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西遷精神心得體會200字篇一
當晚有幸聽贠小波老師給我們講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感受頗深的幾點談談。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理,待人以禮,更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
人在社會這一大環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與人相處,甚至融洽相處都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藝術。通過這堂課,我認識到日常與人交流時,口氣一定要適當,分場合因人而異。作為學生干部,涉及工作方面時,態度一定要嚴謹、端正;辦事一定要果敢、干脆。這樣才能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處,就該放下學生干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厲風行,生活上和藹可親。
在禮節這方面,則要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體會。就穿著打扮而言,初入大學,一臉的稚氣,青澀中無不透露著對大學的好奇與憧憬。此時,裝扮可能樸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謂大一部員嘴里的部長、學姐和學長,著裝就該大氣些。正式場合,如舉辦全校大活動時,有必要穿正裝,以突出工作的正式與認真的態度。
在聽贠小波老師講課時,全場保持安靜,手機靜音,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聽講,做到對在場的同學的尊重,更是對老師的尊重。作為一名學生干部,還要懂得身份的轉換,素質的提高。
聽完培訓的第一堂課后,不僅增長了關于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而且對學生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受益頗深!
西遷精神心得體會200字篇二
1895年,南洋公學在上海建立,學校設施相對先進,學科覆蓋面很廣,文學,生物,物理等方面,用如今的話來說就是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硬件設施完備,享有“東方麻省理工”之美稱,也是當時莘莘學子們都希望光宗耀祖,興富門第的好去處。毫不例外,上世紀50年代,胡奈賽也進入了這所高校。歷史歲月的悠久,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銘記歷史。
胡奈賽上大學期間,國家可謂是“內憂外患”。中國當前面臨三大問題:一.東西差距較大,并進一步凸顯,東西意識形態不一致,西部動蕩風險較大,民生問題嚴重。二.中國經濟重心成德國魯爾區”形態,處于不友好軍事輻射之下,成為軍事打擊的重心和薄弱地帶。東南軍國主義突出,越南,印度,菲律賓虎視眈眈,東盟兼顧三條島鏈,封鎖海路,雄霸海城的態勢一時難以扭轉。日韓美對東北輻射較大。三.中國臺灣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港澳自治,港、澳,臺處于中央的架空區域或是擱淺狀態。雖然起到了聯絡中外、緩解壓力的作用,但戰端一起,各生蹊蹺。
交通大學西遷,是一次響應祖國號召,跨越大半個中國的行軍。1956年,面對“交大西遷”的戰略部署,學生們義無反顧登上列車,從繁華的黃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黃土地。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匯聚西安。僅一年多,新校區從麥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為祖國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計培養大學生23.6萬余名,投身西部建設者達10萬人之眾。
當年風華正茂的少年,今年年近耄耋,憶起奮斗歲月,他們仍舊無悔青春,弦歌夢想。他們的人生選擇明顯不是一筆用物質公式可以算清的賬。在中華民族的價值譜系中,從來尊崇“兼濟天下”,而非“獨善其身”,從來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好兒女志在四方”。中國人自小耳濡目染的詩文。敬仰崇拜的英雄,無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關鍵時刻為國擔當、為國奉獻。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會主義體制下,把個人得失放在國家禮儀后面,把個人選擇融于國家需要之中,其實是一種自主選擇。這種選擇,鑒照著對祖國的深情大愛,對時代的如火熱忱,永遠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輝。
今天中國的發展水平今非昔比,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仍在,地區差距、城鄉差距還是擺在全面小康社會之前的硬骨頭。“西部開發”“鄉村振行”等號召,呼喚著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去廣闊天地中創一番事業。隨著國家實力漸強,我們已經可以創造更好條件、提供鼓勵、支持,最大程度免除開拓者的后顧之憂。
西遷故事距今已遠,但西遷精神決不能丟。這樣的遷徙故事,是中國獨有的時代記憶,也是中國發展奇跡的密鑰之一。眺望遠路,讓我們牢記“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并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