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滿分作文三篇不通勒篇一
春天因為披上柳綠桃紅,而芳香四溢,生機勃勃;天空因為藍天白云的交相輝映,而明媚無限,晴空萬里;我,因為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在藍天下,在大地上,可以自由地飛翔。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伴我走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它帶我走向精神的殿堂。從《詩經》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再到《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它帶我從古游到今,從無知到有知,從懵懂到知事。這雙隱形的翅膀一直在帶領著我飛翔,指引著我奮斗,讓我的人生愈發精彩。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在我跌倒時,它拍打著堅強的羽翼,把我從困難中拉出來,給我堅強與勇敢,給我再次高飛的勇氣。每當我沮喪時,耳邊仿佛想起翅膀拍打的聲音,它猶如那首歌中的唱詞“每一次都在孤單徘徊中堅強,每一次就算是很受傷也不閃淚光”那樣給我鼓勵。每當此時,我好像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它的撫慰下,忘卻傷痛。不知從何時起,我好像已離不開它了,離不開它的作陪,離不開它的鼓勵,也離不開它的指引。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在它的指引下,我漸漸長大,我漸漸讀懂了生活給予我的許多考驗,我漸漸愛上了讀書。雖然我沒有張良那份“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自信,也沒有蘇軾那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得,但我有無形的力量在給予我堅強,給予我動力。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讓我得以在同齡人中與眾不同,讓我得以用豐富的知識裝扮自己,讓我踏上了不尋常的路。每每放假回家,總能聽到爸媽在談論我的哪個同學在外面掙了多少錢,又有哪個同學已結婚生子,而我卻還窩在書堆里,年復一年地為我的夢想而奮斗。正是這對翅膀,讓我和我的朋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讓我擁有了一個充滿奮斗與期待的未來,讓我總能在每一次收獲中得到喜悅,讓我明白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真諦。是它在無形中與我指明了方向,給我前進的動力。
回首過去,十幾年的學海生涯,雖然失去了幾許閑情與玩樂,但我卻獲得了一份堅強與從容。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讓我走進了夢想的殿堂,我也終于在藍天下飛得更高,也飛得更遠。
這是一篇優美的議論性散文,開篇類比引出觀點“我,因為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在藍天下,在大地上,可以自由地飛翔。”然后聯想歷史名人名言,聯想自我生活,全文一氣呵成,結構嚴謹,主旨鮮明。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那是小池的魅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是瀑布的魅力;“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那是楊柳的魅力……
但是,魅力遠遠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麗,它更是一種由內向外流露出來的氣質和神韻,它是真善美光芒的閃耀,它是美好精神、品質和行為高度統一的產物,它是外表和內在美的集合。
魅力是一種本色。它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包裝,任何矯揉造作和故作風雅的搔首弄姿都只能是鏡花水月、曇花一現,真正的魅力是一種純自然的美麗。“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湖具有本色的魅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具有本色的魅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沙漠具有本色的魅力;“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具有本色的魅力。
魅力是一種品格。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一種魅力;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是一種魅力;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一種魅力;石灰“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一種魅力。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仍高呼“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奇恥大辱,仍不屈不撓,完成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李白不肯向權貴低頭,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些詩句充滿永恒的魅力,是因為它們都是詩人內心品格的真實寫照。
魅力是一種修養。它源自豐富的內涵、豁達的胸懷和無私的奉獻。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仍樂觀豁達,他的魅力在于他“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韓信雖遭胯下之辱,但心胸寬廣似海,成名后不但沒有找當年欺負他的人復仇,還以美食佳肴相款待,他的魅力在于他有比天空還更寬廣的胸懷;叢飛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把生命毫不保留地獻給了救助失學兒童的事業,他的魅力在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
魅力并非生而有之,它需要經年累月的修煉,需要逆境與挫折的磨礪,需要后天的學習充實。魅力并不神秘,只要我們不邯鄲學步式地迷失自己;魅力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們敢登上用信念和毅力搭起的云梯;魅力并非別人的專利,只要肯努力,你、我、他,均可以擁有迷人的魅力。
擁有魅力的人生是亮麗的人生。
曾有人問蘇格拉底,天地間的距離是多少。蘇格拉底說:“三尺。”提問者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四五尺高,如果天與地之間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還不把給戳出許多窟窿來?”蘇格拉底微笑著說:“所以,凡是超過三尺的人,要能夠長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啊!” 蘇格拉底一語道出了智者的處世之道:學會低頭。
學會低頭是一種智慧。生活中,不可能每一扇門都符合我們的身高、體型,它們或矮或窄,智者懂得彎一彎腰,側一側身;而固執者則經常碰壁,甚至被撞得頭破血流。
藺相如面對挑釁,選擇了容忍;廉頗面對錯誤,選擇了悔改。這是兩種不同的意義的“低頭”:前者體現了胸襟與氣度,后者則體現勇氣與坦蕩。如果藺相如不能容忍與退讓,如果廉頗放不下所謂的尊嚴而不去負荊請罪,那么根本無法成就一段“將相和”的千古佳話。
在崇尚個性的今天,不少心高氣傲的年輕人,視“低頭”為“懦弱”,更有甚者視之為世俗的媚態,而一味地自命清高。其實,學會低頭并不是頂禮膜拜、誠惶誠恐或者逆來順受,少一點傲氣,也并不意味著放棄傲骨。相反,它不僅是我們待人接物的一種風度與修養,也是一個人立身成事的策略。
“低頭”可以是一個“蓄勢”的方式,目的是“待發”。據說企鵝將登陸前,會猛地低頭,從海面扎入水中,拼力沉潛。潛得越深,海水產生的壓力和浮力也就越大,為竄出水面、騰空而起的那一刻積聚了力量,這種方式雖然看起來愚笨,卻頗有成效。
會低頭的人懂得“蓄勢待發”,他們深知只有甘心沉下去,才有可能浮上來。曾經被吳國大敗的勾踐,就明了這個道理。他雖然屈服求和,但在后十年中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滅掉了吳國。勾踐這類人雖然暫時低下了頭,卻把目光放在更遠處。這無疑是一種處世的睿智與立業的藝術。相反的,項羽做不到忍辱負重,他用自己的手,結束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如果項羽沒有自刎烏江,歷史是否會重新書寫呢?這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但至少,西楚霸王重振雄風的希望還是存在的。但他卻斷送了這一切,只因不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難以忍受一時之辱。這怎能不讓人扼腕痛惜?
學會低頭,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飽滿的稻穗會低頭,不成熟的稗子則自以為是地高昂著頭顱。
低一低頭,多一點坦然與氣度,少一點清高與固執,或許眼前的“小門”,通向的正是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