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孫權勸學》教案篇一
1、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1、分析故事情節,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歸納人物性格特征。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
1、結合注釋梳理課文。
2、了解故事大意,嘗試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3、疏通文意(由學生自己提出有疑問的字詞并回答)
求學過程: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1、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要求不高,可行)
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問: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語重心長,諄諄告誡,神態鄭重嚴肅,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孫權說此話時的神態?
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門傳授經學的學官,而是別有目的。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惱怒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
2、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3、魯肅贊學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語言)
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問:魯肅為什么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②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行動)
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5、分角色朗讀(小組及男女生分開等形式朗讀后學生點評)
6、文中的人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孫權:嚴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則現身說法
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呂蒙:知錯就改虛心好學
才干謀略大有長進
1、學了課文你得到哪些啟示?
開卷有益;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能總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2、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呂蒙年長乃學
學有所成
方仲永少年不學
一事無成
3、請說說有關讀書的格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以“由《孫權勸學》想到的……”為話題,寫一篇400字以上的隨筆。
《孫權勸學》教案篇二
1、認知目標
⑴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⑵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標
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1、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聯系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教師講故事,出示課題、作者并板書孫權勸學)
2、作品、作者介紹
師提問學生,師生齊說,《孫權勸學》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
誰能說一下《資治通鑒》是一部什么書?司馬光是一個什么人?(提問學生)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教師介紹《資治通鑒》的命名由來并出示。當年宋神宗之所以給這本書命名為《資治通鑒》,有“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希望同學們通過孫權勸學這個小故事,也能有所收獲。
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是:出示課件,生齊讀明確。
1、朗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讀懂文意;
2、通過誦讀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體會人物形象;
3、通過閱讀、體驗、感悟,懂得開卷有益的道理。
教師出示多層次朗讀要求,講讀明確。
(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下面請大家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如果碰到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在下面后面的合作朗讀中與大家討論解決。(教師口述)
2、全體起立,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朗讀。先交流自己畫出的字詞,互相質疑答疑,再小組集體朗讀課文。(師提出要求,生起立朗讀)
3、小組展示朗讀成果。(兩個小組)
4、出示全文,教師強調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和停頓不當之處。
5、全班齊讀課文
(二)讀懂文意,理解內容
1、小組合作,通譯全文。(起立)
2、二人小組合作,讀譯全文。
3、學法點撥
通過我們對文意的疏通,我們知道,我們依然用到了以前翻譯文言文常用的五字法,
就是,讓生說(留替調補刪)并出示。明確文言文翻譯五字法翻譯課文最基本的方法。
(三)讀出語氣,品味語言
1、要點歸納
通過讀譯課文,相信大家對本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現在你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出文章的內容或寫法嗎?(先小組討論,后自主發言)
課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并得到魯肅贊揚的故事,從而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正所謂開卷有益。(板書:孫權勸呂蒙學魯肅贊開卷有益)
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文中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品析)
⑴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⑶“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
⑸“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體驗反思
1、聽錄音
2、分角色朗讀。誰能比他讀得更好呢?一位同學朗讀作者話,另三位上臺分別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學作點評。
3、談感悟
剛才我們分角色朗讀了課文,想一想孫權三勸的魅力、呂蒙乃始就學后的變化,魯肅的愛才、敬才,你有什么收獲或感想呢?下面我們先小組討論,再自由發言。
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我們不能總用老眼光來看待別人,人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
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1、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變化與呂蒙的變化有何不同,對你有什么啟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努力讀書,開卷有益。)
2、隔空對話
假如仲永和呂蒙穿越時空相遇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哪兩位同學能既興表演一下。
3、現場勸學
學與不學,使呂蒙和仲永的結束發生了很大變化。縱觀我們周圍,也有些同學上課常開小差,課后時常完不成作業,成績總是提不上去,你如何才能勸導他努力學習呢?
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出息而得到魯肅贊揚并與之結友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是有用的。最后老師把宋代蘇軾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一起共勉。它就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作業
1、背誦全文:勸學——就學——論議——結友
2、收集與讀書、學習有關的名句、格言,寫在摘抄本上。
《孫權勸學》教案篇三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位非常著名的大將關羽,一生戰功顯赫。可他最后一仗卻遭到慘敗,敗走麥城,而且丟失了性命。打敗他的叫呂蒙。可呂蒙在最早的時候卻是個學問不高經常被人笑話的人,是什么讓呂蒙發生了巨大變化以至于最后能打敗關羽呢?讓我們來看課文……
看課文注釋①。
從書名推斷一下,司馬光編寫這部書的目的是什么?(教師補充屏顯:資,提供。治,治理國家。通,全部。鑒,鑒戒。目的是供封建統治階級從歷代“治亂興亡”中取得鑒戒。)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則小故事,短小到僅僅119個字,會蘊含著什么樣的讓封建帝王借鑒的大道理呢?
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么學呢?(讀)
1、首先要讀準,即要讀得正確。(屏顯)主要要注意什么問題呢?(字音、停頓)
先聽老師讀一遍課文。
同學們也來讀讀吧!自由練習練習。
(屏顯無標點課文)大家試著看著屏幕來讀。
指名讀課文。
2、第二步,讀通,即要讀得明白。(屏顯)自己看看,文中一些字詞句是什么意思?文章到底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當遇到閱讀障礙的時候,在經過自己的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你有三條求助熱線:一是課下24條注釋;二是同組同學;三是老師。你不必舉手發問,甚至可以悄悄地離開自己的位置。時間為5分鐘。
屏顯檢測
⑴課文注釋補充。
謂……曰:對……說。
掌事:掌管國家大事。
但:只不過。
豈:難道。
孰若:與……相比如何。
遂:于是。
⑵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么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為何,怎么。
⑶歸納:
通假字:“邪”通“耶”
古今異義詞:博士
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后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兩個四字詞語來概括被勸說者——呂蒙的變化?(討論回答,教師板書:吳下阿蒙——刮目相看)老師想在橫線上寫一個字,你建議寫什么?(學,讀等)
讀懂文章寫了什么之后,再讀課文,肯定不一樣了!(再請同學朗讀課文)
3第三步,讀好,即要讀出情味。(屏顯)我們讀書不僅要用嘴讀,更要用心讀。也就是說,讀書時要揣摩人物說話的口吻、情態和心理,要真正走進作者心里,走進作品人物心里。
(1)看這句話:
你能不能根據對話內容和人物身份推測,孫權對呂蒙說話的口吻是什么,請在橫線上填一個你認為恰當的詞語。(同學添加詞語,陳述理由,反復朗讀。)
孫權語重心長、諄諄告誡,指出學習的'必要性。
(2)呂蒙的反應是(屏顯:蒙辭以軍中多務)
同學們想象一下:呂蒙這樣答復的時候,心里是怎樣想的?請把這句話改寫成心理活動描寫。(學生改寫,教師評價)
(呂蒙可能心里想,我學習沒用,不學也能照樣打仗等,總之,不愿學,借口推脫。)
板書:勸——辭
(3)看來“當涂掌事”的理由還遠并未打動呂蒙。那么到底是怎樣的一番話使他改變了初衷呢?(請學生朗讀。看屏幕,對照和原文的區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引導學生揣摩:“邪”后嘆號表示一種語氣強烈的反問,實際上是表達一種肯定的意思:孤非欲卿治經為博士。耳,有降低事情難度、縮小事物范圍的意味。意思是說,你誤解了,沒要求你那么高,只不過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了解往事罷了。“孤”后如用嘆號,針鋒相對,語氣強烈,恐怕讓呂蒙下不了臺。)請學生反復朗讀,要讀得讓呂蒙口服心服。
孫權又以自己的讀書情況現身說法,指出學習的可能性,難怪呂蒙“乃始就學”。
板書:又勸——就學
(4)呂蒙學習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文章是以他與魯肅之間的一番對話來表現出來的。這番對話,同學們能不能自己品味出其中的情趣呢?能不能把這個場景表演出來呢?小組合作,有演員,有導演,試著展現出來。
(提示:就象前面分析孫呂那樣,揣摩人物說話的口吻、情態和心理,并補充魯肅情況〈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
(魯肅:驚訝、情不自禁地贊嘆。呂蒙:指責中帶有自豪。)
板書:論議——結友
想一想,為什么要把這個故事編在《資治通鑒》里呢?你從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屏顯)
學生談。(讀書學習很重要)
同學們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么,關于讀書,關于學習,你還知道哪些能夠給我們有益啟示的人物或者名言嗎?
人物:愛因斯坦、牛頓、丑小鴨、方仲永……
名言:
假如方仲永迎面碰上了呂蒙,他們可能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呢?
《孫權勸學》教案篇四
知識與能力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1、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2、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3、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學法指導與適當點撥相結合。
認識治學要刻苦,提高修養的重要性。
重點:重點實詞的積累。
難點: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一課時。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談話導入:回憶學習古文的方法。
1、板書課題:孫權勸學
2、介紹作者,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自主學習,積累重點詞語。(方法:查看法)
4、再讀課文,合作學習。
合作翻譯,疏通文意。(方法:加字法,推斷法。形式:兩兩合作,全班展示。)
5、熟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孫權怎樣勸學的?
(2)當呂蒙推辭了,孫權又怎樣辦呢?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3)沒有達到勸學的目的,接下來,孫權怎么辦呢?
(4)從上面的勸說可以看出孫權勸學的什么特點?
(5)呂蒙學習以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看看魯肅有什么反應?
進一步挖掘,深入文本: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沒有直接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等。但由于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因而讀者從人物的對話中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點
結合對文中人物語言的揣摩,你看出文中人物的什么性格特點?
6、拓展延伸: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作者運用什么手法來突出人物的?
2、呂蒙由不學到學有所成的變化給你哪些啟示?
《孫權勸學》教案篇五
1、指導學生讀通讀懂課文。
2、體會人物感情,領會課文內容。
3、懂得讀書可以改變人的道理。
一、導入: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個很勵志、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相信大家讀了以后一定受益匪淺。板書課題。看題目,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字或詞?導入。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指名學生讀,學生糾正讀音。
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讀懂大意。
1、結合注釋,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記下不能解決詞句。
2、小組合作,交流翻譯情況,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作好記錄,交給大家解決。
3、提交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詞句,書寫在黑板上。大家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古文翻譯五字法:留、補、替、調、刪
四、理解內容,讀出語氣。
1、孫權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關心肯定,必要性)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責備)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驕傲、自得)
總結勸說方法:“首先說……,在呂蒙推辭后接著說……”這樣的方式。
2、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驚訝、夸贊)
側面描寫及作用。
著意寫對象的周圍事物,或以物襯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來刻畫此人,使描繪的對象更為鮮明,更為突出。
分角色朗讀。
五、品讀課文,讀出深意。
《資治通鑒》(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
你從不同的人物角度,你得到什么啟示?
六、總結背誦
1、本文有哪些人稱代詞:
2、有兩個成語出自本文:這兩個成語現在是什么意思?
結束語:冰心說: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紹斯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讓我們與博覽同行,豐富開拓視野。腹有詩書自氣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問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河水來。祝孩子們在讀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