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學習體會
在前段時間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學習了如何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教學模塊內容,老師們的精彩授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發和教育。結合實際,我就“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黨制”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條件和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黨制度,是由這個國家的具體歷史條件、基本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符合了我國的國情。1948年,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發布“五一口號”,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主張,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積極響應,表示愿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與,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鮮明特點,八個民主黨派既不是在野黨,也不是反對黨,而是參政黨。
二、中國不能搞西方的多黨制。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家發展要求如此強烈的大國里,沒有政令高度統一的政治體制是不行的,沒有政治運行高度靈活的機制也是不行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是把政令高度統一和政治運行高度靈活有機統一起來的政體,真正體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則,這種體制是堅持中國社會主義方向的政治基礎和組織保障。
西方多黨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模式,西方政黨之間的關系主要就是競爭、斗爭,政黨頻繁選舉、政府頻繁更迭,其結果就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爭斗帶來的內耗,以及社會動蕩、政權更迭和時局動蕩。如法國在1946-1958年的12年里政權更迭就達到20多次,平均每屆6個月,最長1年,最短2天。意大利從1946年7月到1983年7月內閣更迭就達到44次,平均每屆政府壽命為10個月,最長2年零3個月,最短為9天。日本在最近十年也換了九任首相。所以如果盲目照搬別國的政黨制度,就是取亂之道,取禍之道。
三、必須旗幟鮮明堅持我們國家的政黨制度。西方多黨制不符合中國國情,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政治運行的連續性、穩定性、有效性與和諧性,最有效避免政治陷入紛爭、混亂和無序的局面,增強政治的權威性和制度性,才更有利于國家安定團結,經濟發展,百姓的安居樂業。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唯一的領導政黨,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統一的組織系統、廣泛的群眾基礎、嚴格的紀律約束,以及起著模范帶頭作用的各級黨員和干部。因此,不管國家遇到什么事,只要黨中央作出了決定,整個黨就能帶動社會迅速行動起來。這一政治優勢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充分的體現,在20xx年抗震救災和舉辦奧運會過程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它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發展道路相比較的最大差別所在。民革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在談到我國政黨制度時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西方的政黨制度是打橄欖球,一定要把對方壓倒,中國的政黨制度是唱大合唱,為了保持社會和諧發展,就要大合唱,大合唱就要有指揮,這個指揮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勝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這個主旋律就是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
通過本模塊教學,我認為,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加快政治、文化和社會體制改革,使之與經濟體制相適應;另一方面,必須在改革中繼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這樣才能夠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