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一
語文學法指導的方式方法,范圍廣、內容多、途徑也寬。我認為: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活動。要實現學法指導的經常化、具體化,并獲得切實的效果,最有效的途徑還是如何把學法指導有機地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使課堂教學過程能為學生“怎樣學習”作導向,真正教會學生學習。要把學法指導有機地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就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提高素質教育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的“教”為核心,學生都以被動的方式去學習,往往出現了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這樣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的發展。如果將課堂教學設計成以“導學”為核心的課堂結構,形成教與學的同步推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學習方法。這種課堂結構,既符合“感性——理性——實踐”的人類認識過程的總規律,又是與人的一般思維過程“感知——理解——運用”相吻合的。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現代教學觀,實現教法與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相結合。
二、了解學情選擇教法,設計出合理的
教案
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應認真鉆研所教課文的類型。設計出最有效的“導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學習。左藝華老師曾將語文課文歸納成六種類型去訓練學法,即“示范模擬”、“舉一反三”、“激凝思問”、“操作訓練”、“表象連鎖”及“自學輔導”型,這正是這種課堂訓練設計的體現。又如教學生的解詞方法,學生的實際理解努力怎樣?采用何種形式去引導?這正是備課的關鍵。曾有教師將解詞方法歸納為十三種形式,教者在設計一篇課文的解詞“引解”時,不可能同時“灌”下這么多種方法,只要根據學生的水平能力,教給最簡易最有效的方法便可。至于其他方法,在平時的解詞過程中可逐步進行訓練,使學生不斷掌握及運用這些方式方法。
三、總結教法和學法
遼寧省的鐘和誠、熊少華和陳洪相等老師針對學生上課不讀語文書而只聽老師講的普遍現象,提出了“雙向導讀”的教學方法?!皩А睂W生去聽、說、讀、寫,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期望”讀書,樂于思考和動筆的最佳情景中;“導”教師,使教師本身以戲劇角色的形式,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和表演天賦,徹底擺脫滿堂灌的困境,使學生從中吸取學習方法——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并進行自悟和總結,促使學生對學習每一課書都養成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
四、加強指導和訓練,促進學生對學法的掌握與運用
訓練課是實現“感知——理解——運用”學法的重要途徑,起到了強化遷移學法之功效。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要注重三項訓練:
第一項是基本功訓練。它主要體現在課后的“理解·分析“、“揣摩·運用”、“積累·聯想”以及“語法”訓練中,一般由若干個字、詞、句、段、篇等基礎知識的訓練點和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的單項訓練構成語文基本功綜合訓練的框架。同時,也可根據學生在“基本功”上的某個薄弱環節,由教師編制或者抄摘有關訓練點進行指導。這項訓練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幫助學生積淀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緊扣這些知識要點,訓練好學生語文的基本功。
第二項是閱讀能力的訓練。作為教者,不但要注意課內閱讀能力的培養,還應注意引導學生走出語文書本,尋求課外的閱讀。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某類文體的閱讀方法后,由學生自找或教師推薦出相應的文體進行類比閱讀,解決閱讀要點,如給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等。這是課內“滲透法”的延伸,它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語文能力,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學法起到了強化遷移的作用。
教師在各項訓練指導課中,必須注重指導的時效性和內容的針對性,以便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掌握學法,運用學法,開發智力,提高能力,推進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二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是讓學生參與課堂,通過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達到對課文文本的獨到理解,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但是在改革過程中我們也要合理借鑒并吸收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教法。本文擬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對小學語文教學思路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關鍵詞:
小學語文;文學常識;朗讀書寫
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語文教學的改革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廣大教師為課堂教學的改革輸入了新鮮的血液,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成長的平臺。但是在課堂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也應該對傳統語文教學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借鑒、應用,而非全盤否定?,F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對如何搞好語文課堂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一、課堂教學應該關注作品作者和時代背景的介紹
在觀摩教學中,我曾經看到教師開場精彩的導入和情景引入,但是在談到時代背景和作者介紹時,卻一筆帶過,給學生不留記憶的時間和空間去識記作者、作品背景常識。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選擇,除了考慮字詞基礎知識外,還考慮到了古今中外名篇的滲透,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這些作品時,去感受名家名篇的藝術魅力。但是我們有時卻忽略了對這些名家的常識介紹。我認為對于像李白、杜甫、魯迅、老舍這樣優秀的作家,應該讓學生知道并記住他們的朝代、代表作品等。對于時代背景的介紹,我們也應該講給學生。比如很多學生會背誦《春望》,但是卻不知道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不知道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思和心系天下的遠大抱負,因此即使會背誦這首詩歌,卻不能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內涵,更不能理解花為何會濺淚、鳥因何而驚心。所以,在課堂教學前教師給學生講解時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名家名篇都是作者在特定環境下寫成的,如果脫離了時代背景的介紹而去強行分析字詞、優美語句、作者情感,就像空中樓閣,學生會有霧里看花的感覺。與其這樣還不如在課前幾分鐘交代清楚文章的時代背景,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之呢?對于名家名篇,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很有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承擔起傳承經典文化的重擔,讓學生在課堂上感知經典,感受文化氣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思想得到熏陶,境界得以提升。
二、語文教學應該關注朗讀環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
在新課程改革的改革背景下,教師有時為了追求課堂的生動性、有效性,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思考,這本無可厚非,課堂確實要讓學生思考、發言,但是語文畢竟是一門文字感知極強的課程,對語言的形象感知,只有通過讀才能夠認知。而我們身邊的語文課卻多了一份討論的熱烈,少了一份瑯瑯的讀書聲。范讀、領讀、齊讀等形式優美的方式遠離了課堂,像《養花》這樣優美的散文,學生只有反復讀才能體會課文的真諦,養花的過程是艱辛的,但也是一種生活的體驗,今天的學生未必能真正體會到養花的樂趣,那么只有多遍的朗讀、多遍的感知,包括養花過程的情感體驗,才能體會到“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實,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的生活情趣,才能讓學生在文本的熏陶下,熱愛勞動,感受到老舍的生活情懷。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說話水平,讀的多了,自然在平時的表達中就會通順流暢。我們總抱怨學生詞語貧乏,作文語句不夠生動,究其原因,還是讀得少的緣故。“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認識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時代雖然在變化,教學方法雖然在變化,但是語文教學因其特殊性,必須根植于民族的沃土。只有當我們的課堂教學有了瑯瑯的讀書聲時,才能真正回歸到語文的本源。
三、關注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今天,我們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書寫。這顯然是錯誤的,我們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漢字的筆畫順序、結構、書寫的美觀,這些都是教師應該常常提醒學生的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筆畫順序五花八門,筆畫書寫規則讓他們任意變形了,漢字的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等規則讓學生變得面目全非,并且書寫中使用橡皮擦、膠帶的現象比比皆是,本來很優美的漢字造型,在學生的筆下失去了風采。究其原因,除了學生沒有認真把握書寫規則之外,還和我們的要求有關。
筆者還記得上學時自己因為“己、已、巳”的書寫而被教師罰寫了一頁作業,雖然這種做法在今天并不可取,但我們可以為當時教師的敬業而嘆服,他們不會放過學生書寫中一筆一劃的錯誤,這對于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師應該有所啟迪,正是因為我們忽略了這樣一個個細節,學生的錯誤才會永久存在下去?!耙髮W生做到的,教師也應該做到”,在漢字書寫過程中,語文教師也應該常常去研究、查閱工具書,把正確的書寫規則教給學生,并臨帖寫得一手好字,讓自己的書寫行為去感染學生,這種感染是潛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一種良好的書寫習慣?!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相信一筆優美的板書字會給學生一種享受,讓學生產生模仿性,這種教育方式有時比說教更具說服力。在教學中,我們還要經常鼓勵和表揚書寫整齊、美觀的學生,讓認真書寫的學生產生成就感。書寫的美觀大方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的今天,無疑會淡化語言文字的書寫要求,今天的課堂我們不要求學生練習大小楷的作業了,但是鋼筆字的書寫,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要求學生把漢字寫規范、寫美觀,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畢竟語文教學傳承的是民族文化的經典,而書寫又是經典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新課程改革無疑給廣大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教學思路,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課堂的樂趣,也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讓課堂充滿了活力,但是品讀新課程改革精神,它絕非摒棄傳統,我們要在傳統中去摸索新的教學方法,給語文教學一片嶄新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三
語文教學方法(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游、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絡、多媒體)(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八)其他教育教學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于漪)
4、案例教學法(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蔡澄清)
6、情境教學法(李吉林)
7、導讀教學法(錢夢龍)
8、目標教學法(布盧姆)
9、反饋教學法(劉顯國)
10、問題教學法(杜威、馬赫穆多夫)
11、欣賞教學法
12、活動教學法(杜威)
13、點面教學法
14、愉快教學法(上海一師附小等)
15、成功教學法(上海閘北八中)
16、整體教學法(查有梁)
17、合作教學法(美國的斯萊文、前蘇聯阿莫納什維利)
18、啟發式教學法(《學記》、柏嘗試教學法拉圖)(邱學華)
19、設計教學法(克伯屈)20、發現教學法(布魯納)
21、創新教學法(奧斯本、吉爾福特、陶行知)
22、差異教學法(華國棟)22.單元教學法 23.比較教學法 24.程序教學法(普萊西、斯金納)25.直觀教學法 26.圖示教學法(王松泉)27.暗示教學法(洛扎諾夫)28.競賽教學法(羅樹根)29.大語文教學法(張孝純)30.非指導性教學法(羅杰斯)31.掌握學習教學法(布盧姆)32.道爾頓制教學法(柏克赫司特)33.有意義學習教學法(奧蘇貝爾)34.遷移教學法(馬芯蘭)35.嘗試教學法(邱學華)36.學導式教學法(胥長辰)
一、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二、立足課堂,以?內?養?外?,溫故知新。
三、閱讀訓練要整體感知,明確考點,抓住要點,講究表達,重視創新。
四、作文訓練要強化文體意識,通過一定量的作文練習,寫出規范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五、關注生活,關注地域文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
有方,但教無定方。?至于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
反之,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會選教法,能讓學生在你的引導下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當今教育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新性,教師不能再襲用傳統的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模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據這些教育理念,教師采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獲得怎樣的學習效果是密切聯系的,因為每一種閱讀教學方法都應由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能僅限于現成的教材,那樣學生的閱讀量會太少,閱讀面太狹窄,學生的視野放不開。但教師可以利用現成的教材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在一般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應該力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后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是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能發現問題,做到整體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一個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你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節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會感覺輕松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5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1課時學生就能輕松駕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感到閱讀量的不足,因此,他們的閱讀內容就會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他們需要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我們連續10多年組織學生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范圍由課內擴展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圖書角、學校閱覽室以及圖書館、書店乃至網上閱讀等等。我特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讀、多看、多想。
例如,在學習了《七顆鉆石》這篇童話故事之后,同學們主動找來許多童話故事進行閱讀?!洞蠡依恰?、《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許多童話故事和故事集紛紛在同學們中傳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擴大了學生們的閱讀量,還大大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更可喜的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二、?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并不是說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準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并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機會老師充分利用課前就已經布置的作業: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么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不一會,有的寫了小白兔、有的寫了大公雞、有的寫了大白鵝……不光寫了外型,還寫了步態、叫聲以及吃相等,許多同學寫得很形象、很具體。
再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借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
這樣持之以恒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而久之,老師不布置他們也會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穩步上升。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何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
一、拼音一定要掌握牢固。
二、積累詞語。
三、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四
語文閱讀教學講究的是“用教材教”,而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存在與每一個單元中,存在于每一冊課本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論文5篇,歡迎大家閱讀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摘要: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把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以此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真正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基本現狀,并給予了兩者融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有效融合
閱讀教學培養的是學生的表達技能和情感,而寫作教學是讓學生盡情抒發和表達。因此,這就意味著閱讀教學奠定了學生思維方式和創作素材的基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所以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思考,注重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緊密貼合生活實際豐富閱讀經驗,從而切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量。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基本現狀
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發展。如今把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但是縱觀實際,我們發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雖然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知道把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但是卻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和融合技巧,導致兩者一時無法有效融合,同時教師也未能發揮出閱讀的功能,學生僅僅是吸入知識,根本沒有通過寫作輸出知識,缺少輸入輸出的學習過程,自然就加強不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別說是提升教學效果了。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一般人們在閱讀時腦海中都會浮現一些零碎的想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捕捉腦海中出現的想法,而做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需要學生長期堅持,把這種方法融入到自身習慣中,以此才能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正好為他們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資源,學生在閱讀時,教師切忌強加自身想法于學生身上,而是要鼓勵學生緊密貼合生活實際獲得個人感悟。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每周給學生布置適當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每周都交閱讀筆記,筆記中可以包括好詞佳句,也可以包括閱讀體會,時間長了,學生自然而然就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每周組織學生相互交換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和探討,通過相互翻閱筆記來加深學生對某些閱讀內容的感悟,有了閱讀量,學生的寫作素材才會更多,寫作能力才會逐漸提升。
(二)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
一篇優秀的閱讀作品,它的文章結構往往是非常巧妙的,其中蘊含著多樣化的表達方式。要想把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借鑒。例如,在教學《匆匆》這篇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快速閱讀課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和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和所用修辭等方法。在學生自主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再給學生系統總結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養成整理閱讀素材的好習慣,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翻閱之前的筆記,模仿文章優秀的寫作思路,真正實現輸入輸出學習。
(三)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通常學生只有在具體寫作時,才能清楚知道自身到底有哪些地方不會。例如,詞窮現象,這就表示學生需要加強詞句積累,在寫作中發現的不足之處是真真切切的,學生對這種不足會印象深刻,那么他們在閱讀時自然就會重點積累詞句,以期下次寫作時準確表達自身意思。寫作是綜合考驗學生,不管是學生的閱讀方式,還是學生的閱讀成果,都能在寫作中充分檢驗出來。另外學生還需在具體寫作時多多總結和反思,這是改進和提升自身的有效方式。例如,在遇到寫有關某一名著主人公的文章時,有些學生就無從下筆,因為他們平常幾乎不看這方面的文章,所以他們腦袋中空空如也,沒有素材可依,這就意味著學生不僅要充分了解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還要利用課余時間擴大閱讀面,加大閱讀量。
(四)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充分體現閱讀成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關注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閱讀,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手學生的閱讀,而是應該加強指導,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閱讀內容,尤其是多多發表自身見解,以此才能發揚學生個性,同時還需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充分體現閱讀成果。如何才能在寫作中充分體現閱讀成果呢?之前在閱讀時積累的好詞佳句不是白積累的,其是為寫作做準備的。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把自己之前在閱讀中積累的好詞佳句都用上,或者是模仿有些優秀文章的結構,再加上自身的理想構建一篇獨具特色且貼合主題的文章,切忌為了積累而積累,最重要的是在寫作時靈活應用,在寫作中充分體現閱讀成果,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兩者在表面看起來毫無關系,實則是緊密相連,密切相關的。在教育體制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尤其注重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準確找到兩者的聯系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有效融合閱讀與寫作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氛圍感染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技能,有效增強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閱讀,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素養,對孩子的未來語文功底、人際溝通及個人發展大有益處。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于一至二年級學生提出了具體的閱讀目標,要求低年級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積累四字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古詩文等,并則規定了5萬字的最低閱讀總量。培養其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
由于小學1-2年級的學生漢字存儲量較低,學生們自主閱讀能力較差,以致于閱讀存在著比較大的障礙,但不能此類原因就放棄閱讀,反而應該在培養孩子閱讀素養的起始階段,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發揮齊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學校教育對低年級學生閱讀素養養成的主導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其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學校教育本身就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低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校園與班級相關閱讀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盡快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風氣。在保護剛踏進小學起始階段孩子的童心和尊重他們個性需求的基礎上,作為教師的我主要用以下的幾個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1.教師運用多種讀書方法,教會學生學會閱讀
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時必須要注意的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最后在這個基礎之上才可以讀順課文,才能體會文章的精彩。學生第一次初讀課文,我要求學生們采用大聲讀、自由讀、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和圈出生字詞讀等方式把課文讀正確。然后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從而為有感情朗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品讀,在細致深入的精讀中感悟閱讀帶來的快樂。為此在教學《項鏈》一課中,我充分創設各種情境,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帶著感情朗讀課文,采用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指導朗讀,使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多樣化的讀書中領悟到大海的美麗和小娃娃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藍藍的”“雪白雪白的”“黃黃的”“快活的”等詞語引導學生理解大海的美麗,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小娃娃的快樂。學生明白了文章中的項鏈的含義,從中學會感悟大海之美,體會了小娃娃的快樂。讓學生在讀書中生疑,在讀書中求解,在讀書中品味,在讀書中生情,進而形成了獨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們老師是低年級孩子們心目中偶像,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無可替代的。老師如果能給學生正確的、動之以情的范讀,就會潛移默化感染學生,學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的能力。
2.巧用繪本讀物,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的習慣涵蓋在學生的閱讀素養之中。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初始階段,教師引導并促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素養的養成對學生的未來成才顯得極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低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是關鍵,而繪本恰恰是一種幾乎能引起所有低年級孩子閱讀興趣的讀物,它圖文并茂,符合兒童的的認知規律,可以幫助兒童認識世界,它也不同于我們以往的書籍,它畫面精美,富有內涵,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給學生藝術審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時,他們不但被其中童趣盎然故事所深深的吸引,而且還能體悟到親情的重要性,很多孩子讀完繪本后學會了如何贏得故事中的比賽,同時也收獲了愉悅的心情。繪本讀物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積累,也為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只要我們老師能恰當的利用一些趣味性強的繪本,定能讓學生在與繪本的心靈對話中獲得無限的快樂和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讓學生們愛上閱讀。
3.充分利用視聽材料,保護閱讀好奇心,提升閱讀能力
低年級學生自控力、自覺性都尚在培養階段,他們不不會專注于一本不帶插圖的書本很長時間,但是如果教科書和課外閱讀相配套的視聽材料,這將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誘惑力與吸引力。還有一點,內容邏輯性較強的書本,和內容超出了低年級孩子的識字量的書本,此類書本的閱讀對于孩子來說存在一定難度,閱讀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倦怠、消極心理。針對此類閱讀材料,試聽材料將是促使學生打消小雞心理的一劑良藥,我們老師此刻應充分發揮視聽材料的優勢,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沖擊下對書本中的故事產生好奇心,引起孩子的興趣,從而產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試聽材料播放結束后再回到文本中去理解去體會。例如,在讓一年級學生嘗試去閱讀課外讀物《盤古開天地》時,由于篇幅長、無過多插圖,生字多很少有學生積極去閱讀,但當他們看完配套的電影時,就去會爭相翻看書本,并且學會嘗試著猜詞理解文本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會結合電影畫面理解書本內容,這樣就會加深學生求知求真的欲望和提高學生閱讀書本的興趣,同時會讓學生的閱讀水平逐步提高。
4.營造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創設讀書環境
二.重視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閱讀對學生閱讀素養養成的影響
眾所周知,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甚至有人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時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這一句話深刻的指明了家庭的教育對孩子所起的作用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方面,家庭教育應重視孩子在低年級時的親子閱讀活動,因為孩子的識字量不足,自行閱讀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此時父母參與到閱讀中來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父母的躬親行為將深刻的感染到孩子,父母實際行動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親子閱讀將會讓孩子更加喜愛閱讀,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有利于閱讀素養的養成。在進行親子閱讀書籍時,父母應有意識的為孩子掃清生字和難詞障礙,在閱讀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可以邊看邊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我們班我要求所有的孩子放學回家后進行閱讀,每晚至少讀一篇文章,為促使親子閱讀如約進行,我通知家長協助自己的孩子在我們班的暮醒打卡小程序里面進行閱讀打卡,可以發一段讀書視頻也可以發讀書音頻。閱讀的內容可以是父母向孩子介紹的兒童讀物,也可以是一年級學校推薦的必須書目,還可以是選讀書目。
家庭教育中運用到親子閱讀,不但可以加深了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聯系,更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了低年級學生的讀書興趣,實現了閱讀與學習、閱讀與生活、閱讀與成長的融合。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讀者與作者相互對話、傾聽、理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是學生與作者精神層面的情感交流,閱讀應當是自由的,而非被迫的。培養學生的有效閱讀能力依賴于此過程,并給予學生足夠多的閱讀時間,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自由閱讀,那他們就不能體會到與作者心靈對話的樂趣,也就等于浪費了培養閱讀能力的機會。
閱讀是語文之本,是學生語文能力養成的基石。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越來越被教師和家長重視。如何通過有效的家校共育來培養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已成為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必修課。
一、抓住閱讀關鍵時機
對剛剛進入小學校園的學生來說,認識漢字是學習重點。如果單純地學習生字、生詞而脫離閱讀教學,會讓學生逐漸失去識字的興趣,進而影響閱讀能力的培養。信息時代更需要學生具備從閱讀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學生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就要開始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對閱讀有正確的認識。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識字量不大,閱讀主要以繪本閱讀為主。根據這個特點,在日常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課本內容,設計精美的課件、音頻資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歡的繪本引入課堂,用繪本精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小黑魚》時,我先播放了一段海底世界的視頻,學生欣賞完美麗的充滿奇跡的海底世界后,馬上引入故事《小黑魚》,讓學生對《小黑魚》這本書充滿期待,隨著故事的講解,學生們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我借機讓學生們展開想象續講故事,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激發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才會從“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當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感,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最近讀書過程中自己的體會,定期在班級展開讀書沙龍,師生間交流讀書心得與體會。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每學期初,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劃落實的情況。還可以在班級舉辦讀書節之類的活動。例如: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一個人物;讓學生朗誦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制作班級報刊;舉辦詩詞大會……在如此濃厚的閱讀氛圍中,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三、培養閱讀習慣
傳統閱讀教學以“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的發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怎樣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如下幾點經驗。
1.圖文結合激興趣
充分利用課本色彩鮮艷的插圖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我在教學《酸的和甜的》一文時,充分借助課本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狐貍的表情,猜測狐貍的心理活動,學生在觀察與想象中了解了課文內容,自然而然對文本產生了閱讀的欲望和興趣,從而主動閱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2.詞句訓練拓思維
詞語和句子是鞏固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句訓練要注意兩點:一要重視理解、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要把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重點引導學生主動說,利用課堂鼓勵學生進行流利的口頭表達訓練。
3.朗讀訓練促提升
良好的朗讀習慣是逐步養成的,在課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教師生動、形象、準確地范讀,能激起學生讀書的欲望,并在讀中感受語感。學生自由讀,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語言,觸發語感。同桌互讀,可以互相幫助糾正字音。閱讀時讓學生在對話中揣摩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掌握了朗讀的語言技巧,將課文讀得有聲有色、形象有趣。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會逐漸提高,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改變教學觀念和思維,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
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語文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我們能使閱讀變"苦"為"樂",就會"讀"得輕松愉快,"讀"得扎實牢固。
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呢?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鳴。小學生情感發展容易受到老師語言、神態的感染,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神態等感召效應,引起學生的情感轉移,最終能達到共鳴的學習效果。其次,要設置懸念,引發思考。如教學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文《快手劉》變戲法時,把一個玻璃球放到了一個白瓷碗里,可隨后"快手劉"掀開一看,什么也沒有!那么"快手劉"怎么把球變沒了?球又到那里去了?學生興趣極濃,積極思考,大膽地展開想像。再次,要借助情景,導情入文,即借助一種情景的創設,來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如教學《開國大典》一文時,讓學生回憶國慶五十周年時盛大的慶典,借此情景,導入《開國大典》一文的學習,重溫1949年的開國大典盛況,激發愛國之情。最后,可以游戲介入,自己體悟,即適當地介入游戲,使課堂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的理解。如教學《寓言故事三則》時,讓學生參與游戲、演小品,使學生在游戲中自己體悟課文,達到了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突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教學一方面是教給學生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是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記憶、思維等多種能力。
新版教材課文時代感強,文質兼美,由于小學生長于形象思維,朗讀練習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語,善于運用聲情并茂的描述性語言,通過播放音樂等手段來烘托、渲染氣氛,促進學生入情入境。小學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強,默讀可以留給學生想像的余地。教師要經常提示學生運用掃讀、跳讀、重點處反復讀等方法,逐步提高默讀速度和默讀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人們學習語言大多是先記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朧朧地知道一點意思后,隨著知識的增長與閱歷的豐富,到達一定的程度,自然產生一種"頓悟"。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力最好、學習語言的最佳期。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精講巧練,擠出時間來指導學生背誦。背誦是一項艱苦的學習,學習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誦方法,才能順利地完成背誦。背誦訓練要體現出層次,先要求大多數學生正確背,再要求全班學生正確背,最后要求大多數學生有感情地背,加快背誦速度。
由于小學生識字量有限,在閱讀中經常會遇到生字新詞,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課內閱讀中,學生獲得的知識量是有限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早期課外閱讀,指導學生有選擇地多讀廣讀,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經過反復訓練,就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最緊要的還是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一字一語都不輕易放過,力求發現他的特性。葉圣陶先生向我們提出了改革閱讀教學的重大課題,如何使學生發現課文閱讀的特點,促使我們深入地研究學法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可以從多方面來改進教學方法。
1、進行學法指導。如在教《小鎮的早晨》一文時,全文的構段結構一致,所以教師可以重點指導學生分析一段,然后歸納這段的學習方法,再把這個段與其他段進行比較,讓學生自學其他的段落,由扶到放,充分體現學法指導。
2、讓學生自學、討論、質疑。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在學生自學、討論前首先出示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有的則是讓學生自學質疑,通過讀課文,提出疑問。
3、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四大任務,閱讀的最終目的還是落在"寫"上,這就決定了閱讀教學不能孤立地進行,要有機地與作文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對于學習讀寫例話,歸納閱讀方法等,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重視發揮課文的范文作用。
高爾基說過一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唐朝大詩人杜甫也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爆F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學語文,豈能僅僅讀《語文》,必須在國文教材之外再看其它的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毙W語文九冊課本中有一篇課文叫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文中季羨林老先生也說到“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古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閱讀心理學家以為:閱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從事生產勞動,以及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小學生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貪玩是天性。老師和家長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愛上讀書,博覽群書,手不釋卷,做到“走遍天下書為侶。”因為一本你喜歡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就像一盞指路的明燈,就像一個最偉大的老師。當今信息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瞬息萬變,了解世界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讀書依然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良好途徑。在孩子小學階段,盡快、盡早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想情感價值觀。因此,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完成閱讀教學,讓學生愛上閱讀。
我擔任小學語文老師二十余年。下面,我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來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和感悟。
一、興趣是實現理想的起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人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泵鞔笪娜诵煳紝懙囊环x書奇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备嬲]我們要珍惜好時光,努力讀書?,F在是互聯網時代,孩子們往往過多地沉溺于網上世界,而喪失了閱讀興趣。所以我堅持采用多種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引導他們愛上閱讀。
我本人從小就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童年時代,當別的小伙伴忙于干勞活或玩游戲時,我會千方百計多找一些書來看。畫片、連環畫、文藝書籍、科普作品、中外名著,我都廣泛涉獵。我的空閑時間幾乎都沉迷于醉心閱讀當中。正因為有這些豐富的積累,給我后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帶來頗多益處。
讀大學期間,工作以后,我經常參加學校,市區教育局組織的演講比賽,征文活動。聯盟內學校舉行的“腹有讀書氣自華”讀書比賽等,我都是名列榜首。每一屆學生,我都會把自己的這些成績分享給他們。這些客觀事實,沒有一點炫耀,只會讓學生真實、直觀地感受到讀書之樂,讀書之妙,讀書之好!從而潛移默化地把“要我讀書”轉換成“我要讀書》”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認識到“一日無書,百事荒蕪?!?/p>
二、選擇適宜的書是高效的途徑
現代的書,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小學生年齡小,還沒有形成自己正確的思想情感。因此,我認為語文老師必須適時地引導孩子選擇健康、有益、適宜的課外書。遠離那些暴力、色情等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書。臧克家說:“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备璧乱舱f過:“讀一本好書,猶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p>
我會根據自己任教不同的年級,給學生和家長推薦適宜的書。低年級主要閱讀短小的童話、寓言、兒童歌謠。如《三毛流浪記》《人參娃娃》等;中年級主要閱讀長篇的童話、寓言、兒童小說、科幻作品、民間故事。如《高士其科普童話》、《中國古今寓言》等;高年級主要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科普讀物、中外名著。如《稻草人》、《希臘神話》等書籍。
三、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鍵
我校為促進學生廣泛地閱讀,開展了《“多讀書,讀好書”少兒課堂內外閱讀教育初中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我本人是主研人員,承擔了重要工作。我所任教班級一直是我?!岸嘧x書,讀好書”實驗班級。我每天上午會安排二十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在教室里安靜地看書。這習慣我一直保持,孩子們的閱讀時間也有了保證。每周末我都會盡量減少機械化的重復抄寫作業,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做好閱讀記錄卡。內容有摘抄好詞佳句,概括主要內容,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班上每學期都會開展朗誦比賽、講故事大會,讀書沙龍等經驗交流行動。2014年,我班開展了“我和書的故事”主題班會,更是受到學校和區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肯定。獎勵了我們很多課外書。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飄》《昆蟲記》《十萬個為什么》等。這些書一直在我任教班級漂流。激發了學生的閱讀信心和熱情。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五
開學初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然后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在教學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落實到每節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某些薄弱的語文能力,應加強培養。如我班的學生,就要注重閱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
于是,除上課多讓他們說自己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還讓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書報、課外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課文中的聽說訓練,結合學生的周記、作文,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著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后,要通覽教材內容,了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并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并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活動中學。
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勵與呵護是教學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老師進課堂應該準備一千頂高帽子。其實,什么樣的教育都應當體現出學生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就從學生的細節入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理解、尊重和關愛,老師那毫不吝嗇的表揚的話語,使學生找到自信,學習起來信心百倍,因為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又都是從自信開始,而自信,可能就是從老師的一次不經意的鼓勵開始的。
四.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識字與寫字教學,教師可讓學生說說字形結構,增強對漢字規律的科學認識,引導學生按規律有序歸納所學生字。也可讓學生給字找朋友,開展游戲識字,如漢字開花、漢字加減法、猜字謎等,還可以組織百字競賽等。
識用結合,則可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在閱讀能力的培養方面,不但課堂上多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讓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在輔導中,對學生因材施教,特別是對個別學困生,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改變他們的學習現狀。
同時,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利用好語文教研活動,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寫作方面,在課堂上多做一些小練筆,然后進行指導,從細節著手,寫一個小片段,拿出幾篇各種類型的文章,師生共同交流,找出優點與不足,然后自己再去改。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學生就會學會學習,自覺學習,合理安排學習生活,這樣會受益終身。
六.增加知識儲備,更新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應該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因為打鐵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備豐富的知識,不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怎么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人才呢?同時,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來,學生對你的教學也會不買帳。
教師應該牢牢樹立教育的四大觀念:一是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二是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應該放下自己的師道尊嚴;三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作用,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四是樹立一種大語文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六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師生語文素養也展現了學生語文能力自我展現空間。而培養個性化和創新精神是新課標關于作文教學的精神核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內容教學方法探討論文范文5篇,歡迎大家閱讀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語文寫作個性化培養策略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點時期,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通過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組織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培育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由于學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學生的思維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色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并提出具體的語文教學培養策略,旨在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創新思維
一、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教學特點
個性化寫作教學相比較其他教學特點而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事物的本質特征,選取感興趣的角度進行分析探究。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個體,學生的思想以及觀察事物的角度都是獨特的,在語言文字的應用上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形成特有的寫作風格。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對于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而言,寫作是他們十分頭疼的事情,由于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通常一句簡單的話寫的顛三倒四,也難以將自己的想法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加之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枯燥乏味的訓練式教學方法,在日復一日的寫作訓練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寫作缺乏趣味,失去寫作熱情,并不知道寫什么。由于此類情況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寫作時也難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文章顯得十分空洞,甚至有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格式套用,嚴重限制了思維,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一)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匱乏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尚未完善,在剛開始接觸寫作階段,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10分匱乏,由于學生受到年齡的影響,對于生命與生活的體驗難以豐富,尤其是觀察事物等眾多方面,觀察角度十分單一,難以全面的了解到事物的多元性,所以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有一定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獲取閱讀素材。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從閱讀中積累的素材因為有限,所以學生寫作時語言辭藻空洞匱乏,也無法將寫作素材用于寫作之中。
(二)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
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缺乏對于真情實感的體悟,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缺乏創新性,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甚至有的學生會出現套用他人文章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并沒有親身經歷,所以文章顯得十分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缺乏課外閱讀積累,所以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
(三)教師忽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了有效應對考試中出現的各類作文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會根據考試內容進行針對化練習,但是此種寫作練習方式通常是固定模式的,引導學生根據設定好的程序以及模塊進行套用,或者是要求學生背誦范文,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考試時如果遇到相關主題的文章改動范圍,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大同小異。此種規范化寫作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磨滅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策略
(一)引導學生通過生活與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趣事,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例如寫作題目可以是《我的同桌》、《我的爸爸媽媽》、《我最敬佩的人》等等這些是學生容易從生活素材中汲取到的內容,學生也能夠感到有話可說,寫起來也十分順手。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事情,也能夠為寫作素材打下夯實的基礎,學生在寫日記過程中也能夠豐富情感鍛煉思維能力,進一步增強寫作水平。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事物,例如描寫秋天則可以從描寫一片葉子入手,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顏色以及形狀脈絡等等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觀察的習慣,在寫作過程中采用多角度的進行分析,加強細節刻畫,逐步豐富寫作資源。閱讀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拓展閱讀思維的重要工具。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到圖書館進行課外閱讀。教師也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薦優秀的書籍,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摘抄優美字句,從而加強優美詞句的有效吸收和內化,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二)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
優秀的文章需要融入作者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源自于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以生活為背景的文章才能夠凸顯細節感動讀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切記不要為了應付考試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應當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感興趣的事件進行描寫,使學生觀察細節,采用多元化的角度以及寫作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思維情感有所不同,對于事物的細節以及選取角度也有所差異。通過針對性引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更好的表現,寫作過程中流露真情實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技能。
(三)轉變傳統評價方式,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在傳統評價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但是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教師在個性化寫作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寫作評價的個性化。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切記不要采用固定的標準進行統一評價,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認知情況以及寫作特點進行綜合評價,鼓勵學生寫一些獨具新意的文章在遇到新奇的寫作思路時,切記不要急于否定,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評價,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贊揚,學生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色鼓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切實發揚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有助于學生樹立寫作信心,從而增強寫作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思維,根據學生間的差異進行針對化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存在的各類問題予以引導和幫助。通過結合生活化素材,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認知,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同時要扭轉傳統落后的評價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閱讀預測策略教學
摘要:閱讀是一項動態構建的再造過程,一名優秀的閱讀者能夠在閱讀中對聯結、提問、圖像化、確定重點、推測、分析、綜合、監控理解等閱讀策略進行有意識的使用。隨著我國閱讀教研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閱讀策略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語文統編版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出現了歷史上首次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的組織單元,是我國教材編寫的一項重大突破。我國著名儒家學者孟子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測,是閱讀心理中一種自然的存在。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測策略;探究
引言
預測教學是指將學生無意識的閱讀心理進行引導,使其轉變為有意識的閱讀策略,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內容進行不斷預測,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初始期待。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對閱讀策略指導的重要性反復強調:“在閱讀一事的本身,教師若是沒能夠給予學生一點兒幫助,等同于沒有指導。[1]”以此為根據不難發現,有些學生即使讀書破萬卷,其閱讀理解能力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教會學生掌握適當的閱讀策略,并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使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夠活絡,是提高其閱讀效率的關鍵問題所在。
一、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教學意義
無論成人還是學生,閱讀都是一個動態構建的再造過程,其并不只是簡單的單向、被動接受知識信息的過程。閱讀的本質是將讀者與文章之間互相作用,對意義進行構建的一個動態過程,是作者與讀者思維摩擦與心靈交流的渠道。閱讀,以字義解釋為閱讀文字背后的意義??v觀世界十幾年來的教育制度改革活動,無一不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放置于首要位置。由聶震寧先生所著的《閱讀力》一書中明確強調:“一名好的閱讀者是能夠有意識地在閱讀中使用聯結、提問、圖像化、確定重點、推測、分析、綜合、監控理解等此類策略,從而與文本進行互動,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內涵[2]?!薄堕喿x力》一書中所講述的七種閱讀策略已演變成七種閱讀能力,而這七種閱讀能力則需要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哪怕是低齡、低年級的學生。
二、小學語文閱讀預測策略的教材編排
統編版教材的重新制訂,使語文課堂邁出了從“教課文”至“教閱讀”的腳步。在實際中,大部分語文教材單元都會或多或少地滲透一些閱讀策略意識,關于課文預測的滲透其實早已展開,在看見課文題目時,每個人都會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在統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雪孩子》課文后有這樣的問題:“在雪孩子變成白云時,小白兔內心的想法是什么樣的呢?”在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這一課文的思考練習題中有這樣一道問題:“展開想象力,繼續編寫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在課文《祖先的搖籃》這一課文的思考練習題中有這樣的問題:“發揮想象力,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中人們還能做些什么?……此類問題的出現對學生運營預測策略展開引導,并為學生學習閱讀預測做好鋪墊,因此,閱讀預測能力并非想象的那樣神秘莫測。在統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便對預測閱讀策略進行了安排,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一個嶄新的、具有特殊性質的課程單元,以此能夠看出新的統編教材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所謂閱讀預測,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借助相關提示信息,憑借自身日常生活經驗與已掌握的知識對課文所表達的內容進行假設,而后在閱讀過程中找尋有利信息,檢驗自己的假設正確與否,以達到對課文最終理解的目的[3]。通俗來講,閱讀預測是一名優秀的閱讀者對作者的意圖進行揣測。
三、小學語文閱讀預測的教學策略
小學生處于“通過閱讀來學習”這一階段,正是小學生學習閱讀策略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正是其從遵循模仿至發現的一個過程。一名優秀的讀者能夠善于找到作者所沒有描繪出的內容,這就需要具備閱讀預測能力。
(一)單元整合加強
在培養學生閱讀策略時,閱讀策略單元與其他普通教學單元的學習存在較大的差異;閱讀策略單元對于學習內容有著不可擾亂的排序,其將三篇課文以一個整體的形成進行呈現,并依次展現“學習預測—聯系預測—獨立預測”的漸變過程。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的主動實踐進行引導,促使學生進行邊讀邊預測的嘗試,并讓學生對自身的閱讀過程進行監測,使學生能夠通過練習來熟練地運營閱讀預測這項技能。在統編版教材語文園地這一“交流平臺”中,對閱讀預測的價值與意義進行了充分的總結,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要用預測進行閱讀這一問題的答案。閱讀預測單元是一個為學生提供閱讀預測能力聯系的有機整體,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對預測閱讀的基礎方法進行學習,而教師在對課文進行研讀時,需著重注意整體意識的樹立與閱讀策略意識、知識點加強三者之間的聯系。
(二)預測方法的傳授
1.預測線索找尋
每名作者的寫作功力往往凝聚于所寫文章的題目,也是整篇文章中的中心點。一個優質的擬題能夠如磁鐵一般吸引讀者,進而激發讀者對文章的閱讀興趣。而插畫,則是以另一種形式對故事進行描繪,作者與繪畫者往往會在文章的題目與插畫中留下文章的線索,使讀者能夠抓住題目與插畫提供的線索以對文章進行預測。學生可隨著閱讀內容的推進,再結合自身日常生活經驗與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對課文進行廣泛的預測,如對課文情節、結局、文中出現人物的命運、作者觀點等進行自主、大膽的假設,而后對閱讀進行驗證。
2.有理有據的預測
在語文閱讀預測中,預測的依據主要分為文本線索、個人日常生活、社會經驗、先前閱讀經驗四種。為學生提供閱讀預測的方法除去精讀課文后的課后活動外,還有閱讀課文課前提示、課后思考題等為學生提供閱讀預測的方法。教師在傳授學生閱讀預測策略時,務必明確地告訴學生要依據課文中的線索進行有理有據的預測,切忌盲目預測。以語文統編版教材《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一課文的課后思考練習為例,第二個題目的宗旨就是引導學生對課文旁注進行關注,并要求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預測觀點,闡述預測觀點的理由,此方法能夠令學生掌握預測兩要素——文本支持與自身日常生活和掌握知識的支持。閱讀預測雖然不存在對錯一說,但應在所預測內容偏離實際發展時進行整體思路的回調,從而使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內容。學生在課堂進行閱讀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預測,通過教師自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達預測的正確性沒有那么重要,即便是預測錯誤也要強于不作為,所有的預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閱讀預測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學生在對課文進行不斷預測中,會逐漸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對課文和課堂的參與度,閱讀所產生的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通過對閱讀預測策略的學習,能夠激發大腦自主閱讀的意識,進而對課文產生極大程度的閱讀興趣,激活自身對閱讀的濃厚期待。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快地融入課文中,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閱讀策略不止有一種方法,一名優秀的閱讀者能夠在文章的閱讀中將上文所述的多種閱讀策略充分應用,所以,正如我國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以在閱讀策略探索的路上,教師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集:第14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聶震寧.閱讀力——文學作品的閱讀策略[m].南寧:接力出版社,2017.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做法
[摘要]朗讀是閱讀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可以獲得更豐富的感性經驗,提升語文能力。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借助標點符號的表達作用指導朗讀;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引導學生張揚個性朗讀。同時,將多種朗讀方法綜合運用,鍛煉學生的語言積累運用能力,最終實現語文素養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朗讀教學;個性體驗;能力提升
一、通過情境教學和教師范讀,學會有感情地朗讀
一年級的教材中兒歌比較多,教學生讀兒歌,針對歡快的兒歌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傳遞自己的感受,在情境中體會語感,在自然的表達中學習語感。比如一年級上學期詩歌《窗外的小鳥》:“窗外小鳥,你輕點叫。我在上課,別和我鬧。等我下課了,我去把你瞧。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你看好不好?”簡短的課文,卻有逗號、句號和問號,需要用不同的語氣來把握朗讀的聲音高低,讀出不同的感覺,這時就需要結合情境來理解。第一句,“窗外小鳥,你輕點叫”,要指導學生重點體會“輕點”,明白輕點需要小聲讀,在吐字的氣息上也會有不同。但是低年級學生不太理解教師的講解,教師適時范讀來給學生作引導,效果就會立竿見影。教師的語氣輕重緩急能起到示范作用,在教師的范讀下,結合文字、圖畫,那種抑揚頓挫的不同感覺就會表現出來,讓學生看著圖中那個學習的小男孩的畫面來讀“你輕點叫”,學生自然就體會出“輕點”的語氣。然后重點體會最后一句“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你看好不好?”要啟發學生讀出問的語氣,除了教師的范讀指導,還要讓學生對著圖畫,如對話一般看著小鳥來問:“你看好不好?”這樣,在情境之中,在教師恰當準確的范讀之下,學生逐漸找到感覺,讀起來語氣自然而然就會有變化,朗讀水平也會有提高。讓學生走進文本,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真實的感受,是朗讀能力提高的情感基礎。比如快樂讀書屋中的兒歌《輕輕的走路》,它和《窗外的小鳥》差不多,都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中加入個人的閱讀體驗,讀出小心翼翼的感覺。再如《風姑娘送信》一文,課文第一句就是:呼,呼,呼,風姑娘去送信。簡短的九個字卻體現出風姑娘的喜悅與歡快,把風的流動感讀出來。文字的感覺要通過語氣來表達和傳遞,教師不僅要范讀,還要引領學生結合圖畫感受風姑娘送信時的那種心情,可以用肢體語言配合表情范讀,“呼,呼,呼”要讀得夸張一些,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刮風的那種感覺,便于以后的朗讀中學生模仿和學習。《石榴娃娃笑了》也是一篇需要帶著表情朗讀的文字,在語氣的把握上,要引導學生體會通過不同的語氣來表達情感,朗讀時注意體會文字的情感,這種情感需要看圖、讀文結合、教師范讀來表達出不一樣的情感,對于低年級學生的朗讀指導,教師要做到準確定位,合理把握,重點范讀,情境結合,讀通讀順,有感情地朗讀。另外,教師在指導朗讀的時候,目標的制定要有規律和層次性,首先要做到準確識字認讀,確保閱讀無障礙;其次要實現流利朗讀課文,準確理解意思;最后是要將感情帶入朗讀,做到有感情地閱讀。
二、注重學生個性朗讀,在有感情朗讀指導的前提下張揚個性
隨著低年級的朗讀指導初步進入狀態,在二年級的時候,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朗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多讓學生進行自由讀、分角色讀和表演讀。自由讀,就是學生按自己對文字的理解來讀,這種形式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空間,可以發揮想象去理解、體會文字的感情色彩,給予學生個性發展的機會。在學生自由讀的基礎上,教師再針對不足加強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讀,都是把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加上表情來詮釋,會更深刻地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點,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透徹。比如《小馬過河》中的分角色朗讀,真的是既有疑惑,又有高興;既有深沉,又有穩重,還有最后的興奮與自信。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讀,去找感覺,然后稍加指導之后分角色朗讀,在分角色的時候一定要選好角色朗讀者,讓學生的朗讀帶有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而《小草,向前走》一文可以讓學生自由讀,通過學生的自由感悟,體會小草的勇敢與堅強,而每一遍的自由讀,只要學生用心了,每一次都會有進步,因為這樣的課文給人越讀越勇的感覺,所以,一遍一遍地自由讀,其實是一遍一遍地在加油。對于教材后面安排的一些選讀課文,教師可以不加指導,只是在學生遇到不會的知識時給予講解,讓學生盡情發揮,盡情去感悟,這樣的文章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檢驗教師朗讀指導方法的運用效果,實現教與學的并用,這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很有幫助。大量的讀,適當的引導,準確的定位,會給學生不一樣的朗讀空間,也會不同層次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對于學生整體朗讀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促進意義。
三、淡化朗讀技巧的要求,在熟讀的基礎上力求憑感覺讀
低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以后,隨著年級的提高,對朗讀的理解會逐漸上升到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上來。學生讀的內容量大了,文字多了,已經具有了自我感悟文本的能力,對不同題材的文章會采用不同的語氣,這時候不需要再強化學生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應放手讓學生找感覺。如果初讀把握不準感覺,學生再讀的時候會讀出不同,一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已經把讀書的感悟與理解都道了出來,同時也把讀書的體驗說了出來。讀不好,是理解不了文本的;理解了,讀的語氣自然就對了。如三年級上冊《拐彎處的回頭》《母親的賬單》兩篇課文平淡真實,文字敘述沒有跌宕起伏的環節,但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卻能讀得很感動,語氣充滿感情,這是什么原因?就是通過朗讀將文本詮釋得清晰明了,讀到心里去了。再如《愛國將領鄧世昌》是一篇充滿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學生讀了題目,不需要教師指導,自然就能通過慷慨激昂的文字表達,在朗讀中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融入到對愛國將領英勇行為的敬重中,自然化解課文學習難度,通過朗讀找到了課文重點段,真正做到讀中學,讀中悟,讀中記。我問學生:你們是怎樣確定出文章的重點內容的?學生說:讀著讀著就激動了,再讀就緊張了,接著讀就明白了,這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當教師真正把學生帶進文本的世界,帶到讀的境界中,三讀就讀出不同的感受,沒有什么比學生的自我體驗更能加深對文字的理解,這就是朗讀的魅力。從大量的朗讀實踐里,學生體會到文字中所蘊涵的情感真諦,積累了語感,提升了語文綜合能力。這樣,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優美的意境就會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他們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其語感、審美能力等都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材,大都是蘊涵著濃郁的人文情懷的文章,可謂文質兼美,讓人回味。這為學生學習語言,形成良好語感提供了范例,為規范學生的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只要教師從低年級就開始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并加以科學的指導,就會讓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收獲一片金黃。
參考文獻:
[1]竇素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教學周刊,2017,(03).
[2]劉素菊.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3]肖小梅.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新課程,2017,(04).
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對于剛剛開始接受教育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語文是十分重要的。語文學科內容不僅包括學習生字生詞,還包括訓練聽說讀寫等必備技能。從宏觀上來講,學習語文是對一個兒童社會化過程中人際交往規則的初次系統化的滲透。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優化,改變了僵化的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語文教學中,要強化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的認識,協調語文學科與時代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優化語文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教書,輕育人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還應該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價值觀念形成的領路人。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是“分數為王”,快節奏的生活讓教育逐漸偏離了初衷,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學習成績不僅成為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也成了衡量教師水平的“一桿秤”。為了迅速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的關懷和感化,即重教書、輕育人。比如,在語文教材中常常有“感想類”的課后題,大部分教師認為處理這類課后習題耽誤課堂時間,于是自行剝奪了學生發言的機會。事實上這類感性習題的設置正是教師育人的最佳途徑,通過學生的反饋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價值觀念,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和引導,使學生成為身心兩健的人。
2.社會大環境壓縮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
首先,人們普遍認為,語文作為母語似乎是天生就會的,沒有什么專門學習的必要,只要掌握課本知識即可。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家長未能重視語文學習,教師的工作也很難按照既定程序開展下去。其次,社會的高速發展衍生了很多新興的詞匯和網絡語言,有些小學生甚至把網絡語言搬到了作文當中,而對一些古詩佳句卻知之甚少。時代發展是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不可過度追趕時代的車輪。如果忽視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那么,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語言智慧將后繼無人,小學語文教學則會被淪為簡單的漢字傳授工具,而失去語文特有的內涵和魅力。
3.教學模式仍有“封建殘余”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優化,但是從現狀來看,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教學一線仍然有“封建殘余”。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依舊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這種模式雖然有一定的科學性,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但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不變的教學模式,應對萬變的學生”明顯沒有存在的空間,長期發展下去,教師水平跟不上學生的需要,很難培養出國之棟梁。
二、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的對策
1.強化教師對于語文學科的認識
作為小學語文知識的直接傳播者,語文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教師應該意識到語文學科是一個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備的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沒有先后順序,更沒有主次之分,將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相結合,才是語文學科的根本要求。應該從內外兩個途徑,來強化教師的認識,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首先,從外部來看,在教育改革中應制定相關的政策和程序,確保走進課堂的小學語文教師具備教書育人的能力;在教師資格審查中,不但要審查教師的專業水平,還要著重考察教師的性格特點、思想品行,逐步建立一個科學客觀的考察系統,避免現今只是單純考察專業能力的缺陷。其次,從內部看,每一個心懷教育理想的教育者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師是學生看向世界的一雙眼睛,這雙眼睛不僅要幫助學生看見浩瀚的知識海洋,也要幫助學生領略宏大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身體力行,起到榜樣作用。小學生年齡小,極其容易模仿身邊的人,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努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協調語文學科與時代發展之間的矛盾
“解鈴還須系鈴人”,社會大環境對于語文學科造成的不利影響還需要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攜手同心來協調語文學科與時代發展之間的矛盾。身為教師,要向學生和家長明確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闡釋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終身學習的作用。身為家長,要避免功利心態,不能以分數來定奪孩子的成敗,不能將“知識有主次,知識等于金錢,能掙錢的知識才是好知識”等錯誤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教育的本質不是升學那么狹隘,而是讓受教育者能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風雨人生。此外,整個社會也要理性地看待新型詞匯和網絡語言對于語文學科的沖擊,而且要善于利用這一個發展趨勢。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與網絡語言意思相同的成語,可以分享一些寓言故事來映射當今的某些社會現象,這樣既能將傳統文化和時代發展進行科學的銜接,又能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的進程,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綜上,從教師到家長再到學生,每個角色都要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才能在逐漸磨合中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進而以語文學科帶動其他學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優化語文教學
(1)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像是一張白紙,教師更像是一只畫筆,勾勒什么樣的底色到最后就會出現什么類型的畫作。因而,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開展學習活動。比如,較為懶惰的學生要督促其多記筆記,以加深印象,提高動手能力;較為聰明的學生要鼓勵其圍繞課本知識進行發散學習,盡可能地拓寬知識廣度。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作為教師應該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耐心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受益終生。事實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占據主導地位,認真負責才是教師職責的應有之義。(2)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傳統語文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其實,課外也可以成為發揮教育功能的重要場地。為了優化語文教學,教師可以適當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引導其學習課外知識,寓教于樂,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科普性質的參觀和實踐,事后要求學生通過演講、交流、寫作等方式進行反饋。這種途徑可以讓教學活動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不僅有教師的“教”,還有學生自發的“學”,并且“學”的方式多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此外,課外活動的開展也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學生學習語文的靈感很多時候來源于生活,如此,也就于無形當中增加了學生的人生體驗,讓學生在作文過程中文筆不再空洞乏味。(3)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知識面較窄,導致教學活動不能順利開展。筆者認為,可以從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入手,結合學生不同的興趣點,布置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書目,并引導學生交流讀后感,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和語文一直以來都是最佳伴侶,二者相輔相成,閱讀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功底,語文又是閱讀的工具,教師帶領學生積極開展閱讀活動,不失為增強學生語文興趣的良策。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而且面臨諸多困境,但是,小學語文前進的道路又是光明的,通過不斷協調社會大環境、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開拓創新教學模式等多管齊下的舉措,相信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一定能與社會發展同步。同時,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研究和探索也要繼續開展,這樣才能真正發展語文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馬群仁.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1,(1).
[2]周守蓮.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反思[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8).
[3]付麗娟.淺析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法[j].學周刊,2016,(25).
[4]張會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析及對策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6,(05).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
【摘要】群文閱讀實際上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一個簡稱,是我們國家最近幾年在閱讀教學當中一種新興的教學實踐。這種教學方式是通過老師和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或者一組文章,然后依照這個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的構建,進而使得師生能夠達成一個共識。這種閱讀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數量。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采用這種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一、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很多小學語文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老師在課堂上講,而學生在下面聽,講授的內容大多都是課本上的文章。這種教學方式很明顯,學生只能夠閱讀有限的文章,同時也很難做到舉一反三。長期的單一化閱讀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因而課堂的學習效率不高。很多學生表現為對語文學習只是基于對個別生詞的認識和對教材的誦讀,而整個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則長期難以得到鍛煉和提高,這顯然是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要求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策略的實現
(一)依照單元主題,進行深入開發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一般來講很多單元都會有一個中心主題,圍繞這個中心主題開展群文閱讀非常方便。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讓學生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理解單元的主題。然后針對單元主題可以通過五個步驟來開展群文閱讀。比如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學生在對教材文章深度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上,可以對幾篇拓展的和教材文章主題相似的文章進行閱讀。接著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對課外閱讀文章進行總結和分析。最后通過推選小組代表來展現對文章的片段的解析和感悟。這個交流過程也是同學們集思廣益的一個過程,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外拓展閱讀的內容。在這個交流的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注意無論學生交流的認知是粗淺的也好,或者是深刻的也好,都是屬于孩子自己的切身體會,老師應該對每一個提出自己想法的同學予以鼓勵,讓同學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的建立起自信心。
(二)尋找文章關聯,巧妙萃取文章
群文閱讀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找好文章,通過圍繞同一個主題選取多篇文章,這給老師在選材上面賦予了很大的自主權。然而如何依照群文主題來選取一組合適的文章則成為了整個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通常也是決定整個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正確的尋找群文閱讀的素材,我們可以首先從課程標準,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自身的學習習近平和閱讀水平等方向來預設閱讀目標。緊接著再從文章的內容,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的內涵,最后是文章的表達方式等方面來篩選文章。這種多層次的文章選擇方式可以讓群文閱讀的素材更加科學合理,因而可以讓學生更高的掌握相關的閱讀技能和寫作技巧,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三、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
(一)有序的呈現文章,深入理解主題
群文閱讀相對于單篇閱讀來講,最大的優勢和價值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了一篇基本思想和方法之后,通過讓學生繼續閱讀眾多相似的具有同種主題的文章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比較不同文章之間的寫作手法和表現技巧。這種拓展性的閱讀方式可以很容易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同時通過多篇主題相近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因而整體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二)發現群文異同,深化閱讀主題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除了在求同的基礎之上,也可以通過群文的不同點來進行分析和鑒賞。比如在學到一單元文章當中一些關于品德主題的時候,通過引導學生在文章描述人物品格的一些經典語句當中仔細的品味,然后分析不同文章當中對于高尚品格的不同描寫方式。學生通過對不同文章的閱讀可以結合自身體會理解到生活在不同生活背景當中的主人公有著不同的“高尚人格”。然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社會什么樣的人格是一種高尚的人格,才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和討論,提出了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的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分析了這種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的單一閱讀教學模式的優點。同時也給出了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方法,閱讀題材的選定等。只有使用這種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學生才可以提升閱讀興趣,才可以更好的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聯合起來,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02):134+137.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七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很難約束,因此,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盡量想出新方法或者新點子,來針對學生的情況采取合理的語文教學方案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并且在運用這些方案的時候都能對小學生負責。在這個方面,本文在探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方法上,給出了看法與見解。
一、鼓勵治學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大都是處在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他們對老師有著敬佩之情,但也有著畏懼之心,由于這種敬佩與畏懼之心,使得他們相當在乎老師們對他們的看法,不過也同樣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墒牵斃蠋熢谘哉Z上稍有一點嚴厲的話語,學生就會敏感的察覺,并因此會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說哭、鬧甚至是向家長告狀,這些都是很容易影響學校的面容,而教師在面對這樣打不得、罵不得的情況下,最好是反其道而行,采用鼓勵學生的方法來解決學生的問題。相反的,學生對于老師的表揚與鼓勵,都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并且是很得老師的喜,從心理上感到飄飄然而更加勤奮努力學習,這樣的方法來激勵學生進行學習,同樣是一種培養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好方法,所以,教師在面對小學生犯錯誤的情況時,應該采取交心或者鼓勵的法子來解決問題,才能達到鼓勵治學的目的。
二、以動治學
小學低年級時期的`學生都是比較活潑好動的,這是孩子們的天性,而相反的,學習語文卻是一個安靜而且孤獨的過程,想要學生能夠有這樣一份安分守己、自立自強的心態去面對枯燥無味的語文學習,這就要在學習的過程慢慢的磨掉他們活潑開朗的性子,這樣的做法是一種極其殘忍的事。從接受過教育的學生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回憶說小時候,是他們的時光里最開心無憂的日子,然而現在的教育為了使孩子能夠更早接受教育,去任性地抹殺小學生的天性,這樣無外乎是在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傷害,在語文教學上也會適得其反,而以動治學恰好能改變這樣的問題。以動治學是采用學生的活潑性子,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出發來學習語文,這樣的方法既可以使小學生的天性繼續保留下去,也能達到語文教學的效果,二者皆可兼得。
三、注重語文基礎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的教學,主要教授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聽與說兩個方面大部分孩子都會,只有在讀與寫兩個方面,對于還未啟蒙的孩子來說,就有點難,比如說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蘇教版有這樣的教學《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一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培養學生識字的好機會,主要教會學生在聽說讀寫幾個方面的學習,注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基礎教學,為學生打好語文的基本功,才能為以后高效率的語文教學打下基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該多注重基礎教學。
四、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多少都會有所普及,而小學生在這個方面也是比較熱衷。例如,像《烏鴉喝水》這樣有趣的課文在影視上都可以看到,利用在視頻上生動的畫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學習,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使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教學質量也會因此而改善。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也在語文教學中一種好的教學方案。
五、組織活動
上面有提及到以小學生的天性來制定教學方案,比如說組織活動。在小學的這個時期,剛好是一個從小學生特有的個性上各個方面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去發現小學生身上特殊的技能,并進行發展,能為祖國培養出一代人才。由于中國曾經在理論教學方面投入的資金與精力比較大,導致學生出入社會都有不適,不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硬是把一代代人才培養成學習的機器,這是教育制度的失敗。因此,中國在這個方面,急需發展個性化人才的教學體制,并且把每一位學子培養成有真才實干的人才,學會把書本上東西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去,而這也是組織活動的優點之一。所以,組織活動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是必須要發展的一門教學,這樣的教學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語文的理論知識上進行更好的理解,從而提高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
六、正確引導
在小學生低年級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教學的正確引導,尤其是在教師選拔這方面一定要嚴格把關,錄取高素質而且教育經驗足的教師,來做學生的啟蒙老師,而教師在擔任期間,一定要正確地指導學生學習,比如,在語文教學中的書寫、讀書、看書等姿勢上面,都應該給予改正。在現在的社會出現這樣一種奇葩的現象,很多小孩子都佩戴著一副高度數的眼鏡,在公共場所翻閱一本知音漫客,這一現象表明中國教育的失敗,不管是讀是看還是寫,教師都應該在任何時候給予學生提醒。極力地培養學生在學習時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事故發生后,對學生以后的人生造成傷害。
七、結語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小孩子思想與文化啟蒙的好時段,這一時期大都是學校與家長最看重的一個時期。因此,擁有一份好的教學方案,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是一件非常需要重視的事,也是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一種保障。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論文十篇八
第一,開展師生合作的合唱的方式。在小學合唱教學當中,不僅僅有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還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教師在合唱曲當中的指引式演唱,能夠讓學生較好地把握合唱的整體音樂節奏。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完成合唱的目標與任務。開展師生合作的合唱的方式,能夠讓教師在合唱當中適時的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音調的變化、音色的`調整、和聲部分如何進行相互的銜接與配合,讓合唱能夠完美地展現出行云流水的音樂藝術之美。第二,采取鞏固曲目與新學曲目的方式,提升學生合唱的能力。在音樂教學當中,必須做到“溫故而知新”,教師可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經過反復的練習,首先要練習熟悉幾首合唱曲目,并定期的復習之前所學習過的合唱曲目,學習新的合唱曲目,以此來將之前所學習與掌握合唱的方法,充分運用到新學習的合唱曲目當中。從而真正的體現出“溫故而知新”。在學生理解與掌握原有的合唱曲目的基礎上,再學習新的合唱曲目,就能夠水到渠成地進行學習。并能夠逐漸增加學習的難度,而音樂合唱的難度,主要體現在音樂的力度與速度的變化、音樂層次的展現等方面,學生通過長期的練習,可有效提升自身的演唱的水平,從而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進一步優化合唱教學的題材選擇,促進合唱教學創新
從教學的角度而言,只有通過有效的創新與實踐,才能較好的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在小學合唱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當中存在個性差異性。學生的音樂水平并不一致。由于學生會存在缺乏音樂自信心,在進行合唱學習時,學生通常會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合唱學習。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必須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在合唱歌曲的題材選擇方面,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簡單易學的合唱題材,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合唱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唱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科學合理的調配合唱當中各個聲部的演唱人員,從而讓學生在合唱當中,能夠較好的體現出音樂的層次感、立體感,并獲得最佳的合唱效果。以往傳統的小學音樂合唱形式,大都是以唱為主,難以真正體現出音樂作品當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因此,教師可在合唱教學當中,做好題材選擇,適當增加一些打擊樂、音樂律動,以此來有效促進合唱教學的節奏感與層次感。在音樂教學實踐當中,不少教師會指導學生分聲部演奏,讓學生相互聆聽各個聲部的演奏,再進行合奏,最后,再指導學生進行合唱。這樣一來,就可讓學生不但能夠較好地把握自身的演唱聲部,還能夠把握其他的演唱聲部,能夠更好的進行合唱的銜接與遞進,從而較好地進行合唱的配合。
三、有效的拓展合唱課堂教學內容
合唱是一種具有較強群體性的音樂活動,其不僅僅需要演唱者具有良好地緊密合作的意識,也需要演唱者能夠準確的把握好合唱當中的音準與節奏。想要具備這樣的音樂能力,就必須通過長期的訓練。通過不斷的演唱實踐,方可逐漸形成。第一,創編二聲部節奏。對于音樂作品而言,節奏即是音樂的主體部分,以此,在旋律當中適當的融合二聲部節奏,不僅可讓合唱更具有層次感、立體感,還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歌曲當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并讓學生有效的構建起了合唱的意識,讓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創編二聲部節奏,可較好的拓展學生的音樂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合唱當中緊密的進行配合;第二,有效的創編二聲部的歌詞。在合唱歌曲當中,并非所有的合唱歌曲都適合于創編歌詞。因此,創編歌詞必須要體現出較強的主動性,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體現出創編歌詞在音樂教學當中的實效性。在創編歌詞的設計階段當中,教師應立足于音樂題材、音樂形式、音樂風格等諸多因素,客觀全面來進行選擇,在創編歌詞時應該真正做到簡潔明快、詞意雋永,必須符合歌曲的主體思想,因此,即是必須較好的指導學生創編歌詞,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到歌詞當中所蘊含的思想內涵與豐富情感,讓學生能夠較好地進行合唱學習??傊?,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想要有效的創新合唱教學方法,可通過采取多樣化的合唱方式;進一步優化合唱教學的題材選擇;有效的拓展合唱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以此來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迪.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
作者:陳果單位:廣安市廣安區恒升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