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關系民生。建國書記對當前的旱情非常關心,對開好這次會議非常重視。剛才,林海同志對當前抗旱救災工作做了一個全面詳細的部署,幾個廳局也做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希望大家按照林海同志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廳局的安排抓好落實。
今天上午我們看了同心、原州區的幾個地方,又聽了三個市縣同志的發言,總的感受是,盡管旱情很嚴重,但社會穩定,干部群眾精神狀態很好,令人振奮,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分析,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親民政策。黨和國家主要領導同志高度關注干旱山區的經濟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這兩年,xx、xx總理先后到干旱帶視察,對解決人飲等問題做出重要指示。國家有關部委也非常重視,一拔接一拔地來調研,積極支持干旱山區的抗旱工作,今天我們看的就是農業部落實去年xx總理視察時定的旱作農業項目。黨中央的親民政策,使大旱之年干部群眾的情緒是好的,社會是穩定的。
二是得益于國家退耕還林草的政策補助。這個政策已經實施8年,今年即將到期,中央正在研究,xx在我區原則表態將繼續延長。退耕還林不僅是一個生態工程,更是一個很好的扶貧工程。就固原市來講,農民人均得到補助糧食400多公斤,家里有糧,心里不慌。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惠民政策,在大旱之年,吃糧會有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感恩的思想。
三是得益于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真抓實干,新建了一批人飲工程。這些大小工程極大地保障了干旱地區群眾的吃水問題。同時,各市縣抗旱服務隊在大旱之年為學校、敬老院、衛生院、五保戶、特困戶免費拉水、送水,發揮了很好作用。
四是得益于各地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抗旱救災的支柱產業扎實推進。這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勞務收入占到了農民收入的1/3,這個數字比較可靠,是沒有水分的,農民外出打工從郵局寄回來的現金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為抗旱救災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五是得益于這幾年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抗旱措施。這些都是干旱山區群眾在長期抗旱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是群眾的發明創造。如壓砂保墑、秋覆膜、一膜兩季等等。今天上午我們在同心看到的秋覆膜和沒有覆膜差異很大,在原州區看到的一膜兩季也是一個節約成本的很好方式。這些措施能有效地保墑,起碼還能種下去,今后要大力推廣。
六是得益于各地有一批務實苦干、扎根基層的專家、干部隊伍。他們長期奉獻在基層,表現出頑強拼搏、不等不靠的精神,有很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下面,結合大家對旱情的分析,我著重就長遠做好抗旱工作強調幾個問題,請大家思考。
一、對山區旱情要有新的思考和認識
如何來認識旱情?應對旱情、抗御旱情,最主要的是要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規律、解決新問題,著力提高對旱情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干旱是我區最大的區情。過去講,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現在看,十年九旱、十年十旱,天不下雨是一個定律。面對年復一年的旱情,我們怎么來認識,如何去應對,需要我們深思。科學發展觀就是方法論,面對持續的旱災,是年年被動的應付,還是從宏觀上、從全局上、從長遠發展上探索規律、把握規律,進而形成干旱山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思路和途徑,這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一個工作方式方法問題,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建國以來,我區干旱年數48年,干旱幾率達72%,旱是必然的,不旱是偶然的。統計資料顯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區氣候趨干、趨暖,干旱帶和南部山區年降水量、有效降水次數都呈現出明顯的、有規律的遞減趨勢,年降水量減少了100-150毫米不等,400毫米等雨線和風沙侵蝕線整整向南推移了80-100公里,干旱范圍擴大、頻率增多、程度加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干旱等極端天氣會越來越頻繁。因此,對旱情的發生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認識規律、研究規律、把握規律,樹立長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準備,把抗旱減災工作作為一個經常性的工作來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未雨綢繆,從農業生產的伊始,在安排糧食生產、農民增收、農業基礎建設、生態建設等工作時,就要立足抗旱,做好抗旱工作的預案,把干旱的因素估計足、考慮透,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情緒。這樣,我們的工作就主動了。要轉變傳統抗旱的慣性思維定勢,順應自然和經濟發展規律,變被動抗旱為主動調整,逐步探索出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旱作農業生產體系,構建起抗旱增收的長效機制。否則,年年有旱年年抗,年年抗旱年年旱,年年圍繞農業轉,年年圍繞土地轉,年年圍繞糧食轉,抗旱救災,年復一年,就農業抓農業,就糧食抓糧食,就抗旱抓抗旱,就扶貧抓扶貧,投入不少,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也非常努力,但工作很被動,效果不是很好。
二、抓抗旱工作要系統科學
如何做好抗旱減災工作?最根本的是把抗旱作為一個系統工程,著眼于解決好水的問題、著眼于特色產業發展、著眼于農民持續增收、著眼于生態環境改善,大力推進生產方式的轉變,系統地抓、科學地抓。今年,山區抗旱救災總的目標是,力爭做到大旱之年農民不減收、群眾生活不出現大的問題、不發生大面積的返貧。眼,最當緊的是解決好受災地區的生產生活,千方百計保飲水、保吃糧、保穩定。這是當務之急,是重中之重,是頭等大事,也是一項政治任務,是我們工作的底線。要落實好以水補旱、以秋補夏、以小秋補大秋、以副補農、以牧補農、扶貧助農等抗旱措施。這方面,林海同志講的很全面、很具體,從幾個市縣和部門的發言看,也都有好的思路,都有實的招數,都有資金投入,有些措施很直接、很有力,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實抓好落實。鑒于當前嚴峻的旱情形勢,自治區財政廳、民政廳、水利廳、農牧廳等部門商量,盡量再安排一些救災資金,重點解決群眾飲水、救災種子等突出問題。退耕還林補助糧款可以提前兌現。
從長遠講,山區特別是中部干旱帶要切實轉變生產方式,圍繞“水源、特色、轉移、生態”做文章,變被動抗旱為主動調整,有效規避風險。
一要圍繞“水源”做文章,著力解決生存問題。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xx在視察我區時明確指出:“要切實解決好中部干旱帶的人畜飲水問題,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從根本上解決中部干旱帶的人飲問題,今年已經是第二個年頭,有關方面要加快進度。總的原則:一是按照“人隨水走、水隨人走”的思路,充分利用扶貧揚黃灌溉工程,新建延伸一批水源骨干工程,多部設一些集中供水點,通過“點線”擴大人飲覆蓋面。二是在有水庫、塘壩等蓄水條件的地區,以庫、壩、井為水源,建供水工程,實現庫、壩、井、池、窖聯用。對病險水庫、塘壩要做出規劃,爭取項目資金,分幾年解決。三是對一些群眾居住偏遠、分散,既無地表水、又無地下水的地區,配套建設集水場,提高水窖蓄水保證率,利用水窖蓄水解決飲水困難。專家講,一個200平米的集雨場,有150毫米有效降雨,可集滿30方的水窖,基本夠一戶人一年飲用。因此,集雨場建設很重要、很急迫,要重點抓、認真抓,水利部門盡快拿出方案,爭取1-2年全部解決。同心、鹽池有很好的做法,統一建設標準,統一補助水泥、鋼筋,統一組織施工隊伍,這樣可降低成本,保證質量。通過這些措施,充分利用黃河水,想法蓄住天上水,合理開采地下水,努力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從根本上解決好人飲問題。這方面,國家十分重視,支持力度很大,從去年起已陸續開工建設7項大的人飲工程,有關部門和市縣要加快建設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特別要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發揮工程效益,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則,創新管理機制,加強工程使用管理,保證工程持續發揮效益。
二要圍繞“特色”做文章,著力解決生產問題。我們過去老是與“老天爺”抗爭,結果是事倍功半。現在不能再“較勁”了,要順應自然規律,遵循科學規律,切實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變被動抗旱為主動調整,大力發展避災農業、特色產業,逐步構建起適應干旱山區特點的產業體系。實踐已充分證明,在干旱帶發展草畜、馬鈴薯、西甜瓜、枸杞、紅棗、小雜糧、小茴香等特色產業,大有潛力。今后要在擴規模上下功夫,在提質量上做文章,在深加工上求突破。設施農業既能避災、節水,又能增收,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抗旱增收措施,要把設施農業作為一項工程來抓,堅持多樣化發展,設施園藝、設施蔬菜多輪驅動,能搞什么就搞什么。揚黃灌區供水成本高,更要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一個重點,切實抓出特色、抓出規模、抓出品牌、抓出效益。自治區和市縣要動員一批房地產公司、小鐵合金等企業到農村搞設施農業和馬鈴薯等農產品加工,政府可給予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以良種良法為主的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一項新技術可以改變落后面貌。我區特別是山區在良種良法的應用上、在先進技術的使用上,還有很大差距,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改變這種狀況。今天上午,我們沿路看了同心預旺的旱作農業示范區,令人振奮,同樣的大旱,一項秋覆膜技術使土壤表層的含水量提高10%,示范區與其它地迥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要圍繞“轉移”做文章,著力解決生計問題。就是大力發展勞務產業。這是我們抗旱災、促增收、保穩定的“鐵桿莊稼”。要創新思路,加強培訓,開辟基地,通過政府推動、市場拉動、政策驅動、城鄉互動,實現勞務輸出的組織化、有序化和產業化,真正把勞務經濟培育成農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做到“山里的問題山外解決”。對生存條件極其惡劣、水源工程覆蓋不到、又不具備發展特色農業條件的同心窯山、海原徐套、蒿川、鹽池麻黃山等一些偏遠村莊,這些地方的的確確屬“一方水土無法養活一方人”,要下決心實施縣內移民搬遷,向下馬關、興仁、惠安堡、太陽山等中心集鎮以及新開發的灌區搬遷移民,使人口向水源地和城鎮集中,這就是“山上的問題山下解決”。這項工作政府已經作了部署,有關部門和市縣要抓緊實施,抓好落實。
四要圍繞“變綠”做文章,著力解決生態問題。抓生態工作就是抓生命工程,就是抓長遠工程。解決干旱問題從根本上講,要改善生態環境。xx視察時,對我區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我們“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緊抓好,扎實努力,長期努力,使生態環境不斷有新的改善,為建設祖國西部屏障做出貢獻”。干旱山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更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生態建設重新認識、重新定位、切實加強。中部干旱帶要繼續實施草原圍欄和退化草原恢復工程,堅持封育禁牧,加強沙漠化土地綜合治理。固原市要圍繞“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建設,學習推廣彭陽經驗,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進一步擴大六盤山自然保護區范圍。六盤山、羅山是山區的“綠島”和“水塔”,是天然的綠色屏障,要切實保護好、利用好。有關方面要抓緊解決羅山地下水過度開采問題,通過揚黃水置換地下水,解決同心東部引水水源,盡快關閉羅山腳下的深井,保護好羅山。從XX年開始,全區實行了全面禁牧、舍飼圈養,不僅有效保護了草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而且大大推進了山區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生態畜牧業的轉變,這方面我們確實邁出了一大步。禁牧封育必須堅持,不能放松、不能動搖。
總之,在山區的抗旱工作中,要善于統攬全局,要善于謀劃長遠,要善于協調各方,要善于突出重點。
三、抓抗旱工作要務求落實
如何確保抗旱減災工作取得實效?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落實,營造抓落實的氛圍,建立抓落實的機制。應當說,我們在長期的抗旱實踐中,探索和積累了不少好經驗,也有實實在在的、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關鍵是把這些好經驗、好措施落到實處。為政之道貴在真抓實干,來不得半點虛假。這也是我在政府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突出強調的一個問題。旱情既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現實考驗,是對各級領導干部作風的現實考驗,也是對面對復雜情況提高綜合管理水平的現實考驗。要嚴格按照xx提出的“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增強三種意識”的要求,進一步改進作風,強化措施,在抓落實上狠下功夫,發揚中衛人抓壓砂瓜那種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干的“三苦”精神,彭陽縣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實干精神,自力更生,鍥而不舍,帶領廣大群眾克服困難,抗災自救。各市、縣(區)主要領導要對本轄區的抗旱工作負總責,逐級落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主要領導要深入抗旱救災第一線,檢查督促工作進展,傾聽農民呼聲,關心農民疾苦,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特別要多到旱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到條件差、困難多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出主意、想辦法、解難題。主要領導既要作指揮員,又要當戰斗員,不能當甩手掌柜的,要組織干部職工和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逐村逐戶了解旱情、災情,把各項抗旱減災措施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農戶。今天會議結束后,各有關市縣區要組織干部下去,了解情況,幫助解決抗旱中的具體問題。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工作的觸角深入到市縣、深入到鄉村,在加強抗旱減災工作指導的同時,從項目、資金、技術、物資上對抗旱減災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各定點對口幫扶單位要選派得力人員帶項目、帶資金進村入戶,幫助幫扶村群眾抗旱救災,發展生產。
需要強調的是,要想取得抗旱減災工作的勝利,最重要的是要依靠地方政府和群眾的自力更生、艱苦努力。大家要敢于正視困難,勇于挑戰,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帶領群眾開展生產自救。不能因為困難大而氣餒,不能因為問題多而回避。越是困難大越要堅定信心,越是問題多越要真抓實干。各地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任務不能變,發展思路不能變,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不能變。對已經形成的好思路、好措施要一條條狠抓落實,對已經確定的好產業、好產品要一個一個抓,抓出規模,抓出效益,決不能半途而廢。還有,救災和扶貧資金是群眾的救命錢,各市縣要切實管好、用好,要及時下撥到最困難的地方和群眾,不能出現截留、挪用等現象發生。應當看到,近幾年來,全區上下搶機遇、謀發展、抓落實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加倍努力,把抗旱救災工作做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