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篇一
按照省、市醫保局統一部署安排,湖口縣積極推進醫保事務服務便利化改革,認真貫徹落實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有關要求,推進了經辦服務能力提升,提高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滿意度。
20xx年以來,湖口縣按照“縣有中心、鄉鎮有站、村村有點”目標要求,大力推進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了縣、鄉、村三級醫保事務服務網點的全覆蓋。縣政府成立深化醫保改革領導小組,縣財政安排170萬元資金,主要用于提升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設。到5月30日,縣醫保事務中心基本完成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建設,暢通了窗口服務、自助服務、電話服務、網廳服務等四條醫保服務渠道,實現了傳統服務與智能服務的創新并行。12個鄉鎮全部建設了醫保事務服務站,安排了醫保專職工作人員,可以辦理20項醫保服務事項;150個村(社區)全覆蓋建設醫保事務服務點,明確了醫保經辦工作人員,能夠辦理和幫辦代辦16項醫保服務事項。拿老百姓自己的話來說,現在的醫保很方便,“村民辦醫保,不用村外跑”。
(一)基本情況
20xx年,湖口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5.67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87萬人。在20xx年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基礎上,同年與全國全省同期開展了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并于當年實現了首例患者省外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極大了方便了患者異地就醫。20xx年,全縣共辦理了6589人次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登記,其中,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登記3496人次,結算報銷3496人次,報銷金額3280.65萬元,涉及26個省市,全國465家定點醫院;省內跨市異地就醫住院1912人次,結算報銷1715.6萬元;特慢病門診就診803人,報銷198.26萬元。20xx年省外參保患者到我縣就醫28人次,費用報銷83135.12元;市外省內參保患者到我縣就醫505人次,報銷647909.01元。我縣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呈現了備案人數逐月增長,結算成功頻次增加,異地結算費用增大的趨勢。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改變了過去患者費用報銷周期長,墊付資金壓力大,個人往返奔波勞累的問題,真正讓患者省時、省心、省力、減少資金墊付壓力,在方便患者的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參保地經辦機構的業務量,并有效杜絕了利用假的發票騙保事件的發生,參保患者及醫保經辦機構都成為了有利方,達到了雙贏。
(二)主要做法
1、將重點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現與全國及省內其他縣市同步實現結算。目前,湖口縣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的共有2家醫院,分別為湖口縣人民醫院和湖口縣中醫醫院。
2、加強異地聯網結算宣傳、培訓工作。一是以醫保經辦窗口、協議醫療機構醫保窗口等作為宣傳主陣地,投放宣傳折頁,與參保單位及群眾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宣傳政策,解疑釋惑,讓群眾充分了解此項政策。二是開展醫保宣傳月活動,在湖口縣大市場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合設置宣傳點,發放宣傳折頁及懸掛宣傳標語宣傳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三是充分利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群眾講清政策要點、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條件、辦理流程,極大地方便了患者及時就醫診治和順利結算。四是及時傳達學習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會議精神和先進經驗,詳細了解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政策規定、基金結算、就診報銷流程等主要內容,同時,積極安排業務人員參加市局組織的“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工作業務培訓會。
3、做好異地就醫備案工作。先備案是實現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的前提條件。湖口縣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四類人群無障礙備案。這四類人群包括:一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也就是退休后在異地定居并遷入戶籍的人員;二是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異地居住生活的人員;三是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的人員;四是異地轉診人員,因當地醫療機構診斷不了或者可以診斷,但是治療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醫的患者。以上四類人群可以向我縣經辦機構提出備案申請,選擇已接入國家異地就醫醫院,就可在當地持卡就醫了,進一步方便了群眾就醫。
4、加快推進電子醫保憑證激活應用工作。使用電子醫療憑證就醫結算是推進異地患者實現就醫直接結算的又一舉措。湖口縣自20xx年啟動電子醫療憑證激活應用工作以來,通過召開專題部署會、電子醫療憑證激活應用推廣會、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等多形式來做好我縣電子醫保憑證激活工作,截至20xx年6月底,完成電子醫保憑證激活人數179867人,全縣參保人員激活率達70.43%,位居全市前列,全面提前完成省市下達的激活目標,實現了從“卡時代”邁進“碼時代”奠定了基礎,為異地患者就醫創造了條件。
5、做好異地就醫人員的跟蹤服務工作。患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涉及參保地、就醫地醫保經辦機構及其所屬省份的異地結算清算中心,就醫地醫療機構等諸多單位和個人、諸多環節,存在點多、面廣、線長,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導致結算不能完成。針對于此,我縣經辦人員對在異地發生住院的人員均給予了全程跟蹤服務,疏通每一環節,盡最大努力確保患者能夠結算。
(三)目前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各地醫保應用信息系統不統一,各省間及不同統籌地區執行診療目錄及藥品目錄、收費價格等均存在差別,致使患者在就醫地與在參保地醫療報銷補償存在差異。一線城市直接結算可報銷費用明顯高于我們中部地區,患者自付比例低,患者更樂意在就醫地報銷結算,醫保統籌基金將會增加支出。
二是個別醫療機構對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就醫地醫療機構認為異地費用會造成院方資金墊付過大,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增加了醫院業務經辦量。因此醫療機構積極性不高。
三是接入國家異地結算平臺的鄉鎮衛生院或社區醫院較少,特別是廣東、福建、上海等務工人員流入較多的沿海地區,還不能滿足外出務工群眾的需要。
(四)意見和建議
一是進一步提高統籌層次,解決醫保政策不一致導致的報銷待遇不統一的問題。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層次較低,是影響異地結算的最主要因素和障礙,只有在較高層次上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主要政策、基金管理、業務流程、信息系統、報銷補償標準的統一,才能更好地實現異地結算,消除地區間差異化影響。作為經辦機構,同時要注重做好數據統計,即時化解基金支付風險,確保基金收支平衡,不因異地結算人員的增多給基金帶來風險。
二是加快異地結算費用清算撥付,強化協議定點醫院的考核管理。解決異地就醫醫療機構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快異地就醫費用清算工作進度,及時將醫療機構墊付的資金撥付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醫療服務與協查監督等內容納入協議定點醫院考核范圍,強化對協議定點醫療機構的考核管理。
三是加快改革推進力度,擴大結算范圍。加大工作力度,使更多的鄉鎮、社區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讓外來務工人員較多較為集中的鄉鎮、社區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療費用,方便群眾。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篇二
××區衛生系統現有全民醫療衛生機構31個,科級建制13個,股級建制18個,財政全額預算單位25個,額差預算單位6個(區人民醫院60%、婦幼保健院60%、區二院70%、三個辦事處衛生院80%)。城區有: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衛生學校、合作醫療經辦處8個單位及××、鳳凰、南市3個街道辦事處衛生院,農村有姚店、李渠、蟠龍、臨鎮、南泥灣5個中心衛生院和15個鄉鎮衛生院。全系統干部職工990人,其中離退休及離崗人員195人,在職職工795人;專業技術人員709人;科級領導干部44人;具有大學本科學歷28人,專科159人、中專446人、其它76人;正高職稱2人、副高24人、中級244人、初級439人、未評職稱86人,高、中、初級職稱所占比例4%、34%、62%。全區每千人均衛生技術人員3.2人,每千人均病床2.93張。
(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自20**年以來,全區累計籌資2325萬元(其中區財政投資1330萬元,中、省市項目投資995萬元),先后對區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區結防所進行了樓房加層,疾控中心除加層外新建了實驗樓,全區新建衛生院5個,擴建衛生院13個,累計增加醫療衛生業務用房9817㎡,目前正在新建衛生院1個。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先后投資1600余萬元購置了螺旋ct、彩超、電子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數字化影像系統、心電工作站、麻醉機、呼吸機等大型醫療設備80多臺(件),全區的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高。不僅區級醫院可以開展先進的技術服務,而且農村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b超、胃鏡、心電、x光機、生化檢驗等的技術服務。目前,全區20個鄉鎮衛生院投入使用的設備達到2**7件,639元。集鎮衛生院基本都配置了巡回醫療車,城鄉醫療救護車達到17輛,雙向轉診能力增強,群眾急診救治條件明顯改善。
(二)社會衛生工作不斷提高
(1)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一是實現了疾病預防控制職能和資源的整合,由區疾控中心統攬城區疾病防控工作,在城區設立9個預防接種站,徹底改變了過去工作滯后的面貌,疾控工作成為全省先進縣(區)。二是區政府推行了一類疫苗的免費接種政策,從20**年1月1日起,全區免疫規劃工作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三是推行一體化管理的創新機制,在轄區所有醫院實行出生嬰兒首針建卡建證制,有效消除了免疫空白,疫苗控制傳染病發病達到國家標準。四是全面推行了計劃免疫網絡化技術管理,提高了科學管理水平。五是建立了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實現了橫向到醫院、縱向到鄉鎮的現代化管理。六是完善職能體系,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得到充分發揮。目前疾控中心、結防所,科室、設備、人員健全,五大衛生監測、地方病防治、結核病防治、艾滋病篩查都能很好地開展,并有較強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20**年,我區被評為全省“免疫規劃先進(縣)區”,“結核病防治先進(縣)區”,區結防所被衛生部授予“結核病防治先進集體”稱號。20**年全區兒童建卡建證率分別為98.9%和100%。五苗單苗接種率為:卡介苗100%、乙肝98.6%、百白破97.6%、脊灰97.6%、麻疹99%;五苗覆蓋率95.1%;流腦、乙腦接種率分別為97.2%、98.6%。新生兒首針乙肝、卡介苗接種率分別為95.8%和95.6%。。地方病控制在穩定狀態,布病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性甲狀腺腫防治達到省級消除標準,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無新發病人。
(2)婦幼衛生工作。婦幼衛生工作主要抓了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基礎質量的提高。從20**年起全面推行了政府購買婦幼衛生服務政策,用新機制改變舊的管理模式,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是大力加強產科建設,中心衛生院、集鎮衛生院全部達到了標準化產科要求,提升了農村生育安全保障;二是實施“降消”項目,開通孕產婦綠色通道、實施貧困孕產婦救助、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20**年,全區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9.8%,兒童系統管理率96.63%,住院分娩率99.7%,無孕產婦死亡,嬰兒死亡率10.79‰,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病。20**年4月,我區被省衛生廳授予“降消”項目先進集體。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建設是近年來的重點也是難點,全區衛生工作的首要問題就是缺乏骨干技術人才。這幾年采取的主要辦法一是補充、二是培養、三是引進。自20**年以來,在區政府的重視下從人才庫通過考試聘用120名醫學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農村衛生院工作,有效緩解了農村醫技人員短缺問題。區衛校充分發揮業務培訓陣地作用,加強在職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20**年全區共舉辦業務培訓21期,培訓衛生人員815人次,送出進修人員46人。引進中級以上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33名。**年至今,我們與浙江臺州醫院結為友好關系,每年為我區代培專業技術人員,至目前共代培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可批39名。
(四)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從20**年起,衛生局確定把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衛生工作的重點,成立了專門機構,從現狀研究、方案制定、步驟設計和基本設備配備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針對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力量薄弱的現狀,開展了城市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選派區醫院、婦幼保健院、區疾控中心職稱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衛生技術人員下到農村衛生院,通過幫、扶、教,培養基層技術力量,促進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的提高。20**年全區門診量由原16.65萬人增加到25.6萬人次,住院由原11**9人增加到18759人次,手術由原1582例增加到2251例,病床使用率由原年27.2%升到49.8%。目前,區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為ct、cr數字檢影、彩超、自動化檢驗等,技術服務能力區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區婦保院達到二級乙等水平。鄉鎮衛生院房屋、設備、人員綜合體系居全省和全市中等偏上水平,一級甲等衛生院占到70%。
(五)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年3月1日,我區正式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當年參加合療農民4**01戶,共149609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72.52%。20**年,我區被省政府確定為國家新型農村合作新增試點縣(區),參加合療農民45269戶、17**17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85.49%。20**年,全區參加合療農民47401戶,177889人,參合率達89.**%。20**年全區參合農民51743戶,187426人,參合率93.**%。全年應籌合療資金937.13萬元,目前到位291.43元。1-6月份,全區參合農民住院4497人,花費醫藥費1824.57萬元,人均花費4100元,補助資金558.91萬元,人均補助1210元,補助比例占總醫藥費用的31%。目前,我區合療工作基本已達到規范平穩運行,為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解決因病致貧、返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推進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經營機制改革。從20**年底起我區開展了以院(站、所、校)長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城里6個醫療衛生單位和鄉鎮3個中心衛生院推行了領導聘任制、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的人事和工資分配制度。在經營機制上,對撤鄉并鎮后的丁莊、張坪、下坪、碾莊四個衛生院實行了委托經營;對瀕臨倒閉的××辦事處衛生院實行了接管經營。通過改革,扭轉了這些單位的被動局面,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兩個效益顯著提高,達到了國家提出的“保機構、保職能、放經營、放辦醫體制、加強預防保健”目的,對全區衛生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七)積極促進經濟健康運行。近年來,衛生局堅持把加大公共積累和固定資產增長作為考核鄉鎮衛生院的重要指標,對獎金的發放、業務招待費、醫療設備購置、債務償還及會計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問題作了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要求,并且長抓不懈。從20**年起,衛生局對基層醫療單位實行財務集中結算制度,設立1名總會計師和4名片會計,徹底改變了多年以來基層單位財務管理薄弱問題,使鄉鎮衛生院理財能力明顯提高,醫院發展后勁得到增強。
盡管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區的衛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區的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群眾的自我保健的意識還不夠強,仍存在小病拖的現象,凡到醫院來看病,大部分為病情較重者,農村因病致貧、返貧現象仍有存在。
2.資金不足,衛生事業的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近年來,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提高。但由于資金的不足,我區的醫療條件還不十分好,尤其是部分邊遠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條件(房屋、設備)還較差,部分業務開展困難,如元龍寺、官莊等衛生院,還無法滿足群眾醫療、保健的需求。
3.人才匱乏,尤其是農村衛生院缺乏業務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自20**年以來,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衛生工作,大力加強了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設備的建設,衛生服務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人才缺乏,尤其是農村衛生院缺乏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是目前制約衛生事業發展最大的困難,在部分衛生院甚至沒有一名執業醫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大中專學生招聘不足,力量得不到有效的補充;另一方面由于基層條件相對較差難以留住人才。
(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規劃、選址困難。由于城區規劃建設基本已滿,加之規劃、土地、建設等部門屬市上直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上規劃、選址難度非常大。
(2)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資金困難。南市、鳳凰、××、橋溝、棗園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新建、柳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改建及30個社區衛生服站新建所需的建設資金、辦公設施及設備配備、人員培訓等,共需資金9144萬元,按省上文件要求,省財政承擔768萬元,其余部分由市、區財政承擔。另外,根據省、市目標責任書要求,20**年我區需完成南市、鳳凰、××山、柳林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任務。為確保完成此項任務,目前只能以租賃形式解決(租期兩年)。房屋租賃、裝修改造及辦公設施配備共需資金940萬元,需由市、區財政承擔。資金量大,難以落實到位。
(3)現準備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柳林、南市、鳳凰、××等衛生院為財政差額預算單位,影響社區衛生工作的發展。
(4)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不足,工作難以開展。
(5)無專門的社區衛生服務指導機構,僅靠衛生局2-3名工作人員去管理,力量不足。
(6)社區衛生服務宣傳不夠,城市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了解不夠,認識不夠,不能較好地支持、配合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尤其是在建檔時,居民家難進問題突出。
5.我區無衛生監督和食品藥品監管職能,致使此兩項工作監管不力,存在不安全隱患。
1.加大衛生知識普及宣傳的力度,提高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
2.爭取省、市、區項目的支持,加大對衛生工作的投入,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
3.繼續按照一補充、二培養、三引進的辦法,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解決農村衛生人員缺乏的問題。
4.爭取與市、區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解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快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
5.繼續加強社會衛生工作,深化城鄉免疫規劃改革,鞏固提高農村政府購買婦幼衛生服務工作,加強城市婦幼衛生工作力度,扭轉城市婦幼衛生落后的局面。
6.加強同市上協調,建議成立××區衛生監督所和××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加強公共衛生、食品衛生及藥品的管理。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篇三
我院按照衛計委有關文件要求,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任副組長的小屯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并按照各自的分工明確了責任,做到責任到人。加強對轄區內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員進行培訓,組織學習了第三版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針對省市縣有關公共下發的問題,逐一進行比對整改。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我院轄區現有8874人均已全部完成建檔及檔案更新工作。建檔完成后,為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組織全院職工對健康檔案進行自查,對找出的問題逐一進行了整改。
2、重點人群管理工作。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按衛計委要求,我院對我轄區居民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掌握我轄區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死亡和現患情況。
(1)高血壓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
截止20xx年12月我院共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764人,提供隨訪高血壓患者743人,完成高血壓體檢657人,體檢率86%。
(2)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每年一次體檢。
截止20xx年12月我院共登記管理糖尿病患者262人,提供隨訪的糖尿病患者為252人,已體檢216人,體檢率82%。
(3)重型精神病管理。對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型精神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隨訪和康復指導,轄區內重型精神病患者共計32人,已全部建檔,建檔率100%;已體檢25人,體檢率78%。
(4)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20xx年12月我院登記建檔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人1166人,按照工作要求進行體檢已體檢842人,體檢率72%。
3、健康教育工作。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范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縣衛計委的各項健康教育項目工作。制定了《臨澤縣小屯衛生院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開展以“碘缺乏”、“母乳喂養”、“兒童預防接種宣傳”、“高血壓”“艾滋病”等專題健康宣教活動,采取了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宣教、設置宣傳欄的各種方式,針對重點人群、重點疾病和我轄區主要衛生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截止20xx年12月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單15余種,共計20xx余份,張貼宣傳橫幅8條,接受公眾咨詢500多人次,開展大型義診服務2次,健康教育講座53場次,工具包培訓55場次,健康沙龍活動77場次,受教人數20xx余人次。
4、婦幼工作
(1)0-6歲兒童管理:兒童出生數為59人,兒童活產數59人,新生兒建檔建冊58人;新生兒訪視次數58人;高危兒管理人數4人,死胎死產1人,嬰兒死亡1人;0-6歲兒童系統管理510人;并對6個月以上的兒童做中醫保健指導。
(2)孕產婦管理:產婦60人,住院分娩活產數59人,產婦建檔建冊人數59人;產婦產后訪視60人,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8、3%;高危孕產婦管理人數25人。
(3)衛生院婦幼黑板報宣傳更換6次;大型健教活動2次,村醫培訓7次。
5、免疫規劃
(1)傳染病管理:截至目前通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法定傳染病12例,并按時開展傳染病查漏工作,1-12月漏報傳染病0例。
(2)afp監測工作:每月按時開展afp監測工作,已全部上報報告率100%。
(3)常規免疫:1--12月冷鏈運轉11次,每月按時接種疫苗未發生疫苗接種副反應,各類疫苗接種率均在96%以上。
(4)兒童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3月及9月分別對全鄉6所小學和6個幼兒園開展了春秋學期接種證查驗工作,查驗中漏種兒童,補種工作均已完成。
6、衛生監督工作
我院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在縣衛生監督局的指導下順利開展,緊緊圍繞以保證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生活飲用水、醫療機構及傳染病巡查工作為重點,加大檢查力度,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制定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計劃,確保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止20xx年12月,其中學校衛生巡查次數:2次;公共場所巡查次數:4次;醫療機構及傳染病巡查次數:11次;居民生活飲用水巡查次數:2次。
7、肺結核管理
1-12月份我院登記管理肺結患者7例,全部按照規范要求開展隨訪及全程規律服藥。
1、加強組織管理,強化落實責任。狠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各項工作的落實,統籌安排,并落實到個人。按照工作進度情況調節工作方向、方法。相關負責人必須經常過問工作進度與成效,對重點工作進行提醒約談,必須把指標、標準扛在肩上,勤督導、勤通報、勤培訓,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督促整改問題;必須親歷親為,精心組織,帶頭落實任務指標,切實把項目工作做實做細。公衛科人員還要切實加強對村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指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職責,及時分析匯總上報項目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確保項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發展。
2、加強公共衛生包村人員管理。要求公共衛生人員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積極性,不斷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要注重溝通方式,積極做好項目間的協調與銜接,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力爭以最少的人力投入高質量的完成公共衛生項目工作任務。協助村醫各負其責,量化各項工作任務,積極與縣級業務部門溝通,努力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3、加大村醫管理。加大村醫培訓及管理力度。利用村醫每月例會的時間及每周上班時間,安排專人開展公共衛生工作規范化培訓,對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薄弱環節進行多次全面的培訓,直至村醫掌握,進一步細化村醫目標管理責任書,規范各項工作,充分調動村醫工作積極性,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公共衛生工作。
4、以《規范》為標準,在做細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上下功夫。加強《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的培訓和學習,承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工作,將工作做細做實,一要加強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堅持居民檔案實現電子化動態管理,并及時更新健康檔案,提高健康檔案的使用率。二要規范對慢病人群的篩查。要充分發揮鄉村兩級基層組織作用,采取有規劃、披步驟。逐人過的方式,加大對慢病人群的篩查,使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率,2型糖尿病患者的規范管理率都達標。三要加大老年人體檢力度。通過提高老年人健康體檢率,健查出重點人群中慢病患者,有針對性加強管理。四是建立聯動機制。管理好孕產如和0-6歲兒童。建立信息反饋制度,婦動站、綜合醫院、中醫院要及時將產前檢查信息數據反饋到相關基層醫療機構。
5、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健康意識。各村衛生室要利用慢病隨訪、對群眾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及時獲取有關慢性病人群和懷孕婦女的相關信息,改變部分群眾的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及國家的相關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扎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按照項目各項工作的要求,按時完成指標任務。
以上是我院公共衛生工作進展總結,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篇四
大家好!
下面,我簡要匯報一下我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縣轄?鎮?街?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現有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單位?家,其中縣級醫療衛生單位?處?鎮級醫療衛生機構?處,另有社區衛生服務站?處、村衛生室?個、個體診所?個。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搶抓國家強力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機遇,不斷加強全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了縣、鎮、村橫到邊、縱到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大力實施人才振興戰略,不斷加強醫療機構人才隊伍建設。自?年開始,我縣實行公立醫院人員總量控制、自主招聘,建立了靈活的公立醫院用人進人機制和政策,對緊缺人才建立綠色通道,公立醫院自主招聘后直接報縣編辦和縣人社局備案,切實解決了優秀人才引進難的問題,為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時,堅持管辦分開,穩步開展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實現了縣級公立醫院決策、執行與監督三權分立、相互制衡,提高了醫院內部管理運行效率。今年以來,圍繞專業需求和學科需要,將招才引智工作納入招商引資范疇,視同引進招商引資項目。并積極開展醫療衛生系統在外工作人員回?的宣傳引進工作,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出臺《關于鼓勵在外工作人員回?縣工作的實施意見》,目前醫療衛生系統已有?名外地工作人員?回?工作。同時,加強在職人員進修培訓,截至目前,各單位選派人員到省市進修學習?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目前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對于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性。為此,我縣在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規范化建設。
一是加強醫療機構疫情防控設施標準化建設。縣人民醫院建立獨立的傳染病科、規范的發熱門診,并按照三甲醫院建設標準,計劃遷建占地?綜合院區,建筑面積?萬平,配備床位?,目前已完成立項,選址意見書、建設工程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已辦理完畢,正在進行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爭取?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造面積?實驗室,購置了檢測儀器設備,已于?月?日正式啟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也先后于?日啟動pcr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并與?初投入使用。?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將在現有基礎上,分別新上一套核酸檢測設備,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也將完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確保全面完成“核酸檢測能力備增計劃”。加快推進鎮街衛生院發熱哨點診室建設,按照發熱哨點診室不低于?平方米的建設標準,正在改造過程中?疫情應急防控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加強鎮街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在所有鎮街衛生院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推進新建、擴建項目,不斷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條件。?以上項目建成使用后,我縣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將實現全面提檔升級。
總之,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但與廣大群眾的期望和需求還有不小差距,?各位領導的到來,是我們相互學習、共同借鑒、增進友誼的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懇請各位領導不吝賜教、傳經送寶,為我縣的衛生健康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促進我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篇五
泰山區總面積336、86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2個鎮,有68個社區、126個行政村,總人口63、3萬,其中,城區人口53、2萬。全區有區級醫院2處,疾病控制中心1處。全區建立了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劃建設已全部完成,并全部達到了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準,實現了衛生服務人口全覆蓋。
泰山區作為市中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把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推進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區政府制定了社區衛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確定xx年年為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年,20xx年為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提高年,20xx年為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提升年,探索實踐出了一條政策扶持、優質服務、機制保障、人才建設“四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之路,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在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群眾滿意率達到98、7%。我區先后榮獲全國初級衛生保健先進區、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和全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聯系區等榮譽稱號。
一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以獎代補”政策。切實履行政府職能,不斷加大投入,把社區衛生服務平臺建設與區域經濟建設整體規劃同步考慮,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投入機制和途徑。強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區委、區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社區衛生服務專項資金,設立專門賬戶,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每建成1處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區財政給予5萬元獎勵,四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給予3萬元獎勵;用于設備購置10萬元,人員培訓10萬元。以社區集體投入為主,規定凡是區、街道、社區需要建設的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必須優先列入專項支出,保證資金投入到位。
二是認真落實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將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等公益性衛生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撥出專款投向社區。20xx年,全區社區公共衛生補助資金達到人均12元。區政府認真落實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貼制度,按服務人口人均5元,撥付266萬元作為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資金。通過衛生、財政部門嚴格考核,省級補助資金106、4萬元、市級補助資金226萬元,區級補助資金266、1萬元,合計各級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598、5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
三是嚴格準入,高標準建設。規范對民間資本進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行政審批,為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步伐,我區分別于xx年、20xx年向社會公開招投標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26處,其中轄區內大醫院延伸到社區舉辦6處,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醫院轉型5處,規模較大的社區門診轉型10處,個人舉辦5處,既避免了醫療機構重復設置,又將區外資本和優秀醫務人員吸引到社區,有力促進了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快速發展。對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在業務用房、基本設備、人員配備作了明確要求,規定一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業務用房不少于150平方米,至少設全科診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預防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化驗室、健康信息管理室,五星級還要增設中醫診室、康復室和值班室,做到各室獨立分開;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2名經過全科醫學培訓的執業醫師和2名執業護士;具備化驗設備、給氧設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健教設備、電視機、電話、計算機等專用設備,統一配備全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軟件。準入制度的建立,切實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檔次和質量。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目標就是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為此,我們積極創新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力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衛生服務。
一是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的“大網絡”。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合理布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著力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確保居民步行15分鐘以內就能享受社區醫療服務。通過機構重組、功能轉換、大醫院延伸服務和社會參與等形式,每個社區設一處衛生服務站,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近幾年,全區先后投入3046萬元發展社區衛生事業,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全面改造、改貌建設,共新建32個、擴建16個、裝修改造14個,在全區建成了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全面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框架,社區衛生“15分鐘醫療服務圈”的建立,使全區近七成居民有病首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極大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二是完善戶戶擁有家庭醫生的“大體系”。拓展服務內涵,注重完善功能,逐步實現服務對象由病人向社區居民轉變、工作職責由單純治病向保障健康轉變、服務方式由坐堂行醫向送醫上門轉變,構建起了戶戶擁有家庭醫生,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大體系”。重點強化了“三項服務”。強化綜合服務。把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師組成服務團隊,通過簽訂保健合同、定期隨診、上門服務等方式,開展社區衛生全程便民服務,并根據各社區不同居民的層次和需求,實行不同的社區衛生服務方式。強化連續服務。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檔案,深入開展健康教育、慢病防治、婦幼保健、殘疾人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通訊信息技術“六進社區”活動,全面掌握居民個人健康狀況,實行不間斷的健康管理,針對出現的健康問題及時采取干預措施。目前,為17、6萬家庭53、2萬居民建立檔案,記錄每個居民的生活習慣、既往病史、診治情況、家庭病史及歷次體檢結果等。健康檔案建立后,社區醫生分片管理,對重點人群實施規范化動態管理。目前,納入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管理人數已達48、5萬人,管理率達91%。強化上門服務。引導和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貼近家庭、貼近群眾,主動送醫上門,努力為居民提供“零距離”服務。全面推行社區責任醫生制度,主要負責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和慢性病管理。每年對6萬名四種慢性病人、14、8萬名婦女、1、4萬名兒童、4、5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和8742名殘疾人實行重點服務,先后上門提供防治服務達40余萬人次。
三是強化星級衛生服務評定的“大監管”。為使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上檔次,我們以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為總抓手,把社區衛生服務設施、公共衛生服務數量、服務質量等指標全部具體化、數字化,將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劃分為一至五星級,全年分兩次進行檢查驗收、掛牌確認,并評選出“十佳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十佳社區衛生服務標兵”、“十佳社區衛生助理員”。同時,對達不到星級規范化建設標準且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予以摘牌。通過星級創建活動,打造了一批社區衛生服務精品站點,擴大了社會影響,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度。目前,已評出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10個,四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17個,三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35個,二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并逐個舉行了授牌儀式。
一是建立工作落實機制。“項目化、責任化、指標化”是泰山區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按照“三化”要求,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硬件建設和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各項工作任務都明確到具體項目、具體責任人、具體完成時限,并輔之以強有力的調度督查,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同時實行“三進社區”,即領導干部進社區。在區級領導干部中實行了“五個一”制度,其中一項就是要求每名區級領導包保一個后進社區,每月15日為包保工作活動日,要求各包保領導深入社區調查研究,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協調資金,加大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并將活動情況一月一通報,充分調動了領導干部重視社區衛生工作的積極性。部門服務進社區。“衛生職能進社區”是“十進社區”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把區衛生局的服務職能下放到各社區,在社區設立服務平臺,把各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細化、量化,排出具體形象進度,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醫療保健服務。健康督察進社區。在全區推行了社區衛生助理員制度,每個社區配備一名社區干部擔任社區衛生助理員,負責監督、督查、評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人員的工作,協調、組織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落實,被社區群眾親切地稱之為“健康督察”。通過實行“三進社區”,真正做到了領導在一線指揮,部門在一線服務,問題在一線解決,使社區成為了衛生服務的“第一辦公室”。
二是建立科學規范的考核評估機制。區政府成了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評委員會,全年分兩次對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評驗收,我們把居民滿意度和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作為考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人員的重要指標,對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動態管理,把社區衛生服務設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指標全部具體化、數字化,將考核成績與經費撥付相掛鉤。對達不到服務標準、社區居民滿意度不高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限期整改,對整改仍不合格的實行末位淘汰制,取消社區衛生服務資格。提高社區衛生人員待遇,實行績效工資制,醫務人員的報酬與服務數量和服務質量掛鉤,探索建立了結構補貼、養老和醫療保險等待遇保障機制,實行區級統籌,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做到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充分調動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建立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提供機構公開招投標機制。在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實施“提供機構公開招投標”模式,是保證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質量,提高補助資金效益的有效措施。區衛生局、區紀委、區財政局在全區范圍內公開招標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區衛生局作為招標主體,制定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評價標準及機構準入標準,委托招標公司對泰山區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供機構進行公開招標。通過資格確認、實地考察、投標、開標,在轄區內387家醫療機構中有6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獲得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資格。通過探索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方式,建立政府對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落實情況的考核評價標準,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更好地落實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財政補助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