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廬山的云霧》的教學思考與實踐 廬山的云霧教學目標篇一
對焦裕祿精神的思考與感悟 推薦度:
教育督導的認識與思考 推薦度:
開展基層僑聯工作的幾點思考 推薦度:
思考的名人名言 推薦度:
我國早期教育的現狀及其思考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廬山的云霧》這一課我是不怎么會上的,因為小學語文教學大師于永正先生的這節課在我的頭腦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前,我在老家就聽于老師上了這節課,聽了以后,我本人就被云霧之美感動了,這種感動一直到現在,我一直思考,假如我上節課,我很難達到給予學生持久的感動。于老師的教學已經在我的頭腦中定位了,這種定位是一種非常美的定位。現在的我還沒有到過廬山,我覺得我一定會去的,那時我一定能夠誦起云霧,感受著蘇教版這篇課文給予我的世界。
因此,讀這篇文章,我一直是想著“定位”這個詞。我試圖尋找以什么樣的方式給學生定下一個永恒持久的“位”。
一是這課的幾個詞,是個“位”。這課有幾個詞怎么也得成為孩子生活的必需。比如“變幻無常”、“神秘”、“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千姿百態”、“巨大天幕”、“瞬息萬變”、“云遮霧罩”等。這些非常有動感。把這種動感交到學生心中,閱讀之“位”就容易定了。
二是背誦課文是一種定位。背誦不只是為了考試,不只是沒有積累,如果用“定位”的思維來認識,那背誦的另一種功能就自然體現出來。在這一課中,這種功能的表現便是享受廬山之美,這種美要想成為一種永恒,那就是藝術化背誦才能夠達到。
三是研究研究讓這篇文章變厚成書,這是第三種定位。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學習這課都能夠到廬山,但網絡信息這么多,讓學生利用資源研究研究,在班級成立研究小組,讓更多的學生把自己的認識組合起來,也許這一課就會更久地保存在人的記憶中。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我們老師應該想辦法來做的。這幾天,我在讀著王宏甲寫的《中國新教育風暴》這本書,這本書告誡我們新課程老師,探究性學習是一條非常好的路,我們要把這條路鋪在課堂中,鋪在學生的心中,鋪到世界里,不能僅僅地鋪在試卷中。我們不可一味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探究,我們不能認為這一課,如果也去探究,會打破文章的美。我們應該改變思維,讓學生認識的`更多。要想讓學生愛上廬山云霧,享受云霧世界,那就應該引導學生讀超過這篇文章3至5倍量的廬山世界,這也是減輕學生負擔之舉。
另外,這一課用了好多“一”這個字也非常有價值,我們用這些“一”也可為學生定位。比如,“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個“一”連接在一起,也是一片好美的云霧光景。
s("content_relate");【《廬山的云霧》的教學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的教學思考05-04
孫祖中學課堂教學模式討論稿的思考05-03
關于幼兒園實施區域活動的一點思考05-03
《圓的周長》的教學設想05-04
《絕句》的教學比對05-04
最新加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后思考05-04
用科學發展觀促進當前發改工作的思考05-04
關于殯葬改革工作思考建議05-04
學生寫作的教學指導05-04
煤業項目部工會工作思考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