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呼嘯山莊讀后感1500字 呼嘯山莊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一
艾米莉“勃朗特這位偉大的作家僅僅活了三十年,可她的《呼嘯山莊》卻留給了后人,我們不得不驚嘆這樣一個沒有婚姻的人卻把愛情淋漓盡至的表達出來,這樣的才女恐怕惟獨她一人吧?!從而,奠定了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并且她與《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們的妹妹——《愛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號稱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上煥發異彩。
小說從一位與故事幾乎不相干的客人洛克烏德先生拜訪畫眉田莊與呼嘯山莊開始,通過女管家丁恩太太之口重現凱瑟琳“恩蕭與希思克利夫的愛情,讓我們難以相信這樣的愛,卻還要這樣的報復。難道真的是愛到了極限就是恨了嗎?或許這樣的事實是真的吧。我聽過這樣的話”如果兩個人愛得轟轟烈烈分手了還可以做朋友那就是沒有相愛過“,但是我一個旁觀者想笑,難道真的讓曾經相愛的彼此成為永遠的最了解彼此的陌生人嗎?當然我沒有愛過,這樣的觀點也不好下什么定義?我能做的就是多讀幾本書,多寫點讀后感,讓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的豐富而已。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見男主人公是如何由愛變成恨的,但是我們看到他最后還依然的愛著自己的心上人。在心上人死了之后,不吃飯,最終餓死自己的結局;難道我們真的還怨恨他嗎?如果不是那個金錢與地位的社會,他們還會經歷這么多嗎?或許很多人還認為男主人公是殘忍的,他的復仇真的那么讓人難以理解嗎?
其實我看完這本書,覺得矛盾很多。就象自己真的是個嬰兒一樣,什么也不知道。譬如,男主人公為什么要向女主人公的女兒復仇呢?為什么要娶自己不喜歡的人呢?為什么要把自己變得那樣的丑惡呢?難道說他已經妒忌一切嗎?黑夜里在曠野上,山巖底下散步……我們看到了什么?是他們的墳墓還是他們的靈魂?或許更多吧?
突然想知道什么是愛?如果愛的代價是這樣的殘酷,我們還該選擇嗎?書,只是一個時代的背景,只是一個故事的開始與結尾,只是一個人生的一個小片段……而更多的我們應該去沉思……
呼嘯山莊讀后感1500字 呼嘯山莊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二
書籍,一瞬間感覺自己對知識的渴望無限膨脹,于是便“不理智”地買下許多書,回到家便有一搭沒一搭的翻著,只是感情仿佛經歷了滄海桑田,變化太大。
我上初一的時候,相同的鏡態,買了好幾本書,有魯迅的《吶喊》,冰心的《繁星》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只記得這幾本。這是一次很神奇的讀書經歷?!秴群啊氛麄€初中我讀了三遍不止,而《呼嘯山莊》每每翻至第五頁便由衷地感覺讀下去的自我強迫,以至于不得不放棄。中考結束后的某個暑假,雨夜,在我近視不是很深的時候(突然羨慕起眼睛不近視的時候,老師布置作業,尋找仙后座,觀察月亮移動的軌跡),我看到天空醬紫色的深邃,沒有星星,感受著小雨的清涼,窗臺上的串串紅和月季很怡人,就去翻我的書柜,找到了這本“遺棄”的《呼嘯山莊》,終于跨越了“五頁”這個瓶頸,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我的夜晚,忘記了雨,忘記了串串紅和月季。
拋開書的內容,翻譯質量可圈可點,我看的是由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翻譯簡約和真實,給人以干凈和順暢的好感。從內容上看,小說選取管家角度講述整個事件,給人以床頭故事的感覺,自然又順暢。小說就是這樣,再好的故事也經不住羅哩羅嗦,故意堆砌文字的打擊。專業的評論人這樣說它“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超現實氣氛,驚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帶有部分哥特文學的奇幻恐怖色彩。”對我來說,這些評價當然字字珠玉,但卻又難以理解。喜歡它,不過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我個人的理由而已。
第一我感動的是希刺克里夫和凱瑟琳的愛情。無法理解愛和地位之間的矛盾,也無法體味他們之間的愛情。凱瑟琳說:“我這么愛他,并不是因為他長得英俊是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我在后來的經歷中慢慢體會到愛情的感覺就是這樣,對方的樣子就是你期待你自己的未來是那個樣子,所謂的“更”則是更加接近期待的狀態。凱瑟琳甘愿赴不幸的婚姻,接受命運的安排。從一開始,仿佛悲劇已然發生。凱瑟琳的那句“無論人類的靈魂是什么樣的,他的和我的一模一樣”(英文為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這句話,在一次投票中榮膺人們最喜歡的情話)我們無法想像希刺克里夫忍受了多大的折磨才將自己鍛造為“文明人”,在我看來,這種鍛造甚至是艱辛的。無論是19世紀的英國,亦或是宣揚“美國夢”,在夢想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今天的中國。無形的“階級”依然存在,突破這種階級的天然存在著實不易。更加讓人倍感驚悚的便是凱瑟琳很早便已過世,希刺克里夫卻一直堅持著他的復仇,凱瑟琳的靈魂獨自在荒野飄蕩和哭泣了20年,無法安息,無法永眠。
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由于凱瑟琳和希刺克里夫對社會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向往,他們掙扎于世俗之外。
相遇于愛情,卻各自流浪。
呼嘯山莊讀后感1500字 呼嘯山莊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三
說道本書,更多的是現實主義的批判,對社會間不關心,不聯系的自私的埋怨,結尾充斥著浪漫主義色彩,孤魂相伴,留戀人間的美好結局視角獨特,這是歐美風格的全面彰顯,因地廣人稀與規整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親情、愛情至上的親情社會,與人口繁密的中國人情社會大相徑庭,是兩個極端。
這與艾米利本人深沉憂郁性格相結合,誕生了這部震撼千古的巨作,與其姊夏洛蒂的《簡·愛》相反,不以愛寫愛,而是以恨寫愛,更多的,更真實地展現人性,因此這部書在浪漫風過后即作者死后近百年,才引起萬眾的崇拜,其浪漫結尾絕不亞于中國的比翼雙飛,但這也觸動了教會與信仰的原則,超凡脫俗的風格使其不能在當時為愚昧的世人所接受。
不過我個人認為這部書并不是完美的,可能是我心智不夠成熟吧。我覺得全書的情感過分拘泥與山莊田莊之間,沒有開闊的意境,因而有抱怨的意味——世界太小了。這也許是女性作者先天的缺陷吧,不過她姐姐就做得很好。
全書的價值觀、愛情觀露出深切的凡人的欲望真愛,而不是傳奇般偉大的愛情,它可以打動每一個人,卻無法給人以境界的提升,《飄》在這一點上卻登峰造極。不管怎么說,這是一本好書,什么叫好書?就是看完以后能學到很多的東西,并且常讀常新。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人性,也進一步使我了解了當時英國社會情景,而更多的,它警示我三思而后行,要尊重恒存心底的神圣的自我,做個理智的人。
我仿佛看見,山口呼嘯疾馳的風中,兩只畫眉鳥在枝頭嬉戲向啄。