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一
在市教育局和進修學校的領導和組織下,我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和發展規劃綱要》,這是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育的具體表現,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時也再次深感作為人民教師所肩負的重大責任。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斷進步:實施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學工程;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每一位義務教育段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認真解決農民工和貧困子女受教育問題;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一費制”;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嚴格考風考紀,確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國人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在發展目標中,職業教育在未來必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會認可。科園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務管理上 是符合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精神和思想的,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所走的道路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同時,我們在教學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應該以此次《規劃綱要》的學習為契機,以提高教學服務能力為推手,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農村遠程教育網的資源共享,信息化現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設,當代教師再不是處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時代。“一貧如洗、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也再不是現代教師的真實寫照,“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不再是句口號,每年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紅火場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師職業的巨大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知識型人才開始青睞教育事業,“中小學教師實行績效工資”更加穩定了基礎教育的教師隊伍。
“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樣的人算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讓我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為本綱要中體制改革的關鍵性問題。教師的任務是努力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長,而不是批量生產統一型號統一性能的某種產品。
因此,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道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放心的教育,是我們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二
開學以來,我們認真地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觸頗深,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后,我不僅了解了國家對教育的宏觀政策,了解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同時對教育中的一些細小環節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和證據,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興和社會發展進步中的重要作用!認真學習了《綱要》,根據《綱要》內容,我們應該將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長遠,從國家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方面提出我們的教育觀:必須要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應該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
本綱要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教育發展現狀的前提下,提出了20xx至20xx年發展教育的宏偉藍圖。全綱要有五部分構成:序言,總體戰略,發展任務,體制改革,保障措施及實施。
綱要指出戰略目標是,到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發展任務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體制改革包括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試招生制度改革,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辦學體制改革,管理體制改革,擴大教育開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保障經費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推進依法治教,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教育教學工作,談幾點認識:
一、以人為本
綱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明確了教育的方向,可見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德育為先
綱要指出: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學生愛國情感和改革創新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綱要具體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徑,這就要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將之貫穿于教育的整個過程,就是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業務能力,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把自己的教學工作當做一種事業,做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將綱要落到實處。
三、教學改革
綱要指出: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要減輕課業負擔,不需進行教學改革。對于教學改革,教師、學生包括家長都反映強烈,希望課程設置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的實際,要求減輕學生負擔。目前正在進行高中課改,改變教師的教,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轉變現有的灌輸式,積極提倡啟發式、探究式和合作學習。其實,教學不光是課程的改革,應該是整個教學的改革,課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在教學中我們比較注重認知,認知是教學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在認知方法上我們還有缺陷,主要是灌輸。其實,認知應該是啟發,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知識的本身。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內容。解放學生,不是不去管他們,讓他們去玩,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解社會的時間,留下思考的時間,留下動手的時間。我認為學校更應注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行和知的結合,對于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這不是分數能代表的。教學改革還要回到學、思、知、行這四個方面的結合,就是學思要聯系,知行要統一。綱要提出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最重要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應。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業或規定死寫作業時間,而是引導教師關注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改變教育評價機制,才能有效抑制過重課業負擔。
四、教育公平
綱要明確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間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實現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的交流。實行優質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重點學校和重點班。今后高中“三限”擇校會逐步取消,嚴格按照錄取分數線進行招生,實現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問題。我相信國家有能力逐步調整到位。
總之,《綱要》的學習,帶來思考許多,同時學校管理建設許多做法在綱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開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綱要》的出臺,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達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綱要》是指導我國未來十年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地位非常突顯,要實現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必須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綱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主題和發展任務,對我國教育實現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自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讓自己更適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式對老師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三
十年教育改革,相對與鄧小平爺爺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來講,只是一個短短的十年,相對于中國教育迷失的這么一段時間以來,也是一個不長不短的時間段。
中國教育在近幾年以來,一直被老百姓所詬病,遙望十年之前,大學生的社會地位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境地,如今卻是民工,藍領,還是白領,都會有大學生的影子,在城市,被稱為蝸居,蟻族;在城鎮家鄉,被稱為啃老族;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于未來分外的迷茫十年反思。我們模仿西方教育,小學中學的義務教育逐漸健全,但是卻因為升學率等面子問題,讓我們的下一代在學校失去了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樂趣,過上了比成年,中年,老年人更繁重悲慘的生活;高中大學的高等教育,因為急功近利,高校擴招,教育產業化,導致現在的大學,甚至研究生含金量直線下降,學術腐敗,學校學習氣氛極差,甚至培養出一批連生活抖很難以自理的大學生。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意見征集稿,就是為了改正錯誤。犯錯不可怕,只要認錯,就怕錯了不認。長期以來,積蓄在心里對于教育的一切問題,都在這個綱要里面提到了,讓我們對于未來十年的教育改革充滿了憧憬。但是也看到了很多相互之間難以協調的內容,比如培養同學的個性與全面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協調的。
下面我就以具體內容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本綱要在戰略的角度談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改革的目的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作為二十字的工作方針,確定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目的性。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的根本,個人認為是跟國防,經濟,同樣重要的三個點。任何一個點失去了平衡,都會導致國家機器的運轉不能。而教育恰恰是關系到未來的國防,經濟的運轉正常,所以教育可以說是國家的第一重點。
學前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兒童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習慣,這個是至關重要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教育,做好學前教育,教育機構必須歷盡全責,而更重要的是向家庭,家長灌輸學前教育的方法方式,幫助兒童在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可以為以后孩子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還有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提出,農村因為家長基本忙于生活的奔波,比如外出務工或者下地勞作,會比較缺乏時間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或者送孩子上學前教育班,我建議國家應該出很大的資金和宣傳,選一批有愛心,希望從事教育事業,希望回歸田園的大學生或者培養一批這樣的人,深入到農村,為農村的學前教育服務。
高中階段教育,我覺得高中階段最重要的是一個人人生觀建立的過程,就現在的高中生,甚至大學生而言,包括我們當時在高中考大學的時候,對于自己的人生究竟應該走怎樣的路,還是相當的迷茫的,我覺得高中階段,在加強價值觀德育教育的同時,應該加強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同時,綱要提出的高中教育多樣化,應該是我們非常想看到的。
繼續教育,這是一個新概念,學習型社會就是因此而來,其實先進社會,稍微繁華一點的地方,已經漸漸的植入了這種思想,在社會的競爭壓力下,不學習的同志,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拋棄。如果全民都列入了繼續教育的范圍,中國以后的社會,必定是競爭激烈,也必定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的。
綱要還提到了特殊教育,對于特殊教育的人群,社會和國家都應該給予充分的幫助和正確的態度,同樣是為了穩定社會,發展社會必不可少的部分。
綱要第三部分體制改革,作為很多概念的更替,學術交流,師資力量,高考問題,教育腐敗等,這些都是教育體制的諸多問題,在綱要中充分做了很多的任務安排以及戰略部署,我個人認為教育最薄弱的環節還是師資,老師作為古代天地君親師排位的第六位,在現代社會,完全沒有資格上排位,并且也處于一個比較弱勢,或者比較奇怪的位置。老師自己不尊重自己,學生不尊重老師,家長不尊重老師,社會不尊重老師,導致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中,對學生的責任感相當的有限。在教育學生知識的同時,老師應該隨時保持高尚的情操,對自己的價值觀不斷的鞭策,因為你們要教的,是中國的未來,而不僅僅是那么幾個學生。綱要提到了很多改良師資力量的方法,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組織老師學習,需要老師隨時保持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再達到德育學生的目的,最后才是知識的教育,向這樣的老師,才能在這個世紀中擔起中國教育的重任。
綱要的最后,就是一些試點改革的注意事項,以及實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相信通過這一輪的教育改革,中國的未來,也許會相對明朗一些。
現在《規劃綱要》所提出的改革創新的舉措大體沿著這兩個方向推進。我們相信,在這些宏偉目標的指引下,教育能夠真正成為人民滿意的事業,成為群眾擁護的工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四
通過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我感到這份廣集眾智、凝聚共識、力求完善的綱要處處體現著黨和國家重視和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釋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號。根據學習重點,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說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感觸最深的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把促進幼兒成長成才作為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幼兒,促進每個幼兒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我認為幼兒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于道,要授業必須精于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于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幼兒教師是一個引領幼兒成長成才的人,我們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鉆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幼兒教師。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于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海曙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五
開學以來,認真地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觸頗深,《綱要》,內容是: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適應國內外發展的新形勢,適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應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出發,對未來十二年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和部署。一要在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國家戰略和群眾需求、反映教育規律和發展趨勢的指導方針。二要貫徹科學發展觀,體現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立足國情,改革創新。三要以提高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為核心,科學確定到20xx年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目標、總體任務和重大部署,對教育規模、結構、質量以及分階段和分地區的目標提出具體要求。四要綜合考慮人口變化、學齡人口結構、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社會發展的特點,對各級各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作出專題性規劃。五要系統研究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教師培養、教育發展保障等重大問題,找準癥結,提出思路,使規劃綱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人民對教育的期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明了教育發展的方向。結合學校工作,我再談幾點認識:
一、以人為本
綱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明確了教育的方向,可見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德育為先
綱要指出: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增強學生愛國情感和改革創新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綱要具體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徑,這就要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將之貫穿于教育的整個過程,就是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業務能力,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把自己的教學工作當做一種事業,做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將綱要落到實處。
三、教學改革
綱要指出: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要減輕課業負擔,不需進行教學改革。對于教學改革,教師、學生包括家長都反映強烈,希望課程設置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的實際,要求減輕學生負擔。目前正在進行高中課改,改變教師的教,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轉變現有的灌輸式,積極提倡啟發式、探究式和合作學習。其實,教學不光是課程的改革,應該是整個教學的改革,課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在教學中我們比較注重認知,認知是教學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在認知方法上我們還有缺陷,主要是灌輸。其實,認知應該是啟發,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知識的本身。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內容。解放學生,不是不去管他們,讓他們去玩,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解社會的時間,留下思考的時間,留下動手的時間。我認為學校更應注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行和知的結合,對于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這不是分數能代表的。教學改革還要回到學、思、知、行這四個方面的結合,就是學思要聯系,知行要統一。綱要提出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最重要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應。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業或規定死寫作業時間,而是引導教師關注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改變教育評價機制,才能有效抑制過重課業負擔。
四、教育公平
綱要明確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間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實現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的交流。實行優質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重點學校和重點班。今后高中“三限”擇校會逐步取消,嚴格按照錄取分數線進行招生,實現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問題。我相信國家有能力逐步調整到位。
總之,《綱要》的學習,帶來思考許多,同時學校管理建設許多做法在綱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開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綱要》的出臺,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達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綱要》是指導我國未來十年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綱要》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地位非常突顯,要實現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必須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綱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主題和發展任務,對我國教育實現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綱要》對今后教育質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標準,樹立新的科學質量觀,我國教育必將跨入更加注重質量的發展新階段。我校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了加強課程建設,文化引領,團隊合作,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在此準確定位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彰顯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領會《綱要》精神;要積極發揮《綱要》對謀劃學校發展規劃的指導作用和學校三年辦學規劃,抓住機遇,謀劃發展,最終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六
本學期開學初我校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
《綱要》有序言、綱要主要內容和實施三大塊,其中綱要主要內容共有四個部分、二十二章七十條。通過學習《綱要》我從中深受啟發:教育優先發展,以人為本,均衡公平的發展,也就是國力增強,必須以提升人的素質,更新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同時提高教師道德水準和專業化素質。
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堅持能力為重。就是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養成善于思考、實踐和創造的優秀品質,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中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必須要走獨立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就必須依靠人才資源建設。教育的進步,將源源不斷的為社會培養數以千萬計的普通勞動者和無數專家學者等專門人才。“行行出狀元”,只要是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實踐創新能力,敬業奉獻精神,為國家為社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有所貢獻,都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堅持全面發展。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這是《綱要》五十一條中對今后教師隊伍提出的要求。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在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社會地位的同時,也對教師這一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戰斗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以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豐富自我知識內涵,不斷提升和鍛煉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也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在當今知識爆炸的花園中,勤奮地耕耘,汲取知識的花粉,釀出新時代的蜂蜜。為做一名新時期合格的人民教師做好知識上的儲備,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思想道德上,教師也應走在時代的前頭,率先垂范,為人師表,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覺悟,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自覺為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時刻以“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知識淵博、專業過硬的合格教師!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七
在署期學習會上,我們認真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再一次感到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感觸頗深。
《綱要》明確指出了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規劃綱要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出發,對未來十二年教育改革和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和部署。在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國家戰略和群眾需求、反映教育規律和發展趨勢的指導方針。貫徹科學發展觀,體現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立足國情,改革創新。《綱要》系統研究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教師培養、教育發展保障等重大問題,找準癥結,提出思路,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操作性。
我在學習《綱要》的過程中,深入的認識到,教育要以人為本。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在信息時代,學生信息的來源很多,知識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斷學習,隨時更新儲備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做到這幾點,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作基礎。有道是,“根深才能葉茂”“水厚方能負大舟”。一名教師的知識如果儲備不足,教學中必定捉襟見肘;反之,如果教師具備了比較扎實的知識功底,具有學者的風范,課上舉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課堂將是學生有效充電的場所。教師并非人人都博學,但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朝著博學的目標去努力。最可怕的是,有的教師以為自己的學歷高,讀的書多,就不再充電,不再學習,那他只會誤人子弟,他自己也終將被社會所淘汰。因此,作為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思想,平常要多讀書,常看報,勤上網查資料。
總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時時處處采摘知識的花粉,釀出合時的蜂蜜。要不斷地摸索教學方法,加強學習并鍛煉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
與此同時,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一致強調學校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師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個好的教師,絕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把自己滿腹的學識傳授給學生,而更應該著眼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是學生今后走上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學會學習是參加遠程教育學生學習的最高目標。
教與學是一個雙向的交流,一個互動的過程。這些年,科技的進步給高職教育領域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使用使得教與學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趣。作為教師,我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既有理論又有實際,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高職的教育教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篇八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20字工作方針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提高質量。”其中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達成這三個方面要依賴學校的常態管理。
實踐發現,低效的學校管理,往往是管理者坐在辦公室聽匯報派任務式的管理,這是一種被動管理。問題已經發生了才實施管理,管理滯后了。從管理的策略性來講,哪里出了問題就解決哪里的問題,出了什么樣的問題就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屬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管理,缺乏宏觀性;從管理的教育性來講,這樣管理學校總是在不斷地糾錯中前行,容易產生挫折感,缺乏引導性;從管理的時效性來講,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解決,錯誤在前,正確教育在后,缺乏主動性。
因此,高效的學校管理,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把管理的實施前移到問題發生之前;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深入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深入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具備科學精神,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學生成長的規律;要求學校管理者與師生朝夕相處、一起學習、一起研究,把學校打造成管理者與師生一起成長的共同體。
這樣的學校管理必須具有五個特點:一是直接性,所有的管理措施都直接作用于人;二是教育性,管理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形式;三是引導性,學校管理都是為了預防問題的發生,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形成一個“引導,成功;再引導,再成功”的良性循環,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了才實施管理;四是深層性,學校管理的實施總是從觀念引導到心靈塑造,再到習慣養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論事上;五是規律性,學校各項管理都有常規可循,必須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學生學習認知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能超越規律。
這五個特點決定了學校的管理必須要去做,而不只是在口頭上說說;必須是管理者主動深入實踐的管理,而不是在辦公室里坐等問題發生的被動管理;必須是注重研究、將管理課程化的科學管理,而不是錯了再改、將管理形式化的機械管理。
我們把具有這些特點的管理稱之為“走動管理”。
所謂“走動管理”,就是把人作為管理的主要對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資源,通過管理者不斷地深入實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管理的過程中持續地改進管理,推動學校良性發展的一種管理模式。
“走動管理”由四個環節組成:問題發現一問題提出一問題研究一問題解決”。每個環節都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
“問題發現”——一是管理者要樹立問題意識,任何管理都只存在更好而不存在最好,任何管理都存在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這就是問題意識;二是這些問題必須是學校發展中的隱性問題、真問題;三是強調管理者必須主動深入實際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以后再去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一是問題提出的時機,管理者要結合目前學校工作實際,接照輕重緩急對發現的隱性問題或者真問題進行分類,提出問題解決的次序;二是問題的呈現方式,管理者要把發現的隱性問題或者真問題提煉成一個個微型課題,初步分析發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供決策時參考,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拋給領導;三是問題提出的方式,是口頭提出還是書面提出,是逐級向上提出還是在適合的會議提出。
“問題研究”——一是對提出的問題要認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研究,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拖而不決;二是要整體思考、全面衡量,提供問題解決的多種方案,從多中先優,不能從簡處理;三是研究如何將管理課程化,尋找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元素,探究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途徑,評價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教育效果,等等。
“問題解決”——一是執行者必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問題解決,強調執行力的堅決性;二是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記錄、及時研究,以便及時調整解決方案,強調執行力的靈活性;三是問題解決以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反饋,尤其是書面形式的總結反饋,包括問題的類型、解決的方案(含備選方案)、解決的效果與經驗等,強調執行力的成果性。
“走動管理”是一種“總體規劃、分塊實施、協作支持、共同提高”的高品質常態管理。通過“四個一”(每周一反思,每月一總結,每學期一調研,每學年一完善)進行反饋,對學校規劃的實施成效進行過程性動態調控與生成轉化,在“制訂規劃-實踐創新-完善規劃-踐行新規劃”的發展過程中向著目標挺進。
可見,“走動管理”是面向實踐,責任與合作相結合,運用微型課題研究的策略,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群策群力變革實踐的一種管理。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全員性的走動。各個層面的管理人員、學科教師,甚至校外專家和兄弟學校的教師也參與其中。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研究型的走動。以課堂教學管理來說,有課前對教學有效性的預判和設計,有課中對教學有效性的記錄和診斷,有課后對教學有效性的評估與反饋。
“走動管理”的走動是問題解決式的走動。身為管理者必須敢于負責、肯于投人,要能沉得下去,走到班級去,走到課堂去,走到年級去,走到教研組去,走到備課組去,走到教職工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只有把研究的意識滲透到日常管理中才能把對學校的整體策劃和管理目標轉化為自己的創造性思考和行為,并在決策過程中貢獻問題經驗和智慧。
因為走動,收集信息及時;因為走動,善于集思廣益;因為走動,樂于情感交流;因為走動,勤于客觀評價;因為走動,利于問題解決。所以“走動管理”是一種高效的管理。
“走動管理”既是一種高效的學校管理,它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都是有保障意義的,對課堂教學尤為如此。
高效課堂的課堂研究需要“走動管理”作保障。高效課堂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效率進行優化,對師生雙邊,甚至多邊活動的效率進行評估,對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優劣性進行比較。因此高效課堂是研究的課堂,高效課堂也是開放的課堂,需要管理者推門聽課,通過推門聽課嘗試解決常態課的有效性問題;需要教研組同行觀摩聽課,備課組成員跟蹤聽課,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多輪的磨課,深度解決學生如何學得更好的問題;需要管理者走進教研組,和學科教師一起學習理論,一起研究學生,一起研究教材和教法;需要管理者走進備課組,共同確定作課教師,共同設計教學方案,共同推敲評價標準;需要管理者走進課堂,參與磨課、觀課、聽課、評課,參與同課多磨的再設計和再組織,參與教學效果的評估,通過反復磨課嘗試解決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正是各種形式的磨課、觀課、聽課、評課,帶動學校管理的各個層面走動起來。
高效課堂的調研活動需要“走動管理”作保障。高效課堂要求學校所有教學管理人員都在思考如何抓好教學質量,全體教師都在思考如何落實教學質量,全體員工都在思考如何服務教學質量。為了實現全面、全程、全員抓教學質量,使教學管理規范有序、科學系統、務實高效,要堅持常規檢查制度化,教研活動主題化,教學研究常規化。每學期都要堅持常規檢查并及時反饋,內容包括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教研組活動情況和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情況、教師備課及課堂教學情況、新教師教學情況、作業布置和批改以及學生成績記載情況、單元測驗與階段測驗及質量分析情況、課題研究情況等;每學期都要組織各年級的教學調研,組織專家進課堂聽課評課;每學期都要召集學生座談會評學、評教;每學期都要召開家長會收集家長意見并以恰當的方式向相關教師進行反饋,等等。這些都是在走動管理下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