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一
(2)注意教給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要注意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學好知識。允許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獲取或深或淺、這方面或那方面的知識,不僅不會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為難情緒,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液體內部壓強規律”,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必須知道的,但關于液體內部壓強公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能力選擇學習,給學生一個自由空間。
(3)在教學中,都要從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入手,使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認識到:物理學是有用的,知識滲透在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支柱,對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基于這種考慮,教學中可多增加一些小實驗、小制作等活動,習題中盡量設計一些結合社會生活實際的題目,為學生提供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知識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成長。
壓強是貫穿這一單元的主干,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對初中學生學習難度比較大,原因是:壓強的知識比較抽象,特別是液體壓強的知識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感性經驗較少;學習本單元知識又需要綜合運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識;解釋有關現象、解答問題需要一定的分析表達能力。由于固體、液體、氣體它們的性質不同,因而對不同物態的壓強量度和測量方法等都各不相同,那么,液體的壓強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
(1)明確引入“壓強”概念的物理意義。理解壓強的概念,關鍵在于認識壓力產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相等的壓力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日常生活中不少實例可以說明。為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需要引入“壓強”這一概念。
(2)在講壓力概念時,可采用對比方法進行學習。如:將壓力和重力進行對比分析。認識到壓力和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壓力不一定是由物體的重力產生的,但將一個物體放在水平支撐面靜止時,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的大小與物體重力的大小相等。在講解時可以畫力的示意圖舉例說明。如:手用力往墻上按圖釘,墻壁受圖釘尖的壓力,壓力方向與墻面垂直。施力者是圖釘,受力者是墻壁,與圖釘受重力大小無關。還可用列表說明,如:以放置在斜面上的質量為m的木塊對斜面產生的壓力為例,說明這兩個力的區別。
因此,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產生的壓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本身重力大小的事實,僅說明壓力在數值上等于物體的重力,方向相同,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
(3)明確由于固體和液體的性質不同,因此在計算壓力和壓強時,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歸納解題思路和方法時,不但要總結一般規律,還要找出它們的特性,簡化分析和計算過程。
通過觀察大氣壓強有關的現象,感知大氣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托里拆利實驗是物理學史上一個重要實驗,不能做實驗可通過看vcd,讓學生知道實驗的過程和事實,使學生了解大氣壓強大小的由來,并記住標準大氣壓強的數值。通過實例計算和介紹大氣壓強的應用,使學生感悟大氣壓產生的壓力大小,并認識物理及其相關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對于氣體的壓強跟體積關系的實驗是一個定性實驗,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利用注射器做實驗,還可以結合生理衛生課列舉人的呼吸運動,聯系胸腔、肺氣壓變化進行簡單的分析。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二
八年級物理教學包括五章內容,下面是我對各章節的具體反思。
這章內容相對簡單,重在理解與記憶。聲音的傳播速度中要注意強調不同的聲音在同一介質、同一溫度下傳播速度相同。本章的重點是聲音的三個特性,即:音調、響度、音色,以及它們各自的決定因素。在聲現象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有關回聲定位的計算。對于路程、速度、時間三個物理量,學生只是在小學學過,但還沒有學過用字母表示,所以是學生的難點。另外,這里的計算是學生學習物理應用題的第一次規范化計算,在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強調物理計算題與數學的區別,規范學生的解題格式。
本章內容可以對比教學,將光的傳播與聲音的傳播進行對比,效果較好;將反射、折射對比教學,學生容易掌握,在復習課中,可以將成像原因進行對比:立竿見影、水中撈月、水中魚分別是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成像。此外,本章中的實驗也要引起重視,光的反射、折射規律實驗,尤其是平面鏡成像規律的探究是一次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究,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是學生的難點:規律難記、容易混淆、記住了不會靈活應用。如果條件許可,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樣一來,學生對實驗規律印象深刻,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容易探討。在探究完實驗規律后應要求學生記憶過關凸透鏡成像規律,再結合適當的習題鞏固強化。還要聯系生活,多從生活中找例子。凸透鏡成像規律中像的變化規律學生不容易掌握。特別是投影儀中的調節。時間久了,學生容易把物距與像距混淆,導致錯誤。所以教學中應注意強調。
這章內容看似簡單。在新課教學中學生接收起來快。可一旦復習,綜合應用時特別容易混淆。所以在新課教學時對于每一種物態變化應該多舉例,教會學生抓初狀態、末狀態,然后再分析。
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對于電的形成、電流的方向,由于學生知識儲備不夠,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教師也可存疑、不宜講的太深。學生做實驗,教師要加強巡視指導。電學實驗成功,能給學生極大的興趣與信心。要注意對實驗素質的培養,對學生嚴格要求。本章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物理量與物理量的單位容易混淆,如電荷及其單位、電流極其單位,另外學生初學時,對于電流、電流表、電流的單位常常混為一團,教學中要重視。電路圖與實物圖的畫法、相互轉換是學生初學電學最頭疼的。教師應該耐心細致地講解,并進行專題訓練加以強化。因為這一章學好了,能看懂電路圖了,形成能力了,就能為下學期的電學教學奠定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三
這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堂涉及到力學的課。通過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其達成了以下三個主要目的,一是了解并熟練運用力的基礎知識,二是鞏固并突出了物理實驗的探究過程,三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力學部分的興趣和熱情,為之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前的物理課,多以簡單的實驗室器材作單一演示為主,但在本堂課中,在多個方面體現出從不同側面以情境來導學。如以引導學生分析力使物體使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時,采用了學生熟悉的電吹風,使下落中的泡沫塊改變了運動方向,在這個情景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力使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還使學生體會到當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時,施力的物體與受力的物體不一定要互相接觸。其它諸如力的幾個作用效果、力的大小等,都有目的的選擇了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的情景,通過這些情景的導學,一是符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二是學生極易接受,三是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的距離,體現了物理課標中的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特色。
本課后面還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探究了相互作用力的關系。器材簡單,采用的方法是讓一個彈簧測力計不動,用另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前者,讀出兩測力計的示數,并觀察方向、作用點的關系。同時在講授1n的力多大時,讓學生拉動彈簧測力計到1n的位置,切身體驗力的大小。
以前的物理課,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極易忘記所學知識,而且往往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喂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到的情況。在本課中,學生在多個地方都有了互助協作的機會,如在學生力的相互作用時,分別分組討論分析了滑旱冰鞋現象、火箭起飛原理、相互作用力的關系、拔河問題等。不僅僅讓學生理解了物理知識,形成了自己的見解,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
本節課處處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如對力的作用效果的認識,都是從生活中的情景中得出,又如討論拔河現象,就是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案例。同時,我注重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實驗、討論、獨立思考、情景導學等多方式的學習,使得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
《重力》教學反思對于《重力》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前一節學過的力的知識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通過實驗數據直接在坐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系,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于重力的方向,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后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它與“垂直向下”的區別。通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后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為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
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的特點
1、引入新課時,提供瀑布圖,讓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各種問題,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2、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得出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在讓學生判斷,結果利用已有知識不能解決問題,產生了矛盾,讓學生進入學習重力方向的狀態中。
3、通過情景變換,讓學生建立:從掛在鐵架臺上的鉤碼無論怎么傾斜細線都處于豎直方向,由此轉換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歸納的思維方法。
4、讓學生完成對重力和質量關系的探究,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和處理數據能力。
5、讓學生算自己的重力有多大,直接應用了重力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通過想象沒有重力可能會出現的現象,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豐富的想象力,體會到重力的存在意義。
7、通過重垂線的學習,學生很快聯系到建筑業。借此我們就可以當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重垂線儀器,由此設計水平儀,實踐證明:學生對設計、創造相當感興趣,當堂,學生就設計了好幾種不錯的方案。別忘了讓學生課后延續他們的創造夢想。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四
這兩天我們正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本章節的知識點只有一個,就是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做了兩個演示實驗把這一個知識點講清楚后,就拋出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1:你知道抽油煙機是怎樣把油煙抽走的嗎?
2:你知道汽車外形為什么上方是凸的下方是平的?
3:杜甫的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你從物理學的角度怎樣理解。
學生經過激烈的討論后更進一步明白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之后我順勢利導問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魚?”汽車賽車的尾翼為什么是倒置機翼?等,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紛紛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用了五分鐘的時間來完成課后練習,從巡視學生做作業情況來看教學效果非常好,平時上課根本不聽課的學生都做的非常好。美中不足的是這節課應該提供一些實驗器材,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器材做一些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通過這樣一節課我更加認識到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是課堂成功的關鍵,事實也的確如此,學生對知識應用是最感興趣的,每次一講到應用的實例和做實驗學生都非常認真。
運用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這是本課的難點。在難點突破方面,本課較好地體現了“設疑---解疑---質疑”不僅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是一個不斷深化知識結構和拓展學習能力的過程。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五
教后記本人對自己的這堂課有如下的一些想法。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在學生桌子上放上兩杯水,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物體的冷和熱,這樣就引出了“溫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教材安排了“自制溫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說明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必定會發現自制溫度計的不足,自然地想到怎樣改進自制的溫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完水的溫度后,自然地引導到我們在生病時,需要用體溫計量體溫,能不能用實驗用溫度計測體溫呢?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溫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并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溫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這堂課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六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因此,作為物理教師應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生活世界作為寶貴的課程資源來開發與利用,發展他們對科學的探索興趣,鼓勵學生在鮮活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通過課內和課外的交流互助,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習慣。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一節與生活中許多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實驗的設計上,我努力尋找學生熟悉的、現實的,學生又非常感興趣的例子和實驗,如:乒乓弧圈球、足球香蕉球、草原犬鼠洞穴的空調系統等學生迷惑而感興趣的事例,以疑生趣,以趣激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中,先復習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知識,告訴學生液體和氣體能流動,統稱為流體,并提出問題:流體流動時壓強是否會發生變化呢?
然后讓學生進行想想做做1“硬幣跳高”的實驗,先教師演示,再學生探究,由于效果的差異,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并讓自認為吹得高的學生做給大家看,啟發學生猜想:可能是硬幣上方空氣流動時壓強變小了。布置課后實驗:怎樣能把硬幣吹得更高、1元的硬幣能否也吹過鉛筆等。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再進行“吹紙片”的實驗,先猜測紙片會怎樣?然后進行實驗,發現紙片向中間靠攏,于是得出: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讓學生課后探究:吹的快慢不同時紙片靠攏的區別,紙張大小不同時的區別等。
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直升飛機靠頂部的螺旋槳升空,固定翼的飛機頂部沒有螺旋槳,它又是怎樣升空的呢?秘密在機翼上。指導學生制作機翼模型并比賽誰做的精美、誰能演示讓機翼尾部升起來,最后講解(或用課件)介紹機翼升力的道理:空氣對機翼向上和向下的壓強差。
最后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題1進行安全教育,題2進行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教育,指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甚至可以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小制作。
大量的實驗和現象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使學生在“興中啟”、在“趣中探”,做到在興趣中尋找規律,理解規律。
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教授主要內容后,還可以再補充一些相關實驗,如: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用水管的水沖乒乓球的實驗等,可更進一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動手探究的欲望。
在教學活動中,還應進一步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總結,真正把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
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反思與改進篇七
反思課堂收獲,可歸納為“兩個抓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尤其初中,可操作實驗很多,所以不管實驗的難易,我都精心準備,哪怕是最簡單的小實驗,我也結合學生實際條件,讓學生參與動手實驗,課下親自動手搞小制作,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制作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物理帶給他們的樂趣。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聯系緊密的科學,有些問題實際動手做一做,比空洞的說教更有用。
比如聲現象一章中,聲音可以傳遞能量的模擬擊鼓息燭實驗。我讓學生動手組裝,自己實驗,學生興趣很高,一切得到了一一認證,從而鞏固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的教學。
物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在進行完光學的教學后,我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潛望鏡。時間不長,真的有一個班的學生把自己粗糙的作品交給了我,讓我提出意見和建議。我仔細的看了,一個很簡單的盒子,兩塊互相平行且與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鏡。在下方看能夠看到高處的物體,還真的不錯啊!
我盡量課前提早進入教室和課后也不急著離開,為自己創造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我知道,學生親其師,才信其道。
每一屆學生我都是從第一節課開始,就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我性格外向,比較幽默,很容易便與學生打成一片。他們與我沒有距離,說話很隨便。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回答問題時都搶著回答。
上課時,我總是笑著走向講臺。以自己飽滿的熱情和友好的眼神影響學生。有學生說,上物理課提神,不是學科本身提神,是他愿意以一種歡樂的氣氛去學習。回答問題時,特別是全部回答時,有的學生說一句“廢話”,學生們被逗樂了,我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總是以一種友好的態度去看待他們,肯定廢話中的有用的知識點,用幽默的語言指出其不足。達到讓他們敢于發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敢于發言也是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是不容易的。由于有我的寬容,學生們積極發言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效果很好。可見老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的好壞,在一定的成分上決定的教學的成敗。有的學生由于不喜歡某一科老師,導致不學習這一科,他們不管后果,不管是不是應該的,初中學生就有這樣的特點,遇到這樣的情況要疏導而不是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