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讀感篇一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yīng)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yīng)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讀感篇二
在宋代有一則民間流傳的故事:一位秀才的母親到地藏菩薩前許愿,沒想到竟然心想事成,兒子高中了狀元。但是這位狀元郎卻并不信佛,而且鬼心眼特別多,他得知母親要帶他來九華還愿,便翻閱了一些史書,知道地藏菩薩是在唐代時期示寂的,于是心生一計:母親跪拜藏菩薩時,就把母親的金釵撥下往地藏菩薩真身的腳上插。
這時奇怪的現(xiàn)象出來了,插進去的金釵怎么拔也拔不出來,狀元郎便心生害怕,再次使盡力氣也撥不出來。狀元惶恐,對地藏菩薩像說:“說你無佛卻有佛!”話還沒說完,金釵就隨手被撥了出來,同時,在金釵撥出來的地方涌出了血漿。
狀元郎極為駭異,便急急逃離九華山。當時九華山的'護法神是韋陀菩薩。韋陀菩薩的性情暴烈,見到有人對地藏菩薩不恭,就要去懲罰。地藏菩薩不許,并說這狀元郎是他當年身上的一個虱子,不小心被他拍死了。狀元郎今生的刁難,是有因緣的。
韋陀菩薩聽了,依然是怒氣未平。地藏菩薩算出狀元郎已經(jīng)走出了九華二十余里地,就對韋陀菩薩說:“你執(zhí)意懲罰,只追五里吧。追上了任你懲罰,追不上就算了。”
韋陀菩薩怒火中燒,根本沒有聽清楚地藏菩薩的話,就點頭答應(yīng),于是急急追趕狀元。追到一個叫五溪的地方,看見狀元倉惶逃竄,就一鞭子把狀元打死了。
韋陀菩薩打死狀元后,回來復(fù)命。地藏王見韋陀菩薩氣頭上把五里聽成了五溪,竟追出了二十里打死了狀元,心生不忍,就讓韋陀菩薩到別處護法,把他趕出了九華山。但是佛教不能沒有護法,于是就請來道教的靈官作為護法神。至今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前的護法還是靈官。
話說韋陀菩薩離開九華山之后,許多地方都不肯收留,路過湖州,沒想到湖州竟然成了收留韋陀菩薩的地方,因此,湖州便成為了韋陀菩薩的人間道場,并且在湖州,還有一個寺院就叫韋陀寺。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讀感篇三
趙太后剛剛執(zhí)政,就遇上了一件很棘手的事:秦國向趙國大舉進攻,趙國國力薄弱,難以抵擋,就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大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zhì),才答應(yīng)出兵。可是,趙太后特別喜歡這個小兒子,無論怎樣都舍不得,秦國攻勢又緊,這可怎么辦呢?
左師觸龍知道了這件事,就去見趙太后。這時太后剛剛送走了一批來勸說她答應(yīng)人質(zhì)的大臣,因為雙方發(fā)生了爭執(zhí),她正坐著生悶氣呢。趙太后暗中拿定主意,如果這個左師也是來勸她送出長安君的,她一定要當面啐他一臉唾沫,以示自己不答應(yīng)送兒子去做人質(zhì)的決心。
左師好像知道趙太后心思似的,一見面就問暖問寒的,絕口不提長安君的事。接著,左師又向趙太后提出要安排他的小兒子舒祺的工作。希望能編進黑衣衛(wèi)士的隊伍,在保衛(wèi)王宮中有所貢獻。趙太后見左師這樣喜愛小兒子,一下子來了興趣,絮絮叨叨地問道:“左師,你們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
左師挺認真地說:“比你們做母親的還疼得厲害。”
趙太后像見到知音一樣,彼此有了共同的語言,很動感情地說:“你們男人不了解女人的心,女人疼小兒子才厲害呢!”
左師敲了一陣邊鼓,覺得勸說趙太后己到了火候,于是不露痕跡地把話題引到了長安君,“依我看,你疼女兒燕后就超過了長安君。”
趙太后連連搖頭說:“你搞錯了,我疼燕后哪比得上疼長安君呢?”
左師抓住契機不放:“我記得你送燕后外嫁燕國的時候;你拉著她的手直淌眼淚。以后,你總是祈禱燕后在那里好好地生兒育女,日后繼承王位。這不是在為燕后的長遠利益打算嗎?依我之見,這才是真正的疼愛孩子。”
趙太后不作聲,側(cè)著頭聽左師說下去:“從現(xiàn)在起,三代以前趙王的.子孫封侯和繼承侯位的,今天已經(jīng)沒有人了。這些人中有一些遇到禍難,本身就滅絕了;禍難來得慢的,就落在他們的子孫身上。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為君王的子孫地位很高,可他們沒有建立功勛;待遇豐厚,卻沒有做出業(yè)績。這種突出的矛盾,就給他們帶來了災(zāi)難。”
說到這里,左師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借以觀察趙太后的神態(tài)。見她頻頻點頭似有所悟,于是又說了下去:“長安君現(xiàn)在的地位夠高的了,封給他的土地也夠多的了,權(quán)力也越來越大,這些都是你太后賜給他的。只是,太后忽視了一條最重要的,就是沒有給長安君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如果有一天太后逝世了,長安君靠什么在趙國立足呢?這樣看來,你替長安君的打算遠遠比不上燕后,所以我說你愛長安君不如愛燕后。”
趙太后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左師的觀點,于是輕快地說:“你說得挺有道理的,長安君的事就全部托付給你了。”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讀感篇四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漸漸滋長了驕傲怠惰的情緒。他想,天下太平無事,政事有宰相管,邊防有將帥守,自己何必那么為國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享樂的生活來。
宰相張九齡看到這種情況,心里挺著急,常常給唐玄宗提意見。唐玄宗本來很尊重張九齡,但是到了后來,對張九齡的意見也聽不進去了。
有一個大臣李林甫,是一個不學無術(shù)的人。他什么事都不會,專學了一套奉承拍馬的本領(lǐng)。他和宮內(nèi)的宦官、妃子勾結(jié),探聽宮內(nèi)的動靜。唐玄宗在宮里說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對答如流,簡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樣。唐玄宗聽了挺舒服,覺得李林甫又能干,又聽話,比張九齡強多了。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為宰相,跟張九齡商量。張九齡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當?shù)卣f:“宰相的地位,關(guān)系到國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為相,只怕將來國家要遭到災(zāi)難。”
這些話傳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張九齡恨得咬牙切齒。朔方(治所在今寧夏靈武)將領(lǐng)牛仙客,目不識丁,但是在理財方面,很有點辦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張九齡沒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說:“像牛仙客這樣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選;張九齡是個書呆子,不識大體。”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張九齡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張九齡還是不同意。唐玄宗發(fā)火了,厲聲說:“難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嗎!”
唐玄宗越來越覺得張九齡討厭,加上聽信了李林甫的誹謗,終于借個因頭撤了張九齡的職,讓李林甫當宰相。
李林甫一當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絕,不許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見。有一次,他把諫官召集起來,公開宣布說:“現(xiàn)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意旨辦事,用不到大家七嘴八舌。你們沒看到立仗馬(一種在皇宮前作儀仗用的馬)嗎?它們吃的飼料相當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馬要是叫了一聲,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來不及了。”
有一個諫官不聽李林甫的話,上奏本給唐玄宗提建議。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職到外地去做縣令。大家知道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誰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見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聲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強的,他就千方百計地把他們排擠掉。他要排擠一個人,表面上不動聲色,笑臉相待,卻在背地里暗箭傷人。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上隔著簾子眺望,兵部侍郎盧絢騎馬經(jīng)過樓下。唐玄宗看到盧絢風度很好,隨口贊賞幾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這件事,就把盧絢降職為華州刺史。盧絢到任不久,又被誣說他身體不好,不稱職,再一次降了職。
有一個官員嚴挺之,被李林甫排擠在外地當刺史。后來,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說:“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以用呢。”
李林甫說:“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聽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連忙把嚴挺之的弟弟找來,說:“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倒有一個辦法。”
嚴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樣關(guān)心他哥哥,當然很感激,連忙請教該怎么辦。李林甫說:“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說他得了病,請求回京城來看病。”
嚴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唐玄宗,說:“真太可惜,嚴挺之現(xiàn)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嘆了口氣,也就算了。
像嚴挺之這樣上當受騙的還真不少。但是,盡管李林甫裝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陰謀詭計到底被人們識破。人們就說李林甫這個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著劍”(成語“口蜜腹劍”就是這樣來的)。
李林甫當了十九年宰相,一個個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鉆營拍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這個時期,唐朝的政治從興旺轉(zhuǎn)向衰敗,“開元之治”的繁榮景象消失,接著出現(xiàn)的就是“天寶之亂”(天寶是唐玄宗后期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