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考語文知識點 中考語文知識點歸納(最新完整版篇一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中考考試說明》:“初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和歷史局限。”
【命題例析】
中考古詩詞考查一般以課內和“課標”附錄一推薦的古典詩詞為主,以唐詩宋詞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邊塞軍旅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從2008年中考古詩詞鑒賞試題來看,命題形式和命題角度大致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命題形式
1.分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觀點、態度等角度設問,出兩道主觀題。如南通市古詩閱讀《春雪》:詩歌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
2.兩首同題材詩詞比較評價,這種題型往往要求比較閱讀兩首詩詞,對其內容、情感、觀點、手法等異同進行比較,如揚州市將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兩首詩作比較賞析,既體現了開放性,又體現了選擇性。
二、命題角度
1.概括內容主旨、感悟詩人情懷。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 “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詩言志”,這里的“志”主要指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情懷有直接抒發和間接抒發兩種,但詩貴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絕大多數考那些耐人尋味的情懷。如:連云港市陸游的《游山西村》: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詩中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無錫市杜甫《絕句》:最后兩句詩人寫自己漂泊在外,歸期遙遙,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黃岡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的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于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在備考中應注意選用從不同角度表達不同思想感情的詩詞材料,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
2.把握表現手法、分析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的巧妙使用。
表達技巧的鑒賞,一方面指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即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現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種表達方法的運用,因為詩詞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襯托對比、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請對本詩后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作簡要賞析,就涉及到擬人的修辭手法。由于被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帶去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詩句想象豐富、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3.理解整首詩意、體味意象意境。
任何作品都會表達一定的主題或情感,而詩歌中主題或情感的表達,則大多依賴于意象、意境的營造。所謂意象是熔鑄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楊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其所描繪的生活圖景的巧妙結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內在情思的統一。這類題型往往要求通過形象思維,借助聯想和想象,感知詩詞中的景物和形象,體會作品的情景、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如鹽城市《游山西村》:品讀詩歌,展開想象,描繪詩人初來農家時見到的情景;溫州市《送友人》:詩歌前兩句描繪了秋天月夜什么樣的景象?
中考語文知識點 中考語文知識點歸納(最新完整版篇二
1、《在山的那邊》
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出版詩集:《紀念》、《游動懸崖》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
美國莫頓·亨特:作家,心理學家。代表作:《痛擊》、《心理學的故事》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3、《短文兩篇》
①《蟬》作者:小思本名:盧瑋鑾,生于香港,有散文集《承教小記》、《路上談》、《彤云箋》等。
②《貝殼》作者:席慕蓉,臺灣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詩集《七里香》《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鄉在高原上》等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4、《紫藤蘿瀑布》
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原名馮鐘璞,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等。中篇小說:《三生石》。長篇小說:《野葫蘆引》。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
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于歡樂,終于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標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
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勛坦。當代詩人.著有詩集:《流沙河詩集》、《故園別》、《游蹤》等。這首詩是一首現代哲理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并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
①《行道樹》是由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中國作家之一。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步下紅毯之后》《你還沒有愛過》《再生緣》《我在》《思想》及《從你美麗的流域》。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②《第一次真好》,由臺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著作有《故國夢重歸》、《風雨故人來》、《寂寞黃昏后》、《心燈集》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中考語文知識點 中考語文知識點歸納(最新完整版篇三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