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于所經歷的事件、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和反思。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心得體會篇一
xx年8月19日至21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3天的市教育局組織的“學校德育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師培訓”,認真聽取各位專家的專題講座,順利地完成了相關課程的學習培訓。對于在年段長工作崗位上的我,這次學習和培訓是非常及時的,收獲頗豐,意義重大!學習完了以后,我對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自信,腳下的步伐更扎實了。
8月19日上午,在周主任的主持下,德育培訓正式開始。首先聽取了漳州三中校長林順來的“理想德育的期待”的講座。在聽了林校長的講座后,我認為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應該是重視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努力構建溫馨的對話場景,用智慧的方式和有效的技巧,與學生進行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從而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無為而治”的德育。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我們德育的理想,也是我們德育工作期望達到的境界,無為而有為,且“為”得要有智慧。
“用頭部轉動寫出鳳”、“閉上眼睛,將a4紙折三折后撕去左邊和右邊兩個角,后再展開”、“夾鼻子”。19日下午聽取了省紅十體驗式生命教育組組長郭衛明老師的精彩講座,感受頗深。郭老師重點介紹了針對目前德育教育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體驗式教育”能很好的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乃至學校學科教育的實現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學生的獨立意識強但缺少責任感、接受信息量大但易受各種誘惑、情緒豐富多彩但心理脆弱。因此,我們的德育工作要與時俱進。郭衛明老師還提到學習者的5種類型:視覺型、視覺/聽覺型、聽覺型、肢體型、混合型。人的大腦特別喜歡內容占7%,視覺占38%,聲音占55%。視覺神經比聽覺神經大25倍。而且想的比聽得快,說的比要的快。“忘性”比“記性”快。這就需要我們調動各種進行手段和技術來針對性的進行德育工作。郭老師針對學生主體提出的“十個一基本動作實施要點”為我以后開展年段德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最后,郭老師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宇野正雄的消費需求理論及“經驗之塔”等多方面分析體驗式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讓我感受到要做好一名德育工作者,還有很多知識要學習。
20日上午,廈門英才學校副校長結合民辦學校辦學的特點與學生的生源情況,重點從“懲戒”教育、養成教育、家庭教育等,提出當前學校教育要面對的突出問題:社會環境復雜化,學生個性化、自我化、功利化、理想模糊化等,指出對學生的培養應采用“多鼓勵多評價,少表揚少批評”、教育孩子的四個象限、好孩子的標準等。潘校長的講話幽默中帶著風趣,既有理論的具體闡述,又有事例的生動演繹,對我們德育工作者進行了一個專業的指導。我感到新時期要不斷創新德育工作新舉措,努力創建年段德育工作新方式,在工作實踐中要積極探索適應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德育方式,要廣泛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實踐活動,促使德育融于日常生活實踐之中,從而避免封閉、孤立、強制、灌輸的德育教育方式。
“永不止步、永志銘心、永不言棄、永無止境”,這是8月20日下午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曾任一中校長提出的廈門模式,給我印象深刻。他提出的德育與升學率“同步并量”、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雙贏讓我有很大的收獲。
青少年是學校的教育對象,更是學校的主體。我們要轉變觀念,強化青少年的主體地位,提高其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尊重其客觀發展的規律和需求,特別是要把握其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也只有這樣,才能使青少年喜歡德育,樂于參加德育活動,才能使德育收到實效。作為一名教育者,不但要深刻認識這個問題,而且要把它全面落實到教育實踐活動中。德育工作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班隊會和宣傳媒體為重要陣地,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要內容,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重大節假日為契機,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以多方位教育為途徑,以健全的制度為保障,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把德育工作做“實”。
21日上午,教育集團高級研究員在培訓中,以體驗式教學為例,詮釋了小組學習的自主管理模式。樂老師從“信息時代的班主任工作”、“優秀班主任的分析”、“優秀班主任的智慧修煉”三個方面為我們解讀了班主任作為德育的前線工作者,需要多種智慧。樂老師把“智慧”二拆開看:矢、口、日、豐、“倒山”、心分別對應:修煉職業愿景、修煉溝通能力、修煉良好性格、修煉學術素養、修煉良好習慣、修煉健康身心。“有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為”、“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養一習”、“高效主題班會”等也為我們的班主任工作與德育工作的成長指明方向,它啟發我以學生的視角來思考我們該如何有效的進行教育。
深入淺出的講座,現場小組合作的具體示范,讓我體會深遠。首先要增強班主任的專業意識。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利用主題教育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確立班主任專業意識,通過學習、實踐,積累多方面的教育理論知識,熟練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次要不斷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發揮個體的長處,克服專業發展中的不足,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其次要提升班主任教育的基本功。主題教育課的組織與實施,能夠綜合展示了班主任關于主題教育課設計、表達、信息技術的運用等教育基本功,同時,通過主題教育課的組織與實施的歷練,也提升了班主任的教育基本功。
培訓的最后一天下午,漳浦二中校長藍玉田的《以愛立教,立德樹人》,體現了德育可以帶動學生成為一名人格完善,快樂學習的人。從他們娓娓道來的例子,有故事的圖片、視頻,可以知道我們必須:傾聽學生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大環境下,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在思考中得到成長。
專家們引經據典,聯系實際,深入淺出地就師德建設、班級管理、教師成長、課程改革等主題做了精彩的報告,令人深省,受益匪淺。會后,根據市教育局德育科周主任對我們提出的工作要求,結合我自己這三天的學習,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以下幾點感悟: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理論,加強學習,以理論為基礎,構建工作系統;其次,自己心中要有想法,有理想有追求;第三,自己心中要有方法,正確的思想必須在正確的時候、時間,對正確的人實施才是正確的;第四,自己心中要有效果,任務布置后,一定要有結果;要有結果必須重視過程,深入一線,進行把控,同時反思過程,促進效果;第五,自己心中要有特色,別人沒有的,我們有;別人有的,我們更精致。
德育心得體會篇二
德育,即德育教育,是指通過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習慣和行為規范的過程。在我多年的從教經驗中,我深刻認識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實踐中也積累了一些個人體會和心得。本文將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與大家共同交流和借鑒。
第二段:從“以身作則”入手
德育教育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我會從自身做起,做一個“以身作則”的帶頭人。首先,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同時,還要嚴于律己,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們的信任和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愛與責任,更好地接納和擁抱德育教育。
第三段:從信任與尊重角度闡述
信任和尊重是德育教育中的兩個重要關鍵詞。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需要被理解、被關注、被支持,這也是我們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給予他們的。而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系,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例如:我們需要洞察學生的內心,理解他們的需要,更好地與他們溝通交流;我們需要樹立學生正確的自我認同感,讓他們不斷成長和進步;我們需要讓學生感受到自由、快樂、幸福的空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勇于擔當、誠實守信的品質。只有如此,才能讓德育教育落地生根、得到有效發展。
第四段: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探索
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中,我們也需要積極探索更加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既要重視集體教育和個性教育的平衡發展,也要始終關注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對于不同群體的學生,我們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比如針對年齡較小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圖畫、游戲、趣味性教育等方式進行德育教育;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則需要適當加強理論教育、情感教育、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網絡技術、影視資料等先進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理解和獲得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價值。
第五段:總結思考
德育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業,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它不僅要把學生的道德教育貫穿到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要永遠與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相統一,構建一種全面發展、綜合育人的模式。對于教育從業者來說,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樹立對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有著深入的認識;需要從多個方面盡可能發現和實踐新的教育方式與方法;需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讓他們在德育教育中受益最大,成長最好。德育教育是一個深度的教育系統,如何更好地推行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發揮德育的作用,是一個持續探究和完善的過程。
德育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德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參與德育活動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體會。通過參與德育活動,我逐漸認識到德育的價值和重要性,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社會責任感。
第二段:德育的目標及實踐方法(200字)
德育的目標是通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以及積極的人際關系,使學生成為有德行、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才。在實踐中,學校采取了許多方式來進行德育教育,例如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心理輔導課程、鼓勵學生參與公益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品德與能力。
第三段:個人體驗及成長(300字)
在德育活動中,我積極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成就感。我還加入了學校的道德實踐團隊,通過參與團隊合作和交流,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并更好地解決問題。此外,我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心理輔導課程,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和面對挫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質。
第四段:對德育的認識及感悟(200字)
通過參與德育活動,我逐漸認識到德育的價值和意義。德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教育方法和理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塑造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務,而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德育的目的是通過培養學生的道德理念和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出更好的公民和社會人才。
第五段:總結及展望(300字)
通過參與德育活動,我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體驗,這些將對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德育教育不僅僅在學校中進行,它應該貫穿整個社會教育體系。作為學生,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德育的理念和實踐融入日常生活中。同時,我也要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通過參與德育活動,我深刻理解到了德育的價值和意義,認識到了德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德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和理念,更是一種培養學生正確道德觀念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方式。只有通過德育教育,我們才能培養出有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通過今后的努力,我將繼續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德育心得體會篇四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接下來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德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以及參考!德育心得體會1
時光荏苒,不經意就從指縫中溜走。數數日子,我參加工作已經一個月了,嘗盡了其中的各種滋味。在工作的前幾個星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德育培訓課程。通過這幾次的培訓學習,對于像我這樣的新老師是十分及時的,意義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談談這幾次德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比較明顯,大多數人認為:德育工作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學生的學習好、成績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學習成果。其實不然,學習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做人,而德育正體現了做人方面。成績只是學習的一方面,只有培養出良好品德的學生,我們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不僅要重智育,還要重德育,只有這樣教育才算完整,人類才算完美。
這次德育培訓給我印象最深就是關心和愛學生。教育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經過一個月的教學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德育內容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相當重要。教書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語文學科,我們更應該以愛學生為基礎,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豪感;以表揚為主、少批評,先肯定、再糾正。
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不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導其行,更重要的是以愛動其心。首先,我們先要從的生活小事中關心學生。教育其實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過程,我們要注重細節才能全面地觀察和了解學生,從而對癥下藥。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教師什么都不用多想,對學生奉獻愛心就足夠了,對學生的關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他都會銘記于心。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多一點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學業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壞的,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對學習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期望,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使自己更優秀;對學習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不僅要對他們有信心還要使學生自己建立起自信。無論差生還是犯錯誤的學生,教師都應該要給學生足夠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態,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學生,用一顆博愛的心去愛護每一位學生。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德育的培養,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實做細。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滲透其中。讓我們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學生,用自己愛感化每一位學生。
德育心得體會2對青少年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以成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發展迅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如何應對新的形勢迎接挑戰,有效的開展中學生的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得不深思的問題。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的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講粗話,要講文明、講禮貌,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在我任教的班級中,同學們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潔,經常在教室里面亂扔紙屑、果皮,特別愛講粗話,雖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紙屑,就默默的把紙屑撿起來,同學們都感到很驚訝,紛紛撿起身邊的紙屑放到抽屜里頭。撿完紙屑以后,說了一句話:“看,我們的教室多么整潔,我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老師的批評,心情也好,如果我們每一個都自覺保持教室的整潔,每一天都有好的環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嗎?”從此以后,教室總是保持得很整潔。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二、開展形式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臺
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為學校教育目的,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多以集體的方式進行,是學生自愿參加。因此,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的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珍惜生命”的宣傳活動,這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和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出現的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的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的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幾位同學的時間觀念較差,紀律散漫,上課遲到,我就及時找他們來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當的指出他們的不是,而是給他們講一些關于時間觀念、紀律的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改正過來。通過個別談話,這幾位同學都很快轉變了過來,再也不遲到,再也不搗蛋,對待人也文明禮貌了。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老師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的紐帶,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老師要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介紹學生在校內的表現,介紹學校教育的計劃和對學生的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的意義以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實施性。在取得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著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的態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的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點,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教育是長期的,持久的,因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的,持久的。
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的合格人才。
德育心得體會3古人云:“師有百行,以德為首。”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的生命。“無德不成師,德高才為范”。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我,一個初出茅廬的教師,內心雖有一個小小的心愿,力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可是真要說起如何做,卻是無從入手。但是短短幾天的師德培訓學習中各位老師的旁征博引,現身說法讓我學到了很多,因此我也逐漸懂得了做一名人民滿意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德修養方面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未來的教育家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也才會讓你在和他們的交往中忘記外面的世界,忘記生活的煩惱。朱和新先生也講過: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需要母親般的愛,但是教育的愛,更需要尊重,更需要賞識,更需要寬容。
學生是活潑潑的生命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培養他們成長、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們,從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教師必須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架子,不僅要蹲下來和孩子尋求平等的對話,還要留有一份純真,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仿佛都是為了賞識而來到人間的。賞識教育最難得可貴的首先是對學生,對孩子,對教育對象永不放棄尤其是教育者所傾注于弱勢群體的關愛和期待。賞識教育的奧秘在于讓孩子覺醒,每一個生命覺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
愛還需要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境界,面對露珠一樣的學生,有時候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此外,教育需要責任。責任源于愛心,其本身亦是真愛。如果說,沒有責任的愛是無法存在的。那么,沒有愛的責任同樣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師崇高的職業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教師必須發現教師職業的生命意義。熱愛教師的職業崗位,必須把它與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事業和塑造“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新人的重大工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責任就是要求廣大教師要按《教育法》、《教師法》的要求,認真履行人民教師應盡的職責。這種職責是基于對國家、民族和社會未來的一種深沉的使命感,而又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高度責任心。
二、課改理念方面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為整個基礎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動力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必須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卻是扮演探索者、學習者、合作者、引導者、傾聽者、欣賞者、支持者的角色,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價值共享、共同創造、共同成長、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體驗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在新課改的理念下,一個好的教師必須具備三個層面的素質: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學機智等。其中文化底蘊是最重要,最難做到的,也是教師最為缺乏的。因為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才能內源性地生長出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此外,教師必須要養成讀書的習慣,經常參加教育科研活動,參加各種教師培訓活動,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三、教師專業發展方面
學校要發展,教師是關鍵。在課程改革逐步推進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年輕教師來說,教師專業發展要經得住學習關、實踐關、職業倦怠關的考驗。
專業知識是一位教師外在美的依托!教師的專業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知識。社會、歷史、天文等知識既有涵養人文素質的價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和學科知識則是教師專業化的必然要求。新課程中有不少新知識、新實驗、新方法。不學習,不重構學科知識體系就會落伍,所以教師應該對這些知識進行粗讀、細讀、摘讀、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學本質上更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大凡成功的教師都是很注重學習基礎上的實踐。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步是把書教好,讓學生喜歡你。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研究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是教師的試驗田,教師務必立足課堂,立足學生,立足教材。若沒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貼近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成為一種“無效“的教學;沒有研究,也就沒有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色;“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理念,有條件的教師要進行教育科研。
據研究,教師的職業倦怠會隨著教齡的變化而變化。據調查,教師的職業倦怠在教師生涯的最初幾年就開始呈現,而且隨著教學時間增加開始不斷加重。為了擺脫職業倦怠,教師首先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其次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創造條件滿足自己的高級需要,即實現自尊、自主、自我。此外,還要補充教育哲學資源,加強哲學修養。
除此以上三個方面之外,教師的師德還包括班主任專業化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這些就是我在暑期師德學習上的體會和心得,并以此鼓勵自己,鞭笞自己,努力使自己勝任教師這個職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德育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德育是一門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涉及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幾年來,我一直擔任學校德育工作的責任,這段經歷使我對德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在德育工作中,我發現德育不僅僅是傳授道德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內在力量,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德育工作中的體會和思考。
第二段:德育的目標與方法(200字)
德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道德高尚、內心豐盈、品格完美的人。我發現,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方法遠非單一,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實施。例如,可以通過故事、演講和志愿者活動等形式,向學生傳遞正確的道德信息和價值觀。此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責任感也是德育的關鍵。讓學生參與學生自治組織或學校社區活動,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
第三段:個人體會與成長(300字)
在我擔任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我不僅幫助學生成長,也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首先,我學會了更加耐心和善于傾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成長困擾,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和關懷。其次,我認識到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和耐心。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成長情況,并及時給予他們關注和鼓勵。最后,我深刻理解到德育的效果不僅僅體現在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上,更體現在學生的情緒和心理健康上。只有讓學生在健康、自信的環境中成長,才能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風尚。
第四段:面對困難和挑戰(250字)
在德育工作中,我們也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首先,一些學生可能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太愿意接受德育工作的指導和教育。這需要我們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其次,一些學生可能存在道德觀念混亂和行為問題,需要我們耐心引導和糾正。此外,德育工作還需要與學生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密切配合,形成對學生全面的教育引導。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250字)
通過德育工作的實踐和體會,我認識到德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人格和人生觀的過程。在我的德育工作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內在發展和自主性的培養,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引導他們。同時,我也會繼續加強與學生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溝通與合作,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德育工作是一項持久而又充實的任務,我將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德育水平,為學生的成長盡一份責任和貢獻。
德育心得體會篇六
歷經六天的綜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學習是短暫而難忘的,每堂課的內容都是那么充實和精彩,教授的理論觀點鮮明,佐證案例生動,引人入勝,觸發思考。通過六天的學習,既是對自身知識的豐富和更新,又是對思維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一定讓我獲益匪淺。
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總以為只要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就可以應付日常工作,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尤其是理論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么才學什么,而且有時借口工作忙而把書本拋在腦后,并沒有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這一次培訓身處高等學府,感受到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前知識的匱乏和膚淺;使自己認識到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學習當中不斷積累新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掌握并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本次學習培訓知識匯集豐富,開設的課程講座包括:當前宏觀經濟金融改革與側供給結構、突發事件應對與危機管理、高績效干部團隊建設與執行力、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與建設等學科,可以說是經濟理論、社會熱點、人文管理、交通專業等全方位的知識涉獵。雖然時下媒體和網絡十分發達,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已十分容易,但身處知名高校講堂,面對面聆聽各學科領域專家教授的授課,其感受是不一樣的,因為透過他們的講課,在體味他們深入專業領域治學嚴謹、富有探索創新精神的同時,也集中分享了專家教授們長期教學和研究積累的知識成果,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自己的知識視野,對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維,創新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又指導實踐,交通干部學習培訓的效果是要體現在增長知識,提高素質,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但最終目標是要落實到高效地服務于交通行業發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通過這次培訓,在理論知識上給予了我新的認識,在思維拓展上給予了我新的想象,在能力提升上給予了我新的空間,相信在今后的本職工作中,自己一定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促進自身素質提升,促進工作水平提高。
德育心得體會篇七
第一段:引言(150字)
大德育是教育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在培養學生的品德和道德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在進行大德育的過程中,我有幸參與了一些課程和活動,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一過程的重要性和挑戰性。通過這些經歷,我不僅加深了對品德教育的理解,而且對學生成長中的一些關鍵要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大德育心得體會,希望可以給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考。
第二段:培養良好習慣(250字)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大德育的關鍵環節。習慣是一個人行為的鏡像,良好習慣的養成能夠培養學生自律和責任感。在我的班級中,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首先,我設置了一個公共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在課堂和校園中遵守規則和紀律。其次,在每一課程后,我會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反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環境有何影響。此外,我還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如按時完成作業、整理書桌等。通過這些措施,我發現學生們的行為逐漸規范,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第三段:培養團隊合作意識(250字)
團隊合作意識是大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的課堂上,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當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任務和目標,并要求他們在合作中互相支持并分工合作。通過在團隊中分擔責任,學生們能夠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培養出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此外,我還組織了一些團隊項目,如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活動,讓學生們能夠在實踐中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活動,我發現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更加愿意分享和幫助他人。
第四段:培養責任感(250字)
培養學生責任感是大德育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感。我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發言,參與討論,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積極管理。此外,我還鼓勵學生參與一些社區服務和義工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到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通過這些實踐,學生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選擇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從而培養出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我的課堂上,我注意賦予學生一定的權力和責任,讓他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主動承擔一些任務和角色。通過這樣的做法,我發現學生們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第五段:鼓勵思辨和道德選擇(300字)
大德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在我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思考一些復雜和有爭議性的問題,并引導他們進行道德的判斷和選擇。我注重開展討論和辯論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我還鼓勵學生讀一些道德故事和名人傳記,以讓他們從他人的經驗中吸取道德智慧。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們的思辨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養。我發現學生們開始思考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并能夠用道德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僅能夠分辨是非,還能夠運用道德原則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結語(150字)
大德育是教育中一項關鍵的任務,它不僅在學生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影響。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培養良好習慣、團隊合作意識、責任感以及思辨和道德選擇能力,我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和成長。大德育的實施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重視。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大德育將為培養一個有良好品德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貢獻。
德育心得體會篇八
德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活動的總稱。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起著重要作用。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首先,德育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多元化和信息化給年輕人帶來了巨大的誘惑和挑戰。他們容易受到以金錢和物質為導向的價值觀念的影響,從而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忽視了社會公德和社會責任。因此,學校德育工作必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日常教育中,我注重通過教學實例和教學材料,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事物,培養學生關注集體利益和他人感受的習慣。我還積極參與學生組織活動,培養他們團隊合作和服務他人的意識。通過這樣的德育工作,學生的價值觀迅速得到了變化,對個人追求和社會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其次,德育要與課程相結合,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傳統的德育教育往往通過道德講座或德育課來傳授道德知識,但效果有限,并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因此,我認為德育應該與課程相結合,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語文課上,我引導學生分析文本中的道德價值觀,并進行討論和反思。在自然科學課上,我通過案例教學引導學生了解科學與道德的關系,培養他們保護環境和愛護動物的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深入理解道德的內涵和意義。
再次,德育要注重個性化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學校的德育活動往往缺乏個性化的指導,重視紀律和規范,但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和思維方式。在德育實踐中,我注重與學生建立個人關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點,并根據他們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德育指導。我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自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和自信心。通過這樣的個性化教育,學生在德育方面的進步更加明顯,他們更加愿意參與和支持學校的德育活動。
最后,德育必須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協調。學校德育只是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價值觀的一部分,家庭和社會教育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與家長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學生。在開展德育實踐中,我注意與家長溝通,了解家庭教育的重點和困惑,向家長分享德育經驗和方法,并建立家校共育的合作機制。同時,學校還應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責任和多元文化,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家庭和社會教育的協調,學生的德育效果會更加明顯,他們將更好地適應和發展在不同環境中。
綜上所述,德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德育實踐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課程相結合,注重個性化教育,與家庭和社會教育相互協調。只有通過這樣的全方位德育,我們才能培養出有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學生,為社會發展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德育心得體會篇九
十八歲,再不是一個懵懂的時期,我們所面對的,是更大的挑戰與驚喜,在即將展翅飛翔之前,除了心存對師恩,對母愛,對父教的感激之外,學會對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讀了守望的距離后的感想:
此書是一本散文集,積累了作者周國平數十載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并盡量減少自我重復。對于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雖讓作者難免下筆猶豫,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使他拿起筆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謊言來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現出了他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超脫。
整本書大多寫的都是哲學問題,對于存在之迷,將蘇格拉底與孔子相對比,讓我知道對于蘇格拉底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東西,并讓我了解到對于人生需要審察,這樣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礎上提高內涵修養。
對于人們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國平運用設問的方法將幸福的內涵串聯成一串珠子告訴我們幸福并非只是實現愿望那么簡單。幸福雖然是個不確定的東西,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當最熱列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對于死亡,一直是人類不敢正視卻又躲避不了的結局,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文章中作者將死亡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大多數人對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態度,卻沒有多少人敢于將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從中發掘出正面的價值。對于死的思考雖然徒勞,但并非沒有意義。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只會埋頭于種種事物,沒有興致覽閱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負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來并時不時懷念一下那份童貞,可貴,也不枉活了一場。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樣是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一反常理思維的是,作者將追求視為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作者寧愿做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選擇成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這是對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們,或許真會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卻忽視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當然不免還有些情緒。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起來。剖析人生,評論人生并學會如何正確看待這珍貴的人生。那些與眾不同的言論讓我深知人生的飛逝,人生的短暫,人生的寶貴。
后悔已換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從現在起,把握現在,正視人生!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后,我對什么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并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么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于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置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系。
德育實踐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并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為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實踐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愿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于我而言,“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仿佛永遠都只是書面用語,永遠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現。一邊寫著“學會向父母感恩”之類的話題作文,一邊對父母頤指氣使、大聲吆喝。若不是這次的“五個一”德育實踐活動,或許我仍然這般任性。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為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只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于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為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里,不停地做著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為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為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實踐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并不樂觀,但是看著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會像許多中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夸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夸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飯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著我和母親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里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為借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現在才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復習功課而是打開電腦游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為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認為,只有有著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里面的真誠。
德育心得體會篇十
德育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環節,而在每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思考,我認為年德育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加強德育與學科教育的融合,以及鼓勵學生自主發展。下文將對以上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第二段:培養責任意識
在年德育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是基礎。要使學生具備責任意識,首先需要建立有利于責任形成的環境。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學校的公益活動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作用。同時,學生在班級和社團中的角色扮演也能培養責任感。作為一名德育老師,我會鼓勵學生承擔一些班級事務,如組織班級活動等,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責任的重要性。
第三段:引導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于年德育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時,我注重啟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班級討論中我會提出一些道德倫理的問題,引導學生探討和思考。同時,我還會借助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來認識價值觀的重要性。此外,我還鼓勵學生通過讀書、觀影等方式獲得更多的正能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第四段:加強德育與學科教育的融合
德育與學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培養學生德育素質的最佳途徑之一便是將德育融入學科教育中。我在年德育中,常常將道德倫理等內容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感受到道德的滲透。例如,在語文課上,我會引導學生讀一些名人傳記,讓他們了解成功人士背后的艱辛和道德修養;在數學課上,我會提出一些數學道德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數學與道德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學到專業知識,還能夠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五段:鼓勵學生自主發展
年德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品德高尚、有責任感的人。而鼓勵學生自主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我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學校的社團組織等,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和體驗,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完善自己。同時,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等自主發展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和團隊合作精神。
總結:
年德育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重要環節,通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加強德育與學科教育的融合,以及鼓勵學生自主發展,我們能夠更好地推進年德育工作。作為德育教師,我們需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將德育的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樣,我們才能夠為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才、社會的中流砥柱做出自己的貢獻。
德育心得體會篇十一
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度的時期,更是有數不清的紀律和規則來要求我們,告訴我們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們總在一種被要求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是很難進步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畢達哥拉斯說: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他為自由的人。我們的自律并不是讓一大堆規章制度來層層地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來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
學校在上學期成立了自律委員會,目的就是為了能督促和鼓勵我們自覺自律。它并不是一個要一批同學來管理其他同學的組織,而是一個促使大家互相監督,做好自律的一個新的學生團體,只為讓我們的學習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為自律委員會的一員,我相信每位成員都和我一樣,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律這方面給大家幫助,為大家服務。
要自律,當然要有具體的要求。在配合現在正在實行的素質教育方面,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自律意識,對學校、班級和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并且能夠正確處理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和矛盾沖突。在學習方面,我們一要獨立,獨立思考、獨立解題、獨立完成作業;二要自覺,自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預習復習工作、上課專心聽講和按時完成作業。在行為上,我們應該以中學生日常行為守則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愛護公物。在外表上,我們應該以簡單大方、干凈整潔的衣著表現出學生樸素的本質。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加入到自律者這個行列中來,就會發現身邊的事物、環境都會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僅對我們現在的學習有益,在幾年后,當我們陸續結束自己的學生生涯走上社會的時候會發現它對于我們今后在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當我們還是學生時,犯了錯誤我們還有再來一次,從頭開始的機會,可是在社會上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每一次失誤或者錯誤負責,承擔后果,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讓我們互相監督,做到自覺自律,為目前的學習創造更好的環境,也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作為一名普通高中的學生,我無比榮幸;,我更加無比自豪!因此,我們要學習《學生手冊》,只有學習了《學生手冊》,我們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只有學習了《學生手冊》,我們才能更好的自強、發展;只有學習了《學生手冊》,我們才能加強我們的理想,堅定信心,才能更好的努力。
《學生手冊》從它誕生的那時起,就以其嚴謹、周密的科學理論和震撼人心的邏輯力量,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學生手冊》誕生于21世紀的北京xx大學,在我們未認真研讀之前,許多學生問題已經日益凸現,像因失戀而輕生跳樓,因斷電而鬧事。這些愚昧而荒唐的事件,令作為我們衣食父母的有關領導痛心疾首,因此可以說大力學習《學生手冊》是歷史的必然。
在學習中,學生們經過對各種主義與學說進行審慎、嚴肅的推求、比較和鑒別,甚至進行某些方面的實驗(比如許多曾經以身試法的反面教材),經過同一些錯誤思潮的較量和論戰,我們終于認識到了《學生手冊》的真理性,摒棄了原來的錯誤思想,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教育并感化了許多同學,使他們擺脫了原來的錯誤想法。
我認為這次學習太正錯了,太及時了,我們只有不斷的改造我們的思想,才能再學習工作中邁出新的步伐。我們其中的很多人應該好好想一想,哪些是我們的成績?哪些是我們的貢獻?成績有嗎?共享有嗎?掉了隊了?社會主義前進的列車把誰甩掉了?在學校發出“向《學生手冊》學習”的偉大號召之后,從七點鐘開始,圖書館、自習室真是場場爆滿,據不完全統計五分之七的椅子上都有人了,真是除了掛票都用上了。可見,《學生手冊》是有著巨大現實意義的,可以說《學生手冊》句句是真理。凡是《學生手冊》的話,我們都要堅信不移地遵守;凡是《學生手冊》作出的決定,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學生手冊》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學生手冊》是花,它是亂草蓬蒿中的一朵奇葩;《學生手冊》是草,沒有它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也失去了應有的光彩;《學生手冊》是山,我們仰視,驚嘆它的壯麗;《學生手冊》是水,它不偏不倚,不虧不溢,是正義與公平的所在。但,《學生手冊》是本書,是本可以讀懂的書,可以駕御的書。我們御書而行,遨游萬里,達到了那充滿智慧與善良的理想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