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一
包粽子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習俗之一,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一種情感的表達。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有幸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包粽子活動,并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包粽子是一種團隊合作的體驗。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分工,有人負責剝葉子,有人負責洗糯米,有人負責包餡料,有人負責拴帶子。每個環節都需要大家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包出一個完美的粽子。這讓我意識到,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的貢獻都是重要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包粽子是一種耐心和細致的修煉。包粽子看似簡單,但要包出一個形態美觀,味道美味的粽子,需要細心的操作和耐心的等待。首先,要保持穩定的包粽子姿勢,將糯米搓圓包好;其次,要熟練地將餡料加入粽子中;最后,要用帶子綁緊,并將其包裹成三角形。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仔細考慮,不能馬虎大意。通過包粽子,我學會了做事要有耐心,要細心觀察和思考,不斷調整和改進。
此外,包粽子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的體驗。粽子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包粽子不僅是一種制作過程,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包粽子的過程中,老師向我們講解了粽子的來歷和文化背景,并帶領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和傳統。這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淀,也讓我更加熱愛和珍惜我們的傳統文化。
再者,包粽子讓我體驗到了分享和感恩的快樂。在包粽子的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分享經驗和技巧,讓我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快樂。“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助,我才能包好我的粽子。”一個同學開心地說道。通過包粽子,我明白了“喜歡與人分享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的道理,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與他們的相伴和支持。
最后,包粽子不僅是一種技巧的學習,更是一個內心的修煉。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平等對待每個環節,學會了尊重每個人的貢獻,學會了欣賞每個粽子的獨特之處。包粽子讓我體會到了愛心和關愛的力量,讓我變得更加寬容和包容。正如一位同學所說:“包粽子不僅包出了美味,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通過學包粽子,我不僅獲得了技巧上的成長,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團隊合作的體驗、耐心和細致的修煉、傳統文化的體驗、分享和感恩的快樂以及內心的成長。這些寶貴的經歷將伴隨我一生,并成為我成長的財富。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些都將給我帶來幫助和啟示。因此,我會繼續保持對包粽子的熱情,并將它的精神傳遞下去,與更多的人分享包粽子的快樂和文化的內涵。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二
美國有風趣的愚人節;墨西哥有可怖的亡靈節;巴西有熱情四溢的狂歡節;德國有熱鬧歡快的啤酒節中國也有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今天,我就過了一個十分特別的端午節。
一大早,我們班門前的走廊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鍋碗瓢盆、粽葉以及糯米。這下學校變成了后廚,這回有好戲看嘍!我心想。當家長們把這些東西端進教室時,同學們都沸騰了,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小試牛刀,炫炫自己的手藝。我也難以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坐立不安。
一位家長來到我們小組教我們包粽子。首先,她拿起兩片粽葉,將它的低端向右上方卷成一個錐子形,接著往錐子里面放些糯米和蜜棗,用手按實。然后,她把多出的粽葉向下一翻蓋住錐子的口,再用剩余的粽葉緊緊地將粽子裹一圈。最后,把粽子用線繩纏幾圈打個結。一個三角形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
看著阿姨駕輕就熟的動作,我心想:soeasy,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學著阿姨的模樣自己嘗試起來:先把粽葉卷成錐形,再往里面填些糯米。前兩步好好的,可偏偏到了第三步出了差錯。我把粽葉向下一卷,嘩糯米灑了一桌,這下我傻眼了看來包粽子也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啊!阿姨見了。走過來對我說:這個錐形下面的尖一定要收住,不能有一點洞。說罷,阿姨又給我做了一個示范,我瞬間茅塞頓開。經過阿姨的指導,我成功地完成了我的第一個粽子作品。
經過一番辛苦的勞作,甜香軟糯的粽子終于出鍋了!當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我不禁感慨道:在學校里和同學們一同包粽子,我還是頭一回呢!這個端午節真難忘!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三
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包粽子的活動,親手包了一種傳統的端午節美食——粽子。嘗過了經過自己包制的包粽子,我不禁有些感慨,對于這道古老的美食,產生了更深的體會。接下來,我將從包粽子的過程、包粽子的樂趣以及包粽子的味道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對品嘗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首先來說包粽子的過程,這是一場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活動。首先是選擇粽子葉,粽子葉要又韌性,又有香氣,這需要仔細挑選。接著,粽子糯米的處理也很關鍵,要將糯米浸泡后蒸熟,確保粽子口感鮮美。再者是包粽子的方法,將糯米放在粽子葉上,再加上肉類、豆沙、蛋黃等餡料,一邊包一邊整頓松緊,確保粽子的外形和口感。整個包粽子的過程,不僅需要耐心和動手能力,還需要一定的細致思考和操作技巧,這使得我更加敬佩包粽子的藝術。
接下來是包粽子的樂趣。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與家人朋友相互合作,共同勞動,這增加了親情和友情的交流。大家相互詢問包粽子的技巧,分享包粽子的心得,這不僅豐富了知識,也增添了樂趣。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包粽子的過程中自由發揮,嘗試不同的搭配和包法,這使得包粽子的樂趣更加多樣化。一個人包粽子獨樂樂,大家一起包粽子歡樂樂,這是我在品嘗包粽子過程中所體會到的樂趣。
最后是包粽子的味道。嘗過自己包制的粽子后,我深深體會到包粽子之于我,已不僅僅是品嘗一種食物的味道,更是品嘗到了一種傳承和情感。那種由粽葉散發出來的清香,帶來了濃濃的節日氛圍;糯米的柔軟和滋潤,讓人垂涎欲滴;粽子的餡料花樣繁多,豐富了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品嘗到包粽子的味道,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傳統的美味,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迷人之處。
綜上所述,品嘗包粽子是一種樂趣和體驗。它不僅給我帶來了包粽子的樂趣,還給我提供了鍛煉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機會。美食是文化的一部分,包粽子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傳統美食的傳承。在整個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包粽子的藝術之美,也讓我更加珍惜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期待著下一次能夠再次品嘗到包粽子的味道,繼續體驗包粽子的樂趣。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四
粽子有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每遇端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粽子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很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去學習了做粽子的方法。
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紅豆、粽子葉等。然后,把糯米和紅豆浸泡在水里,等一定時間后把糯米和紅豆從水里拿出來瀝干,把這兩樣東西混起來。接著,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在里面填上餡,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從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然后把上面的粽葉襄下來捏住,再把多余的粽葉左一圈,右一圈,直包到沒有粽葉為止。最后用線把粽子打個結,就完成了。
大家包的粽子各式各樣:有迷你型的、有大號形的、有歪歪扭扭的、有“四不像”的,有的只包出了三個角,逗得我們大家哈哈大笑。大家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各個心滿意足。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五
近日,我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包粽子活動,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包粽子,不僅收獲了快樂,還學到了很多知識。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首先,包粽子讓我深刻感受到團結合作的力量。在活動開始前,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包粽子的步驟和方法,然后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由每小組選擇一位組長負責指導。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們要互相協作、相互幫助。有的同學負責找出墊底的粽葉,有的同學負責放入糯米和餡料,還有的同學負責系好粽子。每個人分工合作,團結協作,我們相互之間互相鼓勵和支持,粽子包得也更快更好。通過這個活動,我明白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一件事情。
其次,包粽子還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我了解到粽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原來,粽子的做法是帶有紀念性的,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的。而粽子的形狀和餡料也有很多種,有咸的、有甜的,可以供不同的人選擇。通過親手包粽子,我還了解到粽子的包法有北方的長粽,也有南方的三角形粽子,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包粽子的方式。我覺得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神奇和豐富,包粽子不僅僅是一種吃的方式,更是對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了解。
再次,通過包粽子活動,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加了動手能力。我曾經聽老師講過包粽子的步驟,但是親身參與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了其中的奧妙。我發現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糯米要用手搓揉,粽葉要用手巧妙包裹,細繩要用手巧妙綁扎。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手指活動靈活性提升了,手眼協調能力也提高了。通過親自動手包粽子,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技能,這對于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最后,包粽子的過程不僅僅是一項技能的培養,更是鍛煉了我的耐心和細心程度。包粽子需要耐心和細心,而我包粽子的過程中,我發現我要細心地推敲和考慮每一個步驟,不能急躁和馬虎。糯米要均勻地裝進粽子里,餡料也需要放適量,并在細繩上綁扎牢固。這個過程需要我仔細操作,時刻保持注意力,這樣才能保證粽子的品質和口感。
總而言之,通過參加包粽子活動,我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提升了動手能力和耐心細心程度。粽子雖小,卻蘊含著許多的智慧和技巧,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能夠親身參與這樣的活動,繼續學習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六
今天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
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只粽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么好,一定有決竅吧。”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干竹筍葉,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斗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夸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一盤盤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甜蜜。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七
“哇,好香啊·”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進入了我的眼簾。“啊嗚!還真不錯。”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絲絲的。
那已經是去年端午節的事了。“吃粽子,賽龍舟,歡歡喜喜過端午......”我哼著小曲,一邊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著幾把綠油油的竹葉。我們先把葉子放在水里浸泡。接下來就是準備包粽子的配料了。奶奶準備了糯米,紅豆,五花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蛋黃了。。。。。。真是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let's go 我來告訴你怎么做吧!
首先,要選出2片大小幾乎相同的竹葉,把它們交叉卷成圓錐形;放進糯米,接著加入餡料,最后再蓋上一層糯米。再用凸出來的竹葉向下折蓋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間。然后用麻繩扎起來。我看了會奶奶包粽子,就照著她的做法試著包了一個,可是最后不是餡溜了出來就是“犯人”逃脫了麻繩的管束。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有點灰心喪氣,就想溜了。奶奶說:“做什么事不都是容易的,只要你認真學習,你一定行的。”于是我就在奶奶的指導下認真地學起來了。奶奶笑瞇瞇地說:“餡放進去的時候,你可以用湯匙壓平,再把竹葉緊緊蓋住,扎麻繩還是要講究技巧。就像這樣。”奶奶隨手拿起竹葉包了起來。她動作是那樣的輕巧靈活。扎粽子的手蝴蝶一樣一上一下地舞動著。過了一會兒,一個“綠里透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成功了。“一個,兩個,三個......”我越包越起勁,越包越熟練......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八
端午節快到了,我要親手包個可愛的.小粽子。
媽媽買了一大捆粽葉,水草和燒肉。
我迫不及待想包粽子,媽媽先叫我把粽葉黑色那頭給剪下來。雖然剪得不好看,可還是剪完了。
媽媽把粽葉洗一下,放入開水中泡,“這樣可以跑軟點兒,一會兒好包。”媽媽邊說邊用筷子攪一攪。
我問:“我看到要折漏斗形,怎么折啊?”媽媽拿出兩片粽葉,手捏著兩頭,一彎,一個“漏斗”就成型了。我拿出一片小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一彎,呵呵!折好嘍!
粽葉舒服地在鍋中“桑拿”。
媽媽從袋子里取出燒肉,放在案板上,拿起刀把橙色硬的部分切去,剩下的投入碗中,“好了,咸的有這些就夠了。”我拿起硬的部分吃了一口,又香又脆,真好吃啊!
用什么做包粽子的繩兒?我說:“用水草!”媽媽說:“用塑料的!”最后決定,一半用水草,一半用塑料繩。
粽子的餡兒有:紅棗、燒肉和糯米。
準備工作做完了。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九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之一,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動手包粽子,這不僅是一種傳承文化的方式,更是一種親情的體現。我最近也參與了家中的包粽子活動,品嘗了自家親手包制的粽子,增添了節日的喜悅,也讓我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
第二段:細致入微的準備工作
包粽子的準備工作需要耐心和細心。首先,要選擇好粽葉,粽葉應該鮮綠,柔軟而有韌性。然后,將粽葉用火烤一下,這樣可以增加粽子的香味。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浸泡,這樣糯米才會更加細膩糯糯。再者,準備好各種餡料,根據個人喜好可以選擇紅豆、肉、蛋黃、棗等。在準備的過程中,親戚們一邊忙碌一邊交流,相互傳授經驗,這讓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團聚的力量。
第三段:包粽子的技巧與樂趣
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將粽子包得漂亮又好吃。首先,要將浸泡好的糯米瀝干水分,然后加入適量的鹽、味精和花椒粉拌勻,增加粽子的風味。接著,將準備好的粽葉打開,放入一些糯米,再放入適量的餡料,最后再加入一些糯米覆蓋住餡料。包粽子的技巧在于要熟練地用手將粽葉包裹起來,不讓餡料漏出來。包好的粽子要用細繩捆緊,以免在蒸煮的過程中散開。包粽子的過程繁瑣但有趣,每一個包在手中的粽子都是一個小小的心意。親自動手包粽子,不僅能體會到包粽子的樂趣,還能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
第四段:粽子散發的誘人香氣
粽子蒸煮的過程中,陣陣誘人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隨著粽子膨脹的時刻臨近,我忍不住湊近蒸鍋,心中滿懷期待。終于,當蒸鍋打開時,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此刻,粽子表面的粽葉泛著鮮綠的光澤,散發出獨特的芳香。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一口,糯米糯而不膩,餡料鮮美可口,口感豐富滿足。每一口粽子都包含著家人的心意和祝福,這樣的品嘗體驗令人難忘。
第五段:包粽子的意義與價值
包粽子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家庭情感的傳遞。當粽子蒸煮的香氣彌漫在家中,親朋好友歡聚在一起,共同品嘗自家包制的粽子,這種場景令人感到溫馨而美好。包粽子的過程不僅培養了人們的耐心和細致,更加深了親情和友情,增添了家庭的和諧與團結。而自己親手包制的粽子,更是一份滿滿的心意,帶著家人的祝福和對家人的關懷,品嘗起來更加美味。
總之,品嘗包粽子是一種特別的方式來體驗傳統文化和家庭的溫情。通過包粽子這個活動,我不僅品嘗了美味的粽子,更收獲了親情的味道和家庭的溫暖。包粽子讓我更加珍惜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更加感恩身邊的親人。希望在未來的端午節,我能繼續與家人一同包粽子,品嘗那份特殊的味道,感受到家人之間的濃濃情感。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十
星期六下午放學的時候,王老師對全班的同學說:“在假期里學會包粽子,星期五我們來一次粽子大賽,評選出一名包粽子王來!”我聽后,又是驚喜又是興奮,心想“太棒了,包粽子那么簡單,這個冠軍一定屬于我!”
星期五,我來到教室,一股蘆葦葉和糯米香味撲鼻而來,好似端午節已經到來一樣。同學們都非常興奮,我也不例外,激動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態,嚴肅地說:“包粽子看起來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實很難。”我覺得王老師說的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包粽子太簡單了,根本不用練,有什么難的,這個冠軍非我莫屬。
不一會兒,粽子大賽就開始了,我按照包粽子的程序,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形,然后往里面加幾勺米,再把粽葉一道一道地卷起來,可是我發現我放的米要么多了,要么少了,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手忙腳亂,百般嘗試,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無論怎樣,我包的粽子寶寶始終是梯形的。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簡單。
不一會兒,粽子比賽結束了。王老師選出了五名包粽子王,粽子大王是王詩雅,粽子二王是劉宇菲……,很顯然,我沒有獲得粽子王的稱號。之后,王老師又讓這幾位包粽子之王分別到臺前表演包粽子,王詩雅包粽子的動作很熟練,包出的粽子又大又結實,竟然連一根線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這說明王詩雅一定經過了大量刻苦的練習,才能包出這樣好的粽子,她取得粽子王當之無愧。
雖然這次比賽我沒能拿冠軍,但是通過這次包粽子的實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獲好的成績。
星期五,我們班舉行了一場包粽子大賽。
下午,我們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學校。剛進校門,我才想起來:哎呀!東西忘拿了!算了,現在拿已經晚了!我垂頭喪氣地進了教室。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整裝待發地進入“比賽現場”。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想:這下完了,如果老師發現了,那……我簡直不敢想象后面的慘狀。(早上帶的是自己在家里包好的粽子)
開始包了,我心里開始發虛:咋辦?咋辦?我也要進入“批評族”了!老師走過來,我嚇得趕快把頭縮進“殼”里。還好!老師只讓我坐在最后,oh,mygod,真是有驚無險呀!
“預備——開始!”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我們開始進入緊張的比賽。在征得“位主”的同意下,我借了“位主”的書看。嘿,“位主”的書真是應有盡有,我這個“書蟲”也得好好“飽餐一頓了!
正當我看得入迷時,突然聽見”臨時同桌“的聲音,我便湊過去看。他除了粽葉,別的東西都帶了。沒有粽葉怎么包呀?可他跟別人想的不一樣,想試圖包一個粽子,可是沒有粽葉的”映襯“,是包不好粽子的。可他是個”堅持不懈“的人,弄了一次又一次,什么都沒包成,還讓桌子夾了他的手,落了個”兩敗俱傷“。
下一次,我一定要大顯身手,讓別人看看我粽子的“威力”。
舅把葦葉有順序的收在了糯米頂上,完全包蓋了糯米。
我和舅的“創新”粽子包好了。像一枚成長的綠色花蕾!
上鍋了…
大約兩小時過去了,我好急啊!
第二天早晨練,我起床先跑到廚房看我和舅的“創新”粽子。
乖乖!好大的“創新”粽子呈現在我眼前,仿佛綠色的荷花開在盤中間。太誘人了。
我和舅晨練去了,在路上我的心里就是惦記著那“創新”粽子。
可回到家了,洗漱完畢,默寫了幾個英語單詞,心思早飛到了“創新”粽子那里。
舅終于對“創新”粽子開刀了!一刀、兩刀,一塊三角形“創新”粽子到了我的盤子里,我拿叉子急切的叉了一塊放到了嘴里。
“嗯!味道真的好吃”我說。葦葉的清香陣陣撲鼻。
“成功了!”舅說。
我一連吃了兩塊!
舅看著我吃的那個香。我看到舅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舅,你這是在干什么啊?”
“包粽子”舅說。
“包粽子,你這包的什么粽子啊?”
“創新粽子”舅說。
“有你這樣包的嗎?”“沒有”舅說。
我拿了一張葦葉在舅面前比劃著說:“看,是這樣包哎,三角形的。”
“包三角的那種麻煩,這樣省事,效果和味道都是一樣的。自家人吃嗎,不講究。”舅說。
哈哈,看看我舅是怎樣“創新”的吧!
舅把已經泡了三天的糯米拿過來,又拿來一個大盆,開始了他的“創新”。
舅把前兩天我們晨練時,在菜市場,舅花五元錢買來的葦葉先放在鍋里,煮了一下。我說是煮,舅說是焯,反正我看就是煮(我好多字不會寫的,寫的是拼音)。
“為什么要煮一下么?”我問,
“殺菌”舅說。
哦!我明白了。
操作開始了,舅把已經煮過的葦葉拿了過來,在那個大盆底,一張一張的鋪著,好有規律呢!
乖哉!就好像開的青蓮!
鋪好了,我和舅把糯米在葦葉上先放了一層,在上面又放了一層紅棗。
舅說:“你喜歡什么口味就在里放點什么。肉啊、草莓、水果等,切成小塊就可以放。做出來的味道比包出小三角的要好吃,應為這樣做,放的東西多,明白嗎。”
“沒想到”我說。
又一層糯米放好了,又一層紅棗也放好了,紅棗上面又鋪了一層糯米。
我是一個粽子迷,最喜歡吃肉粽子了。這不,外婆知道我這么喜歡吃粽子,就特意從家里跑到我家來為我包粽子給我吃。高興啊!
包粽子前的晚上,外婆先把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把肉放進一個大碗里,再加入醬油、老酒、鹽、雞精等調料攪拌均勻,就放在一邊,外婆說這叫腌制一下肉,讓肉更好吃。需要十幾個小時以上時間。
第二天,外婆把腌制好的肉放在桌子上,接著把箬葉(粽子外面包的那層葉子)放在裝滿水的鍋子里煮一下,這是給箬葉清洗和消毒。然后把糯米用開水泡一下,等它漲起來就好了。漲好的糯米肉層層的,很好看!這樣是讓粽子煮的時候好煮一些。
當所有的準備動作做好后,外婆就動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箬葉從中間開始卷成一個尖錐體,再往里倒入一小把糯米,還拿了一根筷子捅了捅,我問外婆干什么用?外婆說這是讓它更緊一些。于是就往里放一兩顆腌好的肉塊,接著再加入糯米壓實,馬上把箬葉包上,剩下兩只像”兔耳朵“一樣的葉角也向前壓向邊上這樣一個有立體感的三角粽就基本成型了,還沒完呢,外婆拿起事先搞好的棉線,用牙齒咬住一端,在粽子上繞了好幾圈,于是一個漂亮的肉粽就大功告成了。外婆接著繼續做其他的,一會兒工夫就包起好多了。
我看了很感興趣,也想試著做一下,我按剛才外婆的步驟做,外婆還不斷給我指點,終于也做出來一個了,我看看我做的粽子形狀不是很好看,樣子方不方園不圓的,都能看到糯米粒,完全不像外婆做的好看。可是我依然很快活!連忙叫外婆先給我煮起來給我吃。過來半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粽子出爐了!我一把抓起其中最“好看”的我包的粽子,撕開箬葉一股新粽子特有的清香飄開了。我一邊吹氣,一邊大口咬了一口,吃著我自己親自動手包的粽子,我大聲說道:“真是天下最最最最最最的美味啊!”說完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了。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日,為了讓幼兒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我校組織了包粽子的活動。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深感這次活動的珍貴意義。在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的技巧,還體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將分享一些孩子們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粽子之美(200字)
粽子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食品,外表糙而精致,內餡香而飽滿,意蘊豐富而傳承。在活動中,孩子們被展示的粽子迷住了。他們細心地觀察粽子的形狀,探究粽葉的來歷和用途。通過觸摸和嗅聞,他們感受到了粽子的香氣和特殊的質感。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還了解到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粽子風味,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視野。
第三段:手腦并用(300字)
包粽子并非易事,需要孩子們發揮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活動中,幼兒們都坐得筆直,手里的竹葉、糯米和餡料被他們小心翼翼地握在手中。在老師的示范下,他們學會了如何將糯米鋪在竹葉上,并將餡料放在中間。為了包出完美的形狀,孩子們努力調整手勢和力度。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捏緊葉子邊緣,有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將葉子包裹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觀察、思考和實踐,并在不斷嘗試中提高自己的技巧。
第四段:團隊合作(300字)
包粽子的過程需要孩子們進行合作,這對于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活動中,我們將孩子們分成小組,每組三至四人,讓他們共同制作一個大粽子。孩子們在合作中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尊重他人的想法。他們不斷商討著粽子的包裹方式,互相幫助,互補不足。從最初的困惑到最后的成功,孩子們意識到只有團隊的力量才能完成一個完美的包粽子的任務。這種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在他們今后的生活中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傳承與感悟(250字)
包粽子不僅是一種手工活動,更是一種傳承和感悟,幫助幼兒們深入了解傳統文化。通過活動,孩子們了解了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并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團結、友愛和互助的力量。他們也了解到包粽子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和述說。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們懂得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民俗風情。
總結(200字)
通過包粽子活動,孩子們不僅增強了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他們深入了解了傳統文化,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情感。這次活動為幼兒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品味中成長。我相信,這次活動對于幼兒們的人生旅程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將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一份美好的回憶。
包粽子的方法視頻篇十二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