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不懈地開展教學常規檢查監督指導與常規制度落實工作。
教學常規是落實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工作規范,是實現教學目標 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和基礎,教學常規工作的落實要求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做起。備課,要求教師嚴格按照教學規范化達標要求進行備課,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備課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對課程標準進行學習,對教材進行深挖;上課,上課是教學常規中最重要的環節。課堂是教師的陣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艱巨使命要求每一位教師嚴把課堂關,向 40 分鐘要成績,樹立正確的質量關、效率觀,同時每堂課教師講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教書與育人并舉,課堂上教學與組織教學相輔相成,有效地組織課堂和組織學生,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逐步向具有現代氣息的“科研型教學”邁進。作業與輔導,作業與輔導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與深化,作業的布置與輔導也要有一些新的思想和革新的體現。在備課的作業設計中,一定要體現作業的分層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力求作業形式的多樣多元,豐富多彩,活潑生動。教師批改作業必須認真、及時、徹底、一絲不茍,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教師應該及時查找錯誤原因,嚴禁教師的作業批改出現知識性、原則性錯誤。
二、完善教研組織、強化制度約束
針對我校每個年級只有兩個平行班級的實際情況,學校成立了以教務、教研為主體,全體教師為成員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組。明確工作職責;組織全體教師討論并制訂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體備課制度、校本培訓制度等,并匯編成冊,通過制度約束,將校本教研與教師考核、評優選先緊密掛鉤,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和興趣,也為推動“以校為本”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強校內外的學習與培訓,提高校本教研實效
為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網絡教研,先后組織教師多次外出聆聽專家講座,深入學習《課程標準》、教材教法,促使教師進一步了解課改目標,主動投身于教改實踐,積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四 、充分發揮老教師、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每年都有年輕的充滿活動的新教師加入我們的團隊,我校是新教師培養的搖籃。為使青年教師盡快適應教學需要并能脫穎而出,我校采取積極鼓勵新老協作,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方法。學校要求一位骨干教師或老教師幫扶一名新上崗教師,帶教的教師從教學常規、教案備寫、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傳、幫、帶。我們的老教師熱情、無私奉獻,新教師積極上進、勤學苦練、主動踏實。幾年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脫盈而出,好幾位教師在市縣級教學競賽中獲獎。
五、探索集體備課方式,促進教師共同發展
集體備課作為一種教研活動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著前進。在具體操作上,我們分初中部小學部各語、數2個備課組,第一步確定活動主題,第二步由主講教師備課、上課,備課組集體聽課;第三步由備課組教師根據上課的情況,交流意見,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對原有教案進行修改;第三步由主講教師進行歸納整理,進行再設計;第四步在平行班里再上研討課。實行了教學資源共享,保證了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形成了積極熱烈的校本教研氛圍,讓教師能夠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六、以課題為引領,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
教科研工作是我校的一項弱項,我們年輕教師多,缺乏骨干的引領。但我校一直十分重視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去年己有七個課題在縣級立項。我們提出了“做專業型、專家型教師”的口號,要示全校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搞教研。我們邊研究邊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再把研究的成果運用到教學實際中。同時以教研促科研,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走出我校“實驗——反思——調整——改進——再實驗”的課題研究的特色之路,在參加科研課題成果匯報活動中,展示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雖然我們的科研隊伍還很年輕,雖然我們的研究還停留在表面上,但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堅信總會一天會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