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通過參與學校古文教學活動讓我收獲頗多,給予我關于文言文教學的許多啟發。各位教師的講解風格不同,課堂內容豐富多彩,教學形式新穎,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和 主動性,同時也讓我從中總結出文言文教學的幾點要領。
針對初中生的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素質,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始終把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積累上,如重點實詞、虛詞、通假字、多音多義詞、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將會對以后的高中教學有很大幫助,同時也是中學生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必備條件。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溫故知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聯想和總結,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讓他們即使遇到陌生的課外文言文也不感到棘手,而能夠去從容應對。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思考,尤其是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思想感情的賞析等。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身世、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以及他的思想等角度出發來理解文章的內容。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和思考,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在此次活動過程中,老師們都通過課堂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激發了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覺地就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我感觸很深的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應該有所創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應該改變過去那種“填鴨式”教學形式,多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不僅讓學生將重點的基礎知識掌握牢固,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結文言文學習的規律,例如文言文中文言實詞、虛詞的總結、通假字的總結以及特殊句式的辨別,多傳授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不能只一味地讓學生背詞語解釋、句子翻譯和文章中心思想。“授人以漁”我們教師應該把捕漁的具體方法告訴學生,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閱讀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學中我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讓文言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課堂上大放異彩!
文言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古代漢語,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語言,具體說來,就是五四以前漢族人民的語言。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口語和書面之分,古人的口語是怎樣的,我們已無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漢語,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記載的書面語言,也就是文言文。從殷周到清末,在這漫長的社會發展中,涌現了大量的語言文學,從屈原的《離騷》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為古代漢語的書面形式,擔負了記錄、傳承、積累祖國文化遺產的任務。我們要學習并繼承這些遺產,就必須學習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既有感性知識又有理性知識。必須把文選的閱讀與文言語法、文字、音韻、訓詁等理論知識密切結合起來,然后我們的學習才不是片面的。
以前學習古文,是有許多迷糊的,許多地方不理解。就算對照翻譯讀懂了,也是走馬觀花,模棱兩可的感覺。不知道學習古文中的樂趣,讀之困難,于是,丟棄一旁。可學習古代漢語之后就不是這樣的認為了。上課老師講的井井有條,生動又有些幽默,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提升,老師講的孜孜不倦,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與困意。同時,覺得古代漢語是很有生命力的,并為之感興趣。原因如下:在文字方面,中國的文字是漢子,是表意文字,根據其字形結構就可以了解一些其字的意義,在老師教的過程中,與我們的理解中,讓我們有了一些畫面感和聯想、想象的空間。例如,“日”字本是,用圓圈中間加一點來表示太陽的,圓圈代表太陽的形狀。漢字最初是象形字,后通過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等方式出現的新字,當然,錯別字除外。其任是表意字,這種造字的規律,有利于中國的文化傳播,同時利于我們的學習記憶。例如,“暮”本意是日暮,虛詞“莫”字借而用之。古人是很具有創造力的,驕傲;同時,根據書體得演變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書最后到隸書楷書,我們要根據其筆畫形態、風格、組裝結構的變化來學習,其中都是有豐富的多彩的。
在字與意義方面,也是在逐漸的變化,同字古今不同意的古今字,同音同意替換字的通假字,同音同意的異體字,聽著就有種神秘感,很古老。
在古今詞構成方面,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并且,古漢語單音詞具有多義性和靈活性,例如,“謝”字有謝罪、辭別、告誡、凋謝的意思。所以要多記憶。
在詞義的變化方面,變得復雜了,古今義里,有詞義的'縮小、擴大、轉移、褒貶差異、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多查字典,不然就望文生義鬧笑話了。
在詞的本義與引申義方面,本義是詞最早的詞義,然后加以時間地域的變化,和人的思維思想變化所形成的文化,我們要去記憶,是很有意思的過程。例如:“間,隙也,從門從月”,指月光透過門縫照進來,指“縫隙”,后引申為距離(隔斷就有距離)→隔閡(精神距離)→離間(制造隔閡)→隔間→房間(用墻隔斷)→一會兒(從空間到時間)→間斷(隔斷幾次);縫隙→參與(插在中間)→中間→窺伺(從中間偷看)→偷偷地(秘密的)。這中間的變化是很有意思的,由具體變得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有實詞到虛詞。
在詞類活用方面,有名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等,更豐富了古文內涵,千變萬化地感觸。
在學習句型方面,有判斷句、敘述句、被動句等。還學習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句首句中語氣詞等,系統的將句子、詞分類學習,是很有利于我們學習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學習中國語言的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母語—古代漢語有比較充分準確的了解,也就是說,決不能滿足于會熟練的說漢語,而應該是掌握古代漢語內部的規律,了解古代漢語發展的趨勢。所以聯系古代漢語學習,首先應該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進行有關的專業學習是絕對達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運用古代漢語的自覺意識。第三,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好古代漢語對語言學概論等其他語言學課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文學概論的學習也是非常有用的。第四,增強對各種語言現象的鑒別能力。語言現象五花八門、千變萬化的,語言素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夠對語言現象進行準確的分析,鑒別其正誤。
就好像我們學習外語一樣,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是基礎,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詞匯量越豐富,閱讀能力就越強。學習古代漢語也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平日里注意積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詞語。讀古文有時會碰到一些不曾見過的、陌生的字、詞,這個大家并不害怕,因為我們可以查字典,問題就可以很容易的解決了;但有時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詞卻不一定能看懂,因為它的意義變了。在詞語學習中,我們要重點學習這一部分詞語,因為如果我們按照它的現代意義理解文章就讀不通了。比如,“走”,現代漢語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漢語卻是“跑”的意思。“更衣”,現代漢語是“換衣服”的意思,古代漢語卻是“上廁所”的意思。
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著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李國濤也說:“中國古詩古文是不能不背的。當時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說。”古時候幼童入學,老師并不教其理論,而是讓他們一遍一遍地誦讀《三字經》、“四書”、“五經”等,這是有道理的,將這些文章爛熟于心,意義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讀多誦,熟讀熟背,然后就能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境界了。學習古文,我們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如果有十幾篇、幾十篇古文文選都能讀起來瑯瑯上口,爛熟于心,那對古漢語中一些常見的句式,常規的實詞、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就很容易掌握了。閱讀過程中處處留心,注意文章的整體性,多讀多背,培養古代漢語的語感。要有足夠的感性認識,才能提高理性認識。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語法的差別不是很大,但還是存在一些不同之處的,主要是句子結構上的差異。比如“沛公安在?”這句話,“安”字是疑問代詞做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倘若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們現在常說“不知道我”,倘若翻譯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為賓語提前了。以上兩處古文都發生了賓語前置的現象,這并不符合我們現代的語法觀念,為什么呢?因為在古代漢語中,在疑問句、否定句的情況下,賓語一般前置。另外,賓語必須是代詞,若是普通名詞則不能提前。我們學習古代語法,就是為了掌握古文的規律,提升理性認識,讓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
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里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先疏遠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古代漢語記錄的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學習古代漢語,我們離不開它所在的歷史背景,更離不開它所記載的古代文化。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并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注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免“書到用時方恨少”。
總之,學習古代漢語,我們一定要勤奮,多讀多背多積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個道理。在學習過程中穩扎穩打,積累常用字詞和相關語法、歷史知識,閱讀大量文選,并選取一些精華篇背誦,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學好古代漢語!
文言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都說語文學習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文言文,因為時代久遠,大多數學生覺得文言文晦澀難懂、枯燥無味,加之相對于初中,高一文言文的難度大幅度增加,讓許多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逐漸對文言文失去興趣,因此,如何改變文言文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愿學,會學,學好,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關于文言文教學的觀點和方法。
傳統文言文教學目標單一,即著眼于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忽略作品的文學之美。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疲勞,課堂上是死氣沉沉,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后果是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厭倦的情緒,一講到古文就嘆氣。雖然對字、詞、句的準確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也是文言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目標之一,但僅此一個目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還得全面學習課文的內容,正確評價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義的基礎上受到教育熏陶,感受到意韻美。在教學時應重視欣賞,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品味文中之雅。因此,在當今新課標下,我們應該改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指導學生全面學習課文內容,把文言文的以往文字教學方式轉變為文學教學,正確評價作品,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學生的人文素養。
我們常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然而面對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學生避之唯恐不及,我們又如何讓學生對它感興趣?我認為語文教師巧妙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我在上高中文言文第一課《燭之武退秦師》時,先避開了關于字詞的講解,段落的翻譯,而是在開始看課文之前,先用多媒體投影出在春秋時代各國的地理圖,然后簡單介紹了一下當時秦、晉、鄭三國的位置關系和秦晉聯軍兵臨城下時鄭國的窘境。我給學生的三個問題是:(1)如果你是鄭國的大臣燭之武,你將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保全鄭國;(2)現在假設我是秦伯,你是燭之武.你要怎樣才能說服我退兵?(3)如果你要說服別人,是否只要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就行了?我們知道,燭之武是一個即將被吞并的弱國的大臣,而秦伯是當時一個強國的君主,考慮到雙方的立場,我們是否能夠把燭之武的言辭組織一下、潤色一下,讓秦伯更容易接受一些?學生認真思考后,紛紛舉手發言,列舉各種理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企圖說服“我”退兵。于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了唇槍舌戰,最終得出的結論和課文燭之武的說辭驚人地相似。之后,我就要求同學們課后結合課本的注釋和字典的解釋來理解這些語句,并在第二天的課上讓同學們翻譯這些語句,共同梳理文中的多義詞、詞類活用以及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語法現象。我發現,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之后,不僅那天的作業做得特別好,連第二天上課時文言知識的講授過程也變得容易很多。課后有學生還對我說:老師,我第一次感覺到文言文學習中也充滿著樂趣。其實文言文雖然難學,但只要我們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解開問題的過程中,穿插字詞的講解,學生就容易接受多了。
古語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無不體現誦讀的重要性。自古以來,誦讀就是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教學中,師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必然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文言文作品中的內容進行想象和再創造,從而感受文章意韻之美。注重誦讀,這一點也剛好體現了新課改中強調的“讀書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讀的形式是多樣的:教師可以范讀、引讀、導讀,學生可以輕讀、默讀、齊讀、分角色讀等。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要根據句子結構,正確處理詞語連讀、音節劃分等,以防止學生讀破句造成歧義。文言文比現代文更講究韻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來誦讀詩文,高中生學習文言文,沒有文言語感,文字生疏,也沒有停頓斷句常識。要學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讀”擺在首位,在教學中要突出朗讀教學。如果我們熟讀或背誦課文,試題或課外閱讀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解釋,只要課文中已出現過,我們就可聯系課文相應遷移,這樣閱讀能力就提高了。
文言文教學同寫作一樣,歷來讓教師學生頭疼。學生普遍厭倦或害怕文言文,千百年積淀之文學經典作品在他們面前很容易索然無味。而作文教學也是一大難點,學生由于置身于校園封閉的環境,課業負擔重,對生活觀察甚少,缺少豐厚的生活底蘊,寫作素材貧瘠,導致作文材料千篇1律,缺乏新意。若能學以致用,把文言文內容變成作文素材則將一舉兩得。學生既能得到文言文教學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享受,又能積累相應的歷史素材,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名人、大事層出不窮。其中既有孔子、屈原、陶淵明、蘇軾等名人,又有秦滅六國、楚漢戰爭、澠池之會等歷史大事,這些都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但是不少同學對此好像熟視無睹,寫作時就喜歡泛泛而談,一個具體的人物事例都沒有,而這樣的作文往往難以拿高分。通過文言文教學,拉近了學生與古人的距離,巧用這些事例寫作,定能讓學生寫作時有話可說。而巧用文言文中的名言佳句,更會讓學生作文增色不少。
總之,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特殊的部分,這個特殊就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方法,走出誤區,積極探索,勇于革新。在夯實字、詞、句知識的基礎上、吸收文言文的精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久而久之,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一定能夠走出當前的困境,我們的學生也會慢慢地喜歡上文言文。
文言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古代漢語,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語言,具體說來,就是五四以前漢族人民的語言。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口語和書面之分,古人的口語是怎樣的,我們已無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漢語,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記載的書面語言,也就是文言文。從殷周到清末,在這漫長的社會發展中,涌現了大量的語言文學,從屈原的《離騷》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為古代漢語的書面形式,擔負了記錄、傳承、積累祖國文化遺產的任務。我們要學習并繼承這些遺產,就必須學習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既有感性知識又有理性知識。必須把文選的閱讀與文言語法、文字、音韻、訓詁等理論知識密切結合起來,然后我們的學習才不是片面的。
以前學習古文,是有許多迷糊的,許多地方不理解。就算對照翻譯讀懂了,也是走馬觀花,模棱兩可的感覺。不知道學習古文中的樂趣,讀之困難,于是,丟棄一旁。可學習古代漢語之后就不是這樣的認為了。上課老師講的井井有條,生動又有些幽默,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提升,老師講的孜孜不倦,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與困意。同時,覺得古代漢語是很有生命力的,并為之感興趣。原因如下:在文字方面,中國的文字是漢子,是表意文字,根據其字形結構就可以了解一些其字的意義,在老師教的過程中,與我們的理解中,讓我們有了一些畫面感和聯想、想象的空間。例如,“日”字本是,用圓圈中間加一點來表示太陽的,圓圈代表太陽的形狀。漢字最初是象形字,后通過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等方式出現的新字,當然,錯別字除外。其任是表意字,這種造字的規律,有利于中國的文化傳播,同時利于我們的學習記憶。例如,“暮”本意是日暮,虛詞“莫”字借而用之。古人是很具有創造力的,驕傲;同時,根據書體得演變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書最后到隸書楷書,我們要根據其筆畫形態、風格、組裝結構的變化來學習,其中都是有豐富的多彩的。
在字與意義方面,也是在逐漸的變化,同字古今不同意的古今字,同音同意替換字的通假字,同音同意的異體字,聽著就有種神秘感,很古老。
在古今詞構成方面,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并且,古漢語單音詞具有多義性和靈活性,例如,“謝”字有謝罪、辭別、告誡、凋謝的意思。所以要多記憶。
在詞義的變化方面,變得復雜了,古今義里,有詞義的縮小、擴大、轉移、褒貶差異、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多查字典,不然就望文生義鬧笑話了。
在詞的本義與引申義方面,本義是詞最早的詞義,然后加以時間地域的變化,和人的思維思想變化所形成的文化,我們要去記憶,是很有意思的過程。例如:“間,隙也,從門從月”,指月光透過門縫照進來,指“縫隙”,后引申為距離(隔斷就有距離)→隔閡(精神距離)→離間(制造隔閡)→隔間→房間(用墻隔斷)→一會兒(從空間到時間)→間斷(隔斷幾次);縫隙→參與(插在中間)→中間→窺伺(從中間偷看)→偷偷地(秘密的)。這中間的變化是很有意思的,由具體變得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有實詞到虛詞。
在詞類活用方面,有名詞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等,更豐富了古文內涵,千變萬化地感觸。
在學習句型方面,有判斷句、敘述句、被動句等。還學習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句首句中語氣詞等,系統的將句子、詞分類學習,是很有利于我們學習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學習中國語言的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母語—古代漢語有比較充分準確的了解,也就是說,決不能滿足于會熟練的說漢語,而應該是掌握古代漢語內部的規律,了解古代漢語發展的趨勢。所以聯系古代漢語學習,首先應該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進行有關的專業學習是絕對達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幫助我們提高運用古代漢語的自覺意識。第三,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好古代漢語對語言學概論等其他語言學課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文學概論的學習也是非常有用的。第四,增強對各種語言現象的鑒別能力。語言現象五花八門、千變萬化的,語言素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夠對語言現象進行準確的分析,鑒別其正誤。
就好像我們學習外語一樣,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是基礎,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詞匯量越豐富,閱讀能力就越強。學習古代漢語也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平日里注意積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詞語。讀古文有時會碰到一些不曾見過的、陌生的字、詞,這個大家并不害怕,因為我們可以查字典,問題就可以很容易的解決了;但有時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詞卻不一定能看懂,因為它的意義變了。在詞語學習中,我們要重點學習這一部分詞語,因為如果我們按照它的現代意義理解文章就讀不通了。比如,“走”,現代漢語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漢語卻是“跑”的意思。“更衣”,現代漢語是“換衣服”的意思,古代漢語卻是“上廁所”的意思。
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著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李國濤也說:“中國古詩古文是不能不背的。當時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說。”古時候幼童入學,老師并不教其理論,而是讓他們一遍一遍地誦讀《三字經》、“四書”、“五經”等,這是有道理的,將這些文章爛熟于心,意義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讀多誦,熟讀熟背,然后就能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境界了。學習古文,我們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如果有十幾篇、幾十篇古文文選都能讀起來瑯瑯上口,爛熟于心,那對古漢語中一些常見的句式,常規的實詞、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就很容易掌握了。閱讀過程中處處留心,注意文章的整體性,多讀多背,培養古代漢語的語感。要有足夠的感性認識,才能提高理性認識。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語法的差別不是很大,但還是存在一些不同之處的,主要是句子結構上的差異。比如“沛公安在?”這句話,“安”字是疑問代詞做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倘若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們現在常說“不知道我”,倘若翻譯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為賓語提前了。以上兩處古文都發生了賓語前置的現象,這并不符合我們現代的語法觀念,為什么呢?因為在古代漢語中,在疑問句、否定句的情況下,賓語一般前置。另外,賓語必須是代詞,若是普通名詞則不能提前。我們學習古代語法,就是為了掌握古文的規律,提升理性認識,讓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
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里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先疏遠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古代漢語記錄的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學習古代漢語,我們離不開它所在的歷史背景,更離不開它所記載的古代文化。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并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注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免“書到用時方恨少”。
總之,學習古代漢語,我們一定要勤奮,多讀多背多積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這個道理。在學習過程中穩扎穩打,積累常用字詞和相關語法、歷史知識,閱讀大量文選,并選取一些精華篇背誦,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學好古代漢語!
文言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重難點,每冊書都有一個單元的文言文課文,語文教師每學期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上文言文。教師教一篇課文很容易,但對學生而言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面的文言文,學生普遍存在一種害怕的心理,因為要考又不得不學,那么怎么樣教才能讓學生愛學文言文呢?從事了多年初一語文課教學,在這里我談一談對學生初學文言文的一點教學心得。
教師要想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文言文,必須先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它?我想學生嘴上沒問,心里肯定會想這么生澀難懂的文章,現實生活中又不寫這樣的文章,我們學它做什么?那么上課之前就應先對學生講一講文言文是怎么回事。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古人和今人語言的運用是有差別的,文言文是古人的書面語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里古人用這些我們今人難懂的文字記錄了歷史,我們要繼承這些文化遺產,從中了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就必須懂得他們留下的文字。我們學習的這些文言文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和他們的智慧,我們要把這些不朽的篇章傳承下去,就要弄懂它們的意思,學好文言文。
怎樣讓學生學好文言文?我認為應從讀、誦、理、練四個字入手。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一篇文言文要先讓學生多次地朗讀,要指導學生正確斷句,在朗讀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讀熟了自然不再怕了,因為在讀的過程中文言文這位陌生人已變成了老朋友了。每上一篇課文,我都會先讓學生預習,弄清生字讀音,再讓學生試讀,及時糾正斷句錯誤的地方,最后讓學生按正確的朗讀方法讀熟。
在七年級開始學生就必須積累常見文言文詞的意義和用法。在開始幾節課以老師串講為主,有了一定積累后就采用先疑后講的教學方法。要積累文言文詞義和用法“誦”是關鍵。每篇文言文學生弄懂意思之后都應要求學生背誦,背誦課文及句子翻譯。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早自習時間督促學生背誦記憶。可采用小組比賽,男女生pk等手段促進學生的背誦熱情。雖說文言文課文并沒有全部要求背誦,但我每每讓學生去背,短篇一次性背,長篇分段背,背完課文再背意思。要意思不能像背課文那樣整段整篇地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我每次都是一句一句地檢查學生,每句中字的意思,詞的意思,再就是句子的意思必須對上號,往往整段背誦譯文的學生在翻譯句子時經常出現亂入座的情況,所以在背誦積累時一定要讓學生逐句逐句背。當然并不是所以學生都能完成背誦任務,但是大部分能做到,少數基礎不好的可少背或緩背。
(1)《兩小兒辯日》中“孰為汝多智乎?”是通假字,通“謂”,以為,認為。
(2)《晏子使楚》中“縛者何為者也”是“干、做”的意思。
(3)《河中石獸》中“豈能為暴漲攜之去”是“被”的意思。
(4)《黃生借書說》中“為一說”是“寫作”。一冊書中出現這樣一詞多義的詞有很多,教師及時地幫學生理一理,可以避免出現學了這個意思忘了那個的現象,讓學生明白一個詞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在平時應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選擇不同的意思去理解。除一詞多義還應注意古今異義,如:《黃生借書說》中“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祖父”和“子孫”是“祖父和父親”,“兒子和孫子”的意思,其他像詞類活用等現象也應注意。
教師除上好課本中文言文外,還應在課外讓學生練一練。練習應有所選擇,對初一的學生而言他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不是很強,課外練習難度不宜過大。在練習時應選擇篇幅短小而且故事性強的文章,在習題設計時應有課文中熟悉的學習過的知識考查,這樣能讓學生做起來有信心,以后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逐漸加大練習難度。
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在平時練習中多指導他們學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工具書,在翻譯句子時學生常常不是整個句子都不懂,只是有一兩個字難住了,可以借助《古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查出這個字的意思選項,再聯系句子選擇合適的義項。
(2)調整語序法,文言文里有些句子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與現代語法不合的現象,我們需要去調整語序。如:《穿井得人》中“非得一人于井中”,“于井中”狀語后置,在翻譯時應調整為“非于井中得一人”,還有“時不我待”應為“時不待我”等賓語前置。
(3)變單音節詞為雙音節詞,如:《論語》中“學而時習之”,“學”是“學習”,“時”是“按時”,“習”是“復習”,“學”的內容是知識,所以譯為“學習了知識然后按時去復習它”。
(4)還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表意特點,再結合句子理解。方法有很多,教師應多教會學生幾種方法讓他們靈活運用,學生會做了自然會提高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真心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學好文言文,讓古文化在現代文明中綻放光彩,讓文言文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