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一
我個人以為,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舍,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蟬》這一課時,并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1、直接由課題入手,直奔“螳螂捕蟬”的故事并進行復述;2、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后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
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復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所以我特被重視讓學生創造性地補充課文空白。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里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里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得十分成功。這是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老師的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于應付。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因此,我在設計時,突出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并把探究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注意了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讀完故事后,我引導學生質疑,并討論關鍵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直接勸吳王,而要用講故事的方式?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發表獨立見解,主動地獲取知識,并相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再次讓學生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一節課下來,留個我許多的思考…….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二
今天看了東林居士發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么樣的帖子呢?東林認為,為什么非得“有感情地朗讀”呢?完全可以讓學生“有理解地讀”。對于這一點,我也很贊同。怎樣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讀呢?對于班上占多半數的中下生來說,他們努力一下,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要說用上課堂時間,恐怕再多花一些時間也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基于這一點,讓學生思考過后,帶著自己的理解來讀課文,這樣來得更自然更實際一些。
現在,我漸漸地讓我們課堂學習目標“透明化”。今天這節課,我們的目標就是:1、讀通課文;2、自學字詞;3、概括主要內容;4、體會人物形象。
對于第1、2兩個目標,由于學生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采取了檢查的方式。12節課文,開了一輪“火車”,檢查面還不算大,再來一遍,大家都能讀準課文了。檢查字詞預習情況,我先讓學生聽寫詞語,這樣的方式雖然不常用,但對于了解學生字詞掌握情況來說,是很有用的。接著,就聽寫的12個詞語,選擇重點詞,讓學生說出意思,比如:乘虛而入、不堪設想、固執、恍然大悟。
根據前面教過的“起因——經過——結果”,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么。學生說到少年勸吳王,我教給他們一個字——“諫”,學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諫”是舊時指規勸君主。如果要在“諫”前加一個字的話,少年是——巧諫,而大臣們是——苦諫(直諫)。
本課的重點環節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形象。邵菲說得好,吳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國,稱霸天下。有學生說,吳王明智。我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讓他們明白吳王剛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語詞典理解這樣一個詞。就這時的吳王,誰的意見都聽不進,他明智嗎?請讀一讀這兒吳王的話,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較下來,葉劍龍讀得最投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有感情地朗讀”吧。學生明白了,他這不是明智,而是頭腦發昏,一時沖動。我說,是什么讓他頭腦發昏呢?生答:攻打楚國能夠取勝讓他失去了理智。我說,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這個詞語的意思。后來呢,學生說,吳王能知錯就改。有人舉一反三了,說:吳王這是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那么少年呢,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默讀之后,學生展開了交流:機智過人、勇敢、一心為國。張傳梅說,少年有堅持精神,我說:“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大家圈出“一連”和“終于”這兩個詞。有孩子質疑了: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是真的怎么樣,假的又怎么樣?葉磊說,如果是真的話,說明少年關于觀察。盧弘說,如果是假的話,說明少年想象力豐富,會編故事。
對于解讀文本,我同意課前教師進行必要的研讀,但我又認為,這絕對不能代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課堂上,我支持把與文本對話的權利交給學生。一位網友說得好,我們想不到的,學生未必想不到。說得多精彩呀!今天這節課上學生的表現就證明了這種說法!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三
今天,終于上完了教研組的公開課,同事們都很熱情,我一上完,都圍攏過來,熱烈地討論起我的課來。想起竇桂梅老師那時候上完課下來,非要逼著老師們說自己的三條缺點一事,心里便覺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個個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課堂中的不足之處給我亮出來,這是一種多么大的信任與支持啊!在此,真誠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點,你們的批評是對我最好的幫助。
現將同事們的觀點記錄下來,以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
1、課堂結構比較好,首尾聯系,讓學生從吳王巨大的變化中體會到少年這段話的作用。
2、從學生的提問中提練出三個大問題,作為課堂的主線索,層次脈絡清楚。
事實上,我把這個問題分裂開來問的,我問:螳螂、蟬、黃雀各指什么?這么一比較下來,就能發現如果按上面的問題來問的話,學生更能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由此看來,同樣是一個問題,但問題的設計卻大有學問。
備課之初,想到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螳螂、蟬、黃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隱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來的備課中卻遺漏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設計是下一問題吳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隱伏的禍患是什么的伏筆,所以是不應當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丟掉了。
由此看來,深入地探究,能夠化解教學的重難點。
(1)、恍然大悟的解釋沒提到(這個沒想到);
(2)、吳王的性格特點分析得不全面(這個閱讀教材時想到了,但讀了薛法根對本課的解讀后,意識到重點人物應該在少年而不是吳王身上,于是在后來的設計中忽略了);
(3)、課堂用語重復得過多,不夠簡煉(怕學生聽不懂問題,往往會重復)。
由此看來,細到無痕處,才能有課堂的精彩。
最后的習作訓練第二天,吳王怎么跟大家解釋放棄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著還是拓展成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螳螂捕蟬的事?
我個人認為留著是可以的。
聯系生活實際談也可以,但課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談。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強調吳王對螳螂捕蟬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們的課題《習作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聯系起來了。但是我那個習作訓練因為前面的伏筆埋得不夠(比如說吳王的性格特點),所以在這兒說話練習就顯得有點唐突。
當我設計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牽制,而無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開始就忽略的問題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發現。這是我在今后的課堂中更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是,今天的課堂遺憾得多了點。盡管后來有同事稱贊我完全改變了以往上課的風格,稱贊我進步很大,但面對這么多課堂中生出來的問題,我沒有絲毫的喜悅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緊迫感和壓力感。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四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時,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學本課時并沒有“循規蹈矩”地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直接學習螳螂捕蟬的故事內容,理解吳王聽后“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后討論一個問題:少年跟大臣們的勸有什么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是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
我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節課,我提出了幾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吳王悟到了什么?” “如果說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則稱得上是——”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個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當然,這節課,這節課由于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在討論少年的智勸時,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學機智是一個教師經驗和智慧的積累,這以后有等努力。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五
故事離不開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幫助學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蟬》一課的教學中,教者在學生學完螳螂捕蟬的情景后,引領著學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個來回,跳出來后換了一個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終以巧妙的設計把握著全局,宛若那只守候在螳螂身后的黃雀,令人眼前一亮。
學完課文最后一小節,多次朗讀后質疑:吳王悟出了什么?請你幫他擬一道圣旨。
昨日,有個少年向寡人講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們( ),結果( )。聽了故事,寡人深受啟發:( ),故寡人決定( )并( )。
欽此
【學完文章,如果問學生吳王明白了什么,一定能夠對答如流:用書上的話,用大道理,課堂上少不了出現空話、套話,會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形成重復,既刻板又機械。以這樣口頭練習的形式出現,妙處至少有三:其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皇帝”“女皇帝”們紛紛躍躍欲試,都要求過一把帝王癮;其二,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內容,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處,有機地組織語言;其三,在概括中點明了故事的結局,表明了吳王對少年的態度:故寡人決定( )并( ),自然流暢又簡潔明了】
吳王很想見見這位少年,但他還沒有名字呢!咱們給他起個名字吧。既是吳國人,姑且姓吳。
【每一個響亮悅耳的名字后面都孕育著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對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處處險象環生的故事,面對這樣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后,學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吳聰:因為他實在太聰明了!吳思:非常善于思考。吳少鳴:年少時就一鳴驚人,長大后肯定能有所成就。吳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維護了和平。不可謂學生想得不深,不可謂學生想得不遠,給少年命名這樣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設計,有力地幫助學生用最簡潔的語言提煉了少年的形象。】
為什么這位少年能成功地說服吳王?大臣們一定想知道,請你替大臣們想好一個問題,待會兒問問他。讀讀文章的2-8小節,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問。
【少年的過人之處絕不僅僅在于他講了這個故事,螳螂捕蟬的情景與當時吳國的相似之處;連續三天在花園里出現,打濕了衣服引起吳王的注意;選擇有露水的早晨,為了使吳王親眼目睹螳螂身處險境卻渾然不覺……“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問”,在一次次圍繞少年言行展開的問答中,讓學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過細節盡在不言中。】
《魂斷廊橋》中費雯麗那迎上前去的堅定的雙眸,《新龍門客棧》里張曼玉坐在龍門客棧屋頂上罵街時嬌小的身姿,都是導演在表現人物時選擇的一個視角,雖小卻經目難忘。在我們的課堂里也多一些這樣獨特的視角吧,會讓我們銘記住一個個跳躍的生命!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六
《螳螂捕蟬》一課是六下第三單元第10課的內容,講述的是吳王不聽大臣們的勸阻執意要攻打楚國,一個侍奉的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通過學習要讓學生弄清楚吳王攻打楚國與“螳螂捕蟬”之間的關系,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圍繞中心小學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我是這樣突破重、難點的:
文章故事性較強,螳螂捕蟬的故事說得清楚明白,又配有插圖,學生一讀就能讀明白,重點是弄清楚吳王攻打楚國與“螳螂捕蟬”之間的關系。所以教學時我就讓學生先讀一讀這個故事,并結合文言文的敘述幫助學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請學生用簡單的示意圖說說螳螂捕蟬這個故事,并感悟故事蘊含的道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藏的禍患哪。吳王從這個故事中悟到了什么
課文的難點是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謀和他巧妙的勸說方式。吳王通過寓言故事領悟到的其實就是大臣們勸說的道理。問題就有了“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大臣們和少年都進行了勸阻,同樣是勸,少年的勸阻成功了!由此,我們會想到什么問題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先讀讀大臣們是怎么勸阻吳王的,再讀讀少年又是怎
么勸說的,比較起來思考,你認為少年為什么能勸說成功,最終讓吳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國這個道理。
少年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問什么要這樣講?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2—4小節,讀讀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做,能體會到他的智慧,他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么?劃出有關的詞語,組內交流
最后,總結提升: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
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己學寓言說寓意,提出問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老師更多的是引導,體現了“讓學”的思想。不足之處在于讓得還不充分,導得不夠流暢,前面拘泥于知識目標的達成,在匯報交流時時間有些緊,討論得不夠深入。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七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育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和教育性的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是它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來確定綜合的目標體系。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
1、教學目標明確,設計合理,環節緊湊。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安排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對活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并進行科學組合,在教學過程中形成連貫性。基于以上的解讀分析和目標確立,我對教材作了重組:首先直奔故事內容,領悟“螳螂捕蟬”寓意,作前置式處理;隨即通過“恍然大悟”,從吳王的轉變中彰顯寓言之意;接著濃墨重彩研讀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吳王第二天上朝所說的話為契機,合理重組課文,將課后的復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訓練著。
2、抓住重點詞語,品讀課文,把握教材。如:將“恍然大悟”作為第二板塊教學的著眼點,理解詞義后,這時候老師發揮主導作用,再次凸顯寓意:吳王明白了少年說這么一大段話,無非就是為了說一句話,哪一句?(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請學生品讀,加深鞏固。
3、重視朗讀。“三分文章七分念”。 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種讀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朗讀教學的指導,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我請學生多次讀課文。“吳王還明白了什么呢?”這個問題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間,也可以因學生理解特點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答案。出聲朗讀比較適合,一開始接觸課文和對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讀有助于學生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思維的火花,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還教給學生一種讀書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讀讀前面的,聯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獲?學生通過讀書、思考,感悟文本。
4、善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抓住吳王第二天上朝,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且滲透復述故事。怎樣讓復述的訓練落到實處,怎樣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掌握內容梗概有效復述呢?我通過這樣的填空將教學延伸,給想象和復述提供了堅實的生長點和有力的支撐
(1)由少年勸說吳王的巧妙,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若要說服別人,也當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學的結尾處,我給學生留了一道填空題:再次上朝,吳王會怎么說?
(2)(出示) 幾天前,本王決定攻打楚國。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園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講述了 。故事是這樣的 。聽了這個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啟發: 故本王決定。
5、以聽寫詞語、聽故事和復述故事入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本節課很多方面做得較好,但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復述故事時,時間還是用的較多了;學生的全面參與性還不夠,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完整表達。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待改進。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八
《螳螂捕蟬》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卻不知即將被身后的黃雀啄食的故事,勸誡吳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顧不到身后的隱患是危險的。全文分為“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說→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結構緊湊,前后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學生對于寓言這種體裁并不陌生,但他們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節,不善于體會蘊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語句,圍繞形象的故事情節,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探究其中蘊含的道理,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少年巧妙勸說中顯露出的驚人的機智與高超的謀略。在教學設計上著重體現以下兩點:
一是體現合作式學習。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復述課文,小組合作,互講互評;
二是體現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即在學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維進入死胡同時,及時撥云見日,讓學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暢快。
下面例舉課堂實錄一個片斷:
師:這位少年每天拿著彈弓到花園里轉悠,一連三個早晨,露水打濕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這是為什么?
生1:他在尋找獵物。
生2:不對,我覺得他是在尋找機會,好接近吳王。
師:理由呢?
生2:他聽了大臣們的議論之后,才來花園里轉悠,說明他正想辦法要解決勸說吳王的問題。
師:有道理。大家贊成嗎?
生3:贊成。我認為他是在故意引起吳王的注意。不然為什么連續去了三天呢?
師:他打著鳥了嗎?他講給吳王的故事是親眼看見的嗎?
生1:是親眼看見的,不然怎么會講得那么詳細?
生2:不是真的,我認為他早已想好了對策,只是想借這個故事來勸說吳王。
生3:我也贊成不是真的,你想樹那么高,樹葉又密,他哪能對螳螂捕蟬看得那么清呢?
師:有道理,誰還說?
生4:我認為他或許以前見過,現在用他來說服吳王,更能表現出少年驚人的機智與謀略。
師:理解得相當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兒呢?
生1:吳王已下了決心,但他卻說服了吳王。
生2:他不但說服了吳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七嘴八舌地爭辯著,議論著,不覺已到下課,仍意猶未盡。
教學反思: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提綱挈領地提出問題,引領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把問題不斷引向深入。如本文內容淺顯明白,但學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認為少年真的碰到這樣的事,恰好用來說服吳王,這樣就不能夠充分表現出少年的機智與謀略。這時就需要教師把握契機,提出問題,引領學生去探究。比較人教版與蘇教版小語教材,我感覺蘇教版對學生的總體要求較低,而且要求不明確,這實際是給教師留下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但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流于形式,一無所獲。這就更需要我們教師吃透教材,并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挖掘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閱讀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與評價 螳螂捕蟬 教學設計篇九
《螳螂捕蟬》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誡吳王大笑了工打出國的念頭的故事。全文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說→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全文結構緊湊、前后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對于寓言這一體裁,學生并不陌生。但學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節,不善于思考蘊含的道理。因此,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抓住揭示寓意的語句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患也。并結合故事背景資料理清蟬、螳螂、黃雀、少年間的關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從而理解成語的含義,領悟文章告訴人們的道理。在這節課中怎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自己質疑自己解疑中學習課文,明白道理呢?在教學中我嘗試以朗讀貫穿始終,以學生的質疑、解疑為主線進行教學。
學生已經進行了初讀課文,結合書下注解將文言文譯成了白話文。并且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礎上,我將教學目標定為理解文本蘊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患也。并且在分析課文的同時滲透擴寫點。讓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能夠有新的收獲。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作為學習文言文的開始,堅持了以讀為本的理念,把指導學生的朗讀作為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首先,讓學生自瀆,為讀通、讀懂古文奠定了基礎。
然后在分析的基礎上理解讀,通過仿照榜樣讀,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礎上,指導讀出語氣。這樣,把讀貫穿于學習本課的始終,既培養了學生誦讀古文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讀中自讀自悟。
我在讀這篇文章時就很想弄明白這樣兩個問題
1、吳王為什么非攻打楚國不可?
2、那位少年為什么講了這個故事后,吳王就放棄攻打楚囯?要弄明白這兩個問題,了解當時春秋時期的每個國家都有吞并對方,使國家更強盛的野心,但倘若輕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險這一社會背景是關鍵。
如果教師講,學生能明白,但紙上得來總覺淺。于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尋找資料,探究答案。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進行質疑,然后帶著問題再去讀書學習。學生先找到了揭示寓意的語句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患也。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后,老師引導學生探究這三種小動物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分別是什么?從而理解螳螂捕蟬這個成語的含義。之后,結合故事背景資料和借助多媒體課件春秋戰國形式圖理清蟬、螳螂、黃雀、與吳王伐荊之間的關系,明白吳王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分別是什么?
使學生清楚明白的認識到:吳國就好比是這三個小動物中的螳螂,而楚國就好比是故事中的蟬,它身后的越國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黃雀。學生聯系吳王的固執,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機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側擊的策略來個敲山震虎,從而讓吳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險性,不得不考慮事情的后果。學生很快理解了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在教學中學生收集的資料得到了利用。這樣學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課標的提倡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感悟也是鮮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給他們的。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生還在探究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搭起了橋梁,真是一舉而多得!
通過對比讀,讀出吳王開始態度的堅決果斷敢有諫者死和最后對少孺子的夸贊善哉,乃罷其兵時,態度的轉變。讀前一句時,讓學生質疑,學生在了解了吳王固執、驕橫、決心大后,提出:吳王為什么堅決要攻打楚國? 學生結合課外資料的了解解決了問題,自學自解疑,進而讓學生知道通過背景資料的查閱、了解也是一種學習課文的方法。再有通過對比兩句讓學生質疑,是什么使吳王態度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呢?自然而然成為學生的疑問,自然引到文本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領悟到質疑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總之,課堂上以學生的質疑,自主釋疑為教學主線,以不同形式的讀書貫穿教學始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的氛圍。由此而產生的在生生、師生、生本的對話中可以激起更多學生的思維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廣泛的討論,從而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當然,課堂上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課堂結尾有些啰嗦,圖示出示有些滯后,沒有起到引領學生的作用,情感投入還不夠等,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鍛煉,爭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