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一
第8單元(課文)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三篇課文和語文園地八組成,教學本單元內容,可引導學生發現造字規律,既創造性的自主學習生字,又能通過朗讀感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引發學生主動的去留心身邊的科學,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探索發現的欲望。
19、棉花姑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大”這個偏旁。
二、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語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益的鳥類和昆蟲。重點:識字、寫字,提高識字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了解一些科學常識,讓學生有熱愛科學的興趣。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誰呀?(出示圖片)板書題目:棉花姑娘 2.識記“棉”和“娘”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看兩幅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2.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到課文里去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詞卡:(1)學生認讀。
(2)同桌你指我讀合作學習生字 5.自由讀課文。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要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我們應該怎么辦? 2.剛才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 3.生質疑,互相解難 4.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
四、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1.識記“燕”和“瓢”。
五、仔細觀察,認真寫字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復習導入
1.棉花姑娘要考考大家,開火車讀生字卡片。2.指名認讀,選擇喜歡的詞說一句話。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3.用上“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說一說。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三、以讀為本,理解感悟(一)問題入手,整體感知。
2.通過圖片簡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及其對人類的貢獻。3.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對話。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青蛙的對話。5.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的對話。
四、課堂總結,合作表演
以小組為單位推選朗讀好的同學,進行角色表演。
課后反思:我多次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學生自然理解了課文內容,節省了講課的時間。
練習課 20、咕咚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包含的道理。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道理。
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難點:體會課文包含的道理。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課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現規律。4.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二、游戲闖關,認識生字
1.聽老師范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自己拼讀,讀準字音。2.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可以用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讀一個字,我讀一個字。
(2)搶答讀字,看誰讀得準確。
3.學生匯報后,教師指導難讀、易錯的字音。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件,開始闖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同學,讀果子樹上的字寶寶。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小組內互相讀課文,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認真傾聽,互相評價。3.小組內評選出讀得最棒的同學一起去闖關。
四、方法識記,指導書寫 1.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記住這些字并把它們寫好。2.師生評價,優秀作品展示,順利過關。
五、課堂小結,總結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字詞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本課共有四幅圖,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一)出示圖一:
1.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內容。2.指名朗讀課文1、2自然段
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4.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二)出示圖二: 1.觀察圖上的內容。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導朗讀
4.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
5.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他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三)出示圖三: 1.小動物們在干什么?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說話練習:用“先問??再問??最后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3.體會野牛問話不慌不忙。4.分角色朗讀(四)出示圖四: 1.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2.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三、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四、課堂總結,領悟道理
課后反思: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戶、車”兩個偏旁。
二、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題目,啟發質疑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1)課文主要講的是誰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2.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3.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
4.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 5.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6.把生字送回課文,讀通課文。
7.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將問題的答案連起來說一說。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
2.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好。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 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他呢? 4.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同桌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
二、繼續學文,感悟理解 1.帶著問題讀課文:
小壁虎怎樣借尾巴?用橫線畫出小壁虎說的話,用浪線畫出其他小動物說的話。2.交流出示對話。3.指導朗讀。
4.從小壁虎和動物們的對話中你明白了什么?
5.他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說。)6.結果怎樣?為什么?
7.指導朗讀: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生比賽讀。
三、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3.指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他高興極了,他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他的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來講給家長聽,并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課后反思:讓學生在“讀—看—想”中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在表演的過程中積累語言,理解課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練習課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衛生間里的擺設,學會新詞語。
2、認識帶有“犭、鳥、蟲”的漢字體會他們一般與動物有關。
3、看表情認識表示心情的詞語,積累古詩《畫雞》。
4、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重點:通過各種方式認識更多的新字新詞。難點:培養積累的習慣和閱讀的習慣。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看看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
課件出示:喜羊羊早早起,來到衛生間要考考你。2.依次出示圖片,學生說出相應詞語: 衛生間、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
3.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衛、巾、刷、皂、梳、盆。(1)讀準字音:(2)認清結構:(3)交流識字方法。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現
1.現在喜羊羊帶我們去動物王國逛一逛。動物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式。2.小狗隊,出示生字貓、猴、獅。(1)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2)思考“鳥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關,再舉幾個例子。4.蜘蛛隊,并出示詞語蝴蝶、蜻蜓、螞蟻。(1)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2)“蟲子旁”的字多數和蟲子有關,學生舉例子。
第二課時
一、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上節課喜羊羊帶我們去看了動物王國運動會,雖然這三支隊伍相差懸殊,但是,第一場“穿針引線”比賽中,在蜘蛛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取得了第一場勝利。
(1)觀察他們的表情,你想到了哪個詞語?(2)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高興。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平時生活學習中令自己高興的事,然后學生代表匯報。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隊伍是什么表情。指名回答難過的事情有哪些,師生共同評價。
3.課件出示獅子生氣的面孔,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生氣,看見過誰在什么情況下生氣。
4.課件出示蝴蝶受驚的畫面,了解體會什么是害怕,并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害怕。
5.指導學生用這四個詞語各寫一句話,語句通順、內容完整、書寫工整。
二、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各項比賽熱火朝天,這時喜羊羊發現:運動員們讀出古詩后,才能起跑。
2.播放古詩《畫雞》課件,會讀的同學一起誦讀。
三、布置作業:
自學古詩,為參加運動會做準備。
第三課時
一、學習古詩,背誦古詩
1.跑步的哨聲就要吹響了,同學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3.同桌交流,檢查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4.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的節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5.播放《畫雞》的公雞插圖,生一邊觀察公雞的樣子,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詩意。
6.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同學們請看,天空中飛來了三只什么動物? 2.聽故事,學生初步了解內容。
3.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音易錯的生字。4.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6.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業: 回家和大人一起來朗讀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課后反思:我設計了“喜羊羊參加動物王國運動會”的情境。以動畫人物為主體,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觀察與傾聽上,迅速提升了學習效果。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二
教育事業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以我們必須以教育為中心,把教育發擺在首要地位。
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建設擺在首要地位。這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3)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所以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三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教材分析:
本課為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從教材看,本課是對我國奴隸社會產生和鼎盛時期文化成就的總結,主要涵蓋了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
學情分析:
學生對我國奴隸社會的歷史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奴隸社會的殘酷性、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均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重在通過教學活動,令其認識到奴隸社會較之原始社會有了很大的進步,創造了發達的文明。鑒于學生心理的特點,本課以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為主,調動課堂氣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編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與解決策略:
重 點:甲骨文、商朝歷法和詩人屈原。
解決策略:通過大量的學生討論及分組活動,解決甲骨文和歷法部分的學習,鑒于學生對屈原比較了解,則采用學生自己講故事,說歷史的方法組織教學。
難 點: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歷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解決策略:通過形象的動畫過程,引導學生反向思考等解決對甲骨文字型的認識。通過討論歷法的來歷和作用理解其對生產生活的指導意義?!峨x騷》的成就通過教師講述來體現。
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比一比:
播放小朋友朗誦的《魚戲蓮葉間》,請同學們以最快速度用合適的材料和工具記錄歌詞。得勝者發給甲骨文圖片一張。
點 評:
對得勝者進行表揚,肯定同學們選擇了恰當的材料和工具,并將漢字運用得得心應手。
問題1:
時間倒回先秦時代,沒有紙張、沒有筆墨,歷史是如何被記載下來的?人們怎樣記錄呢? 記錄詩文,體會先秦詩歌的清新自然,勞動人民的美好心靈。一開課便調動學生,為學生做好“熱身運動”,調動積極性的同時,為后面的分組活動做準備。
新
課
教
學
新
課
教
學一、文字的演變
問題2 :
看導言部分山東灰陶尊符號的圖形演變過程,體會漢文字的來歷。
問題3:
你能在現代漢字中找出一兩個仍然體現著這種特點的例子嗎?
結論:中國古代文字由圖形發展簡化而來。
展示:甲骨照片。
問題4:
請你運用書本知識簡單介紹屏幕上的圖片。
點評:甲骨文是一種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字形復雜,刻寫艱難。
問題5:
點評:
點評學生回答,指出隨著記事載體的變化,書寫工具、字形字體都在發生著變化。
展示:毛公鼎、金文、竹帛書等,玉器、石器、銅刀刻字和毛筆等圖片,展示字體變化過程并略加敘述。
講述:
古人克服種種困難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為后代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精神何其可貴,我們唯有通過保護文物,弘揚傳統文化方能無愧華夏子孫的身份。
但是,值得我們自豪的遠不止這一點,早在夏商時期,祖先們便在天文、歷法和醫學等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二、天文、歷法和醫學成就
分組活動:
請同學們根據興趣愛好分成三大組,選擇自己較感興趣的方向,根據課本知識和老師補充的材料,合作完成相關的探究作業。(見附表)
最先完成的小組代表大組公布答案,各組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并寫下自己最想了解卻暫時未能獲得答案的問題。
投影:
投影《天文、歷法和醫學成就》表格,學生發言填表。
點評:
填寫屏幕上的表格,并展示相關的圖片,在歷法部分請同學們齊聲朗讀24節氣歌。
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了寶貴的經驗,積累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其中不少成果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可是,你們知道嗎,他們在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更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大聲說出先秦時期,文學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是誰?(屈原)
三、屈原和“鐘鼓之樂”
提問6: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屈原的故事和風俗?
點評、講述:
屈原的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感動著后人,他滿懷熱情的詩文廣為流傳,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他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各國為他舉行的紀念活動充分的證明了屈原對整個人類文化發展的深遠影響。
展示:
《離騷》節選
屈原的詩文中最打動人心的是他真摯的情感,愉悅的心情和痛苦的情感除了用文字抒發,還有別的方式表現嗎?(音樂)
問題7:
讓我們欣賞一段自先秦時期便開始流行宮廷的音樂,請你關注主要的樂器和演奏方式。
播放:隨州編鐘的視頻思考后得出結論:這些符號是文字雛形,古人用它們記事,將來可能發展為成熟的文字。
反向思考:從現在簡潔的文字向古代復雜的圖案回溯。
歸納:漢字的祖先是甲骨文,自商代便產生,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討論得出結論:書寫材料的選擇和針對該材料的工具。諸如:石頭、木板、青銅器、泥板等。
通過圖表梳理知識,了解漢字字體的變化發展。
分組活動:
每大組分若干小組,視人數而定。主要的學習材料是課本和補充材料,主要任務是完成知識總結表,首先完成的組請同學來講述學習成果。
朗讀加深記憶
學生講屈原的故事及與他有關的風俗等。
視聽結合,得出以青銅樂器為主,敲擊演奏的結論。感受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歷程,感受先人記錄歷史的艱辛,保存史料的功績。
主動探索,不依賴課本,通過探討、推測構建知識。
鍛煉學生歸納和表達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
在分組和合作中努力顧及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激起學生閱讀其他小組材料的好奇心,從而期待課后的交流。
課
堂
小
結
與
知
識
拓展知識小結:
投影: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表格,幫助學生記憶。
知識拓展:
看下面幾段材料,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則,思考其中的問題,和同學交流、討論。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不治依仗權勢,為人傲慢、驕橫、放縱,不講道理;二不治貪圖錢財,輕視身體;三不治衣食無節制,不能調節適當;四不治陰陽錯亂,五臟功能不正常,病深不早求醫的;五不治身體非常虛弱,不能服藥的;六不治迷信巫術不相信醫術的。扁鵲“六不治”是對病人不負責,推卸責任嗎?談感想。知識拓展,課堂的延續。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古代生活中心在黃河流域,與南方氣候有一定差異,此外環境惡化,溫室效應等,造成天氣異常。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扁鵲主張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醫學和生活,是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表現。“六不治”教會我們做人和生活的基本道理。通過表格梳理知識。
通過拓展和探究擴大課堂歷史知識的外延,努力做到課堂教學和生活的有機結合。
課后將同學們上課完成的卡片相互交換,分享學習的成果。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四
月亮頌
單元教學內容
1. 唱歌:《月之故鄉》《彎彎的月亮》。
2. 欣賞:
(1)中國作品:《二泉映月》《月兒高》《花好月圓》。
(2)外國藝術歌曲作品:《月夜》。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學唱《月之故鄉》,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 對比欣賞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與弦樂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風格上進行比較,細心體會樂曲的內涵。
3. 通過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對月當歌、抒懷寄情的激情。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藝術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1)準確演唱切分節奏和臨時變化音。
(2)對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與弦樂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處。 (3)分析《月夜》中鋼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聽唱法、 拓展實踐法、自主學習法與合作探究法、多媒體直觀教學法、比較法。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五
1. 復習演唱《踏雪尋梅》,感受歌曲表現輕快活潑的意境。
2. 欣賞《詠雪》體驗樂曲所表現的美好情感。
3. 體驗音樂是如何表現美好的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1. 聽辨《詠雪》主奏樂器的音色。
2.《詠雪》的音樂結構認知。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復習
1. 教師導語:大家好,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歌曲《踏雪尋梅》,今天我們首先來復習演唱這首歌曲,請大家注意歌曲的意境應該怎樣表現。
2. 學生活動:請一名學生獨唱《踏雪尋梅》,全體學生再有感情地復習歌唱《踏雪尋梅》單聲部與二聲部。
3. 教師活動:根據學生的歌唱效果進行進一步排練,使學生盡量唱出歌曲的跳躍的童趣和孩童般的熱情抒懷。在排練活動中,教師的講解示范與學生的不斷練習相結合。
二、新課導入
(一)欣賞器樂曲《詠雪》
1. 新課情景創設。
教師介紹作品《詠雪》創作背景,《詠雪》是根據毛澤東詩詞而創作,朗誦《沁園春·雪》。
2. 教師播放《詠雪》音頻片段。 初步感受樂曲基本情緒。
3. 學生完整聽賞《詠雪》,感受音樂情緒。
(1)學生思考判定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的主奏樂器是什么。
學生:小提琴、長笛。
(2)聽賞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模唱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旋律。 思考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樣。
主部主題優美舒展;副部主題活躍,富于動感。
(3)學生活動:教師帶領a組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活動,把紗巾作為律動的道具,讓學生按音樂的要素感覺自由地隨音樂舞動呈示部的主部主題,把音樂的速度、力度、旋律走向通過動作體現音樂情緒的變化。
教師播放音樂作品,并帶領b組學生模擬長笛吹奏動作體會欣賞副部主題。
4. 主部主題的主奏樂器音樂情緒分析聽唱與記憶;副部的主奏樂器音樂情緒分析聽唱與記憶。
(1)教師導語:現在讓我們共同欣賞《詠雪》。
教師操作:教師播放音樂《詠雪》,并借助音樂結構圖指明音樂進行到哪一主題。
(2)學生活動:學生跟隨音樂模唱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進一步體會主部主題與副部主題的音樂情緒。
(3)學生總結作品的音樂結構與各主題的主奏樂器。
(4)教師講評的分析結果。
5. 完整欣賞。
再次聆聽《詠雪》加深對各個主題的樂器音色及結構的再認識。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欣賞樂曲《詠雪》,了解到很多關于冬的知識,請同學們課后搜集更多有關表現冬的歌曲。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2、能利用所學知識拼擺圖案。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課前):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積木)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二、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積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筆描在這張白紙上嗎?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4)聯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
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現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現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現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現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5)擺一擺
a:你能根據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用牙簽來擺一擺嗎?學生活動,教師適當指導。
b:抽生實物投影較對,有不同擺法的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拼圖
(1)出示范品:你們看,這幅圖像什么?找一找在這幅圖里有哪些圖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這些圖形拼一幅漂亮的圖畫嗎?聽音樂,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拼的圖畫最漂亮。
(2)小組合作活動。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小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七
冬之旅
單元教學內容
1. 唱歌:《踏雪尋梅》。
2. 欣賞:
(1)中國作品: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 》、器樂曲《詠雪》。
(2)外國作品:器樂曲《十一月·雪橇》。
3. 演奏:豎笛吹奏《鈴兒響叮當》《菩提樹》。
4. 音樂與相關文化:配樂詩朗誦《沁園春·雪》。
單元教學目標
1. 學會輕快活潑地演唱歌曲《踏雪尋梅》。
2. 欣賞四首作品,感受描述冬景、抒發情懷的不同作品的音樂風格,及其音樂表現要素。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用充滿童真的情緒準確背唱歌曲《踏雪尋梅》。
2. 體驗《詠雪》的音樂情緒及作品中音樂表現要素的運用方法。
3. 體驗《雪橇》的音樂情緒及作品中音樂表現要素的運用方法。
教學難點:
1. 結合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情緒的準備,唱好弱拍起唱與大跳音程。
2. 體會器樂曲《詠雪》《十一月·雪橇》的音樂情緒,識別樂器音色,分析音樂要素的運用。
單元教學方法
聽唱法、講授法 、欣賞法 、示范法、多媒體直觀教學法、比較法、模仿法。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八
一、依據新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知識目標:
識字15個,學習多音“哪”,寫字7個,學習筆畫“橫折彎”,學習感嘆句、比喻句,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學習感嘆句和比喻句是本課教學的又一教學難點。
二、確立教學方案,落實教學目標
(一)教學環節設計:
本課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兒童趣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加上學習本課時,正是下雪的季節,我們可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幫助我們的教學。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1、課前觀察,激發興趣
在學習本課之前,教師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下雪后,小鳥、小狗、小貓、小鴨等動物的腳印。并組織學生,把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2、談話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
同學們,你們見過下雪嗎?說一說下雪的情景。
下雪后,許多小動物來到雪地上玩,說一說它們的腳印是什么樣的?
因為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已經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觀察,所以,學生會興致勃勃的說出許多動物的腳印,很自然的進入新課的學習。
3、學生自讀,感知課文
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下,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有一位詩人看到了下雪的美麗景象,非常高興,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請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己解決。比如:用拼音、問同桌、聽讀、查生字表、查認字表、猜一猜等)
4、魔術激趣,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都較為枯燥,學生普遍不感興趣,但是,識字寫字又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怎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呢?為此,我結合本單元《語文天地》中的“學寫字”和“字形小魔術”來幫助學生識字寫字,效果不錯。
5、課文練習相結合,學習感嘆句、比喻句
學習感嘆句、比喻句是本課的又一教學難點,在學習感嘆句時,課結合《語文天地》中的“照樣子說一說”進行教學;教學比喻句時,則結合《語文天地》中的“觀察雪景,或者收集報紙雜志上的雪景圖片,說一說”進行教學。
6、發散教學,突出重點
針對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在教學第三句和第四句后,可啟發學生: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它們像什么?青蛙為什么在洞里睡著啦?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發散學生思維,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認識事物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
(二)學練結合,落實教學目標
1、認字寫字:利用“字形小魔術”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加”字、“為”字的學習,同學們,我們來變個魔術“力”字加兩筆,變成什么字?(為),加“口”字,變成什么字?(加);再如:“風”、“每”加上“木”字旁,變成什么字?等(結合《語文天地》“字形小魔術”進行學習)。
2、句子學習:學習感嘆句、比喻句時,可結合《語文天地》中的“照樣子說一說”和“觀察雪景,或者收集報紙雜志上的雪景圖片,說一說”。
3、理解課文:教師用簡筆畫分別畫出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腳印,再畫上竹葉、梅花、楓葉合月牙圖案,請學生觀察,了解腳印與圖案的相似之處,連線理解為什么稱小動物們為小畫家。最終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4、朗讀練習:這是一篇幅有兒童情趣的詩歌,朗讀時,要激發學生的朗讀情趣。帶著童趣讀出趣味,可以運用誦讀、領讀、輪讀、邊讀邊欣賞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2、能夠比較熟悉的筆算有余數的除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讓學生逐步養成書寫工整,計算仔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寫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的除法豎式各部分的含義,以及用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用豎式計算,并說一說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20÷4
30÷6
24÷6
35÷7
注意:
(1)被除數、除數和商在豎式中的位置;
(2)除法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3)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必須規范。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第六頁情境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野營時都做了些什么?在他們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帳篷的活動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結合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收集數學信息以及提出問題。
(1)如果每個人分4條魚,那么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2)我采了48個野果,平均分給我們小組的9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個?
教師提議: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解決吧!
三、你問我說,合作探究。
1、請同學把第一個問題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并列出算式。學生匯報情況預設。
題目意思和解題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個4?用除法解決。
列出算式:22÷4
2、請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想好后先在小組里交流,看看你想到的辦法和別人的是不是一樣?誰的方法最簡單?教師巡視時注意發現典型算法,為后面的匯報選好候選人。
(小組交流后,請部分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計算方法。)
3、引導學生分析有余數的除法豎式的寫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回憶比較、討論交流,讓有余數的除法豎式逐步變得完善。提醒學生:
(1)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時,商要和被除數的個位對齊。
(2)在用豎式算出商和余數后,還要記得在橫式后面把他們寫出來。
4、思考:
(1)在除法豎式中如何試商?
(2)在豎式中“商與除數的積”是什么意思?
(3)在豎式中從被除數里減去商與除數的積,剩下的是什么?
(小組討論后,老師組織匯報比賽。)
5、比較22÷4與復習題中20÷4的豎式的不同之處。
6、請學生對四種算法進行比較和評論,然后老師再總結發言。
(“擺一擺”“圈一圈”“列豎式筆算”“口算”)
7、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學習,自主解決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
四、鞏固練習
(課本第八頁習題)
五、全課小結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舉手發言,對發言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