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地理要點篇一
1、地理的空間定位
2、等值線的判讀與圖表分析
3、圈層物質運動規律
4、氣候的形成因子分析
5、區位因素分析
6、光照圖判讀與時間計算
7、世界熱點問題和熱點區域
8、中國熱點問題和熱點區域
1、水循環: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循環和海上內循環。
②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于: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
雨
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 高中數學,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②我國西北地區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畫一畫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圖):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境問題指源于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氣候特征);
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1、水系特征:
①流域廣,支流多;
②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
③中下游多為平原 高三,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征: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征;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1 2 下一頁 尾頁
背誦不能替代做題
地理的學習有一個特點:必須通過做題來鞏固知識點。
黃明建議精力充足的學生每天地理課前最好一下,當然這個要求對許多時間根本就不夠用的學生來說有些奢侈,那至少在有地理課的當天,要把學習內容一遍,把課后習題做一遍,發現有不會的地方,當天尋求
同學
或者的幫助。黃明老師說,做到他建議的幾點,就會發現高中地理學習其實也能輕松過關,并且地理知識對將來生產、
生活
有很大的作用。巖溶湖的形成過程
1、巖溶地區,地表上長草并有沙碎石覆蓋,草和沙碎石底下是很厚的一層碳酸鹽類地層。
2、巖溶-碳酸鹽類地層很容易受水的溶蝕,無論來自地表滲透下來的水,還是地下水,迂到此類地層都會起著溶蝕作用。
3、巖層經溶蝕后成空洞,溶蝕愈來愈嚴重,空洞相應就愈來愈大,大到一定程度,因承受不了地上植被與泥沙碎石的壓力時,便發生溶洞崩塌。
4、崩塌后的溶洞,逐漸的積水、儲水,從而形成巖溶湖。
典型的巖溶湖是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所產生的巖溶洼地、巖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經匯水而形成的一類湖泊。
巖溶湖泊排列無一定方向,形狀或圓形或橢圓形,有時也可呈長條形。巖溶湖一般面積不大,水深也較淺。我國巖溶湖大多分布在巖溶地貌較發育的黔、桂和滇等省(區)。
例如貴州省咸寧的草海,它原是一個構造下陷而成的盆地,早期的湖泊大約形成于15萬年以前,當時湖面面積達90km2以上。此后,湖面開始收縮,大約距今12000年前,湖面縮小到60km2;至距今約5900年前,湖面又縮小至30-40km2;大約距今2000-4000年間,因湖水從地下暗河流出,湖泊消亡。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詔衛兵屯兵其中”、“迄今鞠為牧草,郡民牧草其中”,說明當時已成可耕可牧的壩區。19世紀50年代,草海又重現。據稱“清咸豐七年(1857),七月落雨40余晝夜,山洪暴發,夾沙抱木,大部落水洞被堵,洪水無法渲泄,盆地東部被掩成湖”。因湖中滋生繁茂的水生
植物
,故名草海。當湖水位為海拔2170米時,水深為2-5米,湖面積為45.5km2,容積為1 高三.4×108米3。草海是我國湖面面積最大的構造巖溶洞,素有高原明珠之稱。1、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熱量充足,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堿化等
2、商品谷物農業 典型地區: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熱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
相同點;農業地域類型相同;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異;
專業
化水平不同;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3、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4、畜牧業
典型地區: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氣候干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5、乳畜業
典型地區:西歐、美國東北部、新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濕潤,不利于種植業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新西蘭除外)(2)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6、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7、混合農業
8、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于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
旅游
由于中國人口結構特殊,民工──這一有生力量漸趨衰竭。我們從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可以得知,1994~1996年這三年期間,小學
招生每年都超過2500萬,三年合計7594萬人,是中國小學招生的歷史最高峰。這些孩子入學后在 2003~2005年陸續初中畢業,在2006~2008年高中畢業。根據上述公報,此間初中畢業生有2350萬。也就是說,2003~2005年的小學畢業沒有上初中的年輕人合計有5244萬人。這些人口就成為進軍城市的主要后備力量。此外,2003~2005年間大學招生人數1334萬,而此間高中畢業生有1666萬。也就說高中畢業生有333萬人沒有上大學,也成為農民工的后備力量。
如此我們可知,在2003~2005年間,先后有5530萬初高中畢業生沒有再升學,而選擇了回鄉務農或者回家工作。其中相當一部分農村年輕人來到城市,成為農民工。他們中超過9成的人擁有初中文化。
從歷史數據可知,農民工的供給數量也以此間為最!
2008~2010年,也就是他們初中畢業5年后,這些年輕人到了21歲左右,在農村進入適婚期間,很多女孩子因此回到老家結婚生子,很多男青年也回家奉命成婚。這也就意味著最大量的農民工要回流農村。這是供給不足的`一個原因。
但到2008~2010年,我們用上述同樣的方法計算的農民工后備人才是3630萬人,比5年前整整減少了1900萬人,平均每年減少600多萬。
1988~1990年期間正值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生育高峰期。其中以1990年出生人口近 2700萬而為峰值。那三年累計出生人口超過7600萬人。但5年后的1993~1995年出生的人口只有不到6300萬人,減少整整1300萬人。同時,進入21世紀后,初高中入學率提高了,大學招生人數也大幅度提高了,由此使得初高中畢業后必須就業的人口大大減少了。
所以,為
什么
民工荒?因為現在的農民工后備力量每年比此前高峰減少了600多萬人,三年就差不多少了2000萬人。在經濟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農民工后備人才青黃不接,由此造成了民工荒。經過專家計算后發現,2003年當年的農民工后備人才超過1800萬,2010年后備人才不足1200萬,而且從2010年起向后,每年的后備人才都沒有明顯上升,1200萬已經是上限了!
也就是說,從2010年開始的10年內,我們再也見不到農民工人口大規模上升了。勞動力供應將陷入長期不足的狀態。
比如,2013~2014年,初中畢業生每年平均只有1700萬人,但高中招生人數將超過1000萬,也就是說全國將只有700萬初中畢業生加入到農民工后備力量,其中還有差不多一半將是城市人口,農村人口不超過400萬。這兩年的高中畢業生不能上大學的每年也不過300萬。二者合計,后備人才將只有1000萬,比2003年的高峰期減少了800萬,且真正的農民工數量估計要減少差不多1000萬人!
但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從2010年起,1950年后的出生人口進入退休高峰期。1950~1959年,中國出生人口超過2.01億人,每年平均超過2000萬。根據2004年的人口調查數據,這個年齡段存活人口1.76億人。他們從2010年開始退休,一直到2019年,每年退休人口將超過1600萬人。
一方面,退休人口超過1600萬人,需要靠1992年后出生的人口接續,而中國人口恰恰從1990年開始逐漸減少 高中數學,到2001年已經不足1700萬人。根據趨勢推算,大約到2017年,中國新增勞動人口將轉為下降,人口紅利徹底消失。
2010~2017年這個期間,將是農民工人口紅利的消失期――每年回到農村結婚的人員數量眾多,每年新增農民工的儲備數量卻比此前下降了超過600萬,農民工將由此供不應求。
所以,2010~2017年,將是農民工工資必須不斷上漲的時期。這種上漲,將推動中高收入人群的工資進一步上漲。到2017年,中國勞動力供不應求,工資整體水平將不得不上漲。甚至于到那時,中國將不得不引進國外的務工人員。
從2010年起的10年內,中國死亡人口將超過1億人,每年平均死亡1000萬人。而此間每年出生人口將逐漸低于1500萬。大約2024年起,中國人口可能進入負增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要更大一些。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中國農民工長期受到“壓榨和剝削”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終于通過人口數量的減少來爭得了自己的福利待遇“被提高”。
中國的人口結構有負面影響,當然也會帶來許多積極的、正面的改變:
首先,是農民工待遇上升將成為趨勢。從目前反饋的信息看,一些內地城鄉熟練技術農民工的月收入已經超過2000元,這還建立在他們省去了城市高昂的住宿費、交通費甚至伙食費的基礎上,他們的凈收入將超過1500元。這就要求沿海城市要想吸引農民工,將不得不開出遠高于2000元的工資標準,否則,他們就只有面對民工荒的苦果。
其次,企業將被迫投入更大精力進行技術改造和科研創新。中國的世界工廠的角色將發生改變,“中國制造”將需要轉型或者被迫轉為“中國創造”。長期以來,由于低廉的農民工的存在,企業對于創新的積極性不高,因為只要通過壓榨農民工就可以獲得豐厚的超額利潤,誰還有積極性去創新呢?現在,農民工收入提高后,企業為了保持其競爭力,將不得不從內部挖潛,這有利于中國創造的成熟。同時,這將促進大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大學的科研人才將進一步得到重視。
再次,中國消費升級將持續增長到至少2017年前。隨著勞動者收入的提高,全社會收入總水平上升,消費能力提高,有利于中國消費接續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的推動力量。目前中國的投資規模過大,其中以房地產投資等為主。未來可能出現一次大幅度調整(預計2012年前后),然后再在消費接續下經濟重新上升。也可能不出現大調整而二者和諧接軌,實現軟著陸。但不管哪種模式,都有利于中國消費的發展。
第四,中國消費的提高將使得資源品和投資品出現另一次泡沫,泡沫結束的時期也將在2017年前后。人口紅利的消失將使得中國在2030年之前處于“失落的十年”期。
第五,民工荒加劇后,中國將重新考量當前的計劃生育政策,預計2017年前將出現政策調整。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判斷,中國的民工荒是長期趨勢,對于中國經濟健康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其間蘊含著許多的投資機會,值得在座的各位仔細探討把握!
s("content_relate");【高考地理復習資料大全】相關文章:
1.
高考地理復習:地理計算
2.高考地理復習課件
3.小升初語文:復習資料大全
4.小升初英語復習資料大全
5.高考地理復習必背知識點
6.高考地理復習有什么方法
7.關于高考地理區域的有效復習
8.上海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