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燕子說課稿篇一
《燕子媽媽笑了》這篇童話故事以通俗的語言,充滿童稚的筆觸,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一只從學習認真開始到終于學會了認真的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課文通過燕子媽媽與小燕子的三問三答,不僅介紹了冬瓜與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別,還說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認真地去觀察冬瓜與茄子,更說明了“認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
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級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這讓學生們讀起來倍感親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當成他們當中的一分子;也會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后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并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聯想、領悟的教學思路,注意引導學生多讀,邊讀邊想。力求先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圍繞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反復品味課文內容,最后,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識生字學習,了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本文主要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情意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認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質。
4、教學重點:理解燕子媽媽最后笑了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5、教學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依據《大綱》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通過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于樂,樂中求學。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冬瓜躺在地里,茄子掛在枝上”時,我引導學生做動作來理解“躺”、“掛”的意思,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句子、自己做做動作。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朗讀課文,體會感情;分角色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序進行,使這幾個環節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由此構成了講讀課文第二課時的宏觀整體。這節課,我還通過范讀、齊讀、朗讀、個別讀、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分角色讀、找伙伴讀、重點句段反復讀等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參與讀書的機會較多,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1、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主要是通過談話和看圖導入新課,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課剛開始,我設計讓孩子們與小燕子、燕子媽媽打招呼,從而引出本課的主人公,同時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主要通過分層次提出目標,讓學生讀,在讀中感悟。由于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請孩子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熟的孩子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讀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繼續練習把課文讀會就行了?!边@樣對課文熟悉程度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目的的讀書。同時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通過討論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如:讀完課文后,讓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這樣讓學生和小伙伴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意見,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品讀課文 讀中明理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氛圍中去,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如:小燕子觀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發現,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讀,體會小燕子的快樂。而燕子媽媽三次不同的態度,則通過老師的范讀、學生練讀等營造出氣氛,從而讓學生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同時利用開放性問題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如:學生明白了做事要認真的道理后,設計了這樣問題:“如果你是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有了這么多的發現,你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呢?”這樣既深化了主題,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積累語言 拓展延伸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分角色朗讀,升華感情。之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燕子通過認真觀察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那你在生活中發現哪些蔬菜長得不一樣啊?”這樣引向課外,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生活的觀察能力。
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很細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是這些遺憾,促使我在教壇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進!
燕子說課稿篇二
《燕子專列》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一系列人與動物及自然之間的故事?!堆嘧訉A小愤@篇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成千上萬只南歸的燕子經過瑞士時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經歷長途跋涉的燕子因找不到食物而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有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他們天性善良,喜愛小動物,對自然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不是難事,難的是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根據“新課標”對中年段閱讀教學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從學生實際出發,我確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鞏固學會的14個生字,重點理解: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的意思。
2、能力目標: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情感目標:
深刻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激發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體會瑞士政府、居民、小貝蒂在救助燕子時所付出的愛心。
教學難點:
領會三、四自然段中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課堂的精彩來自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所迸發出的智慧火花,而恰當的教學方法正是調動智力活動的催化劑。教學中我本著“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教學思想,運用情境教學法、想象品味法、觀察理解法和朗讀感悟法,教學中我以讀代講,在讀中醞釀情感、激發情感、升華情感,讓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真情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本課的教學中,我以讀為本,組織學生通過朗讀、默讀,邊讀邊想,邊讀邊圈畫,邊讀邊想象等多種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在自主學習、小組交流、主動探究的方式中理解文章主要內容。設計小練筆,將讀寫結合,以表達情感。
三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讓學生感受瑞士的環境美和燕子南歸時遇到的困難,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沖擊學生的視覺感官,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優化課堂教學。
特級教師李吉林說:“情感是小學語文的靈魂,兒童學習語文必須伴隨情感?!闭Z文教學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素質教育大力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語文課堂必須強調“情感”因素,因此我設計以下四個環節:
1、情境導入,激發情感。
2、整體感知,醞釀情感。
3、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4、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一)情境導入,激發情感。
成功的導課是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也是體現教法特點的點睛之筆。富有激情的導語,能在師生已有的知識和未知知識之間架起一座互通橋梁?!堆嘧訉A小芬徽n我采用情境法開課,上課伊始,我一邊利用多媒體展現美麗的瑞士風光,一邊激情講述: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國家這里群山環繞、綠樹成陰,多瑙河像一條藍色的絲帶蜿蜒貫穿全境,61%以上的土地被綠色覆蓋。這就是著名的花園式國家——瑞士,這里的人民熱愛自由,熱愛和平,更熱愛環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燕子專列》就是發生在這里的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你想知道嗎?如此激情導入,能激發學生迫切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二)整體感知,醞釀情感。
整體把握課文是深入學習的基礎,一群身上帶有生字的燕子圖片飛上黑板,引導孩子們在游戲中重溫生字,趁著孩子們興趣盎然之時,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圍繞燕子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課題《燕子專列》是什么意思?
設計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題眼,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可以自由讀、小聲讀、同桌一起讀、默讀等讀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三)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閱讀是讀者與文章實現心靈對話的過程。這一環節我分兩個步驟來組織學習:
1、體會燕子在遷徙時遇到的困難
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課文的第二段對此做出了解釋。
(大屏出示課文第二段文字:事情是這樣的: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這時我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字詞并展開想象,體會燕子所遭遇到的冷、餓、累,在此基礎上播放《鳥的遷徙》課件。
讓學生體會生命都曾經歷過不為人知的磨難,哪怕是一只極其普通的小燕子。從而使學生對文中“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抽象的詞語有更直觀、更形象、更深刻的感悟。讓孩子們對這些遭遇不幸的燕子產生深切的同情。此環節的設計使情感目標與知識目標的落實達到了水乳交融、自然天成之境,為下面教學環節解決教學難點扎下了深厚的情感鋪墊。
2、感悟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貝蒂在救助燕子時的博大愛心
三、四自然段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我指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主動探究等方式品味關鍵詞語,讓學生語言獲得滋養,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發展。因此,我想這樣組織學生學習:
(1)默讀課文三、四自然段,仔細觀察插圖,想想在救助燕子時瑞士政府、瑞士人民以及小貝蒂是怎么做的。
(2)小組交流:你認為在救助燕子時瑞士政府、瑞士人民、小貝蒂誰最了不起?為什么?
通過默讀,學生應該能夠抓住“呼吁、尋找、送到”等詞體會出政府對救助燕子的重視;抓住“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等詞,體會人民響應號召,行動迅速;抓住“尋找、救護、凍得通紅,凍得僵硬,一點也不在乎”等詞句,體會小貝蒂的堅強、勇敢。此時學生能很自然的領悟到惡劣環境的描寫,更能表現出人們的博大愛心,本課的難點解決也就水到渠成。
小組討論這一環節給學生個性化解讀創造了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對文中人物產生強烈的敬佩之情,同時生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經過碰撞,產生共鳴,此時課堂教學達到高潮,這也是閱讀教學所追求的境界。
研讀課文,體會情感這一環節,感悟層面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都是以具體語言為載體,讀中悟情,體現了“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設計理念。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精彩的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課文學習進入尾聲,課件顯示載著燕子的列車嗚地駛向遠方。樂曲《愛的奉獻》輕輕響起,請同學們配樂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在真情而悠揚的背景音樂中產生真切的感受。我這時結合課文設計課堂小練筆:
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帶著,帶著駛向遠方。
此處設計進一步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萌動的愛心,升華學生的情感品質,提高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實現從感悟、積累到運用的語言訓練。學生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情感達到高潮。
板書是一門藝術,精湛的板書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本課板書,我以三顆愛心緊緊相連為背景,以“瑞士政府、居民、小貝蒂”為主體,以“了不起”為中心,此板書簡潔明了,既照應了課前預設的關鍵問題,又能突出課文的重點,將愛的情感賦予其中。
鶯歌燕舞、翩然歸來,一片歌來一片情!人們幫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動物的愛!讓愛在心靈中飛揚。
燕子說課稿篇三
《燕子》是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長期以來就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必選篇目,文質兼美,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里燕子活潑機靈的外形體態,特別是在春光飛掠和憩息的畫面,著力寫出了它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
《燕子》篇幅短小,描寫生動,文筆優美,很適合學生朗讀品味,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因此,本課教法以朗讀教學為主,新課標倡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包括引導,點撥,范讀以及必要的講解,歸納和小結。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我們學校提出的教學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課堂上應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預習質疑可以采取自學方式,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素質是存在差異的,自學階段,學生容易有自己的獨特體驗,交流探討則是互學階段,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通過小組討論或單獨發言,達到解疑的目的.課堂積累可以算是共學階段,在全體學生的誦讀中感受知識的魅力,體會習得的快樂。
第一環節:談話引入課題.這樣導入,讓學生對本文的主角 燕子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我們更好的學習它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首先自由通讀課文,因為通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語言作鋪墊。學生通讀時,教師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同時巡回指導,然后檢查學生的生字詞認知情況。
第三環節:學習課文,知道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隨機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板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點,起到引領的作用。
燕子說課稿篇四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為:《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組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行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這一春天使者的喜愛之情。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目標和文本特點、學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活潑”“偶爾”造句。
4、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一點和第四點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的和諧美。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并學習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點描寫的習作方法。第二課時也就是本節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品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輔助設施,如:幻燈片、mp3歌曲。
1、情境創設: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享受,孩子們便在不知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主動投入,這便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再如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時,將品味文字與欣賞圖片相結合,學生興致盎然,在優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本的語言,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且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再如感受“電線桿之間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這一抽象的情景時,借助于幻燈片的演示,孩子們便較輕松地享受到了這一意境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說一說你感受到的美等,課堂明快、活潑。
4、拓展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有助于拓展與文本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系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2創作歌詞,這有助于學生運用積累、創新表達,深化體驗。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于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征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節課教學程度簡明、樸素,共分為三大塊:
1、情境導入:即由復習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讀。
2、精讀品悟:即指導學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著重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對文本進行朗讀,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誦,嘗試背誦、這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和主線,應保證充足的時間。
3、小結拓展,設計開放的作業,延伸深化。
燕子說課稿篇五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為:《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組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行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這一春天使者的喜愛之情。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目標和文本特點、學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會用“活潑”“偶爾”造句。4。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其中第一點和第四點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的和諧美。 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并學習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點描寫的習作方法。第二課時也就是本節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品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
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輔助設施,如:幻燈片、mp3歌曲。
1.情境創設: 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享受,孩子們便在不知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主動投入,這便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再如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時,將品味文字與欣賞圖片相結合,學生興致盎然,在優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本的語言,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且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再如感受“電線桿之間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這一抽象的情景時,借助于幻燈片的演示,孩子們便較輕松地享受到了這一意境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說一說你感受到的美等,課堂明快、活潑。
4.拓展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有助于拓展與文本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系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創作歌詞,這有助于學生運用積累、創新表達,深化體驗。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于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征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節課教學程度簡明、樸素,共分為三大塊:
1.情境導入:即由復習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讀.
3.小結拓展.設計開放的作業,延伸深化.
這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難點和主線,應保證充足的時間.
燕子說課稿篇六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為:《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組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行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這一春天使者的喜愛之情。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目標和文本特點、學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活潑”“偶爾”造句。
4。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一點和第四點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的和諧美。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并學習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點描寫的習作方法。第二課時也就是本節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品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輔助設施,如:幻燈片、mp3歌曲。
1、情境創設: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享受,孩子們便在不知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主動投入,這便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再如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時,將品味文字與欣賞圖片相結合,學生興致盎然,在優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本的語言,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且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再如感受“電線桿之間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這一抽象的情景時,借助于幻燈片的演示,孩子們便較輕松地享受到了這一意境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說一說你感受到的美等,課堂明快、活潑。
4、拓展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有助于拓展與文本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系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創作歌詞,這有助于學生運用積累、創新表達,深化體驗。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于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征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節課教學程度簡明、樸素,共分為三大塊:
1、情境導入:即由復習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讀、
3、小結拓展、設計開放的作業,延伸深化、
燕子說課稿篇七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第十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作者鄭振鐸抓住春天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燕子》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樸、感情真摯、濃郁。注重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有條理地記敘。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于觀察思考?!焙途帉懸鈭D及本課語言生動,感情真摯的特點, 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燕子》是本單元的首篇課文,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細膩。因為止前的學生對周圍現象,是日常生活普遍存在著目視無睹的情況,語言貧乏,不善于思考和表達。所以定為上述兩點作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北疚母星樯术r明,所以如何體會作者的深情,引起學生的共鳴。因為上一冊中,學生已經接觸過體會文中的好詞、好句,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寫作手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我準備采用”講、扶練、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完成教學任務,在上述教學方法指導下引導學生掌握”讀、想、劃、畫、議”的學習方法。通過讀,達到有所思、有所得、認真思考,劃分重點詞句,議出問題,把握訓練重點。
良好的教學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程序:
一激發情感,整體感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睘榱思ぐl學生的求知欲望,我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我先讓學生唱《小燕子》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為啥而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我設疑:”春天最美麗在哪呢?”再讓學生暢所欲言春天的發現,我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光彩奪目,生機勃勃的春景)。接著讓學生進行繪畫小燕子比賽,最后進行評議。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作用。根據學生愛講故事和繪畫的特點,我采取上述活動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抓住重點詞句,精講探究,學中悟法
課文中燕子飛行和停歇部分是學習重點主要體現。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我精講課文這兩部分,以問促讀,啟發誘導,為學生疏通學路。
“學貴有疑,疑則進?!蔽蚁忍岢鰡栴}: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讓學生自由讀文后,再指名讓學生回答。只要回答有關于內容的,我都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卮鸩簧蟻砭陀伤约簩ふ揖唧w哪位同學幫助,我并要求演一演燕子飛行的姿勢。我根據學生匯報板書:飛行的燕子。這樣既是增添課堂氣氛,又直觀。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燕子說課稿篇八
一、說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堆嘧印肥且黄Z言生動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燕子美麗可愛的外形、輕盈的飛行、優雅的停歇,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表現了燕子的可愛,春天的美麗,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燕子、春天,對大自然的贊美與熱愛。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可愛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抓住重點詞、句、自然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通過背誦積累優美語言。
3、情感與態度: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寫的是春天里的燕子,因此,文章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自然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難點是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尤其是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引導學生想象、感受文中的情景,體會情景美和語言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五、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通過合作與交流等方法學習本課。
六、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燕子的外形特點,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深入探究,質疑解疑,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在這里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七、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學生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歌詞里的內容與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學生對“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讓學生很快地走進課文中那個光彩奪目的春天,感受小燕子為春天增添的生機。
2、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燕子的認識;然后出示燕子的掛圖,讓學生觀察,說說燕子的樣子;最后,可以引導學生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中的景色,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近處在空中飛翔的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不懂的詞語要通過字典或輔導書自學,鍛煉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把犯有普遍錯誤的生字板書,正音。
2、指名朗讀課文,全班評讀,重點是讀準字音
3、讓學生自讀、思考每個自然分別講的是什么,然后師生歸納。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詞,熟讀生字,(可以師范讀生跟讀,生自讀,指名讀,分組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等)讀準字音并練習組詞。
2、分析識記生字字形,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點
1、細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再出示燕子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2、匯報結果(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外形 翅膀——俊俏輕快 (總的特點:活潑機靈、可愛)
尾巴——剪刀似的
3、通過交流匯報,讓學生了解到燕子的性情特點是:活潑機靈、可愛,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把燕子的活潑機靈、可愛讀出來。
4、引導學生體會“湊”字的好處。
教師先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一邊想象“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并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小燕子。讓學生體會一個“湊”字就傳神地寫出燕子的靈巧,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于紙上。
5、指導背誦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2、抄寫生字。
八、說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外形 翅膀——俊俏輕快 (總的特點:活潑機靈、可愛)
尾巴——剪刀似的
該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原則是簡潔,概括,重點突出,形式美觀大方,根據此原則,設計時,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個外形特點,看上去一目了然。它是施教的“藍圖”,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教學的縮影。
燕子說課稿篇九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于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
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么。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學會破折號和冒號的用法。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愿望,并把各自的想法寫出來。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生活經驗和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和貫穿全文的愛心。難點:領會三四自然段中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采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瑯瑯,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采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如聯系上下文、利用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義等。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課標”指出要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較傳統媒體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體的選擇和利用,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視頻去沖擊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導入新課與課文結束(列車揮手告別)兩處分別利用多媒體課件去創設情景。
閱讀課的生命在于師生互動、心靈對話。教學時間:兩課時
1、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痹谡n的開始時,播報新聞。(cai展示地球儀上歐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圖。)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揭示課題。燕子的處境十分危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燕子專列》一課。去新聞現場,了解當時的情況。這樣拉近了孩子們與燕子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緊接著學生讀題、審題。出示:運送抗震救災物資專列、運送新兵專列等專列形式,讓學生在類比中明白“專列”的意思。
3、學生已獨立學習了生字,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交流個別字形難點。如“驟”字這個形聲字。
1、教師通過范讀課文,披文入境,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以其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讀水平的作用。
3、進行全班交流。這一程序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1、略讀第一段,讓學生交流所知,隨機指導破折號的用法。
2、老師順學而導,書上的這個問題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指名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出示文字: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龑W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了解冒號的用法,并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3、播放cai、音樂,教師的范讀,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并通過多次不同層次地讀,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
出這樣的決定真是(生:了不起?。﹨R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們的了不起: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2)感悟貝蒂的了不起: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引導學生對貝蒂說自己想說的話。讀說結合,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泄,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4、想像說話,升華情感。
出示站臺上人頭攢動,與正待啟程的列車揮手告別的畫面。
(1)請同學們配樂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
(2)想像說話,《愛的奉獻》輕輕響起。師:列車啟動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會說什么?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里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毕胂笳f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
(3)師:多么感人的一幕?。∽屛覀円瞾韾圩o動物,愛護環境,因為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多媒體出示地球儀,顯示這段話。)《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精神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讀為基礎”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崩首x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積累好詞佳句。
1、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誰說點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感情共鳴。
2、學生自主寫。葉圣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敝挥凶x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中,才能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先說后寫)。
3、指名讀,評價,修改。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詞。
1、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2、總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更希望這樣的故事不再是新聞!
燕子說課稿篇十
一、說教材:
《燕子》一文,作者用優美簡練的文字,鮮艷明快的色彩,為我們描繪出春天初到時的燕子。教材的圖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圖呈綠色基調,有遠山、湖水、稻田,桃花盛開,柔柳輕揚,各種顏色的花競相開放。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們有的正在湖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還有的停在遠處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課文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動情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生動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二、說教法
我由古詩導入課文,這樣的設計一來可以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二來也有利于我下階段的教學。與此同時,我利用學生對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為是第一課時,因此在字詞教學上我花了很長時間。本課的生字中無論是讀還是寫方面都有學生易錯得地方,尤其是兩個多音字,我重點讓學生反復的練讀,加深記憶。教研員李老師說過生字教學最終的目的是模糊記憶,我在課堂上的訓練也正是向著這一目標去做的。
課文的教學主要還是引導學生去自主閱讀,通過閱讀來解決課文中的難點。讓學生找出作者筆下的燕子是什么樣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這樣寫給我們在寫作上有什么啟發等等。結合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感受燕子的美和機靈。教學環節結束后,我利用對比照片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再根據照片來提示學生回憶課文,背誦課文。
三、反思
課后聽了專家的點評,找到了我課堂上的優勢與不足。教學設計意圖很好,但是卻忽略了設計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應該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了學生而設計。古詩的導入可以作為我教學的一個特色,既然設計了這個環節,就應該讓學生總能夠有所收獲,而不是一帶而過。的確,我對學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給他們留一個簡單的印象,如果簡單的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的環節設計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此外,對于課文課時的劃分,老師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于簡單的課文,我們完全可以用一課時來解決,沒有必要墨守成規,這樣反而會是學生喪失一定的能力。對于字詞的訓練,李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把基礎打堅實,這點我以后再課堂上還會繼續下去。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說課稿》
燕子說課稿篇十一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于這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么。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中年級的孩子們比較喜歡鉆研故事,喜歡有懸念的故事。所以,《燕子專列》這篇課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讓大部分學生在小故事中更進一步地學習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使學生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一切語文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之上,只有先把課文讀準、讀通、讀流利了,才能夠繼續進行其它的學習。因此,我采用以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去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采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瑯瑯,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采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一、導入
1、從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說起,從專機,專款,專家說到專列。
溫總理趕到災區乘坐的飛機叫————專機;各級財政,單位專門用于救災的錢款叫————專款;在抗震救災醫療等方面有專門技能或專業知識的人————專家;專為救災物資開出的列車————專列。
二、精讀課文
(一)感受惡劣的環境
先是學生默讀,在書上找出來。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
然后是同桌合作學習。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然后交流。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了解冒號的用法,并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二)政府救燕子
著重于一個詞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樣救燕子的? "立即"說明了什么?通過廣播通過電視告訴大伙號召大伙尋找燕子,課文里有個詞語叫————呼吁。再設置情景:如果你是電視臺記者、廣播員會怎么呼吁?讓學生現場模擬播音員呼吁。
(三)居民們救助燕子
1、聽到呼吁后,居民們是怎樣行動的?先學生自由說,再對照書上的段落朗讀。
2、引導理解居民們的愛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導從年齡、職業等方面說)理解"紛紛".反復朗讀重點段。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3、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貝蒂的可貴行為。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四)燕子致謝
1、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現在坐上了專列,恢復了生機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里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想象說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
三、拓展延伸
1、愛心專列
燕子專列正徐徐啟程,這僅僅是燕子專列嗎?這還會是裝載什么的專列呢?引導出愛心專列?!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精神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學畢業后來到丹頂鶴保護區工作,后來為了救助一只陷入沼澤的丹頂鶴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配上丹頂鶴優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學生無限的深思-------愛護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燕子說課稿篇十二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為:《走,我們去植樹》、《燕子》、《沙漠中的綠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兩首古詩組成,是一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為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行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及“燕子”這一春天使者的喜愛之情。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目標和文本特點、學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活潑”“偶爾”造句。
4。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一點和第四點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體會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的和諧美。共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閱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并學習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點描寫的習作方法。第二課時也就是本節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品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語言的“精美”時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為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教學輔助設施,如:幻燈片、mp3歌曲。
二.說教法、說學法
1.情境創設: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帶給學生美妙的聽覺享受,孩子們便在不知覺中隨著音樂輕哼、跟唱,他們身心愉悅、主動投入,這便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再如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時,將品味文字與欣賞圖片相結合,學生興致盎然,在優美的視覺享受下更深、更好地體味了文本的語言,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且學得輕松、記得牢固。再如感受“電線桿之間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這一抽象的情景時,借助于幻燈片的演示,孩子們便較輕松地享受到了這一意境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松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如教師的多次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說一說你感受到的美等,課堂明快、活潑。
4.拓展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有助于拓展與文本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系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創作歌詞,這有助于學生運用積累、創新表達,深化體驗。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于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征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學程度
本節課教學程度簡明、樸素,共分為三大塊:
1.情境導入:即由復習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讀.
3.小結拓展.設計開放的作業,延伸深化.
燕子說課稿篇十三
本課教學圍繞突出燕子精神、讓燕子精神感染學生為出發點來組織教學,這就決定了要把讀好描寫燕子的幾個重點句,作為本課時的一個語言能力訓練目標,因為讀又是語言教學中人文性、情感性的表現,因此,讀這些句子也是達到情感目標的一個體現。編者把這篇文章安排在“讀懂一段話,要從讀懂句子開始”的單元里,就是要求學生在多讀感悟這些句子的同時,注重抓句子中“不分晝夜、落下來、付在甲板上、展翅起飛”等詞語,教會學生利用抓詞語來讀懂一段話的方法,這是本課的技能目標。教學本課,大致采用“強化語言——讀中悟情——遷移激情”的教學步驟。先說第一環節教學。課文第一段的語言極其優美——“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應該說是描寫海的一句獨特的句子,讓學生積累在頭腦中有極大好處。它是在第一課時教的,為了強化對這一句語言的鞏固,課伊始,讓學生背背這句話。學生能背得有氣勢的話,一開始,馬上有一種海很大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頭腦中,為了下面燕子要飛過如此大海是非常辛苦的作了感情的鋪墊。背后,要求學生靜下心來,把課文讀上3分鐘。學生讀課文要以時間為準,目的是讓全體學生參與,不然,優秀學生一讀好,其余學生都會戛然而止,不能保證學生充分地讀。有了時間標準,好的學生可以讀上幾遍,也保證后進生至少讀一遍課文,長久如此訓練,學生的讀書能力會提高,速度會加快。再讀之后,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問題:說說你對燕子有什么感受?這問題的答案是多樣的,就能給學生一個敞開心靈空間的機會,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的一次“摸底”,使教師在教學上能做到有的放矢,發揮人最為感動。還是要求學生讀書,把描寫燕子的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讀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讀、劃,教師巡視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并給予需要的學生個別指點。交流劃下的句子,把這些句子投影在屏幕上。這些句子是:
燕子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
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為了體現學習主動性,給學生以選擇權,把自己認為能讀好的句子多讀讀。同時也是自信心培養的好時機——自己認為能讀好可以是讀一句,也可以是讀多句。學生在充分的自己練習朗讀基礎上,進行朗讀的交流與指導,每一句都要讀到入情入境之境界。指導學生要抓住其中的重點詞,試著把重點詞讀好,讀出味,句子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如“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的“落”字,“伏在甲板上休息”的“伏”字,學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就是對燕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最好理解。教師在講臺上大講燕子是多么艱難,以使學生動情,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學生的感情朗讀中,學生的心靈才能得到震撼,內心才能有感觸——燕子是非常艱辛的,我們要愛護它;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也不是要有這種咬定目標不放松的精神嗎?這些都不能靠教師貼標簽式地塞給學生,可都在讀中傳遞著??傊?,一句話,千言萬語都在“讀”中。以上教學也可以說是形成了一個教學板塊,是在“讀中悟情”。應該說板塊意識,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個提高課堂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它往往能使一個問題得到深究,使學生的收效達到最理想狀態。這篇課文中還有對水手的描寫,其實作者描寫水手,也是為了襯托燕子的精神,所以我們學習水手的語言,也要放入對燕子的崇敬之情中,這樣才能對學生有一種情感的熏陶。為此,在教學時,我用極富情感的語言說道:“燕子的精神感動了水手們,我們來看對水手的描寫——”即轉入另一板塊學習:讓學生朗讀“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那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弊x這句話,就是對燕子精神的再次深化體會,學生繪聲繪色地讀著水手們“崇敬的目光、沉重的心情、輕輕地放”等詞語,心中必定會激起對燕子的崇敬之情。通過讀的教學方法,語言得到訓練,情感得到熏陶,可謂一舉兩得,藝術化地達到了教學目標。課文有一個教學目標,學會運用“……懷著……的心情……(干什么)”的句式進行說話。怎么訓練呢?我也是放在對燕子情感感受之中落實了句式訓練,要求學生用“(燕子)懷著……的心情……(干什么)”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這實際上是對課文再一次深度內化,有的填上“燕子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情,朝著南方永遠不停地飛。”有的填上“燕子懷著多么辛苦、多么艱難也要堅持到底的心情,飛到自己的目的地。”這既是句式的訓練,又是對課文的理解,是我們閱讀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綜觀全課,我把體會燕子的艱辛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為突破這個重點我把學語文與悟情感相結合作為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多讀課文,抓住重點句子,多探究語言,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由此,學生也運用了自讀自悟的學習方法,在讀中體驗著情感,在讀中領悟語言規律,以達到培養語感之目的,葉圣陶說這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