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素質高水平法官隊伍思考
為順應人民新期待,回應時代新要求,保障隊伍建設全面、優質、可持續發展,最高院全面部署開展旨在全面提高法官隊伍素質的“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具體反映。
“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建設法院文化是完成這個任務不可缺少的、建設性的舉措。在推進“ 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的歷史時期,先進的法院文化, 必須能夠充分激發法官和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最大限度地促進審判工作全面發展。
一、建設法院文化,堅持用文化育人,增強法官隊伍素質。
法院文化是法院的靈魂,是司法工作者的價值追求和行動指南,要建設優質的法官隊伍,提高法院隊伍建設的水平,推進人民法院的科學發展,必須倡導積極、健康的法院文化,并堅持用先進的法院文化培育高素質的司法人才。
首先,發揮政治文化的導向作用,培養具有堅定社會主義信仰和法治理念的法官隊伍。
對文化的政治作用,鄧小平曾做出過精辟的論述:“無論哪一種勢力或哪一種派別的文化工作, 都是服從其政治任務的。”要發揮先進政治文化的導向作用,建立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既懂法治、又懂政治的法官隊伍,我認為應從以下兩點切入,讓“司法為民”的意識深入人心,以確保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占領法院文化陣地。
1、理論教育。堅持不懈地對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形式政策教育、指導思想教育、國情教育、黨員先進性教育,為法院文化的政治方向和法官隊伍的政治覺悟掌好舵。人民法院的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的原則,用政治建院,深化“三個至上”、“科學發展觀”教育,在法院中形成具有共產主義信仰的政治理論體系和文化觀念。利用科學的政治理論使廣大司法干部明確人民法院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發展,是在政治上保持與黨中央的高度一致的基礎性步驟。
2、實踐鞏固。創造性地輔以理論研討、學習先進、法官論壇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調動法院干部的熱情,號召全員參與,為培養具有堅定政治立場的法官隊伍鋪好路。各部門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理論學習,通過集體學習、討論,深入把握新形勢、新問題、新政策,不斷地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國情意識,以便更好領悟上級精神,更好地實踐“為人民司法”。同時,發揮工會、團委和法官協會的作用,組織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的等文體活動,寓教于樂,在全院范圍內形成良好的互動環境,循序漸進地在行動中增強法院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理論素養和意識形態。
其次,發揮道德文化的約束作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操守和職業修養的法官隊伍。
英國作家毛姆有句名言:“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我國古語也有云:“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官的品行是能否踐行“司法為民”的關鍵,法官職業道德包括:公正。公正是法官職業道德的底線;忠誠。法官要忠于法律,忠于人民,對法官來說, 除了法律以外沒有別的上司,除了民情疾苦以外沒有別的顧及;廉潔。能否做到兩袖清風,是人民法院興衰成敗的關鍵,是人民法官得失民心的標尺,必須以清廉、儉樸為美德;勤勉敬業。法官無論職位高低, 分工如何,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履行應盡的職責,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積極主動為人民服務,為司法貢獻。
《法官職業道德規范》、《法官行為準則》等等都是法院行為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為全國法院的群體成員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標準。然而把職業道德作為一種規范,只能是一種外在的約束, 當外在的強制力弱化或利益引誘加大時,職業道德規范的籌碼就會減輕,它就很難穩固持久地作用于法官職業生活。所以除了將職業道德外化為形式,如以職業道德為標準,對干部進行教育、監督,查處違背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更要將職業道德轉化為一種文化觀念,甚至一種信仰,深深根植在司法者的意識深處,如影隨形地約束、指導其行為。優秀法官蔣慶、清廉法官宋魚水,之所以能成為我們的道德楷模, 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將職業道德視為自己的文化信條,無時無刻不在規范著自己的司法行為。
第三,發揮物質文化的承載作用,為形成文明的法官隊伍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
法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建設是法院文化的載體,是法院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現,也是推進精神文化持續發展的外在保障,被稱為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法院文化的直觀形象,它不僅影響法官,對于社會公眾也有無以替代的感知和接納作用。所以要讓法院的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充分體現本院的院風院訓、法院的文化觀念和司法宗旨,使其對法官的司法意識產生積極影響,并在社會和民眾 的心中形成公、正、廉、仁的公信。具體做法可以有以下兩點:
1、注重將法院設施建設與文化內涵相結合。莊嚴神圣的審判法庭、辦公樓大廳兩側的的壁畫和浮雕、大廳墻壁上的中外法學家畫像、法理名言、法制宣傳冊、攝影照片、院史陳列室以及端放在大廳的方鼎……這些具有象征意義的物質都承載著深刻的法文化,營造出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讓司法工作人員走在法院辦公大樓的每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莊嚴、公正、仁愛的氣息,不忘自己的神圣使命,這對于匡正司法行政人員的信念、警醒司法行政人員的行為起到了熏陶漸染的積極作用。
2、加強硬件對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充分利用好圖書和網絡的教育、宣傳作用,創建圖書館、資料室、開放閱覽室,購買政治、法律、文學、社科、哲學等多種類型圖書,增強干部知識儲備,拓寬文化視野;建立法院網絡交流平臺,創造多元途徑,利用現有局域網,廣泛開展富有思想文化特色和積極向上、洗禮心靈的一些文化欄目與網頁板塊,加強文化交流,傳播法文化,增強文化互動和探討,為法官的文化學習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創建榮譽室、院史陳列室等,培養法官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命感和責任心。
第四,發揚人本文化的輻射作用,培養具有仁愛之心和良好形象的法官隊伍。
人本思想是營造法院文化的重要準則,古詩曰:“曲盡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真正高水平的稱職的法官,不僅僅是固守法律,而是能超出“規矩”之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法條,切實解決矛盾,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和諧統一。要做到這點,需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意識層面。增強法官的人文關懷,中國自古崇尚儒家的“人本思想”,在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也一直貫徹“教育為主,懲治為輔”這一原則。法官既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依法裁判,又要體味人民群眾的甘苦,辦案時,積極地在德治和法制之間尋找合適的切合點,獲取最優結果。
二是行動層面。發揚走向社會,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的優良傳統。我們曾舉辦法官進社區活動,號召法官轉變作風,摒棄“官老爺”心態,扭轉民眾對法院持有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印象,體察民情,注重法律知識和社情民意的結合,在心中給“人民”二字留夠充足的土壤。
三是政策層面。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最高院和有關部委聯合下發的《建立刑事被害人救濟制度的意見》就是完善司法救濟制度,保證冤苦的人民能打得起官司,能夠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建立健全民意溝通表達機制,及時了解民眾在新時期的新要求、新期盼,推進司法民主有序進行,真正做到 “為民掌權、為民司法、為民服務”;實施便民措施,為上訴上訪民眾以及當事人設置休息室、提供茶水、紙張筆墨等,用這些細節彰顯人文關懷。
二、培養優質人才,重視用人才興院,提高法官隊伍水準。
要推進人民法院科學發展,必須以人才資源為第一資源,隊伍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靈魂,是不斷提高法院工作的競爭力的核心和關鍵。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最終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法官隊伍,才能實現建設現代化審判機關的理想和目標。具體來說,就是要注重法院優質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
(一)、加強對教育培訓的支持和保障,培養精專的人才。“國以才立, 政以才治, 業以才興,”高水平的審判人才、高素質的行政人才是法院科學發展的法寶。人民法院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和教育,推行“逢進必考、逢晉必訓、以考促學、以考促用”的新模式,努力建設一支知識廣、業務精、能力強的專業精干的人才隊伍。
一要重視學歷教育。學歷是一個人知識的標示,是一個法院整體學識的衡量標尺。我們要重視不斷提高在職人員的學歷教育,鼓勵廣大工作人員進修學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目前為止,我院基本已經普及大學學歷,大專及以下學歷僅有三人,碩士及研究生的占比在不斷增加,已接近三分之一,并已有兩人取得博士文憑。這種良好的勢頭需要保持、發揚,法院也要對學歷進修給予時間和財力上的支持和保障。環境造就人,要爭取在全院形成一種良好的求學求知氛圍,濃厚的學習氛圍,會讓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自覺地朝前走。
二要重視能力鍛煉。學歷不等于能力,要切實加強鍛煉法院干部的專業水平,每一個法院干部都不僅要精通法律,還要懂得人生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知識,掌握高超的司法技巧和藝術。這就需要自覺地廣泛涉獵綜合知識,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增強學識和見識,通過自學和培訓雙結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審判能力和行政能力。
三要重視干訓教育。法官晉級、干部晉職都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另外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利用網絡視頻,進行多層次培訓,提高其理論素養和能力水平。
(二)、拓寬對新人的選拔錄用渠道,全方位吸收有潛力的人才。法院要發展,就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拓寬進人渠道,積極爭取編制,招收和錄用高學歷、高素質、有潛力的新人來充實和活躍人才隊伍。近年來,全區法院以考錄的方式,全方位接收了一批躊躇滿志的綜合型新人,有適應現代辦公需求的網絡技術人才,文字功底較扎實的文秘人才以及結合地方實際所需的蒙漢兼通人才,高院又通過遴選的方式從基層法院吸收了一批有實踐經驗、專業能力和扎實水平的審判人才。對這些新人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和培訓,不斷挖掘他們蘊含的潛力,使之成為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強大不竭的后續力量。這種擴大人才隊伍的方式還在行之有效地進行著,這將成為一種建設法院人才隊伍的新模式。
(三)、引進競爭制度,保持人才隊伍的內在活力。要落實“人才興院”戰略,除了要不拘一格發現、培養綜合人才外,還要用好德才兼備的各類人才,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因此,要積極推進競爭上崗機制,出臺一套完整的考核用人機制,避免 “以領導好惡為標準”的用人模式。去年,高院就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選拔了一批有為的副處級干部。另外可以學習山東東營中院的人才管理模式,為有突出工作業績的人建立“優秀人才庫”。
(四)、進行崗位練兵。司法能力需要知識也需要實踐和經驗,需要把握社會矛盾的能力,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解決突發情況的能力,這就需要扎實有效地推進崗位練兵活動,不斷促進司法能力和實踐本領的提高。今年,全區法院將啟動“三個一千”工程,組織干部輪訓、掛職鍛煉,同時繼續部署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活動,這些形式將進一步增強司法能力,提高法官隊伍的水平。
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經濟危機風起云涌,國內社會總體穩定安寧,但政通人和的大局下也交織著矛盾、夾雜著不穩定因素。雪災地震、金融風暴及其影響帶來了保障民生的新挑戰,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越是困難的時刻,越要高度關注民生” ,這也為人民法院帶來了新的考驗。因此,人民法院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用文化育人,用人才興院,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心系民眾、業務過硬的高素質法院隊伍,使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好社會穩定器和緩沖器的作用,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