,只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在一些教師眼里存在著一些誤區:
1、“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師認為:只要多給學生“灌”一點,“喂”爛一點,就可以幫助其減輕學習負擔,就可提高其學習效果。這樣即使學生沒有學好,也自感問心無愧。這種教學,由于把學生當成了存儲知識的容器,盡管教師煞費苦心,但往往向學生:“灌”得越多,他們就越不愿意動腦筋,效果常常適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
在當前教學改革中,一些教師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驢非馬的“偽創新”比如,為追求師生互動,用“滿堂問”來代替“滿堂灌”。為追求課堂氣氛,用“牧牛式”教學取代“填鴨式”教學。這種作秀式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把學生當成了演戲的道具和觀眾,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3、“磨”的越多越有效
加班加點,是當前不少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成績的“法寶”。實踐證明:苦教苦學苦考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分。但考試分數并不能等全于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不僅包括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等“硬性指標”更包括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的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等“軟性指標”。教師為社會培養的不是“考生”而應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那種靠“磨”出來的學生,即使一時能獲得較高的考分,但往往學習無后勁,日后也很難有作為。
那么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強化教學必須追求有效的意識
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驗、憑苦干去搞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性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要深深懂得課堂上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課堂上的無效是最大的無效。要經常思考自己到底應該給學生一些什么東西,怎樣教學才是最有效,要時時提醒自己不當那種一心只顧加班加點、兩眼只盯著分數教學的教師。
2、反復嘗試如何使教學更有效
要力使課堂教學有效,一是在課堂教學的理念上,應明確樹立為只能而教、圍繞問題而教,而不是單純為知識而教、為考試而教。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只有這樣,才不會上“糊涂課”。二是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于分別學會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其靈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護。三是要自覺加大課堂教學“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虛擬教學行為和“正確的廢話”,不亂搶占本該屬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有效,使師生的教與學能最佳的呈現互動、互助、互進的效果。
3、注重總結進行有效教學的經驗
一個教師要想搞好有效教學,除了要加強自身的努力實踐總結外還要善于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借鑒好別人的成功經驗。比如,江蘇洋思中學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學經驗,斯霞老師總結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經驗。同時,還要學會反思自己和別人開展有效教學的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各種“教學定勢”和日常教學行為。
有人把教師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大師:第二個層次是好老師:第三個層次是“教書匠”:第四個層次是謀生者:第五個層次是誤人子弟者。這種觀點不一定很全面,但是確實比較客觀地刻畫出了一些教師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是一種“雙刃劍”,教的好可育人長進,教的不好可誤人害人。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在有一些教師確實不適應不了學生的需要,說重點是誤人子弟。強化有效教學,就會“逼”著我們去提高自身素質,盡快由傳授型教師轉變為科研型教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八
課改從倡導“有效課堂”到“有效學習”,教育的本質越來越清晰化,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獲得能力,提高素養為目的。把主要依靠“教”轉化為依靠“學”。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庇行W習是指符合教育、教學原理的學習,比如掌握一定的學習方式,培養了正確的邏輯思維,理解了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建構了自我的知識體系,因此花更少的時間,學到更多、更好,給學生帶來積極樂觀的學習體驗。當然學生逐步形成有效學習的方法,離不開教師在課堂上的有效培養與指導,所以有效學習需要教師重新審視教育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最近幾年學校一直在倡導“以任務驅動教學”的課堂模式來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它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模式,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全體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倡導探究、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把課堂活動任務化,以任務為核心,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任務中。不少老師響應并應用這種新的課堂模式,我也想嘗試,事先做了案頭工作,閱讀了相關書籍,其中賈志高的《有關任務型教學法的幾個核心問題的探討》給了我不少啟示,下面結合談談自己的體會與做法。
一、“以任務驅動教學”的流程
(一)合理設定任務
“任務”的提出是最重要的,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設定的“任務”可以是具體的知識學習,與知識有關的實際問題、創新發明等;可以在課前布置為課堂做準備,在課堂中布置進行,或者課后為了延伸拓展而布置等。任務應具有挑戰性,對學生有提升價值,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以及高級任務包含初級任務的循環,應盡量避免那些環節過多、程序過于復雜的任務。明確表述任務的目標、主體、活動形式,易于學生理解,可以通過教師口述、課件播放或發給學生任務單,比較而言,任務單可以留下上課的思路,因此公開課上,教師常常喜歡采取這種形式。
設定任務時,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分成有邏輯順序的幾部分。然后結合學生的知識背景、已有思維與能力,將教學內容蘊涵在任務之中,依據綜合性、分解性與實踐性的原則精心設定每部分的“任務”,設計的任務不僅注重教學上連貫,注重達到教學目標,而且還要考慮是否有益于學生的有效學習。
1、綜合性原則
傳統的課堂將知識點按序傳授,很少全方面考慮。現在我們通過“任務”將學生已學的內容與將學的知識,將能力、思維的培養都綜合進去,“任務”起到了在它們之間鋪設適當臺階,激發學生興趣的功效。當然,教師要根據學情,綜合把握學生的已有水平與潛在水平,切實了解學生會做什么,還能做什么,適當地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疇去設計學以致用的任務。
2、分解性原則
有些“任務”難度大,教師就需要將“大任務”分解成有梯度、有邏輯的“子任務”,層層推進,最終解決“大任務”,獲得新知。否則學生由于任務艱巨無從下手,產生畏縮,以致失去興趣。在“大任務”下設定“子任務”,是考慮到學生已學的內容與將學的知識有一定的能力、思維距離,通過“子任務”鋪設了幾級適當臺階,讓學生可以達到。
3、實踐性原則
具有實踐性的任務可以激活學生,動手、動腦,學習方式從被動聽、練變成了主動做、想。課例一中畫原子模型,課例二中動手實驗,課例三中應用知識分析馬鈴薯的繁殖都體現了“任務”的實踐性。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可以將實踐性任務前置到課前準備,或者延至課后作業。
(二)確定活動形式
“以任務驅動教學”屬于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法,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特點,他們對新知識缺乏感知和表象,不可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即使可以形式地記住一些東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暫的,所以需要通過活動去習得新知識,遵循“先行后知”的行知律。
完成任務的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討論,實驗、調查、查閱資料、家庭活動、野外觀察等等,但是都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有效性,使全體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實現人人學習,全員完成學習任務,實現總體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活動不但履行任務,掌握知識,還增強了興趣,開拓了思維,提升了科學素養,包括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等方面。當然課堂上最明顯的形式就是小組活動,小組活動包括討論、合作實驗和互查互評等,每個人的思路、想法不盡相同,交流不僅取長補短,還會激活創新。
(三)及時反饋與評價
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關注學生對任務的反饋,調節任務的難度,保證整個教學進程活而不亂、有序高效的進行,爭取讓學生順利完成。
“以任務驅動教學”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與學生不再是且牽且行,課堂開放了,學生的自由度增大了,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也多樣了,不同層面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要以賞識的眼光,本質的觀察,商討的口吻,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與鼓勵,學生只要努力了,與自己比較有了進步,教師就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評價,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增強自信心。尤其當學生有創新的想法時,教師要大力贊賞。
評價時不僅要看到學生的優點,也要委婉指出學生的弱點,促進學生更好完成任務。還要讓學生參與評價,反思自己的不足,或者是對活動的改進,取長補短,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九
剛拿到《有效教學》這本書時,說心里話并沒有在意,下定決心認真看后才發現這本書真奇妙,寫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方法,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確實是深有幫助,讓我獲益匪淺。
首先是有效備課。在本章節中,提到了一些怎么樣備課才實用的一些意見和做法,在我看來很有道理,比如說在怎樣解決“備課”“上課”兩張皮的問題上,書本上的闡述就很有道理:說備課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的鉆研、思考,詞語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作為教師,首先應整體把握初中階段教學的總目標和各年級階段的目標,這樣備課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了總目標和各年段目標,教學低段的備課可“高瞻遠矚”,中段的備課應“瞻前顧后”,而高段備課在沖向總目標的同時能“居高臨下”,這樣能注意個年段間的知識銜接,避免“各自為陣”的盲目性。如果把總目標和年段目標看作“面”,每篇文章看作無數個“點”,點面結合,就能達到實用、高效。另外在教學方法的預設上,我們如果能從目標、核心環節、練習、板書、變化等多方面考慮備起,并且多參與有效的集體備課,那么對于我們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有效指導方面,要適時;適度;適當;適合;適應。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善于反省。這話說起來有些老生常談,因為平時我們也做了,也寫反思隨筆了,也知道自身的長處和短處,但真正領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成長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們還要不斷地終身地去學習、去反思、去換位思考。這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我要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時刻提醒自己在每節課后自己主動反思:課上哪一個環節啟發了學生?哪一部分是教學中的亮點?哪一部分教學效率高?下節課如何改進…… 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篇十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缺少的不是知識,也不是責任心、愛心等,而是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等,這些都是消極的、無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性是一種壓抑,一種挫傷?,F在,很多老師都知道這樣不好,但又苦于無處借力,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我們學習了《有效教學》一書。《有效教學》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像一般理論書籍那樣深不可測,而是植根于現實教育,用質樸生動的語言從理論的角度探討了教學實踐一個重要問題:有效教學。
什么是有效教學呢?凡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思考著,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沒有預設就沒有教學,只有生成沒有預設的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放棄教學的責任,那么,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但加個問號不等于提出一個問題,這樣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么價值。 通過學習有效教學使我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應該是學校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追求的基本目標。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想做到“有效教學”,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真實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現自己。其次要做一個善于反省的人,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的還比較少。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在“有效指導”中的有效“提問”與“傾聽”一節中提到:“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教師高質量的提問,能夠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可以說提問貫穿在每天的教學中,貫穿在整個課堂中,可見,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提問。
的確,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 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書中所說:“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p>
書中對“什么樣的提問是有效的”給出了建議:一是使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二是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提問要精心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內容的重點,抓住知識的關鍵,注重提問的質量和效率,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同時在設計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難易適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即在知識的“增長點”上布設懸念,使學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問還要有層次性,問題之間要有內在聯系,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隨之逐步提高;此外,我們還應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激發、指導學生對學生提問,學生對教師發問等提問的多元模式,這些都是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
關于有效講授,書中提到了一條就是要幽默風趣,令學生保持輕松活潑的心情。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一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旦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數同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出課堂,這樣便需要老師花時間去維持課堂紀律。究其原因是教師的任務導向不明確。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學習的材料,而不應該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上,對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影響教學的事件有一個預測和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授課內容在時間上要做出合理安排,這樣才能夠充分有效的傳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讀完本書,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我們要多讀書、多學習,掌握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導下積極開展有效教學實踐,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