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體育太極教案篇一
陳式太極拳
一、太極拳發展史
研究歷史的學者,把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發展,按時代特征劃分為近代、現代和當代三個時期。查太極拳在清季乾(隆)嘉(慶)時,還只在河南溫縣趙堡、陳溝等村落中流傳,鮮為人知。自楊祿禪,武禹襄于道(光)咸(豐)年間將太極拳廣為傳播后,太極拳始得風糜大眾,聞名中外。這段歷史算起來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其發展演變情況,實亦有近代、現代、當代之分,即創業、發展和普及三個歷史時期,這種劃分不僅符合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演變,也符合太極拳自身發展情況。了解這三個歷史時期——太極拳百余年來的發展情況,有助于全面繼承和健康地發展傳統武術武術。
(一)近代太極拳家創業
從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到1911年(宣統三年),是近代太極拳家創業時期。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教散失,患亂叢生,愛國人士亟思圖強救國,呼吁“尚武自強,以求強國種”,清廷軍旅多延請民間武師教官兵,提高戰斗技術;富商顯宦家居外出,恒聘鏢師護衛;勞動人民亦多習武,健身御侮;文人雅士雅好武技者日眾,用以養性自娛;加以宣揚武俠英烈事跡評話說部的鼓吹,時風所尚,促進了武術運動的極大發展。太極拳苑的拓荒者楊祿禪、武禹襄順應時代要求步入武壇,成為一代大家。
楊祿禪名福魁(1799~1872),河北永年縣南關人。自幼生活在河南溫縣陳溝,曾隨鏢師陳長興(字云亭1771~1853)學拳。壯年返回故里以教拳為業,得以結納本縣儒生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昆仲三人。武汝清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進士,官刑部四川司員外郎。京西富豪張某煩他代聘護院武師,汝清遂薦祿禪來京應聘,后來又保薦祿禪到旗營充任武術教員。楊氏從此定居北京教拳。楊祿禪的次子楊班侯(1837~1892)20歲后亦進京助父教拳,后在旗營任職、是戴藍翎的“武德騎尉”。因他武技出眾,對弘揚太極拳貢獻較大。
楊氏父子高于同時代其他武術家之處,不光是武技出眾,而是能掌握時代脈搏,適應客觀需要,將技擊和健身融為一體。根據清末貴胄富室體質和生活習慣的特點,把拳技擊拳勢改為不猛不硬,順遂圓活,老幼強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練習,擴大了教學對象,太極拳遂風糜于京師。楊祿禪的弟子中著名的有富英、王蘭亭、夏國勛、劉太監、李東瑞(王蘭亭代收)等,楊班侯的弟子中著名的有萬春、凌山、全佑、王僑宇等。他后來因故返里隱居,又收有弟子張信義、陳秀峰等人。
楊祿禪的同鄉拳友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清貢生,出自武術世家。自幼跟隨父親武烈(武秀才)練習紅拳和騎射擊刺之術。永年西大街太和堂藥店(現在尚有)為溫縣陳溝陳德瑚之祖產,但房屋是武家的,陳德瑚和禹襄的二哥武汝清是同科進士,因此,兩家關系甚好,禹襄到太和堂藥店,得以粗知太極拳術。咸豐二年(1852年)禹襄長兄武澄清得中進士,授職河南舞陽縣知縣,時太平軍已抵長江,禹襄奉母命去舞陽省兄,經太和堂店東介紹,禹襄繞道溫縣趙堡鎮拜訪了當地名師陳清平(1795~1868)。陳清平授以拳技奧秘。禹襄到舞陽后又從長兄澄清處獲得山西王宗岳的《太極拳譜》(澄清得于舞陽鹽店-王宗岳“太
1 極拳譜”之出處今另有新說)。從此,無意仕進,放棄科考,終身致力于太極拳術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論之余緒,以儒家學說為指導,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理,醫家經絡氣血之說,養生家吐納導引之功,陳清平所授蓄發提放之技,結合實踐心得,寫出了《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勢略說》、《四字密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論,把太極拳升華為練意,練體,養氣(蓄神)三者相結合的高級拳術。他的傳人李亦畬(1832~1892)繼禹襄之學而光大之,寫有《五字訣》、《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訣》、《敷字訣解》、《太極拳小序》及《跋》等。禹襄的長兄澄清晚年亦寫有《釋原論》、《打手歌》。武、李兩家所寫拳論本諸實踐,并非向壁虛構,為太極拳的發展提供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膏馥了眾多的太極拳家,迄今仍被太極拳研究者奉為圭臬。
武禹襄還根據拳理拳法創編了一套融技擊健身為一體的新型拳勢和刀、桿鍛煉套路,并把原來只有一進一退的推手,改為進退各為兩步半(暗合五行,后人又發展為進退各三步半),進步先進前足,后退先退后足的活步推手。因武禹襄、李亦畬都是出身于書香門第的儒生,當時社會習俗士大夫階級的人也不能當拳師,所以禹襄所創拳式到第三世郝和(字為真,1849~1920,李亦畬的傳人)才廣為傳業,盛行于世。
在楊祿禪、武禹襄和他們的傳人的辛勤努力下,太極拳始成為既有理論指導,又有教學內容和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法,才得以把太極拳傳播到通都大邑,并為日后的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是太極拳在眾多拳種中獨能脫穎而出,如虹貫長空,成為舉世矚目的體育運動項目的根本原因。飲水思源應歸功于太極拳苑的拓荒者楊祿禪、武禹襄這兩位武術大家。當代武術家顧留馨說:“近代太極拳的傳布,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不斷創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鉆研
總結
,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岳(太極拳論)之抽象性的概括,遠為具體切實。有繼承、有發展,乃能自成一家。”可為符合歷史真象之言。(二)太極拳步入現代發展時期
從1912年到1948年,是太極拳步入現代發展時期。
辛亥革命后,由于政權更迭,加上交通工具的改進,軍隊戰爭手段的更新,影響了武術的發展。清末掀起的武術高峰,至此跌入低谷。但是太極拳由于他本身的優勢,繼續為各界人士特別是政客和知識分子所鐘愛。民初,北京人許禹生(楊健侯的弟子),武清人李東瑞(楊祿禪私淑弟子)鑒于不少武術家從大宅門和舊軍隊中退職,流落民間,遂將他們中的優秀者組織出來,許禹生在北平成立了“北京體育研究社”,聘楊少侯(師承伯楊班侯之拳技)、楊澄甫(楊健侯之子)、吳鑒泉(全佑之子)、紀子修(師承凌山)等來社教授太極拳。李瑞東在天津創辦了廣武學會(又名“中華武法會”)也積極傳授太極拳。后來愛國將領張之江在教育家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宣傳“強種救國”、“御侮圖強”。發揚尚武精神,于1927年12月創辦了武術研究所。當時的南京政府和地方軍隊也將武術列為訓練軍隊的主要術科,于是社會上再度掀起武術熱,各省、市縣的“國術館”,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
由于當時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于是太極拳名家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孫祿堂(學太極拳于郝為真)、郝目如(郝為真之次子)、李畬遠(郝為真的弟子)、陳微明(楊澄甫的弟子)、陳照丕(陳長興之玄孫)等相繼應聘南下寧、滬、杭、穗等地教拳,將太極拳教學擴大到長江、珠江流域。
溫縣陳溝的陳發科(陳長興之曾孫、陳照丕之堂叔)也北上授藝。溫縣趙堡鎮的和慶喜鑒于趙堡太極頻于失傳,以七十余歲高齡在本地積極課徒。郝為真的2 入室弟子邢臺李圣端(回族)創辦邢臺國術館,率先將太極拳傳于回民子弟。這些名家適應客觀需要,發展了拳式套路(如李景林、陳微明創編了太極拳長拳)、推手內容(如許禹生引進了單推手。楊澄甫發展了大捋推手,武云所長倬初創了江路太極散手對練等),創編(或改編了)刀、劍、槍的練習套路(如李景林創編武當太極劍,吳圖南創編了太極刀等)。積累了教學方法。
有識之士還竟相著書立說,闡揚太極哲理,以期發揚民族精神,使國之瑰寶,傳之久遠。其中著名的有陳鑫(字品三。1849~1929)的《太極拳圖說》,(1933年開封出版時更名為《陳氏太極拳圖論》)為陳溝太極拳最早的理論著作;沁陽杜育石(陳清平的再傳弟子)的《太極拳正宗》(1935年開封版),為趙堡太極拳最早的拳理著作;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京城出版)是楊式太極拳的最早著作);徐致一(吳鑒泉的弟子)的《太極拳淺說》(1929年文華圖書印刷公司版)是吳鑒泉拳勢的最早著作。李亦畬的長孫李槐蔭(1903~1956)應邀出版了《廉讓堂太極拳譜》,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拳論的正式出版。
由于這一時期的太極拳突出了健身技擊和表演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等優點,獲得了知識界及上層人士的喜愛,他們不僅練拳習武,研究拳理拳法,還對太極拳史、流行拳式、諸家變遷、拳譜真偽等進行了系統考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家要屬徐震(字哲東,1898~1967,中央大學文學教授;郝月如的弟子),唐豪(字范生,1897~1959,律師,“中央國術館”政審處處長)和張士一(南京高等師范學院和中央大學英文教授。徐震的《太極拳考信錄》、《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是考據太極拳史實的權威著作。唐豪將他在三十年代所見到的太極拳式劃分為十一個類型,開太極拳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說之濫解。直到現在我國官方仍持此說,可見其影響之巨。
總之,這個時期,太極拳苑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周鼎夏彝競放異彩的壯麗局面,是太極拳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具體體現。“七七事變”后,太極拳在淪陷區的發展雖然受到了一定阻礙,但避地異鄉的太極拳家還是做出了可貴的成績。如趙堡鎮的鄭悟清(1895~1984),鄭伯英(1906~1961)二人都是和慶喜的高足,抗戰后移居西安。打破“拳不出門”的戒律,將太極拳(當時稱‘和式太極拳’)傳到西北教學,時人譽為“西安二鄭”(或‘和式二鄭’)。楊門弟子李雅軒避地成都,成為太極拳四川的主要傳授者,被譽為”四川太極拳宗師”,河北清河人顧榮科、霍昌奎(二人都是菖顯齋的入室弟子)率先將武式太極拳傳入沈陽,后來又邀請郝為真的門徒閨志高(1882~1961)出關教拳,武式太極拳遂遍傳遼寧大地。孫祿堂的學生李玉琳于1936年執教哈爾濱,白山黑水間習太極拳者也日益增多。
(三)太極拳在當代得到廣泛普及
從1949年迄今,是太極拳在當代得到廣泛普及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術被當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予以繼承下來,寓健身、表演技術為一體的太極拳被列為重點研究和推廣項目;并賦以時代意義,把練拳健身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為了增強人民體質普及太極拳,國家體委編制了易于學習的簡化太極拳,出版了陳、楊、武、孫、吳、五式太極拳專著。體育學院和其他高等學校開設了教練太極拳的課程;太極拳運動員參加了自1953年以來的歷屆全國性的武術運動會;有關醫療部門還把太極拳鍛煉用以臨床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太極拳創自于明末清初,由陳王廷把中國的傳統武術,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
3 經絡學說和導引術、吐納術綜合性的創造了具有陰陽性質、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符合人體生理規律和大自然運轉規律的拳術。在黨和政府大力宣傳和積極提倡下,各地太極拳社,輔導站相繼興起,學校、機關、部隊、工廠、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士參加了太極拳鍛煉,太極拳成為廣大人民用來鍛煉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手段,參加人數之多,流傳地區之廣,是任何體育項目都難望其項背的。散居在各地的太極拳家如北京的崔毅士、楊禹廷、陳發科,吳圖南、孫劍云;上海的郝少如、傅鐘文、馬岳梁;天津的郝振鐸、張萬福;南京的褚桂亭;杭州的黃元秀、趙斌等是這一時期弘揚太極拳的中堅力量,陳、楊、武、李(瑞東)、吳、孫、和(趙堡和式)七大流派的傳統太極拳都得到了較大的普及。在香港的楊守中、董英杰、吳公儀、吳公藻,在臺灣的鄭曼青等太極拳家為向海外推廣太極拳也做出了可喜的成績。
遺憾的是,這一時期過多的強調了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雖在普及太極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對太極拳技擊特點的繼承和研究未能給予應有的重視,致使不少特技瀕于失傳。在十年**期間,太極拳也和其他優秀文化一樣備受摧殘,造成太極拳苑一片蕭條景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發展武術方面采取了許多措施,太極拳也得到了復蘇,迎來了第二個春天。1978年11月16日應日本訪華代表團團長、日本眾議院院長三宅正一之請,鄧小平同志為日本太極拳愛好者題寫了“太極拳好”四個輝煌大字,揭開了太極拳運動的新篇章,不少城市成立了太極拳研究會,眾多太極拳家為弘揚太極拳藝而辛勤耕耘;《武術健身》(1981年6月創刊),《武林》(1981年7月創刊)、
1990年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把太極拳列為開幕式上的表演項目;河北省于1991年秋和1994年春在太極拳發祥地--太極拳從此處走向世界的廣府鎮(屬邯鄲地區永年縣)舉辦了第一、第二屆國際太極拳聯宜會,太極拳苑再一次出現了云蒸霞蔚、煥發麗彩的新氣象。這一切無異會加強太極拳隊伍的凝聚力,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把太極拳的活動推向新的高潮。
太極拳做為“太極文化”的代表,它的內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術藩籬。它產生于中華大地,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應進一步發揮其重大作用,使之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二、太極拳的功理功法源考
關于太極拳之源,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太極拳是武當道人創造的拳術,因此又稱“道拳”,“武當拳”。太極拳的功理功法自然源自武當道教,其可以追溯到道教的理論基礎老子的《道德經》,諸如太極拳的“拳法自然”、“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后發制人”,無不是《道德經》的“道法自然”、“柔弱勝剛強”、“不敢為天下先”的引申。具體說來,太極拳的功理功法,可以用武當道教的“三說四論”進行概括。
(一)“養生健身”的起源說
佛教修來世,道教修今世。道人修煉的目的就是為了“長生不老”,“飛升登仙”。因此,他們對養生健身十分重視。為此他們除了借外物(外丹),更主要的是導引行氣煉內丹。道教認為“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要養生必須“寶精愛氣”,氣是“人”與“仙”之間的橋梁。這種“氣”就是“內丹”。煉內丹就
4 是“煉氣”。煉氣的方法,大致有:食氣,即不食五谷,專門食氣,最后達到“辟谷”而“胎息”的境界;養氣,吐故納新,補充內氣,護養真氣,延年益壽;行氣,運用意念,調動內氣,周身運行,通達筋骨,驅逐百病,行氣的最高境界,是用身體內的陰陽二氣,在自身中“燒煉”,所謂“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人體就是“丹鼎”,煉出來的“丹”稱為“圣胎”。道教勝地樓觀臺刻有一幅標明“太上老君作”的對聯:
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
就是講的煉內丹。有人說,內丹練成,可以通過內視看到,為一顆發光的“金珠”。體內有了這種“內丹”(即“圣胎”,或叫“真元”),精、氣、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人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煉氣需要導引行氣,這就產生了練拳。在練氣的時候,引入武術動作,而練拳的過程中,又滲入了練氣的目的。因此拳術的技擊價值觀念在道拳中受到氣功養生觀念的沖擊,形成了“養生第一,技擊第二”的道教武術觀。這種道教氣功與武術運動的結合,便產生了最初的武當太極拳。太極拳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講究“陰陽變換,圓弧扭絲,動中求靜,柔中寓剛,細長深勻,氣沉丹田”,建立“以丹田運化修煉為核心,以經絡氣血暢通為先導,以通過性腺系統功能為重點”的有序化程序,達到增強生命活力,延年益壽的目的,就是這個道理。
武當山著名道人張三豐,是練內丹的大家,被稱為“武當丹士”。他就是依據道教“長生久視”的需要,創造了太極拳的。這是武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一個造福千古,澤被萬代的貢獻。太極拳起源于道人養生健身,而練太極拳的目的主要也是養生健身,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二)“拳法自然”的本體說
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他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子“道”的本體說為理論基礎的道教,特別強調“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而且把效法自然,作為筑建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理論和技術體系的根基。遠取諸生,近取諸物,象其形,取其意,學其長,利其用,對生物、非生物進行仿效,達到反樸歸真,人與自然和諧。太極拳中就有不少“仿生”的名稱,諸如“白鶴亮翅”、“野馬分鬃”、“金雞獨立”等。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講:“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太極的一動一靜而產生天地萬物,描繪了一個以太極為中心觀念的宇宙發生圖,確定了太極為宇宙本根,萬物根源的觀念。萬物之靈的人,即為一個“小宇宙”,小宇宙與大宇宙的融合,即是常說的“天人合一”。太極拳,“拳為小道,而太極大道存焉”,“拳名為太極,實太極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而合也。”這這里,拳融道中,道存拳中,太極拳就是體現人與自然的合一,練太極拳的過程,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過程。
(三)“圓弧運動”的軌跡說
太極拳以圓弧運動作為動作運行軌跡,這是對“道”運行規律的哲學思想的擴展和延伸。“道”是萬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的發展變化越是延伸,就離“道”越遠,而最后又返回于“道”。就是說,萬物的起點是道,最終還要回到它的起點。古人說謂的“曰道”、“曰大”、“曰逝”、“曰遠”、“曰返”,這個過程表明,道的運行規律是一個圓圈。“道”的運行軌跡的圓圈運動,是萬物“生生不息,永無窮殆”的最佳圖式。這個圖式,就是“太極圖”。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要達到養生健身的效果,自然也要
5 選擇這一具有生命力的優化模式,將太極圖應運于拳技,這就是太極拳重視圓弧運動的根本原因。太極圖自然也成了太極拳的圖徽,在這個圖徽模型指導下,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和路線,也成為曲線、弧線和圓線。
由張三豐太極拳而產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運動軌跡也是圓圈。形意拳有三圓歌訣:“胸脯要圓氣下沉,脊背要圓是猴形,虎口要圓如三角,三圓齊出是真形。”至于形意拳的“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更是枚不勝舉。八卦掌的運行軌跡則是大圓套小圓,小圓練成無圓,即使是無圓,也是外無圓而內有圓(即意念中的圓),無論走轉運掌,還是意念練氣,都離不開圓或弧線,因此人稱八卦掌為“圓圈連環掌”。
太極、形意、八卦以圓弧為運行軌跡,不僅表現在外觀形體運動的路線和定勢姿態上,也反映在身體運動的特點上。練拳者以腰為軸心,無一不貫穿著圓弧運動,隨著動作的變化形成“大弧帶小弧”,“大圈套小圈”,或者平圈、立圈、八字圈等各種圓弧運動。人稱太極、形意、八卦的身法都是“圈兒”,是有道理的。
(四)“拳法陰陽”的技擊論
道教把世界看成陰陽對立統一的整體,這種對立統一,《易經》用“陰陽”二字概括,《八卦圖》用“—”(乾卦)、“--”(坤卦),代表陰陽。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結合,產生了生生不已,無窮無盡的變化。武當內家拳(含太極拳)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陰陽為根本的。太極拳論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形意拳論講“陰陽暗合,形意三源”,八卦掌論講“內講氣功分三節,外有手法分陰陽”,都是此理。太極、形意、八卦行拳時的進退,上下,前后,左右,虛實,開合,動靜,剛柔,隱顯,緩急,就是遵循這種陰陽變化規律的。不懂陰陽,就無法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在交手中,強調把敵我雙方當作陰陽對立的整體來看,根據攻守,順逆等陰陽變化規律和對手動作特點,采取相應對策,以便克敵制勝。太極拳技擊時,“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避實就虛”,“隨曲就伸”“后發先至”,“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都是根據陰陽變化規律的具體運用。
(五)“后發制人”的戰術論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據此進而提出:“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是愛民,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愛護老百姓;“儉”即是無奢侈,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為天下先”即是謙虛詳和,不敢進寸而得尺。以老莊思想為理論基礎的道教創造的太極拳,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在太極拳的技擊戰術上,強調“后發制人”。“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太極拳以不發先動為主,遇敵來擊,先以化勁化之,待其不穩,從而擊之,則用發勁”。“打手之時,彼不動,則我亦不動,以靜待之;彼若微動,且動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隨其方向而先動,則彼必跌出矣。”所有這些論述,都是講“后發先至”。后發所以能先至,前提就是避實就虛,引進落空,以此戰而勝之。
(六)“守柔處雌”的戰略論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不僅是對立的統一的,而且是運動的發展的變化的。這個變化是雙向的,即可以向正方向變化,也可以向反方向變化。帶有樸素唯物辯證法的《道德經》中講:“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說,正陣可以轉化為奇陣,善良可以轉化為妖孽,禍中伴隨著福的征兆,福里潛伏著禍的根苗。老子根據這一轉化的規律,提出了“反者道之動,弱
6 者道之用”的觀點。就是說,道的運動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的。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最好經常處于柔弱的地位,這樣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由于水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說:“知其雄,守其雌”。這種貴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對太極拳的拳理拳法的影響是極大的,構成了太極拳的“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的守柔處雌特點。在練拳時講究“崇尚柔化”,最忌用力,務使全身放松,氣血貫注,日久自然練成內勁。這種柔化,可以柔化筋骨,常葆青春,延年益壽。可以柔化內勁,富含彈性,隨勁伸縮,柔中寓剛。在技擊時則能“以柔克剛”。《武當拳法秘訣》中講,守柔處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以柔克剛。“攛不與斗,貼跌更奇,彼來兇勇,圈插敵之。以柔克剛,以疾克遲,以靜制動,以曲取直”。
以柔克剛的技藝境界,對練太極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身法上,要靈活,似游龍,如飛鳳,輕快若風;在手法上,要隨心而動,擊出似閃電,出手不見手;在步法上,要隨心投足,步走奇正八方,使對方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其后;在心理上,要不怕近,不怕剛,不怕猛,順乎自然,因勢利導,彼不動,我不動,彼動我先動;在練功上,要內練精、氣、神,三華聚頂,外練力、速、變,意動形起。發勁時,似乎柔軟如綿,實則堅硬如鐵。迎戰時,以變應變,隨境而化,隨意而變,隨心所欲,似攻似守,似發似收,猶如水之無所不至,氣之無所不入,戰敵則無所不適,克敵則無堅不摧。誠如此,就達到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目的了。
(七)“化惡揚善”的道德論
太極拳祖師張三豐歷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因此太極拳理論吸收了儒家的“仁學”和“禮儀”,十分重視武德,講究化惡揚善。武當拳派看重武德,自張三豐起不是弟子選師父,而是師父選弟子,授拳時首在變化弟子的氣質道德,而且規定收徒傳拳時的“五不傳”:心險者不傳;好斗者不傳;狂酒者不傳;輕露者不傳;骨柔質鈍者不傳。
武當道教強調“為善”始能“保真”。認為,人為萬物之靈,由于后天習染,才墜入惡淵,必須耐心化度使其復本。用之于拳術,被迫出手,應禮讓三招,即使出手使對方不傷為上乘,化而使對方無所施其力為主要。
三、太極拳門派
太極拳經過六百余年的薪火相傳,早已門派林立,弟子億萬。太極拳已經走出國門,風靡歐美,一個“太極拳熱”,在全球方興未艾。太極拳的傳承,在歷史上主要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即:
張三豐——王宗——陳州同——張松溪,張松溪開創太極拳南派;
張三豐——云游道人——王宗岳——蔣發,蔣發開創太極拳北派。
南派保存張三豐的拳經較少,而張三豐的原式拳法也得到加工,形成松溪派的體系。
北派保存張三豐的拳經和早期傳人王宗岳的拳經較多,拳法形式基本與張三豐原式相去不遠。
張三豐作為太極拳祖師,創拳后云游天下多年,蹤跡遍及大江南北,為其傳拳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道教擇徒十分慎重,傳拳十分秘密,俗稱“道不傳六耳”,就是說道人授徒時不允許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般為單傳。所以,在明朝太極拳的發展比較緩慢。一直傳到張松溪和蔣發,太極拳才發展較快,出現了太極拳南派和太極拳北派。
(一)太極拳南派
7 按照南派太極拳的承傳關系,張三豐首先傳拳于陜西王宗。據胡轉運、黃瑋著《太極拳與氣功》載:王宗為陜西西安壩橋官廳村人,祖居浙江余姚。官廳村位于唐代宦官“夏侯墓”附近,原名“夏侯村”。明成化年間,村內武將王通領兵打臺灣,后受誣陷被屈殺,皇帝給雪冤后賜以金頭,葬于村西南(有墓遺址)。夏侯村,當時又稱“金頭村”。由于皇帝雪冤后追封王通,其子王宗遂祭文設廳,將村名改為“官廳村”。王宗師從張三豐習拳后,回到了浙江余姚老家,其家族世代習武。王宗之子王守仁,號陽明,習武有成,后來官至兵部尚書。他倡導“知行合一”,反對“程朱理學”,對后世影響很大。
王宗的弟子陳州同,與王宗同鄉同事,曾在西安府衙任文案多年。據臺灣宋志堅著《內家太極流傳師承考》載:“永嘉倪和清撰《內家拳技擊篇》第一篇為《陳州同述內家意旨心傳》,署名為‘大明大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甌江釣叟陳州同沐手敬跋’。”此處陳州同自稱釣叟,應是年老還鄉垂釣自娛之年,年齡當在六十歲上下。
南派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張松溪,正德元年(1506年)前后生于溫州,泰昌元年(1620年)左右卒于貴州玉屏。他師從陳州同,傳徒數人,創立太極拳南派,亦稱武當內家拳松溪派。據明朝人沈一貫《搏者張松溪》、《寧波府志·張松溪》和百玉豐《浙東四明剡山少林寺——十庵十廟》等文章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江浙沿海發生倭亂,抗倭名將戚繼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調浙江,為消除軍隊中的兵痞現象,他親自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兵,參軍傳倭的還有少林寺武僧,當時新科武狀元楊斌也推薦自己的師弟張松溪參軍抗擊倭寇。少林武僧雖“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而張松溪的內家拳卻“御敵無隙可擊”,“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因此,戚繼光訓練戚家軍多用此法,從而冷落了少林武僧。引起不滿,派出武僧70人找張松溪挑戰,“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來蹴,松溪稍側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丸隕空,墮重樓下,幾斃,眾僧始駭服。”從此武當內家拳法,名聲大震,無人不服。張松溪之后,武當派人才濟濟,形成了太極拳南派。張松溪傳弟子四人,以四明葉繼美(近泉)為魁;近泉傳弟子吳昆山、周云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吳昆山傳李天目、徐岱;李天目傳余波仲、吳七郎、陳茂宏;周云泉傳盧紹歧;陳貞石傳董扶輿、夏枝溪;孫繼槎傳柴玄明、姚石門、僧耳、僧尾;單思南傳王征南。
王征南(1617—1669),名來咸,字征南。早年從軍,以“七矢破的,補臨山把總”,由于“屢立戰功”,官至于“都督僉事副總兵”。由于參與反清復明,事敗后隱居鄉野,“終身菜食以明其志”。征南雖然罷事家居,但慕其才藝者來訪不絕。由此還引發了王征南與松江武藝教師的一場精彩比武,據《王征南墓志銘》載:“征南謝不敏。教師軒衣張目曰:亦可小試之乎?征南固謝不敏。教師以其畏己也,強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應。教師被跌。請復之,再跌。”王征南晚年秘密收徒傳武多人,明末清初的大文學家、思想家黃宗羲之子黃百家,就拜王征南為師,學練武當內家拳。王征南下世的當年,一代文宗黃宗羲就給他寫了墓志銘,在中國武術史上,首次提出:“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內家。蓋起于宋之張三峰。”王征南死后七年(1675年),他的弟子黃百家其著《內家拳法》和《王征南先生傳》。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王征南的內家拳法。其功理功法和“五不傳”的擇徒原則,大都與太極拳相同。王征南之后南派太極拳還傳到南京、四川等地,出現了一大批武林高手。
(二)太極拳北派
8 從南北兩派太極拳的承傳時間看,北派太極拳的承傳比南派略晚。張三豐之后,太極拳傳于山西(古稱山西為“山右”)王宗岳。王宗岳學來道門中的太極拳,受傳拳人告誡,對后人不明示師父姓名,只說是“云游道人”所傳。只在其《太極拳勢》的最后寫:“此系武當山張三豐祖師遺論,欲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耳。”
王宗岳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左右,山西陽城縣七里崗小王莊人,經常往來于陽城與河南鄭州之間經商做生意。由于他對太極拳有極高修養,人稱“華北大俠”。他在太極拳的發展史上貢獻十分突出。首先,他對張三豐的六首太極拳經進行解釋,寫出了太極拳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太極拳論》,概括了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真諦,指導著太極拳的健康發展,被后來的太極拳各流派尊為經典之首。再者他獨具慧眼,按照武當內家拳的擇徒原則,選擇河南蔣發作為衣缽傳人,使太極拳北派能夠開創形成,功莫大焉。
王宗岳收蔣發為徒,有三種說法。一為李派太極拳傳人公布的陳派太極拳宗師陳長興,關于太極拳源流的《序》中講:蔣發幼年練少林外加拳,在一次廟會上同眾人操練拳術,見場外有二客牽馬立觀。其中一位年長者,對練拳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憐惜之情。蔣發正在凝想之際,他的一位好友把他拉到無人處說:“適才牽馬二客甚為贊美你,年輕者還說可昔此子未得真傳,若在吾兄門下,不出十年,必能成名于天下。”蔣發知二客為練藝高人,遂尾隨至無人出,長跪二客面前,懇求拜師。年長者見蔣發心誠,便說爾若決心學藝,請于下月某日午時,在此垂楊柳下等候。屆時蔣發正在垂楊柳下恭候,果然二客乘馬而來。年長者即是王宗岳,遂收蔣發為徒,帶回山西傳授。一為趙堡太極拳宗師鄭悟清述、鄭瑞整理的《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闡秘》載:明萬歷年間,山西陽城王宗岳一行二人,到鄭州檢查生意,住宿趙堡,見數人練拳,議論說穿紫花布衫的蔣發,說他天質好可教。蔣發知道后多方懇求拜師學藝,王宗岳才允許,約定日期,等他從鄭州回來,同上山西學拳,如同父子。因王宗岳年事已高,就由其女帶父授拳于蔣發。蔣發回來傳拳于趙堡,人們因此稱趙堡太極拳為“大姑娘拳”。一為楊派太極拳傳人王矯宇,在1934年應《北平實報》記者王柱宇采訪時說,聽宗師楊祿禪講,蔣發幼年出天花形成疤頭,王宗岳先生因呼蔣發為禿小子,激起蔣發大怒,與王宗岳較,三次被王宗岳擊出數丈,始知遇到非常人,急奔王宗岳前,跪地呼師父叩首至出血,請收為弟子。王宗岳察其誠收為門人。兩說雖有出入,且有夸張潤色之詞,但在王宗岳慧眼識珠,收蔣發為徒上是一致的。
蔣發生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河南懷慶府溫縣趙堡小留村人。據趙堡太極拳第九代傳人杜元化所著《太極拳正宗》(1935年石印版)載:蔣發先師生于大明萬歷二年,二十二歲時,從山西王宗岳(又名王林禎)學拳七年。又據陳長興的一篇太極拳源流的《序》中講:蔣發為王宗岳門下之高弟子,得內家武當派悟修之真傳。幼時因出天花,為悶痘而斃被棄郊野。忽被狼將頭皮咬破,一痛而蘇,一聲大哭,將狼驚走。適有鄰人經過,聞其哭聲甚雄,視之為蔣氏之子也。遂抱之送歸其家。后來痘痊愈,惟頭皮半邊車一大疤,故后人皆稱先生‘疤頭’焉。名滿海內,凡拳勇者,無不拜服。
蔣發開創太極拳北派,根據祖師張三豐的《太極煉丹秘訣》中的“太極十要訣”、“太極行功法”,口傳一篇《太極拳功》,由弟子們記述得以流傳。蔣發回河南溫縣傳太極拳,有記載的為二人,一為趙堡的邢喜懷,一為陳家溝的陳王廷。
陳王廷,亦名陳奏庭,河南溫縣陳家溝人,曾做過一般武官,學過五套“炮
9 捶”少林外家拳,為當時一位少林拳師。蔣發傳授他太極拳時,由于陳王廷珍惜自己所學的炮捶,并沒全身心投入到太極拳中,加之陳王廷已經練成剛硬的少林外家拳,再練守柔處雌的太極拳,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陳王廷始終不滿意自己的造詣。但是陳王廷畢竟是一代外家拳師,他將炮捶的一些理念和招式揉進太極拳中,把其頭套炮捶改造成“太極拳”,因此陳王廷的太極拳,遺留了外家拳的不少痕跡。由于陳王廷沒有得到太極拳的真傳,改造的頭套炮捶很粗糙,因此無法流傳,以至于陳王廷后,太極拳承傳斷了兩代。
邢喜懷,河南溫縣趙堡鎮人,開布行經商,蔣發太極拳衣缽傳人。蔣發由山西回小留村后,家貧地少,從事制布袋的手工行當,所制布袋要到集鎮趙堡鎮銷售,再從集鎮上購買制布袋的布料,這就與布行老板邢喜懷結下機緣。邢喜懷慕名想學蔣發的太極拳,就殷勤接待多方照顧,蔣發經過兩年對邢喜懷的考察,才正式收徒傳拳。邢喜懷為趙堡太極拳第二代傳人,練拳刻苦,拳技高超。他遵從師訓選賢傳授的教誨,將太極拳傳給了自己的同盟兄弟張楚臣,是為趙堡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張楚臣又傳給陳敬柏,是為趙堡太極拳第四代傳人。
陳敬柏,河南溫縣趙堡人,太極拳的技藝達到很高境界,人稱“神拳手”。他傳拳給張宗禹,是為趙堡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張宗禹傳其孫張彥,是為趙堡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張彥傳陳清平,是為趙堡太極拳第七代傳人。陳清平是趙堡鎮人,不僅拳藝高超,而且善于總結教拳經驗,并上升為理論。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1896年曾在其《楊氏太極拳》一書中寫道:我“學太極拳于陳家溝陳長興,得拳理于趙堡的陳清平。”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則不僅從陳清平那里學到了太極拳精妙的技藝和拳理,還從他那里得到了王宗岳的《太極拳譜》,并據此創造了武式太極拳。陳清平傳與其子陳景陽和張應昌、和兆元等人,是為趙堡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和兆元在繼承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和創新,創立了“和式太極拳”。杜元化為趙堡太極拳第九代傳人,1935年撰寫《太極拳正宗》,全面介紹了趙堡太極拳的源流、內容和練法。
四、關于陳式太極拳
(一)陳式太極拳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在太極拳發展中占有顯赫的地位,其動作外形纏絲旋轉、頓足跳躍,動作勁力剛柔外顯、松活彈抖,動作氣勢靜如山脈、動似雷霆,動作過程丹田內轉、絲絲入扣,動作速度快慢相間、勢斷意連;在練法上由柔漸剛、剛柔并重。陳式太極拳鮮明的運動特點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是在傳統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的基礎上創編而成的,更加適合大眾練習和養生、健身的需要,也更加符合太極拳競賽的規范化要求。
《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是由中國武術研究院審定公布的,習拳者可以把它看作是標準的、規范的國家規定套路,在此基礎上討論陳式太極拳的動作細節,不同師承的人們,容易達成廣泛的共識。
(二)對周身部位
1、基本動作
拳,拳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卷曲,拳面齊平;
掌,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分開,虎口深圓,掌心內含;陳式太極拳的掌型要求,四指指跟相錯,四指向手背方向后仰;
勾,勾的要求是,五指自然捏攏,掌心含空;吳式太極拳的勾型要求,食指、中指、拇指三指自然捏攏;陳式太極拳的勾型要求,五指自然捏攏,掌心含空; 拳法
10 沖拳,沖拳要求,拳自腰間,旋臂轉腰,節節貫穿沖出,要求拳面齊平;陳式太極拳的沖拳要求,松活彈抖,發力彈出;
反沖拳,反沖拳要求,臂內旋,拳眼向下,經耳旁向斜前方打出;
栽拳,栽拳要求,拳面朝下,拳心向內,高與膝平,臂自然伸直,力達拳面; 搬拳,搬拳要求,以肘關節為軸,前臂翻至體前或體側,手臂成弧形打出,力達拳背;孫式的搬拳要求,前臂搬得直,握拳平屈于體前,拳心向下,拳眼朝內打出;搬拳要求注意拳面與小臂平行。
撇拳,撇拳是要求,拳心朝下,自異側向前上方翻臂撇打而出,拳心向上,臂成弧形;
貫拳,貫拳要求,臂內旋,向前圈貫與耳同高,拳眼朝下,兩臂成弧形,力達拳眼,拳略高于頭;
砸拳,砸拳要求,拳自上而下,拳心向上,力達拳背砸出;
側崩拳,側崩拳要求,拳自內向內斜下方弧形彈抖打出,拳心向內,力打拳棱; 雙拳橫抖,雙拳橫抖要求,拳自一側向令一側彈抖打出,力達小臂內側; 雙分橫抖,雙分橫抖兩拳自胸前向兩側轉腰發力彈抖打出,力達拳背; 撞拳,撞拳要求,兩拳拳心朝下或向上,自腰部向前撞出,力達拳面; 掌法
單推掌,楊式,蘇式,42式單推掌要求,掌經耳旁,臂內旋,向前立掌推出,指高不過眼,力達掌跟;陳式的推掌要求,發力明顯,力達掌跟,轉腰彈抖打出;吳式的單推掌要求,虎口向上,臂內旋,指尖領先,立掌推出;
雙推掌,雙推掌要求,兩掌自胸前向前推出,兩指向上,寬不過肩,高不過眼,力達掌跟;
摟掌,摟掌要求,掌自異側,經體前弧形下落至膝內側,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攔掌,攔掌要求,掌經體側向上,立掌向前攔出,掌心朝異側,掌指向上;平分掌,平分掌要求,屈臂兩掌交叉于胸前,兩臂內旋,經面前弧形向左右分開,兩掌高與耳平,兩掌心朝內,掌指向上;蘇式太極拳的雙分掌要求,掌心相對,兩手向左右內旋分開,掌心向內,指尖向上;吳式太極拳的雙分掌要求,兩腕在頭前交叉,左右分開;
斜分掌,斜分掌要求,兩手交叉環抱,斜向上下或前后分開; 立云掌,立云掌要求,兩掌在體前交叉畫弧;
平云掌,平云掌要求,一掌掌心向上,屈臂弧形推出;
穿掌,穿掌要求,一掌成立掌從大腿內側向前穿出,力達指尖; 架掌,架掌要求,一臂內旋,自下而上,翻臂上架; 抱掌,抱掌要求,兩掌掌心向對,環抱于體側;
插掌,插掌要求,一掌自上而下,弧形下插,臂自然伸直,力達指尖;
開合手,開手,開手要求,兩掌掌心向對,開自與肩同寬,合手,合手要求,兩掌合與臉寬,掌心向對。
2、“力道”
太極拳是個古老的拳種,由于它集健身和技擊為一體,且又具有動作緩慢、柔軟美觀的特點,深受群眾喜愛。
傳統正宗太極拳的“力道”,與人們的“習慣用力”是兩碼事,完全不同。“習慣用力”,系直來直去,用手伸手,用腳出腳。而太極拳則認為,力源在“腰脊”,主張四肢要由腰脊來帶動。上行:腰帶肩,肩帶肘、肘帶腕、腕帶手掌達于指尖;下行:腰帶胯、胯帶膝、膝帶踝、踝帶腳掌達于腳趾尖。即四肢腳手要
11 完全納入被帶動的狀態,不可直接出動,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劃,不可零星亂動,并且,腰脊的帶動必須本著太極拳腰脊的規范來,而不是人們習慣上理解的那種腰的帶動。如此再融合其余規則在內走出來的勁勢,才是地道的輕柔綿纏,兩臂又軟又重,用于技擊,入里透內,絕非手腳的比比劃劃。
傳統正宗太極拳的“規則”,基本上是內在的,不可以單純用形體外在形象來解釋。譬如,“含胸拔背”,在外在形體上講,是指胸和背都要平正,不凸不凹;在內里說的是一種主要的感覺——氣感。“含胸”,是指胸部內氣向胸腔周圍彌散,形成圈狀,好像把胸腔包圍住一樣,含者包含也,是謂含胸;“拔背”,是指氣貼于背,即“牽動往來氣貼背”那種情況,就像熱得出汗,內衣貼在脊背上一樣,實際上沒有出汗,內衣也沒有貼在脊背上,而是一種內氣運行中的感覺。在牽動往來氣貼背較充分當中,與“頂勁”“沉氣”上下對拔對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現了一種上拔的勁勢,是謂拔背。筆者習慣把“含胸拔背”稱之謂“開胸殲背”,因為這樣既形象,又好理解。胸開了,氣就通了;背開了,氣就順了。胸開背開了,相應的感覺也就都有了。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開胸開背”(含胸拔背),實際上是腰脊帶動四肢運動的一種勁道。“沉肩墜肘”看來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內在的意思。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肘”離“中盤”(腰圈)最近,是內里與外面,手臂與周身相合的關鍵之處,因此,要求“肘”要曲墜,意向“中盤”。再就是“沉肩墜肘”與“開胸開背”相輔相成,二者到位了,氣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強丹田氣感;“氣沉丹田”了,自然就“順項貫頂”,“虛靈頂勁”形成。“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開胸開背”“沉肩墜肘”這四個要領都做得到位了,充分了,胯氣圈,腰氣圈、肩氣圈就相應形成了。這里氣感充盈,就達到了“氣遍身軀不少滯”了。這四個要領,是最基本的,能夠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其他規則也相應容易做到。這是因為太極拳的各個規則之間是相通的一個整體,這恰恰反映了人體各個機能之間是相通的整體一樣。太極拳,能夠把人體部分和整體機能的潛力充分激發和調動起來,使之達到不可思議的美妙境界,讓人體超常受益。
打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即用意識(思想或心)作用于腰脊,腰脊作用于四肢手腳,如此由內及外,所以說太極拳是內家拳。“意”在這里,不是抽象的虛無縹緲、游移不定的念頭,而是高度集中在拳式的運作上,這樣習練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出物質力量——一種勁道。
傳統正宗的太極拳,傳至今日為什么會走偏,異化呢?其實走偏、異化是順逆理而成章,習慣而自然的,若長此下去,很可能失傳。
原來,人們在后天本能地自發地演變出一種拙力,這種拙力背離了力源——腰脊,四肢自動直動,已成積習。四肢自動直動的結果,給人體帶來了種種弊端。譬如:腰軀相對停滯,內臟得不到應有的活動,疾病叢生;身形前彎后弓,凹胸凸背,形成病態;下肢負重,無上力轉移,易引發腿疾等等。《武林》雜志2004年10期彭國相先生的文中說練太極拳的人甚至名運動員出現膝痛,原因就是后一條,說具體點兒是由于習練不得法,背離了太極拳的規則。太極拳極汫究力的對稱,《太極拳論》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人們只知道向下“放松”,卻不曉得向上“提頂”(以“神”提頂),因此,形成松塌,下陂負重過量,導致膝關節受損。彭文還說:“廣大習練太極拳的群眾,正在受到傷害,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因此急需盡快解決。”怎么解決呢?原則地講,得回到一個哲學概念上,即“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事物也都由一定的內容構成,沒有內容,形式就不能存在;沒有形式,內容也不能存在。太
12 極拳的拳式,是由太極拳的理法決定的。當前有些人練的太極拳,保留了傳統太極拳的拳式——形式,而背離了其理法——內容,當然要出毛病。出路有兩條:要么走傳統正宗的太極拳路子;要么就完全改成體操式的高姿式、快動作。
可見,拙力背離了力源,已是積習難改;加之,拙力引發的弊端,更加大了難改的程度。一言以蔽之,人們已經完全習慣“拙力”了,完全習非成是了,對于太極拳這種獨特的與“拙力”相背反的拳術,仍然以“拙力”來解釋,這就必然南轅北轍、牛頭不對馬嘴了,因而,進不到太極“力道”里去,掌握不了其要則理法,是自然的事,出現走偏,異化,也不足為怪。
太極拳的“力道”,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應該說,這是一門學術,是太極前輩先師的精心研究和偉大發現,是一項了不起的功績。太極“力道”及其規則,或者說太極拳功夫,既符合生理學、力學和哲理,又吸取了祖國傳統的關于人體筋絡穴位的相關東西,而且還融合了道家、佛家的修心養性功夫,相當縝密完善:它是健身和技擊的最佳拳種,是對上述人體“拙力”及弊端的校正,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也有獨特功效。它是祖國,也是全人類的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鑒于此,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學習傳統正宗的太極拳。
傳統正宗的太極拳功夫,“是內功、是氣功、是柔功、是靜功,是應本著太極拳的規則,細細地去練,去悟,日子久了,就一定會奧妙發現,在健身方面、應用方面都有了。”——這是吾師李雅軒的一段話,引在此處,用以說明,這就是學習的方向,也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3、“對開之勢”
“對開之勢”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比如左腿向左前方鏟出,右臂同時向右后方展開,手足上下呼應左右對開,動作舒展而不散漫,保持著整體上的對稱協調,稱之為“對開之勢”。這類動作的細微之處,在于欲相對而開的肢體雙方,要各自蓄勢同時相開,不能做成只是一方單獨的“開”。
譬如競賽套路第二式右金剛搗碓的第二動,兩臂“向右平擺分別至身體側前方”,此時雙臂的屈曲,要留有展開(平推)的余地,即拳論所說的“曲蓄有余”,要為下一動“兩手向右后方平推”做好鋪墊。否則,若前一動“平擺”時手臂展到動作的盡頭,雖保持著曲蓄的樣子,但后一動“平推”卻無法做出,即使左腳鏟出,也無法形成“對開”之勢。
相同的例子如競賽套路第二十二式云手,該式第二動是“右腳向右開步,同時兩掌向左前稍推”。此前該式的第一動,雙臂的技術細節仍在于曲蓄而有余。這個“余”的程度,要保證后面的“稍推”能夠明顯地做出來。對開,是陳式太極拳常見的技術要求。這里有手與足的對開,如上面所說的例子;也有手與手的對開,譬如競賽套路第三十四式右野馬分鬃之第三動“右手向右前上方穿出,同時左手微外展”,這里也形成了“對開”之勢,對開之理是一樣的。“對開”的技術細節,是關注其曲蓄的程度,前面的動作要留有余地,不要把動作做過頭,這樣后面的動作才能對開。
4、“一動無有不動”
習練太極拳,要求“一動無有不動”。前面講到的“對開之勢”之拳式,也是“一動無有不動”的實例。對于那些不具有明顯對開性質的拳術動作,若不注意,也會出現“不動”的現象,且不易察覺。
譬如競賽套路第十四式背折靠,左拳向下置于左腰側時“拳心向上”;在做折靠動作時,先是“左拳內旋,拳面貼于左腰側”,以配合“身重心左移,上體左轉”;然后,“左拳以拳面緊貼腰左側”即左臂微前傾內合以左拳緊頂腰部,13 配合“重心右移,上體向右擰轉”,以增加背部的靠勁。這是左拳動作時的“三部曲”。若是將左拳一步到位,缺少內旋纏絲、微合緊頂這兩個細節動作,那么在身體的局部位置上就會產生“勢”的缺陷和“勁”的中斷,影響整體上的對稱協調,無法體現出“一動全動”。
再如競賽套路第三十七式金雞獨立,其第三動有“左掌稍抬起”與右掌“同時下落按于左胯前”的細節要求,此時身體的整體狀態是“左腿屈膝下蹲”、“右腳下落踏地”、“右掌下按于右胯前”,假如左掌仍停留在上一動作時的“左胯旁”不動,就會導致整體協調動作出現缺陷。兩手雙足本是身體的四大塊,左手這邊不動,豈不成“三缺一”了? 就拳術動作的細節而言,習拳時最容易出現身體某一局部位置的不動,這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關于“合中再合”欲合先開、欲開先合是陳式太極拳的技法原則,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對于“欲開先合”,行拳時仍有細微之處可言,這就是在“欲開先合”的“合”勢中,在未開之前有一個細微的、繼續“合”的動作,稱之為“加緊一合”,或稱之為“合中再合”。
譬如競賽套路的第三式懶扎衣之第二動,“兩臂在胸前相合交叉”,這是全身整體性大開大合中的“合”,第三動中“上體微左轉,右手內旋,手心向外”,是一個右手向左推展的動作。這個“右手稍左展”的細節,就是一個繼續“合”的動作,也是在即將向右展開之前的加緊一合,是“合中再合”。
再如競賽套路第二十五式右連珠炮,其第二動是重心移至左腿并屈膝、雙手1-7托回撤的動作,這是“收”、“合”,已經有了全身蓄勁之勢。此時若雙手直接旋轉走弧向前發勁呈連珠炮勢,亦未嘗不可。但為了進一步加強該式的彈性,將勁貫足,在第三動中有“重心下降,兩手內旋畫弧收于胸前,手心斜相對”的文字說明,這是一個雙手繼續收斂合勁并向下沉按的動作。有了這個技術細節,全身緊湊團聚五弓齊備,一派蓄勁待發之勢。這是一種“在前一蓄勁的基礎上再加上一蓄”、“在發勁之前再縮小合勁之圈”的技法,在這種態勢下發勁出去,必定勢穩力沉,充分顯示出陳式太極拳陽剛的一面。著名太極拳專家顧留馨先生說過:“對于每一姿勢和動作的屈伸起落、進退旋轉,其方向、角度、高低和幅度,都要辨別清楚,不能滿足于依樣葫蘆地畫圓圈。”(顧留馨著《太極拳研究》,人民體育出版社)顧老這段中肯的話語,既是告誡,也是鞭策,確實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體育太極教案篇二
中班體育--《太極你不急》教案
愛的搖籃幼兒園:劉 倩
摘要:當今的孩子被當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我們幼兒園位于城郊結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兒是爺爺奶奶帶的,他們只一味的嬌慣孩子,不加強對孩子身體的鍛煉。導致天氣稍微一變化就會有很多幼兒容易生病。結合我園的情況特制定這次主題。
關鍵詞:中班體育、武術、國粹、太極、素質
一、活動主題:國粹—武術
二、活動背景:
有一天早晨,我剛到幼兒園就接到一個電話,是家長打來給孩子請假的,問其原因是生病了。我們幼兒園位于城郊結合的地方,大部分的幼兒是爺爺奶奶帶的,他們只一味的嬌慣孩子,不加強對孩子身體的鍛煉。導致天氣稍微一變化就會有很多幼兒容易生病。結合我們幼兒園的特殊狀況,抓住這個機會特制定了這次主題:國粹—武術。通過對武術的學習,增加幼兒的身體素質,遠離疾病。
三、
活動內容:《太極你不急》四、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武術太極的學習,增強幼兒身體素質。
2、幼兒在活動中初步學習簡單的太極拳套路,及推掌、收掌等動作。
3、通過活動讓幼兒對中華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學習欲望。
五、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馬步;掌握太極順口溜。
2、背景音樂兩段,幼兒打太極視屏一段。
3、班級區角中已布置有太極動作分解圖。
4、幼兒已掌握“切西瓜”游戲的玩法。
六、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視頻,了解太極。
1、請幼兒欣賞視頻—太極。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
(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對中華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老師小結:在這段視頻里我們小朋友看到的是:我們中華武術“太極拳”,你們想學嗎?那我們就一起出去玩個游戲吧。
(在音樂聲中,孩子跟著老師做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到達活動場地。)
(二)、游戲“切西瓜”:
1 幼兒圍成圓站好,師發出口令“一個大西瓜”,幼兒就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師發出口令“一個西瓜切兩半”,幼兒分開拉成兩個圓圈,以此類推。
(三)、師幼共同學習太極拳:
1、播放音樂,教師進行太極拳表演。
師:老師今天打的這套太極拳和一個水果有關,誰能告訴我是哪種水果呢?(西瓜)
3、幼兒一邊說順口溜一邊練習太極動作。
一個西瓜圓又圓(雙手在胸前作太極抱球動作)
一刀下去成兩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狀,另一只手作刀狀綿綿地向下劈)你一半來(雙手左捋)他一半(右捋)
給你你不要(雙掌略蓄勁向左前推)給他他不收(雙掌略蓄勁向右前推)那我怎么辦(雙掌微快回收)。
4、教師分解動作,幼兒進一步學習:
教師分句教幼兒說順口溜邊分步教幼兒打太極拳。(幼兒練習時教師提醒幼兒馬步要穩,呼吸要自然)
(四)、播放音樂,師幼共同練習: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說順口溜打太極拳。
(五)、放松活動:
幼兒一邊說順口溜,一邊做放松活動。
(123抖一抖,抖抖手臂,抖抖腿,抖呀抖呀抖呀抖;345拍一拍,拍拍手臂,拍拍腿,拍呀拍呀拍呀拍;567敲一敲,敲敲手臂,敲敲腿,敲呀敲呀敲呀敲。)
七、活動簡析:
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通過觀看視頻增加幼兒對學習太極的欲望。在
教學
中我采用先動后靜的方法,開始我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而在學習太極動作時讓孩子用正確的呼吸方法調整狀態,使自己盡快的投入到太極動作的學習中。然而自編的順口溜給本是緩慢、枯燥的太極動作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也更加吸引幼兒,使幼兒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活動資料收集:《幼兒體育特色教育研究與設計》、《幼兒體育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