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一
2、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尋找出簡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題思路;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讓學生了解到生活與數學的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
關鍵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
重點 復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
難點 找準單位“1”
教具
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課件演示 教學意圖
一、基礎訓練導入。
專項訓練:
課件:練習:已知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有關的數量關系式。
常規性基本訓練,復習找單位“1” 訓練:為新知識做鋪墊。
二、根據看線段圖列式
師:誰來說說,根據線段圖應該這么列式呢? 出示線段圖 【教學課件演示】
注重線段圖的應用,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寫出乘法數量關系式。同時,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基礎練習
基礎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歸納總結:請同學們把這4道題分分類,并要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有能力的就獨立完成。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回答時要引導學生說出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這類題目應當怎樣解答。
【教學課件演示】
培養學生審題要仔細,弄清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分數應用題分類的依據是。
四、對比練習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通過兩題對比,突出較復雜應用題的難點,幫助學產生加強審題意識,提高分析能力。
五、鞏固練習
練習八的3-5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進行計算,完成練習八p118第3題和第4題。
(1)、讀題,分別找到兩道題的單位“1”,并說說這兩道題有何不同?
(2)、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計算,全班講評。
(3)、出示p118頁5題。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
結合講解,進一步強調在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時,一定要找準單位“1”。因為分數乘法應用題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的,求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就要把那個數量作為單位“1”。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時,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數量看作單位“1”,每一步中的單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課件演示】
加強解題思維的訓練,溝通新舊知識,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強化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的第7題:
滲透健康教育:
學生獨立進行思考計算,請個別同學講解回答。
2、練習二十七的第8題,練習二十七的第9題。
滲透健康教育:
綠色蔬菜含維生素u較多是抗癌、防癌的復合劑,對胃潰瘍高血壓、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腎炎等疾病有治療效果多吃的蔬菜會對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所幫助。
【教學課件演示】
強化數量關系的分析,強化方程的解法,體現解法的多樣性、解法的最優化,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和優化意識。
通過強化練習提升學習水平,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七、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要先找準單位“1”和相等的數量關系,再確定算法,然后列式計算,先找單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減”。
【教學課件演示】幫助學生抓住解題的重點,已知單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單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網絡的建構。
八、作業:
練習二十七的第8、10題 【教學課件演示】
板書: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復習
根據條件分析單位“1”和找準對應分率。
用算術方法解:已知單位“1”用乘法,不知單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單位“1”不知道或者題目的條件中含有“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圖案,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表述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準備:
方格紙板、花瓣卡片、彩筆、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出示太極圖、紫荊花設計圖案
師:你覺得這些圖案漂亮嗎?
生:非常漂亮。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圖案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生:不知道
生:我們學過的圖形變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方法設計圖案,有沒有信心挑戰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出示方格紙板和一個花瓣a卡片
師:我這里有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個花瓣?
生小組內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匯報反饋
生1:我在花瓣的右邊畫一條對稱軸,做它的軸對稱圖形b,然后在它們的下面在作一條對稱軸,作ab的軸對稱圖形cd。就得到花瓣的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他說的好不好?好的話掌聲鼓勵。(生鼓掌)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生2:我是這樣做的:以點o為中心,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這樣旋轉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圖案了。(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的想發很巧妙啊,誰還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個對稱軸,作花瓣的軸對稱圖形,然后整體旋轉180度。(生邊講解邊在紙板上演示)
師:你真棒!同學們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聰明的小腦瓜看看怎么用這個圖案得到下一個圖案呢?(出示教材第37頁圖2)
小組內討論交流,匯報反饋
生1:我把圖a向右平移3格,在把圖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樣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兩個花瓣分為一組,一共有兩組,把他們分別左右平移兩下就可以完成了。
師: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畫一個圓,然后在一方格的四個角為圓心,以正方形邊長的一半為半徑分別話四個半圓就行了。
師:你的想法非常獨到,可以脫離基本圖形作圖了。
下面我還有個題目想讓你幫幫忙呢。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移動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一題
生獨立答題,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長”圖案設計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并演示給大家看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圖案,我覺得數學很神奇
生:我學會了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設計圖案
用我們學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幅圖案,下節課拿到課堂上來展示展示
板書設計:
圖案設計
對稱 旋轉 平移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15~16頁的例4和第1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了解圓柱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的進程,掌握圓柱體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并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滲透、體驗知識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資源:
ppt課件圓柱等分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呈現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四
一板書設計:
二教后反思: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列式: ×3 = )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么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個人修改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五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演示操作,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大家都來當裁判嘍!”
演示兩人騎自行車的動畫,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圓形的,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其它形狀的。
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三)反饋練習。
1、p58的“做一做”第1、3、4題
2、練習十四的第2、3題
(四)圓的畫法。
1、學生自學,看書57頁。
2、學生試畫。
3、學生通過試畫小結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注意的問題。
4、教師歸納板書: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一周。
教師強調: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5、學生練習
p58的“做一做”第2題
(五)教師提問
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小?什么決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六)思考:體育課上,老師想在操場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怎么辦?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練習十四的第1題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六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鉆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于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著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么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2―1;2+1;―4―(―2);3―(―2)等于幾,這樣的設計對于學生初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了三種不同類型,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類型,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哪種比較方法,最終都可回歸到“數軸上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小。”即使有學生在比較―8和―6大小時是用“86,所以―8。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2、過動手制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具準備:
每人一個圓錐,師準備一個大的圓錐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直觀感受觀察討論匯報)
(1)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測量)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補充習題
1出示一組圖形,辨認指出哪些是圓錐。
2出示一組圖形,指出哪個是圓錐的高。
3出示一組組合圖形,指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四、總結
關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教學反思:
觀察、感知中認識并掌握圓錐的特點,經歷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的過程,加深了對圓錐高的認識。在旋轉,對比圓柱和圓錐的過程中,加深對圓錐特點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思維。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八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并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并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說說同學們正在干什么?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并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
人數
128569
百分比
30%20%12.5%15%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并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并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
(1)看圖說說,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系: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說說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說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g的關系,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六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篇九
1.1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會畫圓錐的平面圖形及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2過程與方法 :
經歷圓錐的認識過程,體驗探究發現的學習方法。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征,認識圓錐的高。
2.2 教學難點
掌握圓錐高的測量方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圓柱形鉛筆,圓錐實物及模型,直尺,直角三角形硬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強化
老師啊先給大家準備了個謎語,看誰能快速的猜出謎底來,請看屏幕。出示謎語“身體長得細又長,天生美麗黑心腸,上平下尖紙上爬,越爬越短越傷心”(猜一學習用具)
師:不錯。謎底就是老師手上拿的鉛筆。
課件出示一支圓柱形鉛筆。
師:同學們這支鉛筆是什么形狀的?
生:是圓柱體。
師:你能說說它具有什么特征嗎?
預設
生1:圓柱有三個面,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生2:圓柱有一個側面是曲面。
生3: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
生4: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
二、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圓柱的特征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幾何形體,請同學們仔細的看老師的操作(師拿出一支圓柱形鉛筆用轉筆刀削鉛筆)
師:想想被削的這一端會發生什么變化?(
生:越來越細,越來越尖。
師:老師如果把削成的筆尖部分切下來,會是什么形狀叫呢?同學們請看屏幕。
課件:把削成的筆尖部分(圓錐體)垂直切下來。
師:同學們知道被切下來的是什么幾何形體嗎?
生:是圓錐體。
師揭示課題:
師:不錯,我們把象這樣的幾何形體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認識》。
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三、探究體驗。
1、列舉,提出問題。
同桌同學互相討論。
(出示一組生活中圓錐的例子,豐富學生的感知)
師:剛才我們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圓錐,接下來再讓我們共同欣賞課本帶給我們的精彩畫面(教材23面圖),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樣子用鉛筆沿著實物的輪廓把你找到的圓錐體描畫出來。
學生描畫課本中圓錐的輪廓。
師: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1:陀螺的下半部分
生2:蓋房子用的鉛錘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3:……。
……
師:看來圓錐形的物體給我們生活的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我們只有對它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得用它。
2、引導觀察圓錐的特征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同桌同學互相說說你的感覺。
學生手拿圓錐體模型觀察、想。
同桌交流、討論。教師深入小組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
師:誰愿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告訴給大家。
生匯報師板書:(預設展示過程)
圓錐的特征。
生1:我們發現圓錐上面細,下面粗。
生2:圓錐有一個尖尖的部分,摸起來很扎手。
師:我們把它叫做頂點。
(學生講到此點時,配合圖片在圖上標出,再請一個同學上臺指出黑板上老師畫的圓錐的頂點并標出來,其他同學在答題紙上標出圓錐的頂點)
生3:圓錐有一個彎曲光滑的面。
師: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側面。這個面是曲面。
(學生講到此點時,配合圖片在圖上標出)
師:同學們回顧下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
師:那么圓錐的側面如果把它展開來會是個什么形狀呢?
師展開一個圓柱的側面,讓學生觀察。
生:圓錐的側面展開是個扇形。
生4:圓錐有一個圓形的面,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學生講到此點時,配合圖片在圖上標出,再請一個同學上臺指出黑板上老師畫的圓錐的底面并標出來,其他同學在答題紙上標出圓錐的底面)
3、師引導觀察圓錐的高
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a﹑認識高
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閱讀課本第24頁例1的前半部分。
師:連接這兩個點所得到的線段我們也可說成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下面我們把書翻到24頁找到圓錐高的定義,把這一句話齊讀一遍。
師:通過我們對圓錐的高的了解,想一想圓錐的高有幾條?(
生:一條。
師:為什么只有一條?
生:因為圓錐只有一個頂點和底面只有一個圓心。
b﹑測量高
師: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那么我們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呢?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老師給大家準備好的圓錐,同桌同學共同探究圓錐的高的測量方法。(以同桌為單位進行操作。教師適當引導指正。)
學生匯報,師通過幻燈小結.
生1:測量時,圓錐的底面要水平地放;
生2: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師:通過剛剛的測量,所以我們今后在表示圓錐高的時候,高還可以表示在圓錐的外面。(師演示)
4、虛擬的圓錐
(1)先讓學生猜測:一個長方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一個圓柱。那么將一個直角三角形繞
著一條直角邊旋轉,會形成什么形狀?
(2)通過操作,使學生發現轉動出來的是圓錐。并說一說圓錐的頂點、高和底面圓心及底面半徑。
四、應用反饋
1、教材第32頁“做一做”。
組織小組內同學相互指出各個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教師巡視指導。
然后集中進行講解。
2、教材第35頁練習六第2題。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匯報。
3、課外練習
(1)、幻燈出示練習題:將下面圖形分類,說說每類圖形的名稱和特征。
學生同桌交流,進行分類。
(2)、聯系前面所學的圓柱,請同學們在答題紙上寫寫圓柱和圓錐的聯系和區別。
(學生匯報結果)
預設:
生1: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三部分組成。圓柱的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一樣。圓柱的側面是曲面。一個圓柱有無數條高。
生2:圓錐有一個頂點,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側面是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圓錐有一條高。
4、幻燈出示生活中的數學。
課后小結
1、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對圓錐有了個初步的認識,知道了圓錐的一些特征。
2、總結圓錐的特征:圓錐有一個頂點,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側面是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圓錐有一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