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四下第一課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篇一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xiàn)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3節(jié)。
第一節(jié)
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
(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2、諳、暗:區(qū)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nèi)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nèi)解疑。
五、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jié)
教學目標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xiàn)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 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 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chǎn)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⑵ 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shù)谋扔靼讯赐バ闵珜懙梦┟钗┬ぃ堈页鲈娭械谋扔鳎?/p>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
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根據(jù)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補充注釋:
舊:過去。
勝:超過。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的景色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 (比較、比喻)
4、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
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參考篇目: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yè)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畫面。
四下第一課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篇二
浙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古詩三首的兩乎《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語文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途徑之一就是整合,對三維目標的整合,對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對教與學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大程度的提升。
2、語文課堂中,預設與生成應該實現(xiàn)最高程度的統(tǒng)一。預設不充分的課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課堂。充分的預設能為生成提供寬廣的平臺與深厚的知識背景,即時的生成能為預設增添靈動的色彩和跳躍的節(jié)奏。
3、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宏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yǎng)學生心智成長。
這兩首古詩都是南宋詩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生活情況。但是兩首詩所反映的社會角度又是不一樣的。《題臨安邸》表現(xiàn)了南宋的統(tǒng)治者們在南逃至臨安后,依然窮奢極欲、置國恥家難于不顧而終日沉湎于酒色香風中的種種丑態(tài),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原淪陷的原因及江南面臨的命運。《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表現(xiàn)了中原淪陷區(qū)的人民在侵略者鐵蹄下苦苦掙扎、空盼王師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一腔憂憤與同情。若再聯(lián)想到南宋統(tǒng)治者的種種所作所為,則更令人憂其所憂、憤其所憤。這兩首詩正好是從一正一反兩個角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種種特征。因此,如果將這兩首詩整合起來,互為表里,互相映襯,則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1、借助注釋,獨立學習,正確理解兩首詩的意思。
2、在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在反復誦讀與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受到情緒的感染和心靈的震撼。
對課文中的兩首古詩進行整合,構建“主題式”、“立體式”的詩歌教學框架。即以對南宋這一時代的整體觀照為核心,將文中的兩首詩組織納入這一個主題。再適量補充同時期的相關詩詞。建構起一個互相聯(lián)系、互相映襯、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兩首古詩,他們的作者所處的朝代都在南宋。你們對宋王朝有哪些了解?
2、是的,那是個非常復雜的時代。今天我們所學的兩首詩正是從不同側面反映那個時代的。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會對歷史上曾經(jīng)建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二、自學詩意,感受詩境。
1、了解詩題。
2、根據(jù)注釋,利用收集的資料,自學理解詩意。
四人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1)質疑,提出解釋不清或不順的詞、句。
(2)交流,說說這兩首詩的詩意。
(3)隨機引入,展開想象。
關于《題臨安邸》-----------“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嗎?
2、課件展示《清明上河圖》
師:汴梁曾經(jīng)是北宋的都城,是當時歷史上最發(fā)達、最繁榮的一個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這幅全長5米多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個都城的繁華與富裕:風景如畫、街道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富足安寧……但是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從城門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從北宋的最后兩個皇帝被俘成為階下囚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蕭條,人民流離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淪陷了,可是那些達官貴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過上了暖風襲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樓外樓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華似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蕭條的今天,會不會變成杭州的明天?
3、指名朗讀《題臨安邸》
4、“暖風熏得游人醉”,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嗎?你能看到他們在干些什么嗎?
學生想象說話。(游人——掌握國家命運的統(tǒng)治者們。想象他們窮奢極欲、沉迷酒色的無恥丑態(tài))
5、自由練讀。指名讀。
關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抓住“遺民淚盡胡塵里”
1、什么是“胡塵”?
2、聽錄音,想象:金兵的鐵蹄踐踏在什么地方?
3、交流
4、誦讀
三、誦讀想象,體悟詩情。
1、充分地、飽含深情地朗讀兩首詩,想象:你在兩首詩中分別看到了些什么、聽到了些什么?
2、交流。
將兩首詩所勾勒的畫面相互交織起來,形成對比。教師隨機點撥,將情感引向深入。
(北方的壯麗山川陷落了——西湖邊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異族的欺壓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權貴們在歌與酒之間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復中原的部隊,望眼欲穿——南宋的統(tǒng)治者們終日尋歡作樂,早已將失地與那兒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①當你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以后,你覺得“遺民”應該怎樣理解?是“遺留在淪陷區(qū)的人民嗎?(被南宋統(tǒng)治者們拋棄的人民)
②南宋王朝的當權貴族們在小小的臨安城中住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月月西湖上游船不斷、歌舞不絕;淪陷區(qū)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鐵騎之下苦苦掙扎了一年又一年,分分秒秒幾乎將眼淚流干。他們還掙扎著,是因為他們的心底還有一絲期盼,期盼有朝一日能望見南宋隊伍的旗幟在南邊遠遠的地平線上出現(xiàn)。
③補充陸游《示兒》。
過渡:他們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拋棄了,被那些終日沉醉在湖光山色、鶯歌燕舞中的游人們拋棄了。
④有感情的朗誦兩首詩。
四、拓展學習,激情練筆。
1、“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無論在汴州還是杭州,那些權貴們不都是日日飲酒、朝朝作樂嗎?汴州已經(jīng)淪陷了,杭州的命運又會怎樣呢?那些昏昏度日的當朝統(tǒng)治者斷送了一個汴州,難道不會再斷送一個杭州嗎?
2、練筆。
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面對淪陷區(qū)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對野心勃勃、對江南之地虎視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對這兩首詩的作者,你想對誰說些什么?
①自由選擇,自由練筆。
②交流。
3、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出來了,陸游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個民族英雄誕生了,岳飛就是南宋歷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跡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同流芳百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4、放歌曲《滿江紅》
四下第一課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篇三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象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音樂和圖文資料。多媒體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江畔獨步尋花》
一、吟詩頌春,導入新課
1.教師深情誦讀《春曉》。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今天,咱們將繼續(xù)學習三首描寫春天的詩篇。首先學習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二、依提綱交流匯報
1、讀題釋題,理解“畔”“獨步”“尋”的意思
2、介紹詩人和相關的背景
杜甫唐朝大詩人,稱為詩圣,他的一生跌蕩起伏,在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不安后,杜甫來到了成都錦江邊的草堂居住,過上了安寧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江水的歌唱,鳥兒的叫聲,吸引著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動,寫下了這組江畔獨步尋花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指導識記“蹊”“畔”“鶯”“啼”等字。
三、再讀知意 交流
1.踴躍發(fā)言,小議學法。學習古詩,除了會讀,還要用什么方法來學?
2.觀察插圖,你看到了什么?
3.回歸文本,自由認真讀詩,邊讀邊思考:從這首詩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東西不明白?
(學生自由讀,可以在小組內(nèi)討論,再進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交流。
(注意引導:“千朵萬朵”泛指很多花,數(shù)不清。)
5.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寫了什么意思。
四、細讀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讀,讀準節(jié)奏,感受節(jié)奏美。
2.配樂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3.默讀,畫出描寫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寫繁花似錦,哪些描寫蝶舞鶯啼。
4.投影花景,說說觀后的感覺5.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指名讀,對比讀,齊讀。)
6.剛才是路邊看花,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花叢中。你看到了什么?又聽了什么?引導 讀書。
7.這是一個怎樣的“留連”?這是一個怎樣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讀后兩句。(指名讀,評讀,比賽讀,齊讀。)
8.配樂朗讀全詩。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杜甫的詩歌,背誦其中的幾首。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寒食》
一、讀題,釋題
我們在三年級曾經(jīng)學過一篇課文《清明節(jié)的由來》,那篇中提到過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是古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是清明節(jié)前的一兩天,是晉文公為懷念抱木焚死的賢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按當時風俗,寒食節(jié)折柳枝插門,以表示紀念。
二、依提綱匯報交流
1、詩人及時代背景
2、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指導識記“御”“暮”“侯”等字。
3、練習朗讀,輻射全班。
4、展示朗讀情況。
三、再讀知意 匯報交流
1.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之景。
2.回歸文本,認真讀詩,思考: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要重點引導理解“飛花”“御柳”“漢 宮”“五侯”和“傳蠟燭”等術語和風俗。
4.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四、細讀悟情 展示交流
1.自由朗讀,讀準節(jié)奏。
2.展示交流,感受節(jié)奏美。
3.指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學生想象畫面。
4.默讀,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思考:哪些句子寫春意?
5.朗讀詩句,想象畫面,體會:這是一片怎樣的春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詞?重點引導理解“無處”。通過品讀交流,了解長安城以及皇宮的春意濃濃,熱鬧非凡。
6.感情朗讀。
7.教師導語:寒食節(jié)那天全國禁火,夜幕降臨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宮里卻出現(xiàn)了 一個怎樣奇特的景象呢?是誰可以享有如此特權?自由讀詩,思考問題。
8.讀詩。思考:從一個“傳”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
9.交流讀書所得,體會詩人的輕蔑和不滿。
10.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評讀,比賽讀,齊讀。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3、默寫古詩。
六、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搜集寒食節(jié)的相關資料。默寫古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泊船瓜洲》
一、導入新課
講述賈島作詩“推敲”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依提綱交流匯報
1、讀課題,理解題目。注意理解“泊”的意思
2、了解詩人和歷史背景
3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尤其是“間”“數(shù)”“還”的讀音。
4練習朗讀,輻射全班。
5展示朗讀情況。
三、再讀知意 交流匯報
1.觀察插圖,說一說圖中畫了什么。
2.回歸文本,自由朗讀,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師生交流,并讓學生用畫畫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鐘山的地理位置,讓學生明白,詩人的家鄉(xiāng)并不遠。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間”“數(shù)”“綠”“還”等重點字詞的意思。
5.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古詩的意思。
四、細讀悟情 交流匯報
(一)品讀,體會情感。
1.男女學生指名讀,引導讀準節(jié)奏。
2.練習朗讀,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
3.自由朗讀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間”和“只隔”體會。教師板書:靠家近——很想還。
4.自由讀詩,哪句詩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感情?你從哪些字詞體會到?(抓住“又”“何時”兩詞體會。)教師板書:離家久——何時還?
5.指導朗讀,讀出迫切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賞析,體會妙處。
1.自由讀詩,說說你認為詩中寫得最準確、最精妙的一個字是什么。
2.引導學生學習“學習鏈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議: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過”“入”“滿”等字,請同學們思考:
為什么王安石不用別的字,而最終選擇了“綠”字?相比之下,“綠”字究竟有什么妙處呢?
(“綠”寫出了春風吹拂下大地的巨大變化,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充滿了春的氣息。)
4.指導讀好“綠”字,讀出驚訝,讀出喜悅。
5.“綠”如畫龍點睛,妙筆生花。一個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
6.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六、小結三首古詩寫作特色,指導習作
《江畔獨步尋花》抓住繁花、戲蝶和嬌鶯這種最具春天特點的景物,動靜結合,有聲有 色,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寒食》先寫白晝的“無處不飛花”,再寫晚上的“漢宮傳蠟燭”,寫出了詩人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耍弄特權的不滿和諷刺。
《泊船瓜洲》先寫遠眺京口,觸景生情,用一個“綠”字寫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七、布置作業(yè)
搜集王安石的資料,默寫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