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科學發展觀推動金融信貸規模服務經濟發展
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我市作為第二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門,活動開展正在有條不紊地有序推進。根據分管工作,就進一步擴大金融信貸規模,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做了一些調研。
一、20xx年一季度信貸投放情況
20xx年以來,全市金融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全面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努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一季度各項指標均呈現出非常積極的勢頭。20xx年一季度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82.94億元,較年初增加37.77億元,同比多增27.25億元,同比增長18.15%,為歷史之最。同時,信貸結構均衡合理,新增貸款行際間均衡增長,中長期、短期貸款均衡增長,各行業貸款均衡增長,市區及8縣(市)貸款均衡增長。
二、當前信貸投放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信貸投放的可持續性面臨考驗。一季度我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較年初增加37.77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信貸增長總量。與此相對應,一季度全國信貸增長速度超乎想象,預計4-4.5萬億元,占全年計劃的80-90%。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長、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李揚的話說是增長的“可怕”。在此宏觀背景下,我市剛剛提速的信貸投放可持續性面臨考驗。
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然突出。一季度末全市企業存款同比少增8.28億元,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39.92個百分點,表明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企業支付能力有所下降,這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有很大關系。目前,我市金融機構中除幾家涉農機構中小企業貸款占比略高外,其他金融機構投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比重偏低,其中工行為10.01%,中行為7.71%,建行為16.14%,交行為27.33%。一季度,擔保公司提供擔保貸款445筆,金額4.72億元,同比筆數下降20.88%,金額下降12.88%。
三、全力擴大金融信貸規模
通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我們知道,科學發展觀理論體系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在這一科學體系中,第一要義是發展,以人為本是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基本要求,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當前我市信貸投放中存在的問題,都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還是要靠發展,在發展中把問題轉化為機遇,用以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是要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內生動力。今年一季度我市信貸投放勢頭良好是在國家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下呈現出的局面,一方面體現了我市金融機構貫徹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地、主動地尋找信貸投向目標的動力,多為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大多金融機構對于“難貸款”的問題,普遍歸結于項目不多、企業不佳、擔保不足、風險難控,多是要求政府大力發展經濟,培育優質企業,改善信用環境,而少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深入市場去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而當一筆先前的信貸投放出現風險的時候,卻急于找政府解決。這說明,金融機構對于信貸投放的可能風險比可能收益更為敏感,寧可放棄可能的收益,也不愿去承擔可能的風險。這就造成了金融機構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主動尋找市場中的信貸目標,不愿開動更多的腦筋去嘗試金融產品創新,眼里只盯著大項目、好企業,只因循守舊采用老套路、老方法,更多的是只愿意接受風險低、收益也較低的項目,背靠政府和大企業的大樹好乘涼。
造成這樣一種局面我分析是由于金融機構的管理機制造成的。金融機構都是條條管理,地方政府不能影響高管的任免,上級行的制度要求是地方金融機構開展經營活動的唯一標準,上級行對于風險的嚴格要求是地方金融機構負責人進行管理的方向指引。要改變地方金融機構的這樣一種經營風格,我們地方政府可以適當加強和金融機構上級行的溝通,建議他們適當放松風險偏好,加強對**地區的支持,盡量把**納入各項新政策、新措施的試點,盡量擴大**分支機構的權限,使得**的金融機構在和其他地市進行競爭時,獲得一些比較優勢,能夠盡可能調動金融機構的內生動力。
二是要加大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外在壓力。雖然在調動內生動力方面地方政府掌握的主動權較小,但是我們可以在外部加壓上發揮一定的作用,通過實施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融機構增加投放的動力。一方面,要加強激勵。要進一步加大對金融機構的考核力度,科學合理地設置考核指標,讓每一個指標都能發揮作用,都能切中金融機構的“要害”,都能對**市的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作用。市金融辦正在會同人民銀行和銀監局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針對金融機構的考核指標,加上人民銀行、銀監局從各自角度開展的對金融機構的一些考核,共同形成一個有效完整的考核體系,對于考核結果良好、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 大的機構,我們要加大獎勵力度,形成有效激勵,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行為。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約束。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發揮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農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盡快明確縣域內各金融機構新增存款投放當地的比例”,我們應該深刻領會中央文件的精神,在縣域金融機構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投放當地的工作上,加強和金融部門的溝通,力爭盡快出臺規范文件加強硬性約束,提高新增存款投放縣域乃是市域的比例,改變存貸比不斷擴大的局面,提高資金運營效率。
三是要搭建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穩健平臺。在通過內、外兩個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投放之外,站在政府的角度,我們各級政府也需要為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創造良好的環境,搭建穩健的平臺。一是要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要深入推進信用**建設,加快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加大對金融生態環境良好區域和誠信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著力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努力營造誠信光榮的良好信用環境,為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免除后顧之憂。二是建設有效的擔保體系。引導和鼓勵各類擔保機構的發展,扶持市擔保集團等機構做大做強,鼓勵各類經濟主體出資興建和入股興辦擔保公司,吸引市外擔保公司到我市成立分支機構,壯大擔保資金規模,放大擔保資金倍數,為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分擔可能風險。三是給予一定的風險補償。省政府安排了10億元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用于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我們也可以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作風險補償,幫助中小企業減輕利息壓力,幫助金融機構彌補一定損失。四是構建暢通的信息渠道。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定期向銀行發布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重點工業項目、重大民生工程、新農村建設等信息,引導信貸投放;要積極組織銀企對接,實現多層面高頻度的銀企合作,幫助金融機構及時掌握信貸需求。
四是要培育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有效需求。目前我們面臨的局面是,企業抱怨“貸款難”,銀行抱怨“難貸款”,看似供給、需求都很旺盛,但為什么又都很難呢?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因為符合銀行供給條件的實際有效的信貸需求不足,或者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或者確保有效的抵押和擔保。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企業的輔導和培育,盡快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明晰的企業財務制度,使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企業要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增加信用總額度,增加土地等有效抵押物的供應,加快土地證辦理進度,加大擔保、保險、權利證書、動產抵質押以及保證、聯保等增信力度和范圍,確保信貸投放順利到位。
五是提供補充形式信貸投放的充足供給。解決“貸款難”“難貸款”的問題,一個是培育有效需求,另一個就是從供給的角度出發,降低供給的門檻,提供一些補充形式的信貸投放。補充形式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銀行類金融機構要降低供給門檻,提供信貸投放,另一個就是我們要大力發展供給門檻較低的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一方面,我們政府以及金融辦、人民銀行、銀監局等部門要積極督促銀行金融機構要在抵押條件、授信、審貸上更加務實積極,積極探索創新金融工具的途徑,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入企業搞好對接,幫助指導企業搞好項目篩選、論證和包裝工作,重視幫助中小企業更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率,通過制度創新來適當降低門檻,增加有效供給。另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和農村合作銀行的組建步伐,大力推進村鎮銀行試點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積極發展典當公司,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金融互助組織等創新嘗試,積極引進市外金融機構來宜設立分支機構,通過增加供給渠道,降低供給門檻,來對信貸供給給于有益補充。同時,有條件的企業,也應該通過上市、發債、股權融資等手段,利用資本市場來有限滿足自己的需求。
上面五個方面,是我在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的一點思考和體會,不是很全面,可能也不一定正確。我想,只要我們堅持高舉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扎實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就一定能夠不斷擴大信貸規模,優化信貸結構,保證重點項目投入,有效破解中小企業和“三農”融資難的難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全面服務地方經濟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