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一
有人會問:正是奮斗的時期,怎么能輕易滿足呢?現實回答你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每個人都會奮斗,奮斗的同時伴隨著欲望。但是欲望一旦過界,就會成為貪婪;一旦貪婪,欲望就無法滿足;一旦欲望欠缺,你就會高興不起來。最重要的是人一旦不高興,對待事物的信心也會喪失,生活因此而失去樂趣。
人生在世,唯有知足常樂,方能獲得幸福的垂青。孔融,小小年紀就能選擇小的梨。試問,如果當時他拿大梨,當真搶得過他哥哥嗎?知足常樂,反而使他留下一個“孔融讓梨”的前古美談;陶淵明,在那名利當天的封建社會,能做到棄官而耕農的人,在當時無人出其右,實屬不易。
相反,人若不知足,則不樂。“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本也是曠世奇才,但碰巧生不逢時,遇上了諸葛亮。試想如果他能知足,便也能在江東有一番作為,最后也不至于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王熙鳳不知足,她貪權,結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臨死了,還在賈府遭人白眼。她的貪心與賈母的知足是一個多么鮮明的對比啊!
在數學領域中,有一個求極限的概念。這是種近似的求法,卻有著永恒的意義。它不再追求精確的結果,而是追求最接近的結果。采用這種結果便有了微分,積分的算法,應用在物理中便有了加速度的求法。這種思路實際就已經貫穿著“知足者常樂”的思想理念。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應該活在當下,感受當下的美好,感受知足的樂趣。
因此,人不要求全,應該知足,而只有守分,才會知足。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二
人人都知道“知足者常樂”,孰不知“不知足才能常樂”。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發明了許多對社會有巨大貢獻的物品,如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若是他在發明了第一件物品時,就知足了,那么后來的那些發明也就沒有了,人類的文明社會也將會遲到許多年。我想,這應該不是他所想要的吧!正是由于他的不知足,才一股腦兒地蹦出了更多的新發明,加快了整個人類社會前進的步伐,他在不斷地發明活動中獲得許多的人生樂趣,也使我們大家更早地享受了物質發明的快樂。
瓦特,由于他的不知足,發明了蒸汽機,使我們在水中航行時不再完全依靠風力的作用,想到哪兒去就開到哪兒去!萊特兄弟,由于他們的不知足,鉚足了勁兒,硬是發明了飛機,是人類的飛天夢想不再是紙上談兵的空想。貝爾,由于他的不知足,發明了電話機,使我們不再需要驛道快馬,四起狼煙,瞬間就知道遠方的訊息。他們,由于他們的不知足,使得更多的新發明不斷的出現,由于他們的不知足,使的我們的社會才能更進一步得到發展。現代作家史鐵生,下肢高度殘疾,但他不甘成為一個毫無用處的殘疾人,便十分努力的拼命寫作,終使中國文壇多了一位新興作家。海倫·凱勒,亦是殘疾人,又聾又啞,可她不甘成為毫無用處的殘疾人。經過她的不斷努力,終成一位教育家。他們,由于他們的不知足,使得文學領域中又多了一顆顆明星。所以說,每個人只有不知足才能更努力,更發奮,這樣更能使自己不斷地獲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快樂。在自我獲得快樂的同時也為他人創造了更多地快樂,使得人們的關系更加親近,社會更加和諧。
就像我們老百姓,在解放初期只想著能解決溫飽就好,可在解決溫飽后,我們又不知足了,就想著奔小康,在過上小康生活后,又為想過舒適的生活而努力。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社會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所以,就讓我們“不知足”吧!因為不知足才能常樂啊!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三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為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里丟了只馬,家里其他人很著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只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里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為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后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征兵,他兒子因為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史上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史上那些與人民為敵,貪婪欲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為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欲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為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并沒有得逞!他也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并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知足的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掙扎著!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么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著身體的痛,心里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注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為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并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為知足者常樂!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四
人生本無貴賤之分。不論是溫室中的花兒還是荊藉中的野花,都有美的展現,隨環境差異大,但我想野花一定有知足的信念才會有自然地嬌美。
波蘭的居里夫人,一聲苦研科學,從不在生活,自己的相貌上花一點心思。與自己的丈夫在簡陋的實驗室中多年研究,環境太艱苦的她從不抱怨任何。后來受美國邀請,她只要求要一克鐳,不要任何奢華的東西。他覺得知足了,至少她覺得自己熱愛科學,一切都無所謂。
暮然回首穿越歷史的煙云,陶淵明雖經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苦勞作,但仍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情態,雖然沒有富裕的生活,但他仍未自己的安逸生活而滿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貶謫,但他不自怨自哀,因與民共賞山水美景而滿足。
古人宋濂說:“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鳳不若人也。”正是這種精神,才孕育了那么多古今賢人。我們總是會覺得別人有什么,我們沒有,為什么不會想一想我們有什么別人沒有。我們雖不有富家子弟的安享生活,奢華的著衣飾品,但我們有向上的生活態度,溫暖的小家愛我們的家人,這都能讓我們的精神上快樂,要知足現狀,為未來奮斗。
蒲公英的絨絮飛散,它惋惜自己沒有了潔白絨球的美麗,但它高興于讓萬物看到那曇花一現的“飛雪”美景,然后抱著希望等待下一個美麗的自己。
人也應該這樣,要多看到自己的長處,自己擁有的,讓自己充滿信心。
知足吧,想想那些天生殘疾的孩子!知足吧!想想那些父母天天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知足吧,想想那些貧困山區的人們!是否發現,我們多么幸運!不因奢華而煩惱,不因學習而苦悶,不因生活而抱怨。
知足者常樂,讓自己永遠生活在快樂的塵世。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五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所謂人比人氣死人,涉及到名譽、地位、錢財┄┄人與人之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可比性。這倒不是說自己一定比別人差多少,而是機會這東西總是偏心眼。有的人官運亨通、財源滾滾、美人擁簇、寶馬香車,諸多好事得來全不費工夫;輪到自己就不同了,千辛萬苦,百般努力,可“好事”總和你“捉迷藏”,可望而不可及。每當此時怎么辦?怨天尤人?沒用;抱怨命運不公,也無濟于事,于事無補;撒潑罵街?也只能是丟人現眼。最好的辦法,還是有一點“阿q精神”,權且把沒有吃到的葡萄理解成是酸的,不吃也罷。
所謂知足者常樂。滿足于現狀,對于個人來說,并不一定就是不思進取。“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于事業我們應該孜孜以求,而對于那些名利之事,我們大可不必計較,還是隨遇害而安的好。有的人錢多了不知該怎么花,而對于相當多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怎么辦?“紅眼病”是萬萬犯不得的。錢多了還容易遇賊惦記――你要這樣想,心態不就平穩了?你開著私家車是神奇,可過不了十年充其量也不過廢鐵一堆;我騎自行車上下班,累是累了,可我一來安全,二來還符合環保要求,更重要的是還鍛煉了身體。千金難買好身體,何樂而不為呀?
既然葡萄吃不著,著急上火也無濟于事,故且把它想象成是酸的,沒吃著也免去牙酸之苦,損失不了什么。人生就是煉獄,磨難不濟其數,要想活得瀟灑些,就必須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凡事只要想開了,就不會有什么大不了事的來折磨你。要想心情有好,就得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然而,生活質量的好壞,并不全在于物質方面,眼角是從一棵不知名的小樹上滑落的露珠,唇上閃爍的是凝聚了太陽溫暖的微笑,而身邊繚繞的芬芳是一片淡藍色花海送我的禮物。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被艷羨的理由,自己的好,別人羨慕不來,嫉妒不去,何必比這比那,沒有由來的在自己心里打下怨結,“使我不得開心顏”;再看耶魯大學校訓:“要無條件自信。”自己的優勢或在此,或在彼,我們應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靜夜賞月,品一杯香茗,坐在院中老樹下的藤椅上,緩緩搖一把芭蕉扇的時光亦不比待在空調房間差;想那蘇子泛舟赤壁之上,同行友人感喟世事浮沉不過云煙,生前身后名只在彈指間灰飛煙滅,一身干凈來,一身干凈去。東坡不以為然,捋胡笑曰,看著月光皎潔,碧波蕩漾,蟬鳴陣陣,微風習習……自然所賜之多,又怎可用語言來形容呢?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者多矣。
有夢固然是件好事,只怕沉溺于夢境的美好而忘記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勇往直前,了解自己,珍惜自己,不貪不癡,不羨不妒,知足者常樂。
正如一位作者所說:“你的幸福我知道,知道無用,徒羨他人的幸福我依然只是一個赤貧的乞丐;你的幸福你知道,才能轉化為心靈的飽足。”
知足常樂。
知足,方能長樂。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六
知足是一樣寶貴的心靈財富,是轉憂為喜的的法寶。
記得有一次在書本上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國王即使家財萬貫,佳麗成群,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但他仍然不快樂,天天都是煩惱重重,因為他不知足。于是有一天,國王出去尋找快樂,他來到了一個偏僻而荒涼的小村莊,一個赤腳的農夫正哼著歌快樂地走過來,國王很不解,問:“你那么窮,連鞋子都沒有,為什么還會那么的快樂呢?”農夫回答道:“曾經我因為沒鞋子穿而苦惱,但后來我遇見了一個斷了腿的人,我發現我根本沒有理由因為沒鞋子穿而煩惱。做人就應該知足常樂。”
一個人要有知足的心態,才能過好每一天,與其煩惱重重,皺著眉頭想自己是多么的差勁,還不如停下來回頭看看,或許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知足,是一種心態,臺灣漫畫家曾說過:“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如果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知足,不是沒有了崇高遠大的追求而一生碌碌無為,而是要懂得感恩,感謝上蒼現在給予我們的一切。因為知足,所以快樂。
樹,因為雨的滋潤而快樂,它沒有期盼得到更多。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無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是因為快樂而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愚昧的人在努力的尋覓著昨天的快樂與未來的幸福,去往往將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遺忘了。擁有了,卻仍然不知足;得到了,依然不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其實,知足常樂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幸福和快樂,它沒有任何的束縛,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只需要一顆簡單的心。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七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為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里丟了只馬,家里其他人很著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只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里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為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后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征兵,他兒子因為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那些與人民為敵,貪婪欲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為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欲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為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并沒有得逞!他也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并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知足的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掙扎著!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么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著身體的痛,心里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注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為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并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為知足者常樂!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八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題記
桌上放著半杯水,悲觀的人會抱怨它的不足;樂觀的人則會慶幸還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滿足。
同樣的半杯水,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慨。這告訴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顆平常心,學會用感恩的心來感謝生活,感謝命運。等我們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幾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發人深省的。一個人如果癡心妄想,那他貪婪的心就永遠不會滿足,甚至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嫦娥拋其夫君,偷食仙丹,妄圖成仙,換來的卻是廣寒宮的無限冷清與寂寥;和珅位高權重仍不知滿足,徇私舞弊,留下了千古罵名。而莊子、陶潛等隱士淡泊名利,逍遙世外,卻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談。
世事就是這樣的辨證,上帝讓壞人享盡安樂,但最終以嚴厲的懲罰為代價;上帝給予好人平安與幸福,卻讓好人歷經磨難。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這樣,沒有絕對令你滿意的事,關鍵在于你是否得到滿足,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不過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現狀,不求進取,而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生活態度。如錯把知足當作安于現狀,裹足不前,那你只會成為井底之蛙。知足就是父母買給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揀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東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著也香,知足了心里永遠有著溫暖的陽光。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們在給予的同時往往期待著、索要著,他們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報,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那是因為他們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滿足,當然也往往會大失所望了。
請記住:學會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卻煩惱;學會知足,才能更好地體會人生風雨兼程的艱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能和諧、平靜、適意而真誠。因為知足常樂啊!
知足常樂的議論文初三篇九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生難得幾回歡,智者善于把握現在,珍惜眼前,做一個知足常樂者。
哪里有欲望的存在,哪里就是活的墓穴。欲望的罪惡何止于在個人的丑陋與萬劫不復,那奧斯維辛集中營淌血的歷史,無聲的吶喊,更給了我們心靈沉重的一擊。看到眼前的美好,不需無止境的追求,也能笑臨春風,春百花開盡。
懂得知足會有精神之樂。能夠淡泊明志,能夠沐于春風,即使面對衣食拮據,艱難困苦又有何妨。世人噓嘆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覺得生活最苦莫過于此,但于顏回而言,他仍可以樂其樂。只要有老師能夠教導,只要有知識供他汲取,何患生活貧困艱辛,何患環境惡劣簡陋。一個精神大師,不刻意追求錦衣玉食,沒有金玉滿懷,也可以快樂地活著。知足面對生活,哪里都是天堂。
懂得知足會有生活之樂。雖然貶至窮水之地黃州,雖然滿腹經綸無人知曉,雖然空有一腔豪情壯志,蘇軾的大度胸襟足以讓這一切成為浮云。他可以味“山間之明月,與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暢飲小舟中,浮想赤壁上;他可以“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自己書寫一份豪邁與英姿;他亦可以“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人生的陰霾驅散成朗朗晴空。蘇軾的博廣,蘇軾的寬闊,蘇軾的苦澀都在這詩意的人生中讓人窺覓他的胸懷。這本是苦不堪言的一生,在他的知足冷靜前,化作一片生活的樂土。
懂得知足會有學習之樂。在這十幾年的求知路途中,在這漫漫無際的學海里,求學是艱辛的。但比起大山里翻山越嶺上學堂的孩子們,比起非洲飽受苦難和饑餓的孩子們,我們是何等幸福。所以我們更該發奮努力,將汗水和淚光變成蜜汁,將學習的辛苦變成學習的快樂!
總是盯著茫茫奢望,卻忘卻了你身邊的風光,是不值的。善于發掘眼前的幸福,握緊稍縱易逝的今天,做一個知足常樂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