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一
上午的語文學科培訓,主講人是廬山市白鹿中心小學的楊春林老師。開班伊始,楊老師先為我們播放朱之文部長對教育部組織編寫三科教材的重要講話。講話主要圍繞三個主題:一是充分認識統編三科教材的重要意義;二是準確理解和把握統編三科教材的思想和內容;三是扎實抓好三科統編教材的使用。讓我切實了解到義務階段新版教材的使用,目的是為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植入每個孩子的心底,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的青年一代。樹立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的教育理念。
隨后,楊老師就一年級上冊新版語文教材為例,從教材特點、具體內容及教學建議等方面為我們作出了具體的講解。他還分別從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幾個方面作教學經驗分享。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新版部編教材的編寫理念、主要特點、設計意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對閱讀教學有一些感觸。新版教材閱讀內容的主要特點:教材的篇目減少,難度下降;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聯系生活實際,關注學生心理成長;人文內涵豐富;語言典范。要把握教材閱讀特色,提升語文素養,必須做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重視識字與閱讀的有機結合
新版教材要求學生通過拼音幫助識字,識字幫助閱讀,閱讀鞏固識字,三者相輔相成,全面提高語文閱讀素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猜讀學習生字,進而理解文章內容。猜讀的方法有:借助圖畫猜讀,借助漢字結構特點猜讀,借助語境猜讀,借助已有認知結構猜讀等。如我們在進行一年級上冊的《小蝸牛》一課的教學中,由于課文沒有全文注音,僅難字注音,就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識字成果,獨立識字。不認識的字鼓勵通過課文中連環畫猜讀文中的生字,請學生在圖畫的幫助下,猜猜漢字的意思。從而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讓學生在理解閱讀內容的基礎上,發展閱讀能力,發展思維能力。
二、落實朗讀指導的序列要求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讓學生初步的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低學段的朗讀要求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以,新版教材在一年級上冊安排了《秋天》《影子》《雨點兒》等課文,要求讓學生學習“一”的變調,讀準字音,讀好停頓。學習朗讀基礎之后在下冊書中,安排了要求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等課文。
三、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朗讀時應采用多種方法
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朗讀“四步”法(教師范讀、教師帶讀、學生練讀、全班朗讀),方法單一,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嘗試使用分解法,層層遞進,分解示范。激發學生情感,利用插圖,想象畫面,聯系生活。提升學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文本,采取快讀、慢讀、輕讀、重度、拍手讀、表演讀、同桌共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快樂朗讀。如二年級上冊的《拍手歌》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拍手讀或同桌共讀等方法進行朗讀。在《坐井觀天》的教學中,可以采用表演讀或師生合作讀等形式提升學生興趣。
四、注重閱讀方法與策略指導
在一年級上冊,要求找出課文中明顯的信息,學習借助圖畫閱讀,這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明了總的方向。要求教師圍繞這一方向展開教學,必須做好備課,理清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學習在一篇課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這是閱讀的關鍵所在,也是閱讀真正的價值所在。如一年級上冊的《青蛙寫詩》中,青蛙寫詩時,是來幫忙了?這就是這篇課文中的重點信息,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圍繞這一關鍵展開,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關注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運用一分知識,需要十分積累。積累對學習語文來說尤為重要,熟記簡單的漢字、詞語、短語、短句等,才能寫出長句、段落、文章等。低年級主要是字詞句的積累與運用,生字的組詞,仿寫句子,想象造句等。教師在進行這方面訓練時,可以有一些前期的鋪設,如結合課文、創設情境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快樂學習。
六、倡導課外閱讀納入課程體系
新版教材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我愛閱讀”的板塊,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方式,讓學生和老師、家長一起讀,引導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在教學中,學生大多時候很難從閱讀中發現樂趣,新版教材讓老師、家長陪同學生一起讀書,借助大家的力量一起參與閱讀,讓語文課程充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體會閱讀的樂趣。
作為一名剛入職的年輕教師,此次培訓讓我更加明白了新版教材低年級教學的重難點,為我以后的教育教學指明了方向。低年級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生字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主動學習,不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強加給學生。新版教材涉獵廣泛,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不斷的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積極鉆研課本,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對于沒有教學經驗的我來說,這條路上充滿了更多的艱辛,但我相信作為新教師的我們成長空間更大,進步速度更快。因此,讓我們通過一次次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二
3月27日,參加了縣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培訓學習,認真聽了楊國華老師的講座和他對數學教學問題的解答后,使我受益頗多,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編寫的真諦,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的精彩。
楊國華老師針對教材、學生和教學等實際情況,從教材編排體系特點到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講解與輔導,盡可能多地為廣大教師提供學習借鑒的實例,提高了實驗教師對新教材的理性認識,增強了我們對新教材的把握能力,為新學期中順利實施新課程教學改革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此次培訓,我體會到:
1、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本中的主題圖,要啟發、鼓勵學生從主題圖中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處理問題;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教學中要注意設計豐富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如觀察、拼擺、折紙、測量、作圖、制作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教學中不要告訴學生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要放手讓學生思考,讓自己體會那種方法好,那種方法最適宜自己。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4、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中獲取知識。
5、教學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設計一些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中學,趣中練;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各種器官(如:口、眼、耳、手)參與教學活動。
6、數學教學可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實現教師的角色轉變。
8、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寓道德教育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數學教學之中,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9、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欲望,產生對現實世界各種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
當然,教師的教學,不一定每節課都是完美無缺的,但我們要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盡量去追求完美。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三
2月20日下午,我們去臨沂一小參加了小學音樂教材培訓。范海梅老師對三四年級的教材認真耐心地作了講解、分析,談了自己看法、感受,交流了教學方法等等,以豐富的知識內涵對音樂教材進行了精辟的闡述。主要講了四大內容:
一、教材課程性質: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二、教材課程價值: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發展價值;文化傳承價值。
三、教材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㈠、教材教學目的: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愿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過程與方法: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綜合。
3、知識與技能: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基本技能;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音樂與相關文化。
(二)、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三)、教材的課程評價:建立綜合的評價機制。不僅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的指標,還應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善于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四)、教材的主要突破點:課程性質和價值觀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重視音樂教育作用于人的創造性發展價值;豐富音樂教育的人文內涵;改進與完善課程評價機制。
范海梅老師講得細致、透徹,深入淺出,讓教師們快速、直觀的學習并了解了課標和教材,這次教材培訓值得學習,很有參考和借鑒價值。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四
10月17日,我們辦事處品社教師齊聚在微機室,在網絡上認真學習了新教材培訓。很榮幸領導把這次珍貴的學習機會給了初任品社教師的我,所以我抱著謙虛謹慎,虛心求教的心情參加了這次新教材的培訓。下面把這次學習的收獲和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本次培訓的主講人是由教研員方麗敏和安子琴來擔任。從20__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制”。更名的意義就是“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堂”。
一年級教材里面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就是體現法制精神。我認為這一內容體現的主要是規則教育應該是小學法制教育的重點,規則教育應該是一種法制教育的內涵,例如《校園里的號令》這一課的學習就是為了讓學生懂規則,守規則進而體現出法制精神。我們一起回顧 “老虎咬人事件”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對規則的蔑視”。
教材有兩條線索:
明線:兒童生活的時空順序
暗線:學生生活或者成長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問題
教師在講述教材的主要特點時就這四個方面分別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講解。比如第二點體現中華文化傳統,有中國味主要體現在第10課吃飯有講究,教材中采用了兒歌童謠的表達方式,兒歌童謠簡明易懂讀起來郎朗上口,讓人喜愛。
我覺得在學習時,應該向生活學習、在生活中感悟、榜樣學習和批判反思等四個方面。在生活中感悟教師出示的實例是這樣的。老師偷拍下學生上課鈴響后學生的表現,在課上播放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回望反思,哪些行為上是不當的,哪些值得表揚。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五
體會一、主張講清思路,讓學生學到研究、探究問題的方法
學生的學習方法,實際就是在教師指導下探索、研究客觀事物的方法。方法對,就學得好而快,方法不對,就要走彎路。所以,我們在引入物理慨念、得出規律、分析例題的過程中,一定要講清思路。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引入一個新慨念;為什么要建立一個物理模型;怎樣在分析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抽象和概括,得出規律;知道解決物理問題,首先要弄清物理情景,學會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等。在物理教學中,傳授知識是前提,培養方法是關鍵,提高能力是目的。要培養思維能力,關鍵就在于思路清晰。新教材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方法方面下了不少的篇幅、特別注重物理學史的應用。例如:新教材在《萬有引力定律》一章中,與原教材比較,增加了開普勒第一、第三定律的內容。我們知道,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證明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需要用到開普勒的這些規律,教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理清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牛頓科學思維的方法。我認為中學物理教學中使學生了解、掌握一些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不只對學好中學物理知識有好處,對學生畢業后的學習和創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體會二、新教材特點
高一物理新教材拿到手中,讓人有一種愛不釋手、想一口氣讀完的感覺,教材圖文并茂,大量的彩色圖片將生活中的物理圖景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新教材的特點之一。新教材的特點之二是修改了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編排順序,將《直線運動》提到了第一、二章,《直線運動》初中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研究勻變速運動應該是比較順暢的。老教材的第一章《力》,雖然教材內容挺簡單,但受力分析太抽象,學生不易掌握,故這種調整有利于初高中的銜接。新教材的第三個特點是突出了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將學生實驗穿插在教材的正文中,這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驗觀,物理實驗不是可做可不做的,教材中引用了科學家的名言“實驗可以推翻理論,而理論永遠無法推翻實驗”,揭示了實驗對物理研究的價值,教材最后還對學生實驗的各個細節做了詳細的交代。新教材的第四個特點是每章都有導入的主題說明,讓教者學者更加一目了然。
體會三、教師必須由居高臨下的“知識壟斷權威”轉變為平等參與學生研究。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在“課改”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角色的變化。為此,教師一定要更新觀念,認真學習,對過去那種“居高臨下,惟我獨尊”的舊觀念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應當清醒的意識到:教師的授課不再是權威的理論,教師更不是理論的權威,而要放下架子,同學生交朋友,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同他們一道研究,一起探索,教學過程中,堅決改掉我“講”你“聽”,我“寫”你“記”的那種陳規陋習,創設生動活潑、爭議探索的新穎的教學氛圍,重能力、輕知識,重過程、輕結果,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特別是物理這一學科,探究的內容特別豐富和有意義,這樣方能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課堂上,教師要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動的,能和同學、教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講錯,沒有關系;提出問題,有人關注;不認同教師,不會受批評;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這就比較好地解決了如何使學生學會、會學、好學、樂學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多邊合作互動,推動教學的發展,大家都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充分開發的利用了課堂中的人才資源。
統編教材培訓心得篇六
部編版語文教材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其實,兩年前我就參加了一年級教材培訓,當時就發現部編版語文教材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著重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能力。這次學習,受益更多,下面就簡單談談我的體會:
一、編寫目標明確,編寫理念新穎。
1、單元內容組合方式多元化。表現為:題材組合、文體組合(如第三單元童話世界)、綜合組合(如:第八單元的課文形式各樣有文言文和記敘文,但都表現同一主題,那就是美好品質)。
2、增加語文學科內容的設計。發揮課文的示例作用,課文量由之前的三十多篇減為二十多篇,但是卻要求學生的閱讀量加大了。課文分為精讀和泛讀。精讀課文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需要學習的語文要素,利用泛讀課鞏固練習精讀課所學習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并把這種方法拓展到課外閱讀。精讀課文: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交流平臺:歸納梳理,提煉方法。初試身手:初步嘗試。習作例文:進一步感知方法。習作:形成單元習作成果。
3、強調“閱讀與表達并重”。在每單元首頁設導讀頁,導讀頁明確規定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這樣大大方便了老師的教學,不用挖空心思的找了。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都是兩個目標:閱讀和表達。在每單元后的語文園地中增加“交流平臺”,來回顧本單元所學語文要素。同時,本冊教材加大表達的部分,分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并在課文后設小練筆。這樣一課一得,增強活動性和指導性,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方法可依。并且著重提出,對于三年級作文不可要求過高,要按照學段目標,能按照順序寫清楚即可。
4、系統設計語文活動。語文活動以旁批、閱讀提示等形式,設計啟發式、引導性問題,強調自主性、啟發性的閱讀,初步開展批判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體現閱讀理解與閱讀反思相結合。
二、編排大膽創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1、注重選文的時代性。更換了67%的文章。
2、按雙線組織單元教學內容。用寬泛的人文主題將課文組織到一起,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線索。同時,將語文要素作為主線、明線,這包括: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方法(策略)和學習習慣……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地分布在各個單元。
3、增加了閱讀策略單元。(閱讀策略:讀者為了獲得對文本的理解,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而進行主動建構的過程。閱讀方法:屬于技能性訓練,需要大量重復性練習才能掌握,偏向于機械、表淺或記憶性的,如:默讀。常用的閱讀策略:復述、預測、提問、圖像化、聯結、概括、快速閱讀、有目的地閱讀、自我(理解)監控)。而在本冊第四單元就是一個關于:預測的閱讀策略單元。課文通過旁注和批注的形式引導讀者一步步的猜測,并指導我們預測的方法。
三、新教材對語文教師的新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做學生的榜樣。部編教材的立意高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張“立德樹人”。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應努力將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中,既要潤物無聲地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又要避免空洞乏味的說教。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嚴于律己,言傳身教,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使自己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
2、加強自我的專業修養,適應新時代新教材的要求。部編教材加強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部編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篇目明顯增加,較人教版語文教材相比,古詩文數量的增幅達80%左右。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的語文素養,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此外,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過度依賴現成的教案,我們要自覺樹立主動研究的專業意識,不斷學習、不斷嘗試,做新教材的探索者、先驅者。
新的時代需要部編教材的出現,新的時代也需要我們做教師的敢于創新,不斷鉆研。我會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切實以新思路、新觀念、新方法投入教學,爭取構建最高效、最實用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