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一
【拼音】tan hǔ se bian
【解釋】色:臉色。原意是說被虎咬過的人才真知虎的厲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情緒就非常緊張。
【近義詞】聞風喪膽、心有余悸
【反義詞】面不改色、談笑自若
【出處】宋;程灝《二程遺書》卷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于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
北宋時,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家,他們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程頤,字正叔,18歲時上書皇上,議論天下大事。當時,有許多大臣舉薦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謝絕。最后,朝廷任命他為秘書省的校書郎。他實在不能推,只好上任。不久又升任崇政殿說書,這是專門為皇帝講解經、史的職務。程頤平生誨人不倦,培養了許多著名學者。程顥和程頤一生留下了豐富著述,這些都被后人收入《二程全書》,他們的學說則被后人稱之為理學;南宋時朱熹的學說被稱為道學,由于兩家有共同的思想淵源,都是闡發、弘揚孔孟的儒家學說,于是在習慣上,人們便將他們兩家的學說通稱為程朱理學。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雖然平生致力于格物致知,也就是研究事物原理的大學問,但他們一時一刻也不忽視實踐。程頤在談到實踐出真知這一問題時,曾講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老虎能傷人,這是就連3尺高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們聚在一起談話時經常說到虎,卻沒有誰覺得害怕。有一位田夫曾經被老虎咬傷過,只要聽到有人說到老虎,他就會被嚇得大驚失色(聞談虎而色變)。這是為什么呢?原因是這位田夫真正體驗過老虎的厲害和被老虎傷害時的危險程度。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二
古文版:
古代楚國有個主管祭祀的官員,把一壺酒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它還有剩余。要不大家一起在地上比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畫蛇添足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于是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還能夠為它畫腳呢!”他還沒有畫完蛇的腳,另一個人的蛇就畫好了,那個人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隨后喝完了那壺酒。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現代文版: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得有余。這一壺酒到底怎么分呢?
突然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方法好,都同意這樣做。于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里想:他們畫得真慢。又想顯示自己的本領,他洋洋得意地說:“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馬上把酒壺從他手里奪過去,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么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一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三
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莊子·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為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在襄城迷了路。他遇見一個放馬的男孩,便問道:“你知道具茨山在哪里嗎?”男孩回答道:“知道。”
黃帝又問道:“你知道大院住在哪里嗎?”男孩又回答說知道。
黃帝很高興,說:“小孩,你真不簡單,不但知道具茨山,還知道大院的住處。讓我再問問你,可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嗎?”男孩回答說:“治理天下也沒有什么了 不起。前幾年我游歷天下,當時還生著病,有位長輩告誡我說:‘你瀏覽襄城野外,要注意日出而游,日入而息。’我現在身體好多了,打算游歷更多的地方。所謂 治理天下,也不過如此而已,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黃帝見男孩十分聰明伶俐,便再次要他回答,究竟怎樣治理天下。男孩無奈,便回答說:“治理天下的人,難道與放馬的人有什么不同嗎?只不過是把危害馬群的壞馬驅逐出去而已!”黃帝對男孩的回答非常滿意,稱他為“天師”,恭恭敬敬地向他拜了幾拜,然后離去。
對于單位內部存在的一些害群之馬,決不聽之任之,一定要將他們惡劣的事跡揭發出來,使其受到應有的懲罰。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四
【成語】以羊易牛
【注音】yǐ yang yi niu
【解釋】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門徒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沒有傳下來,我也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談用仁德統一天下的道理好嗎?宣王問:仁德怎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孟子回答道:愛撫百姓而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住他。宣王問: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做到愛撫百姓嗎?孟子說:可以。宣王問:從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說:我在胡龁那里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鐘。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么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么就不要祭鐘了嗎?大王說: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宣王說:有這回事。孟子說:憑這樣的心腸就足以統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鐘)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出于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這樣議論的百姓。齊國雖然狹小,我怎么吝惜一條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哆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孟子說:大王不要責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羊換下大牛,他們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為)大王如果可憐牲畜無辜被殺,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區別呢?宣王笑著說:這倒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錢財而以羊換牛啊。也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了。孟子說:沒什么關系,這正是仁德的表現方式呢,(因為當時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啊。君子對于禽獸,看到它們活蹦歡跳的,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悲鳴,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正因為這樣,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五
在路上聽來的話,就在路上傳播。現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名叫艾子。一次他從楚國歸來,碰見一個叫毛空的人對他說:“我聽說有一戶人家的鴨子一次生了一百個蛋。”艾子說:“這怎么可能呢?”
毛空想了想,改口說:“不是一只,是兩只鴨子生的。”艾子還是不相信:“那也不可能啊。”
毛空又改口說:“那肯定是三只鴨子生的蛋。”艾子還是不信。他就把鴨子的數量增加到十幾只,可是艾子根本不信他這一套。
毛空又說:“上個月天上掉下一塊肉,這肉有三十丈長,十丈寬。”艾子說:“那是什么肉呢,竟然這么大?”毛空一看艾子不信,忙改口說:“可能是十丈長吧。”
艾子見毛空說話不著邊際,就問道:“你說的天上掉下大塊肉,還有鴨子下那么多蛋的故事,是聽誰說的,你看到了嗎?”毛空說:“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艾子聽了,對身邊的學生說:“你們以后判斷事情不能道聽途說啊!沒有事實依據,任何人都不會相信你的話。”
許多道聽途說的消息是不可靠的,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正確判斷,以免做出錯誤的選擇。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六
門前可以張網捕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西漢時期,有一位叫汲黯的大官。在他得勢的時候,到他家里拜訪、送禮的人,從來沒有間斷過,門口熱鬧得像過節一樣。
后來,汲黯因為身體不好,就辭去了官職,回到家里休養。那些討好他的人,看他不做官了,也就不再上門了。
有一天清晨,汲黯起來推開大門,只見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影,卻有一群麻雀在大門口的地上玩耍、覓食。他感嘆地說:“以前當官的時候,到家來探望的客人多得大門都能堵住,現在不當官,就沒有一個人來,門口冷落得可以用網來捕麻雀了。”
過了幾年,汲黯身體好轉,皇帝又召他去朝廷做官。這時,以前那些賓客又都紛紛登門拜訪,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從此閉門謝客。
小鄒的家新遷到城市的郊區,四周環境幽靜,親朋好友都不知道地方,極少有人來串門,真是門可羅雀。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七
【】
秦朝末期,各路起義軍紛紛起兵反秦,天下大亂。起義軍在全國各地和秦軍作戰,沒有統一的指揮,于是便約定:如果誰能夠先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做關中王。
在這些起義軍將領中,劉邦和項羽是最有實力的。劉邦雖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有很多得力助手。而項羽本人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將,所以他領導的起義軍的軍事力量是最強的。然而,項羽比較剛愎自用,愛獨斷專行,不喜歡聽別人的逆耳忠言。
在戰爭發展的過程中,劉邦充分聽取部下的意見,巧妙安排進攻路線,受到的軍事阻力較小,搶先一步進駐咸陽,俘虜了秦王子嬰,滅了秦朝。但是,劉邦清楚,憑自己的實力一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他便以退為進,先將軍隊撤出了咸陽,等待日后有了機會再成就大事。
項羽的行軍路線安排不是很好,所以總是和秦軍正面遭遇,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晚來一步。所以他對劉邦極為不滿,就以胡作非為來發泄心中的怒氣。項羽率領大隊人馬到處沖撞殺戮,又放火燒了秦宮,大火燒了幾個月,把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燒成了一片焦土瓦礫。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夠解氣,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一空,然后準備率領部下回到江東。
當時,項羽手下的有識之士勸說:咸陽處在關中要塞,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且地勢險要,您不如就在這里建都,這樣有利于您奠定霸業。項羽聽完后有點心動,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陽已被自己弄得殘破不堪,沒有一點都城的樣子!于是,更加懷念起故鄉來,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對那個勸他的人說:人要是富貴了,就應該回到故鄉去,讓父老鄉親知道你現在是什么樣子。要是富貴了還不回故鄉,就好像是穿著漂亮的錦繡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沒有人看得見,有什么用呢!所以我還是要回到江東去。
那人聽了這話,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對別人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說,人家都說楚國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我以前還不相信,這次和楚王談話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虛哇!孰料,這些話很快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火冒三丈的項羽立即派遣手下人把那人抓來,投入鼎鑊里活活烹死了。
后來,人們將那句諷刺項羽的話簡化為沐猴而冠。
《史記·項羽本紀》
【】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沐猴,獼猴;冠,戴帽子。
【活學活用】劉備之子劉阿斗后來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卻是沐猴而冠!
【妙語點撥】項羽雖然能征善戰、霸氣十足,但他為人剛愎自用,心胸狹隘。劉邦雖出身貧寒,用兵打仗的本領也不及項羽,但后來項羽身邊的很多能人志士都跳槽到了劉邦門下。項羽為什么流失大量人才,最終落得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的結局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其實是項羽自己一手造成的。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那種能傾聽來自四面八方聲音,且能斟酌損益,采納良言的人。那種獨斷專行、自以為是的家伙最終是成不了什么大氣候的。
【近義】虛有其表、沐猴衣冠、華而不實
【反義】名符其實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八
【注音】hè hè yǒu míng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揚州刺史何武為人仁厚,喜歡舉薦有才能的人,他反對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如果要任命下屬時,均采用公開公證的方式選擇,因此選拔的人大都沒有赫赫的名聲與靠山。他的上司大司農何壽要他推薦他的侄子揚州長史,他沒有推薦這個平庸的人。
【出處】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詩經·小雅·節南山》
【解釋】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聲名非常顯赫。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聲名等
【近義詞】舉世聞名、大名鼎鼎、揚名天下
【反義詞】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無聲無息
【成語造句】
◎ 這兩個孩子,一個是赫赫有名的蔡和森,一個就是我們的蔡大姐,蔡和森是蔡大姐的哥哥。
◎ 其間日本學界赫赫有名的東洋史學家白鳥庫吉起了先驅作用,奠定了日本在中國大陸實地調查與研究的基石。
◎ 江蘇揚州的何園當然赫赫有名,被公認是中國晚清建筑風格的經典之作。
◎ 這條小街曾因當年義和團在此圍攻各國使館并最終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而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九
[成語拼音] lì jīng tú zhì
[成語解釋] 礪: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典故出處] 《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死去。他沒有兒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權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這就是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為,建議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對魏相極度怨恨和恐懼,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后廢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發制人,采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后,漢宣帝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直接聽取群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魏相領著百官盡職,很符合漢宣帝的心意。漢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終于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帶有成語的故事篇十
“怙惡不悛”怙:依恃,堅持。悛:改過,悔改。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堅持作惡,不思悔改。這則成語出自《左傳·隱公六年》: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公元前740年,衛國聯合宋、陳等國攻打鄭國。為了挑撥衛國與盟國陳國的關系,鄭莊公派使者去陳國要求和好,并希望兩國能結為同盟。
沒想到,陳桓公竟然看不起鄭莊公,拒絕與鄭國結盟。陳桓公的弟弟五父勸道:“要立國,應該對鄰國親近、友善、仁愛。您應該答應鄭國的要求才對。”
但是,桓公不聽五父的建議,說:“宋國和衛國都是大國,它們才是我們陳國的大敵。而區區一個鄭國,能把我們怎么樣!”
鄭莊公知道桓公拒絕與自己結盟后,非常憤怒。公元前717年,他率軍攻打陳國,桓公倉促應戰,結果大敗。
后來,史學家對這段歷史作了評論,說:“友善不可以丟失,罪惡不能滋長,這是針對陳桓公而言的。一直做罪惡的事而不悔過,最終只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