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一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兵馬俑的具體位置。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可以看到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并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余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
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其后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后衛。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
共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車80多輛,并有大量金屬兵器。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馬1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后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出土后由于空氣干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一說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墻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
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有差異。
統一六國之后秦國實行全國征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縱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藝術美的高度。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備的官兵形象,還是那一匹匹躍躍欲試的戰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它們“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絕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征,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
俑坑發現種類齊全,數量空前的青銅兵器極大地豐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領域,其中長鈹,金鉤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兵器鑄造的標準化工藝、兵器表面防腐處理技術的發現和研究填補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xx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于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余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
右側為一個巨大的方陣,左前方為一個大型疏陣,左后方則是指揮部。那數千名手執兵器的武士,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發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沖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發,身穿戰袍,外披鎧甲,手持弓弩,背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
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和威嚴的魅力。
一般戰士的神態: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性格憨厚純樸;有的舒眉秀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昂首靜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于表現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后者沉靜文雅。
秦俑表現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盡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又好似處于臨戰狀態,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兩耳豎立,雙目圓睜,張鼻嘶鳴,躍躍欲試;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于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
正是由這千百個充滿生氣、神態各異的陶俑構成整體靜態的軍陣地,達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惟有這種靜態的軍陣才能使人們感到軍陣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這樣恢宏的陣列,宏偉的構圖,空前絕后,無與倫比。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筑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余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位于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采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第二個單元,位于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
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
每車后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于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第三單元,位于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后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第四單元,位于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
第1
、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而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在服飾裝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嚴格模擬古代騎兵的戰時形象。與步兵、車兵俑顯然不同。它頭戴圓形小帽,帽子兩側帶扣系在頜下,身著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輕巧的特色,鎧甲顯得簡單而靈活。騎兵俑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相關。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即將結束。請大家自行帶好垃圾。重要物品進行檢查,想上次可以繼續看到大家的面孔。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共分為四大類: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和陶馬。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其中的陶馬。
大家看,陶馬和真馬一樣大小。它體型勻稱,肌肉豐滿,富有彈性,骨骼和皮膚都有明顯的起伏變化。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仔細觀察陶馬的頭部。它的口、鼻、耳、目,都刻畫得如此精細,甚至連嘴里的牙齒和舌頭都得畫得栩栩如生。請大家再看看陶馬的眼睛:它雙目圓睜,眼神中流露出滿滿的斗志!更奇特的,就是陶馬的耳朵,幾乎所有陶馬的耳朵都一順兒朝前,顯得十分警惕,好像隨時準備著撒開四蹄,奔向戰場。看著它們,大家是否能想到秦始皇所率領的秦兵中那一匹匹威風凜凜的駿馬呢?
當我們走近這些陶馬,甚至能感受到它們呼出的粗氣。通過這匹匹陶馬,我們就能體會到兩千多年前那些能工巧匠們的精湛技藝!
下面請大家繼續游覽,進一步感受當年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吧!
謝謝大家!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趙若恒,大家可以叫我趙導。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游覽的過程中,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的游客,不要破壞文物,保持這里的清潔衛生,下面我們就開始游覽吧!
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就是著名的秦始皇陵墓了。該墓位于陜西臨潼以東,南倚巍巍驪山,北臨滔滔渭水。1974 年春天,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破碎的陶俑。后經考古隊的挖掘,使這一大型兵馬俑軍陣重現在人們面前。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以步兵、車兵、騎兵組成的大型地下軍陣。兵馬俑坑共有兵俑7000 余件,陶馬600 余匹,戰車100 余輛。兵馬俑形體高大,與真人真馬相仿,這一浩浩蕩蕩的軍事陣容,再現了當年秦國軍隊統一六國宏大場面和威武雄姿。
兵馬俑的雕塑栩栩如生,神態形象生動,神情各不相同。你們看那一個將領手按寶劍,雙目炯炯,似在思考征戰大計;那一位勇士威嚴站立,虎視眈眈,正待沖殺疆場;還有陣中的少數民族士兵高鼻深目,絡腮大胡,神情傲然;戰馬昂首聳耳,肌肉突起,仿佛瞬間就要四蹄騰空,馳騁沙場。
1987 年,秦始皇陵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朝雕藝術的高水平,生動展現出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現在大家可以繼續參觀,謝謝大家!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四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我叫張弘毅,大家可以叫我小張,今天將由我帶大家參觀氣魄雄偉、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
先進入的這個俑坑是一號坑,一號坑是最早發現的俑坑。源于1974年3月由一個農民打井時發現,發現了八千多個兵馬俑。它們個個栩栩如生、式樣不同。
二號坑有許多武器,有槍、殳、劍……其中有一把銅劍有很好的韌性,就算你讓它彎到其它劍會斷裂的地步,它也會立刻反彈變直,這種劍是我們現代人都制作不了的,可見古代勞動人民有多么的聰明。
各位游客請看,三號坑是保存最完整的俑坑,據說項羽焚燒阿房宮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沒有焚燒三號坑。兵馬俑個個身披鎧甲,威風凜凜。這樣的建筑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秦兵馬俑已經講解完了,希望我的服務能讓大家滿意,謝謝!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五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彭湘綾。我將帶領你們游秦兵馬俑。你知道秦兵馬俑的大小嗎?你知道他在哪出土嗎?讓我告訴你吧!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秦兵馬俑是秦史王的陪葬坑。
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大約有五十個人籃球場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秦兵馬俑與人相似、規模宏大、類型眾多,且個性鮮明。秦兵馬俑分為將軍俑、武士俑和騎兵俑。
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好了!你們現在開始自由活動,要注意不要破壞文物和不要亂哦!!12點鐘在門口的小賣部集合。如果有什么事打我手機,祝大家參觀愉快!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六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走進大自然旅行社的小導游,我姓張。今天,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西安的名勝古跡——秦兵馬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讓您對西安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兵馬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我們面前就是從葬區,請大家隨我來,現在我們到了陵園區。
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頂部略平,高55米。這座皇陵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黃帝陵,而且還是最大的皇帝陵。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區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出土陶傭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事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大型車馬兩乘,一號車重1061公斤,二號車重1241公斤,它們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重的青銅器,被稱為“青銅之冠”。二號車的大小零件有3462個,其中包括金質裝飾737件,銀質裝飾983件,最大的零件是龜背形的車蓋,長達246米,面積約2.5平方米;最小的零件不足0.5平方厘米。
秦始皇為什么要造兵馬俑呢?是因為秦始皇害怕自己死后,他的帝國王朝不屬于自己統治了,所以他造了兵馬俑,就是為了證明那怕自己死了,他的將士們還是屬于自己統治的。
我們的游覽就要結束了,祝大家旅游愉快!希望您能把游覽秦兵馬俑的快樂心情帶回家去,和家人共同分享。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七
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我是你們的孟導游,今天我要帶你們去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它位于陜西省臨潼縣,距離古城西安40多公里。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共保存著8000多尊陶馬和陶俑,它們神態各異,形象逼真。很快我們就能一睹它的真容。
請大家跟我來,這就是一號俑坑。這個俑坑中有近6000多個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我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秦軍英勇善戰的場面。你們看:前面這尊陶俑身上有一點點顏色,他半跪在地上,精神抖擻,虎視眈眈。看這些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還有的閉嘴靜立。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陶馬的身體比例都十分勻稱,全身輪廓優美,肌肉富于彈性,骨骼和肌膚都有非常細致的變化,面部表情豐富,耳、鼻、口、目都刻劃得十分穿神。它們體內好像有無窮的力量,一聽到號令,就會立刻騰躍而起,沖向敵人。
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我們國家的歷史瑰寶,反應秦朝雕塑藝術的高超水平,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同時我們還要感謝優秀的考古學專家們,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使埋藏在地下20xx多年的兵馬俑恢復了原貌,再現了歷史的奇跡。
請大家跟緊我,接下來,我們要去參觀青銅馬車。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八
大家好!來到我們西安,當然要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啦!現在,讓我這個小導游帶領著大家一睹秦兵馬俑的風采!
首先,我們要去的是第一展廳,這里面放著兩輛車。這兩輛車可與眾不同。前面這輛車有四匹馬拉著,有一個人做在前頭控制著這輛車,而指揮者則坐在后面較舒服的地方,這里還有一把“先進”的傘。這把傘看似與我們現代的傘差不多,但傘柄上有一個東西被一拉后,這傘即分為前后兩半,前面那半應該是用來抵擋危險,后面那般應該會繼續立著用來遮擋陽光和風雨。
第二輛車也是很“先進”,竟然裝著保溫室,與空調房的功能差不多。這可能是秦始皇專有的吧。秦始皇擁有的可不止這兩輛車,還有七十幾輛,不過埋在地下等待著人們發現呢。
然后,我們就來到第二展廳。這里是一個大坑。秦兵馬俑身為戰士,守護著皇陵,目光直視,手本握兵器,只因項羽當時命人拿走。從遠處看,這些秦兵馬俑分為一條條,從局部看,這些秦兵馬俑也很整齊。他們神情各不相同,工匠們將他們雕的惟妙惟肖,只不過他們都是丹鳳眼,可能因為古時男子以單眼皮為美吧。還有許許多多的兵馬俑在等待修復,專家們也在努力保護他們。我們現在走著的這個地方也是一座陵墓呢。
接下來,我們還要參觀埋在地下的秦時的建筑。這兒是指揮臺,這兒是攻打敵人的地方,這些是要通報情況的哨兵……
兵馬俑的參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希望秦時建筑與兵馬俑的魅力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再見!
兵馬俑導游詞100字 兵馬俑導游詞解說篇九
大家好,我是各位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張”。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來參觀兵馬俑。
兵馬俑,出自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它的發掘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的分類有很多種,從身份上分有將軍俑、軍吏俑,從材質上分有陶質、銅質,等等。今天,我們著重看一下銅車馬。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二號銅車馬。這輛車長3.17米,高1.06米。銅馬的高度為65厘米到67厘米,身長為1.2米。這輛銅車馬的主體是由青銅鑄造而成,其制作工藝之高超,造型之精妙令人贊嘆不已。我們可以看到這栩栩如生的四匹馬,他們肌肉發達,穩健有力,仿佛一聲令下就會飛奔起來。
在請大家仔細看一下馬的項圈,它們非常的有特點,是由42節金和42節銀焊接而成。它的焊接點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可見當時的技術水平是非常高的。
看過了馬,我們再來看一下車。車的頂部看起來既像一個倒扣著的大碗,又像是一個烏龜殼。也許是秦始皇太想長生不老,才會把車頂設計成象征著長壽的烏龜殼的樣子吧!
最后請大家看一下這駕車的車夫,他身披鎧甲,腰間掛著一柄寶劍,雙眼凝視前方。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有對生死的無謂,也有對勝利的信心;;有對敵人的蔑視,也有對家長親人的思念。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下面請大家繼續游覽。請注意不要大聲喧嘩,也不要破壞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