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當地贊美他人贊美他人,是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常常碰到的情況。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恰當地贊美別人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別人的贊美。
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從他人那里得到賞識,但是,我們之中認為周圍的人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并不多,而我們自己也很少評論那些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我們所喜歡的言行。這一點著實令人感動奇怪,因為表示贊賞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任何代價,而我們在贊美別人后自己得到的報償卻是多方面的。人人都喜歡被贊美。
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曾推出一條原則"給人一個好名聲",讓他們去達到它。他們寧愿做出驚人的努力,也不會使你失望。因為贊美是不會被人們拒絕的。
我國清朝出現過一部《一笑》的書,里面記載了這樣一則笑話:古時有一個說客,當眾夸口說:"小人雖不才,但極能奉承。平生有一愿,要將一千頂高帽子戴給我最先遇到的一千個人,現在已送出了999頂,只剩下最后一頂了。"一長者聽后搖頭說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頂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頭上。
"說客一聽,忙拱手道:"先生說的極是,不才從南到北,闖了大半輩子,但像先生這樣秉性剛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實沒有!"長者頓時手持胡須,洋洋自得地說:"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聽了這話,那位說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這最后一頂帽子剛剛送給先生你了。"這只是一則笑話,但它卻有深刻的寓意。
其中除了那位說客的機智外,更包含了人們無法拒絕贊美之辭的道理。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贊美他人能滿足他們的自我。如果你能以誠摯的敬意和真心實意的贊揚滿足一個人的自我,那么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變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達理、更樂于協力合作。
美國的一位學者這樣提醒人們:努力去發現你能對別人加以夸獎的極小事情,尋找你與之交往的那些人的優點,那些你能夠贊美的地方,要形成一種每天至少五次真誠地贊美別人的習慣,這樣,你與別人的關系將會變得更加和睦。發現值得贊美之處只要你愿意,您總是能夠在別人身上找到某些值得稱道的東西,也總是可能發現某些需要指責的東西。這取決于你尋找什么。
一位心理學家曾成功地改變一位被認為"不可救藥"的兒童,他的方法就是善于發現他值得贊美之處。孩子的父親說:"這是我見過獨一無二的孩子,簡直沒有一點可愛的品質,沒有一點。"于是,心理學家開始從孩子身上尋找某些他能給予贊許的東西。
結果他發現這孩子喜歡雕刻,并且工藝很巧妙,而在家里他曾因在家具上雕刻而受到懲罰。心理學家便為他買來雕刻工具,還告訴他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同時贊美他:"你知道,你雕刻的東西比我所認識的任何一個兒童雕刻得都好。"不久,他又發現了這個孩子幾件值得贊美的事情。
一天,這個孩子使每一個人都大吃一驚:沒有什么人要求他,他把自己的房子清掃一新。當心理學家問他為什么這樣做時,他說:"我想你會喜歡。"贊揚能夠鼓勵他人前進。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榮譽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層次的需要。一個人具有某些長處或取得了某些成就,他還需要得到社會的承認。贊美的作用,就是承認他人的長處和成就的方式。
當他的行為受到稱贊,就會受到鼓舞,發揮更大的積極性,繼續努力前進。贊美他人還能溝通自己與他人的感情。特別是當你與他人產生隔閡時,關心對方,注意和肯定他人的長處,是消除這種隔閡最有效的方式。
另外,對于自己不太親近的人,恰到好處地給予贊美,也會使雙方增加親近感,建立更進一步的人際關系。贊美可以使人們的關系親近。同時,贊美他人可以反過來激勵自己。
被人贊美的,肯定是一個人的長處。而在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差距,并促使自己努力趕上去。所以贊美他人,在鼓勵他人進步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進步;這也許就是前面所說的贊美他人,我們自己也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回報。
贊美他人的技巧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贊美他人作為一種溝通技巧,也不是隨口說幾句好聽的恭維話就可奏效的。事實上,贊美他人也有一定的原則和技巧,"出口亂贊",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贊美他人首先必須真誠。
每個人都珍視真心誠意,它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英國專門研究社會關系的卡斯利博士曾說過:大多數人選擇朋友都是以對方是否出于真誠而決定的。如果你與人交往不是真心誠意,那么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不可能的。
贊美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贊美不是出于真心,對方就不會接受這種贊美,甚至懷疑你的意圖。因為人性中有一個優點,就是"無功不受祿"。如果你毫無根據地贊美一個人,他不僅感到費解,還會莫名其妙,覺得你油嘴滑舌,有詭詐,想利用他,進而引起他對你的防范。
所以在贊美他人時,為避免引起類似誤會,你必須確認你所贊美的人"確有其事",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去贊美他。比如一位你所熟悉的美貌女士,你可以對她說:"你真美。"這樣她可能會感激你對她的贊美;但如果你對一位其貌不揚的女士說這句話,則可能會引起她的反感。
同樣,如此贊美你所熟識的女性,對方會很愉快地接受,而你如果用這種方式去贊美一位陌生的路人,對方一定會懷疑你心術不正,因為你與對方素不相識,對方覺得你沒有理由去贊美她。贊美他人還必須誠心,對他人的優點和長處你必須是真心真意地佩服。虛情假意的贊美只能讓人覺得你是在嘲笑或嫉妒他人。
越具體的贊美效果越好贊美他人的第二個原則是必須具體。因為贊美時越具體明確,其有效性就越高。含糊其詞的贊揚會引起混亂,并引起一些誤會。
空泛、含混的贊美因為沒有明確的評價原因,常使人覺得不可接受,并懷疑你的辨別力和鑒賞力;而具體的贊美因是有所指的,會讓人聽起來覺得更加真誠友好。西方有句俗話說:"每天早晨大夸你的朋友,還不如詛咒他。"培根也這樣說過:"即使是好心的贊美,也必須恰如其分。
"所謂恰如其分,就是要避免空泛、含混、夸大,而要具體、確切。但是我們贊揚別人時不一定非要是一件大事不可,而別人的一個很小的優點或長處,只要我們能給予恰如其分的贊美,同樣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贊美一位證券經紀人買賣證券的能力,對他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甚至他很可能認為你僅僅是在奉承他,因為他作為一名證券經紀人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如果你稱贊他在木炭上烘烤牛排的方法,他將喊著名字為你祝福。你因為對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贊美別人,人們會對你的贊美感到更加興奮不已,其原因便是你記住了贊美他人必須具體的原則。所以當你要贊美一個人,如果確實從他身上找不出他的具體的優點和長處,你不妨轉而贊美他的愛人、小孩,甚至是家具的擺法,只要是具體的就行。
"無意"的贊美就是不是有意說給被贊美者聽的贊美,這種贊美往往被人認為是出于內心,不帶私人動機。《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故事:有一次賈寶玉因為史湘云、薛寶欽勸他為官作宦、人仕從政,便對史湘云和襲人贊美林黛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嗎?要是她也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碰巧黛玉這時剛好來到窗外,無意聽見,使她"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
結果寶黛倆互訴肺腑,感情大增。因為在黛玉看來,寶玉在湘云、寶釵和自己三人中只贊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贊美是很難得的。倘若寶玉當著黛玉的面說這番話,好猜疑的林黛玉恐怕還會說寶玉打趣她或想討好她哩!無意的贊美,雖然出自無心,但可以得到空前的成功。
一位副刊編輯需要一篇連載小說,決定親自去找一位并不怎么有名的作家,請他撰寫這篇小說。這位作家只住一間小房,編輯來訪就坐在他的床沿。彼此談好寫作的細節,交稿的方式等問題后,編輯臨走前在房門外大聲說:"喂,老兄,這篇小說的事我全拜托你了!"說得那么大聲,連作家的妻子和他的鄰居都聽到了。
沒想到,一句無心之言,使這位作家寫出最好的作品,因為編輯一句無意的贊美,極大地鼓勵了作家。把握贊美的頻率事實證明,在特定時間內,一個人贊美他人的次數,尤其是贊美同一個人的次數越多,其作用力也就越低。所以我們應該記住,人們需要贊美,但千萬不要輕易贊美。
如果你太頻繁地贊美別人,別人對你的贊美就覺得無所謂了,甚至還會認為你是一個以虛譽釣人的獻媚者。在這種情況下,你贊美別人一次,別人就會增加一份對你的警惕和反感。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對自己的贊美顯得不斷增加的人,并且對自始至終都贊美自己的人和由最初貶低自己逐漸發展到贊美的人,尤其喜歡后者。
因為相對來說,前者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一個"和事化",而人們對后者所產生的印象是:說我不好,一定是經過考慮。分析的,可能有他一定的道理,從而認為對方可能更有判斷力,進而更喜歡他。所以贊美他人的第二大技巧也可以說成:慎重地給予贊美。
人際關系名言錄親切的態度是聯系社會的項鏈。——歌德間接贊美比直接贊美更有效所謂間接贊美就是借第三者的話來贊美對方,這樣比直接贊美的效果往往要好得多。比如你見到某甲,你對他說:"前兩天我和某乙談起你,他對你推崇極了。
"無論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反正某甲絕對不會去調查是否屬實的,但他對你的感激肯定會超乎你的想象,如果碰巧某乙又是某甲平素很敬重的人,那么他對你的感激就會更深。間接贊美的另一種方式就是當事人不在場時進行贊美,這種方式有時比當面贊美所起的作用更大。一般來說,背后的贊美都能傳達到本人,這除了能起到贊美的激勵作用外,更能讓被贊美者感到你對他的贊美是誠摯的,因而更能增強贊美的效果。
前文提到的賈寶玉對林黛玉的贊美,就是因為是在林黛玉不在場時進行的,所以林黛玉對他就更加信任、感激。總之,贊美是人們的一種心理需要,是對他人尊敬的一種表現。恰當地贊美別人,會給人以舒適感,同時也會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
所以在
溝通中,我們必須掌握贊美他人的技巧。批評他人的技巧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生在世,孰能無過,在我們的溝通活動中,往往會發現別人身上的缺點和過錯。
一般來說,人都有自知之明。人們發現自己的錯誤后,會對過失的性質、危害、根源等進行一些反思。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自己的反思再深刻,總不如"旁觀者"看得透徹。所以,當我們發現別人的過失時,及時地予以指正和批評,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說贊美如陽光,批評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這話是有道理的。
我們在溝通中,既需要真誠的贊美,也需要中肯的批評。有人以為,批評他人往往是"得罪"人的事,不是有"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說法嗎?的確如此。但是,之所以如此,恐怕主要還是我們批評他人時缺乏技巧的原因。
醫學發展至今,許多"良藥"已經包上糖衣,或經過蜜炙,早已"不苦口"了;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研究一下批評他人的技巧,變成"忠言不逆耳"呢?批評他人作為一種技巧,到目前可以說還鮮為人知。說到批評這個詞,人們就會很容易想到損人、讓人丟面子。頤指氣使等等。
然而在溝通中,若要協調自己的人際關系,在批評他人時絕不應有上述情況。要知道,我們批評人,真正目的并不是要把對方整垮,而是要幫助他成長。所以真正的批評,絕不能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而是要在維護對方自尊心的基礎上,幫助他認識所犯過失的性質、危害。
根源等,讓對方更加正確地行事,也使自己的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要尊重事實批評他人通常是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批評他人一定要有意義,否則,對方會感到你在吹毛求疵。要記住,我們批評他人,并不是批評對方本人,而是批評他的錯誤的行動,因為你感興趣的或對你影響最大的畢竟是他的活動而不是他本人。
把你的批評指向他的活動,你實際上就能給他一個稱贊,同時建立他的自我,讓他知道你認為他的程度絕不致犯下這樣的錯誤,并且你希望他做得更好。這之間對于他"不辜負"你的期望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激勵。比如你作為一名報紙編輯去印刷廠校清樣,結果發現版面上一個標題字錯了而校對人員沒有發現,這時你應該對他進行批評,你可以說:"這個錯字你沒有校出來。
"你也可以說:"你對工作太不負責了,這么大的錯字你都沒有校正。"很顯然,后者是不易被對方接受的,因為你傷了他的自尊心,很可能導致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出更多的紙漏。同時,批評人要尊重事實,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無限上綱。
比如上述清樣上的差錯,可能是校對人員一時的疏忽,就不能上升到"工作責任心"的高度;也可能是校對人員校出后,組版人員疏忽而沒有更正,這就要求我們在批評他人前,一定要弄清事實的真相,不能捕風捉影、想當然爾。如果你的批評超出了事實范圍,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就會嚴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使他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侮辱,這就會把對方推到你的對立面去,使問題變得不容易解決。人際關系名言錄商人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德行中,平易近人是最重要的。
所謂平易近人,并不很困難,只要常常考慮別人的立場,再決定自己的作用就可以了。——雷那特批評要誠懇批評他人是為了幫助對方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積極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制服別人或把別人一棍子打死,更不是為了拿別人出氣或顯示自己的威風,所以批評他人時態度一定要誠懇,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以關懷、愛護。誠心誠意的態度來對待他;而不要擺出一副很嚴肅或陰沉的面孔,鄭重其事地用指責和強硬的口氣說話,因為這樣會造成緊張的氣氛,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最好是和顏悅色而又誠摯懇切,這樣才有利于達到心靈溝通、心理包容的目的。誠懇的批評還表現在對對方客觀的評價。一個人偶犯過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因此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這就不客觀了。
比如夸大對方所犯過失的事實,形容過分,甚至否定一個人的前途,這些都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在批評他人時,"不可救藥"、"我算把你看透了"、"你是出窟的歪磚定了型"等語言是要避免的,另外,像:"你向來都……"、"老是"、"從來就沒有"等字眼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抱有成見、態度不誠懇,因而會產生對立情緒,這樣自然就會削弱你批評的力度。人際關系名言錄如果你手中只有鐵錘,你會傾向把一切問題當作釘子。
——馬斯婁以真誠的贊美作開頭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犯了過失,并不等于他一無是處。所以在批評對方時,如果只提對方的短處不提他的長處,他就會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到委屈。
比如一個人平時工作頗有成效,偶爾出了一次質量事故,如果批評他時只指責他導致的事故而不肯定他以前的成績,他就會感到以前"白干了",從而產生抗拒心理。另外,據心理學研究表明,被批評的人最主要的心理障礙是擔心批評會傷害自己的面子,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批評之前幫他打消這個顧慮,甚至讓他覺得你認為他"功大于過",那么他就會主動放棄心理上的"抵抗",對你的批評也就更易于接受。事實證明,這種批評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先講自己的缺點和錯處。這是因為你講出你的錯誤,能給對方這樣的心理暗示,你和他一樣是犯過過失的人,這就會激起他與你的"同類意識"。在此基礎上你再去批評對方,他就不會有"損害面子"的顧慮了,因而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批評了。
美國學者戴爾·卡內基在他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講述了他批評他的秘書的技巧:"數年前,我的侄女約瑟芬,離開她在堪薩城的家到紐約來充任我的秘書。她當時19歲,3年前由中學畢業,她的辦事經驗比年齡稍多一點,現在她已經成了一位完全合格的秘書。……當我要使約瑟芬注意一個錯誤的時候,我常說:’你做錯了一件事,但天知道這事并不比我所做的許多錯誤還壞。
你不是生來具有判斷能力的,那是由經驗而為;你比我在你的歲數時好多了。我自己曾經犯過許多愚魯不智的錯誤,我有絕少的意圖來批評你和任何人。但是,如果你如此如此做,你不是更聰明嗎?’……"如果批評的人開始先謙遜地承認他也犯過錯誤,然后再指責別人的過失,他將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評。
含蓄地批評他人人都是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評,主要原因便是怕觸傷他的自尊心和榮譽感。為此,我們在批評他人時,便可尋找一種不同于直接批評的方法,卻能達到批評他人使其改正錯誤的方式。這種方式便是含蓄地批評他人。
講究含蓄,首先忌諱的便是大發雷霆。有些人所犯的過失對我們可能是直接的傷害,作為批評者往往容易發怒。但是,發怒和批評不是一回事,。
怒并不能解決問題。且大發雷霆會嚴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增加對方的抗拒心理,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其次,批評不應在公眾場合進行,尤其是不要當著他所熟悉的人的面批評。
否則,會使對方感到"面子"受到了傷害,增加他的心理負擔,影響批評的效果。比如,你在客人面前批評你的丈夫,不論你說的是否在理,他都會感到在客人面前大大地丟了面子,甚至認為你是在通過羞辱他而達到你的自我滿足。所以,含蓄的批評應該是在私下里進行的。
另外,在批評的語氣上也可以表現出含蓄。比如,要對方改正錯誤,用請求的語氣說:"請你做一些修改好嗎?"如果說:"你馬上給我改正過來!"對方肯定不愿意接受。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諫聞名于世,而他在批評唐太宗時也很善用含蓄的方法。
一次,有人送給唐太宗一只鴿子,唐太宗很高興,就托在手臂上逗著玩。見魏征進來,怕他看見,趕緊揣到懷里。其實魏征早已看見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時有意慢條斯理,拖延時間。
結果等魏征走了,鴿子也悶死在唐太宗懷里。這里,魏征就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評了唐太宗"玩物喪志"的行為。不要讓批評成為負面力量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種批評如果反復進行,就會失去激勵的作用。
有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以為自己占了理,批評個沒完沒了。其實這是低下的批評方法。有經驗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注意:批評別人時,每次只提及一點或兩點,切勿"萬箭齊發",讓人難以招架。批評的問題大多會使對方難堪,批評的話更不宜反反復復,一經點明,對方已經聽明白并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就不必再說下去了。如果只圖"嘴巴快活",說個沒完,勢必適得其反。
要想一個人對一次已知的過失引起注意,一次批評也就足夠了。批評兩次完全沒有必要,要是再有第三次,那就成了嘮叨了。總是把別人過去的過失拿出來嘮叨個沒完,對對方是一個很沉重的心理壓力,對你自己來說也是愚不可及的。
這樣會加深對方與你的對立情緒。所以要記住:你所批評的他人的過失一旦得到糾正和解決,就永遠把它忘掉。批評他人時,切忌用諷刺、挖苦對方的言辭,比如"就你了不起"、"你不就是……"等,因為這是一種輕視他人的態度,也是缺乏修養、沒有溝通風度的表現。
有經驗的溝通者,在批評他人時,會采用上述各種技巧提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但不會用諷刺、挖苦的言詞和粗話等其他有辱對方人格的方式。人際關系名言錄天下最該改變的人,是"別人"。——馬克吐溫友好地結束批評正面地批評他人,對方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壓力。
如果一次批評弄得"不歡而散",對方一定會增加精神負擔,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對抗情緒,為以后的工作或溝
通帶來障礙。所以,每次的批評都應盡量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會見結束時,可以對對方表示鼓勵,提出充滿感情的希望,讓他對這次見面的回憶當成你對他的一次贊許而不是一次意外的打擊,這樣會幫助他打消顧慮,增強改正錯誤、做好工作的信心。
比如分手時可以這樣說:"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你。"并報以微笑,而不以"今后不許再犯"作為警告。不同的人由于經歷、知識、性格等各種自身素質的不同,接受批評的能力和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在溝通中,我們應該根據不同人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批評技巧。但這些技巧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不損對方的面子,不傷對方的自尊心。讀懂人心這一本書有人說,如果能把人心像書一樣拿在手上閱讀的話,你就會以熱情和自信的態度來面對蕓蕓眾生。
這話頗有道理。其實,人就像是一本書似的,如果能知道閱讀的方法的話。這種"閱讀的方法"就是觀察力,要能夠"讀"出你的溝通對象的心理,這樣在你與對方的溝通中你才能更有自信心。
當然,"人心隔肚皮",要掌握"人心",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人都有隱蔽著的內在思想、動機等,這些都是人們不愿輕易示人的,但是,這些隱蔽的東西總會不自覺地通過外在的行為表現出來,從而被人們覺察到。一般來說,觀察他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觀察對方主要的特征是杞人憂天的消極型還是爽朗開明的積極型;二是歸納出圍繞在這種特征上的其他種種特征,比如消極型的人往往有"為難"的表示;而一個爽朗開明的溝通對象,則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要說的話。
觀察他人也有很多技巧,這一點在我國古代的一些經典著作中曾有過精辟的論述,現歸納于下。·從對方的一言一行中考察他的為人和性格。·觀察一個人時,不能只聽對方怎么說,更重要的是觀察他的行動。
我們不能被對方漂亮的言辭所迷惑,只看其現象,而看不到他的本質。·根據對方的好惡以及交友原則去觀察他的為人,這也是一種有效的觀察他人的方法,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他所交結的朋友身上也可以看出他本人的性格特征。·在與人溝通時,如果對方能真誠地對我們給予批評,這就說明他想要與你真正地交朋友,這也為我們觀察他人和選擇理想的交往對象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觀察一個人時,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輕信他人對他的評價,"眾口鑠金"的現象并不是不存在的。人際關系名言錄書是別人辛苦完成而自己能簡單吸收、并改善氣質的最佳途徑。——蘇格拉底
..
褒貶抑揚兩得意責任編輯:飛雪 閱讀: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