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一
2020年,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我局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總抓手,通過制度創新、改革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門辦、一網辦、一次辦、就近辦”,著力營造公平、透明、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穩步推進。一是積極配合做好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一件事一次辦”和“智慧xx”app推廣應用工作。組織各部門全面梳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設立3個政策兌現窗口,將20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兌現事項全面納入專窗實行“一件事一次辦”。截止6月底,共辦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業務193件,惠及企業110家,減免稅費392萬余元。配合市局,在全縣各級政務大廳、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大力推廣“智慧xx”app,將公布的“一件事一次辦”事項逐步納入“智慧xx”app推行“掌上辦事”。二是“一件事一次辦”專窗管理逐步規范。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二樓開設“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兩個,安排專人在窗口負責多部門聯辦事項的辦件受理、派件流轉、辦結匯總、資料歸檔、改革難點堵點問題情況收集等工作,搭建線下綜合受理服務平臺。在云陽市場監督管理所設立“一件事一次辦”專窗一個,推行跨部門聯辦事項多點可辦改革試點。截止目前,綜合窗口受理數已達216件,居全市第六位,其中6月份受理數達147件,較以前大幅增加。三是已公布事項全面落實。出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施方案》,督促各相關單位圍繞“一次告知、一次表單、一次聯辦、一次辦好”的要求,對2019年度公布的287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和“一次辦”的要求,逐項再造辦事流程。對93項多部門聯辦事項,流程再造后,固化到“智慧xx”系統,通過綜合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進行辦理;對單部門承辦的194項事項,逐月收集辦件情況,通過調查問卷、實行“一月一統計、一月一通報”等方式,督促各單位抓好改革落實。四是積極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出臺《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工作方案》,按照便民、精簡、規范、高效的原則,調整優化實行“1+7+2”的大廳窗口布局(即一個綜合服務區、7個專業服務區、2個輔助服務區),在政務服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實現政務服務從“傳統設點擺攤式”向“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全程電子監察”的模式轉變,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時降低行政成本。
(二)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完成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綜合窗口設置,按階段設置了立項規劃用地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窗口,配置設置了水電氣通訊報裝一體化窗口,明確了窗口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和管理方式。建立受理通知單制度,對各部門審批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督辦。聯合優化營商環境事務中心、政府督查室、工改辦對各部門推進工改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各單位按要求完成了辦事指南、申請表單、申報材料清單以及審批流程圖的編制工作,同步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全程跟蹤督辦,后臺聯合踏勘、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多測合一,實現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壓縮審批時限一半以上。
(三)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一是開辦時間最短。堅持對標先進地區,按照便利化、可預期的目標要求,聚焦企業開辦,推進流程再造。5月,首次試點“線上即來即辦和線下即來即辦”雙通道辦理模式,企業從遞交材料到通過審批,拿證和公章刻制用時不到3小時,成為企業開辦速度最快、環節最少、費用最低的縣。截止6月底,全縣共有商事主體約2.6萬戶,其中1-6月新增企業主體565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9%。二是服務企業最優。疫情期間,為確保群眾、企業仍能順暢辦事、辦得成事,創新工作方式,通過網上辦、預約辦、立即辦的“三辦”服務,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工傷保險征繳窗口開通線上辦理人員異動的渠道,每次只要通過網絡發送電子模板到窗口工作人員,便可快速辦好人員異動及參保業務,實現了一站式服務;在不動產登記窗口,全面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區窗口設置,實現首次登記、備案登記即來即辦或延時服務;在工程建設審批改革綜合受理窗口,實行聯合審批、“三測合一”、聯合驗收,壓縮時限一半以上。目前,正在對“一件事一次辦”領域,實行“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作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的突破口,實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動線上服務“一網通辦”,線下辦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當好企業的“店小二”,做好群眾的“服務員”,不斷增強企業、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三是營商成本最低。新開辦企業實行政府買單、費用全免,統一對新辦企業免費發放一套3枚印章;實行園區企業建設減租降費政策,實現“一票制”收費,即所有園區企業報建費用由80元/平方,降為25元/平方,廠房建設由50元/平方降為10元/平方。每年預計為企業減免費用100萬元。
(四)基層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工作方案》,按照“統一機構人員、統一場所標識、統一流程內容、統一信息系統、統一經費保障”等“五個統一”的要求,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平臺建設。二是實行分片指導。分成三個工作組,對7個鄉鎮(街道)的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進行現場調研指導。同時確定3個鄉鎮(街道)作為基層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工作試點鄉鎮,各明確一組人員負責一對一指導對接。三是接通服務網絡。將鄉鎮(街道)、村(社區)的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和維護工作打包給專業公司承接,督促第三方維護公司為鄉鎮(街道)、村(社區)接入電子政務外網,并配備專用設備,實現了縣、鄉(鎮)、村三級電子政務外網的全覆蓋。四是精心梳理確定事項。組織相關人員,以省、市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基礎,精心梳理確定鄉鎮(街道)高頻服務事項共122項,村(社區)“一門式”便民服務事項52項,按照“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的要求,逐項編制辦事指南,印成合訂本免費配發到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事項清單已在各村便民服務站上墻公示。五是組織了業務培訓。召開推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一門式”服務全覆蓋工作培訓會,組織人社、醫保、衛健、自然資源等部門專業人員對鄉鎮(街道)、村(社區)業務經辦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事項下放后能有序運行,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五)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管理不斷加強。一是全面實行窗口情況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報制度。制定《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入駐單位和工作人員考核辦法》,對各單位派駐人員實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情況向各入駐單位通報,有效加強了政務大廳的管理。二是調整了窗口考核獎的發放方式。將過去由政務服務中心出考核結果并發放窗口考核獎的方式,改為政務服務中心出考核結果,各入駐單位根據考核結果兌現窗口考核獎,此舉既分散了財政供養的壓力,又提高了各單位對窗口人員日常表現情況的知曉度,有效約束了窗口工作人員的日常行為。三是探索推行了窗口情況簡報制。將各單位每月辦件情況、服務評價情況、工作動態等形成《窗口情況簡報》,發至所有相關領導、各入駐單位主要領導、各單位首席代表,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情況的關注度,進而推動了窗口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總體而言,政務服務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待進一步推進;二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推行進度較慢;三是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快;四是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個別部門工作相對延遲等等。
(一)繼續做好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督促指導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兩級便民服務中心(站)場地、標牌等硬件建設工作,完善窗口設置和人員、設備配備,完善窗口工作制度的制定;督促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做好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編制、流程優化等工作;督促各鄉鎮(街道)組織轄區內相關業務經辦人員進行業務學習,確保業務能盡快正常辦理。大力督促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完成事項網上填報工作,推進線上辦理。
(二)持續抓好“一件事一次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工作。啟動人員選聘及后續培訓工作;適時組織開展窗口優化調整工作;組織人員參考周邊先進地區做法,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相關配套機制,并啟動“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試運行工作。
(三)繼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有關工作。積極配合工改辦做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有關工作,實時掌握相關工作進度,不斷調整和完善窗口運行機制;繼續推行行政審批服務結果郵政快遞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繼續推行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工作。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二
(一)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
1、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在縣電視臺等資本新聞媒體開展專欄,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家先進事跡,引導更多有志之士返鄉創業。堅持縣工業富縣領導組定期會商研判制度、月度工業分析調度制度、企業訴求收集交辦制度。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民營企業大走訪,走訪企業590余家,對接要素項目27個,人才要素項目6個,土地要素項目17個,科技要素項目正式簽約2個。
2、營造尊重企業家良好氛圍。充分肯定企業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勞動模范等各種評選表彰人選,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3、實施企業家培訓計劃。安排工業培訓專項資金,對中小企業各類人才、經濟主管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進行分類培訓。上半年我縣共舉辦2次大型企業家培訓活動,幫助企業家及時了解新興產業格局演變中的戰略機遇,通過學習提升了企業家綜合管理能力,開拓了企業發展新思維,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使企業邁入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切實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1、優化審批服務。大力推動“照后減證”,逐步實現“照后能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企業辦事“一網、一門、一次”。深化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解決民營企業“注銷難”問題。
2、壓縮重點事項審批時限。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審批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減少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限制。
3、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不得對民間投資設置附加條件。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對項目收入無法覆蓋成本和收益,但社會效益較好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同級財政可給予適當補貼。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盤活閑置工業資產和項目。
4、保護合法合規企業權益。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妥善處理民營企業經營不規范的問題。嚴格規范涉案財產處置,維護涉案企業和人員的合法權益。去產能、去杠桿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執行同樣標準,在安監、環保等領域微觀執法過程中,避免簡單化,不搞“一刀切”。
一是企業發展受阻。雖然各級政府通過加大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了辦事程序,縮短了辦事時間,但目前辦證難、注銷難等一些困擾民營經濟發展問題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由于法制環境不健全,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保護仍存在問題,民營企業的利益受損現象屢見不鮮。
二是融資普遍困難。民營企業主要是依賴民間借貸資金、社會集資等有限形式籌集發展資金,很難通過風險投資基金、資本市場等融資方式籌集資金。與國有企業相比較,在貸款資質方面具有明顯的劣勢,擔保難、抵押難是民營企業貸款難的主要表現。
三是產業升級較難。大多數民營企業仍處于小規模粗放發展階段,受籌資能力、經營者素質、技術開發能力等限制,由于市場和經營不善,部分企業處于停產和面臨倒閉狀態,產業升級進展緩慢。
一是繼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加大服務企業政策宣傳力度實現“只進一扇門、只上一張網、最多跑一次”目標;扎實“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實現實體企業包聯全覆蓋,定期召開一次“四送一服”領導組會議、工業富縣領導組會議,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建立臺帳,實行“派單銷號”。
二是切實解決融資難題。要加大企業紓困力度,對符合申貸條件的工業和民營企業實行擔保;要加大企業信用等級建設,放寬民營企業貸款抵押條件,對于有市場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給予財政支持;要將各級金融機構對工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成效與其經營業績和經濟利益掛鉤,實行綜合考評,擴大授信額度并簡化貸款手續。
三是不斷加大企業獎勵力度。按照“抓大扶小育特色”的思路,加大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方式,增強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投資發展信心,激發創業創新熱情;開展全縣“成長性示范企業”、“兩化融合示范企業”評選活動,引導企業增強內生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對當年產值首次突破20億元、10億元、5億元、1億元和新增規模企業、限上商貿企業,以及本地網上年度銷售額較大企業給予獎勵。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三
自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開展以來,我局嚴格按照要求部署扎實推進相關工作。目前我局總體工作進展良好,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均實現網上審批,“互聯網+監管”工作有序開展,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按照安排部署,成立市水利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領導小組,組成工作專班,積極協調推進在河南政務服務網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工作。按要求梳理市縣行政審批服務目錄清單,督促指導完成河南政務服務網事項錄入及網上辦理工作。目前,我局18項34個業務辦理項,辦理時限進一步壓縮,承諾時限減少50%以上,達到了工作指標要求。目前已經辦理ca數字證書、電子印章正在于省廳積極最接,實現了線上申領取水許可電子證照。
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前提下,制定進一步放寬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等水利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市場準入政策。
根據《商丘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調整市水利局行政職權事項的通知》(商“放管服”組辦〔2020〕24號)涉及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報告表審批已經取消;取水許可,節水設施的竣工驗收,用水計劃的核定、下達、增加、核減,取水許可監督檢查等已下放。建筑業資質的審批權限在住建部門,我科協助住建部門對水利序列建筑業企業資質進行初步審查,水利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審批權限已經于20xx年8月下放。
水利工程建設領域,按照上級要求,我市全面推行了以保險、保函等方式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
一是進一步做好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提升,按照市政府部署開展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網上通辦有關工作。
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平臺,做好涉水審批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優化政府服務,建立完善監管及評估機制。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四
(一)統籌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xxx和省委、市委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市委政法委印發了《xx市政法機關開展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的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經過市委政法委委務會討論研究,并發市直各政法機關征求相關意見建議后形成。開展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是我市政法機關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舉措。成立由政法委書記任組長,相關領導任副組長及成員的xx市政法機關開展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領導小組。要求各縣市區制定工作落實方案,確保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全面開展。
市直政法各單位按照《xx市政法機關開展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結合自身職能,相應制定本系統工作方案并迅速開展相關工作。市直政法各單位相繼召開專門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市委優化營商環境相關要求,迅速制定了開展xxx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xxx活動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
(二)加強工作督導。2021年7月至10月期間,市委政法委組織專班前往各縣市區及市直各政法單位,結合重點政法工作督查,加強對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督辦。10月,市委政法委組織市直政法單位及各縣市區,召開政法單位法治改革及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座談會,會上各地各單位匯報交流了相關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了下步工作。
(四)加強案件協調。為促進重點涉企涉營商環境案事件順利化解,市委政法委協調督辦了xxxxxx金xx項目xxx案、xxx山xxx案、xxxxxx民x家園xxx等涉企案件,多次組織相關單位集中召開工作研討會,推動此類涉企涉營商環境案事件順利化解。
二、重點任務推進情況
(一)市法院
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的界限。堅持依法打擊刑事犯罪與服務經濟發展統一,嚴厲打擊針對企業、企業家實施的敲詐勒索、暴力討債、非法拘禁以及強攬工程、強迫交易、惡意阻撓施工等犯罪活動,讓市場主體安心投資、放心經營。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的界限。
堅持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全面保護營商主體權益。堅持xxx司法護權、激勵創新xxx原則,加大對涉民營經濟主體知識產權案件的調撤力度,從源頭化解矛盾。在民商事審判中,堅持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壓縮辦案時間,依法保護守法企業和企業家的財產權與人身權。2021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審結涉企民商事案件x件,審結案件數量同比增長x%。
立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執行工作。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行難、執行慢、亂執行等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提出十項便民利民措施,開展xxx三項清理xxx、終本案件實地督查工作,確保執行工作規范性進一步加強,著力推動新時代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截止11月底,全市法院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審限內執結率x%,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合格率100%。
(二)市檢察院
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xxx少捕慎訴慎押xxx專項監督工作。全市檢察機關落實審慎穩妥理念,積極貫徹xxx少捕慎訴慎押xxx理念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開展涉市場主體羈押必要性審查x人,全部改變強制措施,如市檢察院辦理的舒某某等3人串通投標案,在偵查機關移送起訴后立即啟動羈押必要性審查,對3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
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專項監督工作。1-9月,全市檢察機關共清理涉案財物數量x件,做到案結財物清。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專項監督案件x件,其中xx縣檢察院辦理的胡某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監督偵查機關糾正違反法定程序的扣押行為。
開展公益訴訟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活動。1-9月,全市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x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和訴前公告x件,提起訴訟x件。公益訴訟部門堅持打擊與保護并舉,提升辦案質效,xxx檢察院辦理的轄區內服裝類工業園區消防安全隱患公益訴訟案,通過聽證和會議督促各行政單位依法履行消防管理和監督職責,督促各企業全面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該案被檢察日報宣傳報道。
(三)市公安局
強化民警駐企服務。今年初,副市長、公安局長xx同志就主持召開黨委會、局務會,專題研究省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措施,明確全市公安機關846名民警聯系服務1459家項目企業,實行xxx一企一警xxx,建立警企聯系檔案,落實xxx五個一xxx。
加強涉企案件辦理。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共7個報警服務臺均設立了xxx侵企案件報警求助服務中心xxx,并懸掛統一規格的銅牌,對企業的報案、求助、申訴,第一時間依法受理,快速分辦處理。同時加強辦案流程管理,壓縮辦案、辦事時間,做到快辦快結。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五
20xx上半年,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我局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總抓手,通過制度創新、改革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門辦、一網辦、一次辦、就近辦”,著力營造公平、透明、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穩步推進。一是積極配合做好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一件事一次辦”和“智慧xx”app推廣應用工作。組織各部門全面梳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設立3個政策兌現窗口,將20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兌現事項全面納入專窗實行“一件事一次辦”。截止6月底,共辦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業務193件,惠及企業110家,減免稅費392萬余元。配合市局,在全縣各級政務大廳、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大力推廣“智慧xx”app,將公布的“一件事一次辦”事項逐步納入“智慧xx”app推行“掌上辦事”。二是“一件事一次辦”專窗管理逐步規范。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二樓開設“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兩個,安排專人在窗口負責多部門聯辦事項的辦件受理、派件流轉、辦結匯總、資料歸檔、改革難點堵點問題情況收集等工作,搭建線下綜合受理服務平臺。在云陽市場監督管理所設立“一件事一次辦”專窗一個,推行跨部門聯辦事項多點可辦改革試點。截止目前,綜合窗口受理數已達216件,居全市第六位,其中6月份受理數達147件,較以前大幅增加。三是已公布事項全面落實。出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施方案》,督促各相關單位圍繞“一次告知、一次表單、一次聯辦、一次辦好”的要求,對2019年度公布的287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和“一次辦”的要求,逐項再造辦事流程。對93項多部門聯辦事項,流程再造后,固化到“智慧xx”系統,通過綜合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進行辦理;對單部門承辦的194項事項,逐月收集辦件情況,通過調查問卷、實行“一月一統計、一月一通報”等方式,督促各單位抓好改革落實。四是積極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出臺《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工作方案》,按照便民、精簡、規范、高效的原則,調整優化實行“1+7+2”的大廳窗口布局(即一個綜合服務區、7個專業服務區、2個輔助服務區),在政務服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實現政務服務從“傳統設點擺攤式”向“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全程電子監察”的模式轉變,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時降低行政成本。
(二)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在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完成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綜合窗口設置,按階段設置了立項規劃用地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窗口,配置設置了水電氣通訊報裝一體化窗口,明確了窗口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和管理方式。建立受理通知單制度,對各部門審批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督辦。聯合優化營商環境事務中心、政府督查室、工改辦對各部門推進工改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各單位按要求完成了辦事指南、申請表單、申報材料清單以及審批流程圖的編制工作,同步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全程跟蹤督辦,后臺聯合踏勘、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多測合一,實現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壓縮審批時限一半以上。
(三)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一是開辦時間最短。堅持對標先進地區,按照便利化、可預期的目標要求,聚焦企業開辦,推進流程再造。5月,首次試點“線上即來即辦和線下即來即辦”雙通道辦理模式,企業從遞交材料到通過審批,拿證和公章刻制用時不到3小時,成為企業開辦速度最快、環節最少、費用最低的縣。截止6月底,全縣共有商事主體約2、6萬戶,其中1―6月新增企業主體565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9%。二是服務企業最優。疫情期間,為確保群眾、企業仍能順暢辦事、辦得成事,創新工作方式,通過網上辦、預約辦、立即辦的“三辦”服務,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工傷保險征繳窗口開通線上辦理人員異動的渠道,每次只要通過網絡發送電子模板到窗口工作人員,便可網通辦”,線下辦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當好企業的“店小二”,做好群眾的“服務員”,不斷增強企業、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和滿意度。三是營商成本最低。新開辦企業實行政府買單、費用全免,統一對新辦企業免費發放一套3枚印章;實行園區企業建設減租降費政策,實現“一票制”收費,即所有園區企業報建費用由80元/平方,降為25元/平方,廠房建設由50元/平方降為10元/平方。每年預計為企業減免費用100萬元。
(四)基層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工作方案》,按照“統一機構人員、統一場所標識、統一流程內容、統一信息系統、統一經費保障”等“五個統一”的要求,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平臺建設。二是實行分片指導。分成三個工作組,對7個鄉鎮(街道)的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進行現場調研指導。同時確定3個鄉鎮(街道)作為基層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工作試點鄉鎮,各明確一組人員負責一對一指導對接。三是接通服務網絡。將鄉鎮(街道)、村(社區)的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和維護工作打包給專業公司承接,督促第三方維護公司為鄉鎮(街道)、村(社區)接入電子政務外網,并配備專用設備,實現了縣、鄉(鎮)、村三級電子政務外網的全覆蓋。四是精心梳理確定事項。組織相關人員,以省、市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基礎,精心梳理確定鄉鎮(街道)高頻服務事項共122項,村(社區)“一門式”便民服務事項52項,按照“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的要求,逐項編制辦事指南,印成合訂本免費配發到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事項清單已在各村便民服務站上墻公示。五是組織了業務培訓。召開推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一門式”服務全覆蓋工作培訓會,組織人社、醫保、衛健、自然資源等部門專業人員對鄉鎮(街道)、村(社區)業務經辦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事項下放后能有序運行,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五)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管理不斷加強。一是全面實行窗口情況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報制度。制定《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入駐單位和工作人員考核辦法》,對各單位派駐人員實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情況向各入駐單位通報,有效加強了政務大廳的管理。二是調整了窗口考核獎的發放方式。將過去由政務服務中心出考核結果并發放窗口考核獎的方式,改為政務服務中心出考核結果,各入駐單位根據考核結果兌現窗口考核獎,此舉既分散了財政供養的壓力,又提高了各單位對窗口人員日常表現情況的知曉度,有效約束了窗口工作人員的日常行為。三是探索推行了窗口情況簡報制。將各單位每月辦件情況、服務評價情況、工作動態等形成《窗口情況簡報》,發至所有相關領導、各入駐單位主要領導、各單位首席代表,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情況的關注度,進而推動了窗口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總體而言,政務服務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待進一步推進;二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推行進度較慢;三是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快;四是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個別部門工作相對延遲等等。
(一)繼續做好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督促指導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兩級便民服務中心(站)場地、標牌等硬件建設工作,完善窗口設置和人員、設備配備,完善窗口工作制度的制定;督促各鄉鎮(街道)結合實際做好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編制、流程優化等工作;督促各鄉鎮(街道)組織轄區內相關業務經辦人員進行業務學習,確保業務能盡快正常辦理。大力督促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完成事項網上填報工作,推進線上辦理。
(二)持續抓好“一件事一次辦”“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工作。啟動人員選聘及后續培訓工作;適時組織開展窗口優化調整工作;組織人員參考周邊先進地區做法,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相關配套機制,并啟動“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試運行工作。
(三)繼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有關工作。積極配合工改辦做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有關工作,實時掌握相關工作進度,不斷調整和完善窗口運行機制;繼續推行行政審批服務結果郵政快遞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繼續推行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工作。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六
9月30日,召開全區招商引資工作大會,將優化全區營商環境作為會議重要內容,對進一步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建立了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任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提高競爭力、增創新優勢的戰略任務統籌推進,出臺了淄川區委、區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同時通過新聞媒體開辟宣傳專欄、舉辦座談會等形式,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二)優化投資建設環境情況。對區級權限范圍內實行審批制、核準制的項目,建立了聯合審批制度,對全部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事項,按項目立項、土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大幅縮減了投資建設審批時限。建立了區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的制度,由各相關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明確專職代辦員,對審批事項實行全程代辦、公開代辦、高效代辦、無償代辦。制定了建設類項目收費標準,并進行了全面清查。對區重大項目用地實行“點供”政策,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由區政府統一調控、統籌協調解決。符合獨立選址要求和土地“點供”條件的重點項目,使用了省下達給我區的指標或通過盤活存量土地、城鄉增減掛鉤等政策予以保障。對園區新上項目所需的環境容量、用地土地指標予以傾斜,及時協調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配套,優先保證。
(三)優化地區融資環境情況。為降低企業獲得信貸融資的難度和成本,全面實行激勵與約束并重的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對企業貸款審批過程中的各類附加收費,以及強制返存貸款、搭售理財產品、設置企業開戶最低資本金、最低存款額等違規行為進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企業穩定資金池”,用于企業貸款資金過橋以及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結構貸款擔保的風險補償。為加強區域資本市場建設,制定了企業上市掛牌交易獎勵扶持政策。同時,積極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機構、股權投資基金、融資租賃公司、企業財務公司等各類創新型金融機構。
(五)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情況。對行政審批項目實行目錄管理和動態清理機制,并及時承接、調整上級下放、委托的行政審批權限。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手續,編制審批流程圖,提高審批效率。深化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推行“聯審、代辦”一站式服務,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能。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創建經濟110監督機制,對所有的涉企檢查、收費、處罰等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核備案。截至目前,已對22個部門的涉企檢查收費事項審核備案101件次,合并檢查事項4件次,否決檢查事項10件次。規范行xxx力運行機制,成立區行政執法職權梳理工作小組,對80個區直部門、單位的行政執法職權事項進行了梳理確認,截至9月底已全部梳理完畢,擬確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確認等各類行政執法職權事項5000余項。實行“企業生產寧靜日”制度,將每月的1—25日定為“企業生產寧靜日”,要求除涉及稅務征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重大惡性案件等特殊情況外,其他任何單位不準到企業檢查收費。嚴格無例外禁酒規定督查,組織全區13200余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簽訂《遵守禁酒規定保證書》,對違反規定者嚴肅處理。在部分企業、村居設立效能監測點130個,實行即時監測、定期聯系,設立綠色通道,對機關單位勤政廉政等情況進行全方位立體化跟蹤問效。
雖然我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投資者、創業者的要求相比,在政務服務、安商富商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督導檢查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機制,強化落實,努力營造公平、開放的一流營商環境。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二是進一步營造聚商活商的公平市場環境。全面推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與信用獎懲政策體系,對于信用記錄良好、信譽度高的市場主體,在行政監管、金融信貸、政府項目上給予傾斜。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要求,堅決切斷中介機構在人、財、物等方面與行政機關或掛靠部門的聯系,著力解決壟斷經營、服務效率低、收費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多種形式,公示各類涉企收費的范圍、標準和依據,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積極構建平等統一規范的政策體系,及時廢止或修改不利于市場競爭、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文件規定。
三是進一步營造護商安商的良好法治環境。深入推進平安淄川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懲破壞社會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大力整治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周邊環境,嚴厲打擊敲詐勒索、強買強賣、欺行霸市、阻礙施工等不法行為,切實解決好面向基層、面向企業的“三亂”問題,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大力推廣陽光審判、陽光執行、陽光檢務、陽光警務,依法高效辦理各類涉企案件。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商業欺詐、不正當競爭等違法活動,嚴肅整治破壞市場經營秩序的行為。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七
為了營造有利于營商環境建設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全面推動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深入開展,依照相關文件要求,街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結合轄區工作實際情況,現將今年以來的工作匯報如下:
今年以來,街緊扣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營商工作任務,社區和村聯動推進營商工作,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創造良好條件。1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各副職領導為副組長、便民服務中心人員為成員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改革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由主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地點在街道二樓辦公室。
2、每月召開一次領導小組專題會進行工作部署,在會上學習相關文件,要求各業務口就各自營商工作進行匯報,由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對“最多跑一次”及社區和村民事務代辦工作進行通報,并就工作進行詳實、細致安排,及時對各類事項在鄉便民服務中心進行公示。
3、重點項目保障有力。我街成立以武裝部長為組長協調工作小組進行工作協調,保障了各項工程進度。
街認真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對《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xx-20xx)》的文件,仔細研究,落實到位、到人。根據《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吉軟環境辦[20xx]38號)文件精神,街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落到實位。積極宣傳國家、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利用街道、村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led大屏進行滾動播放,讓每一名來辦事的群眾都能夠了解。街道軟環境辦組織相關部門對《條例》內容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相關探討交流,讓相關人員熟悉掌握相關政策及條例條規。
加強便民服務中心管理,提高中心標準化水平。大力推行規范服務、微笑服務、主動服務和超前服務。進一步強化日常管理,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圍繞“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窗口首接制度”和“無否決權制度”等建立健全便民服務規章制度。公開舉報、監督電話,落實便民服務監督檢查人員,及時受理和處理群眾的投訴。中心以“規范、優質、高效、廉潔”為服務原則,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堅持以辦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眾滿意不滿意為工作標準,凡是屬于能辦理的事項,只要材料齊全、條件具備,服務中心及時予以辦理;屬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辦理的事項,服務中心也予以受理,并代為辦理,限時辦結。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及時推廣各部門取得的經驗和成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案例評選及典型案例宣傳,全面提升高街道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逐步投入運行完善功能設置。大廳推行“一窗式”的模式,讓群眾就近辦事,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和平街道辦事處按照相關部署和責任分工,進一步創新思維,創新方法,補齊短板,拓展優勢,通過樹立科學招商引資理念,落實招商引資承諾,優化招商引資環境等,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和平街道始終秉承“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各項要求,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堅持用硬措施治理軟環境,用真情服務化解經濟下行的寒冰。
一是加強領導促優化。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地區形象的總代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是一件事關全局的大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街道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結合轄區企業發展狀況和領導分工,確定了領導干部包保企業制度,明確分工,層層落實,切實把優化環境工作抓緊、抓好。
二是強化服務促優化。當前社會中,營商環境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服務。為推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深入開展,街道緊緊抓住“優質服務”這個牛鼻子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層次,增強環境的競爭力。做到了定期開展企業走訪調研活動、召開企業座談會、向企業發放聯系卡,充分了解掌握所聯系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開辟政府與企業的綠色通道,聽取企業呼聲,解決企業困難,使服務經常化、制度化。
三是做好協調促優化。注重加強跟蹤服務,推進項目轉化,為企業擴建、技術改造、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營造寬松的環境。主動對企業實行蹲點服務,駐地指導工作在一線,發揮作用在一線,出現問題就地協調,現場解決。對待企業投訴的熱點、難點問題,能獨立解決的決不推脫,需要上級有關部門配合的及時協調、快速解決。
四是轉變作風促優化。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是政府工作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全民參與,上下齊努力。通過集中學習,強化工作人員及時服務、優質服務、有效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在街道權限范圍內的事盡可能地減少辦事層次和環節,力爭幫助企業早辦事、快辦事、辦成事。同時,能夠及時主動將省、市、區有關優惠政策送達企業,做到宣傳、講解到位,積極引導企業創業創新,鼓勵企業樹立信心,構建發展平臺。
五是樹誠立信促優化。開展信用政府建設,推行政務公開,按照“抓教育,樹信用意識;
立規范,建信用機制;
攻重點,治突出問題;
推典型,揚誠信風尚”的工作思路,做到依法行政、高效廉潔。開展企業信用建設,加強對企業經營思想的引導,倡導誠信新風。推進“不逃避債務、不制假販假、不違反合同、不走私販私、不逃稅騙稅、不偽賬”,即“六不”承諾作為企業基本經營守則,有效推動了企業內部信用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工作是打基礎立長遠的重要工作。要抓機遇快發展,就必須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當務之急、當務之重的大事。下一步和平街道將繼續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力以赴抓好各項服務工作,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強化專業知識培訓,注重培養懂項目、懂經濟、懂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專業人員,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工作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二是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助推經濟新增長。要發展,更要注重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在推動企業發展上,強化綠色環保理念,引導企業明確發展方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同時,深入研究開放性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觀念的轉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注重引進外延型企業,對接優勢資源,推動現有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提升和平街道招商、養商、安商、引商環境,提高招商引資能力。
三是動真碰硬治環境,長效機制促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必須下大力氣,動真碰硬,刮骨療毒。力爭措施硬,措施和規定必須鐵、必須硬。力爭督查硬。督察必須堅持鐵面孔、鐵心腸、鐵手腕,嚴格督查,狠抓落實,敢于較真格,敢于硬碰硬。做到處理硬。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根據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從嚴打擊,通過打擊一批、震懾一批、教育一批,使營商環境建設深入人心。同時,建立完善營商環境建設相關制度,促進各項經濟工作不斷進步。
以上是20xx年和平街道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工作情況。今后將繼續強化工作創新,以釘釘子精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服務企業工作,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確保實現經濟穩增長,為鐵東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八
20xx年,全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以人民為中心,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全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縣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和責任擔當,主動對標先進,著力打造“服務和效率高于周邊、成本和負擔低于周邊”的營商環境新高地,全縣營商環境評估指數全面提升,在全省營商環境評估中評估指數穩步提升,在全市營商環境評估中位列前排。
(一)加強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管理。修訂《縣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管理辦法》,加強權責清單集中調整和動態管理,建立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與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聯調機制,確保各類清單準確、完整、協調一致。
(二)加強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及服務機構管理。編制《縣縣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xxxx版)》并向社會公開。指導監督中介服務機構向社會公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條件、流程、時限、收費標準,規范中介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執業行為,嚴格查處違規收費、變相漲價、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健全完善中介服務信用評價、懲戒和淘汰機制。
(三)清理整治各類變相審批。開展變相審批、多頭審批、重復審批清理規范、督查抽檢和暗訪暗查工作,分類編制行政備案事項、登記注冊、年檢年報、指定認定等行政管理措施清單。
(四)清理整治行政審批隱形門檻。對行政審批中存在的隱形門檻、特殊環節、兜底條款開展專項清理整治,規范明晰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條件及材料清單,審批要件中不得包含“其他”“有關”等模糊性要求。
(五)清理整治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對妨礙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對不同所有制市場主體實施歧視性的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產業促進、政府采購、招投標、公用事業服務等政策措施進行全面清理,修改、廢止一批不利于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完善公平競爭審查投訴舉報的受理回應機制,及時糾正、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六)深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國家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裁量權基準制度的指導意見。加強對全面推行“三項制度”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重點規范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管理、應急管理、稅務等領域執法行為,降低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七)推動行政審批權力下放。有序推進鄉鎮和街道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試點工作,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原則,將點多面廣、基層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賦予鄉鎮和街道,全面提升鄉(鎮、街道)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八)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按照省、市的部署著力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20xx年底前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九)深化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工作。持續實施市場主體注銷網上全流程辦理,推進部門間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優化稅務注銷程序,實現在企業注銷同時并聯辦理社保、醫保、稅務、商務等市場主體注銷業務。
(十)推進工業產品許可證制度改革。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壓減強制性認證事項的有關政策規定,加強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廣泛推行產品系族管理,解決重復檢驗檢測、重復審批認證等問題。
(十一)不斷優化藥店開設審批。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取消藥品零售企業籌建審批,清理對開辦藥店設定的間距限制等不合理條件,并同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十二)引導企業進行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按照省、市有關工作部署,發動企業積極參加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工作,推動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
(十三)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類管理。按照工程建設項目類型、投資類別、規模大小、復雜程度、區域位置等制定分類標準,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分類管理,按類別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壓減審批時間,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間:政府投資類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不超過xx個工作日;帶方案出讓的社會投資項目不超過xx個工作日;小型社會投資項目不超過xx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工程項目不超過xx個工作日;既有建筑改造項目中基礎類不超過xx個工作日、完善類不超過xx個工作日、提升類不超過xx個工作日。
(十四)推動工程項目建設審批管理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和各成員單位自建審批系統、政務服務網站點全面互聯互通,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上傳、相關評審意見等過程信息和審批結果信息實時共享,有效杜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外循環”。優化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增強系統穩定性、便利性。
(十五)規范工程項目建設領域中介服務管理。鼓勵社會投資項目業主通過中介網上服務大廳自主選取中介服務機構。不斷完善工程建設項目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功能,推動中介服務機構“零門檻、零限制”進駐,實現中介服務網上展示、服務委托、成果提交、監督評價等全過程管理。
(十六)加快推動實施區域評估。建立健全區域評估的事前指導協調、事中跟蹤督導、事后評估反饋等監管工作機制,按照市級工作部署,有序推行區域評估,區域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并作為相關部門管理依據。
(十七)探索建立施工圖分類審查制度。將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分為特殊建設工程、低風險工程、一般工程三類,分別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進一步縮小施工圖審查范圍,提高審圖效率,同步加強勘查設計行業的事中事后監管。
(十八)提升政府采購效率。按照省、市的部署,配合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推進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與財政業務工作銜接,督促采購人依法及時確定采購結果,嚴格按照采購文件確定的事項簽訂和履行合同。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20xx年版)的通知》(府辦發〔xxxx〕xx號)等相關規定,將xx萬元以下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商品統一納入政府采購協議電子供貨平臺進行采購,致力于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十九)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制定《縣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手段強化知識產權保護。20xx年培育知識產權試點x家,件以上。探索建立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調解優先推薦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聯動機制,推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司法案件繁簡分流。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打擊力度,開展年度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建立知識產權保護信息溝通機制,及時發布風險預警提示,支持涉外企業建立涉外知識產權保護預警維權和風險防控機制。
(二十)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鼓勵銀行按照估值給予合理授信貸款,助力解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門檻高、合作銀行少、授信額度低等問題。
(二十一)健全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按照《x市人才分類認定辦法(試行)》及《x市人才分類認定目錄》,探索建立體現行業人才特點、注重人才實績、分層次的人才評價機制和人才評價辦法。支持企業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定,加快形成知名企業、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的人才評價機制。深化服務專員制度,發揮“人才之家”作用,切實在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社會保險、醫療保障、落戶安居、待遇兌現等方面為人才提供服務。獲得企業發放職業技能相關證書的人才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享受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政策。
(二十二)提高出口退稅時效性。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正常出口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減至x個工作日以內,按照上級稅務部門部署要求開展無紙化單證備案。
(二十三)持續推進高質量利用外資。堅決執行《x市關于鼓勵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試行)》和《縣外商投資服務管家制度》,完善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外資企業投訴處理工作機制。
(二十四)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加強x市政策性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相關政策宣傳,積極為轄區企業對接爭取融資支持,推動在息金融機構加大向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動金融機構落實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緩解企業資金接續難題。鼓勵金融機構大力發展保函業務,協助企業以保函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鼓勵政策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與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
(二十五)提升破產處置效率。積極推動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探索制定“無產可破”案件援助制度。推行破產審判專門化和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完善“執轉破”案件審查移送機制。按照省高級人民法院審限管理工作意見加強破產案件審限管控,縮減破產清算和破產重整時間。
(二十六)推進“執行難”問題解決。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打通審判、執行系統壁壘,實現技術融合、信息共享。優化執行聯動機制,完善保全、救助、懸賞三位一體的保險機制,加強與銀行、住房公積金、房管、保險等部門信息共享,加大被執行財產線上查控力度。推行律師調查令制度,拓寬被執行人財產發現渠道。完善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體系,保障勝訴當事人的合法勝訴權益。
(二十七)加強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圍繞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政務服務“好差評”)第三方評估導向和重點內容,制定縣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工作方案,全面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縣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十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實體政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提檔升級工程,不斷優化、提升和完善大廳服務功能。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及審查要點標準化、精細化管理,重點開展辦事流程中實地勘驗、現場核查、技術審查、聽證論證等環節清理規范,明確特殊環節辦理時限。在縣政務服務中心啟動政務服務isoxxxx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二十九)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建設。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系統性重塑,推進全縣市場監管、稅務、醫保、農業農村、教育、人社等領域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全縣政務服務“零跑腿”全程網辦率達到xx%。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20xx年底前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就醫結算備案、社保卡申領、戶口遷移等xx項事項異地辦理,基本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持續深化“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20xx年底前實現省內事項“全省通辦”。深化“一窗通辦”改革,除涉密和特別復雜事項外,“一窗通辦”分類受理事項比例達xx%,規范編制“一次辦”辦事指南,實現企業高頻事項(年度企業辦事頻次前xx%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大力實施流程優化再造工程,圍繞企業和群眾需求不斷擴展集成套餐服務范圍,20xx年底前實現縣級網上集成辦理套餐x個以上。建成縣政務大廳“xx小時自助服務區”。全面規范和優化幫辦代辦服務,建立完善幫辦代辦工作機制。加強對老年人、視障聽障采殘疾人等群體的引導和服務。
(三十)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移動體系建設。落實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指引,依托省“貴人服務”平臺,積極推進覆蓋范圍廣、應用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向移動端延伸,推動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
(三十一)推進電子證照試點工作。推進電子證照工作。建立電子證照常態化管理機制,全面推動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互認共享。根據x市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管理辦法,推進電子印章、電子簽名在政務服務、公用事業服務領域的全面應用。20xx年底前全縣行政審批部門全部完成審批電子印章制作和應用工作。
(三十二)完善政務信息歸集、共享、交換和應用機制。大力實施政務服務數據融通攻堅工程,推動政務服務數據交換共享標準化建設,提升政務數據的歸集、共享交換和開放應用能力。推進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面向社會的網站、app、小程序集約化建設,建立政務服務數據交換共享責任制度和數據質量評估機制。
(三十三)配合推進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優化工作。積極配合市委政法委完成20xx年xxxxx、xxxxx、xxxxx等xx條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優化工作,完善熱線管理運行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
(三十四)建立行政審批在線巡查監督機制。加強網上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和流程化建設,常態化開展網上政務服務在線巡查監督,對網廳信息錯漏、辦理事項顆粒化程度低、一次性告知不充分、網上信息更新不及時、辦理流程不規范等問題定期通報、限期整改。
(三十五)健全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全面實施“好差評”制度,確保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評價對象全覆蓋、服務渠道全覆蓋。建立評價數據收集、分析、調查核實、督促整改、評價結果考核應用的閉環管理機制。
(三十六)不斷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提高不動產登記服務效率,擴大x日辦、x日辦、當場辦、即時辦業務類型比例,20xx年底前全面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全程網上辦。持續推動費用減免,免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登記費、郵寄費。拓寬繳費服務渠道,推出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方便快捷繳費方式。按照省、市的部署配合提升改造不動產登記系統,擴展完善數據庫結構和內容,確保適應不動產抵押權登記工作需求。健全不動產登記和土地權籍測繪投訴機制及土地糾紛相關信息公開制度。
(三十七)推動不動產登記服務集成。按照省、市的部署,推進公安、住建、民政、人社、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和水、電、氣等公用企業數據信息與不動產登記系統數據集成共享,實現房產交易、繳稅、登記并行辦理;推動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訊開通或變更同步辦理,由不動產登記部門統一受理,同步推送至供水、供電、供氣、廣電網絡等公用服務單位并聯辦理相關業務。
(三十八)提升納稅服務質效。大力推廣稅(費)種綜合申報,依法簡并部分稅種征期,減少申報次數和時間,繳納稅費時間壓減至xx小時/年,嚴格執行減稅降費各項政策規定,進一步降低總稅費負擔率。優化社(醫)保繳納流程,20xx年xx月底前基本實現企業社保事項網上辦理,個人繳費事項掌上辦理。推動智慧辦稅建設,提高辦稅繳費體驗,擴大電子辦稅、多元化繳款、電子退庫覆蓋面,探索涉稅服務事項跨區域通辦。探索推行留抵退稅聯動辦,依托電子退稅信息,簡化辦理流程,提速退稅辦理時間。向新辦納稅人免費發放稅務ukey,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引導關注稅企互動平臺,納稅服務前端化。推廣增值稅電子發票及其他電子票據、憑證的廣泛使用。全面推行稅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擴大將涉稅資料事前報送改為留存備查的范圍,減輕企業辦稅負擔。
(三十九)簡化稅費優惠政策適用程序。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甄別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精準推送優惠政策信息。優化非稅收入退付管理服務,確保各項非稅優惠政策及時落實到位。
(四十)推進婚姻登記異地辦理改革。按照省、市的部署開展轄區內鄉(鎮、街道)結婚登記異地辦理試點工作。
(四十一)持續優化公證服務。按照省、市的部署推進高頻公證服務事項“一網通辦”,逐步實現申請受理、身份認證、材料提交和繳費等環節全程網上辦。嚴格落實國家關于降低企業公證事項和公證事務收費辦法和標準。
(四十二)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參保群眾可自主選擇使用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就醫購藥。推進居民健康檔案及身份識別、電子病歷、診療信息、報告單結果等信息在不同醫院互通互認,并嚴格保護個人隱私,減少群眾重復辦卡,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建立完善醫療衛生服務評價機制,為服務對象提供評價渠道,并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
(四十三)持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鼓勵支持醫療機構對接互聯網平臺,推動互聯網醫療建設,提供常見病和慢性病復診、健康咨詢、遠程輔導診斷等服務。
(四十四)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按照國家和省、市的部署,嚴格落實國家關于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20xx年xx月底前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推動實現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線上辦理。清理醫x點機構不必要的申請條件和要求,縮短辦理時限,將更多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定點管理,并同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四十五)簡化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按照國家和省、市的部署,推動取消應屆高校畢業生報到證,加強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等部門業務協同和就業信息共享,做好就業保障和服務。做好就業服務和保障,實現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求職意愿和用人單位崗位信息精準化、智能化匹配推送。對非公單位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簽章的環節。
(四十六)加大就業服務供給。嚴格按照“放管服”要求,規范職業資格認證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在我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嚴禁培訓機構私設職業技能培訓門檻。依托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信息系統,扎實推進檔案管理服務信息化、標準化、便民化,提升檔案公共服務能力。
(四十七)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按照國家和省、市的部署,積極推動城鄉各類用人單位全部納入失業保險覆蓋范圍。
(四十八)加強社會救助服務數據共享。加強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臨時救助對象、殘疾人、教育救助對象、住房救助對象、醫療救助對象等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暢通困難群眾求助熱線,完善特殊困難殘疾人訪視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開展救助。
(四十九)加快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制定出臺縣促進x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加快完善嬰幼兒服務設施,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到20xx年,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成x家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到20xx年,街道至少建成x家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每千人口擁有x-x歲嬰幼兒托位數x.x個。
(五十)提高水電氣供給可及性。推進水電氣“一站式”集成服務,依托政務服務網實現水電氣報裝、查詢、繳費等業務全程網上辦理。實行“三零”服務的低壓非居民用戶用電報裝壓減為“業務受理”和“裝表接電”x個流程,合計辦理時間壓減至x個工作日以內,未實行“三零”服務的低壓非居民用電、高壓單電源、高壓雙電源用戶報裝業務合計辦理時間分別壓減至x個、xx個、xx個工作日。用水用氣報裝接入優化為“申請受理”和“驗收供應”x個環節,涉及外線施工的相關手續實行并聯辦理,審批時限壓縮至x個工作日以內。市場主體報裝水電氣需要在紅線外新增配套設施建設的,除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另有規定外,不得由用戶承擔建筑區劃紅線外發生的任何費用。
(五十一)提高水電氣供給可靠性。加強對水電氣服務單位供給可靠率的監督,主管部門要建立考核機制,督促供給單位提升供給可靠性和服務質量。20xx年底前,城鎮、農村地區年均停電時間壓減至x個、xx個小時以內。
(五十二)提升水電氣外線接入工程審批效率。用水、用電、用氣報裝外線接入工程實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聯合踏勘和限時辦結。對符合條件的低壓短距離接電工程和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的用水接入、小型燃氣接入工程探索實行接入工程告知承諾制。
(五十三)提升改善供水服務。全面清理取消供水報裝接入中不合理收費,切實降低用戶接入工程費用。規范供水工程市場秩序,不得直接、間接或者變相指定客戶接水工程的設計、施工和設備材料供應企業,不得限制和排斥其他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加強停復水管理,最大限度減少停水次數和時間。加快推行供水接入報裝“零上門、零材料、零收費”服務。
(五十四)提高公共服務標準化透明化水平。水電氣供給單位要向社會公開水電氣報裝及相關接入施工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免費提供工程造價標準咨詢服務。加強對水電氣供給項目廉政風險監督,建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最大限度壓減權力尋租空間,有效防范腐敗風險。
(五十五)積極推進誠信政府建設。提升各級政府誠信行政水平和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將誠信政府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全縣綜合目標指標體系。對存在“新官不理舊賬”、政府承諾不兌現等情況的,要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考核。
(五十六)依法依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國家關于進一步規范公共信用信息納入范圍、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的有關意見。對市場主體提出異議的信息,信息提供和采集單位要在規定時限內核實并反饋結果,經核實有誤的信息,要立即予以更正或撤銷,并消除不良影響。
(五十七)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探索建立審批、監管、執法和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實現部門間市場主體信息的實時傳遞和無障礙交換,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推動稅務、公積金、社保和金融機構合作,將市場主體納稅、公積金繳納等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發揮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五十八)持續開展清欠工作。貫徹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保障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加強對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在建項目資金支付環節的監督,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五十九)推廣實施容缺審批制度。制定政務服務容缺審批管理辦法。調整規范容缺審批后補事項清單,提高清單含金量。建立容缺審批信用信息記錄、歸集、推送工作機制。
(六十)推行告知承諾制。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編制本級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目錄并向社會公開,明確告知承諾制的事項范圍、適用對象,工作流程和監管措施。縱深推進“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推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編制實行告知承諾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目錄并向社會公開,明確告知承諾制的事項范圍、適用對象,工作流程和監管措施。
(六十一)持續推進“互聯網+監管”。大力實施“互聯網+監管”和基于信用體系建設的監管制度,加強部分重點監管領域數據匯集,強化運用“互聯網+監管”系統風險預警模型,形成風險預警線索推送、處置和反饋機制,提升監管智能化水平。
(六十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及部門聯合監管。繼續擴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范圍,除特殊重點領域外,各部門涉企雙隨機檢查事項覆蓋率不低于xx%。建立與信用、風險掛鉤的“雙隨機、一公開”規范化、常態化、差異化新型監管機制,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加快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提升工程,持續完善“一單兩庫”,規范抽查行為、公示行為和后續監管。深入推進部門聯合監管,推動“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落地。
(六十三)加大重點領域監管力度。對疫苗、藥品、特種設備等涉及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特殊行業的重點領域實行重點監管。負責組織對國家免疫規劃制度的實施、預防接種環節接種單位及醫療衛生人員接種行為的常態化監管。
(六十四)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嚴格落實國家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按照省、市的部署探索開展包容審慎監管試點工作。
(六十五)加大對醫療機構規范整治力度。重點整治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違規支付醫保待遇、拖欠定點醫藥機構費用等問題。建立欺詐騙保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對欺詐騙保行為加強部門聯合排查。重點整治定點醫療機構及其他服務機構的不規范診療行為。
(六十六)加大對金融機構規范整治力度。按照國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配合上級監管部門清理規范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不合理附加費用,整治銀行等金融機構強制搭售產品、超公示標準收費、收費與服務項目不符等違規行為。加強金融機構服務項目和收費公示,健全金融業違規收費投訴舉報機制。推動地方金融組織規范金融服務收費管理,確保不增加市場主體融資成本。
(六十七)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的規范管理工作。培育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商會,充分發揮商協會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嚴禁商協會干預市場主體加入或者退出,加強對商協會涉企收費行為監管,編制商協會涉企收費清單,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檢查,對違反涉企收費規定的行為加強聯合執法。
(六十八)建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協同聯動機制。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統籌推進機制,認真落實營商環境各項政策措施,抓好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一步凝聚共識,夯實責任,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聯動的工作局面,不斷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六十九)健全完善優化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機制。配合做好x市優化營商環境平臺建設相關工作。按照省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開展營商環境監測調度工作,以評促改,重點推動業務流程、辦事流程再造,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力爭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提高辦理質量,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全縣營商環境水平。完善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考核,制定年度考核方案或考核細則,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全縣綜合目標考核。
(七十)建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問題調查處置機制。加強對營商環境的督促檢查,不定期對全縣各單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開展明察暗訪。暢通投訴和監督渠道,實行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共同監督機制,設置營商環境投訴熱線及處理辦法,接受社會監督舉報,認真查處投訴舉報問題,切實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七十一)進一步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認真總結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的經驗做法,充分用好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強化對直達資金預算下達和分配、預算執行以及監督反饋等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的常態化監控,確保資金落實到位、規范使用。
(七十二)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建立完善以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商協會參與的外部咨詢監督機制,持續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商協會代表、新聞媒體記者和社會各界人士擔任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制定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工作管理辦法,完善義務監督員聘任、激勵和退出機制。
(七十三)探索建立涉企政策綜合協調審查機制。出臺全縣涉企政策綜合協調審查制度,開展涉企政策公平性、合法性和配套性審查,實現涉企政策與企業發展需要相協調,增強政策實施效果。
(七十四)完善惠企政策兌現機制。修訂完善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縣安商優惠政策,建立招商引資、產業扶持政策等涉企政策庫,編制惠企政策清單,將政策兌現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對以政府換屆、相關責任人更替、當地政策調整等理由不兌現招商引資活動中依法作出承諾、簽訂合同約定的行為開展專項調查,對全縣營商環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要嚴格追責問責。用好縣“貴商易”民營經濟服務平臺,積極做好涉及企業,政策咨詢、政策建議、問題投訴等服務工作。
營商環境工作總結篇九
為進一步營造轄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年9月以來,青山區冶金街道積極推進“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圍繞“送服務、辦實事、促發展”主題,多措并舉,充分發揮登記注冊職能作用,為個體工商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準入退出服務。
市場準入便捷提速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記得去年來辦執照的時候還很麻煩,花了好長時間準備了一堆資料,今年的辦理流程竟然這么方便,只要帶上身份證就行了,為你們的高效點贊!”9月20日,剛辦理完營業執照的王先生感慨萬千,對窗口工作人員感謝不已。
剛辦理完營業執照的王先生對窗口工作人員稱贊不已。
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便利化水平,自今年3月以來,冶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積極推行申報承諾制,市場主體在辦理設立登記、住所(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時,不需再提交房產證、房東身份證、租賃合同等一堆繁雜的資料,只需一紙承諾即可,準入更為簡便,審批更加快速,極大提升了市場準入便利度,更大程度激發市場主體創業活力。
而在推行“一業一證”后,更是實現了“開店”的大提速。5月5日,從事餐飲行業的徐先生在冶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了《行業綜合許可證》,這是青山區街道級的首張“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證。截至目前,中心已陸續辦理了29筆“一業一證”業務。“一業一證”將市場主體進入特定行業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改變“多事項多流程”為“一業一流程”,由“跑多門、找多頭”變為“跑一次、找一窗”,給群眾提供更高效的辦事體驗。
市場退出渠道暢通,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我是個急性子,有了這個線上操作指南呀,可快捷多了,不然還得再跑一趟稅務局,那多麻煩!”9月19日,市民底先生著急忙慌地來到冶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注銷業務,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只用幾分鐘就通過線上開具好了清稅證明。
市民底先生來到冶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線上注銷業務。
在退出渠道上,針對個體戶辦理注銷業務時所需資料多、來回跑這一“痛點”問題,中心積極探索,主動作為,與青山區行政審批局、青山區稅務局進行多方溝通,梳理操作流程,推行清稅證明“碼上辦”,并制作了條理清晰、簡單易懂的《個體戶清稅證明線上開具操作指南》,為個體戶節省了時間和辦事成本,讓數據跑代替了群眾“多頭跑”,實現注銷登記“最多跑一次”,進一步暢通了市場主體退出渠道,大大提升了市場退出效率,提高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據介紹,此次“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旨在提升政府職能部門市場服務能力,最大限度讓廣大個體工商戶享受到政策的“陽光雨露”,激發個體工商戶發展活力。下一步,青山區冶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將繼續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增量和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