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別拿豆包不當干糧》這部央視劇的出場名單,整一“小品大腕集合令”。男一號“豆包村長”潘長江就不用說了——央視春晚雷打不動的常客,新欄目“心靈俱樂部”的老熟客。
其他,如郭達、李琦、黃曉娟、侯耀文、句號等,試問哪個不是響當當的“腕兒”?這班搞笑高手湊一塊,能不將觀眾的胃口吊得老高?但真看下來,卻又似乎與心理預期不無距離。向來以“怕老婆”形象示人的“小好男人”潘長江,一如既往進行本色演出。
這次,在“老婆”(方青卓飾)的苦心“栽培”下,潘長江一不小心由一心只想著如何發財的摳門“小男人”,變成了肩負帶領鄉親奔康致富的“干糧村長”。于是乎,多少或令人啼笑皆非、或令人若有所思的笑料、或笑中帶淚的“笑料”、“包袱”由此而生。
憑著多年小品表演的深厚功底,潘長江將“豆包村長”在成為村長前后“金錢觀”、“人生觀”的深刻變化用豐富的表情、夸張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刻畫得淋漓盡致,但這種“豐富”很多時候卻因過分“夸張”、“逼真”而掉入小品舞臺表演“模式化”、“臉譜化”的窠臼。再看其他小品演員,如郭達、李琦、黃曉娟等同樣輕車熟路,游刃有余,同樣扯著嗓門喊、憋著勁兒演,但同樣不能有效地擺脫小品表演的“臉譜化”、“模式化”痕跡,以至于同樣讓人徒生“小品劇”之感。
更為重要的是,許是因為對這些大腕太過于熟悉的緣故,以至于你似乎總能從他們的上一個動作猜到下一個動作、從上一個表情猜到下一個表情……而所有這些,也就勢必讓很多本來饒有趣味的“包袱”不成其為“包袱”,讓許多本來頗有創意的笑料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