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組建工會交流材料 文章作者:wangweilian 文章加入時間:2005年8月11日13:10 凝聚員工、凝聚企業,全力推進外資企業的工會組建 黃浦區人民廣場街道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地帶,是集金融、貿易、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城區。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在人民廣場社區,商務樓鱗次櫛比,一大批外資投資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誕生,林林總總有286戶之多,職工人數達6933人。在這些企業里就業的職工,同樣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組織到工會中來,最大限度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促進外資企業的健康發展,成為時代賦予工會的重任,成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區工會工作的重點,也是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
具體體現。 今年以來,我們在外資企業開展工會組建過程中,主要通過抓住職工與企業兩個重點,攻其難點,積極推進。
一、凝聚員工,現身說法,維護職工組織與參加工會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有關法律規定,職工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遇到了很大困難。許多外資企業里的“白領”職工對工會組織的印象模糊,對工會的職能、權利、義務等,更是不知所云。
因此,在此之前,他們對組織和參加工會大多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似乎“與己無關”。而當自身的合法權益一旦受到侵害,一般也不會首先想到求助于工會組織。在此情形下,如果一味要求外資企業職工自愿組織和參加工會,根本無從談起。
對此,我們確定了“耐心宣傳、將心比心”的指導思想,以“親近、親和、親切”的“三親”形象上門與外資企業職工交流、溝通,一改以往傳統古板的工作。為針對外資企業“白領”人員多、文化層次高、依法辦事較規范和年輕人對工會認識較淡薄的特點,我們學習、翻閱了有關外資企業組建工會的書籍,翻印了《勞動法》和中英文譯本《工會法》等資料,由社區工會組織員親自送上門,輔之以釋疑授惑,以社區里許多活生生的事例現身說法,克服說教化語言,使原本專業、枯燥的法律條文賦予了生動形象的內涵。在工作中,我們以“誠心、耐心、用心、信心”的“四心”精神開展工作。
所謂“四心”,一是有誠心,不管外資企業的年輕“白領”態度如何冷漠,始終做到以誠相待、開誠布公,敞開心懷溝通交流;二是有耐心,在宣傳動員的組建過程中,盡管遇到重重困難和曲折,但不急不躁,有序展開工作;三是有用心,針對不同外資企業的特點,留意學習相關知識,不恥下問,自我“充電”,練好內功,改變自身知識結構,自覺創造與年輕“白領”平等對話溝通的條件;四是有信心,樹立堅定的工作目標,以法律為武器,遇挫折而不氣餒,持之以恒,依法開展組建工作。 一番努力,一番心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春風化雨的工作,贏得了年輕“白領”職工的充分理解,他們明白了企業里的工會組織并非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職工自己的“娘家”。
外商日資企業嘉娜寶(上海)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工會成立伊始,恰逢日方投資經營者擬調整上海市場的人員配置,日方投資經營者在員工全然不知曉的情況下,以不適當的手段侵害了員工的合法權益。企業工會挺身而出,據理力爭、據法力辯、據情力陳,社區工會旗幟鮮明地支持企業工會,并一起與日方投資經營者平等對話、協商談判,有效維護了員工的合法權益。 所以,相對于企業來說,職工總是處于弱勢群體狀態,尤其是在外資企業里,職工合法權益的訴求往往得不到解決,而工會組織恰是橋梁與紐帶,令他們看到了希望,更油然而生了強烈愿望——“我們想有一個能為自己說話辦事的家——工會”。
這為在外資企業工會的組建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二、凝聚企業,因勢利導,推進職工組織和參加工會的進程 在外資企業,員工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意愿,并不等于從此就可以順利地開展工會組建工作。一些外資企業的高層領導往往以“沒有接到職工建會訴求”為由,為自己阻撓建會進行開脫,一是采取明示的方式,公開宣稱不得在本企業組建工會,另一種則是采取暗示的方式,讓職工領會老板不愿建會的意圖而不敢建會,無論哪種形式,都將導致職工為保“飯碗”而放棄其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 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分析后認為,雖然修改后的《工會法》賦予了上級工會幫助指導企業職工建會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只要職工自愿組織工會,并報上一級工會批準,就可以成立工會組織,并不需要經過企業方面的同意。
但是,這有悖于工會和諧雙贏的初衷。于是,我們采取“兩滲法
”來開展組建工作。所謂“兩滲法”,即服務與溝通滲透融合,服務為溝通提供了基礎,溝通又促進了服務,服務與溝通推動了工會的組建。我們一方面通過社區工會專職干部、組織員主動前往外資企業,與其高層領導人積極溝通,這既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也是出于對外資企業方面的尊重,恰恰體現了維護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愿望。
另一方面,會同街道社區的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各種困難,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營環境。例如,位于中區廣場上商務樓里的海寧奇勝達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隨著經營的持續發展,擬另行登記設立一個中外合資公司,但苦于既無人手,又不知如何操作,一片茫然。社區工會知道后,立即協同有關部門予以免費代理,誠信服務,與工商、技監、稅務、統計、外經貿、金融等職能部門聯手開設了“綠色通道”一條龍服務,在服務中極大提升了社區工會的影響力、親和力、凝聚力,有力促進了外資企業工會組建工作的良性運轉。
我們在服務與溝通中了解到,廣場社區眾多外資企業投資經營者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度,由于他們對中國的國情不甚了解,片面地認為企業的工會是單方維護職工權益,與企業處于矛盾雙方,不同的國情、文化差異使得不少外資企業領導層自然而然產生了抵觸企業組建工會的行為。鑒于此,我們仍然以“誠心、耐心、用心、信心”來不斷增進與外資企業領導層的溝通,以無數事實勝于雄辯的實例,因勢利導,深入細致地解說中國法律、解說和諧發展、解說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樣是一番努力,一番心血,同樣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懈地溝通獲得了通透的理解。一些外資企業領導者終于認識到,中國工會并不是要和企業對著干,而是為了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中國工會主要采取參與、協商、談判的方式來調整勞動關系,而不是采用激烈的方式來處理勞動爭議;工會通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來調動職工積極性,構建和諧勞資關系,共謀企業健康發展,達到勞資雙方互利雙贏的局面。
外商日資企業嘉娜寶(上海)市場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深情地說:“工會并不是企業的對頭,企業和員工共同的發展,是工會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 企業的理解與支持,是組建企業工會的巨大“推進器”,更為工會組建后的正常而有效運轉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三、不懈探索,不懈創新,有所新的作為 實踐中,我們感到,隨著外資企業工會組建的不斷深化,只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不懈探索,不懈創新,才能有所作為,從而使社區工會以有所為求有地位,以有地位求有發展。結合外資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實踐,我們思考如下:
(一)進一步落實“三同時”,即企業籌建的同時籌建工會、企業開業的同時建立工會、職工錄用的同時加入工會。為此,我們擬與工商、稅務、勞動、外經貿等職能部門聯手合作,建立信息即時互通平臺,注重從源頭、動態兩方面深化外資企業的工會組建和職工入會率。
(二)進一步發揮外資企業工會在社區事務中的作用。社區工會要為外資企業盡力搭建活動舞臺,吸收外企工會干部參與社區文明建設,開展結對幫困等主題活動,充分展示新時期外資企業的風采,典型引路,扎實推進,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成果共享。
(三)進一步加大工會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少外資企業對工會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工會站在企業的對立面。這是對中國工會法律的不了解所致。
因此,通過多種途徑,采取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有效形式,著力宣傳工會的基本職能和工會組織的雙贏優勢,加大、加深工會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尤為重要。
(四)進一步展現工會組織弘揚企業文化的優勢。工會組織要徹底改變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模式,積極探索在外資企業里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為目標,
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有的放矢地開展人生觀、價值觀的討論,不斷豐富工會四大基本職能的內涵,奮力營造既富于工會特色的,又與企業個性色彩相滲透而融匯在一起的企業文化。
(五)進一步強化對貫徹實施工會法律法規的監督力度。工會組織應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會同人大等執法部門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對百般阻撓職工組織和參加工會、拒絕工會提出協商談判的要求、拒不繳納工會經費等違法行為,督促整改,突現法律的剛性,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時代在前進,時代在發展,“蜀道之難”已非“難于上青天”。
外資企業組建工會,雖然是一個新事物,雖然還有很多困難,但我們畢竟已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我們愿繼續探索、繼續創新,在外資企業工會組建領域永遠邁響踏實的每一步。 文章出處: 本人創作 【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