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一
(一)產業規模迅速擴張。我區通過行政機關引導資金的投入,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借助中國農民歌會、南京旅游商品博覽會、合肥國際旅游消費暨旅游商品博覽會等平臺,組織全區重點建設項目單位開展旅游項目招商活動等,旅游投資額大幅增長。截止20xx年底,全區旅游項目投資總額達到60億元人民幣,為全區旅游產品開發,精品打造和結構調整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社會資本投資賓館建設、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建設的熱情日益高漲,20xx年,喜來登大酒店建成并營業,20xx年凱迪溫德姆豪廷至尊大酒店建成并對外營業。全區旅游產業規模迅速擴張,進一步加快了我區旅游業與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的對接步伐,旅游業已成為對外經濟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吸引投資的重要領域。
(三)旅游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我區以誠信體系建設為目標,不斷強化行業指導和監管。堅定不移地把旅游市場的規范和整頓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會同公安、衛生、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對全區旅游市場秩序進行全面的執法檢查,加大對旅游市場非法經營“黑社”、“黑導”、“黑車”、“宰客”、“低價競爭”、“價格欺詐”、“隨意加點”等行為的打擊,抓好旅行社規范經營、人才隊伍建設、星級飯店標準化管理、旅游安全工作,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服務質量,營造旅游發展的良好氛圍。
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受土地和資金制約較多。我區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基本順利,但部分項目受要素瓶頸制約,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一是旅游項目投資量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籠慢,由于受國家政策及企業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響,部分項目融資困難,建設投入資金緊缺,推進速度緩慢。二是旅游項目普遍占地面積較大,受土地供給、審批和管理體制影響,建設用地指標難以落實到位,影響了項目建設速度。
旅游業是朝陽產業,是覆蓋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產業,前景極為廣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轉變,旅游業愈來愈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國正在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進入了爆發性增長階段,必須搶抓旅游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故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是要加大旅游產業的投入。行政機關要適當增加對旅游產業的投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
二是提高旅游部門的地位。目前全省大部分縣市區旅游局基本都是行政機關直屬的事業單位,已明顯不適應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的態勢,對此,縣、市、區行政機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旅游局升格為“旅游委員會”、“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行政機關的組成部門,適當地增設科室,增加一定的編制,引進更多的人才,以適應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形勢需要。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二
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據統計:20xx年9月底我縣旅游總人數為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萬人,占總人數的52%。旅游總收入達2138萬元。這些游客多數是前來參加節慶、會議、商務和探親訪友,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觀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縣基礎設施滯后、旅游業起步晚,且發展緩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主要表現為:
(一)規劃不完善,實施缺乏恒性。雖然在20xx年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但是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發展定位沒有很好地與實際結合,沒有與全局的發展有效對接,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特色不突出,發展措施空泛,建設資金難于籌措,導致規劃難于實施。如忙海水庫、勐汞觀音洞等景區景點未制定詳細規劃,影響了深度開發。
(二)投入不足,發展乏力。由于長期以來文化旅游投資主體單一,多依賴各級財政投入,招商引資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機制,在具體運作中土地、稅收、項目審批、融資等方面難以落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間資本進入文化旅游產業領域。
(三)管理體制不順,運行機制不活。由于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還未實現根本性轉變。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還不夠緊密,缺乏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統一挖掘、整理、研究、開發的專門機構,形成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三張皮現象。景點開發除靠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外,自身缺乏能力進行景點改造和服務功能的完善,缺乏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五)機構不健全,缺乏專業人才。目前我縣文化產業從創意、策劃,文化產品的生產、包裝和營銷各個環節都缺乏相應的人才,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
(六)宣傳促銷經費不足,宣傳工作得不到深層次開展。由于我縣自身經濟基礎薄弱,各級給予發展旅游業的資金不足,沒有專項資金對旅游景區(點)投入開發,致使豐富的旅游資源得不到深層次開發利用。為此出現旅游收入對拉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明顯。特別是在文化旅游項目和產品的包裝、打造、宣傳、炒作、營銷方面,文化底蘊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娛樂性、競技性、趣味性、參與性的文化旅游項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族節慶在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中融入不深,開發利用程度不夠。在宣傳促銷方面,沒有系統的宣傳促銷計劃,缺乏足夠的宣傳促銷經費和健全、長久、高效、新穎、密集的宣傳機制,未能把全縣的文化旅游資源和產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縣文化旅游業整體知名度不高,輻射范圍狹窄。
旅游開發的重點是以開發預期的效益為基準,根據景區資源特色與開發價值,交通區位與景區開發建設依托的城鎮綜合服務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確定。從景區價值看,大雪山、aa級忙海湖景區、萬畝芒果園、仙根、觀音洞等景區(點)各有特點,可以形成優勢互補。
1、大雪山觀光、探險與科考旅游地
開發條件:大雪山探險考古區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核心,包括周圍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麗的`山區水資源。大雪山距縣城德黨約170公里,距市府臨滄90公里,景區內有成片的常綠闊葉林、姹紫嫣紅的杜鵑花海、氣勢壯觀的瀑布、險峻造型的地貌景觀,冬春季銀裝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萬千、變幻莫測的氣候等,共有高科研價值的珍稀動物466種,植物1639種,其中有豚鹿、黑冠長臂猿(滇西亞種)、綠色孔雀等為代表的5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云南紅豆杉、長蕊木蘭、桫欏、千果欖仁、水青樹等為代表的1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是觀光、探險、考察的旅游勝地。
開放方向:在嚴格保護大自然和當地少數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發展以探險、科考、觀光休閑為主的旅游。
2、永德萬畝芒果園農業生態觀光旅(含仙根景區)游區
按生態旅游、商貿城鎮的要求,充分發揮永康自然、地理、區位諸多優勢,在對萬畝芒果園農業生態的開發中,結合對仙根景區的開發,建設營造萬畝芒果園生態觀光旅游地,突出亞熱帶風情。隨著景區的進一步開發,逐步將萬畝芒果園生態旅游、仙根景區、班卡樹包塔、石洞寺等景點連接成一條旅游專線。
4、忙海湖、勐汞觀音洞休閑度假區
以勐汞觀音洞為中心,將忙海水庫、觀音洞、溫泉連成一線,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風情、溫泉康體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藝精品等綜合一體發展目標的旅游景區。
5、棠梨山森林公園。
棠梨山屬縣級自然保護區,面積7333公頃,海拔2649米。保存著大面積原始狀態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及季風常綠闊葉林等生態系統。動植物類型繁多,植被豐富,可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團隊和馴化繁育野生動物等活動。目前,已有電視轉播塔,人行便道暢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閑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園建設項目的提出主要是解決縣城居民日常休閑娛樂的一個場所,可結合松山公園的開發,在棠梨山鋪設游路、建休閑亭等,適當時候引進一家二星級賓館,集住宿、娛樂、餐飲為一體,填補縣城無休閑娛樂場所的空白。
文化旅游產業具有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增長速度快等優勢,在國家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內一些地區掀起了新一輪文化旅游發展高潮,為進一步促進我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我們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一)統一思想,堅定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信心不動搖。
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發展的過程。高度認識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就是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產品,旅游市場就是推動文化產業建設的寬廣平臺,抓住云南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經濟強省戰略的實施、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正視差距,堅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奮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二)明確思路,協調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必須正確認識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認識文化也是生產力,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要始終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事業主要由政府來投資、管理,重點是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實現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為發展文化產業提供前提和基礎;經營性文化產業要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按市場規律辦事,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公益文化事業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確保財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改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全縣的較為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對文化旅游產業要加大政府的引導性投入。要根據文化旅游產業項目對外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的實際情況,增加文化旅游產業專項經費,用于規劃編制、項目包裝、宣傳促銷等。
(六)立足項目,拓寬投融資渠道。
要積極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發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的篩選、論證、儲備和規劃包裝,強化招商意識、健全招商機制、落實招商責任、培植招商主體,按照市場規律多輪驅動,大膽進行資本運作,放大資本乘數效應,千方百計拓寬投融資渠道。
一是深入整合現有的文化旅游資源,盤活各文化單位和旅游景點的土地、品牌等潛在優勢資源,做大、做活、做優、做強存量部分;
二是以改善基礎設施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有實力、講信譽的民營企業進入文化旅游產業領域;
三是強化政府引導作用,用好縣政府的錢,集中財力實施重點突破,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社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格局。
(七)務實創新,穩妥推進體制改革。
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轉變,理順政府和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行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開,加強宏觀調控,強化政府的政策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
二是要分類指導,推進國有文化企xx單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國有經營性文化企業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三是要積極推進旅游景區景點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改革,以優勢資源引資金、以優勢產權引資金、以優勢項目引資金,將景區景點的經營權依法有償出讓給國內外企業、組織或個人,按照統一規劃進行旅游開發、建設和經營。
(八)營造環境,培養和引進一批人才。人才資源是文化旅游資源中最活躍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隊伍的整體質量決定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質量。要想方設法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經紀人、企業家來永德創業,通過培養和引進建設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場運行規律的復合型文化旅游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具有創新意識,能夠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藝術創作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基本功扎實、德藝雙馨的藝術表演人才隊伍;建設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間文化人才隊伍。
(九)加大外宣,營造和諧的發展氛圍。
一是要創新文化旅游宣傳促銷機制,找準宣傳載體。立足縣情,突出永德民族文化特點,打造文化藝術精品,如永德民歌精選、永德民間故事集、宣傳畫冊、景點專題宣傳片等,進一步物化宣傳工作。
二是創新文化旅游節會組織方式。充分發揮節會的宣傳促銷作用,突出特色,重點舉辦好以桑沼哩節、芒果節勐汞觀音洞廟會等為代表的文化旅游節會,不斷創造新的熱點和亮點,聚集人氣。
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生態和社會效益兼備,經濟效益良好。
一是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得到調整;
二是培育后續財源增長點;
三是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起明顯的拉動作用;四是增加社會積累,把資源開發引入良性軌道;
五是為當地富余勞力提供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
六是滿足城鄉居民的旅游欲望,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
七是提升永德知名度和吸引力,對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三
文化旅游產業是新形勢下的朝陽產業,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點和產業xx縣的強大引擎。推動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已成為實現全縣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深入了解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狀況,近期,縣政協組織調研組深入旅游景點和文化經營場所,通過現場查看、走訪了解、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建設特色文化縣、發展旅游重點縣為目標,以提高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增強文化旅游產業整體實力為落腳點,根據省、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要求,結合全縣文化資源稟賦,充分挖掘人文、自然、生態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加強“一區兩園”(華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傳承創新區、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努力構建具有臨澤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傾力打造“中國棗鄉·七彩丹霞·戈壁水鄉·紅色圣地”旅游名片,全力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至目前,全縣共有文化產業經營單位93家。省級文化產業園——丹霞文化產業園按照“三大板塊兩環五區”(即:核心地質游覽板塊、絲路文化體驗板塊、民俗風情板塊,丹霞地質游覽環、絲路文化體驗環,丹霞地質觀光區、入口門景區、文化體驗區、運動娛樂區、民俗體驗區)的總體格局,各項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依托昭武古城、西游傳說遺跡、丹霞山、丹霞廣場和紅西路軍梨園口戰役紀念館,以保護生態環境、塑造城市景觀、培育特色文化產業為目標,以紅色圣地、田園風光、生態休閑、健身娛樂、國防教育和塞上江南風情于一體的縣級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各項基礎設施已全面啟動。同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產業發展氛圍進一步濃厚。自2010年以來,成功舉辦“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臨澤篇”演出;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游文化藝術節,組織開展了“紅旗飄飄”紅歌傳唱、“親近大沙河,感受生態美”萬人休閑健身跑步活動、“棗鄉情”民族交響音樂會、“生態臨澤”書畫攝影展等文化藝術活動,在繁榮城鄉文化生活的同時,提升了臨澤的文化軟實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2012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780萬元,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建成大沙河生態旅游景區、七彩丹霞旅游景區、梨園口戰役紀念館、雙泉湖景區、香古寺景區等一批省內外知名旅游景區,其中,丹霞景區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梨園口戰役紀念館被批準為全國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泉湖、香古寺景區被命名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雙泉湖、黑河煙林被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建成星級旅游飯店4家,發展特色“農家樂”85家。2012年,全縣接待游客萬人次,比上年增長,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億元,比上年增長。
1.文化旅游規劃相對滯后。近年來,全縣文化旅游產業雖然有了較大發展,但還缺少一個統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旅游與文化及相關產業融合度不高,文化帶旅游、旅游促文化的發展機制還未形成,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目標、結構框架還不甚清晰,文化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沒有顯現出來。
2.規模偏小缺乏項目支持。文化企業數量、規模、經營呈現“小、散、亂”的狀態,經濟效益不夠理想;文化產業在招商引資、基礎建設方面還沒有大的項目和資金支撐,發展只停留在“小打小鬧”上。旅游資源開發遲、開發程度低,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旅游產業開發仍處于起步開發、夯實基礎、加強培育的階段。
3.市場主體不強要素不健全。文化產業市場發育不健全,以個體經營居多,傳統項目比重大,上檔次的綜合性經營場所少, 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旅游資源分屬于條塊多頭管理,主管部門、鄉鎮自身投資能力弱,融資渠道相對較窄,一些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進展緩慢;旅游六大產業要素還不夠匹配,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滿足旅游發展的需求,“過境游”與“過夜游”比例失調,旅游對相關行業的拉動作用還不明顯。
4.文化旅游骨干人才嚴重短缺。全縣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少,業務素質較低,全縣最大的文化經營企業丹霞旅游公司,經營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文化旅游產業高端人才如文化創意、市場營銷、投融資、企業管理等人才嚴重缺乏,制約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緊緊抓住全省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機遇,突出宜居宜游首位產業,著力建設具有自然人文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和知名旅游景區,培育一批骨干文化旅游企業,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旅游產品品牌,加快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科學編制規劃,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提供依據
立足現有自然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人文景觀,堅持前瞻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原則,科學編制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明確全縣未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在全面落實政府批準的《張掖丹霞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規劃》的基礎上,精心做好華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傳承創新區、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并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和重復建設,努力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
(二)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批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作為示范和支撐。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托地方獨有或特有資源,以“蘭洽會”、深圳“文博會”、“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為平臺,積極實行“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實施重點招商,精確招商,吸引具實力、有品牌的企業投資文化產業。要放寬旅游市場準入,按照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和“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采取旅游資源入股、轉讓、租賃、承包等多種經營方式,構建多元化旅游開發投入機制,加大各類信用擔保機構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擔保力度,鼓勵引導國家、集體、個人、外商等多種經濟成份投資開發旅游景區基礎設施、服務配套設施和經營性旅游項目。加快啟動xx縣丹霞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市場化運營,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搭建投融資平臺。爭取實施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護傳承創新國家級綜合示范區項目,精心做好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縣文化館擴建、xx縣數字放映廳等項目建設,為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搭建平臺。開通七彩丹霞至大沙河景區旅游快速通道,建設丹霞旅游小鎮,以七彩丹霞、大沙河景區、黑河濕地為支撐,精心培育丹霞奇觀、綠洲風貌、生態景觀、紅色圣地為主的精品旅游線,完善xx縣城游客集散中心服務功能,開發雙泉湖休閑旅游度假基地,完善旅游服務要素市場,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培育臨澤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深入挖掘資源,積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發掘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深入研究“塞上江南”、“絲路明珠”中國第三階梯才能看到的南國景觀、七彩丹霞、綠洲、濕地、戈壁、沙漠等多彩的生態文化、河西走廊地域文化、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和中國棗鄉品牌文化,并加以挖掘運用,著力打造以“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游文化藝術節、“四月八”廟會為主的節會文化品牌;以七彩丹霞、西游遺跡、峽谷奇觀為主的旅游文化品牌;以戈壁水鄉、黑河濕地為主的生態文化品牌;以精品玉米制種、現代設施農業為主的農耕文化品牌;以梨園口戰役紀念館、汪家墩戰斗遺址為主的紅色文化品牌。實施“棗鄉·丹霞”宜居宜游宣傳文化工程,積極組織開展新聞采訪交流、文藝創作采風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傳播活動,促進“中國棗鄉”文化品牌形象的傳播,使旅游者充分體驗和感受臨澤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亮的文化形象,充分體驗多彩的民俗風情,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康體養生和驚險快樂之美。
(四)強化宣傳營銷,以旅游業推進文化深度交流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四
風景園林綜合實習—杭州實習報告
年級:2009級 專業:城市園林 學號:0941403005 姓名:陸丹
一、實習目的設計方面:通過專業綜合實習一的實習,使學生在基本熟悉蘇州古典園林造園藝術與手法的基礎上,對我國南方園林另一代表園林的造園藝術與手法進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過本次綜合實習,使學生對以蘇州、杭州為代表的我國南方園林的造園立意、場地與環境、造園要素、造園手法、造園藝術等有系統的了解和感悟和總結,以便將其自然地應用到將來的新園林設計的創意之中。
植栽方面:識別華東地區常用園林樹木,掌握其形態特征、生態習性、觀賞價值和園林用途;了解不同類型園林綠地樹木選擇的特點和不同的應用形式;綜合利用所學知識,理解園林樹木在造景中如何體現地方特色,探討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優缺點,提高設計實踐中應用園林樹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1、11月14日下午,赴太子灣公園進行學習,主要學習內容為太子灣植物種類及其應用、公共景觀的空間尺度和空間布局,造景要素、樹群、花鏡進行分析。
2、11月15日考察西溪濕地,主要任務是認識西溪濕地的各種植物,初步了解旅游區(自然濕地)的空間規劃,交通流線等要素;以及體驗濕地的生態功能。
3、11月16日考察杭州植物園,認識華東地區的各種植物;將杭州的植物與蘇州的植物的種類及應用形式進行對比。
4、11月17日上午考察西湖、西湖新天地,觀看并分析西湖十景,了解對有古文化的中心城區該如何發展,以及古跡附近的現代景觀應該如何來設計;下午去了錢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實地考察市民中心的景觀設計,并結合付曉渝老師的介紹進行專業分析。
5、11月18日中國美院,了解中國美院的基本情況,建筑風格,空間格局,體會中國美院中的學術氛圍,并加以思考。
三、實習總結
1、杭州太子灣公園植物配置
杭州太子灣公園是20世紀80-90年代西湖景區新建公園之一,它遵循在傳承西湖風景園
林藝術的同時有所發展的原則,延續花港觀魚公園所開創的中西合璧、以“中”為主的藝術風格基礎上,展示自己的特色。公園位于蘇堤春曉、花港觀魚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西部,背山面湖,仿佛置身密林之中,總體規劃面積共,因與莊文、景獻兩太子有關,故名太子灣。經過20多年的時間沉淀,公園內已形成特色鮮明、結構穩定、變化豐富的植物空間。經過實地的考察,我大概把其植物空間類型分為半開放型和覆蓋型兩種,開放型、完全封閉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間不多。本次太子灣實地考察,在老師的帶領介紹后,我選擇了公園內望山坪、逍遙坡、琵琶洲和珠簾壁東側4個典型植物空間作為案例進行了分析,簡單地總結了植物空間數量特征,探討植物空間與群落結構的關系。
⑴ 望山坪空間
望山坪空間面積約11785m2,位于太子灣公園東北部。該空間由3個植物群落圍合,南面山體襯托,營造了一個舒適宜人的半開放空間。
從公園主入口進入,第一個典型群落是樂昌含笑、日本櫻花、桂花、無刺枸骨群落,上、中、下三層常綠植物蓋度較高,能起到障景作用,也為在空間內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該群落主要體現日本櫻花春季景觀,群落結構設計時,上層樂昌含笑做日本櫻花的背景,同時添加少量落葉植物,如白玉蘭,使群落統一中富有變化。群落二是西側的日本櫻花、紅花檵木、郁金香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間的主要觀賞面,春季日本櫻花盛開時,其柔和之美在背景樂昌含笑的襯托下展現得淋漓盡致。下層郁金香的妖嬈與日本櫻花形成鮮明對比,美不勝收,成為公園觀賞郁金香的最佳點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和攝影愛好者駐足拍攝。
群落三為東側鵝掌楸、濕地松、銀杏、石楠、無刺枸骨群落。此群落在望山坪空間起分隔作用,把空間與東側園路分隔開來。上層采用鵝掌楸,使季相變化更豐富,也可在夏日遮陰,冬日陽光又可透過樹枝灑在草坪上,給游人帶來溫暖;中層采用常綠小喬木石楠,滿足分隔園路和空間的功能需求。東南側群植的濕地松為進入琵琶洲景區做好鋪墊,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
⑵逍遙坡空間
逍遙坡空間面積約9305 m2,位于公園西部。游人進入此區,均能感受到濃郁的異國情調,有置身于英國風景園的錯覺。
無患子和日本櫻花是逍遙坡空間主要植物,形成空間主景。該空間南側種植大量日本櫻花,以雜木林和南側上層植物為背景,早春白花盛開,蔚為壯觀。深秋,無患子金黃的樹葉在綠色草坪襯托下燦爛炫目。因此該區春、秋兩季會吸引很多游人及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留影,但由于草坪不對外開放,周邊座椅較少,游人流動性較大。從群落垂直結構分析,上層為無患子、香樟及教堂后側的水杉、白櫟雜木林,中層為日本櫻花,此結構的植物群落既能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線,又能豐富季相,在圍合大面積空間邊界的同時實現較高的觀賞性。這個空間,中間留白,使游人視距拉大,視野頓時開闊。該空間在地形上也有變化,南側地勢較高處種植日本櫻花,起障景作用,引導游人走向北側最佳觀賞面。
⑶琵琶洲空間
琵琶洲空間面積約8870 m2,位于望山坪空間南側,面向水體,巧借溪流水景,結構獨特。該空間由3個植物群落構成,由于水體的介入,被劃分為3個子空間。空間一由濕地松、黃山欒樹、雞爪槭、麥冬圍合而成。從遠觀來看,地形有利于組織空間效果,結合植物則能強化地形,這在此子空間中可以體現出來。借助較高地勢的輔助,在遠觀上濕地松成為視線的焦點和主體,群植的雞爪槭則起到豐富中層的作用。該空間瀕臨水面,草坪空間與水體空間相互滲透,擴展了空間范圍和景深。
群落二所構成的子空間相對上一子空間地勢較平緩,因此草地空間的利用率相對較高。群落金錢松、香樟、紅葉李、桂花、美人茶、山茶、郁金香讓人四季皆有景可賞。春季中層紅葉李與下層郁金香相映成趣。夏季合歡絨花滿樹,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秋桂花飄香,深秋金錢松如金幣掛枝,讓人流連忘返。該子空間呈帶狀分布,金錢松和桂花起到分隔空間和園路的作用。林緣線變化豐富,收放自如,也增加了空間景深和觀賞流動性。
群落三為天目木蘭、紫玉蘭,此處地勢抬高以分隔空間和園路。琵琶洲空間集中體現群落一和群落二的植物景觀,群落三較為簡單,作為陪襯但不削弱整體的完整性,整個空間借助水體及地形的變化,把植物空間營造得更加出色。靜水映襯這三個植物群落,與季相結合起來,更顯得色彩繽紛。三個群落在整個空間中所占比重和所處位置不同,植物景觀特色也不同,使得植物空間形式上主從分明、完整統一。
⑷珠簾壁東側空間 珠簾壁東側空間面積約2215m2,為林下空間。群落為麻櫟、香樟、楓香、枳椇、構樹、日本櫻花、桂花,上層植物是該空間的主角,空間隨著上層植物的變化而變化。上層以落葉樹種為主,季相變化明顯,結合地面變化的鋪裝,不僅給人們提供休息、觀望的場所,也增加了景觀效果。夏季,濃郁的樹蔭供人乘涼,也豐富了空間的光影變化;冬季,陽光穿過枝椏灑向大地,給人帶來溫暖。這里猶如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著游客前往。
2、杭州園林植物配置特點(和蘇州相比較) 杭州的園林植物配置是根據杭州地區氣候的特點,不同的立地環境條件,以及公園綠地、風景點、建筑物的性質、功能和造景要求,合理地選擇樹種,力求適地適樹,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構圖形式,組成多樣的園林空間,以滿足游憩和賞景等多種活動功能的需要。公園、風景點要求其四季美觀,繁花如錦,活潑明快;寺院,祠墓,碑刻、古跡則求其莊嚴、肅穆。樹種的選擇必須注意其體型大小,色彩濃淡并同建筑物的性質與體量相適應,才能配置得當。莊嚴的殿、堂等建筑,一般用高大的喬木作為陪襯和烘托。如六和塔以樹形高大,樹冠園形常綠的香樟作烘托;靈隱寺大殿配植淡綠、濃綠、金黃葉色的楠木、七葉樹,銀杏等大喬木,取得體型和色彩上的對比,并以蔥籠的常綠樹作為背景;輕快的廊、亭、榭、軒,則宜點綴姿態優美,絢麗多彩的花木,使景色明麗動人。
杭州夏季炎熱,不宜過多采用大面積的空曠草坪,以疏林草地為宜,可提高草坪在夏季的利用率。草地多,是杭州新建公園綠地的特色之一,它是群眾性集體活動的場所,在功能上要求寬曠,便于集散,在植物配植上力求簡潔。由于草坪面廣,視線長,體量虛實對比強,景物的群體形象鮮明,應多注意植物組合的群體美。利用樹齡的不同和地形的高差,處理好樹叢,樹群的立體輪廓線,使高低起伏,饒有變化。如花港觀魚、柳浪聞鶯等公園的大草坪就是這種范例。
另外,杭州在大規模綠地改造方面,在新建和改造綠地中已經推廣應用了大量植物新品種,如佛甲草矮紫薇、花葉錦帶花、金邊麥冬、花葉蔓長春花、銀邊六月雪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西湖南線綠地極具代表性,在已有的喬木林帶基礎上,大量應用地被植物,充分體現了杭州園林獨特的植物配置特色。雖然杭州城市綠地中的地被植物種類豐富了,但從利用率來衡量還不夠廣泛,大部分還只作了一些點綴性的種植。
杭州園林,公園比較多也比較成功,種植方式更多樣化。比如群植、列植等都是有的。還有花港觀魚疏林草地,這種疏林草地是蘇州比幾乎沒有的。
蘇州園林雖面積有限,但要求樹種豐富。植物的種類有喬木、灌木、攀援植物(藤蘿類)、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及竹類。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觀的需要,或是適合小空間內布置小景的作用。園林內所選用的植物,樹形力求自然美觀,因地制宜。蘇州園林屬山水園性質,樹木多不宜修剪成整形規則式,如“球形”、“水平式綠籬”等,以免造成不協調。
3、西湖景區和西湖天地 對于西湖景區,它在景觀營造和保護方面的成就當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我們在考察那天,沿著白堤和蘇堤走了一圈,并沒有做細致的了解。反而王琿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西湖新天地的一些景觀設計理念。西湖新天地是一處園林,歷史文化濃郁的休閑旅游景區。它以杭州獨特的園林,歷史建筑為基礎,將自然與時尚,歷史與現代相融合,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國際水平,集世界知名品牌,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區。由于西湖天地是建設在西湖附近的一個現代商業區,因為靠近西湖這個極富分化內涵的區域,所以與文化融合便成為了西湖天地設計的一個重點。西湖天地保留著原來粉墻黛瓦、雕梁畫棟的傳統元素,游客可以感受到江南園林的風韻氣質。
從單體結構上來說,西湖天地運用了重檐亭、石拱橋、青磚路面等中國傳統元素,出現在空間轉換出,含蘊豐富,尺度適宜;
文化符號來說,從排水系統的錢幣、樹池邊沿的云紋,地面雕刻的祥云,處處精致細膩,別有用心;
材質的選擇,青磚與木料,毛石的配合,組成路標、景觀小品等,極其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動人;
與自然環境融合,西湖天地是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地方,有著現代園林的結構,又有古典文化的含韻,在西湖邊上坐落這樣的商業街,到別有一番風味,仿佛在古典與現實之間穿回。
4、杭州市民中心
這個不是集體參與考察的地點,我們小組幾個人想在領略了古典園林景觀的同時,感受一下杭州現代景觀的魅力,于是便選擇了這個付曉渝老師曾經介紹過的地方,親自是地考察一下。
5、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這是我們行程中的最后一個落腳點。作為一個外來者,我對于這個校區的第一個驚奇篇2:杭州園林實習報告
杭州實習報告
短短的三天實習很快就在汽車的鳴笛聲中結束了,滿載著大家的歡快和豐收的喜悅步入
而樂不思學,實習的結果還是碩果累累的,我們見識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見到了美
麗的西湖,我們體會了麻雀雖小五味俱全的烏鎮,并身臨其境的體驗了一番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活。令我們耳目一新,意猶未盡。當然作為學習園林設計的一群人,實習的目的和實習后
留給我們的任務才是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回味分析一下兩類幾乎完全不同性質的建筑環境特
色,這也是以后學習和工作中的有效閱歷和實踐內容,從中去領略實習帶給我們知識和經驗。
那就從杭州西湖說起,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杭州的大背景。杭州,位于祖國大陸東南沿
海、長江中下游平原,北連波光浩瀚的太湖,南濱“天下第一奇觀錢江潮”錢塘江,西接千峰
凝翠的天目群山,東距南太平洋東海二百余公里。這里阡陌交錯,江河縱橫,素有“魚米之
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全市包括富陽、桐廬、建德、淳安、臨安五個縣(市)和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濱江、蕭山、余杭八個城區.。杭州全市面積16596平方米公里,市區面積3068平方米,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市米。杭州是長江流域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杭州是歷史上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是中國重要的產絲基地之一,絲綢作
為這里的傳統產物,質量精美,品種繁多,享有勝名。杭州特產龍井茶葉,茶色翠綠,香氣
濃郁,為中國名茶。杭州市的市樹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旅游標志是瓶形小石塔。我們由于
時間和學科限制,只來到西湖附近進行實習。
西湖,舊稱錢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開始通稱西湖。杭州西湖風景
區以西湖為中心,我們自然會去瞧瞧的,只不過天空下著蒙蒙細雨,無法看清遠景,坐在游
覽船上,聽著導游的介紹,對西湖十景充滿向往。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
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帶著學習的目的,我們并沒有在優美的景色上
多做糾纏,而是大概了解了風景區內的規劃布局,以及各園林的建筑特色。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幾個,具體介紹下蘇堤春曉,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北
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后人為了紀念蘇東坡
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它命名為蘇堤。長堤橫跨了整個湖面,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
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六橋起伏,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
受人們喜愛。鎖瀾橋上近處可看小瀛洲,遠處可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
山嵐翠可挹,雙峰插云巍然入目;壓堤橋大致位于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
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 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
虹橋上看雨后長空彩虹飛架, 湖山沐暉,如入仙境。蘇堤上植物配置以垂柳和春季花卉為主,體現了“六橋煙柳”的特色。接著,我們去了西湖附近的著名景點靈隱寺。靈隱寺位于杭州西湖靈隱山麓,處于西湖
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靈隱寺又名“云林禪寺”,始建于東晉,到現在已有一千六
百多年歷史,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
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后來濟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戲人間的故事家
喻戶曉,靈隱寺因此名聞遐邇。五代吳越國時,靈隱寺曾兩次擴建,大興土木,建成為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達1300 余間,僧眾達3000人。靈隱寺的最前面是天王
殿,上懸“云林禪寺” 匾額,是清代康熙的手筆。大殿正中佛龕里坐著袒胸露腹的彌勒佛
像。彌勒佛后壁佛龕里,站著神態莊嚴、手執降魔杵的韋馱菩薩,系由獨塊香樟木雕成,是
南宋遺物。靈隱寺的大雄寶殿是單層、重檐、三疊的建筑,高達米。另有清末重塑之
木雕釋迦坐像,高約米,金光四射,閃耀奪目,富有宋代守實雕塑之風,此外還有十
二圓覺,二十諸天等佛。1954年進行全面修整后,改為永久性的鋼筋水泥建筑。大殿規模 宏敞,氣勢雄偉,殿正中的^v^佛像,高米,是以唐代禪宗著名雕塑為藍本,用24塊香樟木雕成的。靈隱寺的殿宇、亭閣、經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藝術,對于研究我國佛教史、建筑藝術史和雕塑藝術史都很有價值,是祖國珍貴的文物。現在的靈隱寺園林,除寺內殿前殿旁還保存有一些假山、古樹林木外,主要在于寺前的清溪流水沿岸,山泉之間曲徑通幽,小橋飛跨。寺之山門前有冷泉亭、壑雷亭、翠微亭諸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有《冷泉亭記》來描述這里的景色。興許是古色古香的佛教建筑,興許是奇峰怪石的壯麗精巧。大家在這里的興致很高,我們不僅去了靈隱寺看了幾百羅漢,一邊聊著有關佛教的知識,一邊看著宏偉的殿式建筑,最后去了靈隱寺展覽觀結束了寺內的學習。出來后,我們甚至去爬了飛來峰,并拍攝照片以作紀念。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五
星子縣地處江西北部,東與都昌縣隔湖相望,南毗永修縣,西臨九江、德安,北接九江市廬山區。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52公里。介于東經115°48′--116°10′,北緯29°8′--29°36′之間,總面積894平方公里。
星子縣集名山、名湖、名泉、名人于一身,湖光山色,相映生輝;自然文化,相得益彰。整個廬山南面都在縣境內,歷來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之美在山南”之說,移步換景,美不勝收。江西五大水系贛江、撫河、饒河、信河、修河都在縣境南部歸宗東流入鄱陽湖,后注入長江,古稱“江湖之會”。這里還是世界濕地重點保護區、著名珍禽候鳥棲息地,每到冬季萬鶴云集,蔚為壯觀。
名山大湖靈氣的浸潤,讓星子成為一塊文化芳香的土地。歷史上被吸引到星子的鴻儒大師更是不計其數,他們在這里留下了故跡芳蹤,留下了詩文和傳奇:周瑜的“點將臺”,董奉的“杏林”,王羲之的“鵝池”,陶淵明的“醉石”,陸修靜的“簡寂觀”,李白的“疑是銀河落九天”,陸羽品評的“天下第一泉”,周敦頤開鑿的“愛蓮池”,蘇東坡譽為廬山二絕的“漱玉亭”和“三峽橋”,朱熹重修的“白鹿洞書院”和朱熹倡修的“紫陽堤”,許文龍的《五百羅漢圖》等等,還有白居易、米芾、黃庭堅、徐霞客、李夢陽、康有為、李四光······都留下了名篇佳作和行蹤故跡。
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形成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優勢。星子縣委、縣政府確立“旅游興縣”戰略,已經建成溫泉度假旅游休閑中心、秀峰、觀音橋、太乙村、桃花源、鄱陽湖候鳥觀賞區等八大景區、80多處景點、400多個景觀、景物,有兩個四a級景區,一家美國假日酒店,眾多星級賓館。星子縣已成為江西省重要旅游目的地,特別是溫泉更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閑旅游中心。
歷年來,星子縣一直就非常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從“大辦旅游”到“旅游興縣”,從“旅游興縣”到“構建百里休閑旅游”走廊,旅游發展思路更寬,措施更具體。20xx年,星子縣委在總體工作思路中把旅游確定為全縣“一個中心,三個重點”之一,旅游的發展在全縣工作中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地位。經過近五年的發展,星子縣旅游的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明顯成效。20xx年共接待游客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萬人次,實現歷史性突破。旅游綜合收入9億元,外匯收入367萬美元,旅游業產生稅收萬元,占財政收入的今年1---5月份,全縣共接待國內游客萬人次,同比增長,接待入境游客萬人次,同比增長,門票收入萬元,同比增長。
2、旅游項目建設時旅游發展的根本
年初,星子縣旅游局對東林大佛、廬湖島、旅游大廈、楊家港、歸宗項目、簡寂觀等每個項目都做好項目跟蹤服務,做好協調調度工作。縣旅游局還重點做好鄱陽湖國際生態經濟區中心客運港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正在有序的開展。該項目的詳細性規劃方案初稿已出臺。星子縣旅游局還加大了旅游項目招商力度。創新思路,拓寬旅游發展新方向。
3、旅游宣傳力度不斷加強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六
1、堅持土地的優化配置和提高效率原則。江浙地區流轉始終堅持有利于農業規模化經營、先進科技的應用和農業效益的提高,不是為了流轉而流轉。
為學習和了解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發展的經驗,我們05政教普本班同學對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等進行了旅游考察。通過這次考察學習,對浙江幾個市的發展有了一些初淺的認識,實際領會了他們在發展中政策的開放與靈活,人的聰慧與自強,敢創新、善創新的精神,相信這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學習大有裨益。
一、考察學習的基本情況
這次學習考察了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出發前,我就把考察重點定位在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聞名天下,,首先在于西湖之美。有幸來到杭州,理應花時間游覽一番西湖。放眼西湖,它是山中一盆。西湖之美美在奇景,更因為杭州的經濟地位而美,看看眼中的城市,市民生活條件一流的,這一點可以從出租車的檔次上看出來。家家戶戶都是自得其樂,很多人家都擁有規模不等的家族企業,杭州人的生活水平在全國都數一數二。杭州為什么會如此的發達呢?靠什么?靠的就是杭州人崇尚的精神,即“自主改革,自擔風險,自我發展,自強不息”;靠的就是杭州精神,即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闖蕩天下、四海為家的開拓精神,放手創新、善于創新的創造精神。
二、學習考察的主要收獲
在這之前,每每講到杭州總喜歡把它與民營經濟發展聯系起來,所以,這次學習考察把聚焦點集中在杭州的民營經濟,主要帶著三個問題去尋求解答:一是杭州經濟的特點;二是通過學習考察主要有什么啟示;三是應該學習杭州的發展思路。
5月16日至23日,史主任帶領市計生委中層以上干部和縣市計生局長30余人,到江蘇省海安縣、錫山市,浙江省德清縣進行參觀考察,文秘部落情況如下:
一、三縣市的基本情況
三縣市均處于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屬大城市近郊地帶,計劃生育工作基礎好、育齡婦女的婚育觀念新,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海安縣已連續7年人口負增長。該縣自1995年以來,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做好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已被國家計生委命名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他們的主要做法:一是積極維護育齡群眾的合法權益。凡法律法規規定群眾應該享受的獎勵、免費政策,都定期如數兌現,凡能讓育齡群眾參與的,積極讓群眾知曉、了解、參與。計劃生育民主管理、公開透明、群眾議事、干群融洽上下一體,真正體現了以民為本。二是積極圍繞育齡群眾的需求搞好服務。每年根據群眾需求,打印服務承諾手冊發給群眾,并年年聘請醫院的有關專家給育齡群眾講解生殖健康、優生優育方面的知識,同時,設24小時值班電話,圍繞育齡群眾的生殖健康、優生優育提供多方面的優質服務。
錫山市期間就是江蘇省計劃生育的模范單位。xx年,被評為全國“三為主”先進縣市,有很好的工作基礎,人口已經負增長。他們的工作可概括為:更新服務觀念、完善服務陣地、拓寬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主要做法:一是市委、市政府把計劃生育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地位。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爭取到了一個有利于計劃生育的良好社會環境,每年,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計劃生育工作。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發了20多個計劃生育方面的文件,每年還召開兩次計劃生育三級干部大會,真正形成了領導重視、社會共管、投入到位的良好氛圍。二是注重隊伍建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都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每年都要進行方方面面的培訓考試,建立了一支適應新時期優質服務的精干隊伍。三是加大宣傳力度,電臺、電視臺、報紙都設立了計劃生育固定專題欄目。每年印發幾十萬元的宣傳材料,對計劃生育的宣傳是全方位、多角度、無縫覆蓋。四是加強協會建設,推動村民自治。對計劃生育的難點對象,如有錢的老板、流入人口等采取綜合部門、綜合措施、綜合攻關的辦法解決。計生部門依“法”沒法管的,就靠村(居)委會來管理。對這些難點問題組織社會的方方面面進行攻關合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五是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在完善服務陣地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生殖道感染、出生缺陷干預、關注男性生殖健康三大服務工程,群眾非常滿意,得到了國家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同志的充分肯定。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七
旅游,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又是旅游活動的基礎和依托。旅游文化是與旅游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旅游工程是文化大市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弘揚旅游文化,有助于增強我市旅游產品在旅游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有助于提高我市旅游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整體服務質量,也有助于增強市民的旅游意識,改善旅游環境。
我市旅游業的發展,從1995年籌備組建市旅游局,到現在已經走過了整整10年。xx旅游業起步雖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對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著。10年間,各項旅游經濟指標按人均比達到了全省的中等水平。2003年又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去年全市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8.5%。“山水清遠、生態xx”的.旅游形象;“太湖、占鎮、名山、濕地、竹鄉、古生態”等旅游品牌,已在長三角城市及江浙滬地區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發展的旅游產業,日益顯示出它在xx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xx經濟最具潛力,最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但從旅游文化發展方面來說,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旅游文化發展的滯后,正在影響著全市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旅游主體文化即旅游者的旅游認識和旅游行為還停留在旅游的初級狀態。走馬觀花、到此一游者居多,休閑度假式旅游還沒有成為xx市民的旅游主題。二是旅游客體文化即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我市的歷史文化、建筑文化、文學藝術、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自然景觀的文化內涵還沒有很好地借助旅游景觀的依托來加以繼承和弘揚。三是旅游介體文化的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比如政策法規還不夠健全,旅游商品還沒有形成市場,旅游人力資源缺乏,管理水平低下,導游隊伍人員素質不高等等。四是旅游文化的基礎工作還不夠扎實,xx沒有形成具有xx特色的旅游文化系列從書。凡此種種,正在制約著我市旅游業的發展。
1、xx旅游文化發展的總體目標
充分發揮太湖風光、山水清遠、生態良好、文化底蘊深厚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形成以發展休閑度假旅游為龍頭,以提升觀光旅游為支撐,以推動專項旅游和商務旅游為兩翼,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大旅游格局。突出建設重點,建立一批具有南太湖獨特風格的景區以及文化主題公園,使旅游產品進一步成為充滿活力的優勢產業、動力產業、富民產業和生態產業。促進自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提升xx在長三角地區的地位和形象,帶動xx在杭寧城市帶中間的率先崛起。努力將xx建設成為環太湖生態旅游城市,長三角休閑度假旅游中心,使xx市真正成為國內知名、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2、xx旅游文化發展的項目建設
三帶十區的規劃建設在繼續打響太湖、竹鄉、古鎮、名山、濕地和古生態等六大旅游品牌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南太湖風情旅游帶、浙北自然生態旅游帶、古運河水鄉民俗旅游帶和南潯古鎮旅游區、南太湖旅游度假區、xx歷史文化名城區、南郊風景名勝區、莫干山風景名勝區、下渚湖濕地風景區、天荒坪風景旅游區、龍王山黃浦江源旅游區、長興古生態旅游區、頤諸山茶文化旅游區等“三帶十區”建設。
旅游節慶活動的培育充分挖掘xx歷史文化,繼承弘揚和發展地域文化,并通過節慶活動的手段來加以傳播,并全力打造以下七大節慶品牌,即中國xx·國際湖筆文化;國際極限運動大賽、xx含山蠶花節、中國竹鄉生態旅游文化節、中國德清·中華游子文化節、xx茶文化活動、中國童裝博覽會等。
3、xx旅游文化發展的基本原則及保障措施
基本原則
—是要突出個性特色。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太湖、山水、生態、文化”的個性特色,圍繞培育和形成xx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做到產品做精、服務做細、生態做深、企業做強,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級旅游休閑的目的地。
二是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遵循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要求,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克服開發建設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確保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要勇于“無中生有”,充分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大膽開發旅游項目;要敢于“移花接木”,大膽接受世界人類的文明成果;要善于“推陳出新”,傳承歷史優秀文化,賦予時代發展內涵。
四是要硬環境與軟環境兩手抓。在抓好基礎設施、旅游設施、景點景區等硬件建設的同時,要重視軟環境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質,建設高素質的旅游從業隊伍,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旅游意識,努力建設服務體系健全、管理嚴格、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環境,為旅游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保障措施
1)重視規劃。按照發展大旅游的目標,超前謀劃,高起點、高品味、高質量制定全市及各地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2)完善政策。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各縣區財政也應每年增加—定額度的旅游發展資金、安排使用相關政府性專項資金。積極探索解決有利于景區開發建設的制約因素,對不同旅游項目用地實行差別用地政策。對重點旅游區的交通道路、供水供電、通信設施建設項目,優先給予政策支持。
3)培育人才。把旅游人才資源開發作為一項基礎工程來抓,采取有效措施建設一支業務精通、品德高尚、服務—流的旅游專業人才隊伍。
4)部門協作。進一步強化大旅游意識,文化、體育、城建、水利、交通、國土、農業、林業、宗教等部門要參與旅游建設和開發,合力扶旅游。使弘揚旅游文化,發展xx旅游業,成為—件全社會的大事來抓。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八
杭州西湖博覽會調研報告
會展效應:
對杭州來說,每年萬商云集的博覽會帶來的不僅僅是簽署了多少項目,成交額達到多少個億。(從2000年到2008年)9年“博覽”,帶旺了杭城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每年如潮水般涌來的中外來賓使得一個非常時髦的名詞“會展經濟”在杭州逐漸生根萌芽不斷壯大,開放的杭州越來越引人注目,湖濱名品街上眾多國際大牌與西子湖爭艷、錢江新城里七星級酒店與“日月”輝映、千年湘湖漸漸蘇醒成為新時代的家園……
西博會堅持“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國際化”辦會方針,著力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華牌”、“國際牌”。從2000年至2007年,西博會共舉辦了459個會議、展覽及活動項目,接待參觀人數萬人次,加上1929年首屆西博會,累計共接待觀眾近億人次,貿易成交額億元,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協議引進內資億元。實現了西博會的 “發展會展業和招商引資的平臺,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節日”的辦會宗旨。
1929年6月6日至10月20日舉辦的西湖博覽會,開了中國展會業的先河。此后,由于歷史原因,西湖博覽會停辦了70年。2000年10月20日,第二屆西湖博覽會開幕。在西湖畔沉睡了71年之后,“西博會”這位醒來的“睡美人”再次向世人展現了她的卓越風采——短短22天,西博會吸引了萬海內外觀眾,氣勢恢弘的開幕式、精彩紛呈的展會、專家云集的論壇、萬人空巷的煙花大會,還有人潮如流的美食節、富有中國民間特色的“山花獎”歌舞大賽和“西湖踏歌”踩街活動,給人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嬰童博覽會升級為國家貿促會審批的國際性展覽,吸引了4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參展。科學睡眠論壇暨國際家居品牌發布會邀請到fendi(芬迪)、versace(范思哲)等國際一線品牌全球總裁出席。家紡展吸引了近萬名境內外專業客商參觀,國際客商比例在5%左右。家具展計劃設置1200個展位,其中國際及境外品牌占總面積的20%以上。西博成長的腳印
2000年西博會 直接參與西博會項目活動的人數達到萬人次,總成交(營業)額億元,門票收入萬元;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億元和億美元,其中引進內資億元,引進外資億美元。
2001年西博會 本屆西博會創造增加值9.85億元,直接拉動杭州今年gdp增長0.67個百分點。現場內貿成交56.8億元,外貿成交2.1億美元。引進內資119億元,協議外資7.1億美元。門票總收入1553萬元。
2002年西博會據統計,本屆西博會有萬 人次直接參與,總成交額億元,門票收入1675萬元,協議外資億美元,引進內資億元人民幣,“西博之旅”觀光團組織國內外游客萬人次。
第五屆(2003)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正式項目實現貿易(營業)成交額億元,支持項目實現貿易(營業)成交額億元。西博會期間,杭州商貿旅游業營業收入達億元,交通業營業收入達億元,郵政通訊業營業收入達億元。杭州市以西博會為載休,推出一批引資項目,大力招商引資,開展多方面合作。杭州投資合作周共協議利用外資億美元,協議引進內資億元人民幣,投資項目涵蓋了工業、旅游、商貿、文化、科研、城建等領域。各區、縣(市)利用西博會平臺開展引資活動,共引進資金億元。本屆西博會直接拉動杭州gdp增長個百分點。
2004年11月6日晚,2004西博會閉幕式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歷時22天的西博會,參與人數達到了672萬人次,貿易成交額達億元,協議利用外資億美元,引進內資億元人民幣,“西博之旅”組團游客萬人次。
05年第七屆,本屆西博會歷時16天,總參與人數達萬人次,共實現貿易成交額億元,協議利用外資億美元,引進內資億元人民幣。
2006休博會和第八屆西博會共吸引萬名中外游客參與;實現貿易成交億元人民幣,協議利用外資億美元,引進內資億元人民幣。
2007年本屆西博會共接待國內外觀眾730萬人次,實現貿易成交額億元,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引進內資億元,全面實現了預期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8年本屆西博會舉辦目標為:實現貿易成交100億人民幣,引進外資10億美元、內資120億人民幣,參會人次1000萬,項目總量100個以上,專業客商達到5萬,展覽國際展位比例達到30%以上。今年的西博會將是形式最新穎、內容最精彩、成效最顯著的一屆博覽會。
2009年杭州西博會國際旅游節各項活動共吸引游客930萬人,杭州市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186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5億元。
2010年第十二屆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正式落下帷幕。從10月16日到今天,共有130個會議、展覽、活動項目亮相本屆西博會,其中新項目41個,實現貿易成交額億元,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協議引進內資億元。西博被譽為時尚西博、文化西博、科技西博、歡樂西博、精彩西博、智慧西博、財富西博
以十二屆為例解讀數字
第十二屆西博會的舉辦時間為10月16日至11月6日,會期22天。本屆西博會以“創新西博、和諧城市、品質生活”為主題。
借助上海世博會這個“家門口”的國際舞臺,本屆西博會國際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本次西博會安排了多種類型的會展活動項目,涉及旅游、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工作主線,策劃并組織舉辦一系列與杭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緊密結合的產業類項目,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展現經濟發展新成就。●實現貿易成交億元人民幣
●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
●接待觀眾1350萬人次
130個精彩紛呈的會議、展覽和節慶活動項目,實現貿易成交億元人民幣,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內資億元人民幣,接待觀眾1350萬人次??日前,我市對第十二屆西博會相關情況進行了統計,數據表明,本屆西博會在邁入新一個十年的發展歷程時,更顯成熟、更具魅力、更加精彩,有力推進了杭州學習型、創新型、生態型城市的建設,展示了杭州經濟轉型升級新成就,宣傳了杭州城市國際化新形象,推進了杭州城鄉區域統籌新發展,翻開了西博會發展的新篇章。
提升理念 服務發展
本屆西博會共舉辦了130個精彩紛呈的會議、展覽和節慶活動項目,實現貿易成交億元人民幣,協議引進外資億美元、內資億元人民幣,有力拉動了杭州經濟的增長。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九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的鄉村旅游發展理念,把鄉村旅游作為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擴大農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游環境,深挖鄉村旅游資源潛力,精心包裝打造鄉村旅游產品,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市農民增收的亮點和重要渠道。
即墨素有“青島后花園”之稱,區位優勢明顯,鄉村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即墨市積極與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旅游規劃相對接,立足山、海、島、泉、灘等鄉村特色資源,不斷加大對鄉村旅游的開發力度,促進了以休閑度假、海島觀光、農家食宿、民俗節慶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即墨建成開放國家a級旅游景區點7處,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1處,省級、青島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3家,星級酒店8家,星級餐館3家,旅行社6家,山東省旅游強鎮2家,其中,59個村莊參與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旅游直接就業人數5600人,間接就業人數15113人,季節就業人數5500人。在東部各鎮發展農(漁)家宴200多家,解決直接從業人員1300余人。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億元。
(一)接待初具規模,特色日趨明顯。我市積極引導和培育利用農業、漁業資源優勢和鄉村風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等服務的鄉村旅游景區和旅游項目,旅游產業初具規模,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在東部沿海鄉鎮積極培育“漁家宴”、“農家宴”等特色旅游項目,制定“漁家宴”、“農家宴”特色旅游項目評定標準,包括“接待設施”和“服務質量”兩大類60項評分標準,發展了農(漁)家宴接待戶200余家,今年又新評12家,即墨市、鎮兩級掛牌特色飯店80余家。
(二)鄉村旅游內容豐富,旅游接待持續增長。為充分挖潛鄉村游內涵,精心串聯我市鄉村旅游線路,編制出了4條一日游線路和3條二日游線路。每年“五一”、“十一”,青島蔬菜科技示范園都推出采摘、收獲等體驗式旅游項目,游客可以觀賞和親手采摘從國內外引進的各種優質瓜果蔬菜,親自參與挖花生、挖地瓜等農事收獲活動。田橫祭海節和鶴山柿子節等鄉村旅游節慶蓬勃發展,田橫祭海節采取“一年一祭,三年一節”的辦節方式,祭海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原則上每三年由政府組織舉辦一次,其他由民間自發組織,2009年市政府主辦的田橫祭海節共接待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0萬元。田橫祭海節被譽為中國漁文化中最富特色,原始祭海儀式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民俗盛會,并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鶴山柿子節為一年一屆,年均接待游客約5萬人,旅游收入80萬元,帶動了鰲山衛鎮周邊地區以“漁家宴”、“農家宴”為主的鄉村旅游特色項目發展,當地土特產品銷售和餐飲接待大幅度增長。
(一)政府主導,完善機制。我市擁有獨特的自然風情和濃郁的民俗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業基礎雄厚。我市將鄉村旅游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發展旅游業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先后成立了由市級主要領導掛帥的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旅游開發指揮部等綜合協調機構和一個政府主導的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資源開發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細化了產業政策、發展方向、扶助措施等方面內容,全力保障旅游業發展。
(二)科學規劃,突出特色。我市將鄉村旅游發展定位為:依托豐富的山、海、島、泉、灘等旅游資源,以新農村建設為背景、濱海文化為底蘊、民俗文化為特色、生態文化為時尚、鄉村風情體驗為亮點,統籌布局、點線結合,把即墨打造成集鄉村度假、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度假勝地。著重突出“兩大主題”,塑造個性化鄉村旅游品牌。
一是突出山水風情,“登山游海吃漁家宴”。依托東部的便利交通和優勢資源,借助田橫祭海節、鶴山柿子節、東京山山會等特色鮮明的節會活動,開發溫泉旅游、海島游、登山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使其成為東部高端旅游的有益補充。
二是突出農家風情,“體驗觀光吃健康菜”。依托無公害農業資源優勢,發揮骨干企業龍頭帶動作用,緊緊圍繞城市居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開發鄉土氣息濃郁的特色產品,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田園樂趣,得到教育和休閑。目前于家溝漁家宴、鰲角石有機茶園、院上花卉生態園等鄉村景點已成為都市人的向往。
(三)優化環境,規范服務。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5年間累計投入億元,完成了93項水、電、路、氣、暖、通訊等基礎配套工程。積極培養懂經營、會管理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
一是加強烹飪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在保持地方風味的基礎上,增加菜式品種,適應游客口味。
二是加強旅游管理和服務知識培訓。去年,在青島農業大學對全市農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進行鄉村旅游知識培訓,并到城陽、嶗山等地參觀考察。今年6月還計劃邀請專家對全市農家樂進行專門服務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加強誠信意識培訓。引導農民誠信經營,自覺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惡性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共同維護鄉村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加大宣傳,強化促銷。堅持“整體策劃、分步宣傳、重點推介”的原則,綜合運用vi形象標識識別系統等科學手段,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傾力打造“即墨——尋山水神韻、品鄉村風情”整體旅游品牌。
一是加大新聞媒體宣傳力度。專門在即墨電視臺開設旅游專欄,播發旅游宣傳專題片和形象片;在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經濟日報、^v^、^v^內參等各級媒體發表宣傳稿件170余篇、形象廣告50多版次,形成了強烈的宣傳攻勢。
二是發布大型戶外廣告進行宣傳。在青島市區、機場、車站及即墨城區、東部重點鎮等37處重要路段設置了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戶外旅游廣告牌。在全市218輛出租車、60余處公交站點候車亭張貼旅游形象宣傳標語。在商貿繁華地段設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戶外led即墨旅游電視屏。
三是組織參加大型對外促銷活動。積極參加上海旅游精品推廣大會、青島亞太國際旅游博覽會、濟南國際旅游交易會等大型旅游交易會,先后邀請臺灣、韓國、俄羅斯等多個旅行商及媒體考察團等到即墨實地考察洽談。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
對阜陽市潁州西湖的調研報告
潁州西湖處在阜陽市的最東邊,遠離市區,坐落在一個偏僻,人煙稀少的西湖鎮上。坐車沿途經過的都是一些窯廠,養雞場之類的小型工廠。且建筑多以兩層樓為主,都是居民區,商鋪很少。所以,首先就地理位置來說,潁州西湖的選址就有問題。
通往西湖那條主路,太窄了,只能單車道通行,而且是水泥路,其中部分路段已經破損了。那里的門票采用的是刷卡式,出入都要刷卡。學生證不能使用,成人學生統一票價。
景區內的綠化總體還是不錯的,因為是冬天,只能看出蔥郁的樹木。在西湖內參觀了一圈之后,發現這里并沒有什么特色的景點,而且像怡園、女郎臺、蘭園這些地方的建筑早已經破敗了,可能距離興建時已有一定歷史了。也許是前來參觀的游客太少的緣故,這些園區都是緊閉的。里面有個類似動物園的地方,叫“虎嘯山莊”,然而,我并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大老虎。這座虎嘯山莊是由阜陽市人民政府的,西湖管委會實施建設的,總占地133000㎡。內部設有綠化帶、隔溝、虎山、虎房、觀賞橋、亭等設施。這里的隔溝據說有7m寬,7m深,內外落差5m,斜跨超過8m。可是事實是這個隔溝內的水既淺又臟,里面都是枯樹葉,阻擋了水的流動,可能我們現在所看到里面綠茵茵的都是死水。在這個莊內最多看到的是開屏的孔雀,偶爾還有一兩只鴕鳥出沒。不知是不是季節的因素,整個小莊給人一種蕭條,沉寂的感覺,就連那些動物都失去了活力。觀賞橋的盡頭是一片茂密竹林,里面能看到成群的猴子,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有幾只猴子出逃了,由于怕猴子四處逃竄傷害游客,里面禁止進入。西湖,應該是因它的湖水而聞名,然而,我所親眼看到,不論是溝渠和還是小河,里面的水被枯葉覆蓋,就是干涸了。其他的一些景區不知是不是參觀的人太少的緣故,雜草都擋住了去路,景區內的房屋也是緊閉且破敗不堪。
通過和售票員的交談,知道了其實每年到這里參觀的游客是很少的,且參觀人數正在逐年遞減。是什么原因造成潁州西湖如今的這種情況呢,明明它也是經過國家認證的3a級景區,也是阜陽最著名的景區之一,為什么它就不如八里河和生態園發展的輝煌呢,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首先來分析一下:一,選址不合理,它的地理位置處在阜陽市的邊緣區,遠離繁華的市區和人口密集區,處在一個小鎮上,且當地的經濟并不發達。二,交通通訊設施不發達,沿途道路過窄,且路基一壞。三,內部景區毫無特色,建筑破損嚴重。四,水質較差,環境污染嚴重,基礎設施破壞嚴重。五,管理差,景區內基本上看不到相關服務人員。六,周邊沒有酒家、旅館、商店這類的服務性建筑。八,公交站點,乘車點離景區太遠,給游客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等等。
對于潁州西湖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應該制定怎樣的措施來改變它如今的現狀呢,以便于它未來更好的發展。
對于它的選址問題是無法改變,但是可以改善它的交通狀況弱化選址這一若項。例如,可以拓寬主道路的寬度,寬度可以在8m左右,并設置雙車道混凝土路,保證大型客車的對外行駛通暢,主干道兩邊可以種植以楊樹、楓樹,合歡等鄉土樹種為行道樹,改善游覽環境。行道樹種植間距為4-6m,遇見有濕地的景觀的地方間距可放寬至8m。對于支路可以相應的多設幾條,支路應只允許行駛小型車及電瓶車。規劃支路寬度為4-5m,為水泥路,應滿足消防車的通行要求,局部可擴寬至,以滿足會車要求。園內的游步道可以是 小型的人行道,不允許機動車通行,規劃寬度為1-3m,為了美觀,可以選用同質感的多種材料鋪砌,如,石板、卵、碎石等。
因為西湖類水量大,首先要改善水質,由于游園內樹木較多,要定期安排相關人員去清理河道內樹葉和淤泥,保證流水的暢通。可以在適當的季節在水里放養金魚、烏龜、蝦、鴛鴦等水生物來吸引游客。可以在水量豐富的寬敞的平地開設噴泉景區,利用燈光,音響效果增強美感和韻律。如果想吸引年輕人和孩子的目光,可以在大的水域區,建設大型水上游樂設施,打造小型水上游樂世界。而并不僅僅只在岸邊停靠幾只小船,這些并不能吸引游客的興趣。像怡園、女郎臺、蘭園等這些有故事的景點,要開放。比如,蘭園,跟蘇東坡有關,可以在園內陳列一些蘇軾的文學作品,詩賦字畫之類,老年人一般都會喜歡有歷史的東西。在怡園,可以搭建一個戲臺,游客多的時節,可以請戲班來唱幾出戲。怡園單聽名字就有一種“紅樓夢“的感覺。
在說到西湖的周邊地區,有當地的農家居住,相關部門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來鼓勵當地的居民開展農家樂活動,建幾處農家飯館,并以農家菜為主要菜品,政府可以引進外資在這里開辟度假村,游客在觀賞風景的同時可以在度假村內可以享受垂釣,采摘,diy,足休憩等各項活動,從將潁州西湖打造成集旅游、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特色景區。
園內的綠化雖然不錯,但里面似乎沒有什么特色樹種和花卉,如果想吸引游客,可以從其他地方引進一些稀有品種悉心栽培。使院內的植被、水系、景觀小品、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建筑物隱藏在綠樹從中,佇立其中,穿行其間,使整個風景格局更加和諧。對園內的基礎設施要重新修建,同時也要加強對游園地內部管理和服務,避免再次出現像猴子出逃這類事件的發生。在對園內自然資源開發的同時應把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合理利用現有景觀資源,在有效保護、培育的基礎上適度開發,盡量減少土石方,使人工建設與自然環境共融共生,協調發展。
潁州西湖的發展深深影響了當地甚至整個西湖真的發展。所以,西湖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和當地的居民應重視起來,西湖發展好了,當地的經濟以及相關產業也就相應發展起來。
總而言之,西湖的未來需要今天的改變和創新!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一
杭州西湖旅游景區調研及開發報告(顏惠卿、毛寧、雷菲、方慧芳、陸夢悠、王莉)(a--607)
一、西湖概況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也稱西子湖。其余三面環山,面積約平方千米,南北長約 千米,東西寬約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米,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二堤、三島、五湖”的基本格局。西湖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目前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
二、主要景點
孤山位于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平方公里,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三:“一嶼聳立,旁無聯附,為湖山勝絕處。”今山上林木蔥蔚,多歷代人文古跡留存。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跡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寡人孤”,與“斷橋不斷”“情誼斷”、“長橋不長”“情意長”并稱西湖三怪。孤山上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放鶴亭、秋瑾墓、俞樓、慕才亭(蘇小小墓)等。
蘇堤、白堤
蘇堤舊稱蘇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廟東,橫貫湖中,堤長2797米,寬30-40米。蘇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橋,從南往北分別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據考證,疑為“束浦”之訛)、跨虹。
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后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舊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時,寺與塔俱毀。聶心湯《縣志》稱: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廢,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復于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據此,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覽》卷三:明“萬歷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額曰?太虛一點?,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廣其址,建喜清閣,但統稱曰?湖心亭?。國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闌,上為層樓……。”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書“光澈中邊”額。抗日戰爭后,喜清閣舊址先后改建為財神殿和觀音大士殿。1980年在島上刻置“蟲(異體字,為繁體字“風”的中間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塊,意指“風月無邊”。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以所挖葑泥堆疊成島,俗稱“阮灘”。島南北長34米,東西寬33米,面積公頃,長期以來島上無建筑,雜樹荒草叢生,成為候鳥棲息地。1952-1958年間疏浚西湖時,島四周加添亂石護岸,面積稍有拓寬。1977年,島四周駁墈,再次擴大面積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島上添土1000余噸,建“環碧小筑”。島上有憶蕓亭(阮元號“蕓臺”)、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島上開辟西湖第一處垂釣區,游人可登島品茗、垂釣。1984年起,島上舉辦“環碧莊”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動中頗受歡迎。
三、西湖開展旅游的優勢
1.西湖所在的西湖區位于杭州市區西部,城鄉皆有,平原山水相依,是西湖龍井茶葉原產地,又是杭州規劃中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所在地。區內大專院校眾多。^v^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機關均集中設在西湖區。西湖區山青水綠,風景秀麗,園林景觀眾多,有“西湖第一名園”之稱的劉莊,是^v^主席生前數十次來杭的居住地。西湖區內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建有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的陵墓、牌坊、陳列館16處。多姿多彩的西湖就在轄區內,是杭州的游覽中心。
2.隨著華東五市游的火熱進行,西湖也倍受青睞,游客源源不斷。
3.杭州邊界地區經濟發達,為旅游提供了很大機會。
4.西湖周圍飯店林立,為一些忙碌的商務客人提供了方便。
5.營造了自然的生態園林綠地,有效保護盒充分利用了原有古樹名木與高大喬木,形成完整的綠帶。
6.柔和的光環境烘托了音樂噴泉,富有民族特色的樂曲,變幻的燈光,舞動的水花,使之成為西湖最大的亮點,積聚了大量人氣。
四、西湖開展旅游的劣勢
1、西湖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古老的 ,就是那些旅游資源,沒一點創新。
2、西湖附近的旅游設施有待逐步完善,特別是游客公共休息區的設施的維護。
3、西湖環保不是很好,根據有些報道顯示,湖底淤泥過多導致西湖生態不平衡,對于景區的維護很有傷害。
4、風景區內建設性的破壞,西湖園林的建設并不是全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設計者學識上的錯誤,施工者不能很好的理解設計者的意圖及設計中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都會照成風景園林的建設性的破壞。
5、湖濱建筑自身的協調性,如果從蘇堤上看湖濱一線,建筑多事灰白色的基調,并且略顯雜亂,看不到層次的變化。
6、對景區內涵的了解不足和文化意識的欠缺,沒有把握住景觀中最有內涵和價值的部分,往往會忽略了深層次的文化景觀。
五、對西湖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二
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是指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結合周邊旅游資源,發展具有田園情趣、特色文化,集觀光、休閑、體驗、旅游為一體的一種新型旅游經營形態。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不僅具有生產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功能。特色休閑觀光旅游以其清新的田園風光,純樸的山村風情吸引游客,游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樂。作為一種新興高效產業,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具有投入少、見效快、產出高、關聯帶動作用大等特點。
本文通過對我市18個鎮、街道進行特色休閑觀光經營戶的調查,收集景點、農家樂及其他特色休閑觀光旅游經營戶的基本情況以及相關意見建議,分析我市發展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
根據調查了解的情況,可以將我市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休閑觀光農業
該類型主要為農民自籌資金,承包農林地為資源興辦的休閑觀光農業。我市的休閑觀光農業主要為特色采摘和休閑垂釣,即游客在農民種植的果園、蔬菜園、魚塘自行采摘、釣魚,享受自己動手、自娛自樂的過程。采摘的品種主要有葡萄、草莓、藍莓、櫻桃、梨等,主要分布在錦城、板橋、太湖源等鎮街道。
2、特色農業園區
該類型主要為景區邊緣的農村圍繞旅游市場需求而發展出來的特色休閑農業。我市目前這類特色農業園區較少,主要有景觀植物觀賞(花卉、觀賞竹等)、特色畜牧養殖(梅花鹿等)以及特色農業文化園區(山核桃、茶文化等)。雖然該類型園區目前在我市并不多,但是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3、農家樂經營戶
該類型主要為依托景區發展與家庭接待為主,融入鄉情活動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即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題內容的農家樂經營。農家樂發展的欣欣向榮是我市旅游業的一大亮點,在江浙滬地區已經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源。
我市目前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形式是以農家樂為主,特色采摘為輔,其他特色休閑農業園區共同發展,其中農家樂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但其他兩個類型的發展潛力還有待挖掘。
1、特色結合,有機促進
根據調查了解,我市的農家樂分布于天目山、太湖源、龍崗等12個鎮街道的39個行政村,目前共有891戶農家樂經營戶,擁有床位24440個。 2012年我市農家樂全年共接待游客萬人次,同比增長,比2009年增長,實現經營總收入8036萬元,同比增長 ,比2009年增長。
而除了農家樂以外的特色采摘、休閑垂釣以及景觀植物觀賞等類型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經營戶則共有78戶,主要分布在錦城街道、太湖源鎮、昌化鎮等9個鎮街道,2012年共接待游客人次189350人,總收入達到2521萬元,其中以銷售農產品而得到的農業收入占了總收入的,總利潤為588萬元。
這幾個類型的特色休閑觀光經營戶基本上都是交織穿插在一起,結合了各自的特色,并相互促進發展。
2、規模不大,潛力可挖
根據調查匯總顯示,所調查的經營戶中只有是企業形式的,其余都是個體戶形式,而農家樂目前也大部分都是個體戶,規模比較小,檔次高、設施齊全、具有品牌的綜合性特色休閑觀光旅游經營戶比較缺乏。
在擴大規模和繼續發展方面,有的經營戶表示還想擴大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經營規模,有的經營戶表示還有涉及其他形式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想法,說明我市的經營戶對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該項產業的發展還具有較大的潛力存在,特別是休閑觀光農業和特色農業園區這兩個類型,已經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關注和歡迎。
3、本地經營,游客集中
我市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目前大多數由本地人來經營,外地居民來進行投資建設的情況較少,在所有的經營戶中,有的經營戶都是本村居民。
從游客的來源看,目前我市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游客大部分還是來自于本市和江浙滬地區,的游客來自于本市,的游客來自于江浙滬及其他地區,而其他更遠一點地區的游客則比較少,客源比較集中,說明了我市發展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客源方面有較大市場可開拓。
我市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目前雖然正在蓬勃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根據本次調查情況的反映,這些問題分別涉及到管理、服務、宣傳等各個方面,需要引起關注并亟待解決。
1、經營觀念較落后
我市目前擁有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經營戶大多數的經營觀念還是停留在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如特色采摘、休閑垂釣結合農家美食、欣賞風景等,很少有能夠將各種有利資源整合在一起,而且在經營上也沒有太多的策略,基本上都是比較傳統的經營模式進行。
——經營策略缺乏。根據調查顯示,有的經營戶認為自己的經營能力不足,不懂相關的經營策略,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檔次和服務水平、如何吸引游客和擴大影響力等方面都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跟風而起,對該行業并沒有進行詳細的研究和規劃。
——宣傳包裝較少。根據調查顯示,有的經營戶認為宣傳渠道較少,信息不暢通,也就更加談不上如何為自己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進行包裝宣傳,這也就造成了游客了解這些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的途徑不多,不利于該行業的發展。
2、基礎服務跟不上
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是旅游業和農業的結合體,必須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服務水平,才能夠更加吸引游客以及進一步留住游客,并且擴大客源。而目前我市的這些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的管理模式還是比較簡單的家庭模式,基礎設施也比較簡陋,提供不了更加完善的服務。
——基礎設施較差。根據調查顯示,有的經營戶表示基礎設施較差是其在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困難,有的經營戶表示需要政府部門做好整體規劃,做好公共基礎設施完善工作。有些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的環境比較臟亂差,給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從而流失了不少的游客。而且有些特色休閑觀光旅游經營戶比較集中的村莊也缺少統一規劃管理,難以形成綜合性的優勢。
——服務能力不足。根據調查顯示,有的經營戶表示人力資源和服務能力的不足也是影響經營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經營戶表示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相關的業務指導培訓,以提高服務水平。目前我市的這些經營戶中工作人員基本上是自己家人,聘用人員較少,管理松散簡單,沒有很強的約束力,而在這些人員中有部分人員的素質較低、服務意識不夠,影響了服務質量,容易引起顧客的不滿,導致重游率的降低。
3、產品競爭較激烈
——同類產品聚集。根據調查顯示,有的經營戶表示本地區同類型的經營戶較多,競爭比較激烈。盡管我市現在也有一些檔次較高、市場口碑較好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但是總體上來講這樣的經營點并不是很多,規模小、檔次低、內容類型單一仍然是很多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的問題,而且經常會有同類型的聚集在一起,互相模仿、雷同現象突出,缺乏個性和特色。
——周邊競爭激烈。在周邊區縣市中,也不乏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發展得比較好的地方。如xx縣,依靠千島湖的資源優勢,衍生了很多生態休閑農莊,不僅有住宿、餐飲、景觀等,包括了商貿服務業其他相關行業,把吃住行游購娛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綜合性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而著名的xx縣“洋家樂”現在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已有超過30家,分別由南非、法國、韓國等十來個國家的各界人士投資,有力促進當地農民就業增收致富,使xx縣成功走出了一條富有德清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還有其他的如xx縣、xx縣等,在特色休閑觀光旅游業發展方面都已經走在了前列,具有規模較大、品質較高的特色休閑觀光旅游點和產品。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三
會展業與旅游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游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游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游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游業發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游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和20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合肥已經成為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游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游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市新面貌。而旅游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游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旅游產品的硬件方面,xx市缺乏高質量的旅游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游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游和休閑旅游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游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游、會展旅游等新型旅游產品。會展旅游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游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游業優勢分析。
同時,xx市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為xx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為依托,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于加強xx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游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游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游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xx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群暨渡江戰役紀念園、xx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3處(xx區大圩鄉、xx縣豐樂生態園、xx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游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采訪推介,組織旅游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游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xx市鄉村旅游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游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游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游專列源源不斷涌入合肥。同時,旅游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游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筑合銅黃沿線大旅游;推進合淮旅游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游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游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為安徽省十佳旅游線路。
會展旅游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游業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合肥旅游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臺了《xx市加快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并進一步完善。成立了xx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5月出臺了《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臺了《xx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市政府又出臺了《xx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市政府調整了xx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并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并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為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xx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xx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臺了《xx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由于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復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并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托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游業劣勢分析。
旅游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游先進城市和旅游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游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游業起步較晚,旅游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游業發展受到一定制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游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為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并不占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游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游特大項目支撐,存在著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游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游客專門到合肥來旅游。由于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游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后。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后,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著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了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游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為萬平方米外,其余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為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于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于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局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會展旅游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游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于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為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游業,xx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游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游作為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為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游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采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為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四
旅游業發展至今其文化屬性表現愈發突出,欣賞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現代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的終極要求。因此,展現民族文化內涵、張揚民族文化個性、突出民族文化差異性是我縣旅游業不變的靈魂和永久的主題。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強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進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根據縣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順縣民族事務局日組織了專門的調研組,對我縣的芙蓉鎮旅游進行調研:中國文秘站
我縣是一個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主要居住著漢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縣萬人,土家族有萬人占總人口的75%。歷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遺產得到不斷的傳承、不斷光大、不斷變革。這里沉淀著民族千年的智慧結晶,內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歷史文化、民族飲食、民風民俗、民間工藝、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鎮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區和發祥地,之所以備受廣大游客的青睞,之所以被縣委政府不遺余力將其打造為我縣旅游黃金帶,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觀之外,更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鎮,陳列著溪州銅柱等土家民族創造的、極為豐富的、以文化遺產為主體的眾多人文旅游景觀,這里遺留著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這正是大批游客心儀芙蓉古鎮的重要理由。
1、歷史文化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的古鎮,它是土司統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賈云集,號稱“酉陽雄鎮”,原名王村,因中國電影泰斗導演謝晉、著名明星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統一于斯、建都于斯、發展鼎盛于斯。被專家譽為“土家源、千年古鎮”。因得舟輯之利,可上通川、黔,下達滬、杭。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與楚王馬希范發起土家歷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戰”,公元940年雙方言和立銅柱(現存該鎮,是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于該鎮會溪坪。明嘉靖年間,“東南戰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該鎮起程,率部三千前往東南抗倭。而這里發現和挖掘的漢代古墓與^v^堂、紅軍醫院等見證著該鎮的歷史。
2、自然生態文化
古鎮三面環水,自古以來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竄鎮而過的營盤溪瀑布連著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寬60米,飛流而下,聲響如雷,故芙蓉鎮又被稱“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沈從文先生曾對古鎮王村贊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麗清奇的碼頭,應數王村,夾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巖石黛黑,水深而清,魚大如人”。鎮內還有著稱“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麗宜人的美景。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麗的芙蓉山水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天然資源和生態條件。
3、土家飲食文化
土家族具有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土家族酸辣香的飲食特性,積累并創造了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的民族特色佳肴。天下第一螺、土家臘肉、猛洞河桂花魚、土家酸菜等傳統飲食和小吃蒿子粑粑、劉曉慶米豆腐等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而伴隨旅游業的蓬勃興起,櫻花蜜酒、牛頭宴、土王全席等具有千年歷史的美食開始重放光彩。即傳承推廣了土家飲食文化,又達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創收。
4、特色建筑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獵時期,土家先民以樹筑巢、以石壘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來與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發展成明清時期的封火統子大屋;“樹巢居”則是土家先民為防潮濕防野獸在樹上搭建居住的簡陋窩棚,后與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發展成今日的轉角吊腳樓,成為溪州土家族當代的主要建筑風格。土家族民歌唱到:“唱支山歌難開頭,木匠難起吊腳樓,鐵匠難打釣魚鉤……”,轉角吊腳樓的主構特征為吊腳轉角,下吊金瓜,上掛貓弓眉枋;吊腳廊欄、門窗多扎“萬”字花格;吊腳下欄廊枋多通雕“萬”字浮雕花邊。屋頂坡面小青瓦,飛檐翹角,翹角以雄為美。而在芙蓉古鎮這種轉角吊腳樓有土王行宮、紅軍醫院等與古鎮五里石板街構成了古鎮標志性建筑,而石板街上磨光發亮的石板更是見證了古鎮千年發展歷史。
5、土家服飾文化與民間工藝
自古以來,土家族的服飾就是別具一格,分男裝、女裝和童裝,頭戴青絲帕,腳穿麻草鞋,彩絲繡鉤花……形成自己的服飾文化。土家人善于繡花和織錦,自稱“西蘭卡普”,在古鎮依然建著具有土家特色的織錦作坊,生產出土家服飾、土家織錦和繡花鞋墊。芙蓉鎮上土家人與織錦作坊一樣建有獨具特色的竹篾加工作坊,編織出土家人特有的篩、簸以及^v^歌中精致的小背簍,同時還有石雕、木雕、根雕等,并以此來招攬游客。
6、民風民俗
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學。其內容豐富,有神話、歌舞、傳說、民歌、喪葬文化等。取材極為廣泛,主題明確,表現生動,流傳深遠,具有多學科價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如土家族擺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瑪歌、土家族民歌、土家族過年趕年等,而這些民風民俗與旅游的有機融合在芙蓉鎮都有了一定的嘗試。
1、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精心打造。永順縣委政府連續幾年經濟會議提出了旅游發展王村的戰略決策,從資金、政策上給予了傾斜,給芙蓉鎮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2、良好的發展空間。新建的國家二級公路1828線穿鎮而過,張家界-王村-鳳凰旅游線路已成精品旅游線路,電影《芙蓉鎮》的拍攝,《烏龍山剿匪記》、《血色湘西》取景拉動了芙蓉古鎮民族文化旅游向前發展。
3、土家族原始戲劇舞蹈毛古斯入選奧運開幕式。原始戲劇舞蹈毛古斯產生于土家族祭儀式中,土家語稱“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拔步卡”。作為湖南唯一入選奧運開幕式的表演節目,在國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這也給土家族聚居區和發祥地芙蓉鎮發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賜良機。
1、加強旅游硬件建設,整合民族文化資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應重點突出、特點鮮明、豐富多彩的展覽出民族文化,應避免文化遺產旅游產品的單一性,因地制宜,加強組合,包括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組合,主題不同的文化遺產景觀組合等。加強民俗村,歌舞廣場等硬件建設,如發展土家族民俗游,把當地土家族的民俗風情(包括服飾、居住、飲食、歌舞、婚俗、土家織錦、刺繡等)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時也給那些沒有機會向更多游客進行展演的單項文化遺產項目提供展示平臺,可謂一舉多得。加強行業管理,對旅游從業人員和旅游區居民進行專門培訓,進行民族統一著裝,學會簡單的土家語。對古街進行集中改造修建,構建土家吊腳樓群,打造土家一條街。
2、重視節慶、廣泛宣傳。土家族民間節慶尤其是土家族節慶本身就是一項價值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在這一大項目下又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子項目,可以說民間節慶是集中展示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絕佳平臺,例如,土家趕年過年,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首先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不斷引導、積極宣傳民間節慶。其次,在重視開展民間節慶的基礎上,匯集眾多的遺產項目,策劃舉辦了多項融經貿、體育、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節慶活動,如“中國土家族毛古斯節”、“土家族社巴節”等,通過多種媒體的全方位宣傳,使很多平時難得一見的土家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不同的展演形式閃亮登場,讓參觀者大飽眼福,也讓來自民間的藝人或表演者,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得到收獲,提高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的積極性。
3、加強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促進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有機融合與可持續發展。一是以旅游開發促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文化保護與旅游兩者并不對立,只要正確看待兩者的關系,處理好兩者間的關系,保護與開發是相輔相成的,保護是為了我們更好的所用,而科學的開發行為帶來的效益是促使資源得以更好的保護。二是用民族文化促進旅游發展,隨著芙蓉鎮旅游品牌價值升位,應抓緊對彌足珍貴的土家族民族文化遺產資源的深度開發,在遵循保留文化遺產原真性的前提下,開發出我縣區域內的以展示土家族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眾多旅游活動與旅游景觀,進一步豐富芙蓉鎮旅游內容,突出芙蓉鎮文化旅游內涵,保持芙蓉鎮旺盛的生命力與吸引力。三是搞好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我縣民族文化遺產、特色工藝的多數傳承者和擁有者因開展旅游增加了自身收入,改善了生活,甚至脫貧致富,使他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經濟價值。同時也要把我縣民族文化遺產、特色工藝的傳承者和擁有者更多的投入到我縣的旅游經濟發展,促使他們提高保護自身文化的自覺性,加入到保護文化遺產的行列,促進民族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從而保證我縣民族文化與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最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五
通過這次的旅游資源調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理論結合實際,對旅游行業的資源開發、產品設計、服務與管理工作有較實際、深刻的感性認識,加深和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能提高觀察、調研、分析、評價、規劃設計以及歸納寫作等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能經由思考和凝練,形成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和范圍,為論文開題做好準備;能增強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拓寬視野,更好更快地適應旅游行業的需求,為今后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⑴要求學生認知各類旅游資源的分布特征,闡述其在地域空間的分布位置、變化規律、數量、特色、特點、類型組合匹配、組成結構和功能價值等,并對其進行評價。
⑵以花溪公園旅游資源為基礎,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規劃、景點設計,形成內容豐富的旅游路線,以期能有效地發揮旅游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園的特色空間形象,為其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使花溪公園獨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綻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國《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14)標準。
⑷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調查。
⑸保證成果質量,強調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并盡量做到內容簡潔和量化。
花溪公園坐落于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區,花溪區北臨南明區、烏當區,東與龍里縣相鄰,南接長順縣、惠水縣,西與清鎮市、平壩縣接壤,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土地總面積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個著名的風景旅游勝地,海拔1100米,氣候溫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花溪公園,位于貴陽市南郊17公里花溪區內,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畝,是貴州著名的旅游勝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是貴州三顆“高原明珠”之一。公園內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觀、水文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的特色城市休閑旅游地帶。不但是附近的居民優良的休閑娛樂場所,也是花溪區重要旅游景點之一。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錦、溪水長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數座參差其間,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綿亙。那里山環水繞,水清山綠,堰塘層迭,形成方圓十多公里的名勝風景區域。它包括“十里河灘”、“天河潭”、“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青巖古鎮”、“黔陶幽境”等8個景區。
“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出自于景區的高坡鄉,那里是貴陽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鄉的苗族有不少傳統的民族節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場”最富魅力,觀看、參與的游人絡繹不絕。那里,古代苗族的懸棺葬和崖洞葬,也給人留下難解之謎。
花溪以南12公里處的青巖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始建于明初。鎮四周原建有城墻,分內城、外城,用方塊巨石壘砌,筑有敵樓、垛口、炮臺,因年久失修,成為殘垣。現修復的定廣門城樓,巍然聳立,氣勢恢宏,與古道、石坊、寺廟交相輝映。西鎮的3架古石牌宏偉壯觀。古鎮的古建筑櫛比鱗次,有“九寺、八廟、五閣、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嶺中,因兩座山峰間凌空飛跨著一座天然石橋——鬼架橋而出名。鬼架橋橋長約11米,寬約60厘米,系石巖與樹根相伴天然生成。從橋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層樓高。站在墻上往下看,令人心驚膽顫。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過此橋非好漢”的決心,但到了橋頭都卻步不前了。從花溪到黔陶,一路環境幽靜,山風吹來,林濤起伏,響聲不絕。在鬼架橋的山后,還有一個直徑數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飛瀑灌池,吼聲灌耳,十分壯觀。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六
西湖鄉特色文化資源調研報告
1、西湖鄉概況 鄉情簡介:
西湖鄉位于二省三縣結合部,東北毗鄰安徽省祁門縣,西南緊靠東至縣,東與本縣經公橋鎮、勒功鄉接壤,距景德鎮市區78公里。全鄉總面積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50畝,山林面積23萬畝,其中:有材林萬畝,人工林4萬畝,封山育林8萬畝,毛竹萬畝,茶園面積1萬畝,油茶萬畝。全鄉轄7個村委會,79個村民小組,93個自然村,共計人口8966人。
生態資源:
西湖鄉境內山巒重疊,清水潺潺,森林覆蓋率86%,不但木材、毛竹資源多,而且蘊藏豐富的森林野菜、森林藥材,在這里植物的多樣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由于山高林密,境內的大小溪流都是源頭水,且小河內怪石遍布景觀奇特。西湖鄉處于浮梁的北部山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宜人。優美的生態環境,育出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其中動物有猴、蛇、穿山甲、相思鳥、獐等;植物有紅豆杉、古銀杏等上千種;土特產有茶葉、香菇、黑木耳、山蕨、水蕨、竹筍、紫薇菜、苦櫧粉、葛粉等無污染的野生蔬菜。境內最高點為雞冠石主峰,海拔米,山勢險峻。
文化資源:
西湖鄉駐地古稱太湖,后與西灣村合成一鄉,各取一字,改為西湖。古時西湖鄉的桃墅村就是浮北的第一大集鎮,原名“昌北鎮”,整個街面上店鋪林立,又稱桃墅店,繁榮的經濟,留下了諸多的歷史遺跡。啟秀橋(俗稱石橋下),建于乾隆年間,屬我國典型的石拱橋,整橋長50米,寬10米,橋面全部用清石板鋪成,橋下有個石柱子,柱子上有石帽、石籃、石畫鹛,風一吹過似有音樂聲起。另外,西湖鄉的西溪村有二渡橋,茶寶村有王福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內涵。
西湖鄉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一處是西湖村的八角井,青石板建造,造型獨特。另一處是磻溪村的汪氏宗祠、茶寶祠堂,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皖南民居保存較好的民宅的也有多幢,房屋的門窗、梁柱全部雕刻著古戲文中的人物及花鳥等圖案。歷史名人有汪澈,字明遠,桃墅府前人。宋紹興進士,樞密使,他家的后人現還保留“樞密祠垣”的古牌匾。
2、西湖鄉磻溪歷史文化名村
磻溪古村,現有308戶,人口1118人,2008年磻溪村榮獲江西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稱號(贛府【2009】49號)。歷史沿革
唐末時,黃巢農民起義軍曾在此地戴家祠堂駐扎過。后潘氏居此,故稱潘溪。民國初年,有男丁八百,為一集鎮。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鼎盛時期有茶號二十四家,一時頗負盛名,曾有磻溪茶葉不到上海茶市不開的說法。當地村民的茶葉收入占當時總收入的80%。抗日期間,茶園荒蕪,茶號倒閉,經濟蕭條,建國后,茶葉生產逐步得以恢復,目前茶園面積約2200畝。磻溪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至今還保留著34棟清末及民國初年的古建筑,另還有汪氏宗祠一棟面積419㎡,初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后于清代光緒年間重修,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價值綜述
1、磻溪古村是一個自由生長型的古村落,其村落布局以祠堂為中心,建設因地就勢,雖未經規劃卻充分體現了樸素的環境意識,與村落周邊的環境形成了和諧共生的生態效果。磻溪古村的興盛發展是由傳統產業的發展而帶來的村落發展,由茶葉的生產營銷為主的茶商文化從而帶動了村落的經濟發展。
2、汪氏宗祠(又名惇敘堂)坐落于村落中心,南向,三進兩天井,占地419平方米。頭進門廊后接戲臺,門廳入口置石雕石鼓一對;前天井地面以青石鋪就,四面留有排水溝;二進享堂為三開間硬山,穿斗木結構,地面抬高,用作拜祭、宗族議事和執行宗法;三進寢堂結構與中進相似,后墻退臺牌位座。祠堂內部裝飾繁簡得宜,雕工精美。檐下大量運用如意斜撐、異形斗拱。室內方形、八角、蓮花形各色柱礎有五種之多,且因其位置不同,花紋各有差異。在月梁、丁頭拱、額板等處有著精細的雕刻。
3、磻溪古村是一個以青山古樹碧水為代表的良好自然生態環境、以悠久的茶文化歷史為內涵和以古村落為載體的古樸人文環境三者之間完美結合、相互輝映、和諧共生的綠色文化生態古村。
4、磻溪古村落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教育和文化歷史交織。是具有獨特風貌格局和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人類聚居地;集中體現了贛東北優秀的地方歷史文化;反映了中國歷史上長期穩定存在的社會經濟結構;彰顯了茶商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輝煌;保存了相對完整和真實的歷史遺存。保護現狀
近年來,在磻溪村委會的帶領下,村民自覺主動地保護古民居的意識逐步增強。自籌大量的資金對部分重要的建筑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繕。擬可實施保護措施
1、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保護好古村地域范圍內的文物古跡和古村聚落環境,保護和延續古村的傳統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
2、正確理解磻溪古村的歷史價值、保護的內涵和意義,確定古村的綜合保護指導思想,以保護它的歷史價值,整體保護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對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內涵進行挖掘、整理和利用;
3、制定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和手段,采取積極保護的方法,在保護歷史文化地域的同時,注意保持村落特有的歷史文化內涵,保持原有的村落結構的穩定和歷史文脈的延續;
4、分級保護。對村落的各個部分,根據其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性和保存現狀,在不破壞整體價值的前提下,區別對待,劃出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風貌協調區三個分區域;
5、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護磻溪古村的歷史真實性,促進磻溪村經濟、文化的發展。應通過慎重的、全面的、長遠的總體和分項規劃將磻溪村建設成高品位、有特色的且與農村生活的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具有茶文化特色的傳統民俗村落。充分利用磻溪的現有的有利條件,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時為新建住房規劃新的建設區域;
6、分期實施規劃目標。保護規劃應分輕重緩急,分期實施。堅持“搶救第一”的方針,以求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3、對歷史文化名鎮保護、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和歷史展望
(1)對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有利于特色發展的道路。在歷史文化名鎮中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留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城鎮采取文化名城保護的措施,更有利于其未來的發展。
(2)對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有利于促進旅游業的發展。越是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家,越能吸引眾多旅游者的目光。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眾多,且遺存大量的名勝古跡。加強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存,使其發展更具有亮點與特色。有利于推動旅游行業的迅猛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的增長。
(3)對于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與地位。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以歷史悠久聞名于世。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更是為我國提供了較為豐富多彩的內涵表現內容。保護好這些歷史文化,就意味著保護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同時對弘揚中華文明的精神,為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與地位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與意義。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七
如何借助滬渝高速公路和宜萬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省委政府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國家擴大內需等機遇,以旅游景區和小城鎮為依托,加快發展適合我縣特色的鄉村旅游業,促進全縣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根據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于4月8日—5月5日,組織專題調研工作專班,深入到業州、高坪、紅巖、花坪、景陽等鄉鎮實際調查走訪,并到恩施、咸豐、利川等旅游業發展較快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基礎較好的縣市學習考察,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建始縣鄉村旅游業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生產形態、生活方式、民俗風情、鄉村文化等)為對象,進行觀光、度假、娛樂或購物的一種旅游形式。從鄉村旅游發展上而言,其主要以農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風俗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領略農村鄉野風光、體驗農事生產勞作、了解風土民俗和回歸自然為旅游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對于我縣而言,在加快旅游景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村就業崗位,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有效擴大內需及拉動消費,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以旅促農、以旅帶農、以旅富農、以旅富農,實現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的一種新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旅游消費者的普遍青睞,成為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一)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我縣自然生態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交通區位條件優越,旅游資源開發起步較快,這為鄉村旅游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顯現出了美好的發展前景。
1、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豐富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植被,宜人的氣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有利條件。我縣山嶺縱橫、河谷幽深、流泉飛瀑、植被繁茂、景致眾多。這里有聞名全國的南方最大的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林場,有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野三河,有清江畫廊之稱的景陽河,有奧陶紀石林代陳溝,有山水風光獨特的大沙河等等。縣內最高海拔2090米,最低海拔308米,立體氣候明顯。加之我縣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達70%,是最適宜人類居住地,有湖北后花園之稱,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2、民俗文化底蘊深厚。獨特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打造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我縣除了擁有“建始直立人”這一世界級特質旅游文化品牌外,這里還有蜚聲中外的民歌《黃四姐》,有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中的石通洞、石柱觀等名勝古跡,有被譽為土家交響樂的絲弦鑼鼓、鬧年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國民政要吳國楨故居、朱和中故居、五陽書院等一批歷史古跡。同時,我縣屬于少數民族集聚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善良純樸、率性耿直、熱情好客的民俗民風,是鄉村旅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4、地域人文環境優越。我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慢節奏的農家生活方式,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鄉村居民,這些都是極好的鄉村旅游資源,適宜打造出高質量的旅游產品。
(二)旅游景區開發起步較快,發展平臺初具
我縣旅游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野三河景區由武漢志順房地產公司投資開發,規劃總投資億元。該景區地跨花坪、景陽、高坪三個鄉鎮,規劃總面積155平方公里。野三河景區現已步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計劃于2011年試營業,2012建成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被業界認為是湖北省最具成長的旅游景區之一。云霧靈山景區由恩施今大集團投資開發,規劃總投資億元,規劃總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景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計劃2011年底試營業。該景區是恩施州最具后發優勢的城郊公園,景區所在的代陳溝村已申報為湖北省旅游名村。長嶺崗林場則是最具開發潛力的度假旅游圣地。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必將為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效的平臺。
(三)鄉村旅游發展業已起步,發展勢頭良好
我縣通過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發展觀念得到了較大的轉變,一部分農戶依靠自家的基礎條件,開辦起了農家樂,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游便應運而生,成為我縣鄉村旅游發展的基本形式。2000年,業州鎮就與旅游局共同發起在野韭池村辦起了農家樂試點。隨著城里人到鄉下休閑娛樂漸成時尚,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如對應城區休閑需求的“野韭池農家樂”、紅土坪的“泳豐山莊”等,對應景區觀光游客食宿的“黃鶴橋農莊”、對應新農村建設的高坪“八角人家”、“偏溝灣農莊”等。為引導鄉村旅游的規范發展,高坪、花坪等鄉鎮還召集各農家樂主協商制訂服務規范,舉辦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等。據統計,我縣現有農家樂100多家,每年農家樂綜合接待收入近千萬元。農家樂從一產生就顯現出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對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認識不到位,思想解放不夠。根據調查走訪,目前在鄉村旅游業發展上,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地位認識不夠,沒有看到鄉村旅游廣闊的市場前景。我縣現有的農家樂,基本上都是農戶借助自己家的優勢和基礎條件,自發的發展起來的,鄉鎮政府和旅游職能部門缺乏強有力的引導和指導,在發展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由于對鄉村旅游的內涵認識不足,忽視了鄉土性是鄉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點,盲目引進都市化的旅游產品形式,盲目建設現代化的接待設施,出現了建筑城市化、活動簡單化等趨向,鄉土特色不明顯,致使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出現了盲目趨同發展的現象。
二是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不到位,缺乏科學指導。我縣在鄉村旅游業發展上,主要由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起來的。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目前還處在散亂狀態,絕大多數農戶一般是在原有基礎設施上稍加改動就開始接待游客,出現了無序開發、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不利于鄉村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是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不到位,發展活力不強。近幾年來,我縣鄉村旅游業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從目前鄉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而言,僅僅只能提供餐飲住宿、娛樂為主的短線經營服務。發展形式單一,服務功能單調,發展規模小,開發檔次低,帶動能力弱,游客參與性不強,產品雷同現象嚴重,都市化趨勢明顯,文化內涵缺乏,特色不夠明顯,發展活力嚴重不足。
四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基礎條件滯后。主要表現為旅游交通狀況不好,交通連接度不高,農戶周圍的環境狀況較差,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較為落后,配套功能不全,不能很好地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需求,特別是不能滿足游客對安全、舒適、衛生等基本的旅游消費需求。
五是鄉村旅游發展投入不到位,發展資金不足。我縣鄉村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晚,發展意識不強,發展效益不高,消費市場有限,對社會資本吸引力不強,融資渠道比較單一,鄉村旅游項目開發資金不足,有心發展的農戶無錢,已發展的農戶無法壯大規模,拓展市場,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發展。
六是鄉村旅游市場規范不到位,經營管理粗放。一些經營業主缺乏經營管理理念,小農經濟思想嚴重,只顧眼前盈利,忽視長遠利益,導致農家樂收費價格過高,從業人員服務技能差,素質不高,食品衛生安全缺乏保障等,亟待加強管理與規范,凈化鄉村旅游發展市場,保障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七是對鄉村旅游發展宣傳不到位,市場影響不強。因我縣旅游景區開發滯后,對鄉村旅游業的拉動作用有限,加之缺乏對外宣傳,生意不景氣,沒有影響力,顯得沒有人氣,尚未形成產業氣候。
加快建始鄉村旅游業的大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旅游景區和小城鎮為依托,以旅游消費市場為導向,以農民為主體,突出鄉土特色,按照現代服務理念,打造鄉村旅游發展品牌,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深挖文化內涵,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目前,我縣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游業基本上還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發展階段,存在著片面追求鄉村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忽視了本地鄉土文化內涵挖掘利用的現象。在今后的發展中,一要將傳統文化優勢打造成為鄉村旅游產業勢,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民俗特色文化提升鄉村旅游含金量。鄉村休閑旅游作為一種體驗性經濟,其特征是旅游者通過體驗式消費獲取愉悅感受。要在鄉村旅游產品參與性方面大做文章,以鄉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參與性強、滿足個性化體驗、民風淳樸的多樣化的旅游產品和項目來滿足體驗經濟需求。二要避免村村一個樣,走自然生態文化、飲食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民俗民間文化融合之路。如開辟生態型農業觀光園,讓游客能夠參與農作勞動,參與體驗農事。注重搜集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等資料,讓游客邊聽故事、邊賞原料和烹飪工藝、邊品嘗美味佳肴,重視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鄉村餐飲的文化內涵。積極推進鄉土旅游商品的開發創新,保持特色工藝品及傳統工藝的鄉土氣息,增加鄉村旅游發展的文化內涵,推動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二)樹立大旅游觀念,加強政府對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指導。充分發展政府的引導作用,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鄉村旅游開發資金,按照“突出重點、注重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則,加快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營造鄉村旅游的發展環境。各級政府應將鄉村旅游列為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加快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的建設重點和產業扶貧的重要舉措。著力加強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包括景區導游圖、標示圖形符號、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游步道、安全護欄等基礎設施,以及吃住購娛等旅游接待設施。要出臺一系列鼓勵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整合行政資源,發動社會力量,更好更快地推進鄉村旅游發展。
(三)扭住規劃龍頭,確保建始鄉村旅游開發工作步入科學發展軌道。目前,我縣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游,是由市場需求的拉動而自發發展起來的,大都沒有進入規劃層面。規劃的缺失使處于成長階段的“農家樂”,受制于各種因素難以擺脫低層次徘徊并提升到鄉村旅游的更高層面。要做大做強我縣鄉村旅游,就要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游資源特點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景區規劃和項目規劃,用科學規劃統領鄉村旅游的建設。
(四)以示范園區為重點,科學引導鄉村旅游業發展。我縣要緊緊圍繞建設建始鄉村旅游示范園區,率先打造現代農業觀光示范村、現代休閑農莊示范村、農家樂示范村、農業旅游示范點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基地。根據我縣鄉村旅游資源特色,在生產發展實踐中,可以探索并建立民俗風情型、景區依托型、休閑度假型、特色產業帶動型、現代農村展示型和旅游小城鎮型等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以示范型基地建設為載體,引導全縣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五)積極籌集資金,為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建設提供堅強保障。在發展鄉村旅游業中,必須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走多渠道籌資的路子。要堅持自力更生與引入外來資金相結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大社會融資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引進和籌集旅游開發資金,拓寬資金渠道,采取對外對內開放一起抓,外資內資一起引,多層次多門路多渠道地內引外聯,形成旅游開發外商、政府、部門、集體、個人五個一起上的局面。同時再研究和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和相關的產業政策,對旅游業投資者在稅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優惠的政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使建始的田園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走向市場,轉變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六)強化宣傳促銷,不斷擴大建始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依據旅游市場需求多元化、個性化趨勢,精心策劃能反映和提升鄉村旅游知名度的主題形象。根據我縣鄉村旅游資源特色,加強整合包裝,明確宣傳主題,統一宣傳口徑,研究和探索新的更具宣傳效果的宣傳方法,每年財政預算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旅游宣傳促銷經費,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一是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要積極引導,緊跟鄉村旅游市場的發展變化,創新方法宣傳,拓展消費市場。
二是針對鄉村旅游開發的重點片區和節慶活動,制定宣傳計劃,搭建宣傳平臺,明確促銷口號,有目的、有計劃、按步驟展開宣傳。今后主要抓好“五個一”工作,即編制一本建始鄉村旅游自駕游手冊,樹立一批旅游景區標示,拍攝一部鄉村旅游宣傳片,開展一次州內外旅行社踩線活動,組織一次媒體記者采風活動。
三是開設專題宣傳節目和欄目,加強新聞媒體對鄉村旅游開發建設的宣傳報道,以吸引游客。
(七)注重人才培養,為鄉村旅游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快鄉村旅游人才培養,要站在發展建始文化旅游產業,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努力營造留住人才的發展空間,使眾多人才落戶建始投資興業。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加大農村鄉土旅游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時,以定向委培、引導培養等多種形式,培養中、高級鄉村旅游經紀人才。
二是建議在建始職高開辦鄉村旅游專業班。
三是采取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舉辦與發展鄉村旅游密切相關的廚師班、民俗禮儀班、文化藝術班等各類培訓,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四是培訓一批優秀的講解人員(導游),培養和造就一批批本土實用型人才,為建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推進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我縣的鄉村旅游業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只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鄉村旅游業發展全局,牢牢把握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在全縣旅游產業大環境不斷改善的前提下,建始的鄉村旅游業一定會迎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建始的新農村建設一定會再上新臺階。
德清旅游考察報告 旅游考察報告篇十八
炎炎夏日,酷暑難熬,各大中小學校早已放假。在眾多的學生中,他們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紛紛去各地、各處游覽觀光,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拓寬自己的眼界。因此,筆者來到省旅局,對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詳細的調查:
去年以來,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節、 “十一”、“五一”三個假日旅游“黃金周”,極大地刺激了人民群眾的旅游熱情,國內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國慶至今年春節、“五一”,接連出現了公眾旅游消費熱的幾個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動了我省旅游業及鐵道、交通、民航和餐飲、商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增加了財政收入,滿足了公眾的旅游需求,豐富了節假日生活,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繁榮地方經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和關注。 假日旅游帶動假日經濟大發展,其主要表現在:
(一)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億元人民幣,日均近3億元,比去年國慶增長12%。全省各地的熱點旅游區再度火爆,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廈門共接待海外游客5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16億;去年剛剛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達到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五一”期間,適逢湄洲島舉辦媽祖文化旅游節,七天時間上島人數達12萬人次。三明市有賣票的48個景點共接待萬人次,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幣,比增215%。過去屬溫冷地區的連城冠豸山接待3萬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溫,旅行社生意紅火,各地賓館飯店頻頻告急。
(二)假日旅游帶動民航交通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廈門機場進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6%;飛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機場起降航班達170架次。5月1日,進出福州長樂國際飛機乘飛機出游人數達4900人。從5月1日開始進出福建的各趟旅游專列整天持續高峰,日均到發客流量達4萬余人,超過春運,全省增開了30多對旅游專列。福州、廈門、泉州始發的中短程旅游列車趟趟爆滿,其中觀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專列在原有基礎上又加掛四節車廂,仍超員30%。節假日期間,廈門火車站發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公路客運也不遜色,如廈門特運總公司節日客運量達113065人次。據測算,交通費在旅游花費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達到70%以上,鐵路、民航、公路以及水運已成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帶動零售業的發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1998年增長6%,但接節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游推動零售業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
(四)假日旅游帶動餐飲的發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數320萬人次。這么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游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